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课件优秀范例
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课件优秀范例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东星资源网整理分享的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课件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要求:
1、认识鲁、着、匠、创、亭、赏、遍、需、逐、脉、络、撑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晒、奋、亭、匠8个辽及以下词语:创造、西湖、雨珠、日晒雨淋、兴奋、小亭子、木匠。认识偏旁三柜儿匚。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生写8个字,认识匚部。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伞的挂图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伞,你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鲁班)鲁班是谁,他又是怎样发明伞的,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鲁班造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会认字卡片认读。
(1)借助生字表认读,读准字音。
翘舌音:着、创、赏、逐、撑
后鼻音:创、赏、撑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组词互相交流。
半包围结构:匠
上下结构:鲁、着、亭、赏
形近字比较:赏常嬉嘻脉泳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字卡片。
(1)、齐读,抽读。
(2)用前面的.方法,记忆,识字,组词。
(3)认真观察字形。
(4)指导写字。
①匠字笔顺:共六笔。
创左边仓,下边是。
闹半包围结构,门是里一个市字。
②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要读正确)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观赏的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嬉闹:游戏、玩耍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四、作业
1、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二】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学生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全班反馈
4、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3)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篇三】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示一把雨伞,指名学生说说伞的作用。
2、学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吗?(鲁班)大家认识鲁班吗?教师介绍鲁班。
3、今天我们学习一个鲁班的小故事,板书课题:鲁班造伞。学生据题质疑。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组合作,学习生字
1、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全班反馈
4、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9个生字,学生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用这些字组词说话。
3、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写法
创:左右结构,左边示个仓字,要注意仓字的捺要改为点,要写得左宽右窄。
湖: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靠拢,右边是月字。
匠:半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三框儿”。
晒: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西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珠: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朱字,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开来。
4、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描红并书写。
6、教师讲评学生的书写。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观赏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嬉闹:游戏、玩耍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第二篇:鲁班造伞教案
鲁班造伞的传说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郭月琴
鲁山县赵村第一小学
第三篇:《鲁班造伞》的教案
《鲁班造伞》的教案
《鲁班造伞》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鲁、匠、淋、赏”等14个生字,会写“湖、游、顶、奋”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认识“鲁、匠、淋、赏”等14个生字,会写“湖、游、顶、奋”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全班反馈
4.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 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 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为什么造伞
想:既能挡雨又能带走的东西
鲁班造伞 怎样造伞 看:荷叶上的雨珠顺着脉络流
做:现搭架子,再蒙羊皮,反复试验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说,主要讲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于是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时,最大的闪光点是通过相应图片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和促进学生思考,是血神明白:鲁班是受亭子启发而有的灵感。只有敢于动脑、敢做敢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地发明创造。
《鲁班造伞》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示一把雨伞,指名学生说说伞的作用。
2、学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吗?(鲁班)大家认识鲁班吗?教师介绍鲁班。
3、今天我们学习一个鲁班的小故事,板书课题:鲁班造伞。学生据题质疑。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组合作,学习生字
1、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全班反馈
4、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9个生字,学生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用这些字组词说话。
3、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写法
创:左右结构,左边示个仓字,要注意仓字的捺要改为点,要写得左宽右窄。
湖: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靠拢,右边是月字。
匠:半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三框儿”。
晒: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西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珠: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朱字,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开来。
4、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描红并书写。
