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心得
运用现代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前的课堂教学耗时多、效率差,而且是内容分析多、语言训练少;老师灌输多、启发自学少;应考练习多、知识积累少。所以学生所学的知识少至甚少,非常有限。如今就是要运用现代媒体来优化课堂教学了。
现代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功能,表现如下:
1、形象感知,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很多事物都是抽象的,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运用现代各种媒体组合,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让学生更能感受其中的奥秘。可以做到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化远为近,弥补感知的不足;化静为动,唤起审美的感受。如苏教版第一册《我叫“神州”号》一课,学生对于宇宙飞船不是很了解,我就利用录象放映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船种类和形状,让学生能形象的感知,同时我还运用电脑技术把课文中的宇宙飞船“神州”号送上天,并且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嫦娥仙子进行对话,把课文搬上了银幕。就这样,一节比较枯燥的语文课就可以在轻松中度过,学生获取的知识既多又记得牢。
2、训练语言,促进思维、想象力的培养。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诚实无暇,他们心中怎样想,口中就怎么说,眼中看到什么,嘴中就说什么。因为年龄小,知识有限,说出来的话不完整,不通顺,不够好,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各种媒体训练语言。例如苏教版第一册《北风和小鱼》,我在教学时,放了一段西北风呼啸的声音,让学生跟着声音来学一学,同时想象:你认为“北风”的话应该怎样来读?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同时问:如果你是“小鱼”,听到“北风”的咆哮声,你会说什么?通过我的提问,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回答中,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因而现代的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3、陶冶情操,促进身心素质的发展。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录音可以以声传情,渲染课堂气氛;投影可以以形传情,做到形象感知;录象可以以境传情,体现图文并茂。如苏教版《看菊花》一课,我就利用录音放的《一同去郊游》这首歌带着学生去“看菊花”,利用投影“看”到了哪些菊花?
这多种媒体可以真正把朗读性、语言性、音调情、故事情熔为一体。现代媒体的组合运用,可以真正做到优化课堂教学。
第二篇:教学心得
取之所长
补之所短 2011-2012年教学心得
作者:郭红霞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刘千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佳路中段 联系方式:***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从学生变为老师的新教师的教学心得,自己在这其中所感受到的无助,压力,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憧憬,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与总结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并想要为实现自己理想中的教学不断努力。
关键词:时间 新教师 学生 教学理念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时间像那无情的流水,朝朝暮暮间滚滚东去,转过身,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回首过去一年的朝朝暮暮,心里百感交集。各种陈杂的感受如泉水一般顿时涌上了心头。这逝去的一年内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一般都在我心里一一闪过,这些将会在我心里铭刻下深深的印记。这些印记见证着我的成长,无论是幼稚、懵懂还是任性,对我来说,都会变成我最宝贵的回忆。我对自己学业坚持,我对自己事业追求,我对自己未来向往,我对自己感情执着,因为心中有这些梦,有这样一个就像阿拉神灯一样的梦,告诉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可以放弃,这点挫折不算什么,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斗志,我们还有许多的追求,我们不可以轻言放弃。如今又要开学了,我再次踏
入校园,可却变换了角色,有了一份责任、有了一份坚持、有了一份向上的永不服输的决心、有了自己的追求、有了自己小小的满足,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父母一点安慰。担任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种职业---教师。怀着对教育的憧憬,对教育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
“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这其中的无助,压力,困难,都是无可置疑的,顿时让我们感觉到课本知识的禁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却是这么的浅薄,自己对教学工作的不了解,社会经验的不足,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成了我每天想要学习的内容,一向不服输的我有了些许的压力,在工作的初期,作为新教师的我顿时感觉到这份工作的沉重,让我无法负荷,面对学生,我思绪万千,不过我始终相信万事开头难。半学期以来,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成了我每天的必备工作。虽然这期间有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份永不放弃的决心,我们就会做的很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努力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紧张考试接踵而来,既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想要知道这段时间自己的教学成果,害怕的是教学成果的一落千丈,回首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感触颇多,感慨万分,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最大的体会是老师间的竞争合作促进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对学生的任务要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他们的成绩。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是要教好整个班的学生就必须真正全心全意付出。工作虽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实。“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我告诉自己我要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
最高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我的工作,努力从新手转为合格的教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别人奉送的真理毕竟有限,但若具有发现真理的智力,则将终身受益无穷。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不仅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还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使课堂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脱离时代的课堂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如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应该禁锢在知识的领域,使我们的课堂枯燥无趣。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我们本着辨出是非,辨出精彩,辨出友谊的态度, 学生们本着对自己学业的坚持,对自己事业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自己未来的憧憬, 唇枪舌剑,锋芒毕露,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充满了自信、睿智、活力的激情对战。从辩论赛中得到的锻炼,收获的成熟是平时书本上寻找不到的。在增进交流的同时,展现了一中学生在课堂之外对于社会的眼光之远大。为将来能对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3.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质疑导思 激活思维,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这应该
