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1一、说教材:
《PEP小学英语》采用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体现出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本质,坚持兴趣第一的原则。课文内容新颖、实用,有趣味性、有时代感。所选课文内容涉及文化、学习、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以活动、游戏为载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重点学习有关动物正在干什么的英语表达。
1、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alking, walking”。能够阅读并完成英语小短文。
(2)知识目标
①能够听,说,认读句子:“Look at the tiger!It’s jumping!The rabbit is running.”。
②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flying, jumping, walking, running, swimming。
(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运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五个动词的ing形式,并用现在进行时进行简单表达。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running”和“swimming”的拼写
3、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Let’s learn部分的五张单词词卡。
(2)教师准备各种动物和动作的卡片。
(3)教师准备一张动物园的挂图。
(4)教师准备一篇有关动物园的英语短文。
(5)教师准备10张带有问题的卡片。
二、说教法: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PEP小学英语》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依照学生的认知理论和特征.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本课我采用如下教法:
(一)情境教学法
给学生不断创设各种真实的场景,促使学生说英语。
(二)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课上恰当使用激励性评语和奖励个人贴画、小组奖红旗(画在黑板上)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老师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三、说学法:
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大胆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学习的空间更加开放,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1)教师出示十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营造学习气氛。
课一开始,教师出示十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忆已学的句型,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2.新知呈现
(1)学习新单词
教师通过对话引入新课,并通过实际生活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小动物引出每一种小动物的动作,开始本课的新单词。
(2)学习新知识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动物的动作,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通过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读新词组,并到句子中运用拓展。
3.操练巩固
(1)说说其他小动物在运动会上的表现
通过看图片,让学生用句子说一说其他小动物的活动。此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听音乐,想象看到的场景
让学生通过听声音,复习动词ING形式,让学生试着运动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创编歌曲,并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3)看脚印,猜动作
让学生通过观察脚印,猜猜小动物在做什么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4.拓展延伸
看有关动物的英文短文,说说这些小动物们在做什么运动,再说说奥运健儿们在做什么运动。让学生学得更贴近生活,同时又达到本课的高潮,力求主题得以升华。
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2教学目标:
1.会说会用这些句子:
What is your mother ?
She is a nurse.What are you?
I’m a doctor.2.会说会用会写这些单词
nurse photo cook barber doctor policeman
课前准备:
1.师生准备更多的头饰或可表现职业特征的道具。
2.教师准备nurse photo cook barber doctor policeman及以前学过的职业方面的单词卡片和图卡。
3.准备能体现这些人物身份特点的手偶。
4.第10页挂图。
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1)看第10页挂图,师生对话复习归纳前几课内容。
T:look at the picture again.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Linda’s family?
Ss:There are eight.T:Who are thay?
Ss:They are Linda’s grandpa,grandma,her dad,mum,uncle,aunt and her cousin.T:What’s her father’s name?
Ss:His name is Bob Smith.T:Is he a teacher?
Ss:No.He is an engineer.To you know their names?老师指示图上其他的人继续问。
Ss:Her mum, Ann Smith.Her uncle,Sam Smith.Her aunt, Nancy Smith.T:What is her uncle?
Ss: He is a taxi driver.T:Is Nancy a driver?
Ss: No.She is a housewife.T: What’s the boy’s name?
Ss:Billy.Billy Smith.T:How old is he?
Ss: He is nine.2)老师与学生A,B,C,D各自带一身份牌teacher,taxi driver,housewife,student进行对话引出话题:
TTo A)I’m Miss Li.Who are you?
A:I’m A(学生A说出自己的名字)
T:What are you? Are you a teacher?
A:No.I’m not a teacher.Look.(展示自己的身份牌)I’m a taxi driver
T:I’m sure you are a good driver.(To B)Who are you?
B: I’m B(学生B说出自己的名字).T:Are you a taxi driver?
B:No,I’m not.T:What are you?
B:I’m a housewife.A(学生B说出学生A的名字)is a taxi driver.T:….2.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老师展示这些有人物身份特点的手偶,讲解句型和词汇:
Look.What’s in my hand?
(展示手偶人物)What is he?
