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1 22:1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第一篇: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景家小学

刘维林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晒,浮,黑”3个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学习重点句“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感受云的变化美,从而有感情地朗读。

4、体会“打,落,飘”,感受用词的准确性。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魔术师,他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一起念念课题(生齐读)30、我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生字

(一)初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

我究竟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44页,认真读读课文,猜一猜,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树叶上的拼音,也可以请老师或同桌帮忙。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二)检查初读情况,指导把课文读通顺。

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有的同学碰到不认识的字在看着树叶上的拼音学,到底是不是真的会读呢?老师要来检查检查。请看,这些字会读了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飘浮

雹子

暴躁

灌溉

机器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注意:暴躁,重点指导“躁”的平翘舌音 庄稼,“稼”单个读第四声,庄稼连起来时读轻声

灌溉(这个词可难了,看你们认不认识,同学们,灌溉田地是需要用水的,所以灌溉这两个字的偏旁是——?这些词中还有一个三点水的词,是什么,一起念——淹没,(多音字也读对了,真了不起,没还有一个读音是(méi),真聪明,再读)

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啊,原来你们真的读得那么认真。老师相信现在再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去,你们肯定能读好了,对吗?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我是什么呢?

指名回答:水。

水,真是个魔术师啊,就像孙悟空会72变呢,我会变,我究竟会变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云)

1、领略云的变化美,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云姐姐可会打扮自己了,(出示图片)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书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说)

(出示: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那么美呀!谁来把它读读啊?(指名朗读2人)

那你们知道吗?云什么时候穿着白衣服?什么时候穿着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着红衣服呢?

(天气晴朗的时候云穿着白衣服,快下雨的时候云穿着黑衣服,早上,云披上红袍我们管它叫——朝霞,傍晚披上红袍我们管它叫晚霞)

多么美呀,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2、了解云的形成

那么美丽多变的云又是怎么样从水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读读书上的句子(出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浮是咱们要求会写的字,看,它的偏旁又是——?右边,同学们伸出手指,咱们一起写一写。

师边说边板画:(水——汽——云过程)太阳一晒,水就变成了汽,汽升到天空,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也就是小水滴,连成一片变成了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水真是个魔术师,水能变成云,它还会变成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停下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2)你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指屏幕),这回水娃娃又变成了什么?(生读雨点的句子)

(3)同学们,如果你变成了雨点儿,你想落到哪里去呀?(生举手回答)

(4)水娃娃变成了雨,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咱们再读读这句话,引导朗读(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落”显示红色字)

(5)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打下来的)为什么会“打下来”(很重),你觉得你应该怎样读?你试一试(生读)加上动作再读

(6)指名读,齐读

咱们读读雪花的句子(出示: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生看屏幕,读雪花的句子

同学们,雪花是“飘下来”的,要读出轻悠悠的感觉来,再来——

谢谢你们的朗读,仿佛让老师看到了雨在“落”,雹子在“打”,雪在“飘”。水娃娃的介绍用词可真准确呀,连起来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要读出每一种变化的特点来。(生齐读)

(7)投影: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有管我叫“雪”。这句话中的“落”、“打”、“飘”位置能变吗?为什么?

①自由说说原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雪”很轻,雪下来时是慢慢的,所以用“飘”,“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是“打下来”,“雨”和“雪”、“雹子”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用“落”)

②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③朗读体会:让我们想象着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妹妹各自从天上下来的样子,美美的读一读这段话吧!(小组读、表演读)

四、书写指导

最后咱们还要跟今天认识的生字朋友见见面

1、学生认读:浮,晒,黑(字卡出示)晒黑连起来还是词语呢,再读:晒黑。

2、课件出示:浮,晒

看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你发现了吗,这两个字都是左边——?右边宽

3、师范写“浮”字。

4、学生书写 师巡视,提醒:写字要学会观察,写完第一遍不要忙着写第二遍,可以把自己写好的字跟书上的字比一比,发现有不好的地方,不要忙着用橡皮擦,可以在写第二遍时努力改正,要争取一遍比一遍写得好。

5、师范写黑,学生书写

六、书写展示

四、小结

看,雨、雪、雹子回来后又将变成水的模样,水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变化着。水娃娃在自然界是怎样生活的,他还有哪些变化呢?这些我们下节课再学。

