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修体会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修体会
自从2018年初次接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期间多次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引入对分教学模式,起初可能因为师生对新模式的新鲜感,课堂氛围活跃而教学富有成效,之后随着自己对对分模式的“添油加醋”的理解应用及时间慢慢推移,逐步发现课堂上学生的“亮考帮”里的“亮”不够“闪亮”,“考”的问题也不够“高明”,“帮”的诉求越来越多。因此,怀着“取经”之心在延安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支持下奔赴南宁再次深入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与对分教学模式创始人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对这次学习内容的梳理和一些个人体会。
一、什么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挑战——如何突破灌输色彩浓厚的传统讲授法,“对分课堂”应运而生,其由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对分课堂”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对立统一。对分重新定义课堂,重塑师生关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如何教到如何学、从作业布置、课堂管理和效果评价,与传统教学都有根本性变革。它既非纯粹“以教师为中心”,也非纯粹“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整合两大理念,适合中国教育现实、本土特色鲜明的中庸课堂。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授课内容和课堂时间可以灵活选择“大步走”或“小步走”多种节奏。具体为“隔堂讨论”和“当堂对分”。
“隔堂讨论”是“大步走”节奏,即本次课前一部分时间用于讨论上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后一部分的时间用于讲授下一次课讨论的内容。隔堂讨论的三个阶段可以更细地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讲授、独立思考、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当堂对分”是“小步走”节奏,即在一堂课或一次课上完整实施五个环节。比如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教师先讲授25分钟,然后给出相关的思考题或习题。学生彼此不交流,进行5分钟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解答,然后小组讨论8分钟,全班交流7分钟。
五个环节中的讲授指教师的精讲,是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何学和如何学。学什么,指的是框架、重点、难点,可以比喻为骨架、脉络与关节。讲授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随后的学习,这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
课后(或当堂)内化指课后(或当堂)给予学生一定时间阅读教材、完成作业,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需求,以最适宜自己的方式方法,深入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内化吸收要求独立完成,不能与同学或教师讨论交流。
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环节,作业的布置十分关键。当堂对分,布置的作业可以相对简单,称为“微作业”。作业目的是引导、督促课后复习,保证理解基本内容,为深入、有意义的小组交流讨论做铺垫和准备。除了传统形式的作业外,对分作业还包括一个新的部分,称为“亮考帮”。学生在听课、读书、完成常规作业后,要总结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等,称为“亮闪闪”。要把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用来挑战别人,称为“考考你”。要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在讨论时求助同学,称为“帮帮我”。
讨论和交流可以细分为4个环节: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次序重要,不能变动。后三个环节总和称为全班交流。小组讨论通常4-6人一组,时间为5-30分钟。要求学生围绕作业,特别是亮考帮,针对各自的收获、困惑、疑难,互相切磋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督促所有学生认真参与,但不要过多涉入。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教师首先抽查,随机抽点3到4个小组,每组再随机抽一个学生,分享小组刚才讨论的精华,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邀请全班自由发言,无论个人、小组,还有遗留问题的,都可以提出来,教师给予解答。最后教师用几分钟做简单总结,把学生遗漏的、需要深化、提升的讲一下,结束整个过程。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对分课堂的核心目的是让学习有效发生,其教学理论的基础在于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其主要依据的四个学习理论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这几个学习理论是非常经典的,大家应该已经很熟悉,这里简单介绍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依据的教学理论有,分别是发展式教学理论,结构式教学理论和范例教学理论。
(一)发展性教学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专家赞可夫经过20年的持续研究于1975年总结形成,其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不仅包括智力,而且包括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在学习内容上,赞可夫强调超越掌握知识,充分发展能力。在教师角色上,赞可夫主张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走在学生的前面引导其发展。
