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学校、社会在学校德育中的联动作用课件资料

时间:2019-05-11 22:0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家庭、学校、社会在学校德育中的联动作用课件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家庭、学校、社会在学校德育中的联动作用课件资料》。

第一篇:论家庭、学校、社会在学校德育中的联动作用课件资料

目 录

摘 要................................................................................................................................................2 Abstract.............................................................................................................................................3 导 言................................................................................................................................................4

一、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特点.......................................................................................4

(一)家庭德育教育的特点.......................................................................................................4

(二)学校德育教育的特点.......................................................................................................5

(三)社会德育教育的特点.......................................................................................................6

二、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6

(一)家庭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础...........................................................................6

(二)学校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导...........................................................................7

(三)社区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补充...........................................................................7

(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教育联动的作用.......................................................................8

三、构建德育一体化的建议...........................................................................................................9

(一)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9

(二)协调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9

(三)“一体化”不等于“划一化”.......................................................................................9

(四)须正确处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0

(五)走出教育的评价误区.....................................................................................................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12

摘 要

我们都知道,德育在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实行全方位治校的基础。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把德育工作实实在在放在首位。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其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家庭教育之外,还受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的三个支柱,缺一不可。因此,更需要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教结合,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社会德育

联动

合力育人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moral edu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of the child healthy growth.Therefore, moral educ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school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ull range of governing.School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real in the first place.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must be clear, every educator in its growth process in addition to the family education, also influenced by social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are the three pillar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indispensable.Therefore, the more the need to adhere to the school, the society, the family of three religions combin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Key word:Family moral educatio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e social moral education Linkage

Ability education

导 言

伟大的德育引领我们上升。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灵灵魂的系统工程,抓好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国家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冲击,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德育现状堪虞,德育无能。现在的学生难教,蛮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德育实效性偏低;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日常行为极不规范,诚信不足,缺乏敬畏与信仰,缺乏志向与理想,缺乏团结与信任,缺乏思想与内涵,心理素质差,缺乏自控和耐挫能力,缺乏独立观念等等。

新时期的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单一的学校的事。人们常把父母说成启蒙老师,把学校比作求知的殿堂,把社会喻成锻炼人的大课堂。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和管理。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拓展,只有搭建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的德育平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一、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特点

(一)家庭德育教育的特点

1.渗透性。家庭德育是在日常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并不局限于父母对子女直接的道德谈话或品德评价上,家庭生活诸方面因素都会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气氛、生活习惯等,都会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注①】说的,“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与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的意义。”

2.灵活性。唐朝李世民对太子的教育,常常采用“遇物而诲”【注②】的办法。如见太子吃饭,就说,你要知道耕地的艰难;见乘船,就对太子说,水可以载船,也可以覆船。父母对儿女的教育也大多采用这种办法,在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时机向孩子灌输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当带孩子逛公园时,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树木;当分给孩子糖果点心时,就教育孩子先分给长辈;当周围的人受到处罚时,就对孩子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这种教育一般效果都不错,因为它具体形象,丰富多彩,易于为孩子接受。

3.权威性。权威具有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在权威性方面,家庭父母具有突出的优势。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存在着直接的伦理和依赖关系,且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离异性,会产生一种本能的依恋情感。建立在这种血缘和伦理关系上的权威,不仅是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力量,还带有浓厚的亲切感。如子女对父母的批评和责备尽管比较尖锐、苛刻,但也容易被接受,即使有时也抱怨,但很少记仇。而且,相互之间的矛盾情绪,也常随着家庭气氛的和谐而化解。况且,子女对父母在经济和生活上的依赖性,更增强了他们的权威。家庭德育的权威性,对于提高德育的效果是很有意义的。家长的权威性,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当然,家长对子女教育中不可滥施权威,否则也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感情对立,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4.深刻性。孩子出生以后,与父母朝夕相处,有什么想法都愿向父母倾吐,所以父母对子女的脾气习性了解最多、摸得最透。而且,孩子在家中一般比较随便,行为习惯和思想作用表现得自然、真实、充分,父母可以在自然状态下,从子女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和言谈举止的实际表现中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这就为父母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或引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个特点说明,家庭教育运用得好,既能客观公正、切中要害,又能防微杜渐、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可以收到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学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1.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现实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小抓起,循序渐进。第二,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不仅要了解学生各种思想状况,还有找到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源。第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相适应,注意研究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用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先进事迹给学生以正面的教育,还要适当地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方面,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类现象,从而对社会有较全面的认识。在反映和适应现实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又要面向未来,用萌芽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思想来规范人、引导人、激励人,促进学生不断朝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去完善。