第二篇:《我一无所求》教学设计0

《我一无所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泰戈尔早期的诗歌“爱”的主题

2.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很多同学喜欢冰心的诗歌,冰心早期创作深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我们现在学习泰戈尔的《我一无所求》。

二、作者介绍

泰戈尔是现代印度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也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泰戈尔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家庭,8岁便开始写诗,12岁随父周游北印度,并开始写剧本,15岁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获得好评。1877年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女乞丐》。1878年赴英国学习,在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21年至1929年他先后访问了英国、美国、中国、日本、秘鲁、意大利、瑞士等,并发表演讲集《在中国的谈话》。1941年泰戈尔在印度的加尔各达市逝世,享年80岁。

解题:泰戈尔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的诗歌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去体现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我们今天要学的正是属于这样的作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诗写了哪些景和人? “我”、“你”、朝拜者、女人们;树林、空气、薄雾、鸟儿等乡村景色

2.你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吗? 不单单是一首爱情诗。这决不仅仅是在向亲密的爱人倾诉,同时也是在向大自然倾诉,向他的人民倾诉,向他心中最高的神祗在倾诉。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这几句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倦意”、“黎明的眼”、“湿草的懒味”等词语,不仅真切呈现了黎明时的情景,而且把无情的自然万物变得富有人情味,很好地折射出了“我”内在情感。2.本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举例谈谈。诗歌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一幕生活小景,发生于乡间恬静的芒果树下——清晨,乡村的一切仍带着黎明时分的倦意,湿润的空气,薄雾中的嫩草,芒果树在村径上飘洒着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就在这样的情景中,“我”提着空桶子,看着“我”的女人挤牛奶。这是一幅近乎静态的美丽的图画,诗中还有描绘动态的景观,近处,芒果树上的花随风飘动,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远处,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汲水的女人从河边走来,水瓶里发出汩汩的声响。这是动态的景观。以动衬静,表现了一种平和而恬淡的氛围。

3.诗歌中的开始“我”遇到美丽的女子“你”,却为何没有走近她?(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A、是“我”没有勇气;B、“我”不忍心去打破这份宁静;C、距离产生美„„ 这是“留白”的艺术手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4.“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得合理吗?

用“我一无所求”作为标题很好。全诗表达了对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诗人对纯真、和谐的人生的崇尚和追求的诗化。“我一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更突出了追求的唯

一、执着。如此看来,以“我一无所求”为题,更好凸现了诗人的创作倾向与诗作的主题。

五、美读课文、交流点评

第三篇:教学设计0

教学目标

1.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板书:最小公倍数)2.复习倍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1、顺次写出4的几个倍数和6的几个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是多少?

例2、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用集合图表示4和6的公倍数.

3、质疑: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明确: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

4、反馈练习.

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明确: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只有2个;如果扩展数的范围,也就是50以外6和8的公倍数则是无限的.

(二)教学例2【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引入:我们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用短除式分别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

板书: 18=2×3×3

30=2×3×5

教师提问:1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18的倍数包含18的所有质因数)

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30的倍数包含30的所有质因数)

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既要包含18的所有质因数,又要包含30的所有质因数)

2、观察集合图: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应包含哪些质因数?

教师明确: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要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2×3×3×5=90,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90.

3、小组讨论:如果少一个或多一个质因数行不行?

教师明确:如果少一个质因数,就不能保证公倍数里包含18和30全部的质因数,因而就不能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多一个质因数,虽是18和30的公倍数,但不能保证是最小公倍数.

板书: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4、反馈练习.

(1)先把下面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0=()×()×()

42=()×()×()

30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2)A=2×2 B=2×2×3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3)用分解质因数法求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时,小华得72,小林得144.谁做错了?

可能错在哪里?

5、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①引导学生把两个短除式合并成一个.

板书:

②明确:综合短除式中所有除数和商与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90所包含的所有质因数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把短除式中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就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③反馈练习: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

④总结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⑤反馈练习: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24和20 28和21 16和72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用什么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它是为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的,希望大家能熟练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四、随堂练习【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1.填空.

(1)A=2×3×

5(2)A=2×2×5

B=3×5×7

B=()×5×()

A和B和最小公倍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2×5×7=140.

