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2: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第一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

第二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

第三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

第四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定稿)

忆革命峥嵘岁月,追青春不悔之梦

-----记我的井冈山之行

2014年8月19日是我生命中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宋副校长和思政课部相关领导精心筹备多日的井冈山参观学习及集体备课活动正式启动了。我和同事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起坐上了通往井冈山的旅游大巴,车身内,我们欢声笑语,车身外,小雨淅淅沥沥。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了东林书院的那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反复吟对了几遍后,忽然觉得这幅对联不正是革命战争年代伟大的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吗----历经腥风血雨,我自昂首向前,只为保家卫国!正是共产党人胸怀天下,事事关心,辨得清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咆哮声,听得进四万万民众要独立、要自由的呐喊声,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大好局面。我感恩革命先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踏寻这些革命先辈们曾打拼过的旧迹,学习他们的精神,为自己追梦注入精神营养液。井冈山,即是我寻根筑梦的第一站。

当天下午,我们即随旅游大巴来到了井冈山半山腰。盘山公路蜿蜒盘旋,仰视山尖,翠竹挺拔,云雾缭绕,自然美景一览无余;俯视山下,高山幽壑,飞瀑深涧,自然美景尽收眼底。置身于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中,真是难以想象86年前这里战火纷飞的情景是怎样冷酷无情。很快,我们陆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战役旧址、挑粮小道、大井故居、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人文景观。倘若单从视觉欣赏的角度来讲,静默的人文景观藏匿于鲜活的自然景观之中的确稍显逊色。然而若从另外的一种角度看,这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也只不过是为内敛深厚的人文之景添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有它,可谓锦上添花,无它,井冈山依旧光彩照人。因为井冈山的永久之美一定是来源于井冈山之于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共产党人之于井冈山的付出。

井冈山之于中国革命的贡献,若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86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成功提出并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率先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井冈山的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因此,井冈山当之无愧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被赞为“天下第一山”。这种历史的醇厚之美无与伦比。

共产党人之于井冈山的付出在于在当年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共产党人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与旺盛的革命斗志,团结广大群众,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英勇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瞻仰历史遗迹,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井冈山革命先烈们在炮火中英勇战斗,前赴后继的斗争画面;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借着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奋笔疾书,忧国忧民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朱德老总在挑粮小道上坚持独立挑粮、爱兵如子的背影;仿佛看见了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敌人进攻的场面,那一声声枪鸣,一阵阵炮响在耳边是如此的清晰......正是共产党人这种无私无畏的付出,才形成了独特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的精髓美,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吸引着无数中国人来到井冈山用历史的眼光瞻仰它、欣赏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这种精神的实践。

作为一名即将到岗上任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我肩上的重担。青年学生如毛泽东所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他们未来的成长道路是否正确、健康。而这种成效必定和我的知识储备、人格素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这些方面学得还远远不够,我还得不断充实我的知识储备、提升我的人格素养、塑造我的教师形象。这次井冈山之行在充实知识储备、提升人格素养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井冈山的点点滴滴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思想政治课教材,而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井冈山精神更是激励我要做一个高尚、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追梦这条道上,我将时刻以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和应遵循的原则要求自己,追梦之路,一如既往!

第五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矿井 井冈山 山景怀念人亦恋

井冈山回来已经许久,这份总结本该早就写好,不能说没有时间,再忙的工作,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何况每天班车回来的那一刻,也是自己可以放松的起点。也许与工作性质有关,下班后只想着休息,很少上网,很少打电话。可爱的团队,似乎渐渐走远,逝去的岁月,远离的笑声,感觉真的很遗憾。好怀念,难以忘却我们曾一起缅怀先烈,曾一起登高望远,曾一起举杯狂欢。

还清晰的记得那五天多相处的日子里,在衢州的矿井下,在火车的卧铺间,在井冈山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烈士纪念碑前,我们一起留下了各自的足迹与心声。井冈山之行令我感慨万千,这是我第一次上井冈山,心目中它一直是那么原始、那么艰苦,似乎离现代化很远很远。当客车到达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井冈山太美了,加上现代化设施的配衬,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那么祥和。随后的日子里,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仙境一般,只有面对那些抗战遗址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这里是革命的发源地,是现在中国的摇篮。一路走来,最难忘的要数黄洋界,不仅因为它地处湘赣边界,道路险要,更因为那一部3D版的黄洋界保卫战,完美的呈现了当时红军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的场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当过分的依赖先进武器的时候也许就忘却了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同是中国人,我军与敌军力量悬殊,但结局的胜败,也许正是取决于我党那种最纯的“土”气息,树枝、竹干、铁桶、鞭炮,这些在枪支大炮面前逊色极其的东西,却成了红军手中的有生力量。“土”,也许就是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留下的最深刻也最浅显的品质。正因为如此,井冈山的老百姓才能如此的贴近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的革命也正是在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大力配合下走向成功的。似乎从这部电影里读懂了很多,加上衢州矿井下我们的“寻根”一行,突然感觉自己似乎应该多过一段那样的井下生活。

很荣幸参加了此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感觉受益匪浅,感谢公司给我的这次机会,使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里无法学到的东西,更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没有彼此的关心照顾,也就没有这次完美的旅程。

二〇一二年九月九日

下载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之行 7月30日,我陪同爷爷经23个小时的展转到达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朱、毛会师的地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山,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有感 初夏五月,我们赴X培训学员参加了南昌工学院组织开展的红色之旅教育活动,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驱车5个多小时,行程百余公里,风尘仆仆来到革命圣地——第一个红色革......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有感两篇、篇一今天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井冈山,早上早早的就起床了,坐在车子上,就在预算井冈山的种种。果然不出所料,行程让我很满意。首先我们在途中就下车参加了博物馆......

    井冈山之行思想汇报

    井冈山参观学习后思想汇报 在这个建党九十二周年的七月我们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有感 2017年9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井冈山“革命教育、爱心助学、共建创新”的革命教育活动。 进入井冈山后,停留在课本中的井冈山第一次进入了......

    井冈山之行感想

    井冈山之行感想 ——门诊部 郭冰 9月7日,期待已久的井冈山党务培训终于如愿以偿。在下飞机乘坐前往驻地的大巴途中,一面鲜艳、飘舞、拔地而起飞扬冲天的巨大红旗雕塑,映衬着翠......

    2018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最新:井冈之行,不虚此行

    2018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最新范文4篇:井冈之行,不虚此行 【篇一】 作为一名集团的老员工,从事党群工作11年,第一次有机会到井冈山这样的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欣喜......

    我的井冈山之行

    我的井冈山之行 这次有幸去井冈山学习,首先要感谢厂党委和车间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也是我心中敬仰的革命圣地。到达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