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能够激发学生应对挑战的动力,体会到克服困难后的满足和喜悦,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高难度不是越难越好,要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教学进度太慢,大量、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会阻碍学生发展,要加快教学速度,扩充知识广度,从广度中求深度。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引导者必须确定学生已经真正理解后,才可以继续新的引导。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不能低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理论学习能使知识结构化、整体化,能使学生理解事物内在联系,把握一般规律,实现知识迁移,调动思维积极性。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不仅要理解知识本身,也理解知识是怎样学到的。要求学生理解知识的网络关系,寻找掌握知识的途径,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学会更正错误的方法,学会学习。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班级中学生有好、中、差三种类型。赞可夫认为,差生发展水平低,学习兴趣和信心弱,思维能力差。给差生补课,让他们反复做机械的练习,只能进一步削弱其学习兴趣和自信。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赞可夫的高难度、高速度原则,可以归结为一个挑战性原则,即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要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集中反映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59年完成的《教育过程》一书中。
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认为学习是建立认知结构,即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所以,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也被称为发现式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法也叫探究法或假设法,按照这种方法,教师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自觉、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通过探究,发现起因、联系和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差的老师奉送真理,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作为整体,发现教学法可以提炼出一个发现学习原则。在更细节的层面,发现法认为直觉思维是发现的前奏,探索中的错误也能促进学习,要充分利用错误来促进学习。这两点可以分别提炼为直觉思维原则和利用错误原则。
(三)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兴起。战后,原联邦德国为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补充、增加教材内容,然而大量灌输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瓦根舍因1950年在物理和数学教学中提出的“范例教学原理”,是最早的范例教学理论。1957—1958年,克拉夫基等出版关于范例教学的本质及其教学意义的理论著作。
范例教学提倡精简教材,从日常生活和教材中选择典型案例展开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范例是指典型事例。范例教学法主张重构教学内容,选择学科中最典型的材料,汇集、交融各科知识,学生通过对典型材料的探究、思考,形成整体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把握其它各种材料的目的。通过个别范例来掌握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举一反三,理解普遍性的规律性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范例教学往往打破学科体系,用课题来代替传统的教材。一首诗,一个化学实验都可能构成一个课题。
范例教学最基本的三条原则是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基本性原则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一门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来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原则指教学要从学生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基础性原则实质上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就是水平适宜原则。范例性原则指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精选的,能起范例作用的,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范例教学希望学生举一反三,遵循的是从个别、类再到普遍规律的认识程序,属于归纳逻辑的范畴。
从中文名称上,范例(exemplar)教学与案例(case)教学容易混淆。范例教学针对的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强调基础性,范例可大可小,而案例教学更多针对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时要学习的高级课程,案例需要来自真实情景、具有一定复杂性,也不一定需要有确定的解决方案。
四、为什么选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脑科学基础
大脑构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元,是大脑的最小组成部分,基本上是用进废退的。有研究表明,大脑的视觉神经元数量大约是听觉神经元数量的九倍,当教师在讲授时,学生大脑大量神经元处于休息状态,造成脑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通过聆听接收的信息非常有限。所以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大脑神经元活跃数量提高,高效率利用大脑,正所谓思维如刀,越磨越利。
(二)对分课堂能够调和目前课堂教学的多种矛盾
调和师生角色矛盾。所谓“金课”即优秀的内容加先进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水平思维与能力。在基础教育方面,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中小学教师在近几十年时间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了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等新模式。然而引起关注的只是少数学校,在没有收到关注的大多数学校里,实际上还是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虽然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不会一讲到底,会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但是这个练的过程依然实在教师限定的框架内进行的,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本质。传统以讲授式为主的课堂里教师是权威不容置疑的主角,传统的优秀课堂常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教师用渊博的知识储备征服学生;教师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教师用自己优秀的讲功征服学生,而学生具体的表现是频频点头,称赞这个老师讲的好,事实上教师侃侃而谈背后体现的是对学生的控制和侵犯了学生的话语权。而真正好的教学应该不是学生被征服,而是学生去征服知识,在征服新知识的基础上取得思维与能力水平的提高。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永恒的教学主体,而是分时段与学生分别担任主角。教师在导读式精讲环节中主宰课堂,学生在独学和讨论环节主宰课堂时间,进行尽己之力的学习。
