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成功》教学反思
《郑成功》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成功》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成功》教学反思1今天是新学期第二周的星期二。
这学期开始,学校对教研活动的时间作了调整,每周二上午第一课全体语文老师都没有安排课,统一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谁上课谁调课,这样就能保证其他语文老师都能参加教研活动,不再像以往那样为了听课很多老师都要调课。
上一周只有两天,所以今天是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我上课,六年级语文,第二篇课文《郑成功》,第一课时。这是我给这班学生上的第四堂课。
《郑成功》这一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爱国的故事,是一个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领悟到爱国,向往祖国的统一。在这个故事中,我认为要和学生好好地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民族英雄?其实这也很好地可以作为这篇课文的导入。因为,学生还不能准确地知晓民族英雄。因此,课的一开始,我以谈论英雄着手,从英雄的定义、表现英雄气概的古诗(李清照的《绝句》)到两位英雄的图片(航天英雄杨利伟、战斗英雄董存瑞),再到民族英雄的定义,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不过很遗憾的是引导学生读第一遍课文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郑成功为什么会被称为民族英雄?”没有问。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给本课初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所以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读完后让学生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开头说一说自己的收获,结合学生的回答找出文中能概括文章所讲两件事的一段话,让学生板书两件事,说说自己印象深的一件事,讲讲理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段,理清课文的脉络。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我让学生在第三次读课文之后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之后的感情,在这个环节可能是我表述上有点问题,学生没有能够完全应该说什么。好不容易学生说出了诸如“激动、愤怒”的词语,就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情绪变化的依据,交流时先说让自己“愤怒”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由于课堂驾驭的问题,这节课在时间上没有处理好,最后的生字学习与书写环节没有能够落实,使其成为本节课教学败笔中的突出一点,目标没有达成,毕竟第一课时的教学,生字的学习和书写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语文课堂的变数实在是太多,教育是慢的艺术,而语文教学更需要慢。高效课堂,任重,道远。
《郑成功》教学反思2前一段时间,参加了学校“新课标下语文读写结合”教师比武课活动。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自信地走进课堂,教学环节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下课了,当再次捧起《语文课程标准》认认真真地读,认认真真地反思,总感到我这堂“顺顺当当”的课竟有那么多不足。
下面是我教学中几个不足之处的情景回放。
①课前,我仔细地计算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每句话所用的时间,把40分钟细细地分配好,记在教案右侧。
②课上,我似声情并茂地说着“过渡语”(课前精心设计,练习了许多遍),学生专注地看着我,眉眼间却没有我期待的感动与共鸣。
③拓展延伸阶段,学生纷纷拿出我事先准备的训练纸,几乎千篇一律地“读写结合”。
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感受到要赶上新课程改革的快车,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本质及其关系。
一、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情景①在传统教学中司空见惯,面对新课改精神,这样的“认真”行为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机械。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并非生产过程,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时间,怎么可能精确到用多少分钟来划分呢。传统教学中,我们总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这太缺乏创造性了。
新课程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它不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更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体验、认识、感悟、思考……教学中后者不断补充、变革着前者,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一种持续生成、转化、建构、提升的动态生长的过程。可见,成功的教学并不只是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或完成几项预定任务,它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jiao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回放情景②中,教师的“激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是“双边活动”,它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召,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再动情的演说,也只能是教师授业技巧的表演。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体会到,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间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的对话。在交往互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情景③拓展延伸环节,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迁移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又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资料,于是讲得机械,标出重点词句发给学生。学生写时只需按条条杠杠标填进去即可。学了新理念,我认识到这样做根本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仅剥夺了学生动手查资料的权利、连学生的理解过程也包办代替了。我这种“过度保护”心理,究其根源是未能认清学习过程的本质——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机械地认识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对师生共同活动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要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必定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郑成功》教学反思3本学期继续推行新的教学理念——学讲计划。结合这一次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这一课课前让学生做了常规的预习作业后,着重提出了: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你需要哪些资料帮助你了解课文?以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课堂上,有布置就要落实。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每一小组领取自己的任务后,小组成员配合,先是互相交流自己学到的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小组内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整理好后,班级共同解决。老师提出几个主问题,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所得。
首先抓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文章题目是郑成功,你知道了什么?又想知道什么?简单的问题,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脉络。然后抓住事件,如何写的?这是学生回到文中,通过具体词语,了解了写法,明白了人物特点。尤其通过两军对比,展示郑军的英勇善战:敌军:企图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理解了负隅顽抗,指导借助坚固的大炮想来抵抗,结果还是失败,体现了郑军的特点。这是在有这个词引发前面郑成功的战前准备,看出了收复的不易,郑成功功绩的巨大,难怪值得人们记住。
