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碳生活综合实践评课稿
低碳生活综合实践评课稿
聆听了焦老师的综合实践课《低碳生活小窍门》,通过听课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有了深刻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这课程中,学生、教师仍是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平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简述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主体教育的思想。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为使“学生是主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坚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放手让学生参与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行动起来。
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坚持先由学生自主设计主题方案的做法。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如《低碳生活小窍门》,放手让学生自主组合小组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及时进行了交流、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结果全班自主分成了小组,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方案。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立了活动的`方案。各个小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个个兴致高涨,忙得不亦乐乎。
二、发扬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中,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资料,对于活动的成功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2、给学生足够的援助。
通过听课,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关键是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要积极探索,在创造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综合实践评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本次三公开团体赛活动为我及所有热爱并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教师搭建了这样一个展示、交流、互动、研讨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进入我们的视眼,才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它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颠覆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模式,毫不夸张地说,它给予我们的除了新奇以外,更多的是无所适从。但是,“不须扬鞭自奋蹄”,我们自2012年以来,以县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周为契机,迎难而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经历了反复探索、实践提升的过程,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活动成果。2012年,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珍爱生命之水”获省、市、县一等奖;2013年4月,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课程研究与实验”项目——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与学生发展的研究,在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将活动实施归纳为4个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开题论证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价阶段,对应主题生成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成果展示课四种课型。今天展示的《珍爱生命,拒绝第一支烟》是活动的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课型是成果展示课。从整体上看,今天的课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课程性质把握准确
《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定义如下: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珍爱生命,拒绝第一支烟》这一主题的设置,植根于现实生活,着眼于青少年抽烟的问题,以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东冶村的烟民、东冶医院实践研究的范围,以学生的调查、研究、采访等为探究手段,课题极富教育意义和探究价值。确实是研究性学习。
二、课程开发体现两大理念、4个特性 两大理念是: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四个特性是: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具体来说:
一、看学生,小荷才露尖尖角。
整节课学生听得细致、说得细腻。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中来。听得细致,你看,第三组的同学在汇报中提到“我们调查了烟龄十年左右的烟民”,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质疑:为什么是烟龄十年左右的?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烟民呢?从孩子们的表情我们也可以看到,或沉思、或惊叹、或喜或忧,说明他们听得细致,听得入神,而且做到了边听边思考。说的细腻,我们可以看到,就像烟的危害而言,孩子们不仅从化学成分有害入手汇报,而且以身边的事例为警示,更是别出心裁的提到香烟给一个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表达上来看,交流的孩子口齿清楚,表达语句生动,甚至还有“且吸且痛苦”这样改编自网络的语言出现,可见说的功夫扎实。另外,从六个小组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放课件的同学娴熟自如,讲解员侃侃而谈,小组成员间衔接无缝,可以看出小组合作的常态化。
我们惊喜的看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土壤上,我们的孩子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前途无可限量。
二、看老师,于无声处听惊雷
张老师在本节课可以说是说得很少,但每一张口,总是巧妙地体现了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智慧。课伊始,老师回顾整个这一主题活动的课程,这本是我们这一课的固定模式,但是她巧妙地用大屏幕出示了自己收集的孩子们活动时的图片,一下子就把我们引进了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张老师另外一处巧妙地点拨在最后一组学生汇报时的一问“听说在采访时,你们组的同学还有人哭了?”由此引出学生采访时的曲折和辛酸,学生说完后,老师又巧妙地引导:你们已经基本具备做一名小记者的素质了,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悟到了采访的精髓:百折不挠,迎难而上,我想,这正是我们学生甚至我们中国人缺少的一种素质。
老师作为引导者,侧耳倾听,善于抓住课堂契机,于无声处听惊雷,正是这样的教学智慧,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深意。
三、看流程,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次主题活动,学生共分为六个小组进行,第一组:吸烟现状面面观;第二组,吸烟危害知多少(科学调查);第三组,吸烟危害知多少(现实调查);第四组,来为吸烟算笔账;第五组,难以抗拒的吸烟诱惑;第六组,第一次吸烟的哪些事;从这些小组的主题来看,选择可谓煞费苦心。第一组走进生活,调查吸烟的现状,得知我们这个社会烟雾缭绕,禁止吸烟迫在眉睫;第二组从科学的方面阐述吸烟的危害,而且做了金鱼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尼古丁的威力,用沥青来解释焦油的存在,先问后摸,震撼人心。第三组同样是这一主题,却是从同学们认识的家长老师入手,通过调查烟龄十年左右的烟民,用真实的人做教材,危害就显得更加活生生。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视频、问卷调查甚至是情景展示,都让我们跟着孩子们亲历了一遍他们的研究学习过程,也就是让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孩子们做了,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丰富的成果;孩子们做了,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丰富的体验。这样的课堂正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张老师这节课为引子,我认为,要想做好研究性学习,我们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抓牢自主探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句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
二、抓紧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起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
三、抓实过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衡量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一句话:成功不重要,成长才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起步不久的课程,同时又是其他学科课的整合,内容包罗万象。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各位教研室的专家、教师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谢谢大家!
