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初三课件
物理初三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
巩固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锻炼学生根据公式P=IU设计试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重、难点:
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分析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标有“220V 11W”“220V 22W”的灯泡各1只,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20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流――用电流表测量
电压――用电压表测量
电功率P=W/t P=UI
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进行新课:
1、探究: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学生分析P=UI
测出U、I,就可以求的电功率
(2)设计实验:
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
(4)进行实验:
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电压U 电流I 电功率P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5)实验结果: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是不同的;
2、本试验你得到的启示: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问题,必要进行示范。
2、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应进行必要的复习。
第二篇:初三物理复习课件
物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背诵好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初三物理复习课件,欢迎大家查看!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m / V变形
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m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
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υ= S / t变形S= υ t;t = S/υ
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3、单位:国际单位制:m/s常用单位km/h换算:1m/s=3.6km/h。
三、重力(G):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G=mg
m为物理的质量;g为重力系数,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4、合力F = F1-F2 F= F1+ F2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F2=L2/ L
1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3、滑轮组F = G / n
F =(G动+ G物)/ n
S = nh(υF = nυG)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4、斜面公式F L = G h适用于光滑斜面
五、压强(P):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P=F/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
3、单位是:帕斯卡(Pa)
六、液体压强(P):
1、计算公式:p =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g/cm3;g为重力系数,g=9.8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cm2、单位是: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计算:F浮= G排=ρ液V排g
G排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
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g/cm3;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m3;g为重力系数,g=9.8N/kg3、单位:牛(N)
①F浮= F上-F下②F浮= G – F
③漂浮、悬浮:F浮= G
④F浮= G排=ρ液g V排
⑤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 初三物理电学的课件应该怎么设计?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物理电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物理电学课件 1一、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年来中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实验探究的考查,考查方式、内容呈现多样化且臻于合理、科学。经分析可知这些探究题能联系基础知识点,不随意拔高,部分题目源于教材,但突出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考查学生设计方案、数据处理、分析论证和科学表达能力,增加了评价功能。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变通、运用,故探究题也成为了学生的主要失分点之一,所以初三二模复习进行探究题型的专题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探究专题复习时间一般为5课时(时间分配略),本节课为电学专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题常见题型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解决电学探究题的一般思路,通过巩固性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对探究性习题进行训练,学生通过主体参与模式讨论、互动、释疑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学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通过几道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考探究题的几种常见题型,主要还是围绕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进行命题,归纳一下主要有四种: (1)对科学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 (2)考查学生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 (3)考查学生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分析与论证)。 (4)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四、课型特点 专题复习课,特点是课堂容量大,例题讲解,习题训练交叉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无所不在。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设计优点:可以省出抄题的麻烦,节省时间完成更有意义的事情)。 六、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电学部分的主要知识考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电功、电热的相关公式等等,然后由易及难分别就常见的四种探究题型进行举例训练,教法是先投影例题,学生自行思考解决,不能解决的小组(四个人)讨论,得出解题思路,将答案写到学案上,最后教师点拨并将正确答案投影,教师进行点评,然后进行第一次反馈练习,这样做的好处是:小步子,快节奏、多反馈、勤校正。通过多层面的反馈校正,不失时机地练习巩固每个知识点,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在练习过程中,教者的工作是高密度的,要进行巡视并及时发现暴露的问题,然后集体订正,予以评分,让学生学有收获,学有成就感,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鼓励,以备再次挑战下一题。 (例题)08年扬州中考卷第31题“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题目略) 析:(1)源于课本,不任意拔高,考查了基本知识点:电路连接,P=UI,R=U/I的应用。 (2)探究题特征明显:对实验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等。本题讲解结束用一条类似的中考题(淮安08中考卷)进行巩固练习,强化了教学效果。限于时间,其余例题不在一一加以说明。 最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再次从习题回归理论,哪道题是对应的哪种探究题型或包含哪几种探究题型,让学生从理论上把握物理知识。 总之,这节课的安排是:通过知识点的再现(学生重视知识);例题探讨(学生巩固知识);习题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课时小结(学生升华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凝固知识)。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让学生一步步把握电学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将学生引入探究题解析的轨道,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几点反思(注意五个性) 1.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针对性。难度要适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要求、认真研究08年13市中考试卷。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视器,只有认真分析命题动向才能避免选题的盲目性,提高有效性。例如08南通卷、杭州卷都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既有课堂探究活动的考查又有课外活动小实验,既有器材的选择又有实验方法的选择,既有探究过程的考查又有对现象的分析论证等等。通过认真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今年中考探究题将重视过程考查而轻其结果考查,不会将高中的内容下放考学生,难度不会太深,不会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会体现适当开放的原则。 2.注意选题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而让教者的教学更具吸引力,让你的口号更富影响力,利于打破沉闷气氛,提升教者形象。 3.注意组织的协调性。只有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务实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所以小组编排时要做到好中差搭配,要有领头雁,才能互动起来,讨论起来,只有组织协调到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注重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要将探究题型的主要考查形式进行投影,让学生从整体有所感知,有所把握,否则单个习题当时可能会做,但没有整体印象,容易遗忘,甚至会有瞎子摸象,只见一斑不见全部的遗憾。 5.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一扫传统物理课堂的沉闷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随着你转,让学生的每一个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实在的,只有这样的复习才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提升质量。 初三物理电学课件 2初三电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35%~45%),如果没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把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条主线,二个规律,三串公式…,一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 “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二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详细说明:(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掌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电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记忆,电压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记忆,滑动变阻器可用“串联接在电路中,接线一上加一下。AC、AD接线柱,P左R小反则大。BC、BD接线柱,P左R大反则小。AB接线阻值定,CD接线阻值无。”加以记忆(其中各符号如课本P88 图7—11所表示)。(二)对7个物理量要求掌握定义(意义)、物理量符号、单位(国际、常用)、公式(导出式)、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1)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用符号“I”表示。(2)公式:I=Q/t(定义式)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4)测量:电流表。(5)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 I1=I2=I3=…=I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I总=I1+I2+…+In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符号“U”表示。 (2)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3)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几种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U≤36伏)(5)测量:电压表。(6)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U1=U2=…=Un4、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欧)(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5、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其它单位——千瓦时(kwh),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4)公式:定义式——W=UIt=Pt 导出式——W=I2Rt W=(U2/R)t W=UQ(Q在这指电量)(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应掌握它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 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 “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6)电功特点:a.