6、教师讲评学生的书写。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观赏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嬉闹:游戏、玩耍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鲁班造伞》的教案3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要求:
1、认识鲁、着、匠、创、亭、赏、遍、需、逐、脉、络、撑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晒、奋、亭、匠8个辽及以下词语:创造、西湖、雨珠、日晒雨淋、兴奋、小亭子、木匠。认识偏旁三柜儿匚。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月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生写8个字,认识匚部。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伞的挂图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伞,你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鲁班)鲁班是谁,他又是怎样发明伞的,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鲁班造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会认字卡片认读。
(1)借助生字表认读,读准字音。
翘舌音:着、创、赏、逐、撑
后鼻音:创、赏、撑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组词互相交流。
半包围结构:匠
上下结构:鲁、着、亭、赏
形近字比较:赏常、嬉嘻、脉泳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字卡片。
(1)、齐读,抽读。
(2)用前面的方法,记忆,识字,组词。
(3)认真观察字形。
(4)指导写字。
①匠字笔顺:共六笔。
创左边仓,下边是。
闹半包围结构,门是里一个市字。
②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要读正确)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月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观赏的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嬉闹:游戏、玩耍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四、作业
1、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鲁班造伞》的教案4
教学预设目标:
1、 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2、 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乒乓球和可乐瓶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游戏引入。
1、 出示生字卡片,先抽生读,再“开火车”读。
2、 打开课件,识记《词语大课堂》中的词语。
3、 轻松片刻,做“巧移乒乓球”的游戏。
(教师出示一个乒乓球、一个从中间割断的可乐瓶,把乒乓球罩在瓶子里,让学生观察思考:“双手不接触乒乓球,保持瓶口向下,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把乒乓球移到旁边的盆子里?”并让学生大胆实践,由此引入新课教学。)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 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三、 交流讲解,感悟理解。
1、听第二段朗读,师问:“文中讲鲁班去了什么地方干什么?遇到什么事?”
(抽生回答。师播放西湖美景图,并适时背诵相关古诗,让生领悟西湖的无限美丽,为理解文中的妹妹因下雨不能欣赏美景而失望的心情做铺垫。)
(板书:下雨 )
2、抽生表演第三段的情景,指导读好人物语气:“唉”是妹妹失望的真情流露;“该多好哇!”是妹妹的美好期盼。
3、思考讨论
(1) 哪些词表明雨中西湖的景色更美?
(2) 鲁班听了妹妹的愿望,他想到了什么?(板书:盖亭子)
(3) 妹妹对鲁班的想法满意吗?她有什么顾虑?
(4) 鲁班听了妹妹不太满意的话后,他又想到了什么?
(5). 总结引导:鲁班是一个有问题非要解决的人,他想着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 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呢?正当他苦思冥想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
4、让学生观察文中的第一副图和课件上的图画,并说说画面的内容。
(板书:荷叶)
(1) 指导学生画出文中“不停地流”,按“不停地——”进行扩展练习。
(2) 师问“鲁班看到这个情景,他想到了办法了吗?”
(3) 抽生回答文中“兴奋”一词表明的内涵,并指导朗读。
(4) 打开课件中鲁班造伞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注意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5 、抽生回答后,齐读第五段,思考、讨论、回答
(1) 哪句话表明他造伞的心情很急切?
(2) 鲁班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3) 指导学生圈出文中“反复、许多次、终于”等词,抽生说一说这些词在文中表示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
6、鲁班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学了课文有什么想法,能说一句赞美他的话吗?
7、课件中的“语文大课堂”,了解鲁班的发明有哪些。(播放前先抽生回答)
四、折纸游戏: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
每生拿出一张方形的纸,老师先让学生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八份、三份、六份等,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再让学生用这张纸折成手工作品,折成后交流展示。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三题。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鲁班造伞》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2、 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 学生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 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 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 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 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 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 全班反馈
4、 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 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 交流学习所得。
(1) 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 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3)“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五、教后反思:
《鲁班造伞》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
(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
(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鲁班造伞》的教案7
活动目的:
1、幼儿能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表情的朗诵。
2、幼儿运用想象力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森林背景图、动物图片每人一幅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2、观察课件提问:
(1)上面有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还在哪里见过它?这么美丽的地方吸引了好多小动物,都有谁?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
(2)这是什么季节?夏天的天气怎么样?
(3)下雨时,你是怎样出去的?小动物怎么办呢?谁是它的伞?
