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值得一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培训应聚焦有效教学的具体问题。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带来的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我想有效备课是基础是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当前教育教学的严峻形式,我们应该把课堂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在教学中要做到:语言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授课;课前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要会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能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讨论交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并且,要会运用学生的回答来促成课时目标,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思维模式详细阐述和扩展所学内容;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部分提供先行组织者和心理策略,用多种要求创设活动结构;运用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传达事实,并鼓励学生探询和解决问题;在课堂讲授中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以及活力等展示生气、投入、兴奋和兴趣。
备课应是在自己以前教学的基础上的深思、加工和创生,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延伸应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在备课中都应进行认真思考。备课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设计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与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设计能保障教学的流畅,设计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设计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么样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比课堂上现想要合适和有效的多。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适时的总结、反思、沉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程更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如何培养好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有了有效的教学,还要有有效教师。我们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实验者,更要成为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教师能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师”走向“反思教师”后“”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只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案设计息息相关,在课前教师要反复推敲、斟酌教学设计与流程,过滤和压缩无效言语,增加学生练习与思考的时空,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将老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智慧的挑战、人格的熏陶和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说,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对教学追求有效,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升华,才能使这一目标全面达成。让我们携手前进,让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欢歌,共谱游仙教育的新篇章!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篇二:
教学实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实际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地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出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
即使是颇有造诣、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所谓成功、完美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失误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是说话不当,或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或是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是习题难易不均,或是突发事件未机智应对等等。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有序梳理,全面回顾,对其作深刻的反思、剖析和探究,使之成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感觉,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闪光点。例如: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课堂教学临时应变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育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受;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从“独奏”到“伴奏”的师生有序互动;某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等,反思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推陈出新。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思维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思路、好方法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反思后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教育学家古德森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以良好的修养熏陶学生,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反思如下内容:即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是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还是批评和讽刺挖苦?对差生是因材施教,热情鼓励还是冷眼相对,漠不关心?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是否拥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平息事件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是否融入了“无言之教”之中?课后,教师要冷静思考和客观分析,因为,反思+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式。
六、反思因材施教的举措
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有些教师口头上喊因材施教,而在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同样多的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教师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最终达到优等生学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跟得上的目标。教学反思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通过教师的认真反思,教学的成败得失记录在册,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就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篇三: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培训应聚焦有效教学的具体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增强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和表现特征、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特殊教学规律和原则以及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等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体验,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泛谈理念;充分挖掘学习者资源,力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发每位参训者的思考,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潜力,搭建其交流及后续研究的的平台,以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老师们的教学逐步走向高效。
各校承担二级培训的主管语文教学或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务主任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长。
培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余文森教授的通识专题讲座,帮助培训者提高对有效教学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掌握相关理论及策略,提升理论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两个不同主题的微型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思考并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组织各位参培者对该课程二级培训工作方案进行研讨与交流。
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以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将老师们的自主学习研修、微型讲座以及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平等对话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让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习者的自学意识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承担责任、分享经验的意识。
猜你感兴趣:
1.《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
2.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
3.《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与反思
4.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1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我想有效备课是基础是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当前教育教学的严峻形式,我们应该把课堂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在教学中要做到:语言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授课;课前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要会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能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讨论交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并且,要会运用学生的回答来促成课时目标,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思维模式详细阐述和扩展所学内容;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部分提供先行组织者和心理策略,用多种要求创设活动结构;运用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传达事实,并鼓励学生探询和解决问题;在课堂讲授中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以及活力等展示生气、投入、兴奋和兴趣。
