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我校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一切从实做起。确立了以 “课内导学、课内展示、课内解惑、当堂训练、课内总结”五步教学法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内导学、课内展示、课内解惑、当堂训练、课内总结
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口号下,我校确立了以 “课内导学、课内展示、课内解惑、当堂训练、课内总结”五步教学法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对五步教学法进行探索和学习。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内导学:
(一)、导学案的设置
(1)认真钻研教材和标准,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在学习的要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的制定出学习目标,并对教学做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精心设计出来。使学生通过对学案的学习来掌握知识、方法和技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出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
(二)、教师正确使用导学案
1、解读学习目标
课前,教师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和分析,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和学习。
2、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二、课内展示
1、展示时,展示的内容不宜太多,形式多样,可以是抢答、必答、投影或者是板答等等。展示的时间上也应严格规定,一般控制在5-8分钟之内为宜,否则将影响新课的教学。而对于复习课的课前展示时间则可以适当延长。
2、让学生认识到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展示中,对有些问题只要答案正确便可一带而过;而有些问题却需要深入追究,问清楚来龙去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将前面所学知识的疑点暴露出来,为后续学习排除障碍。
3、及时进行点评。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指出错误并引导他们分析题目的正确思路和方法。除教师点评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互评,找问题和差距,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课内解惑
教师要安排8-10分钟左右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强调和点拨绝对不能丢掉.1、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但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和好的思维方法,教师该讲的还要讲,该强调的还要强调.在学生已形成的知识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指出错误,分析错因,通过互相评价讨论,更正错误,寻求做题的规律,帮助他们归纳,上升为理论,并指导他们对其进行综合运用。引导他们学会和运用数学中蕴涵的方法,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形成清晰、逻辑性强的数学解题思路。
3、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一批得力的助手,引导和鼓励他们围绕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在学习中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难题时可以相互讨论、质疑,还可以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最后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提升。
四、当堂训练
1、练习要体现出在本堂课中学生的收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起到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作用。一般按由易到难7:2:1的难易层次来设计,将有关的题目分层地呈现给学生,照顾不同层次学习有差异的学生。训练不得少于15分钟,让他们逐步地往上爬楼梯,一直爬到知识的顶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教学的改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当堂训练有很多方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比如可以是当堂测试、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当堂批改等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实现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3、当堂训练要及时反馈、当堂纠正,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并让学生将错题作为作业整理在错题典型题集本上,下来多看、多思考,做到堂堂清。
五、课内总结
1、让学生用2-3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思考,找出本节课的疑惑点、重点和考点。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升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引导他们归纳出蕴涵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并对它进行灵活运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为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和教学组织.参考文献:
[1]杜文华《.数学教学新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9期
[ 2 ]陈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2008(10).[ 3 ]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 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第二篇: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
“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介绍
作者:张晓静
近年来,浚县白寺乡一中在学习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出“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收效。现将“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介绍如下:
第一步:明确目标
一、导入新课。通常情况下可直奔主题,如前后两节课联系密切,则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二、明确目标。学习目标要符合学情,具有层次性和指向性。
第二步: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对每一道题甚至每一类题做到心中有数。遇到较难的题,应在自学提纲中为学生“铺设台阶”,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较简单的题,则要进行适当变形,在关键地方预设问题,以引起学生注意。
二、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对疑难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切忌不思考就讨论。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畅所欲言,从学生热烈的谈论或激烈的争论中发现问题,最后统一思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争议大的问题可选派代表向其他小组求助。
三、完成课后练习及习题。如题目较难、较多,小组成员可自行分解任务;如题目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到当堂作业当堂完成。
第三步:展示答疑
一、展示。学生完成自学提纲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成果。这时上台的学生一般是成绩中等或偏下的。
二、纠错。小组代表展示成果以后,其他学生可以上台纠错。一般是先让后进生更正,如果他们更正得不完善,再让成绩好的学生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切忌一开始就让成绩好的学生纠错,同时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力争一题多解。
三、答疑。在学生纠错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整体知识进行宏观把握,比如: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属于计算技巧方面的错误,还是知识理解方面的错误?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答题可能出现哪些错误做到心中有数。有些问题的纠错可以让学生说出理由,有些问题必须由老师解决,比如: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和知识的要点、易混点、易错点等,即使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也必须重点强调,做到精讲细讲。
第四步:拓展提升
一、“走出教材,变换题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变换题型练习,打造高效课堂。
二、“走进中考,感受中考题型”:从初一开始,每一节数学课都要注重寻找一些与之相对应的中考题目,加强训练。这样做,一方面学生会感到新奇,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把中考题渗透到了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中考题的难度。这样,整个初中三年,学生都在练习中考题,中考前,很多题目他们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再畏惧中考,应对各种题型均心中有数,从而驾轻就熟考出好成绩。
第五步:回顾小结