第三篇:综合实践评课稿
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铜仁市第二小学 罗琴 听了谢老师的这堂实践课,值得学习的方面很多。在活动中她做到了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指导与帮助,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虽然在这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但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就这堂课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汇报活动的过程精彩感人,主题明确。
在今天的这堂课上,学生围饶<<走进可爱的家乡铜仁>>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活动的第一个内容是学生齐唱歌曲《铜仁我美丽的故乡》,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活动二是欣赏画面听录音(每个组分别介绍活动的感想与见闻),这一画面让我们对铜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铜仁不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还是一个有种各特色小吃的美丽城市。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展示成果,在这一个环节,每个小组的收获都很大,并且都是围绕着自己活动的内容进行汇报。他们这次活动分成了三个组分别是:风景名胜组,特色小吃组,还有革命人物组。在这一展示过程中,学生写了计划,收集了图片,还写了自己的心得与反思。可以看出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获不小。特别是在介绍周逸群的光辉事迹后,感受到他们受到了很大的激励。
二、这堂课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了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大自然,通过观看、访问、搜集图片、录音、拍照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铜仁, 强烈地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活动中,他们还目睹了各种特色小吃的制作过程,不仅增长了见识,更知道这些小吃的来之不易,所以在品尝的过程中别有一番香味。特别是参观周逸群的故居后,看到了许多学生写了观后感,更多的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真实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的内化是任何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总之,能欣赏到这一堂精彩的实践课,与彭乔勇、谢应红两位老师的付出是分不开的。二位老师在这次活动过程中牺牲自己许多的宝贵时间,亲自带领学生们去参观、访问、整理资料等。才使得学生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这么出色。听完这堂课后我感触颇深,因为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开辟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大空间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像这样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经常开展的。
建议:在展示成果这个环节,小组汇报的内容可以再具体些。篇二:综合实践评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本次三公开团体赛活动为我及所有热爱
并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教师搭建了这样一个展示、交流、互动、研讨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进入我们的视
眼,才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它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颠覆了中国两千多年
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模式,毫不夸张地说,它给予我们 的除了新奇以外,更多的是无所适从。但是,“不须扬鞭自奋蹄”,我们自2012年以来,以县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周为契机,迎难而
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经历了反复探索、实践提升的过程,取得了一
些初步的活动成果。2012年,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珍爱生命之水”
获省、市、县一等奖;2013年4月,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课程研究与实验”项目——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与学生发展的研究,在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
将将活动实施归纳为4个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开题论证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价阶段,对应主题生成课、方法指导
课、中期交流课、成果展示课四种课型。今天展示的《珍爱生命,拒
绝第一支烟》是活动的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课型是成果展示课。
从整体上看,今天的课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课程性质把握准确
《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定义如下:
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
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珍 爱生命,拒绝第一支烟》这一主题的设置,植根于现实生活,着眼于青少年抽烟的问题,以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东冶村的烟民、东冶医
院实践研究的范围,以学生的调查、研究、采访等为探究手段,课题
极富教育意义和探究价值。确实是研究性学习。
二、课程开发体现两大理念、4个特性
两大理念是: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社会生活,为学生
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四个特性是: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具体来说:
一、看学生,小荷才露尖尖角。
整节课学生听得细致、说得细腻。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
堂中来。听得细致,你看,第三组的同学在汇报中提到“我们调查了
烟龄十年左右的烟民”,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质疑:为什么是烟
龄十年左右的?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烟民呢?从孩子们的表情我们也可以看到,或沉思、或惊叹、或喜或忧,说明他们听得细致,听得入神,而且做到了边听边思考。说的细腻,我们可以看到,就像烟的危害而言,孩子们不仅从化学成分有害入手汇报,而且以身边的事例为
警示,更是别出心裁的提到香烟给一个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表达
上来看,交流的孩子口齿清楚,表达语句生动,甚至还有“且吸且痛苦”这样改编自网络的语言出现,可见说的功夫扎实。另外,从六个小组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放课件的同学娴熟自如,讲解员侃侃而
谈,小组成员间衔接无缝,可以看出小组合作的常态化。
我们惊喜的看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土壤上,我们的孩子正是小荷
才露尖尖角,前途无可限量。
二、看老师,于无声处听惊雷
张老师在本节课可以说是说得很少,但每一张口,总是巧妙地体
现了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智慧。课伊始,老师回顾整个这一主题
活动的课程,这本是我们这一课的固定模式,但是她巧妙地用大屏幕
出示了自己收集的孩子们活动时的图片,一下子就把我们引进了研究