备课应是在自己以前教学的基础上的深思、加工和创生,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延伸应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在备课中都应进行认真思考。备课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设计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与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设计能保障教学的流畅,设计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设计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么样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比课堂上现想要合适和有效的多。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适时的总结、反思、沉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程更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如何培养好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有了有效的教学,还要有有效教师。我们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实验者,更要成为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教师能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验教师”走向“反思教师”后“”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只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案设计息息相关,在课前教师要反复推敲、斟酌教学设计与流程,过滤和压缩无效言语,增加学生练习与思考的时空,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将老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智慧的挑战、人格的熏陶和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说,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对教学追求有效,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升华,才能使这一目标全面达成。让我们携手前进,让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欢歌,共谱游仙教育的新篇章!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2
一、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即使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并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让学生弄明白再讲,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一般也不往下讲 另一个问题。无论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关键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高效。
二、努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练”出学生的真水平。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各种内容的交际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对话中去,我都会把对话操练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对话操练。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在对话和课文操练过程中,学生所需承担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合作小组建立的过程中需尊重“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程度的角色。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分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记有关运动的名词才能 灵活顺接,也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不 致于出现重复的现象,这样的操练,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得到极大的激发。
四、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通过语言训练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小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方式之一。人人参与活动,人人有事干,组组都要练,练出真水平。
五、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
作业的布置必须于所讲问题,基于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有典型性和启发性,难度适中,有利于举一反三,不能盲目去布置作业,匆匆了事,为了应付检查,随便的翻译课文,随便的抄写单词。作业批改结束后,一定要及时反馈。
六、教学反思是有效课堂的有利提升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反思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有效的验证。有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多年的学者提出,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其中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显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 ,教师应把教学反思这一过程努力把握好,真正为提高课堂高效而努力。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3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这次我听了张志远和王银霞老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讲座,对于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有了好大的帮助并指明了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教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目前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效率存在问题,存有一些低效、无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4
我学习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这本书,可以说这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迫切需要和及时的。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正确解读教材,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其次需要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
有效设计是有效实施的前提,但教学不是死搬硬套,而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过程。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该练则练、该讲则讲、该问就问。这就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所教学科的内容特点等问题。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不能跟着感觉走。训练设计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就会低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训练设计较为简单。内容上:包括基础训练与相应的变式训练。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方式上:包含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的方法。组织上:有合作训练与小组训练的模式。同时,还必须注意训练的密度与空间。教学设计应注重情境的设计,为学生的训练留下一定的空间,否则教学的效益就会低下。当然,在有效教学的环节中,教师不能忘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采取及时合理有效的评价。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简单的说,反思,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对教学结果的总结和探究过程,是对出现的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的活动。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的进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使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效率,课堂中的管理由为重要。所以,任课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要使想制度执行下去,教师也要采用一定的奖罚措施。并且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定这样的规章,目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能够信服。切记制度定好后,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执行,如遇学生违反则应采取措施,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如果教师只定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常久下去,教师的威信就会消失,课堂管理就会失控。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完成质量。因为教学目标是整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它支配、调节着整个教学的过程。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对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想达到有效的体育教学,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课堂中的特殊学生等来设计教学目标。当然要想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及学生的学情,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适当的手段、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
在开学初期,教师就应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各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情确定学年、学期、单元计划,并能够根据各计划确定相应的课时计划。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调查安排几节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用来做“调味”。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校的课余比赛相结合,从而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通过教学活动中不同的组织形式而实现的。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因此,无论上课人数是多少,分组教学是一种常用的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分组教学比较能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也比较能发挥学生的骨干作用。所以在常态教学中教师也要考虑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如: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同伴辅导式分组、友伴分组、合作分组等形式。切记在教学组织时,特别是人数相对比较多、公开课借班上课的情况下,进量减少队形的变换与调动,这样可以便于组织了管理,而且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
体育课虽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课程,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技巧单一,学生的兴趣也会随之渐渐消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比赛法、游戏法、合作法、探究法、分层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这样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去探索,从探索中寻找适合某项运动技能、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
