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还有“选难认字”:各组商量选出本组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上打“√”。先请几个慢生开火车读没有打“√”的生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火车读打了
一、两个“√”的生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较多的生字。鼓励学生争做“聪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记忆难认字,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补充;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大象,你觉得大象太大了,就犹豫着到底接还是不接呢„„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自主参与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这一目标的成功实现与否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对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即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创新式语文教育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
创新式语文教育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的能力。
让我们充分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源来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重视发挥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作用,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宝贵的资源,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把差异的产生和解决都视为推进儿童发展的契机。
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效的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四、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五、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儿童阅读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主动发展的基础。为此,应当大力发展能使儿童尽早阅读,进入意义场的语文教育,并且把这种语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突破口。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
汉字是形象联想的文字。汉字不同印欧语系中的英语,英语的书面符号是一种表音文字,每一个单词都是由没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繁复丰富的词法形式、形态标志,句子的组织以动词为核心,完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自由。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强调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因此,看到一个汉字,容易产生联想,推测它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儿童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词句的大意。汉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又使得儿童在没有教的情况下也能对音和意揣摩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儿童在阅读中实际使用的汉字远远不止课堂中所学得的,他们在阅读中障碍越来越小,遂使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一个生动鲜活充满神奇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延伸,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不断产生认识未知的动力。
六、先进电教法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单纯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德智体美整体型的创新教学模式转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传统教育精华的积淀,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一节语文课让学生不仅能学会二、三十个生字,还能学会汉字输入,将认字、阅读、写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负担之轻,兴趣之浓,能力培养之快,这已成为多少教师多年来梦寐成真的事实。
计算机创设的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学生的学习也在毫无负担、压力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同时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其实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只能持续15分钟。要使这种资源得到发掘和扩展就必须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发现式学习。
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镇中心学校
第二篇:小学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第三篇:小学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共)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还有“选难认字”:各组商量选出本组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上打“√”。先请几个慢生开火车读没有打“√”的生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火车读打了
一、两个“√”的生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较多的生字。鼓励学生争做“聪明娃”,开动脑筋想办法记忆难认字,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去,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补充;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大象,你觉得大象太大了,就犹豫着到底接还是不接呢……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自主参与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这一目标的成功实现与否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教师一个人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对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即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创新式语文教育以“生本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体系”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得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发展,儿童的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觉的。这时,儿童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分精力。”
创新式语文教育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协作学习而展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并逐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的能力。
让我们充分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源来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重视发挥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作用,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宝贵的资源,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把差异的产生和解决都视为推进儿童发展的契机。