慢速说出句子。
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3本课我结合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愉快轻松的的气氛中进行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Peter is writing。》是湖南少儿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重点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动作,以学习用现在进行时描述人们正在进行的动作为主题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句型“Someone is doing something。”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某人正在做某事。本单元是一个重点,它为第六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故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掌握单词:sleeping playing eating drinking cooking
b、学习运用句型:“Someone is doing something。”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英语描述人们正在做的事情。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敢于、乐于开口,积极参与交流。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听、说、读单词sleeping sweeping painting working cooking
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句型“Someone is doing something。”
二、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学法有观察猜测、模仿练习和师生共同参与。
三、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教材特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进入课堂。
首先,我以一首“Fly,Fly,Fly,Butterfly。”热身,轻松的歌曲加上相应的动作可以缓解学生课前紧张的情绪,也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然后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个新朋友Simon,作为整节课的一条主线,跟着西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紧接着是一个Simon says的`热身游戏。
2、启发诱导,教学新知。
在词汇教学时,我运用表情、实物和课件等直观法教单词。教读时,注意单词的发音,像sleeping drinking,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模仿练习,使他们融入动口、动手、动脑的英语学习中。之后,我还设计了拍苍蝇的游戏来巩固单词。
3、巩固新知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假如今天是周末,同学们在家都会做些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小学生活泼好动,我用chant的形式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句型编成了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进行操练“What’s Peter doing?Peter is writing。”。
4、拓展延伸
老师做一些动作,像跳绳skipping、男生课间玩的单脚跳hopping、打篮球playing basketball、让学生来猜。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知识的一个及时检验,本节课我始终让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采用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多元化评价。
五、有待深入研究的教学问题
由于儿童尚未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有利时机,运用学得好的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对学得不好的学生进训练,那么不仅能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而且能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4一、教学设计和思路
本节课是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第二课时,是Fun time Song time和Sound time三个板块的结合。学生经过story time的学习,已经掌握四个季节的基本情况,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四首小诗,所以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落实在三个字“说”“做”和“写”。
Fun time是在学生熟练描述四季的基础上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制作季节卡片,全班交流。Sound time是掌握元音字母i在开音节单词中的发音,song time是感受歌曲的韵律,学唱歌曲。围绕着几个目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学习:
1、歌曲热身,营造氛围
复习部分通过天气的问答自然引出歌曲,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在学唱中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2、回忆诗歌,体验情感
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归纳四个季节的天气,人们的活动,在小组朗诵中初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体会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谈论季节,制作卡片
Fun time板块主要是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操练掌握本单元的词语和句型,本单元的这一板块是以说带做,提升语言能力。所以在做卡片之前,我先让学生通过我的示范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明确说的层次,有感情地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这一步比较机械,主要是模仿,然后在卡片纸上制作,通过独立制作,组内分享和全班交流三个步骤,从说落实到写,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体验语音,主动构句
Sound time的主要是字母i的发音,通过听来感受音标/ai/,模仿chant后举例,学生的补充还是比较丰富的,为了让单词便于记忆,在语境中去运用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要求学生组句,而不是简单的两个单词的辨音
5、欣赏小诗,感悟提升
通过用含有音素i的单词组成的一句话过渡到四首小诗的欣赏,在感受诗歌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学会小诗中一些有用的单词,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提升他们的写诗达情的能力,不要求全员掌握,是对本单元诗歌的一个拓展。
二、反思
1、制作季节卡片时候指令不是很清晰,先要自己制作,书写,然后组内交流,最后再全班交流,放得太早,时间有点浪费的;
2、欣赏诗歌部分处理得不是很好,要解释一下意思,再让学生来寻找自己喜欢的词句,加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去,时间也比较紧迫,学生要先讨论一下再写,小组合作没有用好。
四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5篇5本节课是一篇对话教学,以“picnic”为主题,贯穿始终,主要学习“We’re going to ….Will you take your …? Yes, I will./No, I won’t.”句型。句型难易程度适中,课堂教学中通过看、听、猜、说、同桌合作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达到了有趣和高效的目的。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1、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
在warm up环节,我采用唱歌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打地鼠的游戏复习了单词,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导入环节,由野餐的话题导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比较好。在课文教学环节中,我利用多种操练形式,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接触所学的语言,层层递进并得到巩固。在学生掌握新句型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使所学知识在交际交流中得到升华、扩展,由易到难,学习效果比较好。在拓展环节中利用猜测游戏和写信,既增加了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的笔头运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简单的导入之后,能够很快进入文本内容,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并且二进文本,进行新句型的各种操练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为教学目标服务。
3、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无论是齐读,问答,猜测游戏或者是chant,都是全员参与,而我设计的多种课堂活动,如猜测、合作交流等,都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大胆发挥。我也注重了自己的指导作用,在示范后,把时间留给学生,启发学生大胆用英语交流,让学生努力实践与展示自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4、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方面做得比较好,本课时的重点句型是Will you take …?在师生、生生对话、小组交流、游戏活动等方面都突出和巩固了该句型;在突破难点方面,特别是Why not?问句的处理上,在学生了解到Amy won’t take her kite and her ball tommow.后,我再追问:Why not?使学生既了解到课文内容,又理解了问句Why以及Why not如何作答,效果很好。
5.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首先创设一个野餐的情景,通过出示一些学习过的食物和玩具的单词,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picnic”这个单词,并把他们带入野餐情境,告诉他们:老师即将要去野餐,由I will take my …引出新句型,拓展环节又运用猜测游戏用句型“will you take you…?”猜测老师去青岛将要带什么并用Yes,I will./ No, I wont’t.进行回答,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学习真实的语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
6、操练的形式多样,在操练新句型或者单词中,采取高低声读,两人读,小组读,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开火车等形式进行机械操练,同时又结合一些趣味性活动形式,例如:歌曲、chant,猜测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同时又能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句型,但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因此,这堂课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在联系、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真正掌握它,而不仅仅是会说、会读。
2、最后拓展活动中的交际操练,设计的活动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学生展示的时候不是很理想,老师还应该加强示范作用。
3、小组合作时个别小组没有起到带头的作用,小组学习没有实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设计和开展的活动,没有很好的满足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的需要。
本节课真正意义操练的活动比较少,机械操练的活动相应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进时代的活动,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教学活动;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不仅要备过程,还要备评价。我们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类三角形特点,分辨各类三角形。
2、在活动中渗透分类及集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操作、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CAI课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正方形纸。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
学法: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归类的依据,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分类是区分不同事物,发现事物本质特征的重要手段。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抽象出的三角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一堆杂乱的三角形,会感觉太乱,从而感到有分类的必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A、动手操作,合作分类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探索、体会、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这三点提示指向性强,为学生自主探索指明方向。方向明确,目标就完成一半了。
B、全班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之后,进行汇报的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教师只起到点拨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高认知能力。
1、猜角游戏
借助数量有限的材料得到按角分的三类三角形,这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它考察的对象是有限的。因此,这个猜角游戏中,我借助几个形象直观的三角形,通过几个有趣且有挑战性的猜测,使学生在观察、想象的过程中,围绕这些内角进行反复思考,并且通过演示、讨论、交流等形式,认识到结果的必然性。使知识的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破解”,其功效犹如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
2、联系生活实际
按边分的三角形,其实可以让学生始终从整体上认识三角形,即渗透等腰三角形是从一般三角形中变化而来的,而等边三角形也是从等腰三角形变化而来的,通过我演示突破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这一大难点。
(四)全课小结