3、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4、欣赏课件《动物的伞》。
5、提问让幼儿理解诗歌。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地上的大树是谁的伞?山坡上的蘑菇是谁的伞?池塘里的荷叶是谁的伞?
6、请幼儿跟着课件加上动作完整的朗诵一遍。
7、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看课件仿编诗歌。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把谁当作伞?
8、游戏《帮动物找伞》。小朋友表现的真好,老师奖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找一找,和你的同伴说一说是什么,我们做一个游戏:听到雨声,帮助小动物找到一个不会被雨淋到的地方当伞躲起来。送的时候要想好,什么是这个小动物的伞?然后把图片贴在下面。并用诗歌语言编诗歌。
9、听音乐到户外玩耍。
小朋友们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伞,你们真是热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我们一起到外面跳个舞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是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演示来组织活动的,并运用课件演示法、启发提问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动一动、玩一玩中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他们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法、动手操作法进行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对诗歌美的感受力。
由于本次活动加入了课件教学及动手操作的环节,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使幼儿更直观的学习诗歌的内容。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导,让幼儿的活动思路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会很好。在动手操作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能使幼儿在边玩边学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小组中相互关心、帮助、合作的情感。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容易被周围事物影响,出现溜号现象。我会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提问,将幼儿带入活动中,使全体幼儿都能很好的进行活动。
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第四篇: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基础,已基本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遇到问题能商量解决;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能从一些事情中明白简单的道理。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让人。教学难点: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复习巩固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开火车读)
2、导入本课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朗读感知
1、读课文(大声朗读)
2、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你都知道了什么?
4、鲁班是著名的木匠,理解“著名”的意思。有许多发明,除了伞,你还知道鲁班有哪些发明?
报搜集到的鲁班发明。
5、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读第二段,学生边听边想:鲁班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板书:下雨)播放西湖课件。
天下雨了,兄妹俩还能观赏美丽景色吗?
6、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妹妹说了什么?鲁班怎么说?怎么想?
盖亭子好么?妹妹怎么说?鲁班怎么想?(板书:盖亭子)
分角色朗读兄妹对话,师生合作对话。
7、教师小结:鲁班想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走的东西,正当他冥思苦想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板书:荷叶)
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听到了什么?(嬉闹声)
看到了什么?(玩耍荷叶)
想到了什么?(有办法了)
心情怎么样?(兴奋)
9、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想鲁班是怎样造伞的?(用先„„再„„最后„„)
是一下子就造出来的吗?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最后造出来了吗?(板书:伞)
小结:鲁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多次实践造出能开能合的伞,他真了不起,你觉得的呢?用自己的话夸夸鲁班吧!总结全文
今后我们遇到什么事,也要向鲁班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拓展延伸
看看古代的伞与现在的伞有什么不同,后人通过创新改造变成了现在我们用的伞。在下雨天时,我拿着雨伞,会想到谁。(鲁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自己做手工。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荷叶——伞
第五篇: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篇一: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篇一: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篇文章是一篇传说,主要讲我国古代着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ppt来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灵感,促进课文的理解和感情的升华。
篇二: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最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每一项成功的发明都付出了发明者的艰辛劳动,只有敢于开动脑筋,敢想敢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功地发明创造。篇二:《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是一个传说故事,讲得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学生零乱的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忽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课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因为下雨不能欣赏了,如果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学生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可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妹妹感到遗憾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认识鲁班是一个善于积极动脑的人。从课堂效果来看也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现了?为什么别人没发现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此后,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继续让学生读文,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的收获令人意想不到,我也没有闲着,适时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学生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拓展环节,我把课前的问题再次拿出来。学生的回答却完全不同,鲁班造伞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鲁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这样不同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一个问题不同层面的不同解读。折射出的是学生一节课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纵观一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朗读的分层指导仍有些仓促,使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急”。其次是拓展应该再加上这个问题:“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怎样解决?” 篇三: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
2、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
教学重、难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教学准备:
电脑、幻灯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出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猜一生活用具(伞)。
2、伞是由谁发明的?引出课题——鲁班造伞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⑴、鲁班为什么造伞? ⑵、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现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看重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为什么造伞,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2、学习鲁班造伞的原因
⑴、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鲁班为什么要造伞?