2.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将以马克思主义【注③】为指导,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用社会生活中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鲜事物和优秀人物事迹教育学生,同时吸收古今中外有益的东西。一方面,要注重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精华,以陶冶学生情操。另一方面,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让学生置身于开放的教育情境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更新。

3.主体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将不再是单纯地从外部施加给学生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德育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学生作为成长着的德育主体来培养。使学校德育真正实现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完满结合。一方面,学校德育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民主的作风和反思意识,必须由“教会顺从”转向“教会选择”,注重激发学生的德育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又将重视“规范教育”。合理规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4.实践性与实效性的统一。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将改变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而以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实际思想道德问题,指导学生的德育实践;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德育实践,把参加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个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道德的知、情、意、行统一和协调发展。

(三)社会德育教育的特点

1.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德育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的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了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

2.文化性与隐蔽性。校园德育文化之外的社会德育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社区、大众传媒和家庭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隐蔽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

3.互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道德,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方向。如果说德育的主要矛盾是道德施教者同受德育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社会德育文化所推动的。

二、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础

家庭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础,是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直接、最长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家庭德育是一种在家庭生活中按照家长意愿和要求开展的、旨在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怀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家长、青少年良性互动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将社会道德要求、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内化为青少年道德品德的实践活动。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家庭德育的本体功能与家庭德育外在功能,有着主导青少年道德发展、奠定青少年道德品德形成的必要性,有着教育针对性强、感化性好、延续性佳的可行性。

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家庭道德教育职责的必然与道德观念的奠基性。教育子女为人处事的道理是家长天然的职责,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道德价值的传递性。家庭德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伦理等各个方面,有着百科全书式的特征。家庭成员的文化层次、道德理念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实践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家庭成员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文化价值观、道德观等良好道德价值传递给青少年的。三是家庭德育关系的特殊情感性与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家庭德育中,父母子女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关系,还是师生、朋友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良好的信任基础,这种德育关系的特殊情感性是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所没有的,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的行为是青少年模仿、学习的对象。四是家庭德育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道德指导的针对性。家庭德育方式有有意识的言传身教、有目的的显性教育,也有潜意识的道德感化、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还有有计划的针对性教育。家庭德育中,家长可以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道德行为反思、道德解释、道德选择等服务,促使青少年道德理性选择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学校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导

学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道德教育管理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学校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导,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传授青少年道德认知、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感、锻炼青少年道德意志和提高青少年道德实践能力的职责,在青少年道德判断、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培养以及青少年道德知识体系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补救。对那些家庭环境差、家长素质低而导致家教失误的孩子,学校有如是医院,教师好像是医生。我们应发扬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更不能辱骂学生及其家长。而应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家教制度的建立,政府行为(社区活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其逐步转化到“健康”人群中来,共同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其次是输送。对那些没有明显的家教失误,特别是较优秀的孩子来说,学校德育的职能主要是输送和升华。家教如溪流,优劣如清浊,学校教育如江河。我们就应集泉纳溪,汇流成河。不因其小而渺之,不以其浊而拒之,以保证他们融入集体,接受洗礼,循着正途奔向人生的海洋,避免其流进沼泽,误入歧途,还要污染环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是升华。当然,升华寓于整个输送过程之中,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整个人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学校德育的升华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认识后,进一步养成其自发性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跨入社会后各项工作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三)社区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补充

社会德育是指在社会中除了家庭、学校以外的一切教育机构、文化组织、社会团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需求,借助社会控制、社会教育等手段对青少年等社区成员开展的、内容涉及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实践活动。社会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补充,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所在。社会德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德育具有培育青少年道德知识的认知与熏陶功能、促进青少年与社会交往的调节与参与功能和带动青少年道德实践与道德人格形成的综合育人功能。二是社会德育资源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对青少年道德品德发挥着导向、陶冶、激励的作用。三是社会德育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少年宫等显性的资源,也有社区文化、社区氛围等隐性的资源;既有街道办事处、社区教育机构等管理资源,也有学生家长、知名人士、劳动模范等服务资源。四是社会德育是青少年道德实践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它能够给青少年创造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并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教育联动的作用

1.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德育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势占据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空白,都将使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无法有机地衔接起来,是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从而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机渗入提供机会。因此,搞好这三种教育的衔接,是整体化德育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整个德育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思想教育,在校外会被某个家长或朋友的几句话冲得一干二净。如果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那么,他们各自的作用不仅会互相抵消,还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乱。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家长对子女溺爱地现象也日益突出,这更加要求增强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感,统一组织好社会德育的工作,提高家长的素质,从而切实地做好家庭、学校、社会德育在方向上的协调一致工作。

