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部分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部分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部分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部分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部分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而第一课时我就解决第六和第一两个部分。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有关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来自己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从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小小的船》,引入歌曲《小小的船》。
从歌中“月儿”引出“星星”,揭示课题。(二)、自学新生字。
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记字音和字形来学习生字。(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随机介绍长大以后的张衡,出示最后一段的教学。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张衡小时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学。
这也这节课学习的重心。抓住“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展开教学,这么美的星星,张衡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进行第2句话怎么样数星星的的教学,加上动作演示,加深记忆,再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仔细与认真,以及有耐心。(五)、教学两个新生字:“珍、珠”。
六、教后反思
整堂课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于本人自己水平有限,缺少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制,所以有待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就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一下反思。
1、以后在教给学生说话时要有序。即按先后顺序来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完美的语言展示给同学们。这节课中有的同学说的无序,缺少语言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练习。
2、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要让学生大胆的说,积极的想,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还要多进行想象反面的训练。《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2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解课文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逐个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利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五、说教学流程:
(一)在复习中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低年级的学生还是爱玩的,因此在复习生字时我采用了游戏“摘星星”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一、五自然段,并提出疑问。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的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
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设置疑问:爷爷赞同谁的观点?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名字,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并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4)在出示“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后直接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张衡是怎么做的?借此创设情境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张衡说些什么?并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拓展延伸
通过听、读《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再次感受浩瀚的星空。激发学生想了解星际、宇宙的愿望。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3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于永正老师说过:“情要在读中悟,法要在读中悟,理也要在读中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学习默读,通过多种读书方式,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二、说教材及学生情况
本课时教学内容来自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课文讲述了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在《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中,虽然提到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专业词语,例如:北斗星、北极星、天文、天文学,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默读中理解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继续学习默读。在《滴水穿石》这篇课文中已经学习了默读课文,但是还存在指读、动唇的现象。本节课要注意这些现象并加以纠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结合词句了解字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把字写端正,正确。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多种方式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学习汉字。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读书做事有恒心,善于观察思考,刻苦钻研才能成功。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正确书写本课3个生字。
2、难点:使学生理解“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五、说教学手段与方法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的手段与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问题的答案是有弹性的,是综合的,不是课文的某一句话,也不是课文的某一段,它分布在课文的各个段落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全面,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重点时,先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因为默读更利于思考,能比朗读更快的获取信息,把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画在书上,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时候加以引导总结,把这个难点帮学生弄清楚。
(三)突出难点的手段与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天文现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天文知识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因此,在解决这个难点时,我制作了课件,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形象的摆在了学生的眼前,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在两千年以前,有个孩子就数过星星,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理解课文:
教师介绍:张衡。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一组地震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告诉学生地动仪就是张衡的发明的,从而更加增添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4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体写出张衡小时候如何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象,琢磨星星的运行规律。第六段主要讲张衡长大经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课文紧扣题目用五段写张衡小时候的故事,重点突出,同时也告诉人们,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除了长大以后刻苦钻研以外,跟从小爱好天文是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
(2)理解“碧玉盘、北斗星、北极星、刻苦钻研、著名”等词语,并初步掌握比喻句的用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1、3、5自然段,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和爷爷说的话。
(2)了解有关星星的知识。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词句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朗读也有可能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也是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课文,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自然科学常识的好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电教演示法”和“朗读法”来教学本课时。
四、说学法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上述教法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说说、读读、议议、写写、操作等学习方法,用感情朗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五、说教学程序
(一)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先读课题,提出问题: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什么?是什么时候的人?长大以后成为怎样的人?课文哪段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张衡 著名的天文学家)
2、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后,问:“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跟小时候数星星有什么联系?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首先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星空图)提问:晚上,张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在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师:闪闪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一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2)让学生找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动作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即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3)从朗读入手。我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困难。联系课文的第1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不均匀”是张衡数星星的困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学2、3、4、5自然段时,运用读读、议议、说说的方法让学生来读懂“奶奶、张衡、爷爷对星星是否数清有什么看法?他们说的话各有什么依据?”
(1)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再进行扩展训练。
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奶奶、张衡的看法。如:张衡说星星能数得清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找出句子用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因为星星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了解到张衡平时认真观察的精神。
(2)为了让学生理解爷爷的话,运用课件来解决“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先提出问题:北斗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指名学生上来连接北斗星图。指图: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还有,在帮助学生理解“一组一组”是怎样分的,利用幻灯举几组根据它们的样子起名星座的名字。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
(3)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张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爷爷的话,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词语。“没睡好 几次看清楚 果然”,引导学生了解张衡是个不怕苦、不怕累,对不明白的问题不弄明白是决不罢休的。
(三)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顾全文,看板书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对照板书,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知道张衡是怎样的孩子,我们大家要不要向他学习。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我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注意了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所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略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5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介绍了汉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故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有着一种神秘感,但体会张衡善于观察、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距”“颗”“指”“乱”这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老师今天还要给你们揭示一位名人,人就是张衡,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
2、反馈词语的掌握情况。
3、思考: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快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二)进一步感悟小张衡爱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课件: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①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从中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们男生读读张衡的话,女生读读爷爷的话。
②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的品质。
张衡观察的可真仔细,你有什么想对张衡说的?
小结:是啊,小张衡真是了不起,他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发现了不管怎么动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课件: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引导学生理解读读爷爷这句话的意思。
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品质。
就是因为爷爷这句话,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如果是你,你会起来看吗?
男生读读爷爷的话;女生读读张衡的话。
张衡可真了不起,你来夸夸小张衡!
小结:正是因为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继续刻苦钻研,成了我国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我和同学们一样特别佩服小张衡,就让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吧。
四、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手中的阅读材料。
第二步: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小结: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善于观察,乐于探索,长大后勤奋地学习钻研,不懈地努力,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1、积累词语
读读黑板上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各有什么特点。
2、距: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最后一笔是竖折。
颗: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果”的捺变成点写得小一点,“页”的最后一笔点写得大一点。
指: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乱:“舌”要写得瘦长一些。
3、学生书写。
4、反馈指导,再写。
小结:学完了课文,我们认识了距离我们1900多年的天文学家张衡,了解了他的故事。如果你也对天文产生了兴趣,可以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也可以亲自到天文馆去看看美丽神秘的星空。
学习效果设计评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有感情☆☆☆②正确、流利☆☆
③正确☆
2、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①讲得很好☆☆☆②讲得比较好☆☆
③讲得得不理想☆
3、我能写好“距”“颗”“乱”“指”这四个字。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6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00年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分页标题#e#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欲望,但学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学生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分页标题#e#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7《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张衡儿时数星星的故事。这—单元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以往很多老师上此类课文,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科学课。通过钻研教材,我认为:《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了天文方面的知识,但这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全文通过张衡如何数星星反映了张衡态度认真,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侧面反映张衡的刻苦。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因我班学习已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且能在预习中能较好地掌握要求认读的生字,加上本课生字都是常用字,不生僻,因此第一课时,学生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第二课时,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综合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确定第一课时的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星星,如何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全文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因此我把“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如何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定为教学重点及难点。为突破重、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精讲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境。我先出示“星光灿烂图”,提问:“晴朗的夜晚,天空布满星星,你数过星星吗?数清了吗?”待学生议论后,引出课题:“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也在数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数星星的孩子》。”然后学生读课题,老师问:“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怎么数星星的?他数清了没有?”这样从题目入手,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建立积极的阅读期待。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此外,本册第二单元已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朗读前的默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潜心地默读,后面的朗读很难有悟有得。因此,我先安排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感悟打基础。学生默读要求读懂以下内容: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个什么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对张衡作了简要的介绍,因此,我从最后一段入手,先认识张衡,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解决其它两个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课堂教学有起有伏,水到渠成。
三、品读课文,于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品质。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中,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在词句教学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在抓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品质这一环节,我打算这样操作:
课文第一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张衡怎样数星星。我指导学生抓住“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和“一颗,两颗,”中的“逗号”,不“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仰起来头来数数。再联系课文第一句话:“天上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句中“满天、无数、撒”等词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读的训练中,我将采取“范读、指名读、重点句段反复读、创设情境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多种形式,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