2.判断.

(1)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布置作业.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15 30和40 36和54 22和33

六、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例1 顺次写出4的几个倍数和6的几个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M、28、32、36„„

6的倍数有:6、12、18、30、30、36„„

4和6公有的倍数有: 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例2 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5=90.

探究活动

最小公倍数

活动目的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活动题目

有两个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8,那么这两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3、师生共同研究方法,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由题意可知,48是所求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那么所求两个自然数一定是48的约数,因此我们可以找出48的所有约数,然后进行两两组合,便可找出符合条件的数组.

48的约数有:1、2、3、4、6、8、12、16、24、48经试验,符合条件的数组有:1和48,2和48,3和16,3和48,4和48,6和16,8和48,12和16,12和48,16和24,16和48,24和48,48和48.一共有14个数组.

活动说明

学生寻找符合条件的答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有序化的过程. ㈠、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去过公园吗玩吗?可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兰,她非常想爸爸妈妈带她到公园去玩,可是爸爸妈妈非常忙,没有时间。一天晚上,妈妈对小兰说:从四月一日起,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小兰听了非常高兴,这下可好了,爸爸妈妈可以带我去公园玩了。那他们会选什么时候去公园呢? 师:聪明的小朋友都会选爸爸妈妈同时休息的时间带小兰到公园去玩。

师:这是今年四月份的日历,那在这一个月里,他们会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先想想怎么找,同桌之间要不要商量商量? 师:商量好的可以发表意见。

生:二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能出现这种答案)

师:问题是那一天怎么来找共同的休息日,用什么办法找? 生:

师:同意吗?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好?

先找出爸爸的休息日,再找妈妈的休息日,最后找出他们共同的休息日。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建议,请大家分工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同桌一人找爸爸的休息日,另一位找妈妈的休息日,再合作找出共同的休息日。拿出练习纸,同桌可先商量一下谁找爸爸谁找妈妈的休息日,开始。生找休息日

师:找出来了吗,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生汇报师记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

12、24 ㈡、激思引探,尝试思考: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他们先分工找出了爸爸妈妈的休息日,再合作找出了他们共同的休息日,下面同学和他们一样的请举手。

师:下面我们再来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妈妈的休息日是4、8、12、16、20、24、28,你们在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他们的休息日就是4的倍数。那4的倍数只有这些吗?加省略号。

师: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和4、6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吗? 生:4和6的公倍数。

师:公倍数是什么意思?你能和大家说得清楚点吗? 生:4和6公有的倍数。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象这样的数我们就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公倍数。

师:如果小兰想早一点去公园玩,你们说她应该选哪一天去呢?(12号)

师:在共同的休息日中12号是最早的一天,也就是4和6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我们再给它一个名字叫什么?(最小公倍数)

师:4和6的公倍数我们找到了,还有吗?还有几个?为什么?如果我们继续找下去,还能找到很多。(加省略号)

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

12、24…… 其中最小的一个:12 师:那刚才我们找到了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 6的倍数

师:这两个图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公有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4和6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师:在日常生活中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有关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问题。小兔和小猫在同一条路上玩跳格子的游戏,小兔每次跳2格(师演示),小猫每次跳3格(师演示)。师:你会接下去把小兔和小猫跳的路线画出来吗?请同学们在自已的练习纸上画出来,看看会发现什么? 生:画线路。

师:画好了吗,有发现吗?老师也画了一个,和老师画的一样的请举手。师:同学们在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交流

师:小兔跳到的地方对应的数字有哪些?它们刚是哪个数的倍数?小猫呢?

师:小兔和小猫都跳到的地方它们对应的数字和2的倍数和3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数我们可以给它一个什么名称。如果小兔和小猫继续往下跳,这样的地方还会出现吗?如果一直不停地这样跳下去,这样的地方相对应的数字会出现多少次呢? 师:板书2和3的公倍有:6、12、18…… 2和3的最小公倍数有:6。

师:看到小兔和小猫玩的这么开心,小狗也想玩一玩,你们猜一下,小狗每次几格?请同学们也把小狗路的路线画出来,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我们发现,不仅两个数有最小公倍数,三个数也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如果三只小动物继续往下跳,还会出现三个同样跳到的格子吗?