三个开放式的总结方式,有助于学生梳理在本课学习中探索到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与同学交流,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五)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的填一填练习题,请个别学生到视频展台做此题。
2、课件出示的判断题,请个别学生回答此题。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意在突出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有学生分类的作品展示,有教师板书的知识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本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质疑、验证、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各类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3.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挖掘教学资源,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活动,没有按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教材是把本教学内容分成了两部分,首先通过分类认识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再通过后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本节课没有按这样的思路进行,而是将这两个内容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更大,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这样做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2
一、明确内容,说教材
【课题】《贺卡制作》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计应用第六课《贺卡制作》,通过设计制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学会立体贺卡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体验“学”和“用”的直接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意识,感受美术学科的实用性,用凝聚着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谊贺卡,送出自己的祝福。
【教学目的】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制作立体贺卡,掌握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和方法,了解不同种类贺卡的含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收集手头的材料,设计制作立体贺卡,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设计制作、造型表现等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体验成功的快乐。
4、创新目标:通过让学生动手来设计、制作贺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立体贺卡。
二、形式多样,说教学方法
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活跃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模仿能力,但他们还多以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兴趣爱好仍然是学习最好的动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得好奇、大胆,追求自己的个性,比较喜欢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主观意识较强。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主为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本节课主要采用“看、想、做、说、改”等教学形式以及任务驱动法、讲述法、指导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发现创新的思维习惯。
三、自主探究,说过程
1、激趣引入,实施任务。
这个环节,注重制作兴趣的激发,以谈话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任务驱动的实施。
以谈话的形式来引入本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贺卡及贺卡的作用。在激发兴趣后,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贺卡的组成要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引导铺设,独立探索。
这个环节,注重制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制作的方法及相关的步骤。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思维方式这一特点,教师在页面设置、图画使用和插入、插入艺术字等方面进行示范操作,并明确制作的要求(如:讲究贺词的针对性、版面设计、洋溢着自己的情感,注意布局等),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美术学科相整合。让学生自行探究贺卡制作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注重对学生主体探究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现代教学家叶圣陶先生把“教授法”变为“教学法”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根据这一方法在布置任务时,突出以“学生设计”、“学生做”为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其自由发挥,给他们插上想象、自由的翅膀,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互动学习。
3、激励评价,合作探究。
激励性的评价贯穿于整节课,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拓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价,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
评价表使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时有“理”可循。让学生互相提出对贺卡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们进行相互指导,相互修改,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学习、提高。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引出送出贺卡,将自己的爱心送给自己感谢的人,让学生们感受到一份成就感,成为幸福传递的使者,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创新。
4、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在作业的练习上,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创造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相结合。如:让学生写一写制作贺卡的感受、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制作贺卡时得到了些什么新知,还可以将你的贺卡送给你想送的人,然后写一写感受。
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的空间,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努力创新,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板书设计】本课采用突出“贺卡”形式的板书,贺卡式的标题以直观为主,起到引领和点题的作用。照顾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板书设计比较简单,卡贺内容的板书没有按照贺卡的格式套上去,其原因是不想学生受到板书设计的影响设计贺卡,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3
【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课文以聋哑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教学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鱼游到了纸上”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目标确立】
根据中年段
“如何抓住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内容,更好的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抓住描写聋哑青年画鱼和观鱼的句子进行训练。
2、能力目标:
(1)有目的的进行课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设计与教学特色】
一、欣赏名画,导入新课;师故设悬念,生巧解课题。
师生一起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欣赏后,请生谈谈这几幅画画得怎样?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位能让鱼游到纸上的“特殊”画家,那就是27课《鱼画到了纸上》(教师有意把“游”板书成“画”)。当生质疑时,师故作愕然,问道:“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请生回忆课文内容回答,巧解课题。
(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名画,感知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样,体会画家技法之娴熟,巧妙导入新课。我又想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住。”因而我创设一个生活场景,从俗语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解题:为什么是游而不是画。)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一)出示问题1: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体会字词句含义,有感情朗读。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句并借助多媒体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其体会青年画家技法之高超。
(二)问题2:这位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的鲜活逼真,如同游到了纸上?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字词句的含义,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1、学生进行“读——思——画——批——读”,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并用多种方法阅读,如:指名读、范读、比赛读、评价读等,体会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三)交流:“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美读课文。此时学生心里对聋哑青年的专注、勤奋产生了敬佩之情。以轻柔音乐为背景,请学生随着音乐美读使自己感受颇深的句子,升华情感,积累语言。
(研读课文这一环节,体现了以下四个特色:1、结构清晰。整个环节紧紧围绕着“鱼游到了纸上”这一主线展开了两个问题,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如同鱼游到了纸上?”2、语言文字训练。特别突出了读的训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中描写青年画鱼、观鱼的情节语句优美,让学生多朗读、感受,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体味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分析中理解词意,体会句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语言文字训练还体现在:我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围观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想象当时议论的情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3、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青年画鱼、看鱼的图画和有关句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把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呆呆地、静静地……”用鲜明的颜色突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句意。4、突破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尝试用关联词语“之所以……因为……”和成语“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三、拓展延伸
1、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2、交流课前搜集到有关勤奋刻苦、专心致志的名人故事。
(拓展延伸环节以故事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勤奋、专注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鼓励学生学习青年和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总结全文。
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那我们今后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4
第五单元:音乐家舒伯特
演唱:摇篮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摇篮曲》,这是一节歌曲教学课。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希望我将能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音乐家舒伯特》当中的演唱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的。摇篮曲(催眠曲)这类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曲调温柔,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愿。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四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深沉、纯真的母爱。能够用悠长的气息,柔美、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妈妈对孩子无限的爱。
2、感受音乐文化差异,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一样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对比聆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听辨旋律和分析旋律的能力。
2、采用聆听、视唱、比较、判断的方法学唱歌曲旋律,初步感受倚音在旋律表现中的作用。
3、运用模唱、聆听、对比、小组合作的方法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了解歌曲体裁;体会装饰音在刻画形象抒发情感中的作用。
