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1听了我们学校王老师所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感触很深。王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但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却非常充分,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这点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对于王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王老师从复习导入,复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引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然后通过提问学生:还想知道组合图形的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出面积,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学习例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更难的你会不会?引出后面的练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整节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过程流畅自然。
二、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难点是组合图形怎么分一分,但是王老师这节课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王老师在让学生指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时候,就让学生讲出由什么图形组成,还可以是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构成,让学生形成分一分的意识。在学习例题的时候,王老师也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分一分。在练习中也一样,学生提出一种分法,王老师就导:是不是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让学生去尝试用多种方法分一分。因此,学生在做练习3的时候,都抢着回答“老师我还有不同的分法”,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适当引导、铺设台阶、降低难度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王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复习了一下前面五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给了学生一个台阶,降低了难度。第一个练习是计算房子侧面的面积,学生一下子还不知道怎么下手,无所适从的时候,王老师引导学生怎么去分,让学生先会分一分,然后再计算。王老师适当地引导铺设了台阶,学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四、强调认真观察、注重习惯培养
首先,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的培养。在例题学习的时候,王老师就非常强调认真观察,甚至还板书出做题步骤:①认真观察,②分一分,③ 算一算。在做练习的时候,都是先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而不让学生马上动笔。其次,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在例题学习还是在练习中,都会提问学生“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等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分一分、选择最简单的办法算一算。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王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但学会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有所收获,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里,我也有两个问题与大家商讨一下:
最近听了几节课,收获颇多。
在宋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由于教师钻研教材透彻,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展示,在实践操作中悟出方法,在讨论辨析中进行方法优化,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展示已经发现了几种方法,对于多种方法,教师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掌握,而是让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优劣,并阐述理由。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反思得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对于分割的方法,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
二、渗透数学割补的思想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本节课学生展示完方法后,教师引领学生把解题方法分成两类:分割和添补。之后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运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数学思想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帮助。
三、体现高效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最深刻。本节课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展示。组合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组合图形面积得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画一画、算一算中发现,计算方法的优化选择让学生在讨论比较中悟出,可以说老师说得很少,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己展示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老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赵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这是六年级分数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课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化算法的探究。
课堂上教师多次启发学生,请学生说说十分之三米表示什么?学生用连加知识来解决,即3个是多少?用×3来计算,然后,利用连加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再说明分子3×3的道理。3表示什么?另一个3表示什么?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二、灵活运用最简方法。
课堂中学生计算结果出现最后约分的情况,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教师还指出一种,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这样可以化繁为简。主要让学生明白答案必须是最简分数的同时,也要仔细想想,是先约分再计算简单,还是先计算再约分简单,实现算法的优化。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关注一些细节,教学的行为就能不断改善,教学的效益就能不断提高。
总之,这两节课改年级的课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拨引导,适时补充点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3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一个抽象的计算概念,是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总结与延伸,尤其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不同于简单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蕴含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计算复杂图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意义。听了吴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深受启发。由于吴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教师角色,改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吴老师更多的扮演着: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二、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吴老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视度。这样有序自主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注重兴趣的激发,找准新旧链接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吴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借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复习旧知。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四、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吴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了小华家装修铺地板这一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为探索活动提供了条件,赋予了生活数学化的实际意义。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安排了一个联系生活的拓展延伸,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吴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吴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吴老师的课也有美中不足,如果能在以下方面改进就更完美了。例如:本节课属于借班上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时间把握上有点出入。