师:刚才我们举了几个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例子,哪请同学们来说说看,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要不要商量商量。生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讲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我们找到了他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们在找的过程中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交流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同学们分工和合作来完成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这种方法叫列举法。2.基本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找出这两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12 7和21 生练习。

师:老师这里也用刚才的方法找出了这两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找对的同学请举手。8的倍数:8、16、24、32、48、…… 12的倍数:12、24、36、48、60、…… 15和30的公倍数:24、48、……

15和30的最小公倍数:24。的倍数:7、14、21、28、35、42、49、…… 21的倍数:21、42、63、84、…… 7和21的公倍数:21、42、…… 7和21的最小公倍数:21。

师:用同样的方法得确可以找出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觉得这样的方法怎样?

师:那当一种方法感到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另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想好后可以在小组之间商量一下。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7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21。

生交流汇报猜想: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师:只凭一组数我们是不能下这样的结论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生举例。

练习:学生说答案,师判断。

3和5 7和9 13和7 3和100 10和11 师板书结论。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师:同样你能举例来说明吗?生举例。练习:10和20 9和45 100和4 师:小结板书结论。㈢、小结提炼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还发现了什么规律。㈣、布置作业:

第四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范文)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形式及语言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二)能力目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徐志摩的诗与人生追求:爱、美、自由。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悲情诗人徐志摩的浪漫真诚。

2、感受诗歌中面对分别的豁达洒脱。

教学课时:2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中国很多文人都有某种情结。例如,李白有“诗酒情结”和“月亮情结”。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以尽情的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李白一生以月为伴浪迹天涯,他对明月有深沉的理解和挚爱,这轮明月从此走进了李白的夜空,与他生死相守。杜甫具有“忧国忧民情结”,不论穷达,他都要兼善天下;陶渊明则具有“归隐情结”,他一生乐于归隐,心怀归隐,并且实现了归隐。这自古传承下来的传统也深深影响了后代诗人,特别是身处新旧时代碰撞的诗人,而徐志摩就是其中一例,“康桥情结”几乎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其中,《再别康桥》就是最典型的康桥情结的体现。

二、作者介绍

在英国的两年可以说是徐志摩魂牵梦绕的时光,这与他的家庭出身,游学经历以及爱情婚姻都有很大的关系。(详见PPT)

三、诵读诗歌

1、录音范读

2、小组朗读

四、诗歌赏析

小组活动,赏析诗歌优美之处,教师总结。要求:

1、小组诵读诗歌

根据人数,就近组成4-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诵读诗歌,形式自选(可以推举一个

代表诵读;可以所有人齐读;也可以分节朗读)。

2、小组赏析诗歌

就近划分为6个小组,每组4-6人,负责赏析一节诗歌。任务分配:1人有感情的诵读本节诗歌;1人根据诗歌的意境做一幅画;其余组员,赏析这节诗歌的优美之处,从字、词、句、音律等方面着手,1人整理成文字材料,作为整个小组的作业,1人发言,赏析诗歌。

(一)音乐美

1、韵式上严格遵守二、四句押韵,每届诗歌更换一次韵脚。如来——彩,押ai; 娘——漾,押ang;摇——草,押ao;萧——乔,押ao等,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2、善用叠音字,如轻轻,悄悄,油油;双声词,如艳影,榆阴,清泉等;叠韵词,如荡漾,招摇,斑斓等,使诗歌富有节奏感。

3、开头和结尾两节,同一基调重现,回环往复,婉转流畅。

(二)绘画美

1、西天的云彩

黄昏时分,太阳西沉,诗词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落日故人情”总会给人一种凄凉、孤寂的感觉,借用西天的云彩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淡淡的落寞与无奈,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金柳

既承应诗中“西天”“夕阳”等意象,是傍晚河畔特有的景色,又暗含了传统的诗歌意象。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插柳送别的传统,既表达了对送别对象的留恋,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像柳树一样,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生活。

新娘是女子最美丽的时刻,盛妆的新娘带给我们一种妖娆美丽,如此动人的姿态怎能让诗人不留恋,于是,原本平静的心里产生了阵阵涟漪。

3、青荇

“油油的”写出了水草茂盛,绿,像是被涂上了凝脂。“招摇”现在多含贬义,与“过市”“撞骗”一起联用,其实,招摇还有“逍遥”一义,用它来写水草,给人一种无拘无束,洒脱自如的感觉。于是,作者的情感又发生的变化,他想留下来,哪怕只是做一条水草。