一堂有效的体育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优美的示范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每位学生都希望观摩、欣赏到教师规范、优美的动作。教师规范的跨栏动作、优美的健美操动作、漂亮的空翻等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单纯的示范是不够,必须要教师配合上精练的语言来讲解动作的必要程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直观的动作示范、精练的语言讲解,更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运动技能。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要想使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效果,教师就要在每一次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表现。既:看教师教学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法及组织是否合理、教学示范是否正确、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全员参与、是否能掌握学习的动作技能等等。如果达成的效果不好,那出现的问题在哪里,下一次课将如何去改进等。只有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优点与不足,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学有一定的效果。
教师的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好胜心强的男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用自身精深的专业来吸引他们,比如说在篮球教学中,学生要求要和教师“单挑”,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来满足他的好胜心理,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水平和教师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再如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某项技术的时候,找学生共同示范,会出现不配合的学生,这时教师可以使用“真功夫”,树立威信,让学生能够信服。当然人无完人,在教学中教师并非对每一项专业都精通,所以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加强练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多看各类书刊,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5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培训应聚焦有效教学的具体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增强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和表现特征、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特殊教学规律和原则以及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等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体验,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泛谈理念;充分挖掘学习者资源,力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发每位参训者的思考,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潜力,搭建其交流及后续研究的的平台,以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老师们的教学逐步走向高效。
各校承担二级培训的主管语文教学或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务主任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长。
培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余文森教授的通识专题讲座,帮助培训者提高对有效教学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掌握相关理论及策略,提升理论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两个不同主题的微型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思考并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组织各位参培者对该课程二级培训工作方案进行研讨与交流。
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以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将老师们的自主学习研修、微型讲座以及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平等对话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让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习者的自学意识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承担责任、分享经验的意识。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得体会6
教学实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实际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地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出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
即使是颇有造诣、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所谓成功、完美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失误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是说话不当,或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或是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是习题难易不均,或是突发事件未机智应对等等。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有序梳理,全面回顾,对其作深刻的反思、剖析和探究,使之成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感觉,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闪光点。例如: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课堂教学临时应变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育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受;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从“独奏”到“伴奏”的师生有序互动;某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等,反思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推陈出新。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思维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思路、好方法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反思后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教育学家古德森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以良好的修养熏陶学生,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反思如下内容:即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是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还是批评和讽刺挖苦?对差生是因材施教,热情鼓励还是冷眼相对,漠不关心?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是否拥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平息事件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是否融入了“无言之教”之中?课后,教师要冷静思考和客观分析,因为,反思+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式。
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有些教师口头上喊因材施教,而在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同样多的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教师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最终达到优等生学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跟得上的目标。教学反思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通过教师的认真反思,教学的成败得失记录在册,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就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第三篇:学习《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常常说的有效课堂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才了解。要是不看这本书,我也还是不能够真正了解什么是有效课堂。我读了这本书,心里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首先,我知道自己以前真没有真正理解有效课堂的含义。我只会上课,至于课堂是有效还是无效的问题,我压根就没有反思过。原来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怎么样,我都找不到原因呢!现在我读完这书了,我知道了有效课堂的原理。
我感觉这本书很值得老师们阅读的,特别是我们这些正在不断成长的老师。我们现在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教龄了,但我们现在还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够有所进步。还有一个地方,我也没有做好。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不会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当然,也可以说是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便让自己的课堂是有效的。
我也知道,作为一个老师要不断成长进步。课堂是展现我们教师才华的最好舞台,可是我的舞台效果却一直不理想。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可是很难。现在我知道了,我应该多读一些有用的书籍。特别对我们教学有帮助的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就想这本书。
总之,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很有收获的。我想我以后会把这书中的好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的。我也想让自己的课堂是有效的,让我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我应该把搞好自己的教学作为己任,把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当做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完成。我相信我自己,在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第四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一)教学有效果:1.内涵要点:⑴教学有效果指教学产生的结果,它指向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⑵教学指有教之学,有教之学与无教之学(直接—显性教
间接——隐性教)。
(二)评判标准:
2.评判标准.:⑴学业成绩.合格率、优秀率 ⑵认知变化.学有所得 ⑶学习态度.学生品质、情感的改善。
3.教学要求:⑴目标要明确(准确)⑵内容要清晰(清楚)①教什么要清清楚楚②在什么起点上教要清清楚楚③教到什么程度要清清楚楚④怎样教要清清楚楚⑤为什么要这样要清清楚楚⑥教的怎样要清清楚楚
(二)教学有效益
有效果:学到了东西(有结果)有效益:学到的东西为学生所用(有益处)2.评判标准:通过学习变得有能力、有智慧、有灵气、有教养、有品位。3.教学要求:(有效知识量)
①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的知识②有助于学生智慧和人格发展的知识,只有能够被应用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能够被转化、内化为方法和能力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只有能够被内化、升华为智慧和人格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三)教学有效率(指教学的各个要素、各种资源进入最佳的状态.)