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讲叙的是祖孙三人议星星。其实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张衡是怎样刻苦、耐心地数星星的。我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奶奶和张衡的对话,感悟张衡执着认真观察的品质。如奶奶说:“你又在数星星了。”一个“又”字,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又如张衡分析说:“星星没有乱动,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总是那么远。”说明他已注意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这都是他长期观察的成果。学习这两段对话时,我将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含义,感悟人物品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文中爷爷用一段很长的话,向张衡介绍了跟星星有关的天文知识,对这一段内容我这样处理:让学生反复默读,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设置“天文知识讲解员”的环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把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因为课前已布置学生收集天文方面的资料,因此还可以让学生谈谈他所掌握的其它天文知识。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天文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一举几得。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热情。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课标中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抓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品质之后,我安排学生回忆全文内容,尝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谈张衡数星星与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关系。也可以拓展,用这样的句式,谈其他杰出的人物。
在学生谈完后,老师小结:“正因为张衡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认真、刻苦钻研,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他还位杰出的文学家,在数学、地理、绘画等方面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这都与他认真、耐心、刻苦的品质是分不开的。”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处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总结完全文后,我提问:“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课文学完了,但探索才刚刚开始。
教学本课,我希望达到以下教学效果:随时随处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张衡刻苦、认真的品质。同时在品词析句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8一、说教材————走进文本
(一)介绍课文与单元主题的关系——整体
《数星星的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四篇课文篇篇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本篇课文是通过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坚持不懈的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究钻研,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对待科学不断探索的态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二)介绍课文的特点——局部
课文通过一处对张衡语言的描写和两处动作的描写,以及奶奶语言的侧面描写彰显了小张衡爱好天文,坚持不懈的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文中对夜空的描写给课文增加情趣,也让学生受到了自然美和语言美的熏陶。爷爷的语言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天文知识,给课文增加了不少趣味。课文巧妙地融描写人物、有趣的天文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三)抓住文本特点,确定教学策略
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表达上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的方法反复品读张衡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张衡观察得仔细、认真。通过张衡的动作,感受张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究求索的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说学情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这些特点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做好了心理准备。本班学生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有着一定的听读、朗读、评读的能力,能够初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喜欢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学生乐于阅读。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形象思维占主题,在阅读中容易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中,而忽略了语言文字中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为此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持之以恒的观察,坚持不懈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懂得这种优秀品质与张衡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关系更是教学难点。
(二)分析学生的德育认知基础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班学生生活在都市中,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学习主要靠兴趣驱动。但对待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是缺乏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说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通过字理理解“钻研”的意思。通过分析“睡”、“珍珠”的字理,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学习用“著名”说话。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知道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天文知识,体会故事中的情趣。
6、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持之以恒的观察,坚持不懈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9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体写出张衡小时候如何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象,琢磨星星的运行规律。第六段主要讲张衡长大经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课文紧扣题目用五段写张衡小时候的故事,重点突出,同时也告诉人们,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除了长大以后刻苦钻研以外,跟从小爱好天文是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读“颗、跟”等14个生字,学习三个多音字教、重、为。
(2)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1、3、5自然段,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有关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词句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朗读也有可能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五、说教学程序
(一)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先读课题,提出问题: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
叫什么?是什么
时候的人?长大以后成为怎样的人?课文哪段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张衡 著名的天文学家)
2、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后,问:“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跟小时候数星星有什么联系?
接着学习课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首先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星空图)提问:晚上,张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在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师:闪闪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一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2)让学生找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动作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坐、仰、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即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3)从朗读入手。我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困难。联系课文的第1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不均匀”是张衡数星星的困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学2、3、4、5自然段时,运用读读、议议、说说的方法让学生来读懂“张衡、爷爷对星星是否数清有什么看法?他们说的话各有什么依据?”
(1)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再进行扩展训练。
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张衡的看法。如:张衡说星星能数得清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找出句子用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了解到张衡平时
认真观察的精神。
(2)为了让学生理解爷爷的话,运用课件来解决“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先提出问题:北斗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指名学生上来连接北斗星图。指
图: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还有,在帮助学生理解“一组一组”是怎样分的,利用幻灯举几组根据它们的样子起名星座的名字。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
(3)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张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爷爷的话,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词语。引导学生了解张衡是个不怕苦、不怕累,对不明白的问题不弄明白是决不罢休的。
(三)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顾全文,看板书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知道张衡是怎样的孩子,我们大要向他学习。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我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注意了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所收获。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0尊敬的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四方面来说说我的说课过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本组教材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学习本组课文,意在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包括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繁星满天的夜晚,孩子跟奶奶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最后一段点明人物的时代、身份、成就和评价。文章开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学习本课是通过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的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在上这篇课文时借助课件,更好地利用此资源拓展教育的视野,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的海洋中去。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更高的求知欲望。这节课我还是坚持以朗读为主。因为主人公张衡距学生生活较远,天文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思考,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同时利用及多媒体课件及道具的演示帮学生理解“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天文方面的知识懂得较少,朗读只能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所以课前,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一些与张衡和星空知识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对于一节的教学效果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问、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积极。教学时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天文、历史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内容,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会认9个生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
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教学过程
(一)儿歌激趣,揭示课题
我呈现出美丽星空的画面,播放优美的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做律动,利用音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二)设计游戏,快乐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由生词过渡到生字,借助课件巧妙的设置了各种识字方法。
1.用词语开花的方法解决“玉”这个字。
每当用玉组一个新词,词语花就会开放一朵,学生看到词语花变得这样美丽,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我又出示了几朵词语花,让学生自由填。既巩固了生字又丰富了词汇量。
2.用小星星升天的游戏再次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游戏识字的乐趣。
(三)具体学文,美读提高
1.直观画面,亲身体验
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是出示满天繁星的动态画面,星星一闪一闪的,孩子们一下被吸引住了,通过这一直观的画面过渡到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星空的热爱。紧接着让学生亲自来数数这满天的繁星,说说自己数星星时的感觉,再和张衡数星星进行对比。透过“一直”这个词,让学生感受到星星的多和小张衡数星星的耐心认真。
2.读中感悟,体验品质
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变化字体的颜色这一技术手段,通过抓关键词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3.道具,课件演示,突破重难点
学习这部分内容,我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首先是填空。所填的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初一步理解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它转动的规律。理解是不是真的到位呢?我又设置了第二个环节,就是用提前做好的北斗七星的道具进行演示。同时为了验证文字的说明和同学的演示是否真实我又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课件展示。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样,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也就很容易解决了,同时也印证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4、查阅资料,了解张衡
最后出示张衡这一人物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从张衡的历史贡献中感受他的伟大,激发对课外探究的欲望。
(四)课后拓展,开阔思维
出示星空图,学生欣赏。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星座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天空中有许多神秘有趣的天文现象等我们去发现,去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是板书设计。
这是我运用信息技术后,孩子们课上的表现。通过我刚才的演示,各位领导和老师都看到了,我觉得本节课教学的亮点是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到好处,一开始,我就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课文时,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大幅满天星空图,孩子们一下子被一闪一闪的星星吸引住了,激起了他们对美丽星空的热爱。从识字到学文再进行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理解难度,提供了训练平台。尤其是教学“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慢慢转动”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硬抽象的,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它形象的演示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我觉得本节课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以及说课的全部过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1【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内容,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撒”、“玉”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教学,同时注重字词的积累。课前利用猜谜语和说带星字的词语等一些小游戏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生字教学环节,二年级的学生已不同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手把手教学。他们有能力借助拼音认识新字,因此开始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找不认识的生字,找到之后再借助拼音识字。之后又指名认读,读对的可以带读,通过带读这一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愿望。接着我又鼓励他们去发现一些识字方法,这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后来的打乱顺序认字及开小火车认字即是在帮助巩固生字也是在检查他们自主识字情况。在文本解读方面我也是遵循一点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感。所以我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默读,分角色扮演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优美,体会故事的有趣性,体会张衡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善于发现的优秀品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去领导多多指正。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2《数星星的孩子》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针对学习内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至少认识“珍、碧、院、靠、指、乱、仔、组、睡、朝、苦、钻、研、著”14个生字,会写“珍、仔、乱”3个字。
2、会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生字的字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五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贯穿始终。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小星星》这首歌的乐曲为切入点,师生跟着音乐拍手齐唱儿歌.熟悉的歌词,动听的旋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以 “音”、“形”、“意”为途径。学生课前预习圈出生字,是以熟悉“字音”为目的。“字意”的落实则完全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如:“你找得字宝宝在哪句话里?”“你能给这个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这样的扩词练习,说话训练,既活跃了思维,丰富了词语的积累,达到了学习的兴趣持续,又加深了识记的目的。这样由文到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子的训练,比单独机械的识字效果要好得多。
随文识字,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字意的理解,提高识记生字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不断的.产生新鲜感,使学习兴趣不减反变浓。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多维支持。
环节三:集中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却不是难点,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识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它关乎着这节识字教学课的成与败。
在设计时我突发奇想,巧设“识字小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生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学生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如果读对,就会有一名同学把星星的帽子摘取作为纪念。(这一设计关注的是学困生)
第二关:学生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读对奖励“小星星”。当然,这颗星星并不是制作的星,而是我亲自从空中“摘”下的“星”,这样不可思议而有趣的做法,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再度高涨,使得枯燥的认字变为生动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两关过后,是技巧的沉淀。我问:“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么多生字,是不是有什么奇思妙招啊?赶快把你最拿手的识字方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吧!”一“话”激起千层浪,小孩子都有显示的心理,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认为,此时的自己是最棒的,他可以交给别人方法,所以他会教的认真,那学的人自然会积少成多。
后续设计的亮点就是我对识字方法的总结,说它是亮点是因为“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的宗旨,是教的归宿。
随之而来的二次识字是课堂的又一高潮!“小老师领读”,教师指字“顺序读”、“乱序读”、“快读”、“跳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的识字,让学生的激情再次燃烧,直至回读课文才算是“瓜熟蒂落”!
