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狼和鹿教学设计
狼和鹿
一、激趣导入
1、板书鹿
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2、板书狼
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板书和
狼和鹿是什么关系?(吃、被吃)
4、它们和他们共同的家园——森林是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狼和鹿的故事,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谁来把课题读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101页,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读不流利的句子也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2、书读得这么好,谁能把这些词语读给我们听。
生:凯巴伯、葱绿、捕杀、其他、消退、悲惨、传染、一旦。
3、请大家看看这些字,你觉得哪些字特别易错给大家提个醒。
4、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在书本上面描红。
5、下面的难度大一点,谁要是能读的好,说明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都能读好了。
生:贪婪、毒手、大约、哀嚎、血泊、繁殖、灌木、蔓延、妖魔、威胁、毁灭、祸首、提防。
6、再读课文,说主要内容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
后来人们
结果
最后人们明白了。
三、精读感悟,升华提高 一)、找重点句
1、老师总结:狼是功臣,鹿是祸首。
其实课文中就有这样的评价,打开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是如何评价狼和鹿的。请你们默读课文,把它画下来。(生默读,找句子。师巡视指导)
2、谁愿意把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
3、出示: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轻轻读)
4、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鹿为什么会成为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二)、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
1、是啊,活泼为美丽的鹿怎么会和“祸首”扯上关系呢?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印象一
生1: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课件展示凯巴伯森林)
2、师:一片葱绿,生机勃勃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画面?你看到了森林的树木。凯巴伯森林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印象二
动物
(活泼快乐)品味一下这两句话的不同
小鸟在枝头鸣叫,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玩耍。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印象三
提防恶狼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想想看,贪婪而凶残的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进行怎样的暗算?
3、总结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快乐与危险并存的森林。三)、狼被捕杀后的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读第三段 画出有关句子
(一)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原来是4000只,现在是十万只,是原来的25倍!
(二)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浮现在你眼前的森林是个什么样子?)
(三)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大量繁殖
超过十万只
两个冬天
死去六万只
1942年
八千只病鹿
师:看着鹿群变化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到什么更可怕的后果?
狼被捕杀前
的鹿在 的森林间
。狼被捕杀后
的鹿在 的森林间
。四)、你会产生什么问题?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自读课文找答案。
(一)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原来是4000只,现在是十万只,是原来的25倍!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 生:是一片枯黄。生:是许许多多的鹿。
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 生:还是鹿。
师: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课件展示)
师:它们遍布森林的每个角落,实在是太—— 生:多了。这就相当于原来够4个人吃的食物,现在有100个人来分享。
所以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再读这句话你与体会到什么?指导读。
(二)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但是狼被捕杀了。
(三)狼是怎么被捕杀的
读第2自然段
人们用25年的时间干了一件天大的蠢事。配乐朗读第三段
四、积累拓展
1、看板书说说狼、鹿和森林的关系。理解功臣、祸首,谁是真正的祸首?
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八千只病鹿中的一员,你会说什么?
第二篇:狼和鹿教学设计
狼和鹿教学设计 市镇小学 卜江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课文中生动的语句,知道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的原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感悟对比之处,展开想象,积累语言,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三维目标的整合点:森林和鹿群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合理想象,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比设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动物呀?狼贪婪而凶残,真令人讨厌。那鹿呢?(。
它活泼而美丽,多惹人喜欢呀。
3、这是我们的印象,课文中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出示一段话: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里把凶恶的狼称为“功臣”,而把我们认为是可爱的小鹿称为是“祸首”,到底有什么有力的证据这么说呢?杜老师跟大家一样心里充满着疑问,为了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这节课咱们就来通过学习课文解决这些疑问。
【引发学生自觉质疑:为什么贪婪而凶残的狼会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活泼美丽的鹿却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了呢?出示图片,凸显矛盾,让问号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学生活动为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二、合作探究,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边读边画,画出能够看表现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句子,在旁边作出批注,在书上留下读书的痕迹。
2、四人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读一读所画的句子,议一议发生的巨大变化。
三、抓住对比,感受灾难 第一组:森林的变化
(一)一百多年前的森林
1、看图想象,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1)师:瞧,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们说,这是一片怎样的森林?(2)想像,感受图中没有的美好景象,进一步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比如: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草地上,野花竞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3)小结:凯巴伯森林是快乐的,和谐的,葱绿的树木,美妙的歌声,欢快的身影,真是(出示卡片读:生机勃勃)
2、朗读品味,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出示句子: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1)画面美,课文的语言更美,快读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刚才看到的画面。(2)能用你的朗读向大伙儿展示看到的美景吗?(指名读)(3)让我们一起读,把这森林的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吧。
(二)一百多年后的森林
1、看图对比,感受森林的一片荒凉(1)图片对比,感受“绿色在消退”: 森林中的绿色呢?刚才满眼的绿呢?