性学习的氛围。张老师另外一处巧妙地点拨在最后一组学生汇报时的一问“听说在采访时,你们组的同学还有人哭了?”由此引出学生采
访时的曲折和辛酸,学生说完后,老师又巧妙地引导:你们已经基本
具备做一名小记者的素质了,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悟到了采访的精
髓:百折不挠,迎难而上,我想,这正是我们学生甚至我们中国人缺
少的一种素质。
老师作为引导者,侧耳倾听,善于抓住课堂契机,于无声处听惊
雷,正是这样的教学智慧,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深意。
三、看流程,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次主题活动,学生共分为六个小组进行,第一组:吸烟现状面
面观;第二组,吸烟危害知多少(科学调查);第三组,吸烟危害知
多少(现实调查);第四组,来为吸烟算笔账;第五组,难以抗拒的吸烟诱惑;第六组,第一次吸烟的哪些事;从这些小组的主题来看,选择可谓煞费苦心。第一组走进生活,调查吸烟的现状,得知我们这 个社会烟雾缭绕,禁止吸烟迫在眉睫;第二组从科学的方面阐述吸烟的危害,而且做了金鱼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尼古丁的威力,用沥青来解释焦油的存在,先问后摸,震撼人心。第三组同样是这一 主题,却是从同学们认识的家长老师入手,通过调查烟龄十年左右的烟民,用真实的人做教材,危害就显得更加活生生。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视频、问卷调查甚至是情景展示,都让我们跟着孩子们亲历
了一遍他们的研究学习过程,也就是让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孩子们
做了,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丰富的成果;孩子们做了,所以才有了今
天这样丰富的体验。这样的课堂正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
以张老师这节课为引子,我认为,要想做好研究性学习,我们必
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抓牢自主探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
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句话,让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
二、抓紧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
动的起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
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
三、抓实过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 练和方法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
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衡量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一句话:成功不重要,成长才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起步不久的课程,同时又是其他学科课的整合,内容包罗万象。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各位教研室的专家、教师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和帮
助。
谢谢大家!篇三: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
我觉得这节课有这么两个出彩的地方: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整节课陈话语不多,他把说话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二、教学设计巧妙。我注意到这么一个细节设计,类组的同学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把问题抛给其他同学。其实他们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但是他们故意卖个关子。老师在这当中的角色也颇具玩味,答案早已了然于心。但是老师偏偏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思考。打开思维的闸门,集思广益,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交流在碰撞在沟通,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同时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真所谓一举多得,一箭多雕。
首先很感谢望一小的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节精彩的综合实践中期反馈课。李老师作为一名今年下半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就能够这么深入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落落大方地上出这么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富有自己教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知道,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这就对我们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舞台。
接下来我就想借此机会,谈谈从李炜老师这节课上获得的几点启示和几点思考:
启示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当一个小组汇报完活动方案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评价、交流、讨论,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启示二:活动评价贯穿始终
让我们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完全可以贯穿在我们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课堂之中。这节课李老师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启示三:方法指导润物无声。
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属于中期反馈课,在课中老师除了了解学生在课外了解到的情况外,还对学生进行了润物无声式的研究方法指导。比如在课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学生采访的视频。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一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视频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二者也向学生介绍了活动开展情况; 最重要的是在不露痕迹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另一种研究的方法,运用手中的dv机,拍摄调查的情况,以使研究更富真实性和可信性。
启示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大价值。而今天的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形式多样的前期活动设计与安排,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幸福的,从这点来讲,这样的课堂也发展着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这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又一课程价值。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四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天空中得到的各种能力的提升: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采访调查的能力、汇报展示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甚至编排活动的能力等等。因此我想不论是教师的逐步引导还是学生的自主超越,只要得到了锻炼就是好的。
思考一:中期反馈课与总结交流课应有何区别?