3.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德育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家庭德育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一种亲密的血缘关系,因此,在教育中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学校德育具有现实性、开放性、主体性、规范性、实践性等特点,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德育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等特点,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也有利于他们发展不同兴趣爱好。

家庭、学校和社会德育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他们之间很难互相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的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三、构建德育一体化的建议

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形式,使学校、社会和家庭协调一致,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文明程度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在教育上表现出的应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把教育的目的定位在让孩子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家长要讲究教育艺术,明白言传身教的道理,同时,还应重视营造家庭民主氛围和文化气息,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家长自身不断学习,加强修养,为孩子创造和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及必要的学习条件,进一步开拓和优化家庭育人环境。(1)开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订有工作计划和家庭德育教程,对家长进行定期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以提高家长们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2)进行家访工作。家访是联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二)协调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学校德育要有效地进行,就必须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各方的关系,利用社会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德育的不足。学校必须善于捕捉并利用有益于实现教育目的社会环境,积极寻找可行性途径与社会各方面达成共识,协调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校外的活动环境得到净化、健康、文明。如:积极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定期召开家长联谊会,经常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请派出所、司法所同志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并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如法制知识竞赛,让法制教育进入课堂;多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多创造学生与社会亲密结合的机会等等。

(三)“一体化”不等于“划一化”

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实际上这三者的教育各有其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只能是相互吸收和借鉴,而绝不可能互相包办和替代。同时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以及各个学生家庭成员职业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就个体而言,对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不可能简单划一。所以我们认为,教育一体化,主要是在宏观上,有一个总体的教育目标和基本的教育活动框架,而不可能将对学生所有的教育都列入“一体化”之中。

(四)须正确处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学生的德育方面。很显然,教育的主体是我们的学生,而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而言都是授予他教育的客体。因此,我们的“一体化”德育能否取得成效,关键还得看能否使学生认同和接受。所以在一体化德育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考虑如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激励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参与。只有当“一体化德育”纳入学生主体的认识范围和实践范围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和效果。

(五)走出教育的评价误区

教育应该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既包括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又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既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现今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重学业成绩,以分数定学生的好坏;对学校评价往往就看考取北大、清华等名校、重点大学的人数。这种片面性和单一性评价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一个错误的舆论导向,也给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的顺利构建设置了障碍。只有把家庭、学校、社区各方面的德育评价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去,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才能转变个别人的社会观念,才能在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中真正做到全社会参与,才能真正给予学校德育以自觉配合,才能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受到社会全方位的关注,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其真正健康发展。

德育工作是“持久战”,学校课堂的四十分钟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德育还应是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大课堂。要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三者必须协调一致。如果三种教育各自为政,不联系、不配合、不一致,就会分散教育力量,形不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如果三者是相互矛盾的,那就会相互抵销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应积极整合这三方面的力量,合力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①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诗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读》(1937)等。

② “遇物而诲,择机而教”,是唐太宗李世民总结出来的家教宝典。意思是,教育孩子并非只是在课堂内,而要在生活中择机而教,以鲜活的事例,对孩子进行形象生动的教育。

③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管理专题》,邬志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学校德育问题新探》,黄向阳,《走向优质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树立大德育观——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鲁洁一席谈》,鲍东明,《中国教育报》,1994年11月21日。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5]《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3月23日 第一版)。

5.《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困惑》[N],繆卫国,《德育新视野》,2010年。

6.《传统文化与德育论略》[J],董国军,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二篇:论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

论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一提起这个特殊的称号,人们自然而然的在南海里浮现起那个可敬可尊的白领形象。可以说,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启蒙教师。教师也被人们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同时还被人们称为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在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播中起到了桥梁中介的作用,教师作特别是对每个人每个青蒿年的作用可以说是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效果。每一个在知识海洋里,徜徉万里的知识者,都离不开老师的启蒙作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队教师的称呼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今中外凡是对人类有所贡献有所作为的人都离不开他小时候老师对他的启蒙作用。教师在人累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什么是教师,教师是一种从事党和人民的教育教学事业的专职人缘。包矿一切从事从事教育教学专业的一切转职人员。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做用和地位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的劳动既有不可代替的客观性,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被教,这其中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包括了教育的客体教师和学生的学的主体,教师的劳动具有不可称量的客观作用,教师作为一种专职在人们的教育教学事业中的专职人员。其本身的性质就队教师的内涵作了非同一般的专业要求,教师要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学生和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以此来推动和塑造与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基本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磨练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与此同时来推动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在磨练中,真真正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可以说既有再造课塑造的功能作用。

