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五一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即“语海畅游”(引导学生自学汉字;照样子组词语)、”积少成多”(通过读读背背和我的采集本来练习朗读,进行语言积累)、“阅读平台’(通过阅读平台训练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汇款)、“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和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尝试“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指名说。
5.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三指导“读读背背”
1.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检查、正音。
4.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指名读。
7.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8.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
一走进“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老师评点。
二学习“能说会道”
1.自由读引导语。
2.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第二篇: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十一小 刘秋萍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通过词语接龙的练习,丰富词汇。
3.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下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一尝试“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谁学得最快。
3.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2.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阻止)——(止痛)——(痛快)3.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4.指名说。
5.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三指导“读读背背”
1.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2.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3.指名读,检查、正音。
4.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指名读。
7.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8.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3.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道”。一走进“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5.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9.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12.老师评点。二学习“能说会道” 1.自由读引导语。
2.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1.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5.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第三篇:《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3.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课时:4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今天又到了游览语文百花园的时候了,我们快看看,这座百花园里都有哪些迷人“景色”,让我们欣赏?请你浏览一下,看看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新课:
(1)了解词语具有感情色彩:
①读词语,思考每组的两个词语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读读“泡泡”里的话。
“带有赞许、喜爱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厌恶、憎恨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
②你能读读下面的词语,给词语分类吗?[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iexiebang.com]
褒义:真诚善良视死如归心急火燎
贬义:凶残虚伪暴跳如雷贪生怕死
拓展:
A除了以上这些词语,你还能写出几个褒义词、贬义词吗?
B除了褒义词、贬义词以外,还有一些介于中间的词语,叫“中性词”。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学习写读书笔记
①阅读125——127页内容,你学懂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A阅读宁宁和丫丫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认识两种批注方式:眉批是写在文章上方的空白处,旁批是把自己思考或体会写在文章旁边的空白处。
做批注好处:对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言表达都有益处。
B阅读阅读平台
先自己把故事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再看一看别人的批注,对照一下自己的认识
最后,另选几处有感触的地方,尝试进行眉批及旁批。
C拓展:
阅读需要把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有哪些种批注呢?
①写感想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想法
②质疑式批注:把读书的疑问记录下来
③评价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后对文章褒贬看法
④补充式批注: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
⑤联想式批注: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D阅读一篇短文,交流自己的批注。
独立阅读,写批注
小组交流,相互学习
(3)积少成多
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业:阅读一篇短文,做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读了本单元的课文,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国志士们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也想说些什么。经过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大家分小组搜集了资料、写稿、进行了演练,今天我们就汇报。
(二)新课:
1.提出要求:
演讲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气、语调、手势和演讲内容协调。朗读时,注意读出作品的情感与语调。
听众: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以红花的形式给出评议。评出本班此次演讲活动的优胜者。
2.演讲、评议
①抽签。
②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演讲。
③群众评委评议:
演讲题目内容形式
观点条理感染力新颖情感表演辅助手段
3.评出本次活动的优胜者。
4.活动总结
作业:写一份活动总结,简要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写出大家的收获与感受,还可以写一写以后开展活动的想法。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三课时(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指导选材
2.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怎样写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星期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拿来,进行展示。今天,我们把大家拿来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开展一个绘画、摄影作品展览,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欣赏,选出最能打动你的作品,并试着把它介绍出来,谁介绍的好,谁就被评为“最有品位的观众”。
(二)新课:
1.指导选材
①提问:要想成为最有品位的观众,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②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材的重要。
请2——3位同学展示自己选好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相机指导: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③大家尝试用发现的眼光重新欣赏自己中意作品的特点。
2.指导怎样介绍
①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发现自己最中意的作品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你选它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来向评委们介绍这幅作品。
要想介绍得好,哪位同学能说说,你认为在介绍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介绍得要具体。
要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师随机板书以上要求
②明确重点要求:
你认为这些中哪一项任务最难完成?(内容具体)
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做到具体?
看我们书112页下有一幅插图,我们能一起介绍一下吗?先自己观察,练一练,想怎样说具体。
请一位中等同学说。同学们评议。
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重点指点:要想说具体,就要认真观察图上人物动作、神态,加自己的想象,他在什么情况下做的动作,他说了什么?
让这位同学在大家帮助之后,再次介绍这幅画。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幅画的内容说具体?
引导学生总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合理。
展开想象,再自己介绍这张画或照片,看谁说的生动、具体。把说的内容动笔写下来。题目自拟。
作业:完成本次作文。
板书设计:写一幅绘画、摄影作品
1.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2.内容具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合理)
3.感受真实。
第四课时(作文评改)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互相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以及如何写出成功后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进行“最有品位的观众”的评比工作。
(二)新课:
1.明要求
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2.展示赏析
(1)精彩题目展示。出示学生的习作题目,请大声读读题目。
(2)精彩内容展示。
①小组赏析。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一下。
②集体交流。
请各组推荐出的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片段。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并演示,划出精彩的地方。
欣赏一二篇完整的文章,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3.修改完善
上面这些同学已经获得“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其他同学想不想当?好文是改出来的。
①示范评改
出示一个片断,师生共同修改。
②自主修改
请同学按照“四读自改法”(出示“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进行自读自改,有困难的可以请别人帮出出点子。
③自我展示
请同学对修改得较满意的地方和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说给同学们听一听(说说自己哪个地方改得好,要注意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改),并为自己组员打分。各组除刚才已获得称号的同学外,另外分数最高的同学也获“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
板书设计
修改方法
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
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第四篇: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温故知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体会顿号的用法。
2、学生能找出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3、激发学生认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兴趣,并和同学分享。
4、阅读新三字经(节选),增强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标点和句子
1、引导学生读句子,悟顿号的用法。
◎读下面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黄帝时代一系列灿烂的制作和发明,诸如衣冠、宫室、舟车、蚕桑、文字、音乐、历法、指南车,等等,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小组交流:
什么情况下用顿号?可举具体的例子来说。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练习: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每逢三五日,她都要去赶集,在农贸市场上总能看到她采购时讨价还价的身影。3.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
答案:1.“原子弹氢弹”间加顿号,“发射回收”间加顿号 2.“三五”间加顿号。3.“四五”间加顿号。
二、修改病句。
1、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2、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3、师生共同探讨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4、我们会经常遇见那些病症呢?(出示投影讲解)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呢?
