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使用
浅谈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使用
我们在教学中都用板书,一边讲解一边板书,想到什么细节、重点什么的,就多停留、强调,并在黑板上发散式板书。多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找地理相关图片、视频让同学们看,拓展学生的视野,这对学有些地理内容很有好处的。由于地理学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是一门空间想象和思维的科学,因此地理学科的教学除遵循教育教学的普遍性之外,同时还具有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特性即区域性和综合性。地理教学的抽象概括性强,讲授起来难度大,这样如何使用合理的授课手段,利用现有的授课条件,突破地理教学难点,高效率地促成学生认知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手段——板书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结合在工作中的实践来找到这两种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方式。
一、板书教学
地理板书是课前经过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认真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然后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教学要点和讲课提纲,是对教学内容所作的文图解释或解题示范,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随机问题进行针对讲解的途径。地理板书的主要形式有:提纲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命题式板书、板图式板书和图文并茂式板书这几种。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课文作者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具有“微型教案”的美誉。在地理教学时恰当的运用板书将起到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突出重点和难点
板书是一堂课的 “精华”所在,是一节教材重难点的“集合”。板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网。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板书设计的重要以及核心内容。教师在书写板书的同时也就将思考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消化掉刚学过的东西,也就能更好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2、紧扣脉络、控制进程
板书的脉络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思路。教师教学时要把握好不同板书的各自顺序。这样学生就可以遵循着知识的脉络学习、师生的活动步调保持一致、紧密相随。前后不同时间的板书可以同时显示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学生系统化、层次化的理解知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可以调控教学进程,与学生实现互动,使教学张弛有度。例如,在讲《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时,我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动手画出其运动过程,学生一边听一边理解一边画,理解起来会更快更容易,且自己动手画,更不容易忘记,同时也锻炼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3、提炼精髓、系统把握
板书不是教材内容的缩写和摘要,而是对教材中定义、原理、规律、公式等的概括和总结,是对教材精髓的提炼。它以短小精悍的整体形式展示给学生,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内在层次和逻辑因果关系。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和宏观把握。例如在地理学习的过程,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我注意在方法上引导学生,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总结答题技巧。譬如在分析“气候的成因”、“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交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能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修建水库大坝的利弊”等等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说出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并大胆讲出。同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归纳呈现学生所讲到的点,然后再由学生将每一点具体展开补充。这样既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锻炼学生的动口能力,也言简意赅的归纳出一定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且整个板书的过程由师生互动完成,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
诚然板书在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教学板书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也包括图画,其内容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另外在教学时仅仅通过板书很难将地理中的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以及地球自转、公转等自然现象对学生显示出来,很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借助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获得丰富而直观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远程教学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
1、创设情景,启发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多媒体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把学生带入优化的地理教学氛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讲到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时,播放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与南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多,范围广,很多地理事物是学生没见过或者根本看不到的,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的基本原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平面图片,静止图片是难以使学生们理解的。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软件以视频、图像、动画演示出来后,复杂的地理知识就成了形象、具体、生动的东西,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这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很清楚的说明地球的自转、公转特点及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尤其在讲解昼夜长短变化过程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很好的呈现出在一段时期内全球昼夜长短情况,昼夜渐变情况,而这一动态变化过程是板书板图不能表现出来的。
3、强化图像教学、训练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与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充分发挥了地图的作用。例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图形的拆解、拼接,图形的颜色变换等操作;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本领。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学的手段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直观简便。然而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不可能准备好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媒体教学,其课堂教学容量过大,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变化,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留给学生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也不充分;单方面的多媒体演示,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同步交流,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4]。
在新课改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在板书板图基本功方面不如老教师熟练准确,但是多媒体制作、接受能力强,教学中往往会过于依赖课件等多媒体。受其束缚,课堂上很难施展拳脚,有自己即兴发挥的东西。这时已不是在用课件,而是被课件牵着走。因此,分析这两种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优缺点,找出这两种教学手段结合应用的方式,使彼此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三、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虽然通过种种方法可以避免一些单一教学手段的缺点。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板书严谨,多媒体灵活;通过板书可以很好的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主线,学生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消化时间;通过多媒体教学则能很好的激发学习热情,弥补板书在多样性、直观性、以及生动性方面的不足。
因此,根据在地理教学中的经验,结合前辈的总结,认为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采取以板书为纲、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手段更能够满足地理教学的要求。也就是用板书教学来控制教学的进程与教学的思路,多媒体教学则作为辅助手段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并将地理的美向学生表现出来。这样将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好的弥补了单一教学手段的缺点;使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两者互补,取长补短;两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也使教师在授课时,能够针对所讲内容选择最佳的授课方式,提高了授课的效率。通过教学实践也证明了,以此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系统的把握地理课程的重难点,教师也更易获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四、结束语
对于地理教学的研究,不仅对地理教育理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有利于地理教学实践,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新世纪的地理教师,应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整体效应,合理使用并有机的将其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师生间的知识传递、情感交流及信息反馈,为地理教学开辟新的努力方向。
第二篇:就海陆变迁教学设计谈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使用
就《海陆变迁》教学设计谈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使用
一个好的课件如只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只能通过图片,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无法把主要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时还离不开教师形象直观的板书。下面以《海陆变迁》这节为例,做个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沧海桑田”引到海陆变迁,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3.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四、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纸片(用来模拟板块运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刚刚毕业,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相信你们的生活都发生了不少改变。对于这种改变我们可以用“沧海桑田”这个词来形容吗?我们先一起了解“沧海桑田”这个典故的由来。
播放:沧海桑田的录像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沧海桑田是指非常大的改变,而它的原意是海洋与陆地的相互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只存在神话当中吗?地球历史上有没有经历过这种。
讲解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 喜马拉雅山地区,海底世界,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这三幅图片,注意找到地表形态变化的证据。教师提问:地表形态发生过变化吗?有什么证据呢?