成果如何?需要及时地检测。在设计生字复现环节,我采用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绕口令的形式,将所学的生字编入其中,读顺了,说明认识了,读“绕”了证明记熟了。
此时,才是识字教学的终点!
环节四: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按照“观察字形说特点——指导书写讲难点——学生练写要美点”的顺序进行教学。相对识字而言,它显得较容易完成。
环节五:总结课堂巧设疑。
好的课堂既要有“龙头”又要有“凤尾”,对课堂小结不能忽视。“谁愿意说一说,这40分钟里,你都有什么收获?”看似不经心的一问,却给了孩子们整理课堂,总结经验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着张衡数星星,奶奶说他傻,那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呢?长大后的张衡究竟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样的设疑既实现了课堂的拓展、知识的延伸又能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个辛苦费神的事业,既然选择了,我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相信有了好的方法.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海无边,知也无涯!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前辈、同事提出宝贵意见,我会悉心听教,以便于我的教学有更好的完善与体高!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3《数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许多人习惯地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张衡极大的兴趣,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难点是比喻句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再推导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佼课堂教学有起有伏。
再说,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1.学会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读懂1、6两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一、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指名认读、男女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第二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新词,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研字的教学。第三步是在总结课文以后,设立一个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下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做游戏、分辨书写的正误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老师们,我始终认为,教书不是教知识的本身,而是教获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
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打破整体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这个比喻句时,我没有安排撒字的教学,为什么?这里暂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我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我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我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再现生活;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中,我还想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人纲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何况,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我还要作进步的渗透。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组织严格、过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样、负担合理、效果显着。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4《数星星的孩子》是讲读课文,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是:
(1)会认12个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1—3自然段,了解张衡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过数星星的经历吗?我们一起来数数吧!(课件)你觉得星星好数吗?
周老师和大家的感觉一样,觉得星星很难数。可是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认为只要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老师范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指导理解“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引导学生体会星星的()多和美。再来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表示张衡数星星的动作的词,让学生做做这个动作,说说“仰”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张衡多么爱数星星啊!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再指名说说奶奶的想法是什么?出示句子“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从“又”字体会出张蘅是在长期观察。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出示“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让学生多读读这句话,再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5《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一共布置了14篇讲读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时地指导同学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沛利用同学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同学自身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分的时间指导同学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同学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同学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和同学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教学布置:2课时。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优秀教案: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00年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考虑: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小朋友,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同学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同学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同学自身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同学的情感,同学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同学的欲望,但同学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需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同学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同学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祥,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同学读奶奶的话,指导同学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身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同学通过多读书,自身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同学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身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同学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沛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示自身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和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同学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笼统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同学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同学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同学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同学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同学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同学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同学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同学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同学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小朋友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同学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妙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
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同学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同学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第二篇: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走进文本
(一)介绍课文与单元主题的关系——整体
《数星星的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四篇课文篇篇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本篇课文是通过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坚持不懈的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究钻研,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对待科学不断探索的态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二)介绍课文的特点——局部
课文通过一处对张衡语言的描写和两处动作的描写,以及奶奶语言的侧面描写彰显了小张衡爱好天文,坚持不懈的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文中对夜空的描写给课文增加情趣,也让学生受到了自然美和语言美的熏陶。爷爷的语言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天文知识,给课文增加了不少趣味。课文巧妙地融描写人物、有趣的天文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三)抓住文本特点,确定教学策略
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表达上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的方法反复品读张衡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张衡观察得仔细、认真。通过张衡的动作,感受张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究求索的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说学情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这些特点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做好了心理准备。本班学生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有着一定的听读、朗读、评读的能力,能够初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喜欢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学生乐于阅读。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形象思维占主题,在阅读中容易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中,而忽略了语言文字中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为此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持之以恒的观察,坚持不懈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懂得这种优秀品质与张衡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关系更是教学难点。
(二)分析学生的德育认知基础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班学生生活在都市中,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学习主要靠兴趣驱动。但对待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是缺乏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说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通过字理理解“钻研”的意思。通过分析“睡”、“珍珠”的字理,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学习用“著名”说话。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知道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天文知识,体会故事中的情趣。
6、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持之以恒的观察,坚持不懈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体写出张衡小时候如何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象,琢磨星星的运行规律。第六段主要讲张衡长大经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课文紧扣题目用五段写张衡小时候的故事,重点突出,同时也告诉人们,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除了长大以后刻苦钻研以外,跟从小爱好天文是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读“颗、跟”等14个生字,学习三个多音字教、重、为。
(2)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1、3、5自然段,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有关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词句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朗读也有可能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五、说教学程序
(一)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先读课题,提出问题: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
叫什么?是什么
时候的人?长大以后成为怎样的人?课文哪段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张衡 著名的天文学家)
2、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后,问:“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跟小时候数星星有什么联系?
接着学习课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首先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星空图)提问:晚上,张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在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师:闪闪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一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2)让学生找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动作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坐、仰、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
即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3)从朗读入手。我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困难。联系课文的第1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不均匀”是张衡数星星的困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学2、3、4、5自然段时,运用读读、议议、说说的方法让学生来读懂“张衡、爷爷对星星是否数清有什么看法?他们说的话各有什么依据?”
(1)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再进行扩展训练。
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张衡的看法。如:张衡说星星能数得清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找出句子用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了解到张衡平时
认真观察的精神。
(2)为了让学生理解爷爷的话,运用课件来解决“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先提出问题:北斗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指名学生上来连接北斗星图。指
图: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还有,在帮助学生理解“一组一组”是怎样分的,利用幻灯举几组根据它们的样子起名星座的名字。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
(3)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张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爷爷的话,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词语。引导学生了解张衡是个不怕苦、不怕累,对不明白的问题不弄明白是决不罢休的。
(三)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顾全文,看板书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知道张衡是怎样的孩子,我们大要向他学习。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我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注意了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所收获。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3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二年的孩子认知水平还较低、学习习惯的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特别是对宇宙更是充满着幻想,所以,此课教学教师绝不能放过这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正确学习方法、激发孩子个性探索、渗透思想教育的机会,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到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在突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中渗透科学思想启迪。学习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整体通读、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是一课时内容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生字9个,会正确规范书写生字12个。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蕴含的情趣和道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以上目标的确立,改变传统目标只专注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是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
此重点充分体现新课改条件下“双基”的重要性,是夯实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是情感目标以及读懂课文“爷爷”的话中有关天文知识。
低年级的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很差,对于“天文”知识和概念也很陌生,因此,要使孩子真正理解理解张衡身上“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品质”,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天文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巧妙的引导。
【课前准备】
认读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特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课件显示)
一、情境导入,检测学情起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9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 “数”右边的反文旁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
(二)检测学情,初识张衡。
首先,引导提问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张衡。板书:张衡)紧接着用卡片出示“张衡”这个词,要求学生自主读准。
其次,进一步介绍张衡:张衡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二、初读课文,指导识字读句
(一)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瞧,这一课的生字相信你们会读了。同桌间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读不对的,帮对方纠正。
(二)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教师引导:把这些生字放进句子中相信你们也能读好。
(课件出示:1.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2.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3.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三个长句子的教学设计尤其精妙,在此我把巩固识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渗透读句方法、积累语文知识融为一体,又为读通、读顺课文打下基础,可谓一举数得。
三、轮读课文,随文识字学词
教师引导:小朋友,课文就是这样由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让我们认认真真地再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你会读得更通顺。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生自由读文)
四、示范引领,学习角色朗读
(一)听配乐朗读一、二自然段
教师引导:孩子们,课文又读了一遍,喜欢这个孩子吗?让我们再次走进张衡家的小院,看看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吧。(板书:小时候)(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配乐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
(二)教师带着动作读张衡的话
(三)同桌互相读,一个读奶奶的话,一个读张衡的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利用直观的图片,图文结合,帮助理学生理解积累词语,从而有效地感知内容并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五、重点研读,正确认识张衡
1、默读课文,想想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长大能成为著名天文学家(板书:长大后),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让同学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⑴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体会张衡数星星那么认真,那么有爱心)
⑵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中间总是隔那么远。(体会张衡不仅爱观察,而且乐于思考和探究,反现了星星是在有规律地动)”
⑶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为了验证爷爷的话,几次起来看星星,可见他不仅勤于思考,而且有一种乐于探究的精神)
2、分组讨论交流:
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
①我认为张衡是一个 的孩子,“ ”这句话就可以体会出来。
②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句子。
3、爷爷的话告诉了张衡哪些天文知识?我们再来读爷爷的话。
完成填空: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4、观察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文中插图中还藏有北斗七星呢?动笔连一连看看像什么?
