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门豹教学设计2020
《西门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课的内容,下面是关于西门豹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西门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求饶、灌溉、磕头、渠道、麻烦、徒弟、催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河伯娶媳妇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难点: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位叫西门豹的人,他官职不大,却让人们一直称颂,是为什么呢?
要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打开书,默读课文《西门豹》。出示自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说说课文里讲了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做了哪些好事。
2、教师抽查学生读词语。
西门豹 荒芜 娶媳妇 巫婆 官绅 求饶 开凿 渠道 催促 磕头 灌溉 麻烦 徒弟
面如土色 提心吊胆
3、带拼音读,不待拼音读。多种形式反复读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学生的汇报,西门豹治理邺,具体做了三件事:
3、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件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件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三件事。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读课文1---9自然段,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学生理解“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原因。
5、找同学分角色读旁白、老大爷、西门豹。
6、抽生读10—15自然段。边读边悟课文。
7、细读并精讲:西门豹如何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小官绅?
四、编排课文,让生演一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卫士、新娘。
五:拓展
收集西门豹的故事,了解历史故事,学生更好地理解西门豹这个人。
板书设计:
西门豹
发现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破除迷信,为民除害
兴修水利 造福百姓
西门豹教学设计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0——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
3、通过对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之巧妙的探究性阅读,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
难点: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西门豹守到魏王的指派来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生答),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景象。(生答)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制止人祸抵抗天灾的呢?让我们带着这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 解决难点
惩治巫婆
1.自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0到16自然段,想想他是怎样制止人祸,抵抗天灾的?
2.过渡语: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是怎样做的?他按时来了吗?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10自然段,“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迎面走来的巫婆又是什么样子呢?
3.当西门豹看到新娘是他说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再呈现:
语句
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这就是在假戏真做,既然是这样那他是怎样的语气说话的?)
3.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惩治巫婆,说完这句话,他让卫士怎么做的?这里有两个动词用的特别好,它们好在哪里?我们一起看看巫婆投进漳河时的样子,怎样的?西门豹又是怎样惩治官绅头子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惩治官绅
当卫士们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后,其余的官绅表情怎样?他们是怎样做的?西门豹又是怎样做的?
为何他不直接把官绅也投进漳河? 西门豹果真用计巧妙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你看: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出示文字)
教育百姓
问题:看着官绅们惊慌失措的样子,老百姓都明白了,他们明白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
开凿渠道
问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惩治了官绅,一心为民的西门豹为百姓们制止了人祸,那西门豹是如何抵抗天灾的呢? 齐读16自然段,思考他做了什么? 用简单的字概括。(开凿渠道 兴修水利)
三 小结
第二篇:《西门豹》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西门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民间故事,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对故事情节有所把握。学生要真正融入感情,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2.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内容。
2.利用设计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自主探究的主题。3.自主合作探究西门豹做法的巧手之处。
三、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运用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2.教学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西门的有关图片和文字。读课题说理解。
[ 设计意图]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4、读生字新词。
5、小组交流课文大意。
6、师生共同小结: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交流,掌握本课生字词及课文大意。
(三)、课后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认真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上一节课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谁来说说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探讨研究,自主合作
1、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重点阅读第二大段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研究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出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2、重点引导学生读好以下句子:
(1)、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2)、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3)、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设计意图]用“边读边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
(三)、激情想象
巧妙的惩办,深刻的教育,这才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所在,在故事发生的当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官绅、乡里的书生、老百姓、小孩,你可以写一个,也可以写两个,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
[设计意图] 这个训练不是划一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意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拓展质疑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质疑、解疑,产生新问题的热情和冲动。
(五)、趣味性作业
请你为西门豹写一封表彰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设计意图]既是人物品质的延伸,又是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板书设计:
巧妙
救新娘
假话真说
投巫婆
直话曲说
将计就计
惩官绅头子 重话轻说
为民除害
吓官绅
缓话急说
第三篇:西门豹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
一、承上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西门豹通过调查,掌握了情况,准备惩治巫婆、官绅。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巧妙”地去送新娘的?
二、细读课文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西门豹通过调查,掌握了情况,准备将计就计惩治巫婆、官绅,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画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写上“巧妙
1、巧妙2……”)
2.全班交流。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说西门豹的方法巧妙在何处。(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西门豹的话。)
例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1)西门豹真的打算这么做吗?他为什么这么说?
教师质疑:老师在读课文时也发现了这句话的精彩。我有一个疑惑要请教大家:作为当时邺的地方官,西门豹要除掉巫婆,救出新娘轻而易举,他完全可以这样说:“不行,这个姑娘不能去。我知道,给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来人,把巫婆扔进漳河去!”不是也可以吗?那么,你觉得西门豹这样说到底高明在哪里?