学生回答:发生过,喜马拉雅山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教师讲述:这位同学看书很认真,回答得很正确。(打开PPT)在图上可以看到,海洋生物应该是在海洋里,却出现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峰上,这就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海洋。这就属于海洋变成陆地的有力证明。那有没有陆
地变成海洋的证据呢?那我们一起来看活动中的四个现象。
教师提问课本活动题 学生依次回答课本活动题
教师讲述:地表形态变化变化大体上分为海洋变成陆地,和陆地变成海洋。教师讲述:根据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我们能够察觉吗?(不能)是因为这种变化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那有没有短期内可以改变地表形态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地震和火山喷发
打开PPT:岩层的运动而导致地面的震动形成地震。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地震火山的破坏力及其强大,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使一个地方变成废墟。其实不仅仅自然现象改变地表形态,我们人类的活动也可以对其改变。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据统计,全国被开垦的湖泊至少有100多万公顷,致使一些湖泊缩小或者消失。围湖造田就是很典型的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的例子。
板书:
海陆的变迁(原因)——自然因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
人为因素:人类的活动
过渡:海陆在发生变化,那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否发生过改变呢?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大陆漂移假说,找到假说的提出者是谁以及假说的具体内容。
过渡:海陆在发生变化,那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否发生过改变呢?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大陆漂移假说,找到假说的提出者是谁以及假说的具体内容。
教师提问活动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打开PPT,边播放边提醒学生注意泛大陆形状的改变和改变的时间。重复播放一遍。
教师讲述:假说提出者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无意中发现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能够吻合(打开PPT),于是他就猜测这两块大陆本来是不是连在一起的,为了证明这不是巧合,魏格纳做了大量的考察。发现非洲和南美洲的古老底层能够对应。(打开PPT)
师生互动实验:纸代表完整的大陆,线条表示不同的地层,这样撕开之后在拼合起来,线条能够吻合的话,也就说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教师讲述:除此以外他还发现非洲和南美洲都有两种动物,海牛和鸵鸟,(打开PPT)这两种动物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可以出现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这也说明南美洲和非洲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教师讲述: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的那一天,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时,他失去了踪迹,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第二年四月才发现他的尸体躺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教师提问:听了魏格纳的事迹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坚持真理,勇于探索
板书:大陆漂移假说——德国.魏格纳
大西洋——面积在扩大
太平洋——面积在缩小
过渡:然而当时的科学家们反对都他的观点,因为无法解释漂移的动力来
自哪里。直到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人们才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那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分为哪几大板块?请阅读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说。
教师提问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打开PPT:要求学生说出箭头所指的地方分别是什么板块。提问:(打开PPT)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有些不同,其余板块即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教师讲述:看到红色的箭头便是板块运动的方向,那么两个箭头相对表示什么呢?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
实验:书的两边分别代表不同的板块,当两个板块向相互挤压的时候,交界部分就会隆起,形成山脉。
教师讲述:那么箭头指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什么呢?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
教师讲述: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打开PPT)红海的扩张是非洲版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中海的收缩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的升高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教师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现象。大家看到书上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图,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海洋的形成。(打开PPT)
过渡然而板块的不停运动不仅仅会形成大洋,同时,还会导致火山和地震。请同学们朗读第四部分注意火山地震最剧烈的地区是哪里。
教师讲述:(打开PPT)对比一下,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板块图,能得出什么结论吗?两大剧烈的火山地震带是在板块的中心还是板块的交界?也就是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比较活跃。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的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那同学们知道哪些地震呢?