2、从谱面上感知旋律,体会歌曲旋律特点,在理性的基础上演唱歌曲。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对比聆听,体会同一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并能进行分析。
2、在演唱歌曲时,用悠长的气息,清晰的吐字,圆润、柔美、深情的歌声演唱摇篮曲,感受妈妈对孩子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感受装饰音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在唱好歌曲的同时能比较分析作品,掌握分析作品的能力。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最后我具体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音乐欣赏导入音乐课堂——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
——拓展延伸。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导入音乐课堂(2—3分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气氛,我让学生在《只要妈妈露笑脸》的音乐中进入教室,通过音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步入音乐的殿堂。
(二)学唱歌曲(占时25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分句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一、激情导入: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寓教于乐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歌曲处理:有感情的歌声,永远是音乐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1、再次聆听,想象歌曲意境(谈谈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体会母亲的情感
2、探讨在声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处理(自主发言)创造情境体验情感,对比感受,在试验中找寻美感。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演唱时妈妈的心情和内心的情感?(结合大家要抒发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四、创编活动(5分钟)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讨论如何回报妈妈对自己的爱。
师:通过你们的欣赏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妈妈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在爱心小卡片上写下对妈妈的祝福。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钟)深化拓展,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摇篮曲》
1、聆听不同演奏形式的摇篮曲(合唱、小提琴,男女声重唱等)
2、谈谈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带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总结摇篮曲的风格
师: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愿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这节课的最后,我采用了归纳式的结尾,请学生说说《摇篮曲》的歌曲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歌曲的理解?最后师生在《摇篮曲》的愉快的结束本课。
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音乐”这魅力无穷而令人神往的艺术,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花朵,让他铺满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散发出不绝的芬芳!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二、说理念:
1.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2. 课外延伸,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想它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2. 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据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学习有依据地、合理地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说教与学活动步骤:
(一)整体把握课文,进入语文实践
教师出示文中“琥珀”的图片,学生围绕这块琥珀,说一说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汇报,抓住琥珀的样子与它的价值这一段落,学生进行朗读,发现“想象”和“推测”两个词语,并理解意思。随之和科学家一起合理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
(二)探究学习,在语文实践中想象
这一环节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想象能力的体现。
1. 教师请学生看着这块琥珀,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会想到什么?
2. 学生会想到要有松脂包裹两个小东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须是在炎热的夏天从松树上渗出。这样学生再来读课文可以找到许多琥珀形成过程的语句。
3. 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一说它们与琥珀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4.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块琥珀的价值还在于同时有两个小东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使人们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教师演示:用一大滴松脂来包裹一只苍蝇和蜘蛛,学生发现这并不能做到。因为苍蝇和蜘蛛都会在松脂落下来的一瞬间逃离。此时学生的兴趣会很高涨,教师借势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学生发现科学家推测苍蝇轻松得意,所以丧失了警惕,没有注意身边的危险。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苍蝇当美餐,就忘记了所处的环境。这为下文松脂把它们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这样学生感受到科学家推测过程的合理,那一瞬间是在绝对自然的情况下发生的。
5.这时,学生对科学家的合理想象,严谨思考产生佩服之情,教师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再来朗读这个被推测出来的小故事,情感会自然流露。
6.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要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变。
(三)课外延伸,进行综合性学习
1.学生结合科学家的想象与查找的课外资料,再来想想这块琥珀还有可能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会感觉很难想象出新的过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2.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教师出示“柏抱槐”图,学生小组讨论它的形成过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课后练习写出一篇像课文一样的科学小品文。
语文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学科,朗读、想象、创造的完成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课堂高潮,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6
“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初步的认识小数,小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如下:
1.掌握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小数的大小。
2.感受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比较大小,应用知识
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男同学都喜欢跳远这项体育活动,体育组<王>老师给男同学测跳远为引子,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跳远成绩排名引入新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复习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导入小数的大小的比较。
(1)出示几道练习题,请学生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总结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比较大小,应用新知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列举四种物品不同的价格进行比较,其中包含三个知识点,即整数部分的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数的比较,百分位上数的比较,从而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本环节主要是做一些练习题,回过头来解决开始设计的问题:男同学跳远成绩的排名。这样能使新知识学以志用。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7
大家好,我是xxx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买文具》。
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部分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33页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在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本节课将通过类推迁移,借助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直观模型三种方式,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推广到小数乘法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希望学生学完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面积模型,探索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简单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重难点教学,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而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具、学具的准备
本节课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借助铅笔,橡皮擦,直尺,卷笔刀等文具为学生提供场景,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用面积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五、说教法与学法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类推迁移法,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而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五个方面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通过几道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元、角、分与小数”以及“小数加法”有关知识的练习,为接下来新知识的讲授做好类推迁移的准备。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将创设文具店一角情境,在文具架上摆好标有价格的铅笔、橡皮、直尺、卷笔刀等文具。
教师引导后进生提取数学信息,给予他们自信,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惜文具。继而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数学问题。
接下来将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炼出几个问题进行解决。
买4块橡皮擦需要多少钱?此题引导学生列出式子:0.2×4,那它的结果等于多少呢?由学生小组内展开讨论,并合作探索,找到解决此题结果的方法。
在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后,由组与组PK,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连加:0.2+0.2+0.2+0.2=0.8(元)(根据乘法意义化乘为加,用小数加法的知识解答,为后面讲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知识基础)
(2)转化法:(把元转化成角,变成整数乘法)
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也就是说0.2×4=0.8(元)
【以上两种方法都能算出0.2×4=0.8,接下来课件出示课本中笑笑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小数的意义来解说0.2×4的意义】
【借助面积模型,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计算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钱?【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并将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大班教学的特点,学生程度的差异,我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由浅及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尾声,我将抛出“这节课你们学到什么?”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温故而知新,让孩子们回家复习,通过适当的练习学以致用。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直观艺术表达。以上是我的板书,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教学重难点,便于学生复习整理。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授课内容是新规范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Will you take your kite?本单元围绕打算去野餐展开会话和教学活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其中一个重点,主要是让同学学会运用将来时描述自身的计划。在综合操练、益智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同学听、说、读、写综合素质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掌握 picnic Satueday Sunday why because so等单词
(2)能力灵活运用句型:Will you take you ---tomorrow?Yes ,I will. /No ,I won’t.