设计意图:针对二年级学生情况,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词语教学这一重点,巧抓关键词语,引导他们到文中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巧妙利用读与说的“焊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呈现出词语教学的深度拓展。
六、布置作业:
1.抄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抄写第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下面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4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一共布置了14篇讲读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时地指导同学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沛利用同学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同学自身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分的时间指导同学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同学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同学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和同学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教学布置:2课时。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优秀教案: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00年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考虑: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小朋友,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同学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同学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同学自身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同学的情感,同学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同学的欲望,但同学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需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同学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同学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祥,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同学读奶奶的话,指导同学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身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同学通过多读书,自身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同学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身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同学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沛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示自身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和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同学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笼统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同学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同学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同学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同学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同学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同学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同学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 ),叫( ),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 ),总是绕着北斗星( )。
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同学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同学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小朋友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同学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妙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
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同学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同学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5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内容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撒”、“玉”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教学,同时注重字词的积累。课前利用猜谜语和说带星字的词语等一些小游戏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生字教学环节,二年级的学生已不同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手把手教学。他们有能力借助拼音认识新字,因此开始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找不认识的生字,找到之后再借助拼音识字。之后又指名认读,读对的可以带读,通过带读这一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愿望。接着我又鼓励他们去发现一些识字方法,这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后来的打乱顺序认字及开小火车认字即是在帮助巩固生字也是在检查他们自主识字情况。在文本解读方面我也是遵循一点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感。所以我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默读,分角色扮演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优美,体会故事的有趣性,体会张衡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善于发现的优秀品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去领导多多指正。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6
尊敬的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四方面来说说我的说课过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本组教材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学习本组课文,意在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包括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繁星满天的夜晚,孩子跟奶奶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最后一段点明人物的时代、身份、成就和评价。文章开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学习本课是通过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的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在上这篇课文时借助课件,更好地利用此资源拓展教育的视野,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的海洋中去。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更高的求知欲望。 这节课我还是坚持以朗读为主。因为主人公张衡距学生生活较远,天文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思考,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同时利用及多媒体课件及道具的演示帮学生理解“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天文方面的知识懂得较少,朗读只能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所以课前,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一些与张衡和星空知识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对于一节的教学效果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问、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积极。教学时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天文、历史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内容,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会认9个生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
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教学过程
(一) 儿歌激趣,揭示课题
我呈现出美丽星空的画面,播放优美的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做律动,利用音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二) 设计游戏,快乐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由生词过渡到生字,借助课件巧妙的设置了各种识字方法。
1.用词语开花的方法解决“玉”这个字。
每当用玉组一个新词,词语花就会开放一朵,学生看到词语花变得这样美丽,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我又出示了几朵词语花,让学生自由填。既巩固了生字又丰富了词汇量。
2.用小星星升天的游戏再次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游戏识字的乐趣。
(三)具体学文,美读提高
1.直观画面,亲身体验
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是出示满天繁星的动态画面,星星一闪一闪的,孩子们一下被吸引住了,通过这一直观的画面过渡到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星空的热爱。紧接着让学生亲自来数数这满天的繁星,说说自己数星星时的感觉,再和张衡数星星进行对比。透过“一直”这个词,让学生感受到星星的多和小张衡数星星的耐心认真。
2.读中感悟,体验品质
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变化字体的颜色这一技术手段,通过抓关键词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3.道具,课件演示,突破重难点
学习这部分内容,我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首先是填空。所填的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初一步理解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它转动的规律。理解是不是真的到位呢?我又设置了第二个环节,就是用提前做好的北斗七星的道具进行演示。同时为了验证文字的说明和同学的演示是否真实我又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课件展示。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样,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也就很容易解决了,同时也印证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4、查阅资料,了解张衡
最后出示张衡这一人物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从张衡的历史贡献中感受他的伟大,激发对课外探究的欲望。
(四)课后拓展,开阔思维
出示星空图,学生欣赏。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星座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天空中有许多神秘有趣的天文现象等我们去发现,去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是板书设计。
这是我运用信息技术后,孩子们课上的表现。通过我刚才的演示,各位领导和老师都看到了,我觉得本节课教学的亮点是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到好处, 一开始,我就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课文时,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大幅满天星空图,孩子们一下子被一闪一闪的星星吸引住了,激起了他们对美丽星空的热爱。从识字到学文再进行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理解难度,提供了训练平台。尤其是教学“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慢慢转动”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硬抽象的,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它形象的演示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我觉得本节课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以及说课的全部过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7
《数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许多人习惯地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张衡极大的兴趣,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难点是比喻句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再推导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佼课堂教学有起有伏。
再说,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1.学会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读懂1、6两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一、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指名认读、男女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第二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新词,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研字的教学。第三步是在总结课文以后,设立一个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下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做游戏、分辨书写的正误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老师们,我始终认为,教书不是教知识的本身,而是教获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
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打破整体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这个比喻句时,我没有安排撒字的教学,为什么?这里暂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我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我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我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再现生活;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中,我还想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人纲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何况,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我还要作进步的渗透。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组织严格、过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样、负担合理、效果显着。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8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介绍了汉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故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有着一种神秘感,但体会张衡善于观察、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距”“颗”“指”“乱”这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老师今天还要给你们揭示一位名人,人就是张衡,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
2、反馈词语的掌握情况。
3、思考: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快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二)进一步感悟小张衡爱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课件: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①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从中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们男生读读张衡的话,女生读读爷爷的话。
②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的品质。
张衡观察的可真仔细,你有什么想对张衡说的?
小结:是啊,小张衡真是了不起,他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发现了不管怎么动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课件: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引导学生理解读读爷爷这句话的意思。
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品质。
就是因为爷爷这句话,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如果是你,你会起来看吗?
男生读读爷爷的话;女生读读张衡的话。
张衡可真了不起,你来夸夸小张衡!
小结:正是因为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继续刻苦钻研,成了我国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我和同学们一样特别佩服小张衡,就让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吧。
四、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手中的阅读材料。
第二步: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小结: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善于观察,乐于探索,长大后勤奋地学习钻研,不懈地努力,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1、积累词语
读读黑板上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各有什么特点。
2、距: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最后一笔是竖折。
颗: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果”的捺变成点写得小一点,“页”的最后一笔点写得大一点。
指: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乱:“舌”要写得瘦长一些。
3、学生书写。
4、反馈指导,再写。
小结:学完了课文,我们认识了距离我们1900多年的天文学家张衡,了解了他的故事。如果你也对天文产生了兴趣,可以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也可以亲自到天文馆去看看美丽神秘的星空。
学习效果设计评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有感情☆☆☆②正确、流利☆☆
③正确☆
2、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①讲得很好☆☆☆②讲得比较好☆☆
③讲得得不理想☆
3、我能写好“距”“颗”“乱”“指”这四个字。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9
《数星星的孩子》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针对学习内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至少认识“珍、碧、院、靠、指、乱、仔、组、睡、朝、苦、钻、研、著”14个生字,会写“珍、仔、乱”3个字。
2、会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生字的字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五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贯穿始终。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小星星》这首歌的乐曲为切入点,师生跟着音乐拍手齐唱儿歌.熟悉的歌词,动听的旋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以 “音”、“形”、“意”为途径。学生课前预习圈出生字,是以熟悉“字音”为目的。“字意”的落实则完全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如:“你找得字宝宝在哪句话里?”“你能给这个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这样的扩词练习,说话训练,既活跃了思维,丰富了词语的积累,达到了学习的兴趣持续,又加深了识记的目的。这样由文到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子的训练,比单独机械的识字效果要好得多。
随文识字,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字意的理解,提高识记生字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不断的产生新鲜感,使学习兴趣不减反变浓。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多维支持。
环节三:集中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却不是难点,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识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它关乎着这节识字教学课的成与败。
在设计时我突发奇想,巧设“识字小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生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学生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如果读对,就会有一名同学把星星的帽子摘取作为纪念。(这一设计关注的是学困生)
第二关:学生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读对奖励“小星星”。当然,这颗星星并不是制作的星,而是我亲自从空中“摘”下的“星”,这样不可思议而有趣的做法,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再度高涨,使得枯燥的认字变为生动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两关过后,是技巧的沉淀。我问:“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么多生字,是不是有什么奇思妙招啊?赶快把你最拿手的识字方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吧!”一“话”激起千层浪,小孩子都有显示的心理,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认为,此时的自己是最棒的,他可以交给别人方法,所以他会教的认真,那学的人自然会积少成多。
后续设计的亮点就是我对识字方法的总结,说它是亮点是因为“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的宗旨,是教的归宿。
随之而来的二次识字是课堂的又一高潮!“小老师领读”,教师指字“顺序读”、“乱序读”、“快读”、“跳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的识字,让学生的激情再次燃烧,直至回读课文才算是“瓜熟蒂落”!