学生回答 板书:
板块运动:
张裂拉伸——如红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扩张(交界处火山、地震)碰撞挤压——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教师提问:如果地震来了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地震来之前会有些什么前兆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唐山地震前兆 播放:火山视频
总结:(打开PPT)学了四个部分,应该重点掌握哪些。活动: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
六、反思与不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知道“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
点,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内容比较紧凑,各环节的衔接较自然,使知识能够比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其次,课外的教学资源插入非常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如,紧扣教学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海陆变迁”视频动画进行导入,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再次,学生回答问题时能较好的进行引导和及时做出评价,师生间的交流适当。如,在学生运用所学观点解释地理现象时,学生一时无法做出解释或答偏了,能够引导学生慢慢得出正确的解释。最后,采用了较多PPT图片,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这是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目标培养的一大重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讲授、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都是通过读图来完成的。
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的活动环节较多,如读图分析、解释地理现象、小组讨论、实验、拼图等。学生讨论时间过长、活动展示时间过短,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
第三篇:多媒体课件能代替板书吗?
多媒体课件能代替板书吗?
多媒体课件能否取代教师板书的问题从多媒体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论述。大部分论述在肯定多媒体课件的同时,也提出了大量诚恳的批评。不难发现,写文章的大多是老教师,甚至是领导;而多媒体课件的倡导者和使用者主要是年轻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电脑操作能力,但是不善于写作。到底是多媒体课件本身无法代替板书,还是保守思想无形中抵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传统教学中老师边讲边写,写完还可以用黑板擦修改、擦掉,这的确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教学手段。正是由于板书有诸多的优点,所以在历史源远流长。时值今日,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了越来越多的教室,其软件、硬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种声情并茂的效果是黑板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多媒体就一定能代替板书吗?我个人认为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下面是几个原因。
一、板书可以展示老师的个性,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老师的字体不像多媒体课件一样有标准的宋体、楷体等等,但是老师的板书是老师个性化的展示。学生在上课时,他们愿意看所有老师都用大屏幕展示标准字体吗?我想不是的,学生喜欢有个性的老师,他们可以通过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细细品味老师的思想感情。老师的每个动作,对学生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在黑板上认真地书写、画图,起到示范的作用。多媒体文字、图像都是直接通过屏幕展示出来的,对于那些看似简单的图像,学生无法从多媒体上看出作图方法。有些高级一点的多媒体课件,也试图模拟作图过程,但是与实际作图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多媒体中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的确可以引人入胜,可是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感情就疏远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屏幕上,根本无暇无顾及老师。如果老师一节课全部使用多媒体,那么老师就成了操作员和解说员,久而久之学生和多媒体的感情比和老师的感情还要深,使教学向畸形发展。
二、板书具有灵活性,随机性。
授课之前,老师对授课内容作了充分准备。但是,实际授课当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不会按照思路去思考问题,常提出一些老师没有准备的问题。对于多媒体课件来说,没有准备的内容,它是不会自动出现的。而板书却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方便地写在黑板上,这种即兴的师生之间的交互多媒体是无法完成的,只能靠黑板。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授课当中脑子突然闪现出一个灵感,这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在黑板上写出来,而不是重新去做一个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不易制作和修改,需时太多。
物理多媒体课件主要是用flash软件完成,用PPT做的课件,其交互性、准确性远不及flash课件。Flash软件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简单的补间动画还容易学,而涉及到编程的部分(例如机械振动、机械波等)绝大部分老师根本学不会。网上下载的Flash课件都是swf或exe格式,不容易修改,老师只能用旧的课件,而旧课件又不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的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会了flash课件制作,这时他又会发现,制作一个flash课件需要很长的时间,每节课都作一个flash课件根本不可能。其实,老师们只有在讲优质课时找人或自己做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课件,平时大多用以前下载的课件,遇到哪个物理知识难以用语言描述或者难以用实验来验证时,用flash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板书相对来说就很容易了,只要认真去写都可以写得很能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多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老师在大屏幕临时画图、写字的软件也早已诞生,这岂不是要逐渐代替板书吗?其实不是,在大屏幕上用手或者鼠标写出来的字,仍然是板书,只不过书写的位置不是黑板而是大屏幕,说白了就是在大屏幕上写板书。其实,多媒体和板书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发展和进步,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
第四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及教学反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配合及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1.林冲性格特点:
忍辱求安、不思反抗
性格软弱、善良厚道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 谨小慎微,唯恐出事 英勇果敢 愤而抗争
2.林冲的命运,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3.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渲染气氛。
大雪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发展。③烘托人物。
烘托了人物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变化。
二.板书和多媒体课件是如何配合使用的