知识回顾与小结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就能看到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学习目标,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因此,知识回顾与小结是全部课堂知识的浓缩,也是全部教学内容的概括。
第三篇:初中数学概念五步教学法
初中数学概念五步教学法
大理州洱源县振戎民族中学 杨清文
摘 要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和基础。针对目前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体会,将数学概念教学归纳为五步:即举例、归纳、下定义、诊断、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充分提示了数学概念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摆正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建构数学体系的基础,是数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科学性和严密性构成了数学科学的大厦。《九义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数学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前提。学生只有概念清晰,理解正确,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论证才不会导致失误。
数学概念在不同层次的测试中历来被作为不可缺少的考察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势要求下,对于数学教学工作者来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是教师在教学上的首要任务。
目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是觉得概念枯燥,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蜻蜓点水,在概念教学中出现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现象;二是对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认识不足,认为学生理所应当能理解,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分解办法少,致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一知半解,严重影响数学知识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成了数学教学中的隐患。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此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将数学概念教学总结为五个环节,简称五步教学法。
一、是3x元和2x元。
(2)若 适当补充,以说明所有常数都是同类项的规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叫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将学生在实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的实例抽象为数学概念,但应认识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仅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全面性,因此有必要进行下一步。
四、121x此,还意外地发现,同类项有一个条件隐含于“项”中,那就是:同类项是针对单项式而言;一元二次方程中也有一个隐含条件:一元二次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它属于整式方程。
五、知识在概念的积累中丰富,能力在概念的实践中融会拓展。只有在应用中概念才体现价值,也只有在应用中对概念的理解才能更全面,更深刻。
五步教学法充分提示了数学概念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摆正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2.张世芳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2年
第四篇: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命题作文的教学专题
浅谈初中命题作文的教学
内容摘要:写命题作文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辨析的意识。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作文,不同年龄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审题 批改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和各类考试中最为常
见。它的特点是学生必须在同一题目下进行写作。
近年来,随着考试命题的开放性趋势,考试命题作文的题目也突破了以往形式刻板、内容局限、主题单一的弊端,虽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作文题目内涵丰富,呈现多远化的倾向,给考生以很大的发挥余地,便于考生写出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文章;在体裁上,除诗歌、戏剧外很少有限制,这便于考生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的体裁进行写作,写出文情并茂的好文章。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是如何命题
1、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她)是谁?》、《你看看他(她)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
2、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按心理学分类,一般把12——15岁划分为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
七年级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笔者曾经调查过许多学生还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的梦》、《童年趣事》、《我升入初中学习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年级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笔者又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去哪里了?》、《倾听小河的诉说》、《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一堂语文课堂》等。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九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黄金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
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其次是如何指导?
1、审题的指导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审读、分析,弄清题目所给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综合,抓住最主要的要求;有时还要联系思想和生活,不仅弄清题目的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意思,把题意真正弄明白。
由此观之,审题实际就是推敲文字。以《黄金时代的我》为例,学生作文之前,我先布置几个思考题:①判断“黄金时代的我”的短语类型,并找出中心语;②指出作文的写作范围;③指出文章的体裁;
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很快地归纳出这是一篇以“我”为中心的写人的记叙文,写作范围是黄金时代----即中学时代。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不至于偏题甚至跑题。在指导过程中,笔者认为判断文章体裁最关键,一般的文章通过题目就能判断出来,像记、述、见闻之类多是记叙文 ;论、评、谈、驳、小议等多是议论文。当然也有一些题目难于判断,像《永不熄灭的蜡烛》、《微笑》、《一张照片》等,遇到这样的题目,就需要学生深思,分析它的题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者找出它的象征意义。
2、写作过程的指导
笔者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写“下水”作文。教师“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导作文光讲写作理论不行,得有范文引路。课本上的文章虽典型,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内容大多离学生实际较远,而且都出自名家手笔,与学生的作文不在一个层次上,学生很难模仿借鉴,对学生只有宏观指导的意义,缺乏直接引路的作用。最好是教师能亲自“下水”。因为教师的“下水”作文与其他人的作品相比,更有优越性。作为学生特别想了解自己的老师,他们对老师充满了好奇心,所以笔者认为师生之间得以沟通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的作品。在作文中和学生交流,或相互讨论后再写作,学生能借鉴教师的写法,拓宽思路,作文难度也降低了,作文完成后,师生的都可以粘贴在教室里边,比较优劣,总结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敬服教师,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给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那次指导学生如何写自传,当笔者念到自己的自传时,念到伤心处许多学生都哭了,笔者也哭了„„当时那种师生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笔者觉得自己和学生的心贴得是那样近,师生之间真正达到了“情感相通的妙趣”。后来学生的作文写得相当成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是笔者的“下水”作文效应。
最后是作文评改
(一)作文的批改
作文的批改,传统方法是教师批改。教师费力不少,收获却甚微,所以笔者打破传统,经常组织学生互评。每次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定作文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次按照老师不同的要求和安排批改组以外同学的作文。每个学生初改一篇,然后相互轮流批阅。有不同意见的,小组间进行讨论,也可以拿到全班同学面前共同讨论,最后求得共识。全面批改后,教师收集作文,认真检查学生的评语,纠正错误,发现优点,为讲评做准备。