(幻灯片出示雨中美丽的西湖美景图。)
⑵、鲁班首先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因为下大雨而不能游湖赏景这个问题?(盖亭子)
⑶、鲁班想在西湖边盖亭子的想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⑷、在亭子里只能观赏附近的景色,所以鲁班想到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用关联词“既„„又„„”造句。)a、我们的学习既艰苦又有乐趣。b、下雨后的大地既滋润又充满活力!。)⑸、分角色朗读。
(一人旁白,一人扮演鲁班,一人扮演妹妹。)
⑹、小结:通过鲁班的想法说明他是一个有了问题就非要解决,善于动脑筋的
人。那么他是怎样将这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伞发明出来的呢?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课文。
3、学习鲁班造伞的经过
⑴、指名朗读第4、5自然段,说说鲁班造伞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一群头顶荷叶在雨中玩耍的小孩子给了鲁班启发。)
⑵、从鲁班所受到的启发说明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
(留心观察,善于联想)
(3)、说一说荷叶与伞的相似之处
(荷叶——亭子:能避雨 荷叶脉络流水——不积水 顶荷叶——可行走避雨)
(4)、鲁班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从“反复”、“许多次”、“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出鲁班发明伞的过程是很艰辛的。表现出他不怕困难,敢想敢做、坚持不懈的精神。
(5)、回顾: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遇到大雨不能游湖赏景,他看到小孩头顶荷叶在雨中仍可嬉戏玩耍,雨珠顺着苟脉络不停地向四周流去,而小孩儿的头没有被打湿,他受到启发,先用竹条扎好架子,再蒙上羊皮,反复试了许多次,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三、感悟表达
读了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的感想
1、鲁班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动脑、动手去解决。
2、善于观察,能积极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所以他能成为发明家。
3、在发明中能够虚心听取妹妹的意见,不断进行改进,所以他发明的伞方便实用。
4、我们要向鲁班学习,养成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1、讨论: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呢?
2、小结:鲁班能够造出伞,就缘于他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筋,这也是他能够有许多发明创造的主要原因。
3、他还发明了什么呢?(幻灯片出示鲁班的其他发明)
4、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发明:
五、总结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养成留心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或许你也会成为一名发明家。
六、讨论:
正因为有鲁班的发明创造,才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美丽、方便、适用的伞,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欣赏欣赏这些成果。
(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美丽的伞图片,同时配上钢琴曲)
你还想对我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哪些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方面的功能?
功能:(1)实用性。不适合学生拿,学生本身背书包就很沉,再拿把伞就更麻
烦,最好有适合学生用的伞 还有老人用的伞。
(2)偶尔总忘记带伞让我们记住在雨季带伞的好办法
(3)伞在不用的时候总反潮,容易生虫子,让伞最好有自动清洁的功能,最好有那种不怕脏,容易干,越用越干净的材料,除非到了寿命,自动丢弃。(4)伞在丢弃的时候 材料最好是环保的 还能回收利用,或者,伞虽然坏了但在别的方面上还能用,不浪费。
(5)最好有那种多功能的伞 不但能挡阳光 还能挡雨 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别的用处的伞
改进:
1、轻便、小、最好能放在衣服兜里,不能碰伤人的,有柔软度 有弹性的。
2、雨伞以阴天会有显示的提示或者有声音什么的。
3、用完一次雨伞 就有自动消毒的功能。
4、雨伞最好用可以回收的材料制成,采取回收坏雨伞之类的行动,回收以后 还能制作出更好的雨伞,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
5、比如说 雨伞在冬天基本是用不上,可以折叠成晾衣架之类的东西方便。
作业
1、把《鲁班造伞》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把课文读熟。
3、预习《听诊器的由来》。
附板书:
鲁班造伞
原 因 —— 善于动脑筋
启 发 —— 用心观察,善于想像
做生活的有心人
制 作
—— 敢想敢做 勤于思考
反复试验 —— 不怕困难
乐于思考 成 功 —— 坚持不懈 勇于实践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2、默读课文,表达感想。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鲁班造伞》是一个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学生零乱的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忽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图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因为下雨不能欣赏了,如果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学生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可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妹妹感到遗憾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认识鲁班是一个善于积极动脑的人。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现了?为什么别人没发现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然后继续让学生读文,适时问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学生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拓展环节,我把课前的问题再次拿出来。学生的回答却完全不同,鲁班造伞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鲁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这样不同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一个问题不同层面的不同解读。折射出的是学生一节课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最后伞图片的欣赏,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让生感受到科技的发达,能生产出越来越多美、越来越好的伞,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所成就。近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开拓思路,该怎样来进一步改进伞的功能等。
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朗读的分层指导仍有些仓促,使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急”。其次是拓展应该再加上这个问题:“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怎样解决?”