1.。分析林冲性格时,先用幻灯片引导学生掌握林冲的几个小故事,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2.然后逐个故事分析林冲性格,依次幻灯屏幕显示任人物性格特征。
3.让学生讨论小说主题,小组讨论结束后,幻灯片总结“官逼民反
逼上梁上”
4.让学生朗读关于“风雪”的描写语段,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最后用幻灯片打出三点作用。三.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A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B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突出语文教学朗读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2.不足之处:
读写结合的训练安排还不到位,知识的拓展性由于时间的原因纵深性不够。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设计、使用与开发 讲稿
大方县小屯乡小屯小学2013暑期
校本培训之《多媒体课件设计、使用与开发》
培 训 讲 稿 多媒体课件设计、使用与开发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育资源应用
(第二版)
* 第1章
第2章 *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 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图像素材的获取 制作与编辑图像素材 音频与视频素材的获取 Flash教学动画设计与制作 交互型多媒体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级培训教师 :小屯小学
刘诗丽
模块一 多媒体课件设计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概述 1.多媒体课件系统构成
多媒体课件系统是一套复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主要由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课件三大部分构成。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由课件所决定;课件运行的环境是硬件、软件共同决 定。
2.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4.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1)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2)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3)能培养学生多维化的思维方式(4)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5)能给学生创造多层次的学习目标
5.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正确表达教学内容。
能与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相融合。
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功能。
二、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元素
多媒体课件中的信息表达元素种类很多,必须将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种元素 进行组织与安排,才能发挥各种元素之所长,形成一个完美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元素主要有如下5类:
二、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元素 1.文本
文本主要指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文字内容,用于传递教学信息内容。从戴尔的经验之塔中可以看出,文本的抽象程度比较高,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且学生要适应计算机的环境条件,否则效果就不如印刷文本。
二、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元素
2.静图
静图即静态的图像,与文字相比,它更加生动形象。静图包括绘画、图表、图解、广告图和漫画等5类。根据它在计算机内表达与生成的方法不同,多媒体课件中的静图元素可分成两类:图形和图像。
3.音频
音频在多媒体课件中主要包含三种形式:解说、音乐和音效。音乐可以烘托解说或者画面,也可以营造气氛。音响是物体运动或者变化时发出的声音,可以增加真实感声。音元素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容易被人感知到的成分。1)波形声音(Waveform Audio)2)MIDI音频(MIDI Audio)3)数字化音频(CD Audio)
4.动画
动画是通过组合图片、图像、文字及声音等元素,将事物间的联系、事物的变化过程动态而形象地表现出来,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决定下一步呈现内容的情况,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
动画有利于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过程,动画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5.活动视频
活动的视频图像具有真实感强,信息量大特点。它能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信息集成为一体,同时刺激人的多种感官,再现事物发展的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各种信息表达元素中,活动视频是最具魅力的一种。
视频具有表现事物细节的能力,适宜呈现一些对学生感觉比较陌生的事物。它的信息量比较大,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当然,视频在呈现丰富内容的同时,也可能传递大量的无关信息,如果不加以鉴别,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干扰因素。
三、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
从总体上看,多媒体课件很像一本书或一部带有交互性的电影,它是由一页一页或一幅一幅的画面组成,在多媒体课件中我们称为一帧一帧的框面。根据表现的教学内容,这些框面又分为封面、扉页、菜单、内容、说明(帮助)、封底6个部分。封面:运行多媒体课件时出现的第一幅框面,一般呈现了制作单位的名称或课件的总名称(如普通物理等),常以几秒钟的视频、动画形式表现。
扉页:封面后的下一个框面,常呈现课件的名称(如力的三要素),一般由一个框面组成。
菜单:就像一本书的目录,供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之用。可以有多处菜单存在。
内容:这是课件的主要框面部分,呈现教学内容。说明(帮助):为了帮助使用者使用课件,课件中应该设计一些提供如何使用课件帮助信息的框面。
封底:最后是制作课件的人员名单框面。屏幕的设计
导航策略的设计
①线性导航
线性导航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次序呈现,使用这种导航,学生只能按照设定好的次序使用教学软件。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在默认情况下就是采用线性导航方式。
②导航页导航
导航页中,导航条目占据页面的大部分,通常 情况下,课件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时,通过导航 页提供的链接可进入各个模块,导航页也可以 作为课件的首页。
四、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1.多媒体课件的类型(1)助教型
这类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投影机,由教师向全体学生播放课件、演示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或进行标准示范等。
(2)助学型
这类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其运行环境为计算机网络,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监控和个别指导。
(3)综合型
这类多媒体课件具有上述助教和助学两种功能,其应用环境为计算机网络,既有示教的部分,也有自主学习的部分。目前,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中,这类课件应用得较多。
(4)资源型
这类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师或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教材素材库或教学平台。教师或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利用素材库和从互联网上下载的素材,通过教学平台,重新组合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或学习。
五、多媒体课件开发基本流程