学生参与批改作文,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在批改中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每次批改侧重点不同,批改也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作文的讲评
学生最喜欢上的就是作文讲评课,可以说作文讲评的实际效
应优于作文前的指导,抓好讲评课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讲评的方法很多,根据作文完成的质量,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像着重讲评有代表性的作文,也可选择不同水平的作文进行对比指导,还可进行专题讲评,举行作文展览等。总之,讲评要恰如其分,切忌面面俱到。
作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写文章;作文教学过程又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 2
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书目:
《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柳斌:《教学思想录》 江苏教育出报社,1996年。
高长梅、白昆荣:《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第五篇: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愉快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愉快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愉快教学法”就是指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气氛。本文从教师巧妙运用“愉快教学法”实行地理学科的教学,即从引发学习兴趣到激发学习兴趣,再到增强学习兴趣三个层次逐点阐释,其终极目标是让广大学生改变厌学、不学的不良学习情绪,提高认识,从而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改变他们从厌学、不学到会学、爱学、乐学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 愉快学习激发兴趣 课堂设计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课被很多学生乃至家长认为是“副科”。虽然这两年已经列入中考,但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甚至不动不学。其实,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尽管如此,地理学科还是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八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注重地理课的“愉快教学法”是改变地理教学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此,我对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谈点个人粗浅的做法。
一、巧设课堂气氛,引发学习兴趣。
(一)巧设情境,创设愉悦气氛。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而师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关键所在。例如,在讲“中国的疆域”时,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唱着这旋律优美、歌词动人的乐曲,较自然地引发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情感,轻易地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向上、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二)察言观色,创设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我注重观察学生的言行,洞察他们的心理动向,有意识地培育并引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消除种种不良的因素。例如,有一次我去上课(前一节课上的是体育课,学生练习跳绳),上课铃已经响了,有俩学生还在玩绳,班长叫起立时,他俩还舍不得把绳
子收起来。我站在讲台上静观其变。随即,班里鸦雀无声,我柔和地看了看他俩,并没有开口训斥,他俩便立即收起绳子,红着脸,规规矩矩地坐好,而我并没说什么便开始上课,课堂上这俩学生听课比以往都认真,似乎在感恩老师对他们的宽容。课后回想,我认为主要是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又没有当众教训,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从而保护了他们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相反地,如果当时我借此机会,把两位学生大批特批一通,即便他们不反驳,心理也很委屈,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以这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去听课学习,效果能好吗?
二、善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改进教学方法,讲究课堂艺术,搞“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兴趣学科,那么,就要求教师善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会学。
引用歌谣谚语教学。歌谣、谚语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容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
巧用古诗词教学。利用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能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例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的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诗句,既给人美的享受,又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利用地理漫画教学。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又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讲解森林资源的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也带走吧!”然后让学生讨论:这幅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出现了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的可悲结局。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爱学。
海乘船到美国去的孕妇,在太平洋上生下双胞胎,按出生日期计算,先出生的姐姐反倒是妹妹,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学生极感兴趣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便于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好方法。
(二)借助科学性材料。
科学可以破除迷信、盲崇,直达真理。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天文、地理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我国季风气候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及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火攻曹营成功的典故;讲中东气候时给学生提及伊拉克战争在2003年3月爆发,美国是等不及联合国批准就对伊宣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想赶在中东炎热的天气来临前攻下伊拉克;在讲首都北京时,让学生说出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间(2008年8月8日),然后告诉他们确定8月8日的一个重要因素——天气,预计那几天北京的天气有利于运动员的发挥。把这些科学材料里包含的地理科学知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豁然于心、恍然大悟,这样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三)借助时事性材料。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而现行教材的更新换代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变化。为了使教学常教常新,我平时很注重从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收集一些最新的数据、资料,并且分门别类装好,以作为地理教学的补充内容。如,在讲我国的邻国时,给学生分析1990年前夕苏联解体的情况,之后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5个。而这两年的教材里,我国的陆上邻国减为14个,原因是我国西南部小国锡金已成为印度的一个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与教材紧密相关,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教学有较强的感染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地理教学效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求广大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这样,地理课不再是乏味的、枯燥的学科,学生学起来一定会趣味盎然。通过努力,地理教学一定会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参考书目:
1.云南省教育委员会编,《中学地理教法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
2.中国地理学会,《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6、7、9、12、期,2005——2007年全年刊,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3.万福、于建福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2001年6月版,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