其次,作为教师,有权利和义务为实现自己的教书育人的本职,恪尽职守,尽职尽力,勤勤恳恳。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建设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教师专业要求。尽到教师职业角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输送社会合格劳动者的功能。

其三,教师作为教育的工作者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人,引导学生,引导教育工作,要以全新的理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在教育受教育者的同时,必训坚持做到准、精、简专业要求。这其中要求教师要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提高和应用自身的道德水平。做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正确思想和正确理念以及教师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理论,对我们全面完成新时期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毋容置疑的作用效果。其中,教师的师德即教师的思想水平将始终作为教师最敏感的问题也是瓶颈问题。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特别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坚持全新理念,坚持量变与质变。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它关乎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教师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教育人、塑造人,才能推动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积极进步。

因此,教师对社会和教育有模范的功能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为党和人民的教学事业尽职尽力。努力践行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争取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党和人民的教育教学事业尽早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第三篇:论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它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身心健康、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为使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拼搏,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展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及创造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审美意识,树立审美情趣

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无穷的魅力,人们在欣赏时完全陶醉其中,整个心情都感到非常的快乐。伟大的美术作品有优美的特征,这种美对唤起人们美的追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是美感训练的最佳途径。在接受美术教育时,学生通过对客观形式的对称、均衡以及统一,节奏与韵律等规律的感悟,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这对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以及创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充分享受由美术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了审美意识,启迪了审美智慧,树立了审美理念。一切教育活动中都渗透着审美教育。

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在美术课堂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自己的创作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目标。学生在绘画、手工创作过程中,运用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发现工具特殊的用法以及材料的新用途,另辟蹊径的美术创作构思和绘制新颖作品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学习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独立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各种手工设计以及非模仿的各种作品。学生通过参阅有关资料正确理解美术作品,对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是美术创造能力的体现。同时,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美术感兴趣,才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上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观察力也会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才能积极地吸收美术知识,培养美术技能,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创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三、完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做人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这是最基本的。在美术教育中,每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历史背景故事,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可以利用这些感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复杂的人生以及纷繁的社会,从而感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

如欣赏油画《父亲》,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农民身上的那种善良、淳朴、勤劳的优秀品质,以及父亲那如山一般深沉伟大的爱,这种美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情感力量;从希斯金、列宾及列维坦等那些关注自然的淳朴画风中,能够唤醒学生对大自然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容题材中,可以引发学生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有助于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树立。此外,艺术作品对引起欣赏者激动和共鸣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发欣赏者美好、兴奋、悲痛、伤心等种种情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有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坚定不移与奉献的品质,这些优秀美好的品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塑造,将其融入艺术作品当中,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总之,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从视觉方面促进审美文化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美术教育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适应当今现实社会、创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为祖国的未来不断奋斗。