鲁班及其部分发明资料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生于公元前507年,姓公输,名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他鲁班。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那么鲁班发明了什么?鲁班的发明很多,包括墨斗、石磨等等。鲁班发明在我国享有盛誉,但也有一些东西不是鲁班发明而被误认为是其发明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鲁班和鲁班的发明
鲁班尺(曲尺)、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 锁钥(木制),规矩,云梯(木制):中国古代的云梯,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篇四:14.鲁班造伞doc
14、鲁班造伞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学习重点:
1、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词。
2、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学习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教具、学具准备: 1.课前收集发明创造的有关故事。
2.生字卡片、雨伞实物。
3.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教法:引导、讲解、点拨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出示伞的图片,激趣引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2、你知道伞有什么作用吗?
3、过渡:伞的用处这么大,你知道伞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伞的发明。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鲁班造伞
5、生齐读课题,认识生字“鲁”。师介绍鲁班。
6、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字词采用多种形式识字。
(三)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鲁班是谁?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他?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著名”谁能给他换一个词(有名、出名、闻名)
师:正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创造,所以他是个有名的,出名的闻名的木匠,传说伞就是他发明的。鲁班为什么要发明伞呢?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导语,鲁班为什么要造伞呢?我们一起读读2、3自然段。
2、指名回答。
3、师:这一天鲁班和他的妹妹去西湖游玩,西湖的景色怎么样啊?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
4、是啊,西湖山清水绿,美极了。我们也来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吧。(课件出示)
5、从同学们的声音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想看,但因为下雨的关系,他们只能看见眼前的景色,其他的美景都看不到了,如果当时你在那,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说些什么呢?
6、鲁班的妹妹和你们的感受一样,谁能来读读她说的话?(读出失望,惋惜,可惜,遗憾)指导感情朗读。
7、正当妹妹感到遗憾是,鲁班说了什么?请同学读鲁班的话。(板书:盖亭子)
8、鲁班的话可行吗?为什么?
9、这是鲁班放弃了吗?他想什么?(出示句子)我们一起读读这句
10、原来鲁班采纳了妹妹的意见,准备造一把既()又()的伞。
11、鲁班就是这么一个遇到问题就会开动脑筋解决的人,我们再来读读2、3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能开能合的伞又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吧。
2、正当鲁班思考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3、说说鲁班的发现。出示填空:
鲁班抬头一看,先看见(),再看见(),最后看见()。
4、看到了荷叶鲁班想到造伞的办法了吗?
6、他是怎么对妹妹说的?从中可以看出鲁班什么样的心情?全班读鲁班的话。
8、鲁班是怎么干的?指名回答。
9、完成练习。
竹条扎好的架子相当于荷叶的()。
蒙上的羊皮相当于荷叶的()。板书:(荷叶伞)
10、当伞造出来后妹妹给了他什么宝贵的意见?指名读。
11,听了妹妹的意见,鲁班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吗?从哪些词看出来?
