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多种因素。
2.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3.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4.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5.懂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6.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能力目标:
1.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让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
2.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3.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2.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猜猜看活动一:猜猜看:
如果你是估价师,你会为下列商品给出多少的价格?
思考:根据你对该商品的了解,你认为该商品的售价应该是多少?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黑板,将每组认为最合理的价格写在黑板上,看哪个组离售价最接近?
通过让学生竞猜商品的价格,引出本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在这一活动中,全班的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既有个人观点又有小组综合,充分调动了每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为后续内容“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埋下伏笔。【讲授】请你分析放视频:“鸡蛋的价格”
(1)观看完视频后,小组共同讨论影响鸡蛋的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从这些因素中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视频的播放,从学生熟悉的物品中找出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以小见大,进一步归纳,得出结论。【讲授】比比看比比看
从开始估价的几个物品中随便拿出几个物品,进行价格的比较。思考:
为什么不管供求关系怎么改变,鸡蛋的价格永远贵不过贵重物品的价格? 通过两个物品的对比,了解到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活动】你能行你能行
将价值量的相关内容,简要的投射到大屏幕上,然后邀请学生自己走上讲台来讲解关于价值量的相关内容。
通过导学案的运用,学生对于价值量的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他认为的价值量,不管对错都给与鼓励,如果有错误则在学生讲解完后予以指正。新课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要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所以在一堂课中适当的将讲台交给学生,学生之间的言语及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将这个问题讲解透彻。【活动】练一练练一练
知道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了解了“个别劳动时间”,对于生产者而言,哪个时间更为重要呢?
通过两种社会情况的分析,了解什么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通过这两个命题的对比,学生会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认识更为深刻,在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二者在决定价格及利益的上发挥的作用,有所认知。
【讲授】看一看,填一填看一看,填一填
播放“iPad6”的宣传片及价位,与“8000X”的图片与价位进行对比,将得出什么结论?并且填写图表。
(1)现在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并了解它的价位,然后再看一副图片,再看一下它的价位,我们读出了什么结论。(2)在读懂图片的基础上,填写表格。
通过学生们日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机作为切入点,选择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款手机进行对比,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又有利于问题的讲解。
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填写表格,整理二者的关系便比较容易了。【活动】谁来试试谁来试试? 结合前面所讲的内容及多媒体出示的函数图,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思考以下问题: 从单个交换过程看: 从变化曲线看: 从一段较长时间看: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前面的相关内容已经讲解的比较详细了,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尝试锻炼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由学生自主完成。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C)A、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C、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D、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2、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应该是(D)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 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值 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种各样的电脑大幅度降价。其根本原因是(B)A、现在电脑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B、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其价值量减少 C、各种各样的电脑供过于求
D、降价可以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所谓薄利多销 【能力提升】
4、在市场上,人们总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品生产者要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就要做到(B)①重视商品质量
②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③采用先进技术,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④增加产量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板书
第二篇:《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1
一、课程标准解读:
1、课标要求: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课标解读: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人们的收入总是有限的,为了满足需要,消费者必须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根据不同商品的价格水平,在各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商品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终又是和生产相关的,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调节生产量;要求厂家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要求厂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分二框,第二框承接前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后面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经济生活》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三、版本比较: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变动。
四、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体会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购物经历,描述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学习目标2:通过实例对比,说明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是不同的。
学习目标3:通过对情境材料的分析,归纳出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到相关商品(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影响。
学习目标4:通过对智能手机价格相关问题的合作探究,归纳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并能据此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5:独立完成导学案中巩固训练部分的相关练习题。
五、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入校,由于初中政治是开卷考试,所以对于高中政治课的学习要求并不是很明确,一部分学生对于政治学习没有兴趣,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培养学习兴趣,慢慢熟悉高中政治的学习。
六、教学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七、评价设计
1、通过观看视频和联系自我的生活实际,90%以上的学生能够说出商品价格变化对生活和对生产的影响,检查学生对于目标一、二、三、四的达成情况。
2、根据给出情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八、教学方法及教具:
情境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电子白板
九、教学流程:
详细请见附件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置中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问题设置上,以学生感兴趣的中的材料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导入开始,就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高一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是学科特点决定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从目的上说,是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也能非常明白此部分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毕竟是枯燥的,没有意思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的小组合作的效果,来对课堂情况进行巩固,比如说在问题7的设置中,基础知识的梳理,就采取组内合作,教师抽查的方式完成,这样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很高。
本节课采取学—讲—练相结合的方式,从效果上看,学生课堂参与度比较高,掌握程度也比较好。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小组合作有的地方做的比较匆促,学生展示的比较少,下次上课一定注意。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2
一、 教材分析
《多变的价格》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本框一共分为两目,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有很多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同学们对于这些现象也已经是耳濡目染。因此,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进而引出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是经济学中分析价格变动的基础;二是价值决定价格。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有了对商品货币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知道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价格的波动不是任意的。在此基础上,揭示制约商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就是价值决定价格。接下来让学生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以及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最后归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本节内容也是经济学中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因此,在这个框题中,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价格现象,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价格价值理论是本课的关键。