At present,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harmonious and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not only to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learn.Learn to survive, to fight, but also learning life, learning to handle affairs,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lofty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To carry out art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esthetic idea, learn to find beauty, appreciate beauty and create beaut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play a crucial role.A, improv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sets up the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Excellent works of fine art has boundless charm, when people admire the completely intoxicated, the whole mood feel very happy.Great art works have beautiful features, this kind of beauty to arouse the people pursuit of beau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Aesthetic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aesthetic ability, set up the correct aesthetic idea, make it has a pair of good eyes to find beauty.Training human sensory organs, develop the students' aesthetic vision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aesthetic training.In accepting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students through the objective forms of symmetry, balance, and unified, the law of rhythm and cadence of comprehension, thereby gaining mastery of formal beauty.The sensibility to enrich students' aesthetic and creative ability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raise the student's mental state, in the spiritual satisfaction.In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fully enjoy the art works to bring the spirit of joy at the same time, also accumulated a certain aesthetic knowledge, improve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spiring the aesthetic wisdom, set up the aesthetic concept.All education activities are saturated with aesthetic education.Seco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hinking,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re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ctively explore, the student is only good at discovering problems, have the courage to ask questions, dare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unique insights in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have persistence to his creation, can we truly achieve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manual cre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ifferent from others find tools special usage and material of the new use, instead of the fine arts creation idea and draw new works are abl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Fine arts study, students ca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dependent thinking to draw their favorite picture, for a variety of manual design and not imitate all kinds of works.Students refer to the information is correct to understand art, for some great works of art, published their own views, also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fine arts creation ability.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should first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udents only interested in art, can be changed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the class will be more focused, observation also will be more acute, more abundant imagination, to actively absorb the knowledge of fine arts, culture art skills, so as to show a strong creative desire and passion,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on.Three,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improve moral cultivation Person should have noble moral quality, the noble thought moral character and noble sentiment, this is the most basic.In art education, behind every great work of art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story, in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s, can use the touching story for moral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so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art in the complex and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social life, to feel the life of reason.Such as appreciate paintings “father”, farmers can make students feel the quality of that kind, honest, hardworking, and father's great love of the deep, like a mountain this beauty has a thought-provoking emotional power;From heath gold, repin and levitan who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simplicity style,www.xiexiebang.com can arouse students' love of nature as well as to the real life, stimulates the student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In art works show the contents of the subject matter, can cause the student to the real good life love,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world view.In addition, the work of art to struck a chord with excitement and appreci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ause people happy, excited, sad, sad and so on all sorts of feelings, make it in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by the spirit of quality, which affects people's behavior, improve people's mental state.In the process of aesthetic emotion can be said to be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ome art works show the patriotic spirit, the spirit of solidarity, perseverance and dedication of quality, the good good qualities through the artist's processing and shaping, blend in the work of art, can edify sentiment, purify the mind.In short, art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visual is also very necessary.Improve th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of osmosis.Emphasis on quality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should be to train students to adapt to today's reality, create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alent as the goal.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should constantly explor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best for the future of our motherland.

第四篇:在家庭孝敬父母 在学校尊敬师长 在社会奉献他人

“在家庭孝敬父母 在学校尊敬师长 在社会奉献他人”

主题活动资料

林场小学

林场小学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总结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学校根据上级的布置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的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

1开展征文活动,学生每人写篇“亲情作文”年级评比学校表彰,参考题目:《我的父母亲》、《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父母的手》、《我和父母在一起》等;

2、开展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为父母分忧。利用双休日做一天“爸爸妈妈”体验父母的艰辛等活动。

3、开展为父母过节活动,每逢母亲节、父亲节或父母的生日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祝父母节日快乐,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关爱他人,也大大地克服了独生子女的“骄娇”两气,如今校园里“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会关心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

林场小学开展“奉献社会”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崇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培养高尚情操,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学生。

二、活动内容

按照简单易行、切实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在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参加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参与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学会感恩,这填补了以往教育的一个空间,很值得欣慰。

①由校组织开展“我当爱心小天使”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本校少先队员走帮助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陪她们聊天谈心,为他们读报讲故事,奉献一片爱心。②组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街道马路的清洁卫生和环保,“植树节”参与植树造林,宣传环保。

③开展“我当文明小天使”公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德,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排队、文明乘车、主动让座,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抽烟、随地吐痰、乱涂乱画,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林场小学《体验亲情——孝敬父母》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促进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的: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之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之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弟子规》这本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比《三字经》更通俗易懂,更易让人接受。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因此,诵读《弟子规》确实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诵读 《弟子规》,好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1、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清洁社会人心、熏陶学生品质的作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学习《弟子规》,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德修养。

4、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三、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四、实施措施:、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利用班会、晨读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每周三、五午休前10分钟,为常规诵读

时间,内容每周一段。同时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把它当为小作文,纳入语文常规教学当中。、为了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开展多样的阅读形式,如:吟诵、歌舞、演讲、故事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同时与每天的常规阅读紧密相连,期末评选 “读书小明星”。、开展 “ 古人教我懂规范 ” 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六、成果展示设想、在班上举办有关于“弟子规” 的“背诵”和“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竞赛活动。

2、班队课时间举办“传统美德”故事会。

3、举办“孝敬父母”主题摄影、绘画展。

林场小学

2011年4月

第五篇:论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1

论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案例1 2011年,衡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药品经营企业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相结合,以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载体,创先争优意识贯穿整个评定工作,共评出县人民大药房等13家A级药店、衡东诚信药号等101家B级药店、珍珠大药房等6家C级药店。

2007年以来,衡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首次创新性推行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建设,等级划分为守信、基本守信、轻微失信、严重失信四级,相应标示为A级、B级、C级、D级。同时,该局对全县零售药店建立诚信记录机制,结合日常监管、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跟踪检查,将企业不良行为记入诚信档案,作为年底诚信等级评定重要依据,促进了药品市场诚信机制的建立。对A级药店,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对C、D级药店,建立失信曝光机制,增加对该类单位的日常监督巡查频次,并将其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名单。目前,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D级药店已全部关门停业。

