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好课件能激发学习兴趣
用好课件能激发学习兴趣
内容简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激发的途径有多种,用好课件是激发学习兴趣之一,他是新课标理念下踏上改革浪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强音。阐述了三点:
一、兴趣孕育理想的种子;
二、兴趣是人求知欲的催化剂;
三、课件是容情景、志趣、知识于一身的良师。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激发的途径有多种,用好课件是激发学习兴趣之一,他是新课标理念下踏上改革浪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强音。
一、兴趣孕育理想的种子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品质培养、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培养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方向盘。语文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或过程主动去了解、探求的心理倾向。若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的去学习,不觉得语文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掌握得快又牢。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影响语文学习的动机和效果,还会孕育美好理想的种子。如指导一年级学生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学生:为什麽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题目产生好奇,引导学生仔细读了几遍后:知道原来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做事认真诚实的孩子。借此,教育学生 不撒谎,说话、做事要诚实。又如指导读《称象》和《司马光》两课时,学生读书兴趣很高,学生自己仔细读了几遍便知事情的原委,知晓:古时候的小孩子曹冲、司马光都是遇事开动脑筋、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顺势教育学生要养成细心观察、用心倾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好品质。
二、兴趣是人求知欲的催化剂
兴趣是人的精神力量,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可以使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好成绩,可以把艰苦的学习变为快乐的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学生读《兰兰过桥》一课,学生初读时不明白、不理解,可是带着一种欲望:想要弄明白‘那有这麽神奇的桥啊?’指导学生细细读了两遍便抓住重要的句段品读体会,适时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到:“潜水桥„„”;“塑料桥„„”的生动画面便说:“我们平时见到的桥都架在大河上,有石拱桥、水泥平板桥、钢丝木板桥„„,建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从没见过架在水底的潜水桥,更没见过能随身携带一座简易方便的塑料桥。”老师告诉: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我们应从小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去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发明创造,我们成为新型桥梁工程师。学生听了笑得乐呵呵!
三、课件是容情景、志趣、知识于一身的良师。
多媒体、课件进入语文课堂是顺应新课标理念课改时代的号角,既整合课堂教学又优化了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还吸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每次学生听到在电教室上课,都兴致勃勃来到电教室早早准备好等待老师来上课。显而易见媒体资源、课件在课堂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十分浓厚,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投身于学习中去。
1、课件资源引设情境,做好课前“热身”活动。刚上课,学生思维、注意力被有趣情境吸引,既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可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件情境引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指导一年级学生读课文《地球爷爷的手》和《兰兰过桥》,这两篇课文蕴含丰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于一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不容易读懂。在新课引入运用课件资源导入,学生凭借视觉、直观感知认识“地球爷爷的手是什麽”和“神奇的桥”了解课文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为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词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课件融情境、知识形成过程、驾驭课堂进程于一体,为学生语文学习创设美的意境。吸引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如学生读到“地球爷爷说:‘我有手„„’”而学生不见其手是什么样的,产生疑问时,播放课件“成熟的桃子从树上掉下”,怎么没见地球爷爷用手摘呢?接着播放地球爷爷说话“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学生把书上那句话画下来,并立刻让学生把手中橡皮抛向空中,观察橡皮总是落下地面。这一实验,使学生更明白了:地球爷爷的手是地心引力。什么是“地心引力”,这一抽象的科普知识便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老师则借机说:“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篇:用好历史影视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袁中学
侯爱忠
初中历史
正确运用好历史影视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课无兴趣又不爱听?
新袁中学
侯爱忠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关注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为什么对历史教学中老师感觉:“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 “背诵、听写、默写、应试似乎就是历史课的全部。”教研活动中很多中学历史老师都谈到一个令人沮丧的现象:尽管学生喜欢看历史书,喜欢看历史影视剧,但是却不喜欢历史课!