学习当中,当说到还有那些民族英雄时,部分学生只想到了爱国,没有领会民族含义,看来平时还要注意细节,让学生有个明确的认识。
《郑成功》教学反思4语文教学一定要有目标,依据是课程标准,是每个学生要达到的底线,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同时要用活的眼光看学生,灵活的驾驭课堂,艺术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手段的实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背离了这一点,一节课是不成功的,于是我设定了“通过人物对话和战争场面感知郑成功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设计更为科学。通过朗读了解两军作战的情景,抓住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和艰难,感受郑军官兵的机智英勇,从而感知人物形象。为了能够灵活的驾驭课堂,我做到每字每句分析透,设想学生会谈什么问题,站在更高的点审视这篇文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必须突现语文课程特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怎样融合怎样实施呢?在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这是任何学科所没有的。对于这一特点,我们决不能含糊,要作为第一任务来完成,要把思想教育蕴涵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决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
《课标》中对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要求明确了标点、词语、句子、篇章布局、表达方式的训练。教材则紧紧围绕着《课标》,精心设计每课的课后习题,我们要在备课中要潜心钻研课后题,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训练要点,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抓住了这个航标,何愁课堂教学不有效?以本课为例,课后题4就是针对本文的结构特点设计的练习题,这是同单元其它课文没有的,为此,我突出了结构的学习。在教案的结构设计上,我以文章的最后一节带动全文的学习;在感知人物形象上,我抓住文章重点章节让学生理解体会。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郑成功》教学反思5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对民族英雄郑成功肯定是非常陌生的,虽然电视里放过关于郑成功的影片,但孩子们对这些历史故事都不太感兴趣,故此,学习《郑成功》一文就需要作一番准备。
一、以情境激兴趣
创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为此,在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学生熟知的民族英雄的画像,引导学生感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着就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么一位相貌平常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成了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相信有外在的画像的刺激和内在学习任务的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能被充分地激发。
二、自主、合作、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因为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本文是一篇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文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其人其事远不止课文中所写的这些,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及历史书籍搜集、整理郑成功的相关材料。按课本——课外——课本的思路,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拓宽、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准确把握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个人物形象,领悟课文的主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我适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的关于郑成功的观点、看法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才能得以持久,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才成为一种可能。
《郑成功》教学反思6第二课《郑成功》讲完了,总觉得的有些仓促,对于课文的内涵讲的不够透彻,在教学形式上,速度过于快,对最精彩的第五段没有深入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仅限于皮毛。课后我回忆了整个教学过程,总想着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效果,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教师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寻找空白找到例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呈现了那么多东西,我们是否要面面俱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变成了“杂货铺”。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析,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场面描写也许不算难,但要他们描写一个战争的场面,这似乎是第一次接触,也许这就是文章的例点。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一节节的诵读课文,而是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学生的回答当然带有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第五节写得最精彩。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节,来研读这一节中最为精妙之处。
《郑成功》教学反思7《郑成功》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我在教学中,仍是指向内容的阅读。首先,从整体到局部,通过找中心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理清学习的思路。其次将重点放在收复台湾过程的教学上,做到有重点,抓难点。最后,纵观全文,总结拓展思考,通过对课题的探讨,对郑成功成功的原因探索,让学生从分析中再一次回顾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分解理解内容并不难,郑成功精神的总结也很顺当,但是学生概括、提炼能力却相当差。比如,在学习郑军作战过程中,学生能使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先后词复述作战过程,却说不出这个作战方案怎么样。这里的原因有学生的,学生对于作战布局、方案能词语接触太少,平时的学习、生活基本都是父母、老师安排好的,对于自己时间的处理安排太少,自然也就不清楚合理、严谨的方案是怎么回事。因此,教师如果只是直接推论,学生只能是被迫接受教师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我尚且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习惯使然,在教学上我们往往较多关注内容的理解,但是这篇文章难点是学习课文是如何歌颂郑成功的丰功伟绩的,如何在叙事中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紧扣课题展开描写,深化读者对人物的认识,达到题文合一的境界。而这种表达方式的学习、借鉴,其实就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这篇文章中,值得借鉴的表达方式很多,比如介绍历史故事前需要交代历史背景,学生对于这个“历史背景”的理解需要教师举例理解,教师可以罗列一些历史故事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自己分析出一般需要交代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再如,场景描写,需要有一定的顺序,又要有突出重点,在这里从视野角度出发,最抢眼的就是荷兰的铁甲舰和大炮,由此出发写敌人的势力之强大,然后自然导入我军的破解之法,重点描写突发事件,吸引读者眼光就像电影镜头吸引观众一样,再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敌军前后的反差,凸显郑军的英勇。这种描写电影场景的方法是值得学生学习和运用的,但是如何巧妙将其融入阅读教学还需要好好构思。