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艰苦的工作。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教师又好比渡船,把一批批的人才送向彼岸,而自己仍然留在原地。站在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我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职责: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始终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明白作为一名新老师,最大的不足是缺少经验。对考点难点把握不住,要针对自己的存在问题不断改正,调整教学方法。并积极听取领导的意见和听其他老师的课并参与评课,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这半年,是我不断学习的时间。特别幸运的是这里有许多优秀的前辈让我学习,他们也很乐意帮助我。我可以学习谢海军老师的成熟稳重的教态,学习马彦锋老师对知识的诠释,学习张峰老师的雷厉风行的风格,学习陈艳老师细心负责的态度,学习赵生华老师幽默风趣的技巧,学习王臻珠老师的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式等等。半个学期的不断学习和借鉴,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教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也明白作为一个老师的艰辛与责任,总结工作,吸取教训,积累成果是教学工作的必要,我深知自己与有经验老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过我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工作,改进缺点,发扬长处,以取得更好教学成绩。实现我理想中的教学,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
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每个新老师都有一个信念:我要干出成绩。我还有一个信念:只要是我选定的我会坚持做到最好。我选择了做老师,所以我会争取做个好老师。我现在需要的是学习加方法加勤奋。踏实干,有艺术的干。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也希望领导老师给我帮助,给我动力,同时也希望你们能监督我,给我意见。
时间就像手中的沙砾,可以拥有,却不能把握。时间就是这么无情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拼命的追逐着,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人类总是的那么可笑总是幻想着明天,怀念着昨天,可对于今天而言,却莫不关心,任其飞逝。数小时前,它是昨天的明天令人向往;数小时后,它又是明天的昨天,使人怀念,那么,今天是什么.....既然懂得怀念,懂得向往,为什么不懂得珍惜。或许在多年以后,在我们已是苍颜白发的老人时,我们将会为自己人生记忆中那空白的一页而独怆涕下。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只要自己敢于迈出那最艰难的一步,你会发现原来属于你的天空还是那么的蓝,那么的广阔。
踏起我们的脚,挥动我们双臂,与时间赛跑吧!去为我们的理想而赛跑;
为我们的生命而赛跑;
为我们的人生而赛跑......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第三篇:教学心得
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开学初,我浏览了一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 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 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
问题去读。杜绝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 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 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 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 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 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 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心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教学改革,探索育人新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我们小学语文集备组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有效和高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双边交流、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当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那么,如何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着眼点,优化课堂教学呢?我们初一语文集备组一个学期来通过集体备课,认真贯彻实施校领导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坚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着重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潜能。(3)注重分层训练,强化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且授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对学生教是为了不教,扶是为了不扶。”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一个法宝。一旦掌握了他,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此,我们语文备课组做到了尽可能在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只要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学”。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指导。(2)对学生掌握吸收知识信息的方法作指导。(3)对学生总结反馈学习过程作指导。
举行各种语文活动,提高学生能力。
校 园是学生生活的主阵地,良好的校园环境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学期我们除了举行两次月考及期中期末城关片区统考外,还开展 了丰富多彩、生动有益的语文
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积极写作,精选每次考试的年段优秀作文入选校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并展示风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杨振宇教授1995年 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 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 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 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 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 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老 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 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创新教育,也
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没有普遍的创新心理氛围,没有高于现实的要求,没有勇于改革的胆略,教育改革和创新,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树立现代知识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创新品质的人,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意志坚定,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自信自立、个性鲜明。下面重点分析几个方面。
1、意 志。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意志的自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等特征上。有关心理检测结果证明,意志与学习的相关度最高,“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 香自苦寒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是意志的体现,它往往和自信心、自觉性、坚韧性联系在一起,构成自主学习、坚持学习、顽强学习,发明创造的良好品质。
2、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驱动力,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现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有无?是否?如何?为何?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的欲望,开展创新活动。由好奇心引起问题,最终导致发现或发明。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有一句反复被人引用的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道破了创新的真谛。
3、自信。自信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自信心是创造潜能的最有力的挖掘者,是创造个性最坚定的支持者,是创造心理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任何重大的发明创造的初 期,往往不被人理解,如果缺乏自信,只能跟着潮流走。自信来自于自身和他人的评价与欣赏,常积累成功感和成就感,自信心就强。充满自信的人,坚韧不拔,百 折不挠,勇于挑战,敢于创新。