二、 设计理念
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和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采用由情境分析和情感体验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学生了解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常见的直接因素;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了解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理解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 能力目标:
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价格的认知能力,并能分析生活中各种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知道这些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的,能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去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能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竞争意识,形成平等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 影响价格的因素(直接和间接因素);
2、 决定价格的因素;
3、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4、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 教学难点:
1、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五、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现象早已耳濡目染,但对某些价格问题如商业促销活动、轿车彩电手机等商品的降价风等存在困惑,未能深入理解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价格的决定因素。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便能抓住学生对事物存在的很强的好奇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方法
1、 情境分析法
2、 情感体验法
3、 比较分析法
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如果我们长期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发现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如果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各不相同。是什么决定它们各自的价格呢?价格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 讲授新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情景分析一:【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正常气候条件下,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产品可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相对稳定。但每逢遭遇台风等天气,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都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价格必然大幅上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水果热带价格上涨的因素 学生回答:气候 供应减少,价格增加
情景分析二:【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在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却无人问津,不得不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每千克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千克只卖不到一元钱。
教师: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季节 供给增加,价格降低
情景分析三:【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景点周边的酒店客房旅游旺季涨价了还供不应求,淡季打五折也鲜有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地域 供应减少 需求大,价格高
教师:让学生在列举身边价格变动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学生列举:宗教信仰、习俗、政策、生产条件等等
教师:列举一例宗教信仰、习俗对价格的`影响:【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羊肉价格最贵,因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通过以上情境分析,教师带领同学归纳总结影响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因素: 气候、季节、地域、政策, 影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
影响商品的价格(间接因素)
得出结论: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
教师:让学生归纳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学生: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教师: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形成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形成买方市场(买房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幻灯片展示图片:价格的比较】
价格的波动受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其供求关系影响来实现。但在生活中,深入思考的同学会发现,一件毛衣或羽绒服无论在哪里卖,它的价格再贵,也不会比一件宇航员穿的宇航服贵;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贵,也贵不过一辆汽车的价格。
教师:假设现在每组同学都代表着某公司的销售部,请你们部门商讨一下,
给这件衣服或者这辆自行车定个价(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播放PPT图片】,并说说决定你定这个价格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由一位学生总结发言)成本(时间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因此,价格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
是商品的价值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教师:在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近知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中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商品的价值量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劳动量以劳动时间为尺度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PT播放】
学生: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教师: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让学生自行根据课文中的“相关链接”理解)
教师:你作为销售部门的一员,同一款式质量相当的衣服,假如社会上大多数人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下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即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每件衣服就是200元(假设:1小时=50元),而你生产该商品所需要劳动时间,也即是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是5小时,每件衣服则要250元。如果其他条件一眼个,这时你的商品是否能盈利,是否具有竞争力?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是3小时,这时你的商品是否盈利,盈利多少?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3
新课标要求
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4、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5、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6、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2.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看教材13页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第一课讲到,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既然是价值得表现形式,它的多少就应该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大小。所以说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大则价格高,反之则低。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页专家点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一商品有多个生产者,价值大小由谁的劳动量决定?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某一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活动:请看课本P13页的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过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教师总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
结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活动: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不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在哪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将内容,看看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因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根据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这就叫做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原则、一种趋势和要求,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
(2)、价值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一经济原则就叫做价值规律。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
A.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买方市场 B.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C. 卖方市场以卖者为主导,商品供应充足 D. 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上涨
答案:B
[例2] 商品价格( )
A.由供求关系决定 B.是无限涨落的 C.由价值决定的 D.是无法确定的
答案:C
[例3] 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若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的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 )
A.2小时 B.0.5小时 C.1小时 D.4小时
答案:A
[例4] 下列关系中成反比的是( )
A.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B.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D.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答案 D
课余作业