成果如何?需要及时地检测。在设计生字复现环节,我采用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绕口令的形式,将所学的生字编入其中,读顺了,说明认识了,读“绕”了证明记熟了。
此时,才是识字教学的终点!
环节四: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按照“观察字形说特点——指导书写讲难点——学生练写要美点”的顺序进行教学。相对识字而言,它显得较容易完成。
环节五:总结课堂巧设疑。
好的课堂既要有“龙头”又要有“凤尾”,对课堂小结不能忽视。“谁愿意说一说,这40分钟里,你都有什么收获?”看似不经心的一问,却给了孩子们整理课堂,总结经验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着张衡数星星,奶奶说他傻,那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呢?长大后的张衡究竟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样的设疑既实现了课堂的拓展、知识的延伸又能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个辛苦费神的事业,既然选择了,我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相信有了好的方法.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海无边,知也无涯!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前辈、同事提出宝贵意见,我会悉心听教,以便于我的教学有更好的完善与体高!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0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于永正老师说过:“情要在读中悟,法要在读中悟,理也要在读中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学习默读,通过多种读书方式,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二、说教材及学生情况
本课时教学内容来自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课文讲述了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在《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中,虽然提到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专业词语,例如:北斗星、北极星、天文、天文学,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默读中理解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继续学习默读。在《滴水穿石》这篇课文中已经学习了默读课文,但是还存在指读、动唇的现象。本节课要注意这些现象并加以纠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结合词句了解字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把字写端正,正确。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多种方式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学习汉字。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读书做事有恒心,善于观察思考,刻苦钻研才能成功。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正确书写本课3个生字。
2、难点:使学生理解“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五、说教学手段与方法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的手段与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问题的答案是有弹性的,是综合的,不是课文的某一句话,也不是课文的某一段,它分布在课文的各个段落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全面,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重点时,先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因为默读更利于思考,能比朗读更快的获取信息,把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画在书上,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时候加以引导总结,把这个难点帮学生弄清楚。
(三)突出难点的手段与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天文现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天文知识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因此,在解决这个难点时,我制作了课件,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形象的摆在了学生的眼前,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在两千年以前,有个孩子就数过星星,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理解课文:
教师介绍:张衡。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一组地震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告诉学生地动仪就是张衡的发明的,从而更加增添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1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分页标题#e#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欲望,但学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学生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分页标题#e#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2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张衡儿时数星星的故事。这—单元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以往很多老师上此类课文,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科学课。通过钻研教材,我认为:《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了天文方面的知识,但这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全文通过张衡如何数星星反映了张衡态度认真,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侧面反映张衡的刻苦。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因我班学习已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且能在预习中能较好地掌握要求认读的生字,加上本课生字都是常用字,不生僻,因此第一课时,学生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第二课时,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综合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确定第一课时的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星星,如何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全文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因此我把“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如何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定为教学重点及难点。为突破重、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精讲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境。我先出示“星光灿烂图”,提问:“晴朗的夜晚,天空布满星星,你数过星星吗?数清了吗?”待学生议论后,引出课题:“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也在数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数星星的孩子》。”然后学生读课题,老师问:“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怎么数星星的?他数清了没有?”这样从题目入手,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建立积极的阅读期待。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此外,本册第二单元已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朗读前的默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潜心地默读,后面的朗读很难有悟有得。因此,我先安排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感悟打基础。学生默读要求读懂以下内容: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个什么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对张衡作了简要的介绍,因此,我从最后一段入手,先认识张衡,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解决其它两个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课堂教学有起有伏,水到渠成。
三、品读课文,于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品质。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
思维在训练中发展,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中,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在词句教学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在抓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品质这一环节,我打算这样操作:
课文第一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张衡怎样数星星。我指导学生抓住“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和“一颗,两颗,”中的“逗号”,不“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仰起来头来数数。再联系课文第一句话:“天上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句中“满天、无数、撒”等词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读的训练中,我将采取“范读、指名读、重点句段反复读、创设情境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多种形式,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
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讲叙的是祖孙三人议星星。其实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张衡是怎样刻苦、耐心地数星星的。我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奶奶和张衡的对话,感悟张衡执着认真观察的品质。如奶奶说:“你又在数星星了。”一个“又”字,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又如张衡分析说:“星星没有乱动,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总是那么远。”说明他已注意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这都是他长期观察的成果。学习这两段对话时,我将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含义,感悟人物品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文中爷爷用一段很长的话,向张衡介绍了跟星星有关的天文知识,对这一段内容我这样处理:让学生反复默读,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设置“天文知识讲解员”的环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把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因为课前已布置学生收集天文方面的资料,因此还可以让学生谈谈他所掌握的其它天文知识。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天文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一举几得。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热情。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课标中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抓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品质之后,我安排学生回忆全文内容,尝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谈张衡数星星与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关系。也可以拓展,用这样的句式,谈其他杰出的人物。
在学生谈完后,老师小结:“正因为张衡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认真、刻苦钻研,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他还位杰出的文学家,在数学、地理、绘画等方面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这都与他认真、耐心、刻苦的品质是分不开的。”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处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总结完全文后,我提问:“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课文学完了,但探索才刚刚开始。
教学本课,我希望达到以下教学效果:随时随处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张衡刻苦、认真的品质。同时在品词析句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第—部分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
第二部分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
第三部分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
第四部分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这跟第五部分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
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而第一课时我就解决第六和第一两个部分。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有关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来自己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从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小小的船》,引入歌曲《小小的船》。从歌中“月儿”引出“星星”,揭示课题。
(二)、自学新生字。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记字音和字形来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随机介绍长大以后的张衡,出示最后一段的教学。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张衡小时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学。这也这节课学习的重心。抓住“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展开教学,这么美的星星,张衡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进行第2句话怎么样数星星的的教学,加上动作演示,加深记忆,再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仔细与认真,以及有耐心。
(五)、教学两个新生字:“珍、珠”。
六、教后反思
整堂课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于本人自己水平有限,缺少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制,所以有待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就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一下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体写出张衡小时候如何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象,琢磨星星的运行规律。第六段主要讲张衡长大经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课文紧扣题目用五段写张衡小时候的故事,重点突出,同时也告诉人们,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除了长大以后刻苦钻研以外,跟从小爱好天文是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
(2)理解“碧玉盘、北斗星、北极星、刻苦钻研、著名”等词语,并初步掌握比喻句的用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1、3、5自然段,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和爷爷说的话。
(2)了解有关星星的知识。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词句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朗读也有可能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也是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课文,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自然科学常识的好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电教演示法”和“朗读法”来教学本课时。
四、说学法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上述教法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说说、读读、议议、写写、操作等学习方法,用感情朗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五、说教学程序
(一)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先读课题,提出问题: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什么?是什么时候的人?长大以后成为怎样的人?课文哪段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张衡 著名的天文学家)
2、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后,问:“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跟小时候数星星有什么联系?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首先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星空图)提问:晚上,张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在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师:闪闪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一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2)让学生找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动作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即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3)从朗读入手。我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困难。联系课文的第1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不均匀”是张衡数星星的困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学2、3、4、5自然段时,运用读读、议议、说说的方法让学生来读懂“奶奶、张衡、爷爷对星星是否数清有什么看法?他们说的话各有什么依据?”
