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3篇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1听了孙老师的一堂《认识三角形》的课,整体感觉重点突出,各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比较清楚,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自然。课一开始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自行车红领巾、三角板等引出三角形,并让学生画出三角形,通过两个图形的判断,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二、重视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教材60页的内容,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在给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三条”、“线段”、“围成”,并重点说明“围成”和“组成”的区别。接着安排了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用曲线围成的图形,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老师在教学中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三条底。(2)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教师对照学生先前学过的过一点作一条边的垂线段的知识,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
四、教师注重细节的把控,及时质疑点拨,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的高后,马上问学生你能说出哪部分是高,哪部分是底吗。学生在此处出错了,教师立即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帮学生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进一步的认识。
建议:
1.当出示了交通标志时,我觉得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画三角形的高较困难,教师应在此放慢速度,并板演做法。
3.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时,教师要强调用大写字母表示,小写的字母可以表示三角形的边。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2[教学回顾]
1、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
2、三角形应用为什么这么广泛?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容易拉动而三角形拉不动?
4、操作: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从形状上区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同的特性。
5、区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尝试画高(从上往下画),教师示范画高。
2、画高策略:转过来画。(从上往下画)
3、尝试不转动画高。
4、比较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体会三角形高的意义。
[几点思考]
一、有效提问,把握教学重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有赖于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入把握,并能在教学进程中,通过各种设计来有效达成目标。比如,提问的有效性。(见回顾一、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X老师用了5个环节达成了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这个教学目标。从学生对三角形的原有认知出发,探讨三角形应用广泛的原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这里,X老师的问题是“生活中三角形应用为什么这么广泛?这中间起到什么作用?”——如果看了三角形的图片后,这么问:看了这么多三角形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两种提法,达成的效果是不同的:一种是有针对性的,一种是漫无边际性。
又如一下《统计》,老师先出示一幅水果图:(苹果,桃子,草莓,梨子),让学生把数好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具体过程略)接下来让学生体会水果图和统计表在表达水果个数时,统计表更容易看出水果的数量。教师把水果图和统计表放在一起,提问: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学生的回答大多是喜欢水果图。这里,问题的指向出现了模糊,学生没有从该问题里“体会”到老师的意图——哪个图更容易看出水果数量?所以答不到点子上。一个问题的提出,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展开,问题要提到点子上,切忌散漫。
教学设计好比对楼房进行装修,好的设计,可以提升住宅品位;同样的,在教学中,好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化解教学难点。三角形画高是一个难点,它的基础是学习垂直与平行时垂线的画法:从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垂线(直线不够要延长)。经过了平行四边形画高的学习,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接触了。三角形的高学生从上往下画基本没问题,但丛底下2个顶点往两边画高就有难度了,陈老师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分3步,从易到难,在不断的尝试纠错中完成画高。(见回顾二、三角形画高)这样的分层设计,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常听人这样评价数学老师: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有时想想,为了还原知识的生活背景,要创设生活情景。这样的东西多了,数学课有时就赛过语文课了。但数学课应该具有的“数学味”,还是与数学老师的课堂语言有很关系。在浙江众多的数学名师中,听一次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很有“数学味”的老师的课堂:朱乐平的理性思辨,俞正强的幽默风格,陈汝耐,袁小平的语言精炼,都让人回味无穷。40分种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多,学生未必听的多,但学生自己练习的肯定少。所以,换个角色,让学生尝试说,尝试做,学生再相互补充答疑,教师作必要的规范点评(见回顾二、三角形画高),这样,课堂就慢慢灵动起来了,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渐渐的显现出来了。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评课稿3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画高等内容。周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孙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后自己画三角形由实物到几何图形体现了抽象的过程。然后教师让学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三角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定义,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分析定义,这个过程体现了一种由生活入手抽象到图形再到理论的认识过程,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
2、巧妙利用旧知,降低了画高的难度。教师将三角形的两条边去掉留下了一个顶点和对边,由做点A到线段BC的垂线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华高的方法其实是以前学过的,学生画出垂线段后教师将三角形还原,让学生豁然明白刚才的操作正是在给三角形画高,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还降低了教学难度。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顶点和对应的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能用色粉笔表示,我想学生对顶点和对应的底及底上的高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不过,我认为本课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三角形除了美观外还有什么作用?可以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学习埋下伏笔。
(2)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如什么是三角形的高,画高时方法的叙述表达,要领着学生去说,边画边理解定义。
再如,判断图形是否是是三角形时也可根据三角形定义去判断不否何哪条规定。
第二篇:三角形的认识评课稿
评《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起点与基础,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如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线段、角,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徐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一堂充满活力的课,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课。下面具体谈谈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方面:
一、充分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展开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徐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没有直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个定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紧紧围绕“三条线段”、“围成”这两个关键词充分展现概念生成的过程。
1.徐老师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的三角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既唤醒了学生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也为学生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三角形,可以使表象清晰化。3.再选用学具袋中的材料,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摆一摆、指一指、比划一下,自己创造三角形,逐步使头脑中的三角形表象外化。4.然后调动观察、想象、操作过程中的体验,建立三角形的概念,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5.最后,通过练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这些看似普通的环节,无不体现着老师的精心设计。
二、抽象概念形象化,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三角形的高是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将其还原,将其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才能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接下来,徐老师通过课件微视频积木山的直观演示,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动手操作、尝试画高,在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画三角形的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拿着三角板转过来转过去,不知如何放。但徐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却画得得心应手。
究其原因,是因为徐老师已经通过微视频和几次尝试练习将教学难点分散和各个突破了。
1.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与学生已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一样。因此,在学生通过微型视频理解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以后,徐老师安排了两次画高的活动。
第一次:学生尝试画高后,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辨析,在辨析交流中,与已学过的旧知建立联系,掌握画高的方法。
第二次:旋转三角形后,画出其它的高,使学生认识到任意三角形都有3条高。
2.徐老师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高与底,并建立高与底的概念,再模仿画高,在讨论辨析,纠正中逐步形成画高的技能。
从锐角三角形,到直角三角形,再到钝角三角形,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把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相关知识迁移过来,学生学得非常顺利,丝毫没觉得困难。