电功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总=W1+W2b.串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R16、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意义: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 (3)公式:定义式——P=W/t 决定式—P=UI(因为W=UIt=Pt)导出式——P=U2/R=I2R(因为P=UI、I=U/R、U=IR)(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另也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标的通常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某灯上标有“PZ220—60”、“220V 60W”等,要懂得从当中求出R(因为P=U2/R所以R=U2/P),也可以从中求出该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因为P=UI所以I=P/U)。灯的亮暗决定于它的实际功率。(6)电功率特点: a.电功率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总=P1+P2b.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7、电热:(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电热。即电流的热效应。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3)公式:定义式——Q=I2Rt(焦耳定律)导出式——Q=W=UIt Q=(U2/R)t 这两个导出式成立的前提是,电路为纯电阻电路,也就是这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 (4)电热器的发热体——电阻率大、熔点高。保险丝——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丝。 (5)电热特点: a.电热特点: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总=Q1+Q2b.串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Q2=R2/R 1(三)对2个基本电路联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电路图的画法、实物电路图的连接、电流特点、电压特点、等效电阻、电功特点、电功率特点、电热特点。 (四)对1个重要电学实验——伏安法,应掌握在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的具体实验中的常规处理方法,包括它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电路图、操作方法等。 导语:电动机(Motor)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电动机课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磁场能使通电线圈转动,了解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操作兴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线圈转起来”,体验在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解决物理问题时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作用,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它是学习电动机的基础。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结论。电动机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但学生对其内部构造并不熟悉,通过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了解实际的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电动机的转子能连续转动是由于安装了换向器,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能连续转动,知道换向器的作用是了解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关键。 重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难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电动机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熟悉,能说出一些应用电动机实例,提出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个实验是关键,可以利用课本的实验装置,金属棒的质量要小,可以用锡箔纸卷成空心棒,效果会更好,也可以利用悬挂的轻质金属棒进行实验。改变导线中电流方向,观察其运动方向;保持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观察导线的运动方向。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的结论。在此实验中,给导线通电,消耗电能,金属棒会运动,获得机械能,这是一个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利用学生分组实验“让线圈转来”,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会发生转动,知道线圈的平衡位置,为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作基础。演示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提出如何让线圈在磁场中连续转动的问题。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前面的分组实验,采取半圈受力的方法,但对实际应用有较大限制;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换向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的受力方向改变,让线圈持续受力转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组线圈的方法使转子均匀受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漆包线、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演示装置、电源、开关、导线、线圈、换向器、电动机模型、U形磁铁、滑动变阻器、微风吊扇等。 导语:20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短暂的100年中,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三物理上册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三物理上册课件 一、选择题 1.(13北京)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2.(13温州)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B 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3.(13乐山)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4.(13黄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 5.(13成都)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6.(13杭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7.(13浙江)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8.(13临沂)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9.(12齐齐哈尔)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 A、给冷水加热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10.(12三明)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11.(12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12.(12盘锦)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 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 13.(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14.(12漳州)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力搓手时,手会发热B、用液化气烧水做饭 C、夏天在太阳曝晒下,水泥路面发烫 D、冬天把手插在口袋里会感到暖和 15.(12眉山)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16.(12福州)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 17.(12本溪)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 C、石头被太阳晒热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18.(11清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19.(11宜昌)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20.(11成都)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下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呀,所以 冰山也有内能 C、丁丁:呵呵,冰天雪地的,空气中肯定没有水蒸气了 D、豆豆:冰也能升华呀,这里的空气中肯定有水蒸气 21.(11内江)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2.(11玉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B、物体的温度高,内能一定大 C、蒸发在只液体的表而发生 D、分子的内能包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23.(11泰州)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24.(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25.(11阜新)(多选)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 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用热水泡脚,脚会感觉暖和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26.(11河池)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C、用热水袋取暖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27.(11牡丹江)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变热 B、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来取暖 C、远古时代,人们采用钻木的方式来取火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温度升高 28.(11郴州)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 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 C、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 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29.(11雅安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通过搓手,手变暖和 B、用炉火烧水 C、阳光照在柏油路上,路面变烫 D、用热水泡脚,脚感到暖和 30.(11宁德质检)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多年的冰川融化了 C、用热水袋取暖 D、冬天晒太阳会觉得暖和 31.(11深圳)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牛,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32.(11锦州)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会发热 33.(11泰安)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热,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34.(11淄博)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前者就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大手的内能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 35.(11南宁)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前,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塞的内能 36.(10广安)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oC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7.(10莆田)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8.(10潍坊)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39.(10河池)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40.(10百色)下列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运动越快的物体内能越大 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41.(10宜宾)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着重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 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42.(10内江)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水的温度为0℃时,水的内能为0第三篇:初三物理电学课件
第四篇:初三物理电动机课件(本站推荐)
第五篇:初三物理上册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