(引导和森林以前的景色对比说,小树、野草、野花都不见了踪影,甚至连树叶、树皮、树根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在越来越少„„)(2)图片对比,感受“枯黄在蔓延” :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
(地上光秃秃的,小河干涸了,到处尘土飞扬,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
2、朗读品味,感受森林的一片荒凉
出示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师:小树没有了,嫩枝啃光了,树皮、草根、这一切都没了;
枯黄象熊熊的烈火,在森林中蔓延开来,它吞噬着可爱的绿,令人痛心呀,用你的声音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此刻的心情吧!(指名读,齐读)第二组:鹿群的变化
1、感受鹿数量的变化
森林中的鹿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出示: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指名抓住数字来谈谈感受)
两个冬天死去六万只,最后只剩八千只病鹿。这些数字真是触目惊心!(朗读体会)
2、感受鹿生活质量的变化
光是数量在变化吗?生活状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1)引导学生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群虽然要时刻提防着狼,但生活中没有饥饿、没有疾病。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是怎样生活的?(生说)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与鹿共存,狼要吃鹿,鹿时刻提防。这样,一些生病的、弱小的鹿,就被狼吃了,而逃过狼的毒手,生存下来的鹿则十分健康。(读句子)
【这一环节,通过“对比”这一过程与方法,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初步形象地感知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的原因,掌握了知识和技能。】(2)引导学生想像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时间一久,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3)小结:它们拖着虚弱的病体苟延残喘,为一丁点食物同类相残,无时无刻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读句子)
四、读中练说,感悟道理
1、森林由生机勃勃到一片荒凉,鹿群由活泼美丽到疾病缠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杀了狼。)
再次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为什么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呢?(自由读第4小节,练习说话。)出示: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
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因为。
3、师小结:同样是一座森林,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读: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4、请再读读这两句话,鹿是真正的祸首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人们因为不知道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好心做了坏事,让学生明白不应该破坏生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讨论这一方法的运用下很好地进行了渗透。】
五、拓展延伸,感触生活
1、如果说,凯巴伯森林的悲剧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好心办了坏事。他们可真后悔呀!我们来当一回环保小专家,怎样才能使森林恢复生机? 六.课外作业,学生任选一题完成。续编故事,想象《凯巴伯森林的明天》; 板书: 狼和鹿 功臣
祸首
第三篇:《狼和鹿》教学设计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贵阳市南明区黄家井小学颜永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教学具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感受他的赤子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1、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他第一次说的话)
出示语句:“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节)
(1)指名谈体会。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着什么?
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发射、原子弹和氢弹。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他说——导读句子。
(3)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与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围……)可是他说——齐读句子。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放弃—— 放弃——
(4)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金钱,不因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富贵不能淫!淫,迷惑之意。也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师: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3、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是——
(二)出示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自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有分量,让你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深情。
“日夜盼望” “终于” “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2)钱学森一心想回国,可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落后,所以有些留学生这样劝他——
出示留学生的话。(指读)你有什么看法?