1.确定选题(1)教学要求(2)教学对象(3)课件运行环境(4)课件的组成部分
2.教学设计
课件的教学设计主要有学生特征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单元的划分(将教学内容表达为知识单元或细分为组成知识单元的知识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指导、练习、模拟等)、多媒体信息的选择(文本、动画、声音等)、知识结构的建立(各个知识单元或知识间的转移方式)和形成性练习的设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等。
3.素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需要用到的大量的素材,在课件开发之前应将素材数据准备好,方便使用。素材包括文本(文字、数字)、图像(图画、照片)、动画(二维、三维)、声音(解说、配乐)、视频(动画、视频)等。素材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来准备,满足学生听得懂、看得清、记得牢的要求。所选择素材要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模块二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一、本模块课程内容总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课件应用的物理环境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选择课件的主要因素
·课件的教学应用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
·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教室,是课件应用的最普遍的一种物理环境
二、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在信息化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课件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讲解演示(2)练习检测
(3)个别化自主(4)模拟仿真
(5)问题求解(6)探索发现
(7)游戏(8)小组协作
三、选择课件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时,除了要有硬件设备,还要考虑以下一 些相应的软件因素。
(1)课件的教学目标是否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是培养逻辑思维、增加知识量,还是培养能力。
(2)学生是否具备使用课件所需要的课前能力。如认知能力、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3)课件中信息表达是否准确,是否新颖,是否与教师要讲授的内容相矛盾。
(4)课件所确立的重点、难点是否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一致,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5)课件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保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奋点是否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致。
(6)课件能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7)课件的质量能不能被接受,会不会干扰教学信息的传播,影响学生的学习,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8)课件是否容易操作,是否允许对课件参数进行设置,调整信息呈现的顺序及步调。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应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加以权衡,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取舍标准。
四、课件的教学应用
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应该将课件的编制和使用区别开来,不要受课件模式的制约。一个模拟类课件既可以用于演示,也可以用于讨论和问题的求解。一个操作练习型课件,既可以用来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技能,也可以用于上新课之前的预习。因此,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不能受课件形式的约束。
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
利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首先要熟悉所使用的课件,对于非自己编写的课件更要加以熟悉,要认真考虑该课件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与使用时机,以及怎样与课堂教学相吻合。课件从准备到使用一般要经过课件试演、试讲实习、环境准备和正式使用等几个环节。
六、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1)发展趋势--网络化
多媒体课件网络化是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达到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学生和教师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学习与在线讨论。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就是教育网络化的产物。(2)发展趋势--智能化
智能课件系统与多媒体课件相比,它具有更全面的功能和更完善的教学环境:比如,它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诊断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能根据学生的反应指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人机会话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等。(3)发展趋势--虚拟现实化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能超越物理和时空局限性的高级模拟手段。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在学习和实习中获得临场的感觉。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人造交互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模块三 多媒体课件开发
基于Flash课件制作流程 Flash基础 基本操作
影响Flash文件大小的因素 flash文件的压缩 flash的发展方向
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包括3方面的工作: 课件界面元素的制作(按钮、图标、菜单);
课件素材制作(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
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即将各种媒体元素和许多孤立屏幕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交互式教学课件。
二、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制作
三、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工具
各种多媒体素材制作完毕后,需要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对素材进行集成。一般有两种方法完成对多媒体课件的集成工作。
一是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Visual C++,Visual Basic等,这些高级程序语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能较好地组织各种媒体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
另一种是采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将课件制作过程极大地简单化,只需经过短时期学习,就可以根据课件脚本要求、组合各种媒体信息,从而形成多媒课件。
四、课件集成工具Flash概述
直观、简单、易用,是我们学习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Flash的目的。Flash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可视化多媒体开发工具软件之一,它是面向对象、基于时间轴的开发环境,使用Flash开发多媒体课件,不需要用户掌握额外编程语言,只要学习过C等编程语言就能方便开发课件。
五、基于Flash课件制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