据悉,该局还将衡东县人民大药房定为2011年医药企业先进典型。衡东县人民大药房成为该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个体经营药店,该药房以其质量优、价格平、服务诚,很快就稳占了衡东县龙头医药企业的地位。该药房严格按GSP规范经营,为学习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多次组织人员到广东等地学习先进的连锁药店经营管理经验,请专家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并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执业药师向庚如具体负责该药房的经营管理。目前已发展为营业面积220平方米,员工30人,年收入近300万衡东县规模最大的个体药店。今年3月份,该药房在衡东县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做了先进典型发言,介绍了该药房的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县食药监局并组织其它药店现场参观学习了人民大药房的药品陈列、分类管理、药房管理的一系列制度等软硬件设施。

案例一讲述了政府通过经济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即政府为确保市场运行畅通、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案例中衡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药品经营企业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相结合,以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载体,创先争优意识贯穿整个评定工作,共评出县人民大药房等13家A级药店、衡东诚信药号等101家B级药店、珍珠大药房等6家C级药店。就这样的一个

“一个民族不能缺乏信用观念,一个国家不能缺乏信用制度,一个社会不能缺乏信用体系,一个企业不能忽视信用管理。”—————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信用论坛”口号

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悠久国度里,诚信,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词汇,自古就是维系各种关系与秩序的金玉良言。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呼唤诚实信用的声音似乎突然间放大,民间在呼唤,企业在标榜,政府在敦促,这无意中也昭示着信用的缺失与苍白。而良好信用体系的整治与重建,政府负有根本责任,理应发挥核心作用。

一、政务信用问题及政府改善措施

现如今通货膨胀,已涨到5.5%,而一年期整存整取最新利率是3.25%,所以叫负利率。其中,食品涨11%,低收入群体受到较大冲击。如果这种负利率状态继续扩大,就有可能较大地损害国家主权信用。还有这样的一个报告:腐败的绝大部分目的都是为了敛财,所以,要求政府官员申报和公示家庭财产情况,是反腐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廉政国家的共同经验。但目前,这个办法在中国却遇到了“条件”障碍。中央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吴玉良在中央外宣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官员财产公示目前有两个方面的条件是欠缺的,“一个是社会诚信体系,第二个是信息统计的体系,没有两个体系的建立,这项制度实施起来是很难的。我报的数字你又不相信,有关部门没有办法查询和统计,这项制度很难在实践当中发挥它的作用。看到这个报告,真的让人很质疑,一个政府官员在申报家庭财产上都没有以身作则,更何况那些偷税、逃税的企业和个人又怎么能做好呢?

先如今我过的政务缺失主要表现有:政府政策决策随意性、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一些官员为追求政绩,只顾短期效应,不求长远规划;为追求升迁,大量举债造“政绩工程”,结果形成沉重包袱,而继任者又不愿意为前任还债,结果造成大量的三角债;政府维护市场秩序,有失公正,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不惜纵容违法活动,如制假售假等;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虚报政绩,进数字造假,诚信意识淡薄,而另一类地方官员,为了保护地方利益,故意缩小产值、收入,尽量少向国家纳税;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报、瞒报,害怕承担责任,相反为了骗取国家救济,又故意夸大灾害损失;暗想操作,决策远离科学,缺乏透明度、民主和公众参与;公共信息行政垄断,不向社会公布,遇到公共危机,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故意对社会隐瞒,对其危害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政府任意干预经济,任意毁约严重;进行权力寻租,甚至买官卖官,腐败形势严峻等等。

对如何重建政府诚信,研究者纷纷提出各种建议,但是,我们认为,在众多的措施之中,信息公开是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是政府诚信的第一要义。诚信,本是从政者一项基本的政治道德。然而,结合当今一些官员权色名利皆重于“信”的现实,令人感觉这笑声实在不是滋味。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诚信是官员必须攀登的一道山峰。只有官员诚信了,政府的诚信才“立”得起来,整个社会才会有良好的秩序。诚信政府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而政府失信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和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可能造成社会普遍失信。信息公开势不可挡。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不足,导致行政秘化、人治色彩浓重和腐败现象,最终影响政府与民众的信任关系。因此,信息公开是诚信政府第一要义。

同样是“非典”,在后期,政府以最快速度向全社会公布疫情最新状况和数据,稳定了人心,塑造了一个负责任和诚信的政府形象。非典一役很快取得了胜利,但由非典引发的信息披露制度的深刻变革则刚刚起步。