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效的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四、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五、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儿童阅读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主动发展的基础。为此,应当大力发展能使儿童尽早阅读,进入意义场的语文教育,并且把这种语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突破口。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
第四篇: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2
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黄凤玲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平易近族聪明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成长过程中她以执拗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连结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若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长短比平常。那作为基本教育阶段的教师该若何去面临“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层见迭出,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主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体例也有十多种,下场也利弊兼有,讲究也出格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立异精神率领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美有所担任有所打破,总也显的保守了一点。
“立异”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立异”就是把死板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熟悉的汉字,酿成学生在轻松兴奋的“生本”情形中把握常识,把握汉字纪律,减轻学生承担,培育立异能力,连结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兴旺求知欲的一种教学体例。
针对小学生无邪活跃,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春秋特征,我们应该不失踪机缘地操作儿童智力成长的最佳时代,积极挖掘教材自己所蕴涵的立异身分,把欢愉引进课堂,让孩子们经由过程积极介入,深切感应感染到有趣游戏的欢愉,思维立异的欢愉,互相辅佐的欢愉,获得成功的欢愉……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年夜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缔造了良多“立异识字”的体例,力争营造出一种自立、协作、立异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立异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欢愉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兴奋原则促动的,它是知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知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重力不单能持久、不变,而且注重的严重水平也较高。
我在“立异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伴侣”、“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体例进行教学。但愿经由过程各类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体例辅佐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进修,经由过程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就教小组同窗;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设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伴侣”: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按照合体字的纪律,把它们分袂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门的卡片,发给学生,要肄业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伴侣?”到讲台后另一个同窗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伴侣。”两小我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若是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汉子不成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年夜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纪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堆集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纪律,经由过程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此外,还可鼓舞激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不异点、分歧点。
还有“选难认字”:各组筹议选出本组的两个难认字后,各小组长在本组难认字的字卡上打“√”。先请几个慢生开仗车读没有打“√”的生字,再请几个中等生开仗车读打了
一、两个“√”的生字,最后,请几个学生读打“√”较多的生字。鼓舞激励学生争做“聪明娃”,开动脑子设法子记忆难认字,例如记“警”字,有学生说一人违反了交通轨则,一位差人走曩昔,向他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往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学生可填补;记“转”字,有学生说“转”字上“车”加“专”,就是说一小我开车必然要专心,否则在转弯的时辰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赔钱的;记“豫”字,有学生说“豫”是“予”加“象”组成的,“予”在古语中是给的意思,别人要送给你一头年夜象,你感受年夜象太年夜了,就踌躇着到底接仍是不接呢……
采用这些活跃形象、趣味无限的游戏进修的体例,学生乐趣昂扬,记忆深刻,识字下场极佳。
二、自立介入法
《语文课程尺度》第一学段的识字方针中明晰指出:让学生喜欢进修汉字,有自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若是孩子学得自动,肯动脑子,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体例来识记。这一方针的成功实现与否牵扯到一个有关“教学结构”的问题。
“教学结构”是指在必然教育思惟、教学理论、进修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情形中睁开的教学勾当历程的不变结构形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管教师灌注贯注常识的地位。(有人把一节课上年夜部门时刻教师一小我讲,教师讲得一切都是对的这种课堂教学,称为2/3现象,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这种教学结构严重地按捺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束厄狭隘了学生立异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专家认为,即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积极介入的学生至多只占20-30%。
立异式语文教育以“生本教育系统”为指导思惟,以更始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方针。郭思乐教授在阐述他的“生本教育系统”时强调,“在现有的教育中,儿童获写意义的过程被拉得十分漫长,教学沿着一个一个局部线性地成长,儿童的进修在年夜年夜都情形下长短自觉的。这时,儿童不成能发生真正的进修积极性。事实上,儿童的进修积极性的最丰硕的来历,是对于所学材料意义的感悟。他的进修思维的成长过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说,所学内容在儿童脑子中形成了‘意义单体’: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的感悟。传统的分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始终使儿童处于被动地位,只调动了儿童的部门精神。”
立异式语文教育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教育思惟,教学勾当都环绕着学生的自立探讨进修、谈判协作进修而睁开,教学的最终方针是要求进修者自立完成对常识的意义建构,使自身思惟、情操受到陶冶,并慢慢具备自动获取常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共事合作的能力。
让我们充实相信儿童是生成的进修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原本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正视阐扬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浸染,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珍贵的资本,看作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把差异的发生息争决都视为推进儿童成长的契机。