师生共同总结:(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5、引导学生当小医生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在艺术节活动中,受到美的薰陶。
(2)英勇的炮兵部队击落了许多飞机和坦克。
(3)来参观的人都夸耀我们学校的环境美化好。
分别请三个同学说一说,三个句子各自的病症,应该怎么改。
(第一句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应改成我们或大家受到美的薰陶。;第二句第三句词语搭配不当,坦克不能用击落,夸耀有炫耀的成分,应改成夸赞。)
6、再次运用实践。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同时,也没有写谁看到听到。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我们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嘹亮的歌声”。
三、拓展交流。
1、你觉得丫丫查阅相关资料后,制作的这个名人小档案有什么益处?(便于保存、方便记忆、长期积累积少成多、用时方便、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
3、除了简介和名言之外,还可以记录一些什么内容?
(事迹、可贴上小图片、还可以写自己对他的评价,甚至可以列举一些相关书目)
二、阅读平台
1、不会的生字查一查字典。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三字经中出现的人物的相关资料。
3、提倡通读新三字经全文,全班进行朗诵比赛或根据新三字经内容讲述相关的故事,了解历史。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语文实践活动目的:
1、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汇总、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的资料。
实践活动过程:
三、交流搜集内容。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他们像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名人是谁?并用几句简洁的话语来为大家描述他。
2、同学发言之后,大家评议,谁介绍的语言最精炼,最能让大家了解这位名人的特点。
(此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后学会抓重点,提炼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
四、交流搜集经过。
1、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寻这位名人的事迹资料采取了哪些途径。
(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询问长辈、直接采访等。)
(此举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拓宽搜集平台和途径。)
2、在你搜集资料过程中用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回头看,我们要好好珍惜,更要吸取经验,以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积累和反思中成长。
3、请同学介绍自己是用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搜集来的资料的。
(普通文本,剪贴报,小报,电子版ppt等)
五、交流搜集内容
1、先在组内交流,每个人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2、各组选出最有特色的在全班汇报。
3、大家评议,内容是否翔实;
选择事迹是否突出鲜明;
是否能展现这个名人的特色;
是否有自己对这个名人的客观评价。
六、师生交流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介绍这位名人的文章。
1、以21---25课为例,想一想,这些传记类的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主人公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2)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力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换言之,要有文学性。
(3)择要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可以介绍人物的主要贡献,成长经历,所受影响。生平经历,(或取一个截面)只要能突出主题就行。
2、以小组为形式,互相再精选材料。
第五篇:《语文百花园》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语海畅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说会道”等四项内容。这些练习既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识字,又扩大了识字量,既注重了语言的积
【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语海畅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说会道”等四项内容。这些练习既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识字,又扩大了识字量,既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又训练了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爱说、会说,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学习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2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课文创设的口语交际情境进行听说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4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的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说话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课学习内容:语海畅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
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咱们今天一起坐上火车,到百花园各处参观。”随着火车的鸣叫声和愉快的音乐声,让学生配合动作,把他们带到百花园中去。
二、到语海中畅游
(一)熟记成语
1自由读成语,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学。
2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准确。
3指名读。
4背一背,写一写。
5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跟同学说说。
(二)读一读,说一说
1先让学生多读几遍第一组句子,找出每句话有什么不同?
小白兔在捉迷藏。
可爱的小白兔在树林里捉迷藏。
可爱的小白兔在树林里捉迷藏,玩得真开心。
(一句比一句写得具体,事情交代得清楚,我们也要学会用这种方法去说话。)
2让学生讨论,完成第二组句子的填空。
(什么样的小猴子,在什么地方荡秋千,玩得怎么样?)
3学生完成后汇报。
三、背一背
1学生借助字典自由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错的音,再指名读,检查正音。
4让学生说说对古诗的理解。
5教师讲解古诗的大体意思。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6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我的采集本
1教师出示地图,找到五岳的位置给学生看。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五岳的认识。
3教师简单解释五岳,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读读背背,要求学生把“五岳”背熟。
5把“五岳”记在自己的采集本上。(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一个采集本,把平时见到的好词句摘录下来,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告诉学生,这对我们将来学习很有帮助。)
五、畅谈收获
核心提示:【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语海畅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说会道”等四项内容。这些练习既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识字,又扩大了识字量,既注重了语言的积
第二课时
本课学习内容:能说会道。
一、讲述故事,揭示话题1教师讲述小猫帮助小白兔过河的故事。
2揭示话题——帮助小白兔过河。
二、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认真观察图,然后读图后的要求,明白图意。
2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小白兔为什么哭了。小花猫准备怎样帮助小白兔过河。
3教师提出本节课要求。
三、指导说话,体验角色
1小组合作探究:怎么才能帮助小白兔过河呢?
2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发言,把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报给大家听。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一评办法好不好。
3选出几个最好的办法,让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4同学扮演角色,把同学想的办法演一演。
5把其中一种办法写下来。
四、指导写话,展示欣赏
引导小朋友把其中的一个方法写下来,然后读出来互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