新闻发言人制度被称为迈出官方信息公开“第一步”。其实,从1983年外交部首设算起,此项制度在国内从尝试到推行已历时20余年,但在非典之前一直是孤芳自赏;直到非典之后,该制度才在国内各级政府机构真正推开。

在融入信息公开这一世界潮流的行动中,作为政治和经济龙头的北京和上海的举措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2004年5月,上海全国第一个采用立法形式强制信息公开的做法,出台《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提出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要求--“除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六类信息依法免予公开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2005年10月1日,北京也开始试行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办法。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当中明确规定: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预案还规定,如果官员没有及时上报信息,也没有把信息通报老百姓及相关单位,即使没有损害老百姓,也是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的。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党的建设,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建设,尤其要防止公职人员的渎职行为。所谓先进性,“三个代表”已作了非常好的表述,关键是要落实

随着诚信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显现出来政府应该肩负起诚信建设的责任,从自身做起。第一,保持政府政策和行政立法的连续性。第二,信赖保护,即要求政府信守承诺。第三,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政府自身利益的关系。第四,搞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第五,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履行。第六,政府发布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二、商务信用缺失及政府作用

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有报道说,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看来穆尔的担心和告诫不无道理。

用经济发展的眼光看,在有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可谓极尽优惠,渴望的双眼能望穿秋水,但“金凤凰”就是不飞来,已落户的也纷纷“东南飞”,现存的企业只有“种草”的积极性,没有“种树”的前瞻性。这说明企业对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其重要原因在政府的政策层面上,政府政策不稳定,朝令夕改,随意操作,或者是政出多门,互相扯皮,这样便导致市场主体行为短期化,投资短期化。诚信政府的要旨是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民。有的地方的发展证明,政府的行为规范、透明、积极,有着真金白银般的经济价值。

政府失信的另一种表现是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导致无信无威的局面。有的官员整天讲不摊派、不加重企业负担,可企业经营者最清楚他们到底缴了多少不明不白的这费那费,他们报怨生意难做难道仅仅是市场使然吗?上市公司黑幕频繁曝光、走私骗汇屡屡得逞、逃废债务逍遥法外、恶性事故时有发生、政绩“掺水”人所共知,这恐怕不能仅仅归咎于企业的不良吧,地方保护、权钱交易、短期行为、践踏契约,使得多少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多少承诺最终以失信而告终。所以,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首先政府要诚实守信,政府的责任是根本的。真正的信用危机不是来自企业和个人,政府失信才会造成真正的信用危机。

在建设信用体系方面,有专家指出,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颁布法规、制定政策、确立基本的信用制度;其二是加强监管,支持守信,惩戒失信,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政府要加强商业监管,严惩假冒伪劣产品,提高行业诚信。特别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房地产、食品、药品行业,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杜绝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对虚假广告以及商场和超市促销欺骗行为,要严加打击。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政府应从自身做起,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根治信用缺失的顽症,让诚信重新闪耀价值的光辉,让诚信成为失败者的墓志铭,成为成功者的通行证。

三、个人诚信缺失及政府作用

一个名叫郭美美的20岁女孩微博炫富,将中国最重要公益机构之一的中国红十字会推向舆论漩涡的中心,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近年来,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唐骏学历“造假门”各个领域诚信危机现象愈演愈烈,已演化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由此引出的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引发了高层强烈关注。在“染色馒头”事件发生两天后,温家宝总理即对此发表看法,称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教育诚信在塑造诚信中具有奠基石的作用,因为教育是培养亿万青少年的巨大社会基础工程。当今学校的诚信教育,不但大多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而且学校本身诚信缺失的问题就由来已久。比如,高考移民事件、教育官员腐败、违规收费、顶考事件、考试作弊、择校过程中的金钱交易。

在教育过程中,有不少诚信丧失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些人脑海里多了功利主义的自私自利。比如,屡禁不止的补课行为,某些中小学校长吃校服回扣行为,一些学校不顾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赶走成绩落后学生的行为,教师拿教辅回扣行为。如果教育者的身上丧失了诚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涵,丧失了用制度维护现代社会平等、公正的基本理念,将给教育本身带来巨大伤害。

政府在个人诚信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社团组织,培植社会舆论力量。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塑造和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社会力量的培育,抵制市场不诚信行为,有效防止欺骗现象的发生。