让我们找出一种更好的教育体例,使教师是以可以少教,可是学生可以多学;使黉舍是以可以少些喧哗、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欢愉及坚实的前进。从而达到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用的平易近主、平等、宽松的进修情形。
三、别致引趣法
乐趣是最好的教员,有了乐趣,学生才能自动、兴奋的进修,才能在课堂上阐扬主体浸染。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若是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经由过程猜谜来巩固所学常识,既可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又可经由过程对谜语的综合剖析,培育逻辑思维能力。而按照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此刻的动作是站着,仍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覆:“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把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说话是斗劲受学生接待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乐趣盎然、轻松兴奋中把握生字。例如,进修“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酿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敦促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实力能把桌子敦促吗?”“不能。”“这就是‘实力’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此外,还可让学生肆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立异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别致感和创作欲望,既堆集了识字量,又磨炼了表达能力。
四、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近似“智力竞赛”的体例,这种教学体例是按照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默示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进修乐趣。“好赞誉”是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鼓舞激励是促进进修的主要手段。是以,在教学中,我随时注重学生心理效应,长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必定,使学出发生一种兴奋的激情体验,它会有用地撑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年夜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增强战胜坚苦的勇气,增添对进修语文的乐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出格是阐扬有用赞誉的促进浸染,学生在自学的基本上,以抢答记分或就地评分赞誉等形式进行角逐,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异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仗车角逐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辅佐他们战胜了进修坚苦,又辅佐他们增强了进修抉择信念;教学偏旁不异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妙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角逐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响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默示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巨匠情感昂扬,进修活跃,记得平稳。
五、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成能顺遂地把握常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成长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必然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本色上减轻过重的进修承担。阅读能力是进修的基本,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头,是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系统认为,儿童阅读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自动成长的基本。为此,理当鼎力成长能使儿童尽早阅读,进入意义场的语文教育,而且把这种语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打破口。
在进修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肄业生对所有生字城市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遂朗读课文。
汉字是形象联想的文字。汉字分歧印欧语系中的英语,英语的书面符号是一种表音文字,每一个单词都是由没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繁复丰硕的词法形式、形态标识表记标帜,句子的组织以动词为焦点,完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自由。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慎密亲密的联系关系。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折射出的汉平易近族思维体例,强调重贯通、重融会的审美习惯。是以,看到一个汉字,轻易发生联想,猜测它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儿童在阅读中碰着不熟悉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文句的年夜意。汉字形声字占绝年夜年夜都的特点,又使得儿童在没有教的情形下也能对音和意揣摩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儿童在阅读中现实使用的汉字远远不止课堂中所学得的,他们在阅读中障碍越来越小,遂使阅读乐趣越来越高,一个活跃鲜活布满神奇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延长,使他们获得欢愉,并不竭发生熟悉未知的动力。
六、前进前辈电教法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手艺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前进前辈教学手段,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纯挚常识教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德智体美整体型的立异教学模式转化。出格是信息手艺与课程整合后,立异教育理念的树立,传统教育精髓的积淀,以及多媒体手艺的介入,一节语文课让学生不仅能学会二、三十个生字,还能学会汉字输入,将认字、阅读、写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年夜,下场之佳,承担之轻,乐趣之浓,能力培育之快,这已成为若干好多教师多年来梦寐成真的事实。
计较机创设的多媒体情境使学生进修过程中碰着的常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学生的进修也在毫无承担、压力的情形下顺遂进行。同时计较机多媒体信息有用地吸引孩子们的注重力,并调动起孩子们的进修热情,据心理学研究剖明,“注重”其实是一种有限的资本,一般情形下,春秋较小学生的注重只能持续15分钟。要使这种资本获得挖掘和扩展就必需操作多媒体计较机来激发学生的进修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常识的获取与连结;有利于实现能培育学生合作精神的协作式进修;有利于实现能培育学生立异精神的发现式进修。
形象、直不美观的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合适学生的熟悉心理纪律,有利于调动进修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用手段之一。
识字教学的体例有良多,若何从众多的体例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体例呢?这还需要我们,甚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竭地试探,还需要为周全、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睁开更多、更好的考试考试。但不管试探和考试考试的体例若何分歧,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育出合适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配合全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出色而浓郁的一笔。