(3)中国经历了多年战火,无论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留学生这番话是想劝阻钱学森别回国。而钱学森依然诚恳地说——你赞同谁的观点?
小结:是的,祖国不仅要自己去建设,更重要的是需要靠大家——我们中华儿女共同去创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分角色朗读对话 指导朗读: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 诚恳 坚决 果断)
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4)是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因为“我是中国人——”引读。(5)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祖国贫贱而动摇,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6)正是这份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第三小节,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自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钱学森已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师配乐动情朗读家书
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写下了一首诗: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板书:浓浓骨肉情)
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三)回国艰辛
回国容易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用文中语句告诉大家。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从美国将领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你们说,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句子)
3.从这个“绝”字你还体会到什么?教师补充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挫折。(配乐)你想说——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就叫——威武不能屈
4.导读第6小节。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出示第一小节句子)齐读句子。“他多么希望脚下的甲板是火箭的舱壁”,可见钱学森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祖国的怀抱。齐读这句话。
5.解决质疑。从时间上看,这一小节应该放在最后,为什么会放在文章的开头呢?
6.此时,钱学森思绪万千,似有千言万语在胸腔迸发,想象一下,他会有什么话想说呢?把它写下来。(播放《我的中国心》)交流。钱学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三、感悟卓越贡献
1.钱学森回国后——导读第7小节。
2.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3.钱学森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他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中国导弹之父”。
4.(出示钱学森的两段话)让我们再来回味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想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播放】出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齐读颁奖词。
6.总结: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因为这“赤子之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钱学森回来了,华罗庚回来了,李四光回来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也回来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自己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有关李四光、邓稼先等归国华侨故事。
2、学唱《我的中国心》
【反思】
一、品读感悟,激发情感
注重阅读品味,是本课教学的精髓所在。课上,我让学生找找钱学森的话语,自由谈谈感受,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悟,着力通过语言的激励引导学生经历独特的、多元的体验,使得课堂呈现出“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课中,摒弃繁琐的分析,紧紧围绕文中的关键句,将静态的文字链接成动人的画面,在反复品读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使课堂充满“故事”,充满艺术的情趣。通过细细地品味,学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铸炼。整堂课,我的话语一步步地牵引着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读,获得的是对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扬其率真而灵动的生命激情。
二、强化体验,走进内心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次人性积淀的过程,而这样一种过程需要阅读主体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本课教学中,我还能引领学生研读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朗读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文本的对立面上,更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感受,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创造者。其中,朗读也好,想象也好,表达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形式,课堂赋予了学生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融合信息,生生互动
大量的信息交流,促进生生互动,是本课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信息网。再者,本课的信息量很大,如:冯•卡门的资料补充、钱学森回国的背景资料、颁奖词的阅读……学生们无所不谈,无所不至。在这样大的信息交流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乃至个性特点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语文教学中讲究文道统一,“道”是语文教学的魂。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时时不忘锤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寻“文”线悟“道”线,即悟做人之道。当学生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段的品析,理解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后,我将话题巧妙地引向学生自己,让学生对钱学森说说心里话,使学生在他的一片拳拳爱国心的沐浴中,逐渐成熟、成长,从而达到了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这样,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感悟品味中弘扬精神,这一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四篇:狼和鹿教学设计
狼和鹿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课文1——3小节,体会森林前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学生收集一些狼和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导入课题。
1、板书:狼 鹿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狼和鹿的特点吗?
如果让你在狼和鹿两种动物中选择,你比较喜欢谁?
2、学生交流。
3、多数同学都选择鹿,厌恶狼,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告诉我们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鹿却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指导
1、生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一边读一边想想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检查生字和新词,重点指导多音字:提 泊 3.师:生字放到句子中,你能认读吗?