请分析,同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本?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价格形成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供求影响价格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略讲,把时间主要放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问题上,以免前松后紧。
第三篇:《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多变的价格》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本框一共分为两目,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有很多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同学们对于这些现象也已经是耳濡目染。因此,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进而引出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是经济学中分析价格变动的基础;二是价值决定价格。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有了对商品货币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知道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价格的波动不是任意的。在此基础上,揭示制约商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就是价值决定价格。接下来让学生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以及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最后归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本节内容也是经济学中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因此,在这个框题中,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价格现象,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价格价值理论是本课的关键。
二、设计理念
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和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采用由情境分析和情感体验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了解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常见的`直接因素;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了解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理解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价格的认知能力,并能分析生活中各种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知道这些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的,能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去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能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竞争意识,形成平等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影响价格的因素(直接和间接因素);
2、决定价格的因素;
3、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教学难点: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五、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现象早已耳濡目染,但对某些价格问题如商业促销活动、轿车彩电手机等商品的降价风等存在困惑,未能深入理解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价格的决定因素。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便能抓住学生对事物存在的很强的好奇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方法
1、情境分析法
2、情感体验法
3、比较分析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我们长期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发现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如果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各不相同。是什么决定它们各自的价格呢?价格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情景分析一:【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正常气候条件下,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产品可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相对稳定。但每逢遭遇台风等天气,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都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价格必然大幅上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水果热带价格上涨的因素 学生回答:气候 供应减少,价格增加
情景分析二:【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在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却无人问津,不得不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每千克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千克只卖不到一元钱。
教师: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季节 供给增加,价格降低
情景分析三:【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景点周边的酒店客房旅游旺季涨价了还供不应求,淡季打五折也鲜有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地域 供应减少 需求大,价格高
教师:让学生在列举身边价格变动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学生列举:宗教信仰、习俗、政策、生产条件等等
教师:列举一例宗教信仰、习俗对价格的影响:【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
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羊肉价格最贵,因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通过以上情境分析,教师带领同学归纳总结影响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因素: 气候、季节、地域、政策,影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
影响商品的价格(间接因素)
得出结论: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
教师:让学生归纳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学生: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教师: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形成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形成买方市场(买房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幻灯片展示图片:价格的比较】
价格的波动受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其供求关系影响来实现。但在生活中,深入思考的同学会发现,一件毛衣或羽绒服无论在哪里卖,它的价格再贵,也不会比一件宇航员穿的宇航服贵;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贵,也贵不过一辆汽车的价格。
教师:假设现在每组同学都代表着某公司的销售部,请你们部门商讨一下,给这件衣服或者这辆自行车定个价(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播放PPT图片】,并说说决定你定这个价格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由一位学生总结发言)成本(时间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因此,价格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
是商品的价值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教师:在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近知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从中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商品的价值量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劳动量以劳动时间为尺度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PT播放】
学生: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教师: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让学生自行根据课文中的“相关链接”理解)
教师:你作为销售部门的一员,同一款式质量相当的衣服,假如社会上大多数人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下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即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每件衣服就是200元(假设:1小时=50元),而你生产该商品所需要劳动时间,也即是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是5小时,每件衣服则要250元。如果其他条件一眼个,这时你的商品是否能盈利,是否具有竞争力?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如是3小时,这时你的商品是否盈利,盈利多少?
第四篇: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2.能力目标: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1.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考同学们一个脑筋急转弯:为什么稀饭比馒头贵?答案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为什么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呢,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之后大家就清楚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合作探究一
镜头一:下雨了,露天菜场上的蔬菜降价抛售;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远远高于往年;发生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
镜头二:在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往往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在刚上市时每千克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千克只卖一元钱。镜头三: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景点周边的酒店客房旅游旺季涨价了还供不应求,淡季打五折也鲜有人问津。
镜头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性的油价上涨;我国一些地区遭遇自然灾害,相关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下,价格很快稳定下来
问题1:上述四个镜头里分别反映出的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镜头一:下雨、雹灾引起价格变动,属气候因素;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属环境因素。从镜头二、三中可以得知,季节、时间和地域等因素能引起价格变动。镜头二是秋冬与夏、刚上市与大量上市的时间对比;镜头三是东北与海南、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的对比。镜头四中反映出生产和政策等因素导致价格变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是生产状况发生改变,生活用品价格下降时国家政策的影响。
问题2: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价格变动?能不能举例说明?