(2)你能学学西门豹的样子说说吗?
例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时说的话。)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西门豹吓官绅时说的话。)(1)这两处应该怎么读呢?
(2)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入境体验,宣泄积蓄之情感
1.观看录像。教师:西门豹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治了官绅、巫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时大快人心的精彩场面吧。(观看录像)
2.选择写话。
这一天,漳河上站满了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些什么呢?请写一写你的表现。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学生齐读第十六自然段。板书:兴修水利,庄稼丰收)
可能历史上说的“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就是由此而来吧。(课件呈现)齐读这句话。
五、回读课文,整理文章之思路
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整体读一遍,理一理。
西门豹管理邺地,具体做了三件事:1.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使原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成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救出新娘;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历史上清正廉洁的官员。
第四篇:西门豹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了解都比较少,加上学生平时所看的课外书,很多都是趣味性比较大的书。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兴趣不太浓,加上文章的含义比较深刻,要体现西门豹做法的妙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 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设计特色:
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读准确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部分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0课《西门豹》,板书课题,齐读。上节课学到魏王派西门豹去?(生答,师板书“邺”),西门豹看到的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生答: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天灾、人祸。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西门豹是怎样治理这天灾人祸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
1、齐读学习目标。
2、师生共同解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三、自研。
1、读10—16自然段,画出西门豹言行的语句,标注体会。
2、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
3、为什么不直接抓巫婆和官绅杀掉?
四、组研。
1、交流自研中的收获和困惑。
2、你认为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
3、预备展研
五、展研。
1、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六、升研。
1、你从本课学会了哪些写人的方法?
2、推荐阅读《西门豹罢官》
七、课堂小结:谈收获,写反思。
第五篇:《西门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娶、绸等7个生字,会给逼、淌组词。
2、研读课文10-15自然段,抓住西门豹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抓住西门豹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
一、课前谈话:了解姓氏,导入课题
1、自我介绍:我姓姚,姚明的姚,谁也能介绍自己的姓。
2、我们的姓都是一个字的,有的人的姓是两个字的,你听说过吗?
(司马光、欧阳修、公孙策、诸葛亮等)
3、出示课题:西门豹。他姓什么?(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这三个字怎么读?(西门/豹)
4、再读课题,引导质疑:西门豹,西门豹,读着读着,你的脑子里会蹦出什么问题呢?
预设:西门豹是谁?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干什么的?课文写了他哪些事?
课文为什么以他的名字为题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件介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他哪些事?
2、检查。出示词语
A、这些词语你能读吗?指名小老师带读。
B、给逼、淌组词。
C、观察灌字并书写。
3、理清脉络课文写了西门豹哪些事?
用课文写了西门豹________。句式说说,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说,每人说一件。
教师随机板书:(调查情况、巧治恶人、兴修水利)
4、这三件事就像3幅画,我们一起画下来。
老师先来画1幅,我要画第三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范读16段。
三、深入学习,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引入第二部分。
师:读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有一幅是人物最多、场面最热闹的是哪一幅?是几到几自然段?
2、同桌一起读10-15自然段,读完了跟同桌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交流。
预设一:
(1)出示: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2)那么,西门豹会怎么说这句话的呢?(皱着眉头说、生气地说、一本正经地说)
他回过头来,()地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指名用不同的语气读。
(3)从西门豹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女孩子真的不漂亮吗?
预设二:
(1)出示: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2)西门豹会怎么说这句话的呢?(着急地说、不耐烦地说)
(3)从西门豹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三:
(1)师:就这样,西门豹又叫卫士把官绅得头子投进了漳河,他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引读。
生: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
师:当西门豹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一催吧!
生:那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2)师:怕吗?怕什么?
(3)有问题吗?老师有个问题,西门已经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为什么还要站了很久呢?他在等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在等什么?
(他在等,等漳河边的官绅认罪求饶,等漳河边的百姓明辨真相。)
(4)百姓们明白了吗?出示读第15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巧设悬念。
1、西门豹就这样凭着智慧和胆识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百姓不要相信迷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西门豹明知巫婆、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为什么不派兵把他们抓起来?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办法?西门豹是怎样想起这个办法的?)
2、我们下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写写练练。
1、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
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如果你也在场,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写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是一位官绅、一位乡里的书生、也可以是一个老百姓、一个小孩,你可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
2、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细调查 说一声
30、西门豹
巧惩恶
催一催
兴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