4、彩虹似的梦

榆阴下的潭水,夕阳透过斑驳的树枝,将余辉洒在水面上,斑斓的颜色就像彩虹倒映其中,使康桥更加美丽。潭中的浮藻打破了这虹,但是美丽的景色永远留在诗人的记忆之中。梦诗飘渺的,轻柔的,但康桥的美景却像彩虹一般沉淀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可以对康桥的记

忆之深。

5、星辉

形换再怎么璀璨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时注定无法避免的。

6、笙箫

声音深沉,伤感。

(三)建筑美

1、四行一节,字数相同或相近。

2、奇数句对齐,偶数句对齐,排列错落有致。

(四)新的美点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送别诗。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歌不胜枚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送别对象新颖

一般离别的对象是人,《再别康桥》离别的对象是康桥这个地方,离别的对象是金柳,青荇,清潭等等。

2、送别气氛轻松

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轻轻”“悄悄”营造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只绘景,不摩声,潇洒而飘逸。

五、结语

离别有时未必需要泪水,洒脱也是一种美。至此,我们的审美旅程就要结束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大家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能够学会感悟美、发现美、表达美!

第五篇:《0×5=》 教学设计

数学题_数学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0×5=?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

1、掌握“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发现规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算练习。

5-0 25-0

369-0

456-0 123-0

5+0 36+0

456+0

125+0

23+0 从这组数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下面老师再出一道口算题,请同学大胆猜想一下0×5得多少?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设计思路:设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猜想的方式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见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尝试体验、自主探索

1、情境引入,让学生亲身体验(1)出图: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 3+3+3+3+3=15(个)别

3×5=15(个)

(2)从每一份里拿走一个,求现在有多少个?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12999.com

2+2+2+2+2=10(个)

2×5=10(个)

(3)如果从每份里拿出两个呢?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 1+1+1+1+1=5(个)

1×5 =5(个)

(4)如果将每份三个都拿走呢。怎样列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

数学题_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全免费下载

数学题_数学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0+0+0+0+0=0(个)

0×5=(个)

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按这样的规律0×5=? 师: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 照此计算,谁能说一说“0×6、0×7、0×8……”的乘积是多少呢?说出理由。

做口算练习:0×3

23×0

46×0

0×125

0×58……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设计思路:让学生经历规律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的知识,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三、利用所求、探究算理

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当计算一个因数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大家能独立解决吗?下面请同学把书翻到34页,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课件显示多种算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那回顾我们的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那么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你会计算吗?(课件显示多种算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思考:学生在前几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探索让学生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让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四、掌握算法、解决问题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的交流,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下面我们看几道计算题。,1、240×2

302×5

15×3

25×4 204×2

320×5

150×5

250×4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2、小狗送信(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3、在括号内填大于、小于、等于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

4、帮助小动物过河。

(设计思考:通过几组练习,让学生仔细审题,通过亲自观察、对比,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每一列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发现上下两题中不同的变化规律,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总结。

那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吧。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会了0乘任何数都得数学题_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全免费下载

数学题_数学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0这一规律,而且利用这一规律我们会计算因数末尾有0或中间有0的乘法,真不错,大家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老师希望你们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好吗?好,这节课上到这里,再见。

数学题_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全免费下载

下载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年月日教学设计0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帮助学生初......

    《0×5》教学设计

    《0×5=?》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学习主体: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科:数学 已有知识: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 2、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

    教学设计0(五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了解它们的特点,知道其生活习俗与地域环境及其他事物的联系。 2.能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国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初步了解东方文化......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有关0的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

    0的认识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0的认识教学设计(修改后) 侯镇实验小学牟明美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

    0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0的认识 姬忠红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教科书第16--17页“0的认识”及自主练习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规范0......

    0乘5教学设计

    0×5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提出猜想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 20×3= 0+5= 60÷3= 5-0=......

    “0”的突破教学设计

    在奥运会上,每当我们中国的体育健儿夺得金牌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上升,此刻,我们的心情是无比较傲和自豪的。很快就要进入课文《0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