4、个性。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他的特长、兴趣、追求。有个性才有特色,个性发展是全面发 展的核心,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无生命活力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畸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 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然而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统一的教学科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考核标准,培养出用 同一模子印出的统一尺寸的“标件”。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软手软脚”、“呆头呆脑”的。
民 主、宽容、理解,这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其创造性大 小,都应具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才会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素质教育必须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必须细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异想天开”不要挑剔指责、讽刺挖苦,而且要首先肯定其大胆的设想,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教师还应实施各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幻想与假设,鼓励学生批判与质疑,强化问题意识。创新始于问 题,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思考旧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具有价值,问题中
肯等于完成了一半的创新。法国诺贝尔奖 获得者生物学家贝尔纳认为,创造力教学是提供人发表意见的机会。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学生带着问号进学校,带着句号出学校,标准答案就一个,学生教师都不敢 越雷池一步,实际是对学生创新思想的扼杀。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全懂了,老师放心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衡量教育成功的标 准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学生越是把教师问倒,越证明教学成功。没有问题,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新。我们要创造优越环境,让学生敢于思考,敢 于提问,敢于批判,敢于创新。
创 造性作为一种心理品质的整体性只有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创造性离不开创造性实践活动,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中,如制作各种模型、成立历史兴趣 小组、参观考察等,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指导学生制作“筒车”的模型时,只告诉他们筒车的工作原理,其它的 由学生自己操作实践。于是学生们找来了竹筒、竹架、竹杆等材料,自己制作了一个筒车,并在水槽中吱呀、吱呀地转动起来。筒车模型虽然较小,但其利用水力转 动的工作原理体现地淋漓尽致,学生的创造意识得以显示和发挥。另外,我还指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古钱币的收集、古代艺术欣赏、话剧的模拟演出等,让学 生在收集、绞织、表演中发挥创意。带领他们参观博物馆等,并撰写观后感。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增强,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水平
当然创新教育还有许多方法有待探索。在新课程中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同时,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
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日臻完善。随 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也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反应学生发展状态与水平的新的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那么建 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体系就成了关键。近两年来,我校在以往实践基础上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了突破性研究。有以下几点来共同探讨:
什 么是素质综合评价?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内容的全面性(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定,过程的努 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同学,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评价结果)。
根 据这一理论指导,按照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重视学生对认知任务的完 成,而且还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进行全面评价学生。如果课堂上,对学生的积极性,发言的次数,声音的洪亮程度,作业的书写情况多可以 加以评价,使学生有某一点的肯定评价循序渐进走进全面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在全面肯定中得到全面发展,进步就是一百。
新 《课标》要求我们采取多样的方式,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因此我们把口试,笔试。作业等结合起来,同时把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在课堂中我们提倡教师多注重体态语言,如微笑、抚摸、注视,也可以用口头表扬。在作业中多注重书面评价,如对学生在作业中完成的好或较上次有进步的,可以 在作业上加盖“红花”,“红旗”或“小火炬”并加上简单的批语,并不定期地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对作业不认真完成的或有错误的可以加盖“红灯”以示警示,教师如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很精彩,就多一句赞赏,加上几分,这些都会让学生高兴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我们凭借着极为平凡的发现,凭借着极为平常的 一句赞语,凭借着用不完的分数点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热情,点亮指引他们前进的灯塔,想一想,我们的平凡在孩子一生中是多么伟大,慷慨些吧,让每一个学生多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 往的教学评价是以考试成绩,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学生的投票为主要衡量目标,这样就把优异成绩只给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只是凤毛麟角,把评价无 形中变成了一种甄别的过程。“三好生”好在哪里,积极分子积极在哪里,讲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个模糊的概念。而我们所实施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 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所以我们指出,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事实给学生的重大赏赐,而要真诚的送一份赞许,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评价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表扬鼓励,这就如同摘一颗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能够到,有的跳脚才能够到,有的需要踩
矮凳子,有的则需要踩高凳子,教师分层鼓励就是在教给学生 跳脚,搬凳子,换高凳子,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得分,都有获得小红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另外,我们每两周举行一次评价课,在评价中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最终选出积累红旗相对较多的学生,评出冠军,优秀生及有突出进步的学生,由学校印发喜报发送到学生家中,让家长共同来感受孩子的成功喜悦。这样,既重视了课堂评价,又使学生在积极状态中学习,并及时给与科学评价,从而始终让学生处于喜悦的竞争状态中,不少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甚至转变成了先进。
作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必须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并被教师接纳,如果给教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自然就会没有生长的沃土。因此,我们每位教师根据本 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班级方案。针对低年级使用汉字记录有困难的这一情况,可以使用小红花,小粘贴等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记载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对于中高 年级,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基本上做到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主要是督促,指导作用,这样教师没有丝毫的负担,学生又在一个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过 程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恰当的评价也在一个有条不紊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学生积极性大大增加,精神风貌明显改善,后进生迅速转变,同学之间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更浓,班级凝聚力更加强了,每个同学也更有了集体荣誉感。