认真学习后的初中毕业生也普遍认为:“我最讨厌的科目就是历史。” “历史的条条框框让人感觉实在无聊!考试前学校发了知识提纲和好多专题,天天照着背,最后考的还不错,但还是不喜欢历史课。这样的历史学习,没什么意思。”
老师让学生背知识点应考的情况很普遍,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历史课,是因为单纯的时间、事件拼凑式的组合给不乐意死记硬背的学生带来很大挫败感。
经过多次调查,让学生列出自己最喜爱的科目,历史课总是排最后。初中学生读历史课本,十有八九为应试。相反在课堂外,不少中学生对历史还是感兴趣的,比如喜爱看一些历史类书籍和历史影视剧。
学生对影视剧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好历史影视剧会促进我们的历史教学,尤其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把历史题材影视剧片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增加学习兴趣。
1、要看到历史影视剧在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历史本来是一门挺有意思的学科,但当历史教育变异成应试教学。问题就来了,因为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的,课程标准上对应的就是一个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会了,考试也就能应付了。所以历史教学,变成了狭隘的背诵知识点。
教材编写缺乏故事性,也是引不起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历史教 新袁中学
侯爱忠
初中历史
材更像是写给历史学家看的,而不是给学生看的,缺少互动,缺乏故事性。
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照本宣科,历史课也一样,要想中学历史课不再‘枯燥’,老师的讲课能力要提高。
历史影视剧作为文艺作品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再现某一段历史的概貌,是对历史教材缺乏详尽的有效补充;并且可以更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孔子的历史知识时候,可以结合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一些片段。学习战国后期及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的史实时,教学中可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引用张丰毅主演的电视剧《秦始皇》中的一些与历史教科书上知识有关的片段。
通过引用具有强烈真实感的历史影视剧让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多些真实,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不可能,借助历史影视剧片段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学习兴趣。
2、通过运用历史影视剧一些片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历史文化认同感。
学习了近代史,了解中国受到资本主义侵略这段历史时,通过观看谢晋导演的电影《林则徐》,在虎门销烟那宏恢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及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下子会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这一壮举宣告了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也是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学生从影片中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这样,比读书本文字介绍和看历史地图册的效果要强很多。
学习中国现代史,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长征》,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感受新中国建立的曲折历程,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还可以推荐学生利用寒暑假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孙中山》、《八路军》、《彭德怀元帅》、《亮剑》、《解放》等,观看电影,例如《甲午风云》、《辛亥革命》、《建党伟业》、《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怀。
3、从学生熟悉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某个情节,来进行个案的分析,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新袁中学
侯爱忠
初中历史
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时,就利用了电影《建国大业》的部分片段来教学。看完后,很多学生自发的站起来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不用老师刻意去讲,“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这一本课的难点也是重点,自然就突破了。学生在感动中就掌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正确运用历史影视剧。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每当选择历史影视剧片段时,总是多方查证有无问题,是否为经典穿帮镜头。试想如果选用的历史影视剧片段不尊重历史,甚至是起码的历史真实感都没有,那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误导。
近些年,影视剧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打着“历史剧”旗号,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有的甚至向观众宣扬消极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宣扬皇权崇拜、人治思想、等级意识、裙带观念、权谋艺术、奴才意识等,严重毒害社会文化,而求知欲旺盛而思想尚未成熟的中学生首当其冲受其危害,这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作为历史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有必要通过引导根除学生这种错误观念,提高他们的历史辨别能力。
1、指导学生分清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要从观念上根除学生把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作史实来接受,并不是说要学生一眼就辨别出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哪些是忠于历史的,哪些是虚构的,而是让学生心里上有个准备,对待历史题材电视剧要持有怀疑的精神。
2、正确运用历史影视剧用于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辩证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学生在平时学会怎样观看历史题材影视剧。
历史题材电视剧经常以塑造封建君主的伟大形象为目的,他们是才貌双全、智勇兼备的完人,即使犯错误也是犯常人一些不可避免的小错误。视频都是封建君主在朝上百官拥护、桌上美味佳肴、后宫佳丽达人等对中学生极具吸引力的画面,在冲击他们视觉、触觉和味觉的同时,更是给尚未成熟的心灵带来深深的震撼。这类作品,如刘晓庆主演的《武则天》,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新袁中学
侯爱忠
初中历史
中学时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的初步形成期,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以歌颂封建君主为题材的电视剧会误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引导和培养学生了解影视历史剧的知识和能力,以批判的态度,不可尽信,尤其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史料,学会分析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
3、树立以书本为主,历史影视剧仅是参考、辅助的意识。在课堂上运用历史影视剧片段是用来辅助学习的,大量的历史观点必须要以书本为准,决不能本末倒置。
三、进一步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不断将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与课外所看到的历史影视剧有机结合起来。
近30多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多,有的比较接近历史,有的完全脱离历史、纯属虚构。多数学生对历史影视剧剧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历史教学相结合,说明历史作品和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辩证看待影视剧,又利用影视剧了解当时的历史。
历史影视作品片段应用于历史课堂授教,老师可以在课堂的有限时空内,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得到充实运用,从而增加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提升学习的兴趣。
历史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已不但限制于课堂的学习,对于平时的大量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探讨、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住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率。
第三篇: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一、求新求变策略
新鲜的东西容易引起兴趣,这已是常理。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对于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始时引起兴趣的效力。我们教学就该常教常新,以“新”来吸引学生。
适当地掌握教学进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向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台阶,使学生总是保持吸收新知识的新鲜感。
教学手段方法要不断更新,富有变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可以变换教法,即使同一课中,也要使设计有节奏、有起伏,动静、张弛、收放、疏密对比转化,读读、讲讲、练练、议议交叉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各得其所,恰到好处,切忌单调枯燥乏味。
二、以“奇”取胜策略
好奇心人皆有之。所谓“奇”,就是某一事物所表现的状态异乎寻常,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和原有的经验,这种新的刺激与原有认知之间的极大反差,引起高度的兴奋,产生质疑和释疑的强烈冲动。我们教学如果能以“奇”取胜,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新奇的课堂设计,奇妙的教学语言,奇异的事物和奇怪的现象,新奇的解法,奇特的活动都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向趣味盎然的学习境界。
三、竞争激励策略