I will take ---.
能力目标:提高同学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德育目标:锻炼同学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其考虑的意识和计划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务于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同学方法发展能力,通过考虑,将有关知识重新提炼总结。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把他的胜利看作在于他使同学通过教学以后能独立地依靠自身的力量迈开自身的步伐。只管自身怎样教、不问同学怎样学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他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有独立能力的同学。因此,基于以上观点结合新课标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情境,引出主题内容,通过物品展开训练,让同学自身感受英语的意思,并且还有奖品,激发同学开口的欲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单词:picnic 句型:Will you take you ---tomorrow?Yes ,I will. /No ,I won’t.
I will take ---.
难点:新单词相关语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同学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材处置: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置。我在处置这个单元教材时本着两个目标:第一是立足教材拓展教学空间注意线索清晰,使教材知识系统化;第二符合普遍认识规律,方便同学记忆,贴近实际,能使同学应用于生活。
三、说教法:
通过任务教学,它是现在广泛提倡的英语教学法之一,通过给同学一项确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沛调动同学的口、眼、嘴、大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使他们感到学习英语的真实性。这种方法符合同学的心理特点,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学内容上,从而感知并理解好所学内容;身心体验法;实际应用法,开展以同学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 。让同学通过观察老师的肢体演示明白理解新单词,新句型的含义,初步接触与之相关的语句,在做任务、游戏竞争、自编相关对话中深化内容,拓展应用余地,丰富知识技能。
四、教学手段:
利用实物协助同学理解,利用实物展开口语对话,利用真实情境引出新内容。
五、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 (4-6分钟)
首先是唱英语儿歌,复习一周七天。然后用游戏,检查同学对这七天的掌握程度。
2、巧设情景,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15-25分)
教师非常高兴,因为明天有一个野餐,拿出准备好的包和风筝。引出句型I will take ---.让同学猜明天我将要带什么?( 包里面的物品,有饼干,水果,蛋糕,------猜对了就分给他一些。)教师忽然提出问题:what day is today?得知后很伤心,抱怨自身记性不好。引出sam也犯了个错误,咱们一起看一下。
3.能力训练 ( 9-12分钟)
儿童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褒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同学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同学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发明条件和机会,让同学发表见解,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根据这些身心特征,为了配合巩固学习,我设计了三个竞争环节。
第一轮竞赛环节:分角色读课文,男女生分,同桌 ,同学竞争对峙,通过这个环节即锻炼同学的语言能力更培养了其考虑的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第二轮竞赛环节为小组扮演,给给同学戴上头饰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可以自身根据实际替换故事中的内容,评出最佳扮演奖,最有创意奖, 并给予奖励。这样给予了同学大量的练习空间,同学们都想获奖,课堂的气氛就会异常的热烈。
第三轮竞赛环节 要求同学在纸上画一些自身经常在野餐时带的物品,让同桌猜,看谁能难倒同桌,难倒全班同学和老师。
6、安排作业(2分钟)
展示板书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和英语学科特点,利用情境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同学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缺乏,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课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2、教材简析
(1)课型:新授课。
(2)基础知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整数加减法。
(3)主要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4)后续知识: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
(5)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
3、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小数点对齐。
(3)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
(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复(转自数 学吧 )习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一个整数加法算式:7680+274=
师:同学们,你们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
算出结果后,你怎样证实你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一展示。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点一名学生说说算理。
师: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看课本,是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跳水运动员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决赛画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也是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1、交流信息,看课本决赛成绩统计表。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成绩表后,你知道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金牌是怎么确定的吗?
学生回答。
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把问题写
在预备好的纸条上)
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显示在黑板上。
(二)、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哪些是用加法解决的,哪些是用减法解决的?
1、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会解决吗?同组合作,从这些问题里先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再选择一个减法问题试着列竖式算一算。算完,说一说怎样算的。开始吧。
(1)探索尝试。
(2)汇报交流。
①小数加法
师:先说一说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吧,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53.40+58.20=111.60(分)
53.40+58.20=111.60
首先要把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加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写6,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师:他算得对吗?谁有补充?