另一方面,与传统教师讲授式模式相反,目前有让学生主宰课堂的改革模式,有过分扩大学生主宰作用而太过弱化教师引导作用的嫌疑。这些让学生主宰课堂的模式具体教学实践中确实有少量示范性有成效的案例,但不适合常态性教学。就高等教育来谈,有深入课堂的督导反应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节学生主宰的课堂上,一个同学在讲台上讲自己准备的内容,下面除了任课教师抬头认真在听,其他的同学都低头不听不语。如此课堂是从教师的独角戏演变成了某个学生的独角戏,何谈整体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学生受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所限,常态下还不能发挥好课堂的主宰作用,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学习内容进行解、引和导。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取中庸思想,教师讲授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学生讨论占用一部分时间,而这里的讲授要精讲,但不是具体内容的精致灌输,而是导读式的讲解。这里的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做好?让学生准备充分之后再讨论,即先独学,完成知识内化,然后在讨论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并在讨论的过程较好地完成知识的迁移。
调和学情差异矛盾。这里有三层涵义,一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的学习深度和程度,教师也接收学生的现状,不做强求;二是在课堂中体现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让学生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中发生观点交锋与思想碰撞,在表扬、批评和关注别人的同时发生知识迁移,获得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的优点和特色
1.简明易懂、流程清晰、好学易用、即学即用,不花钱或买设备。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均可使用,理工人文一样用,大班、小班一样用,大中小学一样用。
2.融合讲授法和讨论法,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核心素养,让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上得到贯彻落实。有效培养情商等社会性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既强调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保证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读书,带来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让传统课堂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提高学习效率,超越死记硬背,显著提升中、高考等考试成绩。
4.显著减轻教师的机械性教学负担,带来轻松、愉快的教学,形成闭环教学,让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教学能力,让资深教师打破瓶颈,进入教学艺术新层次。
五、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的发展状况
目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形成教改研究的热门议题,从2014年10月,第一篇对分论文发表(张学新,《复旦教育论坛》)到2019年6月,网络上可以查到 约1500 篇 对分课堂相关论文,平均一天产生一篇多的论文,在一些文献中将其与翻转课堂相提并论,未来有可能,对分教学模式有可能成为全球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目前合作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既有高等高校,也有各级中小学校,数量已达到数百所。对分课堂模式已经应用在许多高校的许多专业中,也已经产生非常多的成功案例。其中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是上海机电学院的陈瑞丰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另外还有许多教师把对分课堂运用在医学、数学、英语、第二外语、教育学、体育、美术、环境工程、化学、材料科学和程序设计等诸多学科,另外,在常规课程之外,对分课堂还被成功运用到新生入学教育、“两学一做”、党员教育活动、家长会、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和商业培训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反馈。
六、关于对分课堂存在的几个疑问和理解与操作的误区
(一)对分很简单?对分很复杂?对分就是小组讨论教学?
我认为对分很平实,且与传统教学紧密承接。对分不是简单按流程操作就应该有效果,而是需要教师理解流程背后的理念,只有理解了对分的理念,才能更好的把每个流程实施到位,同时教师要懂得正确评估对分的效果。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技能在对分模式中都有用武之地。因此说对分不是简单的但也不要把它复杂化。对分课堂的讨论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料,不需要学生自己查找学习资料,也不提倡小组准备PPT到课堂上向全班做项目汇报。对分课堂的讨论合作,跟以往合作学习不同的是它不强调以优带差,因为传统的合作学习让好学生做“小先生”,虽然树立了一部分学生的优越感,但同时也标示了另一些同学的低下感,是对后者自尊的伤害。对分课堂中学生通过讨论前的内化和吸收,有独立的思考时间,不受他人影响,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让差学生有更多机会弥补差距。所以说,缺乏讨论前的内化和吸收过程,普通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在讨论中实际上还是被动的,只是灌输着不是教师而是好学生而已。所以对分不是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
(二)学生基础差,能力低,学习动机弱是不是不适合用对分?
对分课堂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习动机没有特别要求。对于基础差、能力低和动机弱的班级运用对分课堂,反而能够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主动性,使能力和动机变得更强。对分课堂要求教师接纳每个学生和他的全部现实,准确评估学生的基础并接受,不对学生做不切实际的预期和要求,只要求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即尊崇教学中的“i+1”理论,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对学生抱合理的预期。所以,用不用对分,跟学生的基础无关,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多表扬和鼓励,不批评打击,合理地降低要求和难度,是实践对分课堂的基础前提,是对分成败的关键。
(三)对分课堂比较适合文科,是不是不适合理工科?