一般来说,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的机制。各式各样的竞赛常常使人忘掉犹豫、忘掉自卑,竞赛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动,竞赛造成热烈气氛。魏书生当班主任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每周都有一天下午是竞赛时间。他选择一首诗让学生在3分钟内背诵,看谁背得快,结果有的人2分钟就背出来了。为什么效率这么高?同学们说:“因为是竞赛,把吃奶劲都使出来了。”有一次举行数学竞赛:在一小时内,把一本数学书里的42道应用题全部列出方程来,看谁列得好、快、准。尽管比赛没有奖品,可比起来热火朝天,同学们评价说:每个人都获得一份奖赏--集中全力,紧张思维时的幸福感。魏书生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这种好胜向上心理的有利优势。当然,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得当,强化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四、情感影响策略
人们对真理执着追求背后,都有一股浓厚深沉的情感在支撑,只是这种情感往往不为人们所觉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人说“亲其师,受其教”,就是说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诲。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特别喜欢某个学科,不为别的,就因为该科任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热情辅导,经常给他们正面的鼓励,因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学生也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所教的学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兴奋的情绪、热情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望都会转化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由此看出,教师的品德修养,人格魅力,对祖国、对事业乃至对学生热爱的情感都给学生以熏陶,并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五、亲自参与策略
学生对于亲自参与的事情会特别关切,特别有兴趣。现代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作为评价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机会,比如尽量做到六让: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例如观察、自学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且在参与时要允许学生有缺点、错误,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允许讨论、争论,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活跃的宽松的氛围。
六、榜样导引的策略
人在社会群体中活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学校生活中也是这样。运用榜样导引就是创造和提供接触良好榜样的机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引发对某个方面积极向上的兴趣。组织观看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校园里就出现羽毛球热;英语课组织学生会话表演,使一些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也放胆讲了起来;教师鼓励敢于提出问题和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使积极创新思维、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蔚然成风…… 先进人物、科学家是学生的好榜样,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而年龄相近,能力相近的同学更是学生的榜样,因为他们更容易引起相互观察、相互比较、相互模仿、互相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对榜样的趋同心理倾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创设情境策略
从广义上说,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境,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例如,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举行作文观摩教学,故意迟到了几分钟,学生们异常着急。这位教师不慌不忙走上讲台时,向大家宣布一道作文题:“当老师迟到的时候”,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训练。这位特级教师根据写作训练目的为学生创设心理体验的情境,真是煞费苦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八、学以致用策略
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又反过来运用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知识的价值也就在这里。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了知识的源泉和归宿,以抽象的枯燥的东西填塞给学生,这是很多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应当还给知识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与人类实践紧密联系的丰富底蕴,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教三角时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和不可渡越的河宽,思考如何运用三角知识求出地球与月亮距离;教学双曲线时,让大家思考为什么炮兵能通过敌方炮声测出敌方炮兵阵地方位;教复数时介绍它在很多领域运用的生动例子。这些做法无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决心。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品尝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比如让学生练习写作向报刊杂志投稿,一旦作品被发表,学生的兴奋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当年学生时代的谢冰心就因为叶圣陶发表了她的一篇习作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此外学生可运用所学的生物、理、化知识参加工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发明创造等活动,这些都有益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成功激励策略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多次成功体验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反之,反复多次的失败也就会丧失自信,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成功教育模式使大批学习后进的学生克服了厌学和自卑,一步步跟上了学习的步伐。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当使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让他们从内心产生“我能行”的自尊和自信。运用成功激励策略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朝着适合他们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第二,在教学上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起点,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这样他们才能通过跳一跳去摘到可以摘到的果子,不断地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多重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是某个智力方面的优秀生,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就能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取得成功。第四,教师应当善于用辩证的发展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千万不能用绝对的静止的观点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制造“失败者”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十、砥励志趣策略
学生的兴趣有的比较短暂,不稳定,有的能长期存在成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特别应注意到有不少人因为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所以能坚持一个信念,坚韧不拔地朝着一个奋斗目标而努力。他们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一时的好奇心和需要所驱动,而且服从于他的志向,这时他的兴趣已经升华为志趣。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古往今来,不少有志之士能自觉地学习,经受磨炼,最终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茅以升因家乡端午节桥梁断塌而立志为人民造好桥,终于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所以,我们应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把眼前的学习同终身奋斗的目标联系起来,同今后为人民、为祖国甚至为人类作贡献的志向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稳定而强大的学习动力。
第四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龙门镇中心综合组教师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讨活动方案
从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到今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者的关注。我们教研组也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研究活动,以提高了师生素质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加学习人员:全体综合组教师
一、学习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探讨
二、时间安排
5月18日:下发学习材料,集中讨论学习。
5月19日——5月24日:自主学习
5月25日:上交感悟或反思,组长做活动总结。
2013.5.16.龙门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 3= = = = = = = 0 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买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个,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呢?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讨论分析,不难知道: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
4、诱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