(1)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再进行扩展训练。
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奶奶、张衡的看法。如:张衡说星星能数得清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找出句子用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因为星星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了解到张衡平时认真观察的精神。
(2)为了让学生理解爷爷的话,运用课件来解决“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先提出问题:北斗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指名学生上来连接北斗星图。指图: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还有,在帮助学生理解“一组一组”是怎样分的,利用幻灯举几组根据它们的样子起名星座的名字。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
(3)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张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爷爷的话,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词语。“没睡好 几次看清楚 果然”,引导学生了解张衡是个不怕苦、不怕累,对不明白的问题不弄明白是决不罢休的。
(三)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顾全文,看板书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对照板书,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知道张衡是怎样的孩子,我们大家要不要向他学习。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我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注意了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所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略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解课文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逐个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利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五、说教学流程:
(一)在复习中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低年级的学生还是爱玩的,因此在复习生字时我采用了游戏“摘星星”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一、五自然段,并提出疑问。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的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
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设置疑问:爷爷赞同谁的观点?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名字,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并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4)在出示“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后直接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张衡是怎么做的?借此创设情境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张衡说些什么?并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拓展延伸
通过听、读《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再次感受浩瀚的星空。激发学生想了解星际、宇宙的愿望。
第三篇: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5篇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内容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撒”、“玉”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教学,同时注重字词的积累。课前利用猜谜语和说带星字的词语等一些小游戏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生字教学环节,二年级的学生已不同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手把手教学。他们有能力借助拼音认识新字,因此开始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找不认识的生字,找到之后再借助拼音识字。之后又指名认读,读对的可以带读,通过带读这一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愿望。接着我又鼓励他们去发现一些识字方法,这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后来的打乱顺序认字及开小火车认字即是在帮助巩固生字也是在检查他们自主识字情况。在文本解读方面我也是遵循一点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感。所以我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默读,分角色扮演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优美,体会故事的有趣性,体会张衡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善于发现的优秀品质。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去领导多多指正。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2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张衡儿时数星星的故事。这—单元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以往很多老师上此类课文,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科学课。通过钻研教材,我认为:《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了天文方面的知识,但这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全文通过张衡如何数星星反映了张衡态度认真,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侧面反映张衡的刻苦。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因我班学习已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且能在预习中能较好地掌握要求认读的生字,加上本课生字都是常用字,不生僻,因此第一课时,学生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第二课时,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综合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确定第一课时的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星星,如何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全文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因此我把“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如何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定为教学重点及难点。为突破重、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精讲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境。我先出示“星光灿烂图”,提问:“晴朗的夜晚,天空布满星星,你数过星星吗?数清了吗?”待学生议论后,引出课题:“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也在数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数星星的孩子》。”然后学生读课题,老师问:“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怎么数星星的?他数清了没有?”这样从题目入手,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建立积极的阅读期待。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能力”。
此外,本册第二单元已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朗读前的默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潜心地默读,后面的朗读很难有悟有得。因此,我先安排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感悟打基础。学生默读要求读懂以下内容: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个什么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对张衡作了简要的介绍,因此,我从最后一段入手,先认识张衡,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解决其它两个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课堂教学有起有伏,水到渠成。
三、品读课文,于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品质。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中,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在词句教学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在抓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品质这一环节,我打算这样操作:
课文第一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张衡怎样数星星。我指导学生抓住“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和“一颗,两颗,”中的“逗号”,不“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仰起来头来数数。再联系课文第一句话:“天上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句中“满天、无数、撒”等词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读的训练中,我将采取“范读、指名读、重点句段反复读、创设情境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多种形式,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
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讲叙的是祖孙三人议星星。其实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张衡是怎样刻苦、耐心地数星星的。我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奶奶和张衡的对话,感悟张衡执着认真观察的品质。如奶奶说:“你又在数星星了。”一个“又”字,说明张衡不止一次这样做;又如张衡分析说:“星星没有乱动,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总是那么远。”说明他已注意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这都是他长期观察的成果。学习这两段对话时,我将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含义,感悟人物品质,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文中爷爷用一段很长的话,向张衡介绍了跟星星有关的天文知识,对这一段内容我这样处理:让学生反复默读,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设置“天文知识讲解员”的环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把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因为课前已布置学生收集天文方面的资料,因此还可以让学生谈谈他所掌握的其它天文知识。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天文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一举几得。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热情。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课标中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抓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品质之后,我安排学生回忆全文内容,尝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谈张衡数星星与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关系。也可以拓展,用这样的句式,谈其他杰出的人物。
在学生谈完后,老师小结:“正因为张衡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认真、刻苦钻研,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他还位杰出的文学家,在数学、地理、绘画等方面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这都与他认真、耐心、刻苦的品质是分不开的。”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处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总结完全文后,我提问:“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课文学完了,但探索才刚刚开始。
教学本课,我希望达到以下教学效果:随时随处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张衡刻苦、认真的品质。同时在品词析句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3
《数星星的孩子》是讲读课文,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是:
(1)会认12个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1—3自然段,了解张衡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过数星星的经历吗?我们一起来数数吧!(课件)你觉得星星好数吗?
周老师和大家的感觉一样,觉得星星很难数。可是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认为只要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老师范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指导理解“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里。”、“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引导学生体会星星的多和美。再来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表示张衡数星星的动作的词,让学生做做这个动作,说说“仰”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张衡多么爱数星星啊!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再指名说说奶奶的想法是什么?出示句子“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从“又”字体会出张蘅是在长期观察。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出示“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让学生多读读这句话,再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4
《数星星的孩子》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针对学习内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至少认识“珍、碧、院、靠、指、乱、仔、组、睡、朝、苦、钻、研、著”14个生字,会写“珍、仔、乱”3个字。
2、会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生字的字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五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贯穿始终。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小星星》这首歌的乐曲为切入点,师生跟着音乐拍手齐唱儿歌.熟悉的歌词,动听的旋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以 “音”、“形”、“意”为途径。学生课前预习圈出生字,是以熟悉“字音”为目的。“字意”的落实则完全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如:“你找得字宝宝在哪句话里?”“你能给这个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这样的扩词练习,说话训练,既活跃了思维,丰富了词语的积累,达到了学习的兴趣持续,又加深了识记的目的。这样由文到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子的训练,比单独机械的识字效果要好得多。
随文识字,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字意的理解,提高识记生字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不断的产生新鲜感,使学习兴趣不减反变浓。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多维支持。
环节三:集中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却不是难点,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识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它关乎着这节识字教学课的成与败。
在设计时我突发奇想,巧设“识字小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生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学生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如果读对,就会有一名同学把星星的帽子摘取作为纪念。(这一设计关注的是学困生)
第二关:学生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读对奖励“小星星”。当然,这颗星星并不是制作的星,而是我亲自从空中“摘”下的“星”,这样不可思议而有趣的做法,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再度高涨,使得枯燥的认字变为生动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两关过后,是技巧的沉淀。我问:“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么多生字,是不是有什么奇思妙招啊?赶快把你最拿手的识字方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吧!”一“话”激起千层浪,小孩子都有显示的心理,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认为,此时的自己是最棒的,他可以交给别人方法,所以他会教的认真,那学的人自然会积少成多。
后续设计的亮点就是我对识字方法的总结,说它是亮点是因为“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的宗旨,是教的归宿。
随之而来的二次识字是课堂的又一高潮!“小老师领读”,教师指字“顺序读”、“乱序读”、“快读”、“跳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的识字,让学生的激情再次燃烧,直至回读课文才算是“瓜熟蒂落”!
成果如何?需要及时地检测。在设计生字复现环节,我采用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绕口令的形式,将所学的生字编入其中,读顺了,说明认识了,读“绕”了证明记熟了。
此时,才是识字教学的终点!
环节四: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按照“观察字形说特点——指导书写讲难点——学生练写要美点”的顺序进行教学。相对识字而言,它显得较容易完成。
环节五:总结课堂巧设疑。
好的课堂既要有“龙头”又要有“凤尾”,对课堂小结不能忽视。“谁愿意说一说,这40分钟里,你都有什么收获?”看似不经心的一问,却给了孩子们整理课堂,总结经验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着张衡数星星,奶奶说他傻,那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呢?长大后的张衡究竟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样的设疑既实现了课堂的拓展、知识的延伸又能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个辛苦费神的事业,既然选择了,我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相信有了好的方法.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海无边,知也无涯!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前辈、同事提出宝贵意见,我会悉心听教,以便于我的教学有更好的完善与体高!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5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介绍了汉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故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有着一种神秘感,但体会张衡善于观察、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距”“颗”“指”“乱”这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老师今天还要给你们揭示一位名人,人就是张衡,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
2、反馈词语的掌握情况。
3、思考: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快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二)进一步感悟小张衡爱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课件: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①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从中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们男生读读张衡的话,女生读读爷爷的话。
②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的品质。
张衡观察的可真仔细,你有什么想对张衡说的?
小结:是啊,小张衡真是了不起,他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发现了不管怎么动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课件: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引导学生理解读读爷爷这句话的意思。
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品质。
就是因为爷爷这句话,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如果是你,你会起来看吗?