师:大家觉得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区别?通常情况下,计算的结果小数末尾有0都要化简。所以要写成111.6。谁还想说一说你们解决的加法问题?(包括用多步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可随着学生的发言灵活把握。)
②小数减法
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减法问题的?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53.40-49.80=3.6(分)
53.40-49.80=3.6
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减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4减8不够减,就从个位退一当十再减,14-8,十分位写6,……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3.60化简后是3.6。
(3)总结算法,交流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区别。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听。
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师: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4)验算
师:小数加减计算很轻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假如有困难,教师再提示一下)
(三)、设置情境,练习实践
1、数学小医生,看看谁的医术高(设计一些出错的小数加减运算题让学生改正)。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①12.47+8.23=②21.566.7=③8.24-3.56=④41.2-15.6=⑤30-15.8=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0
说教材:
今天我执教的《莲叶青青》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莲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叶,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课文语言生动,简练,作者由景到人,触景生情,运用了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
说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
说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说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题。
二、研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找出祖母精心种养荷花的词句子
2、学生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3、默读课文,找出祖母剪荷叶送人治病的词句子
4、学生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三、简介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采用围绕中心问题,揣摩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解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来谈体会,尊重学生有个性的见解,不强求统一。
说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荷花图,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看到这些荷花,你想到那些好词佳句,当作者看到这一池青青莲叶,勾起了他对祖母的无限思念与遐想,并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二、读中感悟,探究课文
1、学生听课文范读,想想课文写出了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分别是哪些事?(一是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二是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给小孩治疮。)
2、品读2-4自然段,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从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2)、默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用“——”划出写祖母喜爱莲叶的词句。
(3)、学生汇报(请同学们用“当……时,祖母……”的句式来说一说祖母对荷叶的喜爱。读句子,以读答问。学生都看书)
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早已挑好的种藕一枝枝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4)、过渡: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荷叶的句子是——“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当回事,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①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叶子时,孩子们不当回事,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
②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祖母那高兴劲。(理解:一脸欣喜)
③你们的奶奶对你们怎样?她怎么疼爱你的?(当你生病的时候,奶奶……;当你伤心时,奶奶……;当你受了委屈时,奶奶……)
④自由再读读这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5)、读到这儿,感动你的是什么?
3、品析第5-7自然段,体会关爱
(1)、师:下面咱们再来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5-7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子忍受痛苦。”
交流,体会到什么?追问:主要从哪个词体会的?(丝丝地。打上着重符号)你能读出这种体会吗?
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大屏幕出示)
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谁来向他挑战)齐读。
(4)、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
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5)过渡:不仅如此,而且——: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师:此时此刻,感动你的又是什么呢?
(师: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指着板书: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到毫不犹豫的一刀剪下,这是为什么呢?从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祖母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师: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但在生活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祖母,她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不易呀!又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
三、学习写法拓展延伸(5′)
1、体会写法:
师:作者一看到这青青的莲叶,就触景生情,想起了祖母,这种写法,在写作方法上,叫做睹物思人。
师: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
齐读首尾段。
师:文章开头由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由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题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探究课题:
课文实为写祖母,赞祖母,可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
但愿在座的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
3、俗话说:“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所以我们今天的作业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请以“XX的爱”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法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
让学生通过复习、计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好铺垫。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给学生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㈠影幕演示:
1、养鸡场左边有50间鸡舍,右边有30间鸡舍,每间鸡舍里有75只鸡。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
【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说特点,为下面口头概括定律收集语言材料。
㈡探究概括规律:
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
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
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通过口头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在主动中获取知识。
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
结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3、逆用乘法分配律、
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使学生懂得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正反两方面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质疑联想,拓展认识。
三、巩固运用规律。
(五)巩固与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五、归纳概括。
整堂课虽说有些不足,有些差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但都让学生们进行尝试,环环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上,我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3、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总之,在这堂课中新的理念也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充分调动起来。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围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非常喜爱,也读了很多课内外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又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相信本文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又有很
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六、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七、说板书设计
25巨人 的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3
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提高,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准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老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便宜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去哪家买都一样。
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数的区别,学生会发现:小数的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新知识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1)我为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因为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察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小数的区别: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的确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行汇报展示
找学生投影展示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因为涂的面积相同,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较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现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具体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后一个非0的数。帮助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疑惑?来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游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带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节课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度依次呈现的,它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整堂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版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课《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观察顺序来记叙的。课文描绘了晴朗天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而有云时又分云薄和云厚两种现象进行描写。
二、说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默读课文。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立如下: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2.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三、说教法