12、从这些词你可以看出鲁班遇到问题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还能反复试验。就因为这样鲁班造出了伞。板书:(能开能合)
13、我们一起来看填空,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谁来说说。
五、小结拓展
1、学了课文,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如果生活中,你遇到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附板书设计:
14、鲁班造伞
下雨→盖亭子 荷叶→伞→能开能合(伞)
因势而导,品读感悟,升华情感
――《鲁班造伞》说课设计
《鲁班造伞》是本单元以“热爱科学”为主题的第二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传说,这个故事内容浅显,生动有趣,目的让学生懂得遇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是一个好习惯。
学生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有很强的阅读兴趣。但是要他们透过故事本身去理解深刻的道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何借助这篇课文,帮助学生体会边读边思的快乐,从而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这也恰恰是我在教学时需要突破的地方。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通过这样目标的确立,要让学生在本节课中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师为媒介,踏实基础,提高能力,明晰道理。为此我把识字书写,默读朗读训练,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而如何让学生体会出鲁班遇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好品质。我把此目标预设为我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结合生字特点指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2、以读代讲,读中思,读中悟。综合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因势而导,一举多得
鲁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上课伊始,我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尽管学生的介绍可能会有照本宣科的生硬感,但通过搜集和交流的过程鲁班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初步的表象。之后我顺势而导进入对课文的学习。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力求通过“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形象感知”这三个梯度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从而达到整合信息,可谓顺应学情,顺应文本,顺应情感一举多得。
二、读文识字,夯实基础
识字教学是低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对于二年下的学生我有意识地将识字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预设了初读识字、多样识字两个阶段。初读识字阶段,初读课文初识生字词,可以利用圈圈,画画,问问,查查,联系上下文猜猜,别人读课文听听的方式初识本课生字。
三、品读理解,明晰道理
这节课,在突破鲁班勤于思考这个教学难点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默读并思考鲁班为什么想要造伞?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采用导读,创设
了情境:晴天的西湖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雨天的西湖山青水绿,更加迷人了。是啊,雨中的西湖,烟雨朦胧烟雾缭绕就好像是瑶池一般仿若仙境,这么美的雨中西湖,你想去走走看看吗?(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此时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入情入境地读,读出了想要雨中游西湖迫切的心情,而这句话也正是鲁班想要发明雨具的原因。所有的思维都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文中鲁班和妹妹的对话正展现出了鲁班造伞的思维过程。我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予以关注。这层层深入的读让一个遇到问题反复思考的鲁班形象映在同学的心中。我适时出现这样一个句子。“鲁班是一个()的人。”以此引导学生理解鲁班勤于思考的品质,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势板书。
学生在自读、默读、导读、分角色读这不同形式层层递进的读文中,达到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感悟,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
如何理解鲁班善于观察这一难点,我是通过看图和品词的方式来完成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进行阅读的能力。我引导学生借助主题图说一说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和现在的伞有什么相同之处。再通过抓住文中的“先??再??”这样的关联词语把鲁班造伞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抓住重点词“反复”“许多”继而质疑,鲁班能造出和荷叶这样相似的雨具是因为什么呢?
是呀,鲁班的著名是因为他所有的发明都是思考,观察,努力的结晶。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种思考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真理都等着你们发现的眼睛。(图文结合音乐)
四、小结拓展,升华情感
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谈谈对鲁班的认识,并说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解决,以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但是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这样设计:说说你知道的古今中外的发明故事。我认为,一节语文课虽可进入尾声,但这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它将为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追寻、研究、创造??古今中外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每一次观察都是一次发现,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成功。这样的环节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成就学生情感上一种气象万千的美丽。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分析与设计。我深知,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创造性的课堂,没有归一的模式和方法,只有深入挖掘的思考和对学生细心观察的眼睛。所以我会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寻找符合学生心理的最佳切入点,以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去完善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