如果说对分对分课堂有局限性,那就是不太适合用于体育、艺术领域中有些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但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班级授课制,二对分课堂的应用范围就是班级式授课,不包括一对一授课。所以无论是班级授课制的理科还是文科都适合,这里特别要说明一下的是理工科的问题,很多理工科老师觉得“非黑即白”没有太多内容可讨论,这个误解产生的根源是有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理工科教育只讲“术”,不论“道”,而对分课堂重要的不仅是知道怎么做,还要对为什么这么做要有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一流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也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是对分不能够完成理工科的教学目标,还是当前很多理工科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本身存在很大问题。多年许多一线理工科教师使用对分的教学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对分课堂适合青年教师吗?
实践对分的门槛很低,任何教师都可以用,唯一需要克服的是“动机壁垒”,即教师在自我教学提升上有足够强的动机。很多年轻教师讲授能力不足,认为先要练好讲授基本功再用对分,其实不然,很多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高,只是在讲授或呈现教学内容方面能力差一些,而在回答学生的学科问题方面的能力并不弱。对分课堂年轻教师只讲一部分更容易讲好,在全班交流环节,基本上让教师回答学生问题,对青年教师来说比讲授更容易把握。
(五)学生不愿或者不会讨论,讨论效果不好质疑对分模式的有效性
对分课堂需要教师不把自己和学生隔离开来,而是要想方设法的解决学生抛出的问题,这里的问题除了学科知识性问题,还包括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状况。很多老师在实践中会碰到不和谐状况,这时候需要跟学生沟通和交流,搞清楚为什么,也可以向对分实践做的好的老师寻求经验。这里切记不要独自苦思冥想,这也是我之前犯过的一个错误。所以要学会通过询问学生找到根源所在,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例如为什么学生作业会出现大面积抄袭?为什么学生不讨论?为什么讨论没有实质内容和收获?为什么亮考帮里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教师可以找学生问一问,一般学生都会坦诚告诉老师原因。了解了学生的需求,然后教师再去调整自己的对分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
(六)讲课减少一半时间,能否把问题讲清楚,能不能完成教学进度?
初期实践对分课堂的一般都会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只是做教学方法的改变,会感觉讲不清,赶不上进度。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教学进度其实是把既定的内容全部过一遍,但学生是否学会?这样的“完成进度”只是单方面地完成任务,把内容灌输给了学生,不考虑学生吸收的好坏,教师也有自欺欺人的嫌疑。事实上教师不需要保姆式的包揽一切,而是把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和释放出来,学生的学习胃口不由老师讲了多少决定,而是由内在的动机和主动性强弱决定。开始运用对分时,教师对流程、方法把握的不够完善,学生也需要时间适应,可能会延误一点进度,但是随后会很快赶上来。优秀的教师还可以超越进度,因为对分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过去的课堂有很多无效学习,学生状态不好,看似讲了很多内容,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填鸭方式吃不好还会坏了胃口)。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抓大放小,聚焦重点,在课堂上处理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这一方面锻炼学生对问题价值的评价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生有序安排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能力。
(七)对分为什么不主张学生预习?