第五篇: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方面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和魔术般的卡片认读,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认不写的字回生的现象很严重。那么,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达到识字的目的?经过一学期的识字教学的摸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对看似枯燥的方块汉字产生兴趣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喜好,让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都充满童趣。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猜认生字”,“组合生字”,“送字回家”,“找朋友”,“玩玩字卡”,“眼明手快”,“摘果子游戏”。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及汉字。
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
2、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贵”,我编了这样的故事。“小宝贝踩到一条小青虫,小青虫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贵字上面的虫字没有一点。”又如“底”字,“有个小不点来到广场下买了一瓶乐百氏奶,‘底’字下面的一点代表小不点,不能漏掉。”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3、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根”,“一排小朋友,个个手背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非”,“1+1不等于2——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4、找规律识字。汉字中有许多规律可寻。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形声字的规律、象形字的规律、会意字的规律)。如在教学会意字“笔”时,我用实物毛笔向学生展示,并问:你们是怎样记“笔”的?引导学生说出“笔”上边是竹子做的笔杆,下边是毛做成的。并让学生说说还认识的会意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这样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字的结构特点,又提高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也会学了。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种方法巩固生字,让生字成为永久记忆。
学生一节课学习的生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往往是上节课学习的生字,下节课就忘记了,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在学习生字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开展多项活动,让学生再次认字。
1、在学生基本上认识了所学的生字时,我随意打乱顺序,指读生字,开火车读,看哪组火车读得快,读得准确,开得又快又稳。在学习合体字的时候,我设计了“摘苹果,找朋友”的游戏。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半个,打乱贴在黑板上,要求上台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我就把“苹果”送给他。这种游戏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全体,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游戏活动中复习巩固了生字。
2、开展“寻找我的好朋友”的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路牌、宣传栏、广告语、黑板报等地方寻找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生字,反复认读,加深印象。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书本上的字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从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热情。
3、开展“我会读”的活动。再认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因此,我利用学过的生字编写成一个个小短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记忆。另外,利用课外读物来巩固。班内设图书角,学生书包里至少要求带一本课外读物,课下随时阅读,不仅巩固了识字,还培养了读书习惯。
四、拓宽识字渠道,把识字引向广阔的空间。
“多识”,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上不封顶下保底”。“下保底”是指书上要认识的字一定要全部认识,这是底限。这是被每个老师所关注的,而且也在不折不扣地完成的。而“上不封顶”则是指学生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尽可能地多识字。这里因为没有量化的标准,所以很多教师没有去切实地执行。而这恰恰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多识”认真落实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去。
1、要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
如在班里开展评选“识字大王”“识字小标兵”“我真行”“识字小老师”等活动。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就一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后识字的兴趣。
2、课外阅读中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拼音学习完成后,便可熟练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这时,教师应该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阅读时要循序渐进。
开始时,可以引导孩子阅读背诵短小的儿歌、儿童诗、古诗等,然后再引导孩子阅读短小的故事,最后阅读教师推荐的童话故事。我在班里的黑板上开辟了一小块园地,名字叫“我来教你识字”。这块园地供孩子们把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的汉字朋友介绍给其他同学。操作方法是课间自己把新字工整地写在园地里,等到上语文课时,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请小老师教读、讲述识记方法、介绍是在哪个句子中认识的。这样,课堂上学到的识字方法开始自主运用了。
3、课余生活中识字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家庭生活是生活识字的广阔天地。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校园宣传标语、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周末,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
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每个单元,我利用积累与运用中的自主识字这一内容,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认识汉字朋友最多的孩子评为“识字大王”。评出的“识字大王”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时一些识字少的孩子。大家互相介绍,真是“乐在其中”!
4、自制“识字袋”,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将自己新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装在“识字袋”里,并定期互相交流、检查。
总之,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一定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只有认认真真地过了识字这一关,学生今后的阅读才不会有障碍。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认真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有我们教师的不懈努力;有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识字教学将一定会取得成功!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2
20xx年8月24日,在兴隆一中的大礼堂,学习了“关于小学习作教学和低年级的识字和写字教学”,收获颇丰。现将具体的心得交流如下:
这次培训通深入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具体内容,让我明确新课标修订稿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施过程之中的具体路径,这对于任何一个语文教师而言,都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找准教学重心。
深入解读新课标修订稿具体内容,不仅要知道新课标修订稿与原来新课标之间“删去、加上、修改”的三个区别,而且更应该明了新课标修订稿的精神实质,明了新课标修订稿从“时代发展、语句条理、追求变化”三个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实质