第二篇:《郑成功》教学反思
第二课《郑成功》讲完了,总觉得的有些仓促,对于课文的内涵讲的不够透彻,在教学形式上,速度过于快,对最精彩的第五段没有深入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仅限于皮毛,《郑成功》教学反思。课后我回忆了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反思《《郑成功》教学反思》。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这是文章的重点。但回顾今天的教学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如: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如果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也许他们对第五自然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第三篇:郑成功 教学反思
《郑成功》教学反思
在例点中寻找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教师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寻找空白找到例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呈现了那么多东西,我们是否要面面俱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变成了“杂货铺”(王荣生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析,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场面描写也许不算难,但要他们描写一个战争的场面,这似乎是第一次接触,也许这就是文章的例点。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一节节的诵读课文,而是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学生的回答当然带有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第五节写得最精彩。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节,来研读这一节中最为精妙之处。
第四篇:郑成功 ( 教学反思)
1《郑成功》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郑成功》第一课时,在下课铃打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灵机一动,和学生有了如下对话:
师:台湾人民欢庆胜利,迎接郑军,其场面之壮大、气氛之热烈让人感动。老师有个小小的疑惑,大家看看,台湾人民给郑成功及他的士兵送来了什么礼物?
生:粮食、海鲜、蔬菜、茶叶,鹿皮、兽肉„„
师:你看,问题来了。前文说荷兰侵略者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按理说,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应该很艰辛。可是从这里来看,他们有这么多东西,多富有啊!生:(疑惑)
生:不对!这更能体现出他们的生活艰辛!
师:何以见得?
生:郑成功带领军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他们喜出望外、载歌载舞。可见他们被压迫、奴役的程度之深。他们送给郑成功及他的士兵的这些东西,是他们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只有在盛大的节日才会拿出来。郑成功是他们的大恩人,所以他们把这些压箱底的东西全拿出来慰问郑军官兵了。
师生会心一笑,纷纷点头。
【反思】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喜欢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思考,真正读进文字里面去。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思考的氛围,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看似平淡的地方进行追问,并努力让追问固定在他们的思维模式中。我想,这或许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吧。
都说学数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多维、缜密、全面。我以为,这并非数学学科的专利,语文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学生可以在对文字的涵咏过程中使思维变得越来越深刻。
《郑成功》的这个教学片段完全是偶得,现在想来显得有些随意,突然之间,把学生扔进了一个疑问的大口袋,在与下课铃的“斗争”中,这个疑惑占据了他们的大脑,思维飞速旋转,很快便有了上面的那个答案,幸甚至哉!
第五篇:《郑成功》的教学反思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学校“新课标下语文读写结合”教师比武课活动。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自信地走进课堂,教学环节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下课了,当再次捧起《语文课程标准》认认真真地读,认认真真地反思,总感到我这堂“顺顺当当”的课竟有那么多不足。
下面是我教学中几个不足之处的情景回放。
①课前,我仔细地计算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每句话所用的时间,把40分钟细细地分配好,记在教案右侧。
②课上,我似声情并茂地说着“过渡语”(课前精心设计,练习了许多遍),学生专注地看着我,眉眼间却没有我期待的感动与共鸣。
③拓展延伸阶段,学生纷纷拿出我事先准备的训练纸,几乎千篇一律地“读写结合”。
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感受到要赶上新课程改革的快车,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本质及其关系。
一、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情景①在传统教学中司空见惯,面对新课改精神,这样的“认真”行为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机械。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并非生产过程,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时间,怎么可能精确到用多少分钟来划分呢。传统教学中,我们总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这太缺乏创造性了。
新课程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它不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更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体验、认识、感悟、思考……教学中后者不断补充、变革着前者,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一种持续生成、转化、建构、提升的动态生长的过程。可见,成功的教学并不只是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或完成几项预定任务,它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回放情景②中,教师的“激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是“双边活动”,它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召,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再动情的演说,也只能是教师授业技巧的表演。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体会到,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间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的对话。在交往互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情景③拓展延伸环节,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迁移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又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资料,于是讲得机械,标出重点词句发给学生。学生写时只需按条条杠杠标填进去即可。学了新理念,我认识到这样做根本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仅剥夺了学生动手查资料的权利、连学生的理解过程也包办代替了。我这种“过度保护”心理,究其根源是未能认清学习过程的本质——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机械地认识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对师生共同活动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要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必定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