对分强调“先教后学”,不鼓励任何形式的预习或自学。因为让学生通过预习去学习新内容存在重大错误,与民间说的夹生饭再难熟道理相同。预习违背了现代教育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增大了班级内部的个体差异,降低了教学效率。预习时学生碰到难点,会陷入困境:放弃或坚持都可能出现问题;预习不如复习效果好。所以对分教学不主张让学生先预习。
对分课堂的实践已然上路,期待路途中美丽的风景。
第二篇: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会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会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改革
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等次标准,教师在课堂上以学案上的探究性问题为教学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得出有关结论,掌握相关知识。讲学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帮助,可大大增强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采用导学案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是我们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和推广导学案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是我追求的改革目标。
一.以导学案为导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的有效载体——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教学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运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成果进行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活动,才能实现“导学案”三维一体的设计目标。这样的课堂,学生无疑成了主体,而老师是组织者、导演;这样的课堂不再把掌握解题方法当作唯一的目标,它更看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这里的评价用到了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以及老师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的有力体现。
初中生物导学案的使用可概括为四步教学法:前置学习、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探究、讨论等)、激励评价、拓展活动。
(一)前置学习(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提前发,预习要求:主动、独立、尽所能地完成导学案。
(二)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探究、讨论等)
课堂交流:根据预习的情况,进行小组内交流和学生教学生,尔后请小组代
表展示本组预习交流后的成果,并接受别人的质疑,针对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组把问题进行点拨。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更深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是积极参与,遵守纪律。
(三)激励评价
临下课前10分钟左右,做课堂评价练习,当堂测试,下课时立即收起。课后批阅:教师及时批改。
练习点评:第二节课首先由小组代表对前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其他小组对其点评,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这个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评价能力、倾听习惯、尊重习惯。对教师批改的[课堂评价练习]中共同的问题,根据时间条件,教师可进行问题点拨,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个别问题,空出时间让其自己说出看法。课后拓展活动中的几个问题(一般不超过5个问题),由不同的组交流后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和辨析,从而让学生说服学生。
(四)拓展活动
练习中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主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及知识的重、难点,巩固拓展是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借以解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和实际问题。同时,也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
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之用。
三.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1、观念转变不到位,导学案设计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有待提高。所以,在导学案撰写时一定要在个人主备的基础上备课组内还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反复推敲和修改,最后再定稿,这样的导学案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质量就有了保障。
2、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学完该学的内容。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大多不善于与同学合作,往往仍然是各行其是。
3、时间冲突。到了重点章节,感觉时间安排还可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不是这没说到,就是那没处理。课堂上匆匆忙忙,完全没有刚开始时的那种游刃有余。认真反思一下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说明从思想上,我们还是放不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在“精”字上下的功夫还不够。老师讲的不够精,练习题选的不够精,这样,老师讲的多了,学生练的多了,课堂时间当然不够用。问题的解决也并不难,只要我们能放开手脚,多在一个“精”字上下功夫,精讲知识,精选习题,精确引导,就能解决好这一冲突。
4、课堂囿于导学案,太程式化,显得没有生气。当然,刚开始使用必然要先套用一定的模式,等熟练运用后,就可以达到有模式而不唯模式的境地。
5、学生对导学案不重视,尤其是导学案上的习题。表现在不注意保存导学稿,不注意补充完善导学稿,不善于反思总结。部分学生不做习题,错题不纠正等。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督促检查,逐步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导学案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解决,另一方面,要尝试其它课型,如复习课、讲评课等,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更加适应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更新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学校创造一个教师业务学习机会和平台,如开展外出学习、专家讲座和研讨交流会等。总之,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一开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正视问题并不断的学习、摸索,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坚持导学稿的使用,我们目前所遇的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导学案的优点也一定会最大化的得以发挥。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党中央说:“要与时俱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得很快,教师也要主动学习,大胆实践才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反思,坚定信念,把握新课改的态势、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断厚实自己的从教底蕴,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课改的特色之路。
笔者在生物学科课堂中对“自主一探究”教学模式作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落实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的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笔者深切地感到,开展“自主一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应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辨,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实验,并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一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还要针对教学内容、学情的不同,作必要的调整,做到“程序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不断创造出“自主一探究”教学模式的变式来。△、“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2.1“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师备课是关键,启发质疑是先导,阅读自学是基础,学生探究交流是主体,总结训练是提高。“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但参与面广,而且课堂气氛民主、宽松、活泼、生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因为设计时考虑了层次性和激励性,使学习困难生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
2.2“问题情境教学法”更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与舞台。尝试“问题情境教学法”后的最大收获是教师的精心“质疑”激发了学生发问的热情,有心的话专门准备一本“学生提问记录册”,注意积累与教学内容直接有关的问题、知识点的理解和许多生活问题,如学完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后,联想到生活中凉拌菜、腌菜出汤现象即为植物吸水、失水的表现,提出凉拌菜渗出的汤中是否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学完合理膳食的内容后结合学校的实际考察学生饮食安排是否合理,能不能给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设计出更合理的食谱来?有关注社会、关心热点的问题,如什么是沙尘暴?北京的沙尘暴来自哪里?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关注重大生物学问题:什么叫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发生在什么时间?现在的进展究竟如何?等等
2.3“问题情境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从心理角度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某种缺陷,帮助构建解决问题的心理桥梁,不能从纯知识角度批评指责,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情境教学法”创造了一种更适于学习的一种条件和氛围,同时,也使教师面临更多的知识挑战。学生各式各样的发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不断学习、广猎信息,更应注意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得失,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同时走进新世纪,同时感受新课改带给我们的冲击,同时享受新课程送给我们的丰硕成果!