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文中的“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缓慢。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身处内陆很少见到海的学生们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所以,我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视频,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本册教材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默读,并在默读的过程中加以理解。”我对2至5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以上几种方式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看、说、读、想”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看”是欣赏日出美景,“说”是说出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是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想”是想自己对内容的感受。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见过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观看太阳升起的样子。(播放图片。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2.检查学生上节课生词学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课后生词,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书写情况,相机评价。学生齐读生词。
3.播放课文朗读,生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那时天还没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出示写作背景。
2.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思考: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用“”划出颜色变化的词。
过渡: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导理解:指导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师:“不转眼”是什么意思?引导采用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的方法理解词语。
从“不转眼”这个成语里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试着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名读、评读、齐读)
(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这种由蓝变红,逐步扩大亮点范围的描写,给学生一种日将出海,身置其地,静观其景的感觉,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日出时海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思考题:“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
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小组一:“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
小组二: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
小组三: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像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
……
师小结:大家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表达出来,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课件出示)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小结:作者采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日出时的动态美。
3.课件出示日出动态变化的情景。
4.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5.小结写法填空,整体导读。
这段话按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变化,还抓住太阳()和()的变化来写。
6.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下想象到的画面,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图画的意思。
学生互相评画,修改,推出代表作贴到黑板上。
7.引导学生看图口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时颜色美,光线多变化快的壮观。
8.想像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填填,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口诵心惟,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师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采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习了课文。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请大家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默读第4、5自然段,先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
2.交流学习内容:
(1)课件出示句子:“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出示幻灯片上的句组让学生品读,与课文比较说说哪一段话的描写更好。
太阳在黑云里发出的光亮,穿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走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学生讨论说说: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太阳冲出重围时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师相机介绍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3.师:看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有何感受呢?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1)提问:这是什么句型?句子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师出示句子,生选择表达这句话正确意思的句子,在括号里打“√”。
①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②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3)学生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师指导学生读好反问句。
4.师生一起看图口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情景,加深对“海上日出”的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全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内化学生知识,使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话和沟通)
谈话总结,学习写法。
1.师: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想象作画,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美景。虽然我们还没看过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亲眼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词准确,抓住特点,发挥想像……)
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完成作业。)
(1)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了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2)课外搜集相关描写日出景色的古诗或短文读一读,并比较与本文写法的不同之处。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对于提纲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设计如下板书: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浅蓝—红色 越来越亮
日出时 上升 冲破 跳出
日出后 薄云:直射水面
厚云:镶上金边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画线段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的实际问题。题目通过场景图提供了两个小朋友分别从家出发去同一所学校上学的有关信息,包括各人行走的速度和从家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求出他们两家的距离。教材启发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简单行程问题的一些知识和能力。在知识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乘除法运算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已经能够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直接的关系,能独立解答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行走路程的应用题。 在能力方面,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质疑能力,和一定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采用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 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要求四年级的学生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拟定了以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看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借助图形 表格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 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掌握行程问题中求路程问题和相遇时间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迁移法。
迁移法是数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学习行程问题时要掌握基本的速度、时间与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以后遇到工程问题等类似情境的问题都可以运用。
2.题组法。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经验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下周学校要进行跑步比赛,学校邀请你当小裁判评出一 名赛跑的总冠军,总冠军从三年级的100米跑和六年级的400米跑的冠军中选出,你该怎么选呢? 速度快 那路程不一样,怎么算速度呢? 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进而揭示:凡是涉及到这三个数量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是行程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
(二)讨论探究,感受相遇
(同时、相距、相对、相遇) 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达和演示感受这四个词的含义。 同时就是两个人一起走(学生表演感受同时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遇就是两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学生表演感受相遇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对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站在一起! (相向) 相距是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学生表演感受相向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三)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亮亮每分钟走50米和芳芳每分钟走40米,他们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20分钟后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他两家相距多少米?
1.确定相遇位置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得出用画图和列表两种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图,并让指名学生分析。展示学生整理的结果,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整理信息的方法,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进一步把画图的方法重点进行强调。
2.如何画线段图
(1)先确定两点表示亮亮和芳芳家,再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中间画学校,学校离芳芳家稍近一些。
(2)用括线和问号表示所求的问题。 列表整理方法的介绍。
提问:根据整理的信息,想一想:“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可以先算什么?学生独立做。请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3.质疑解决问题
(1)讨论第一个算式,算的是什么?(并在线段图中指出来)
教师追问:为什么小明的路程和小芳的路程加在一起就是两家相距的总路程了?(学生讨论回答并配以线段图讲解。)
(2)讨论第二个式子:为什么要用(50+40)?进而得出:亮亮的速度+芳芳的速度=速度和。 让同学们比一比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总结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1.从条件入手分析方法
2.从问题入手分析方法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让学生做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加强个别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提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怎样的相遇问题?
生说:一起相向跑步、一起相向游泳、
3.补充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三个小组一起折纸,第一小组1分钟折60个纸鹤,第二小组1分钟折50朵纸鹤,第三小组1分钟折40朵红花,他们10分钟折多少多纸鹤?
(1)学生板演:第一种做法(60+50+40) ×10
第二种做法: (60+50)×10
(2)说一说那一种做法正确?
(3)生说:第二钟正确因为第一组折的才是纸鹤而第二小组折的是红花。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们今天有怎样的收获?
1.时间、速度和路程的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
2.掌握行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第三篇: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How+much+is+it_说课稿
PEP四年级下册Unit5 How much is it?Part A
第二课时说课稿