1.内涵要点:①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②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和教学实践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的标准)
2.评判标准:①减负增效(节约时间)②解放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3.教学要求: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少布置或不布置作业,好教师的要求: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少占用学生时间。总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活动。二.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38页)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有:
1.尝试教学2.洋思模式3.杜郎口模式4.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5.黎世法老师倡导的“异步教学法”
(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著名教改实验有:1.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教学法”2.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3.浙江省金华一中的“学案教学法”4.江苏省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的成功教育(教学)是这条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举。
三.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184页)
(一)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4点)
(二)增进学习结果,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8点)
(三)提升学习体验,让学生爱学乐学(6点)
我个人学习了有效教学理论,感受颇深,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的定向教学,学生能获得有效的知识积累,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教学有没有效的标准。所谓有效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知识积累,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存在一些误区:
1、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可取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教、教细,就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学生要有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我们各抒己见,最后她亮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这位教师能把自己的一碗水一滴不差地端给学生,那么这位教师就是成功的,他的教学就是有效的!
2、演技式教学不可取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常常搞一些花架子。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问答式代替讲授式。这种演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观众,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多交流多总结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集体教研提问题,个体备课找差距,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交流,经常反思自己课堂的优势和问题的存在,不断改进,实现高效的最终目标。
有效备课才能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对教学内容进行刻苦的钻研,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只有这样把课备好了,才能把每节课上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了解学情、钻研教材、搜集信息、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
教学的总目标在于使学生得到健康、充分而和谐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一.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备学生,教师要做到:
1.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根据这些考虑如何将学生的思想、兴趣等配合到教学中。比如学生喜欢玩游戏,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把“玩游戏”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制作一些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或开发智力的小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
这对于采取教学方法、补充教学内容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同时,要对班上每个学生情况有一具体了解。有了这些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二.备教材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既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会低。
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第一步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教师在备教材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册书、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具体说出某一知识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具体到某一课时,教师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其次是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再次是掌握教材,作到灵活运用。总之,凡是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必先掌握,而且要远远超过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
通过备教材,教师要做到:
1.能分析出教学重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难点;
2.对于教材中设计到的某个教学内容,教师要知道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知道此知识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什么基础;
3.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保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技能得到提高; 4.能准确熟练操作教材中设计到的课后练习; 三.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教无定法,教必得法”,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四、教学反思
为了能获取更多的经验教训有时候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很可能打破原来你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师可在课后通过反思札记、课后教案等多种形式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并进行综合、理性的分析,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作为下次备课的借鉴。有老师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总之,课前备好课,对任何一个教师,上好任何一堂课都极为重要,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更是重中之重。现在的学生中很多不会听课,老师讲知识点的时候不能专心致志的听、记;交流的时候不会倾听同学的想法和意见;讨论的时候又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整堂课的效率不高。为此,我这样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还要能边听边记,把课上的要点记入脑中,同时要积极动脑,思考老师、同学说的话是否正确;交流讨论时要积极参与,这样才会有收获.另一方面我认真准备上课的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努力把课上生动,上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二、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都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同时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其作用是难以估量。当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时,我都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学生解围,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
三、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热情,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以自信状态迎接下一个挑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投入到整个课堂教学。