上课的时机是不同的;学生完成活动的状况是不同的;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应是不同的。可能这节课在这个整体把握上还不是很准。思考二: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指导得更实、更细、更深入?
只要是为了学生真正的发展,哪怕是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商量一节课;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方法指导我们都可以进行几节课的反复学习实践;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对策,然后与孩子们一起来突破这些难点,让孩子在失败中、困惑中、体验中活动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这节课老师的指导是否还可以更加细致。
再次谢谢李老师的课给了我一些难得的启示和思考,以上纯属自己的一点主观感受,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四: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范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缝沙包》,在整堂课中,教师能够在活动中做到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的指导与帮助,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沙包的缝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做人品质。这节综合实践课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方面有很多。
1、创设情境,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教师能贯穿始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上课伊始启发学生谈话,你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是什么?沙包能做什么游戏?最后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缝沙包,这样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缝制沙包的热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沙包激发了学生缝制自己喜欢的沙包的热情。
2、始终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程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强调学生要有不同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做到了只要有学生举手就让他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有特别想法的学生给予鼓励,这些做法都指向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程核心。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针法,缝制沙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参与。本节课学生缝制沙包的针法是多样的,缝制出来沙包的款式也是多样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师角色把握恰到好处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把自己始终处于帮助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地位,不去安排支配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一员,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在学生缝制的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巡视指导,对缝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指导,使学生建立起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这节实践活动课亮点很多,在彰显了教师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匠心独运的设计思想,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地享受了活动的乐趣。篇五:赵晓阳:乐清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评课稿 乐清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评课稿
虹桥实验中学 赵晓阳
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早上三位参赛的老师同课异构,给我们呈现了三堂各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活动方案的制定》。听了这三堂课,我很受启发,看得出来三位老师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虽然时间比较短,而且是借班上课,但这对于我们综合实践这门学科就是一个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有一个特点就是连贯性,我们的课不是独立的,可是我们三位老师课堂表现非常从容,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下面我就这三堂课简单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从教师自身素质看,三位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语言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显示出我们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
二、从学习目标的确定来看,我们老师都做到因地选材、因时选材,王老师选择了地震作为课题,黄老师采用了她自己学校的一个传统课题——快乐运动会,第三位老师采用了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为主题。所选的内容都很实用,课题也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很好地引导我们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事情,这恰恰就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目的所在。
三、从对学生学法指导来看,三位老师基本做到了及时点拨,能针对学生课堂的生成,做出准确适时的评价和引导,同时充分重视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这里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不知我们老师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三堂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松后紧,也就是说我们老师在导入铺垫做得非常足,但到了这堂课的重点——活动方案的制定,只是走过场,最后由于下课铃声而草草收场,我认为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应该把它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制定方案,在这一环节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让学生明白制定方案要注意哪些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尝试着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活动方案。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我觉得制定活动方案可以简单地归纳成两个阶段、六个环节。第一个阶段是自主策划制定活动方案阶段,这阶段必须让学生明确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细化到具体操作时,我想是不是我们老师提供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供学生作参考,再让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活动方案的制定,在学生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必须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指导。最后学生自主设计好就到了第二个阶段,那就是学生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阶段。我们可以请每一组派代表上台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优点,再指出不足之处。这时,我们师生一起完善之前设计的方案,再展示并交流评价,让学生在这堂课能够做出一张比较好的方案,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归纳起来,我觉得我们要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1、先扶后放,因为我们是小学生,我们要遵循我们孩子认识事物的规律,先感知再模仿再创新。