第三篇: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胡春艳
轰轰烈烈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不难发现这场改革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变革,既力求突破传统教育的弊端,又在已有教改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课程的现代化。我们中学生物学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主体,责无旁贷, 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新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漠视学生做人的尊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要正确对待那些智力发展迟缓、不听话的学生,要做到不体罚,不当众批评,乃至打击报复。顾明远教授讲过一句话: “中小学生个个是嫩芽。嫩芽就要进行保护,嫩芽就来不得半点伤害,一旦伤害可能会造成终身残疾。”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突出教育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第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是有用的付出,有意义的劳动。
第二,树立教学本质观。以往的教学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互动,无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第三,树立教学开放观。新课程强调,教学应是开放的学习过程,打破传统封闭保守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 短,其次还应加强教学双方、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环境的交流,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 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第四,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往的课程只是教学计划、教材、教参等文本,而现代的课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与创造。这一切皆由教师来把握并加以整合,从而形成现实的课程,即教学过程。可见,教师起主导和桥梁作用,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因素,学生起主体和参与作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
第五,树立轻教重学观。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教轻学,而新的课程方案强调重学轻教,要求教学中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相长。为从根本上转变重教轻学的倾向,新课程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流学习方式而加以提倡。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有着太多的神奇和奥秘。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
第六,摈斥棍棒教育,树立人文教育。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棍棒教育根深蒂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发人深思。难怪大教育家陶行知说: “棍棒之下出孝子,但你的棍棒可能打掉一个爱迪生,可能打掉一个瓦特,打掉一个牛顿!”我们应该树立新的人文观念,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争取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三、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在我国广为流行的是传递──接受式, 也称为灌输式,填鸭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使用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介绍讲解性的内容上运用比较有效,当期望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一定的知识去应试时比较可行,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长期使用培养出来的是一大批没有思想与主见的高分低能者。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发现的活动,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活动,在新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以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构建知识的活动,具有一定思维空间和思维强度的创新、探索活动。新型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如实物、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和网络 课堂为一体的教学平台,采用生动活泼的多维立体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教师既通过语言、板书、形体动作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运用传统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主宰人类发展的领头科学, 在基础教育阶段,生命科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扎实的生物基础知识是生物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生物科学素养更是新世纪的要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多维课堂教学模式,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师。
第四篇: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会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会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改革
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等次标准,教师在课堂上以学案上的探究性问题为教学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解决相关问题,得出有关结论,掌握相关知识。讲学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帮助,可大大增强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采用导学案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是我们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和推广导学案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放老师,解放学生,是我追求的改革目标。
一.以导学案为导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的有效载体——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教学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运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成果进行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活动,才能实现“导学案”三维一体的设计目标。这样的课堂,学生无疑成了主体,而老师是组织者、导演;这样的课堂不再把掌握解题方法当作唯一的目标,它更看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这里的评价用到了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以及老师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的有力体现。
初中生物导学案的使用可概括为四步教学法:前置学习、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探究、讨论等)、激励评价、拓展活动。
(一)前置学习(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提前发,预习要求:主动、独立、尽所能地完成导学案。
(二)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探究、讨论等)
课堂交流:根据预习的情况,进行小组内交流和学生教学生,尔后请小组代 表展示本组预习交流后的成果,并接受别人的质疑,针对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组把问题进行点拨。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更深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是积极参与,遵守纪律。
(三)激励评价
临下课前10分钟左右,做课堂评价练习,当堂测试,下课时立即收起。课后批阅:教师及时批改。