第五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心 得 体 会
中 宁 六 中
李 丹 凤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心 得 体 会
李 丹 凤
对于我,一名刚踏入教师行业的青年英语老师,深知英语教学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这种无效教学令我及同行们深思,因此如何逐步优化自己的课堂,实施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几点浅薄的个人见解。
一、循环复习
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帮助学生复习英语中的易错、易忘词汇和知识点。这种循环复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二、扎实有效的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
要想扎实有效地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真正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的习惯,包括对知识的预习,对学习用具的准备等;课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发现问题,并力求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等。在最初的阶段,必须是教师作一些引导,监督甚至是强制性的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重点、难点突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本课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随堂检测
教师在每堂课留出3-5分钟时间对学生当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检测的针对性、及时性能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应持之以恒,以免学生产生侥幸心理。随堂检测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为下节课的补充复习作好准备。
五、课后反思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应当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例如:教师可以坚持进行课后反思记录,分析整堂课甚至某个具体环节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尤其是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有趣的活动形式等进行总结。这样,教师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同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逐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
六、精选课后作业,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补充和提升。要想使课后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在两个方面作一些努力。
1、注意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课后独立作业,独立探究,也可以是小组活动,资源共享等。根据内容的不同,作业也可以抄写题目,也可以不写题目,只写答案等。
2、注意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要适量。
七、用爱打动学生,让英语课堂持久的有效。
在某一节课上实现有效教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在每一节课上都实现有效教学。除了教师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养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适时的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及时的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惑,包括心理上的和学习上的,准确无误的让学生感知你对他的关爱。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课后比较正式的谈话之外,还包括上课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美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肯定的手式;老师在作业本后的短短几行评价,或鼓励,或批评,或希望,或赞扬;只要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的耐心,真诚和关爱,学生一一定会回报给我们更多我们所不敢想象的东西,就有可能实现英语课堂的持久的有效教学。
七、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为此,英语教师要树立的新观念是: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语言技能的教学。虽然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仍作为对学生的知识、智力和技能的一种测量。但是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懂得“高考分”和“高素质”并不相互矛盾,平时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上,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知识。英语教师要转变的观念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英语语言是一种工具,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在“用”中学,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八、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英语教学的实际课时不多。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减课时但不降质量。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教学时不要受教材板块的限制,可以打破原有结构,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只要多钻研,多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释放更多的学习潜能。
九、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老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氛围的创设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开展学习的组织者。我们要摆准位臵,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体。有些教学内容,教师不必一讲到底,而可以呈现后通过师生及学生间的探讨合作来解决问题。总之,应尽量给学生以语言实践的空间。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用语要精炼,要选用最适合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可借助多媒体,利用其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创造出学生喜欢的教学环境,在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高密度的讲练中实现情景、知识和交际过程的统一。
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英语教师有责任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性,明确他们的使命和义务,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带着任务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起主要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要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外时间,做到自觉预习,自觉作业,自觉复习,多参与有益的英语活动,发展自我,提高能力。
2.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英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书法比赛、百词竞赛、听力竞赛、英语小品表演、设计制作英语小报等活动,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英语报刊、参加各种英语沙龙、读读英文诗歌、唱唱英文歌曲、讲讲英文故事、看看英文电影、进行英文辩论等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开阔
视野,展现才能,发展个性与智力,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们一定能提高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3.进行英语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德国艺术家拉辛说:“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比起直接传授书本知识更为重要。比如单词,如果学生不讲究方法一味死记硬背,既费时又容易出错,而且很容易遗忘。而如果指导学生按照拼读规则去记忆,多数单词只需要记住一个读音就能够按拼读规则拼写正确而且不易遗忘。实践证明,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导致他们厌学甚至弃学。而好的方法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不仅要教会学生继承,还要教会学生创造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经过长期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个英语教师一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