课程标准不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我们教学的指南针,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地研读。要紧密联系自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际,不能空对空。
语文习作教学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这些涉及作文兴趣、个性表达、作文内容、观察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修改能力训练、标点符号运用以及练习量等诸多方面,这些要求又是螺旋式渐进上升的。例如关于“个性表达”的`渐进要求是这样的:第一学段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第三学段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要求“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因
此,我们研读课标一定要拉通来有对比地读,教学才找得到渐进目标,不同的年段才找得到各自的教学重心。
其次我们要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作文是什么?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
因此,我们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依照“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三个维度思考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明确新课标修订稿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施过程之中的具体路径,教师需要从本质上入手,从整体入手。只有从“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三个角度逐一思考,新课标修订稿中所提出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其正确的思想导向、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许才能成为现实。
另外,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中,知道了,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多认少写,先认先写,降低了写字量,关注了写字过程,注重了基本功的培养。还解析了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枯燥单一、面面俱到、学用分离、识和写分离。这些在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注意了,才会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浅显易懂,很好的服务于教学。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又是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顺利地阅读,拓展知识面。因此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的教学规律,我采用多种形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一、激趣引导,自主识字
1、运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激发识字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日常的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诸如“讲故事”、“留悬念”、“猜谜语”、“观图画”、“看演示”等多种生动的形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节课都有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我尽可能教得生动有趣。例如:学习“口、月、木、日、竹”等字时,我先写出它们的象形文,让学生说说像什么事物,再一一配上相应的字,以此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最早是画出来的,然后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被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学得饶有兴趣。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学产生了由衷的热爱。
2、探索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从第一册的识字教学开始,我就注重对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识字的方法:
⑴偏旁归类,如:“辶”有“远、近、还”等字,“扌”有“打、拍、报”等字。
⑵比较归类,如:清——晴、飘—―漂、很―—跟。
⑶换一换,就是用熟字换笔画、换部件、换偏旁。如:天―—无、爷―—爸、棵―—课。
⑷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如:禾+火=秋、人+门=闪、月+土=肚、氵+青=清、艹+田=苗。
⑸减一减,就是用熟字减偏旁。如:惊—忄=京、把—扌=巴、松—木=公。
⑹编字谜,如:“春”字,“三人日下去春游”;“来”字,“米上加横竖出头”;“生”字,“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
⑺找反义词,如:弯――直、坐――立、多――少、冷――热。
⑻看图猜字,如:“棵”字左边画棵树,右边画果子;“从”字画两个人。
⑼顺口溜,如:用“有脚真开心,无脚直犯愁”,区别“真――直”。
⑽会意识记,如“坐”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⑾用组词的方法来比较识记同音字,如:“再――在、生――升”。
⑿整体识记,如:“船、蓝、黑、前”等字。
二、在整合中深化识字教学
1、识字与汉语拼音整合
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是小学生识字的基本途径。在拼音教学阶段,就要有机地渗透识字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拼音与识字写词的联系;尤其是要利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情境图、语境歌,用章节组词或说话等内容,使所学的拼音回归到具体的语言文字环境中去,帮助学生建立拼音与字词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拼音自主认读字音的方法,形成利用拼音来纠正错误读音的能力,做到拼、识相互促进。如在人教版第一册识字二⒈《比一比》的教学中,我利用情境图创设一个农家小院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上有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等东西后,要求学生独立借助拼音拼读每个词,再以“我给大家提个醒”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黄、苹、杏”是后鼻音,“黄”是三拼音节,“子”是整体认读章节又是轻声章节。在正音的基础上,去掉拼音让学生再次认读。这样按从看图读拼音识字→读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的流程,培养学生读字认字的独立识字能力。
2、识字与阅读整合
识字教学必须与阅读同步,在阅读教学中把识字与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等加以有机整合,让识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深和巩固,尤其是低年级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巩固识字效果,在教学中避免过细讲解,烦琐分析,把主要精力用在通过阅读进行识字,通过阅读巩固识字效果上。在整合性阅读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符号找生字,画生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了解字义;再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及个人习惯,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课程教材的识字量大,自主识字、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很重要,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例如在第一册《我多想去看看》课中的识字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有的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住了“告”字,有的用“去偏旁法”记住了“京”,有的通过比较记住了“北”、“走”和“升”字……接着,我用字卡强化较难读生字“城、升、广、想、能、京”的读音。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扎实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巩固识字。
如在《雨点儿》一课中,我在教学第一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时,我先指导朗读,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数不清”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借助实物鸡毛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飘落”,最后用“从”说句子。这样,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口语训练”有机整合,既巩固识字,又培养了语感。