王母渡中心小学 郭花香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出自于《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How much is it? Part A第二课时。本课时在教材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可以把以前学的有关服装单词运用上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纬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让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提供帮助的句型:Can I help you?-Yes.和询问价格的方法:How much is this„? 以及它的回答:It’s „yuan.(2)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并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积极学习英语的态度。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功能句型,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情景中,初步运用本课的功能句型进行交际。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配套光盘资源里面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感观。我首先采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感受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学习、巩固、操练句型;最后,采用交际法让学生自创情景进行对话练习,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同时我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采用了集游戏、音乐、英语学为一体的TPR学习方法来热身,遵循视、听、说领先的原则,让学生采用听读法来巩固操练,最后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模仿、操练、交流。
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播放配套光盘中的Let’s chant歌谣和复习单词视频片段,通过TPR复习小诗,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成“课
未始,而趣已成”的境界。同时承上启下,复习单词和 How much句型,为How much is this„?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新知呈现,突出重点
1.播放光盘购物视频,引导学生感知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出新句型。
2.播放光盘中的讲解视频,出示新句型,学生易于接受。接着,让学生根据视频,在情景中操练。
3、巩固操练,听读练习
根据课标提出以视、听、说领先的原则,我采用了听和读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地巩固句型。
1)播放光盘中的听录音视频,让学生根据录音回答星级问题。这一活动能较好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2)播放光盘中的分角色朗读视频,让学生通过分组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进一步熟悉整个购物过程,为下一步的自创情景表演做好铺垫。
4、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通过播放光盘中的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模拟商场自创情景用所学过的句子自由购物。这样,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创设情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突破本课难点,同时体现了 “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5、布置作业,课后运用
本课的课后作业,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调查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问彼此衣服的价钱,并填写表格:
本课的板书,我设计得简洁明了,分层次地罗列了英语单词和重点句子,这样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本节课我通过Let’s chant导入新课,采用播放光盘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呈现新知,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听读训练等方式突出了重点;在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操练句子,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光盘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再使用,更能实现机内与机外的互动,充分体现模式一的教学特点,提高了学生听、说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第四篇: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My-clothes说课稿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
第二课时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第二课时的let’s learn 和let’s do 部分。接下来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大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Teaching material):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衣服,本话题既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又是学生所喜欢的话题之一。根据新课标二级目标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单词hat, skirt, pants, dress, clothes五个新单词。2.能运用I like +that+颜色+hat/skirt/pants/dress„的句型进行口语交际。3.能听懂Let’s do 中的指示语并作出正确反映。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五种衣物的单词,会灵活运用 I like that/those+颜色+hat/skirt/pants/dress„的句型进行口语交际。难点是:单词“clothes, pants”的读音;
二、说教法(Teaching methods),说学法(Learning methods)
1.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以及结合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直观法、讲授法、谈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使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说学法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与交际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听、说、观察,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说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本环节我将分为四步骤。
Step 1.Warm-up(热身)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彩虹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彩虹的颜色,然后用What color do you like?这个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喜欢的颜色。本环节既复习了关于颜色的单词,又激发开口说英语的兴趣。)
Step 2.Presentation(新课展示)(1)学习5个关于服饰的单词。
首先用幻灯片依次出示hat, skirt, pants, skirt, clothes单词,重点强调clothes和pants的读音,本环节我将采用让学生跟读,拼读,集体读,大小声读,个人读,小组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方法来演练新单词.(2)重点句型I like that/those...接下来让学生们打开课本49页,播放Let’s learn 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既巩固了新单词,又利用Amy 和Sarah 的对话引出今天的重点句型I like that/those...来表达自己所喜好的衣服。
(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句型,我将出示更多关于衣服的图片,让学生利用I like that/those...这一句型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衣服。本环节我将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衣服。
Step3:Practice 创设6.1这个孩子们都喜欢的话题,说明班级要在这一天举行一场时装秀,让学生们以四人一组的方式谈论自己中意的衣服,最后推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
Step4:Extension 播放Let’s do 部分,让学生边说边做。既总结回顾所学单词, 同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了自己洗衣服、穿衣服、收拾衣服等生活技能。四.板书设计
Unit 5 My clothes
A Let’s learn & let’s do
dress clothes
skirt hat pants I like that+单数名词.I like those +复数名词.
第五篇: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2Alets learn说课稿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2《My Favourite Season》Part B.Let’s learn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第四课时,Part B Let’s learn.本单元主要是围绕交流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展开的一系列话题。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五个词汇(swim, fly 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并能运用句型Why? Because I can…形容自己在喜欢的季节可以做的事,通过学习新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
二、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个性十足,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望,有一定的英语词汇积累,但还不牢固,需要多提醒、多巩固、多练习才能强化记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课前通知学生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敢于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会”单词和词组:swim, fly 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
2.能够使用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 best.Why? Because I can…阐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能力目标:
1.能够对自己在最喜欢的季节里进行的活动及他人喜欢的活动进行调查。
2.引导学生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有兴趣用英语表达,能积极参加与课堂活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他们多到户外进行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5个四会单词和短语。
教学难点:能运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 best.Why? Because I can…进行实际交流。
五、说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教具:游泳圈、溜冰鞋、风筝、PPT课件、词语卡片
六、说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一件事而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我将对单词教学作为本课的中心任务,运用实物道具、多媒体辅助、游戏、小组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实现自我价值。
七、说教学流程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来完成。即:热身――呈现――操练――巩固拓展。
(一)热身/复习(5min.)
1.Let’s sing.播放录音,师生齐唱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2.师生问答,复习A部分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best.(在热身环节我设计了唱歌和复习句型两个活动。通过唱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营造学习氛围,自然引出本课话题。师生自由交谈询问喜欢的季节,复习A部分句型,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10min.)
1.课件出示植树节图片,T: spring is coming.What can we do ? Yes, we can plant trees.教读plant trees,学生小组朗读。
2.请2学生上台使用道具表演堆雪人,并教读make a snowman,小组朗读。3.出示图片skate,T:in winter, we can also skate,教读,小组朗读。4.请2上台表演游泳和放风筝,教读,小组朗读。
5.单词教学环节插入because句型教学,为下节新课做铺垫。
(当地运用媒体课件,使用实物教具,能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丰富感性认识,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的专注力在新课前十分钟里是最集中的,所以我把学生最难掌握的单词plant trees, make a snowman 和skate放在教学的最前面,让学生在反复操练和重现中突破难点。同时,在新单词的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字母组合发音来记牢单词的方法,减轻学生背诵单词的负担。)
(三)操练(20 min.)
1.播放课件,齐声朗读歌谣。
plant trees,plant trees,I can plant trees in spring.swim,swim, I can swim in summer.fly kites, fly kites,I can fly kites in fall.skate, skate, I can skate in winter.2.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词语;小组内自由互读词语。
3.课件快闪本节课所学新词语,学生抢答,最快的组上加1分。4.课件出示中文,学生抢答英文,最快的组上加1分。5.藏卡片大小声游戏。(如果有读音不熟的词汇,视学生学习情况而定)
6.心有灵犀游戏。各组派1个代表上台,台下请1人看老师手上的卡片做动作,背对老师的学生快速抢答出相应词语,最后留在台上的小组加1分。
(练环节我设计了多个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对新学词汇加深印象,巩固读音,引导学生大胆地参与到游戏当中,乐中学,学中悟。)
(四)巩固和扩展(5min.)
小组内互帮互助背诵本节课所学词语,2分钟后,老师出示课件,学生需要把横线上所缺字母填写完整,小组利用组上卡片完成此活动,又快有准确的小组加1星。
(通过以上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四会单词,活动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
活动后进行小组评定。
(五)作业
背诵并抄写本课时的四会单词。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B Let’s learn
spring
plant trees In summer
I can
swim
fall
fly kites
winter
skate
make a snow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