第二篇:《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
今天,听了吴爱玲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纵观全课,从新知的进入、推进,从学生的活动开展、演绎,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进程的把控也基本有效,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吴老师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式教学,有效降低了对重难点的教,以突出算法多样化思想,教学步骤清晰,学生学习也较为轻松
但考虑到本节课内容是组合图形,从策略、计算、图形的侧重点来看,是以策略为主还是以计算为重,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来设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本节课而言,就我个人所见,在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各位老师分享,一起来探讨、交流。
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点评意识,根据个别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目的是让其他学生听清楚刚刚到底在讲什么,每个人听过以后是不是都能听明白,有自己的收获,那么吴老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点”时,问题过大,学生无法回答,最后点名回答过去,点评还很模糊,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在这时是懵懂的,效果不好,所以切题要小,这是课堂教学的细节,处理好,有助于展开教学。
其次,多媒体教学,也不应忽视板书的作用,既要有教师的简明书写,也要有学生的上台板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让其余学生能看到,有所得,作为本节图形的教学,计算的过程就要特别引起重视,练习时涉及两个方面:列式和计算,列式属于策略,计算注重基础,二者都很重要,记得我当初教学时,还采用了小标题,就是防止学生遗漏,产生错误,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针对大部分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细致、细致、再细致,学生在五年级乃至在小学阶段学习组合图形,真正学习可能就只有这一节课,不要说什么上不完、上不好,还有第二课时补充,其实间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同时,特别进入高年级后,很多知识的体验仅仅在今天会有很好效果,以后没有了这样的环境,效果也会很很差。
最后,一堂课的主线是明确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什么环节进入,什么时候推出,也都有讲究,重点的突显、难点的突破,必须要心中有数,教学环节的设置也要为之服务,处理不好这点,就更谈不上还有学生意外的生成,如果教师的思考过多代替学生的思考、话语超过学生的发言,教学完全在教师的超控下,那么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三维目标何以体现?具体本节课来看,例题、试一试、练一练似乎平等对待,三者没有侧重,让学生听不出重点,就不可能产生深刻的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侧重例题,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注重启发、小结,效果可能会更好!
课,不仅要考虑教学设计的固定,更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变化,正没有一堂完全一样的课,就是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师更要顺应二者变化,精心设计,精彩教学!
严桥坡坝小学 何彬 2015年9月18日
第三篇: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单元前几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能进一步巩固已学的内容,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课的教学对象是聋生六年级,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但是对于方法的探索、反思及优化上需要老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条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能将组合图形分割为基本图形,学会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3)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设置为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选择正确的图形分割方法。(4)说教具准备
七巧板
PPT课件
二、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用七巧板摆放你喜欢的图形,并说出你的图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选取有创意的图形用投影仪展示、汇报。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动手摆放,在实践中认识了组合图形,并为本课探究的图形分割法做铺垫
2、出示五个基本图形,学生口答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将本课的知识基础进行一个复习,为探索新知做准备。(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例一,右图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怎么求呢?(给学生2分钟独立思考),这个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结合摆放七巧板的经验,启发学生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基本图形,这样分别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后,就可以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学生分4人一组讨论,小组合作探讨应怎样分割分割组合图形,并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10分钟讨论、写计算过程),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讨论完后,选小组向全班汇报分享。汇报时先汇报所选的图形分割方法,再讲计算的过程,老师予以订正,学生汇报完以后,老师带着学生再次梳理解题的思路,并在黑板板书下来。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本堂课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自主探索,小组讨论,解决数学问题。
(3)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课后习题,新华小学有一块菜地,形状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小组讨论解答,小组间比赛谁能最快完成,最先完成的小组向全班汇报,这个题是将图形分割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老师在汇报的过程中予以订正,并进一步规范书写格式。
2.求少先队队旗的面积,请学生上讲台汇报,老师订正。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题主要是进一步巩固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并将本堂课所学知识应用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学生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竞赛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体会数学竞赛的快乐。
(4)总结反思,整体评价
在本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此环节对本课所教内容进行回顾,再次强调本课的重点图形分割法以及用转化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提升。
三、说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S=ah÷2
S=a·a
=5×2÷2
=5×5
=5(平方米)
=25(平方米)
这间房子侧面墙的面积为:
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5+25
=3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30平方米。
将例题的整个计算过程展示出来,一是因为解题的步骤较多,方便学生理清思路,二是规范学生书写的格式。
第四篇: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生还要在六年级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创新点
(1)让学生通过在掌握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分类整理,进行比较,优化出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2)练习题体现层次性,不仅发散了思维,还为后续的学习进行了渗透。
三、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有了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初步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简单图形所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七巧板 ppt课件 简单图形学具 少先队中队旗实物
1、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
用 准备的七巧板,动手摆一个图案,并说说你的图案用了哪些简单图形?