男生读读爷爷的话;女生读读张衡的话。
张衡可真了不起,你来夸夸小张衡!
小结:正是因为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继续刻苦钻研,成了我国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我和同学们一样特别佩服小张衡,就让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吧。
四、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手中的阅读材料。
第二步: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小结: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善于观察,乐于探索,长大后勤奋地学习钻研,不懈地努力,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1、积累词语
读读黑板上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各有什么特点。
2、距: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最后一笔是竖折。
颗: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果”的捺变成点写得小一点,“页”的最后一笔点写得大一点。
指: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乱:“舌”要写得瘦长一些。
3、学生书写。
4、反馈指导,再写。
小结:学完了课文,我们认识了距离我们1900多年的天文学家张衡,了解了他的故事。如果你也对天文产生了兴趣,可以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也可以亲自到天文馆去看看美丽神秘的星空。
学习效果设计评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有感情☆☆☆②正确、流利☆☆
③正确☆
2、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①讲得很好☆☆☆②讲得比较好☆☆
③讲得得不理想☆
3、我能写好“距”“颗”“乱”“指”这四个字。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部分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部分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部分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部分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部分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而第一课时我就解决第六和第一两个部分。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有关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来自己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从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小小的船》,引入歌曲《小小的船》。从歌中“月儿”引出“星星”,揭示课题。
(二)、自学新生字。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记字音和字形来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随机介绍长大以后的张衡,出示最后一段的教学。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张衡小时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学。这也这节课学习的重心。抓住“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展开教学,这么美的星星,张衡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进行第2句话怎么样数星星的的教学,加上动作演示,加深记忆,再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仔细与认真,以及有耐心。
(五)、教学两个新生字:“珍、珠”。
六、教后反思
整堂课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于本人自己水平有限,缺少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制,所以有待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就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一下反思。
1、以后在教给学生说话时要有序。即按先后顺序来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完美的语言展示给同学们。这节课中有的同学说的无序,缺少语言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练习。
2、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要让学生大胆的说,积极的想,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还要多进行想象反面的训练。 《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于永正老师说过:“情要在读中悟,法要在读中悟,理也要在读中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学习默读,通过多种读书方式,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二、说教材及学生情况
本课时教学内容来自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课文讲述了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在《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中,虽然提到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专业词语,例如:北斗星、北极星、天文、天文学,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默读中理解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继续坚持以朗读为主,同时继续学习默读。在《滴水穿石》这篇课文中已经学习了默读课文,但是还存在指读、动唇的现象。本节课要注意这些现象并加以纠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结合词句了解字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把字写端正,正确。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多种方式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学习汉字。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读书做事有恒心,善于观察思考,刻苦钻研才能成功。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正确书写本课3个生字。
2、难点:使学生理解“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五、说教学手段与方法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的手段与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问题的答案是有弹性的,是综合的,不是课文的某一句话,也不是课文的某一段,它分布在课文的各个段落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全面,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重点时,先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因为默读更利于思考,能比朗读更快的获取信息,把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画在书上,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适当时候加以引导总结,把这个难点帮学生弄清楚。
(三)突出难点的手段与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天文现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天文知识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因此,在解决这个难点时,我制作了课件,把“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形象的摆在了学生的眼前,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在两千年以前,有个孩子就数过星星,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理解课文:
教师介绍:张衡。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一组地震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告诉学生地动仪就是张衡的发明的,从而更加增添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部分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部分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部分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部分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部分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有关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来自己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用幻灯片出示一张美丽的星空图。蓝蓝的天幕上,无数星星一眨一眨、闪闪烁烁,美丽极了,同学们一下被吸引,引出课题“数星星的孩子”。 板书。 学习“数”,并教写字“数”
(二)、自学新生字、生词。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记字音和字形来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张衡小时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学。这也这节课学习的重心。抓住“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展开教学,这么美的星星,张衡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进行第2句话怎么样数星星的的教学,加上动作演示,加深记忆,再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仔细与认真,以及有耐心。
(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的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
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设置疑问:爷爷赞同谁的观点?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名字,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并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4)在出示“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后直接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张衡是怎么做的?借此创设情境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张衡说些什么?并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七)出示最后一段的教学,教师随机介绍长大以后的张衡。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9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欲望,但学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看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看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学生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体写出张衡小时候如何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象,琢磨星星的运行规律。第六段主要讲张衡长大经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课文紧扣题目用五段写张衡小时候的故事,重点突出,同时也告诉人们,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除了长大以后刻苦钻研以外,跟从小爱好天文是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
(2)理解“碧玉盘、北斗星、北极星、刻苦钻研、著名”等词语,并初步掌握比喻句的用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1、3、5自然段,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和爷爷说的话。
(2)了解有关星星的知识。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词句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朗读也有可能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也是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课文,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自然科学常识的好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电教演示法”和“朗读法”来教学本课时。
四、说学法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上述教法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说说、读读、议议、写写、操作等学习方法,用感情朗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五、说教学程序
(一)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先读课题,提出问题: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什么?是什么时候的人?长大以后成为怎样的人?课文哪段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张衡 著名的天文学家)
2、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后,问:“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跟小时候数星星有什么联系?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首先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星空图)提问:晚上,张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在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师:闪闪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一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2)让学生找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动作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即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3)从朗读入手。我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困难。联系课文的第1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分布不均匀”是张衡数星星的困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学2、3、4、5自然段时,运用读读、议议、说说的方法让学生来读懂“奶奶、张衡、爷爷对星星是否数清有什么看法?他们说的话各有什么依据?”
(1)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再进行扩展训练。
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奶奶、张衡的看法。如:张衡说星星能数得清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找出句子用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因为星星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了解到张衡平时认真观察的精神。
(2)为了让学生理解爷爷的话,运用课件来解决“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先提出问题:北斗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指名学生上来连接北斗星图。指图: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还有,在帮助学生理解“一组一组”是怎样分的,利用幻灯举几组根据它们的样子起名星座的名字。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
(3)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张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爷爷的话,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词语。“没睡好 几次看清楚 果然”,引导学生了解张衡是个不怕苦、不怕累,对不明白的问题不弄明白是决不罢休的。
(三)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顾全文,看板书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对照板书,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知道张衡是怎样的孩子,我们大家要不要向他学习。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我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注意了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所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略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1
《数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许多人习惯地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张衡极大的兴趣,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难点是比喻句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再推导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佼课堂教学有起有伏。
再说,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1.学会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读懂1、6两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一、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指名认读、男女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第二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新词,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研字的教学。第三步是在总结课文以后,设立一个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下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做游戏、分辨书写的正误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卧、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老师们,我始终认为,教书不是教知识的本身,而是教获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
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打破整体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这个比喻句时,我没有安排撒字的教学,为什么?这里暂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我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我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我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再现生活;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中,我还想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人纲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何况,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我还要作进步的渗透。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组织严格、过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样、负担合理、效果显着。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2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一共布置了14篇讲读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时地指导同学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沛利用同学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同学自身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分的时间指导同学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同学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同学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和同学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教学布置:2课时。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优秀教案: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考虑: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小朋友,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同学朗读训练的最好着眼点。
首先我请同学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同学自身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同学的情感,同学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同学的欲望,但同学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需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同学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同学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祥,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同学读奶奶的话,指导同学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身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同学通过多读书,自身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同学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身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同学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沛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示自身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和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同学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笼统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同学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同学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同学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同学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同学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同学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同学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 ),叫( ),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 ),总是绕着北斗星( )。
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同学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同学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小朋友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同学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妙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