课件出示句子。
1、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dī tí)防狼的暗算。
2、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dǎo dào)在血泊(pō bó)中。
3、整个森林像着(zháo zhe)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4、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zhī zhǐ)剩下了八千(zhī zhǐ)只病鹿。
5、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dǎo dào)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出示词语
繁殖 捕杀 枯黄 生机勃勃
惨 灾难 葱绿 传染病 生儿育女
*指名读一读
*讨论“怎样抓住它的关键部件记忆字形
*说说你不能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
多音字:di(提防)po(湖泊)课件:提 ti(提问)泊 bo(停泊)
4、讨论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结果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 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体会森林里闹饥荒的情景。
三、课堂作业
1、练习读课文准备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词语
繁殖 捕杀 枯黄 生机勃勃
惨 灾难 葱绿 传染病 生儿育女
板书:
狼 “功臣” 森林——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鹿 —— 活泼 美丽 嬉戏
和
鹿 “祸首” 森林—— 绿色消退 枯黄蔓延
鹿群—— 疾病游荡 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小学语文第六册《狼和鹿》这是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
课文富自然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着重体现“碰撞”二字。首先,在启发谈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到狼和鹿,你们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学生在词语交流中不难发现人们对这两种动物的态度。然后学生通过默读找出作者的观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不由让人情不自禁地发问: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接着,在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有没有新的看法?这是学生看法与作者观点发生的碰撞。学生在一次比一次深刻的“碰撞”中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新课标中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种凭借。如何凭借教材这一媒介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老师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实践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阵地。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亲历体验的过程。这样的“碰撞”中,也许有错误,也许有争论,但这却是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正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还注意了词语的理解,积累,应用,包括写字的指导,因为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的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我执教《狼和鹿》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时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第二课时
如果说在执教《狼和鹿》这篇课文时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体现“碰撞”二字,那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了力求体现“发现”二字。怎么发现?
(一)在朗读感悟中发现
第五篇:《狼和鹿》教学设计
《狼和鹿 》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教学重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三、教学难点
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了解梗概。
同学们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见过哪些动物?你最喜欢哪些动物?最讨厌哪些动物?为什么?
很好,上个世纪初,在美国洛杉矶西部的凯巴伯森林,人们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小鹿,恨透了狼,可是后来发生了可怕的事情,让人们改变了看法。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那里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狼和鹿”,问:当你们看到课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什么?
很好,大家也预习过课文了,在我们去凯巴伯森林之前,我要检查一下你预习的情况。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1.看谁能读的正确流利:
贪婪 毒手 大约 提防 哀嚎 血泊 繁殖 灌木 蔓延 妖魔 威胁 毁灭 祸首 凯巴伯 葱绿 捕杀 其他 饥饿 悲惨 传染 一旦 2.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讲授新知:
同学们都预习的很好,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
1、各自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副画来描绘。想一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 第一幅: 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唱歌 鹿: 林间 嬉戏 狼: 下毒手暗算 第二幅: 狩猎队:不止一人举枪 枪口: 轻烟袅袅 狼: 尸体血泊 25年杀掉6000多只
第三幅: 鹿: 活着的、死去的
树: 枯黄 很快超过了10万只
到1992年,只剩下8000只病魔
板书设计
简笔画(狼)?简比画(鹿)
狼和鹿
多音字: 提 泊
重点字词: 凯 葱 染 葱绿 提防
第二课时
1.复习听写词语
2、讨论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3)结果,森林边成了什么样子?
3、流利地朗读1—3自然段。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2、讨论:
(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2)鹿怎么会成了“大坏蛋”的呢?
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们本想特意保护鹿,大量捕杀凶狼,结果鹿群大量繁殖,森林闹饥荒,疾病流行,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说明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四、练习朗读
1、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轻重快慢。
2、指名当众有感情地读,读后评议。
五、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着重了解文章层次。
2、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恰当摘引文中的语句,利于复述。
4、复述训练。
六、作业设计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答: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答:
2、想想人们该怎么恢复凯巴伯森林的本来面貌呢?
七、板书设计
19、狼和鹿
森林: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一片枯黄
人捕杀狼
鹿: 活泼而美丽
又饥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