要尽快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加大个人失信成本。比如,建立以信用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社会诚信体系,全面记录和高效传递信用信息,通过拒绝交易形成全社会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机制,也是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

诚信,不只是一个人说话算不算数这么简单的话题。诚信是一个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一个有素质的人,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世待人的方法,但有素质的人也不能就说在诚信这方面就做得也很好。没素质的人,就不必说了,毫无羞愧之心的人,心中不会有“诚信”二字。他与别人讲诚信,别人当他在“放屁”,他人与他讲诚信,犹如“对牛谈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如是说也。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都是做人要讲信用。对于我们简单的理解来说,我们所说的诚信就是讲“言必出,行必果”,一旦“言虽出,行不果”,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此人今后的所行所为肯定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一个人的信用一旦破产,今后不管讲什么话,人家都不会再相信,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这个社会是集体的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脱离了集体,想一个人做成大事,其难度可想而知。正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诚信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不可能一出生就知道什么是诚信,就懂得以诚待人。诚信是需要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每个人的做人做事的经历中慢慢去深悟,慢慢去培养起来的,让其成为自己的习惯,成为自己的性格。好的性格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相对而言,怎么样的性格习惯也能毁灭一个人呢?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个人小结:

总感觉那些国家大事离我们很远很远,直到进入大学生活边多了那么的事情,开始关心更多的事情,开始被外界更多的事情所影响,“药家鑫”、“我爸是李刚”、“撑腰体”、越来越明白原来我所被告知的社会是多么的凶险的,不是因为社会的凶险,而是因为每个人心目中德那种和谐,人们心中的那种道德在逐渐离我们远去。

第一次真的意识上的感受到灾难的壮举是汶川地震,记得那时的我是高二,还记得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有同情心,我们在不停的存钱,将那些很少的钱捐了出去,而后有接下来的灾难还是那么的多,然而,我们的那同情心却随之越来越来越淡了。我们不再谈论那些灾难,觉得那些都不是我们的事情。

教育,我们一直被教育着,可是又存在了假文聘和各种各样的作弊,我们是为了真实诚实而学习,而被教育,可是结果怎么样?大学生,在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却又引出了各种各样的代考和作弊,学校的规章制度写得那么清楚,还是有那么多的人那么的搞教育的、所谓的高素质的人作弊。

每每都会有那么多的捐款,可是我们的钱究竟去哪里了,究竟有多少是用到那些贫困的人那里。我们很好奇。总会有那么多的人捐了那么的钱,总会有那么多的企业捐了这么多的财物,总会有那么的财政拨下来救济那些贫困的人,可是贫困真的得到解决了吗?没有,似乎我所看到的是越来越来还在贫困。就连大里的贫困的助学金都有了那么多的争议。

老人倒在地上没人去搀扶,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我们真的道德沦丧到了那种地步。不不是,是因为人们害怕了那巨款的要挟,可是为什么那些本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的人,却要因为那些钱和别人打官司,却得到了别人的骂名,这么老了还不安分。我们是不是因该想想这是不是赡养?这是不是国的基本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路上总会有那么多的老人明明是退休了却还要靠蹬三轮车来挣那些微薄的收入。

各种各样的企业,一边公正于世声明社会责任,可是做到了吗?我们一边在为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而努力,一边又为那些上身又伤心的东西而缠上。

无数次走过十字街,看到路边总会有那么多的残疾人,他们在路上爬着,哭嚎着、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会追着你跑,为了是卖掉一束花。我听朋友说他们是有组织的。不要同情他们。可是我却感谢那些所谓的组织,至少有那么一些人可以收录他们,也许这就是他们所期盼的生活吧。他们很好的生活了。而相反的景象却是,必胜客、肯德基里的人们却爆满。该如何说。

农民工,一提到这个词各种各样的话语又会在大家嘴里出来,是不是他们贫困就天生该受到人们的歧视。农民也是一样,辛辛苦苦种一些蔬菜,却因为信息失误,销售不出去。而城市里的蔬菜的价格却一直在疯长。

诚信出来问题吗?是的。但是也许我们怎的该思考,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状况。一直所倡导的和谐,可是和谐了吗?

也许政府、国家真的应该把那些放在国际综合实力的排名和人均GDP等等的关注,轻轻的转移到那些事情上。

政府正在改革,我相信不久的今天将会看到与众不同的景象。

感谢老师

参考资料

《新浪网新浪新闻》 《中国人民网》 《瞭望期刊》 《》 《》

下载论家庭、学校、社会在学校德育中的联动作用课件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家庭、学校、社会在学校德育中的联动作用课件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