练习点评:第二节课首先由小组代表对前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其他小组对其点评,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这个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评价能力、倾听习惯、尊重习惯。对教师批改的[课堂评价练习]中共同的问题,根据时间条件,教师可进行问题点拨,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个别问题,空出时间让其自己说出看法。课后拓展活动中的几个问题(一般不超过5个问题),由不同的组交流后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和辨析,从而让学生说服学生。
(四)拓展活动
练习中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主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及知识的重、难点,巩固拓展是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借以解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和实际问题。同时,也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中师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教师使用导学案上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时任课教师根据抽查学生导学案预习的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教学中力求百花齐放,各显己长。课后,教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做到随教随研讨随更新,避免同一个错误重复出现。
2、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预习,要求所有学生本着自主、独立的原则,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拓展题,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完成课堂学习内容:课堂上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如课内时间不够,可作为当日作业完成。总结学习心得:学生课后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整理导学案:学生对老师批阅过的导学案要及时认真地进行纠错,每单元学习结束,学生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之用。
三.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1、观念转变不到位,导学案设计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有待提高。所以,在导学案撰写时一定要在个人主备的基础上备课组内还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反复推敲和修改,最后再定稿,这样的导学案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质量就有了保障。
2、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学完该学的内容。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大多不善于与同学合作,往往仍然是各行其是。
3、时间冲突。到了重点章节,感觉时间安排还可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不是这没说到,就是那没处理。课堂上匆匆忙忙,完全没有刚开始时的那种游刃有余。认真反思一下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说明从思想上,我们还是放不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在“精”字上下的功夫还不够。老师讲的不够精,练习题选的不够精,这样,老师讲的多了,学生练的多了,课堂时间当然不够用。问题的解决也并不难,只要我们能放开手脚,多在一个“精”字上下功夫,精讲知识,精选习题,精确引导,就能解决好这一冲突。
4、课堂囿于导学案,太程式化,显得没有生气。当然,刚开始使用必然要先套用一定的模式,等熟练运用后,就可以达到有模式而不唯模式的境地。
5、学生对导学案不重视,尤其是导学案上的习题。表现在不注意保存导学稿,不注意补充完善导学稿,不善于反思总结。部分学生不做习题,错题不纠正等。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督促检查,逐步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导学案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解决,另一方面,要尝试其它课型,如复习课、讲评课等,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更加适应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更新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学校创造一个教师业务学习机会和平台,如开展外出学习、专家讲座和研讨交流会等。
总之,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一开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正视问题并不断的学习、摸索,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坚持导学稿的使用,我们目前所遇的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导学案的优点也一定会最大化的得以发挥。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党中央说:“要与时俱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得很快,教师也要主动学习,大胆实践才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反思,坚定信念,把握新课改的态势、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断厚实自己的从教底蕴,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课改的特色之路。
第五篇: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1
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一)语文学科因其本身的综合性,给予了语文教学改革一个庞大的空间。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更新,学生们的课堂兴趣增强。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课堂趣味浓,却有如观花赏月、听曲观戏;教学媒体多,课件、视频、录音竟相登场,却有如商品展销热闹一时;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与语文本身并无太大的关系。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为了学科拓展,就急于把文本之外的内容塞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给人的感觉是热闹之后的空洞。为此,我结合近几年来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就教于同人。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有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言万语,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常言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然而,不要忽略这句话和前提是读《哈姆雷特》,如果是读《李尔王》,读《奥塞罗》呢?我们何从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哈姆雷特是从《哈姆雷特》中里读出来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还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章。它们本身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挖的一个个宝藏。
我上了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一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兴致高涨,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七年级上册,《春》一文,我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忙得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他们的这种学习劲头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我把有关春天的知识短文、诗画交给学生品读时,我发现他们不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准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这样学生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因此,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如上《化石吟》一课,一些教师仅是引导学生发远古之幽思;上《看云识天气》时,把时间过多分配在有关“看云识天气”和“听天气预报知天气”的辩论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这种舍语文,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的课堂,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到工具性上。
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一)永和中学 高 旭 东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