四、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本堂课,从一开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的三角形,到三角形定义的概括和三角形特征的研究,再到底和和高的学习,最后到本课的难点,画高。徐教师总是把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而且还获得了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堂课,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
其它建议:
1.学生上台交流时没有演示,老师的示范也不够。
2.第二次旋转三角形后(给不标底的三角形画高)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出现各种不同的高。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可以换一个不标底的完全不同的三角形,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比较多。
第三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的评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的评课稿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乐于操作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创设的数学活动应该是 “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的思想。
我在《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个体的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和兴趣,组织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采用“激趣与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本知识,来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复习”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说出三种三角形的特征,为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奠定一定基础。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三角形,特别是直角三角板,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既激活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已有了解,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规律,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当老师提出“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这个问题时,学生已是兴致盎然,非常乐于操作数学,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数学规律了。
二、探索发现,让学生善于实验数学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因为它从源头上剥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的结论来源于学生的探索,对现象的观察,对数据的度量、统计与分析,对各种情况的归纳总结。我们要设计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积极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这节课,在“探索与发现”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研究:
1、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三个内角的和,发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但同时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争论,进入第二层次的探索。(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学生的操作和交流中,提出的“我可以用实验证明你是错误的”,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辩论场,只有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可以操作的课堂,用“做数学”的理念来实施教学,学生才能善于实验数学,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
2、利用学生引发的争议,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并进行交流。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折拼等多种方式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规律。特别是“把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折成了一个直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效果也比较好。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也是给课堂生成的机会。利用学生创造的素材挖掘内在的知识,正是我们注重课堂生成和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从学生的发现中,不难看出学生善于实验数学,完全能通过数学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
三、迁移应用,让学生精于实践数学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应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精于实践数学。在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后,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即完成“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题”,求出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与他人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领会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路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表现精彩纷呈,特别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求法,出现了多种形式。
1、55°+90°=145°,180°-145°=35°,因为直角是90°。
2、180°-55°=125°,125°-90°=35°3、90°-55°=35°,我是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所以只要用90°减去55°就可以了。
实践表明,把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应用,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勇于研究数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学生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学生发现了数学规律、能比较熟练的应用后,他们必然会产生新的欲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时,我们应适当地提供一些材料,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机。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部分解决了两个问题,想想做做第2、3题,让学生研究、交流,得出“不管是大三角形还是小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讨论“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由于通过了大量的活动和交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能积极地、深入地去研究数学了。拓展延伸,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促进素质教育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勇于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数学的奥秘,可以开阔思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整个课堂教学用“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替代了传统的 “五步教学法”。在学生主体的探讨和实践中体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数学规律,使探讨氛围达到高潮,在交流和探索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轻愉快地消化了抽象的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的形成。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今天,我在名师实录里听了《平均数》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看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掌握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情境。新课导入时,让学生根据踢毽子比赛中两个组的成绩,比一比哪组同学的成绩好,再讨论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引出平均数;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平均数的应用,了解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这些内容都是来自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结合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渗透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探究新知。
教学中教师以“移多补少”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对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并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计算的方法。如,你们还有其他方法来求出第五组的平均数吗?激发了学生的思促使学生探讨出多种方法。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浓,教学效果较好。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评课稿1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材料
听了李老师《平均数》一课,现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意识”谈自己几点体会:
1、选材丰富多样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教师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本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身高、平均气温、平均年龄等等,选取了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更能体会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方法引导准确
出示了表格后,让学生观察,说说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通过学生发言,知道了可以比出谁收集的水瓶最多、谁最少。教师还鼓励学生说:用比较的方法获得了新信息。学生的表达得到了赞许,思考更加积极了。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提一个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将学生引导了本节课的知识上,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在交流汇报中,从而引出什么叫平均数,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除以份数或移多补少,并且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从感官上真正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3、练习完善知识 练习中又将生活与平均数联系了起来,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第一题明确了平均数的范围,第二题小结出了平均数的意义,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第三题平均数还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等等,练习内容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是一步步升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
4、注重习惯养成
教师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引导。建议:教师提的问题可以精炼些,更好的体现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