9《猎人海力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来阅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某个地区,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由学生喜欢的民间故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走进了这篇课文的学习。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课件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2.出示课件2: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3.出示课件3:
(1)默读课文。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既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研讨。
出示课件4,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四、课堂小结。
从这些事件中能够看出猎人海猎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设计意图:
既总结了本篇课文的内容,又为下一节课做了铺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学生回忆)
二、体会海力布的人物形象。
1.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
自学课文,出示课件5:
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用“ ”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在旁边标注出来。
2.学生自学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要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从中感受到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出示课件6—10:
(1)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后,龙王要酬谢他,面对珍宝,海力布不贪心,只是挑选了对自己打猎有所帮助的一颗宝石,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
(2)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时,他急忙跑回家催促大家搬家。这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3)当乡亲们听了海力布的话,谁也不相信时,“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可见海力布为乡亲们的安危感到十分担忧。
(4)怎样能让乡亲们安全转移呢?此时的海力布别无选择,他把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刚说完,自己就变成了一块的石头。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他当然知道。他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
4.出示课件11: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善良、热心助人、不求回报、舍己为人的精神)
设计意图:
体会海力布的人物形象,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读、体会。
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让学生提出,只要合理即可,同时为后面的表演打基础。
三、复述故事。
过渡: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同学们想不想分享给别人听?
1.师指导复述故事,出示课件12:
(1)叙事要清楚,将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可以脱离课本,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书上的词句。
(3)复述故事时要有表情、有感情。
2.同桌互讲互评。
3.指名复述故事。
4.演一演:小组内准备。
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
(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切,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
四、延伸拓展。
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板书设计】
9 猎人海力布
救白蛇,得宝石 热心助人
听鸟语,救乡亲 舍己为人
变石头 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