提示:有。在中东阿拉伯地区,阿拉伯袍卖得很火暴,西服卖得就不好;而在其他地区,西服卖得好,阿拉伯袍就无人问津。这就是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要求人们穿阿拉伯袍,所以西服再便宜人们也不会买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政策外,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的波动。
(三)活动探究二
同样的玫瑰花,平时一元一枝,情人节15元一枝;同样的水蜜桃,生产旺季2元一斤,生产淡季7元一斤。
问题1:同样的玫瑰花,价格为什么不同? 提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影响价格。问题2:同样的水蜜桃,价格为什么不同? 提示:商品供给量的变化会影响价格。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不应求——商品短缺 ——价格上涨 ——买者竞争——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供过于求——商品过剩 ——价格下跌 ——卖者竞争——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练习内化1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及文化民俗等因都有可能使商品的价格受到影响,但是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改变商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能够使商品价格上升的有()
①需求扩大
②需求缩小
③供给扩大
④供给缩小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四)合作探究三
自行车的价格会不会波动?小轿车的价格会不会波动? 拿一辆自行车去换一辆小轿车能成吗?
提示:自行车和小轿车的价格都会上下波动。不成,因为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跟小轿车一样贵,小轿车的价格再怎么下跌,也不会和自行车一样便宜。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五)合作探究四
情景一:在一个简陋的工作坊里,生产者纯靠手工生产,生产一双布鞋要1小时。
情景二:在一个现代化生产厂房里,生产者生产一双布鞋要20分钟。
情景三:根据社会调查,社会上大多数的布鞋生产厂生产一双布鞋要花40分钟。问题: 用哪一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 提示:40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六)合作探究五 请填出下列的空格。
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总价值(元)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 8小时
16元 1件 16X1=16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提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4小时;8元;2件;8×2=16元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8小时;16元;2件;16×2=32元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练习内化2 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现在一双皮鞋可以换()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答案:C
(七)合作探究六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图中的现象? 提示: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练习内化3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指的是()①价值与价格必定相等
②商品交换时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要基本相符
④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次交换的个别场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课后习题 A组
1.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A.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B.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 C.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D.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答案:A 解析: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企业生产同等数量的商品所花费的时间减少,即意味着个别劳动时间减少,A项正确。
2.若右图中的y轴代表单位商品价值量,要使图中曲线代表的函数关系成立,则x轴应为()
A.个别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生产率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社会劳动生产率 答案:D 解析:图中曲线代表的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选D项。B组
3.海信集团十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答案:C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与题图对照则知A项符合要求。5.“买涨不买落”的做法是否合理,要结合物价上涨情况具体分析。当某种商品处于涨价初期时,“买涨不买落”有其合理性;当价格已经涨到顶点时,再“买涨不买落”,就失去了其合理性。这是因为()A.物价应该保持稳定不变 B.居民的收入水平已大幅提高 C.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不会无限上涨 D.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答案:C C组
6.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蔬菜出现热销局面,且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
材料二: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小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普遍降低了。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绿色无公害蔬菜与电脑价格反向变化的原因。答案:(1)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由于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比普通蔬菜的生产耗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增加,所以绿色无公害蔬菜价格高。
(2)电脑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化。随着电脑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商品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致使电脑价格下跌。
解析:本题依托材料,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消耗和需求的增加,二者一起促成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价格高企。电脑的降价是由于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降低而造成的,是从价值决定价格这个角度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的。
第五篇:多变的价格 教案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案
多变的价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供求影响价格,同时价格也影响供求。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内容及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多变的原因,以及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各种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堂活动:阅读——讨论——比较——练习。
2、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经济活动,感受供求与价格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商品交换过程中如何实现等价交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神奇的货币,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内容。提问(学生答略)。这一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好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材料,然后思考几个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厂商,一时难以满足人们对彩电的需求,一台29英寸的彩电售价超过7000元,90年代后期,随着彩电生产规模的扩大,价格一降再降。29英寸彩电价格如今已跌破2000元。
问:为什么80年代彩电价格彩电价格昂贵,而90年代后期彩电价格狂跌了?
材料二:中秋节前几天,很多消费者买月饼送礼,而此时月饼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月饼价格上涨。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
问:为什么中秋节前月饼价格上涨,而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了?
材料三:南通市大润发超市经常搞促销活动,营业员不停地叫,大减价,大甩卖,今天是最后一天抓紧时间。此时很多消费者就去购买了。
问;为什么大润发搞商品促销活动,买的人就多了?
好,看完以上三个材料,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板书)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中13页的四个镜头。回答:什么因素影响了商品的价格?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镜头一:有时间,气候的因素;镜头二:季节(时间)镜头三:地域;镜头四:生产。
教师提问:请学生列举一些对价格产生影响的例子。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例子都很正确,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了?