选取几个有创意的图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和让学生汇报。
2、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整节课的重点。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去发现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老师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汇报估算的方法。目的:把数学与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如何准确计算出这个客厅的面积呢?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求一求它的面积?看谁的方法多。
为了体现教学的实效性,我采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纸上分割这个组合图形,再动笔算一算它的面积。这时教师巡视,目的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做法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在小组中交流你的做法,并选择你们最满意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汇报时先汇报分的方法,追问:你们为什么要对图形进行分割呢?从而使学生理解分割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就能计算面积了。
接着汇报补的方法:提问:为什么要补上一块?你是怎么想的?从而让每个学生都理解这一计算方法。
习惯培养:在汇报方法时,生生质疑、评价,适时对学生进行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的培养。
我没有仅仅停留在汇报多种方法上,而是进一步追问:根据不同的方法,请学生给这些方法分一分类。紧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种?请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分割成3个图形的方法呢?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并感受到在运用分割法解决问题时,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
这两种方法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我想如果会有学生出现这个方法,就让他给大家讲一讲,生生质疑。如果没有孩子出现这种方法,我就会说: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个方法:你们来看一看。这样处理,就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
最后老师小结:其实不管是用分割法、添补法还是割补,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这个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3、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这里我设计了书中例题
采取学生独立解决与合作交流的形式
A、可以任意分割
B、分割为最少的学过的图形
C、可以适当添上相关条件分割,要求分割的合理,能计算分割后的面积。
4、回顾反思,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借助这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在总结上有所提升,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都有收获。
第五篇:《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数学教案-《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能正确将一个组合图形进行分解,让学生学会这类题目的思考方法。
三:教学准备
组合图形纸片、剪刀、胶带
四:教学设想
以“妙”调趣,导入新课。让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学生亲手的“拼”、“剪”将组合图形进行分解,计算出组合图形面积,从而掌握这类题的思考及解题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将一些组合图形的纸片发给学生
1、出示谜语:
草地上来了一群羊
2、出示第二个谜语:
又来了一群狼
思考:
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①草莓
②杨梅
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知识的正迁移。给学生以启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
你们觉得哪个谜语好猜?为什么?
畅所欲言:
第二个谜语好猜。
因为第二个问题有了第一个问题作基础,所以就容易些。
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来明事理,从而导出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课题:
【板书】
今天我们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你们觉得以什么为基础好?
2、复习: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思考、回答: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巩固:
巩固以前所学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引出新课
2、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思考、讨论:
分小组思考讨论,这个图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分工、讨论,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
巡视:
作简单的提示和指导。
小组交流、讨论
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来计算图形的面积:
1、让学生亲手参与学习,让学生明白能将组合图形进行分解。
2、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采纳学生的解法进行分析与讲解:
反馈、交流:
小组推荐一位学生为代表将本小组的方法介绍给全班。
⑴、沿虚线剪下,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⑵、分别算出两个图面积。
⑶、将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加,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即:S三角形+S长方形
=S组合图形
⒈让学生通过拼剪与讨论,将组合图形进行分解,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⒉让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并能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
出示计算过程:【板书】
10×8=80
×÷2
=6×6÷2
=36÷2
=18
80+18=98
观察、思考:
⑴、选择正确的 “底”、“高”和“长”、“宽”进行计算。
⑵、观察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一般步骤。
⑶、明确80、18分别指什么?
让学能根据图形关系,推算出图中的隐蔽条件。
让学生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的一般步骤和格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
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小结:
这两种解法的差异
小组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
巩固、明确:
通过分解图形的面积相加或补成所学的平面图形再通过面积相减,都可以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明确,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不是唯一的。
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布置巩固练习:
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题目的解题过程写下来。
巩固、练习:
进一步巩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
通过学生的独立练习,让学生明确在书写时的注意点以及熟悉解题的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课堂练习:
求下面涂色部分的面积
2、个别指导
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
结束语:
通过这节课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今后在解这样的题目时,你有什么心得或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即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1、布置课堂作业
2、个别指导
课堂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