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同学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同学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3
一、说教材————走进文本
(一)介绍课文与单元主题的关系——整体
《数星星的孩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四篇课文篇篇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本篇课文是通过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坚持不懈的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究钻研,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对待科学不断探索的态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二)介绍课文的特点——局部
课文通过一处对张衡语言的描写和两处动作的描写,以及奶奶语言的侧面描写彰显了小张衡爱好天文,坚持不懈的观察,持之以恒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文中对夜空的描写给课文增加情趣,也让学生受到了自然美和语言美的熏陶。爷爷的语言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天文知识,给课文增加了不少趣味。课文巧妙地融描写人物、有趣的天文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三)抓住文本特点,确定教学策略
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表达上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的方法反复品读张衡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张衡观察得仔细、认真。通过张衡的动作,感受张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究求索的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说学情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这些特点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做好了心理准备。本班学生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有着一定的听读、朗读、评读的能力,能够初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喜欢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学生乐于阅读。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形象思维占主题,在阅读中容易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中,而忽略了语言文字中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为此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持之以恒的观察,坚持不懈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懂得这种优秀品质与张衡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关系更是教学难点。
(二)分析学生的德育认知基础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班学生生活在都市中,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学习主要靠兴趣驱动。但对待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是缺乏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说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通过字理理解“钻研”的意思。通过分析“睡”、“珍珠”的字理,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学习用“著名”说话。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知道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天文知识,体会故事中的情趣。
6、认识张衡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认真观察天上的星星,喜欢钻研分不开。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持之以恒的观察,坚持不懈地探究钻研的优秀品质。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解课文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逐个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利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五、说教学流程:
(一)在复习中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低年级的学生还是爱玩的,因此在复习生字时我采用了游戏“摘星星”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一、五自然段,并提出疑问。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的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
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设置疑问:爷爷赞同谁的观点?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星星的名字,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并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4)在出示“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后直接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张衡是怎么做的?借此创设情境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张衡说些什么?并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拓展延伸
通过听、读《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再次感受浩瀚的星空。激发学生想了解星际、宇宙的愿望。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15
尊敬的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9课《数星星的孩子》。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四方面来说说我的说课过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本组教材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学习本组课文,意在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包括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繁星满天的夜晚,孩子跟奶奶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最后一段点明人物的时代、身份、成就和评价。文章开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学习本课是通过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的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在上这篇课文时借助课件,更好地利用此资源拓展教育的视野,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的海洋中去。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更高的求知欲望。这节课我还是坚持以朗读为主。因为主人公张衡距学生生活较远,天文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思考,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同时利用及多媒体课件及道具的演示帮学生理解“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利的是学生对天文方面的知识懂得较少,朗读只能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所以课前,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一些与张衡和星空知识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环境对于一节的教学效果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问、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积极。教学时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文与音乐、美术、动画、天文、历史等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内容,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会认9个生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
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教学过程
(一)儿歌激趣,揭示课题
我呈现出美丽星空的画面,播放优美的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做律动,利用音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二)设计游戏,快乐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由生词过渡到生字,借助课件巧妙的设置了各种识字方法。
1.用词语开花的方法解决“玉”这个字。
每当用玉组一个新词,词语花就会开放一朵,学生看到词语花变得这样美丽,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我又出示了几朵词语花,让学生自由填。既巩固了生字又丰富了词汇量。
2.用小星星升天的游戏再次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游戏识字的乐趣。
(三)具体学文,美读提高
1.直观画面,亲身体验
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是出示满天繁星的动态画面,星星一闪一闪的,孩子们一下被吸引住了,通过这一直观的画面过渡到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星空的热爱。紧接着让学生亲自来数数这满天的繁星,说说自己数星星时的感觉,再和张衡数星星进行对比。透过“一直”这个词,让学生感受到星星的多和小张衡数星星的耐心认真。
2.读中感悟,体验品质
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变化字体的颜色这一技术手段,通过抓关键词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3.道具,课件演示,突破重难点
学习这部分内容,我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首先是填空。所填的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初一步理解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它转动的规律。理解是不是真的到位呢?我又设置了第二个环节,就是用提前做好的北斗七星的道具进行演示。同时为了验证文字的说明和同学的演示是否真实我又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课件展示。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样,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也就很容易解决了,同时也印证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4、查阅资料,了解张衡
最后出示张衡这一人物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从张衡的历史贡献中感受他的伟大,激发对课外探究的欲望。
(四)课后拓展,开阔思维
出示星空图,学生欣赏。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星座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天空中有许多神秘有趣的天文现象等我们去发现,去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是板书设计。
这是我运用信息技术后,孩子们课上的表现。通过我刚才的演示,各位领导和老师都看到了,我觉得本节课教学的亮点是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到好处,一开始,我就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课文时,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大幅满天星空图,孩子们一下子被一闪一闪的星星吸引住了,激起了他们对美丽星空的热爱。从识字到学文再进行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理解难度,提供了训练平台。尤其是教学“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慢慢转动”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硬抽象的,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它形象的演示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我觉得本节课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以及说课的全部过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蒲场镇大溪小学 陈贤勇
一、说教材: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部分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部分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部分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部分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部分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而第一课时我就解决第六和第一两个部分。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有关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课文时,我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来自己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过幻灯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从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小小的船》,引入歌曲《小小的船》。从歌中“月儿”引出“星星”,揭示课题。
(二)、自学新生字。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记字音和字形来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随机介绍长大以后的张衡,出示最后一段的教学。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张衡小时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学。这也这节课学习的重心。抓住“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展开教学,这么美的星星,张衡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进行第2句话怎么样数星星的的教学,加上动作演示,加深记忆,再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来体会张衡数星星的仔细与认真,以及有耐心。
(五)、教学两个新生字:“珍、珠”。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蒲场镇大溪小学 陈贤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完成有关练习。
2、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能大致说出: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又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的结果。
3、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天上的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天上的星星多,用哪些词语?
结合学生回答,提示卡片:无数、数不清。(正音)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天上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
有时候就有个小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看谁能把这篇课文读了以后,知道写的是谁。生字要读准字音,想记住字形。学生自学。
三、读后检查。
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写的是谁?张衡是个什么人呢?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教学一部分生字新词。
把生字组成句子。出示句子:
“张衡是汉朝人。他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教学张衡:注意这两个生字都是后鼻音。“张”字什么旁?这是什么“张”?(弓、长)
教学汉朝:中国有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教学钻研: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举陈景润叔叔钻研数学的例子。)
教学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
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指点:这篇课文就是写张衡小时候怎么数星星的故事。他怎么数呢,听老师读课文。(很自然地导入课文。)
(生字词的学习,必然涉及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就不必拘泥于“从头到尾”的数学顺序,而先学最后一段,把课文学习与学词学字结合起来,这样既省时,效果又好。)
五、范读全文。
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读吗?课文中还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们再来学习。
六、再学习字词(生字分批教,难点分散)
把另一批生字组成句子出示:
张衡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教学靠:分析字形,复习“非”的笔顺。
教学仰:头抬着叫“仰”。(动作演示)抬头看叫“仰望”。教学指:让学生(手指、指导、指引等)。再出示第三个生字组成的:
张衡想着爷爷的话,晚上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转。
楚:突出“楚”增教“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绕:复习“浇”。组词:绕线,绕着转。什么绕着什么转?谁能说一句话?(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生字词。)
七、初读课文。
八、巩固字词。
识记字形。抄写生字。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蒲场镇大溪小学 陈贤勇
整堂课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于本人自己水平有限,缺少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制,所以有待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就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一下反思。
1、主导线索清晰明了。
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
2、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4、以后在教给学生说话时要有序。即按先后顺序来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完美的语言展示给同学们。这节课中有的同学说的无序,缺少语言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练习。
5、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要让学生大胆的说,积极的想,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还要多进行想象反面的训练。
第五篇:《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白塔区普化小学 贾红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普化小学的语文教师贾红光,今天说课的篇目是《数星星的孩子》。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二年的孩子认知水平还较低、学习习惯的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特别是对宇宙更是充满着幻想,所以,此课教学教师绝不能放过这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正确学习方法、激发孩子个性探索、渗透思想教育的机会,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到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在突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中渗透科学思想启迪。学习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整体通读、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生字9个,会正确规范书写生字12个。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蕴含的情趣和道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以上目标的确立,改变传统目标只专注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是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
此重点充分体现新课改条件下“双基”的重要性,是夯实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是情感目标以及读懂课文“爷爷”的话中有关天文知识。低年级的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很差,对于“天文”知识和概念也很陌生,因此,要使孩子真正理解理解张衡身上“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品质”,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天文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巧妙的引导。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特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检测学情起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900年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二)检测学情,初识张衡。
首先,引导提问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张衡。)其次,进一步介绍张衡:张衡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相机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瞧,这一课的生字相信你们会读了。同桌间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读不对的,帮对方纠正。
三、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学习一自然段: 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星空图)提问:晚上,张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在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师:闪闪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一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呢?
(2)让学生找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动作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且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在帮助学生理解“一组一组”是怎样分的,利用幻灯举几组根据它们的样子起名星座的名字。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常识。
关于爷爷讲述北斗星和北斗星知识时,我先问北斗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化解了难点。接着马上考查读准背会这两句。并同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重点研读,正确认识张衡
1、默读课文,想想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长大能成为著名天文学家,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让同学交流,随机出示句子,交流讨论。知道张衡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孩子。
2、读自编儿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张衡又在数星星。爱观察的小张衡,数起星星很认真。
爱探究的小张衡,发现星星有规律。
设计意图:针对二年级学生情况,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词语教学这一重点,巧抓关键词语,引导他们到文中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巧妙利用读与说的“焊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呈现出词语教学的深度拓展。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班上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下面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小时候数星星)-----长大后(著名的天文学家)勤于思考 乐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