现在让学生思考材料一、二、三,回答开头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很好。80年代国内生产厂家难以满足人们对彩电需求,形成供不应求,导致彩电价格上涨,90年代后期随着彩电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供过于求,导致彩电价格下跌。中秋节前,买月饼人增多,形成供不应求,导致月饼价格上涨,节日后,买的人少了,形成供过于求,导致月饼价格下跌。大润发搞促销,买的人就多了。
总结: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跌。
当商品供小于求时,价格回上涨。
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价格降低时,会导致需求相应增多。
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相应减少。
二、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总结了供求是如何影响价格的,供求发生变化时价格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是不是供求决定价格了?
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材料四、五。
材料四:甲乙两人逛商场,走到彩电销售区时。甲说:这彩电一直在降价,我家的电视该换了,但我还要再等,什么时候比随身听便宜了我再买。乙听了说:不可能的,再降也不可能比随身听便宜的。
材料五:鸡蛋的价格上涨了,可是再涨也不可能贵过猪肉。教师让学生解释以上两则材料的原因。(略)
教师总结:彩电价格再便宜也不可能比随身听便宜,鸡蛋价格再涨也不可能贵过猪肉。这是为什么了?因为决定商品的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最终原因是商品的价值。
引出价值的概念,教师提问:什么是价值? 学生答(略)
教师小结:商品的价值通过价值量来表现。继续提问: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小结: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教师继续提问:商品的价值量能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学生答(略)
教师小结: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生产者技术有高、有低,劳动有勤有懒。如果由技术水平低、又懒惰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教师引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采用讲授法。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教师提问:既然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可是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影响,总是高于或低于价值,这是不是违背价值规律了?
学生答(略)教师总结:不是。
原因:
1、由于受供求影响,商品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相互抵消,总的来说,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教师总结: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完了。同学们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今天了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内容及表现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吧!请看题
1.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B.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使用价值大的商品就贵 C.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D.由价值规律和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而决定
2.在商品交换中,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A.生产。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价格。使价格提高或降低,从而围绕价值波动 D.使用价值。商品用途的大小,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3.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商品生产者在生产经营中是否盈利取决于()A.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B.其劳动生产率是否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C.其商品质量是否过关 D.其商品价格是否高于社会平均价格
4.商品价格的变化要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②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③使用价值的大小 ④纸币的发行量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A.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平均的生产条件
B.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C.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中等水平的生产条件 D.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先进的生产条件
答案:
1、A
2、C
3、B
4、A
5、B
高一思想政治说课教案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说教材: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商品的含义,以及商品的二重性,这为学习本框题作了铺垫。本框题当中的价值规律是经济常识中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好本框题既是对商品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同时也是今后高考必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供求影响价格,同时价格也影响供求,价值决定价格以及价值规律内容及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多变的原因以及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各种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竞争意识以及平等的观念。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价值决定价格、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依据:现实经济生活中,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跌;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涨。学生可能会得出结论:供求决定价格,而实际上价格由价值决定,只受供求影响。这一点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让学生理解价格又价值决定是学好本门课的关键所在。
2、教学难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依据:既然价格由价值决定,那么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可为什么价格却总是高于或低于价值却又不违背价值规律,容易让学生觉得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而市场上却总出现不等价交换,二者相矛盾。从这一点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由于本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我决定在教学中选择情境教学法,利用漫画和材料以及日常事例为教学创设一定生动活泼的情境,启发学生去思考。学法:
比较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法来判断的总结。
问题探究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的探索,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入本框题
举例:(1)中秋节前月饼价格昂贵,买的人多,要送礼。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
(2)情人节前几天玫瑰花的价格上涨几倍,节日后有回落。(3)准备一个农民夏天卖西瓜的镜头,西瓜价格只卖几毛钱。让学生归纳: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 当商品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
2、突破教学重点: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5分钟)
(1)设问:前面归纳出供求影响价格,设问那么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吗? 小结:不是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举例让学生归纳出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2)价值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引导:商品是劳动产品。价值由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决定。然后,举例说明同一商品许多生产者有勤有懒,技术有高有低,如让越懒的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决定价格,价值量反而越大。归纳出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引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社会生产条件;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生产的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指生产者的劳动技能水平。
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3、突破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归纳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讲清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原因。
a.举例让学生归纳出,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影响,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价格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相互抵消。总的来说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