总之,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运行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 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能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中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 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走进学生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教师要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您慈爱、和气的脸庞,只有 孩子们在心理上接受了您,有了一定的安全感,才能有效地施教。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做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 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班主
任对每一个学生 都应一视同仁,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闲谈”并非人们一般认为的“闲聊”、“乱谈”。按词典的解释,其含义是“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 “闲谈”,区别于正式的谈话,讲话,没有很强的严肃性和明确的中心主题。它的优势在于“闲”,而“闲”的技巧又在于“自然、适时、恰当、巧妙”。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闲谈,但不可胡扯乱谈,降低闲谈的格调。闲谈应有的格调,就是“理”与“情”的结合。所谓“理”,就是闲谈中所讲的道理能够令人信服。所谓“情”,就是在谈吐中有真情实感,不做作,不卖弄,以“感染”取代“灌输”。要做到闲谈不“闲”,闲中有趣;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染力。学生听 你的见解,感到新鲜,能引起共鸣,能学到新知识,他们才会保持与你闲谈的兴趣。此外,应注意说话的分寸,不说“炸雷话”、“过头话”,不挖苦讽刺,不揭人 之短,尺术正派。渴望沟通和交流是人的本性。在教育活动中,我经常有意识的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氛围,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共建“情感热线”,进 行心灵的交流久而久之,缩小了师生间的“鸿沟”,学生信任你,心里话往外掏。
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时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
效(尤其对于一部分特殊 生而言)。在开学伊始我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 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当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
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
2、共情原则,注 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
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段话,多次 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走进一个家庭,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教师需要教育 学生,就要沟通家长,了解孩子家庭、性格情况,更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心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而沟通方式也无处不在,可以定期地召开家长会也可以 家访。家访是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手段,教师上门显得有诚意,有利交流。从
家长处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加深对学生的判断和指导。但要记住和家长交流不是向家长告状,否则将引起学生反感而适得其反。
发现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就要找准合适的解决方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 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 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 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 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 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
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 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 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 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能走进学生的“心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
第四篇: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
雄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是上好《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础,教师首先要具备所讲授的课程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所授课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有足够深度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等教育的前提。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早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为一个目标:考上一个相对好一点儿的大学而准备,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受到除此以外的教育,这就又给高校教师一个新的任务:教他们如何做人。这首先需要高校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教会学生有社会责任感,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大学里,除了获得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还获得心智的成熟,将来走向社会,才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尤其对二表和三表的学生,要给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告诫他们,只要在自己原有的程度上有所提高,这就是进步,只要进步,就应该受到表扬,由此,他们的进步也会越快,做到一种良性的循环。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有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不适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等,因为理论性强的课程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这种逻辑的培养需要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和教师在课堂上产生互动,越少的干扰越好。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有时会引起学生对设备以及课件的注意,而在思维上脱离老师的引导,不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但对应用性较强,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显现出了他们的优势。
第五篇:教学心得(范文)
教学心得
金汇小学 周敏
在近一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过不少失误,也在不断的改进方法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想法。数学教学我想应是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总结:
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激发学习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对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3、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5.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6、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