2、先粗后细,制定活动方案其实有很多细节,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里面全部呈现,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格式方法,至于一些细化的东西,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可以课后再指导。
3、先亮点后不足,在制定方案好后,要充分地发掘亮点,让学生体会初步的成功,如果就单单指出不足,这对学生的兴趣是一种打击。
4、先自主后请教,在学生设计方案的各个阶段,我们老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第四篇:低碳生活宣传稿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生活是一种非常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可以帮助我们将低碳生活变为现实。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低碳一族、环保达人。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低碳不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以前,我真的是很不注重环保,电器用完没有随手关闭的习惯,有时人还不知道在哪呢,电脑伴着音乐一直大开着;睡觉总是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洗手时水流个不停;手机电池只要插到电源上,就好像粘贴到502上了,不用电池根本想不起电池还在电源上插着呢;空调就更不用说了,总是把温度调到最低,恨不能进了家就结层霜。
看了低碳生活,才发现原来这些细节上的不注意,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看不见的开支消耗,还严重地排放了二氧化碳,虽然微量很小,但聚集起来的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就可下降。
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可以再冲马桶;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用它浇的花因为吸收了很多的养分,所以长得特别好。这样一举两得,不仅营养了花,还做到了低碳,真是一举两得。可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关一个电源,少用点洗衣粉,多走走路,等等等等,衣食住行,低碳生活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吨水,少扔一些垃圾,多骑自行车、多种树、少用化学品、少用纸……保护地球环境,从身边做起。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关一个电源,少用点洗衣粉,多走走路,等等等等,衣食住行,低碳生活无处不在。
总而言之,环保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去保护环境,加入到低碳生活中来,让地球恢复原来的美貌,让人类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三年级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三年级综合实践课评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的活动形式。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总之,在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方式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学生。今天谢老师执教的这节《了解父母之爱 感受父母之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三大阶段中的实施活动汇报交流阶段,虽然还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参与指导为辅,但谢老师却能够结合课程特色、搜寻学生特点、关注课堂生成,从简洁中开创出新的天地。具体来说,本节课具有以下几处亮点:
一、合理的设计中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一开始,谢老师简短的几句导入语后就把课堂交给了五位实践小组进行逐一汇报,学生们从生病时,生日时,学习中,生活点滴方面汇报了他们的调查结果,老师随机进行了归纳和板书。在汇报交流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接上来老师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还有自己想为父母做些什么等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比较合理。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谢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激发学生感谢、关注父母的情感的教学目标。整节课设计的教学环节,落实了切合实际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抓住了综合实践课的培养关键。设计得很合理,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运作效果良好。
二、以点带面,组班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做专一的研究。
在本节课上,大家看到了谢老师就是做到了“以点带面,组班互动”,分为用学生喜欢的喜羊羊、美羊羊、慢羊羊、沸羊羊、懒羊羊作为小组名称,让小组的组长带动小组成员的参与,通过填写表格的方法让学生向亲人和邻居了解或自己回忆还有自己观察等来了解父母之爱。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相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
三、爱的情感不断升华,比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活动紧紧围绕“了解父母之爱 感受父母之情”,从谈话中切入主题。“表格”的展示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在对“表格”的介绍与交流中,既检验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在此感情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配乐表述心声,诗文朗诵。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教师则不露痕迹地将阅读延展到了课外,不但丰富了课堂,而且深化了爱的感悟。接下来的活动延伸环节中牢记感恩日、搜集歌颂父母的故事、诗歌、名言、制作爱心卡等,献出自己的爱,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紧凑,给人水到渠成之感。学生在体验父母之爱的之旅中心灵被不断净化,爱心在逐渐升华,表达的欲望也越来越高涨。教师则提供了一个个平台,让他们尽情渲泄,自主表达,实现了语文学习真正的人生价值。
总之,这次活动亮点很多,在彰显教师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匠心独运的设计思想,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充分地享受了语文。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怎样去设计、实施、评价以及怎样真正从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到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