在实践中,我尝试把“识字”和“汉语拼音”、“阅读”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识字的“量”与“质”,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三、让学生在识字中感受乐趣
1、在游戏中识字,感受活动乐趣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有利于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适时选用不同的游戏。
识字前利用课件和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比如“识字开火车”、“今天我当家”、“字娃娃”等游戏,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火车”到“我家”去和“字娃娃”交朋友,做游戏。具体的内容可创设相应的情境。如教授第一册《小小的船》一课,在领略了夜空的美景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天上的星星藏着好多‘字娃娃’,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下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与“字娃娃”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并认读起来。
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这个过程配上有趣的名字,如“当小老师”、“把生字宝宝请回家”等使其成为有趣的游戏过程。此外可以让学生互读、抢读、分角色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在巩固汉字阶段,可以设计多种具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如“摘苹果”游戏,在“开火车”读生字卡片的过程中,听读的学生当“苹果”。读对了,大家说:“对,对,‘苹果’你真棒”。读错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并改正。这个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真实准确地反馈出识字情况,便于及时纠正错误。还有“猜一猜”、“生字和音节找朋友”、“芝麻开花的口头扩词”等活动,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识字成果。
2、在创新中识字,感受创造乐趣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创新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他们大胆求异的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师生共同实践探索,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在“猜猜看”、“变魔术”、“画一画”等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汉字,自主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叶”字,学生编出谜语:“一字真奇怪,它有十张口”;学习“沙”字,学生能联想到“沙漠里水少”;学习“明”时,学生用“日”加“月”的办法记……
3、在开放中识字,感受自主乐趣
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广泛识字,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从而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校园中有各种宣传橱窗,上面有“小学生守则和行为道德规范”、“名人名言”、“法制之窗”等栏目。鼓励学生到校园里走走、看看、读读、认认。这样,很多学生下课后都会主动跑到橱窗、板报等设施旁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向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家庭生活也是识字的广阔天地。吃、穿、住、行中会遇到各种包装、广告、杂志、标牌等,上面有很多汉字。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学习这些字,通过剪剪贴贴、写写画画,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课外识字剪贴本”。这一“课外识字剪贴本”记录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拥有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心得体会4
识字写字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养成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我经常给家长发校讯通,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我在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中都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正、规范的汉字。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从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现将自己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总是先教学生执笔方法,并将书写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讲解并示范,让学生记住并一个个指导、指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虽然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如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不一会儿就发生执笔错误等,但我们可以用上我们的耐心为其指正,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给其鼓励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写字越来越感兴趣,这样写字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
二、重视基本笔画练习。
汉字是由最基本的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种笔划组成的。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划。而每一个笔划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我从开课的第一天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划指导,教他们如何起笔、行笔、收笔。虽然他们有时不能理解,但对以后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学“竖”画时,我给学生编了形象的:写竖画,仔细分,有垂露,有悬针,用力垂直向下伸。
垂露圆,悬针尖,竖画都是走直线。再如教“撇”画时教材上只讲了撇画的几种形式,至于怎样才能写好,学生还是弄不清楚,我就又了写撇画的口诀:写撇画都一样,长短弯斜要适当,起笔重,收笔轻,收笔都要撇出尖,仔细观察才漂亮。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劳逸结合,激发兴趣。
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学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关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
在教学中努力注意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变化,从而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当然也应注意课间的休息。在教学中我也不断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们的兴趣,设计一些,让学生们寓教于乐,从玩中学会写字。如在教学“回家”一词时,我引导学生们想象:“回家”宝宝玩累了,谁可以把他俩送回家呀?激发起学生的热情,然后指出要字时要注意的要领,哪个笔画先,要在田字格的哪起笔等,让学生把这两个字“摆放”正确,让汉字宝宝舒舒服服的,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便会一触即发,写起字来也会认认真真的。
四、正确评价,树立自信。
当学生没有鉴赏能力时,主要是的评价。在批改作业时,应主要以鼓励为主,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大到一个字,小到一个笔画,都适当给其肯定,如果哪个孩子有了进步,就在班上表扬,特别是班里字写得不好的孩子,更要给其充分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字热情。我还经常在班里开展写字评比活动,让学生多多参与,并将好的作品展示在班里作为宣传,树立他们写好字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字欲望。
总之,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更是一门新的教学艺术,只有遵循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写字教学目标。几年的写字教学,让我与学生共同成长了,我一定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