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门课的名称是“和睦家庭的引航灯塔 ——婚姻法”。下面我从课堂的定位、设计、实施3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课堂定位作用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三、课堂组织实施
一、课堂定位作用
1.专题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这个课是“法律常识”课程整体框架下的第五专题,该专题包括两个模块,一是今天要介绍的婚姻法,第二模块是继承法。该课时在完成了**专题(法律常识第四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专题的作用
课前通过调查得知:学员在学习法律常识4个专题之后,对于法律权威性有了一定认知,大致了解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关系,树立了基本的法律意识。而对于婚姻法的学习兴趣尤其浓厚。授课对象是康复巩固期学员,共****名,其中已婚**名,占45%。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婚姻问题的有**名,占38%。而未婚的**人中,达到适婚年龄的有**人,占80%。
通过分析得知,大多数学员都面对婚姻都或多或少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为此,婚姻法的介绍对于解除婚姻认知误区,解决现实困境,维护良好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确保康复巩固期教育成果都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课 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婚姻法基本条款规定,能够利用婚姻法合理合情处理婚姻问题,树立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强化家庭责任,为巩固康复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之所以确立这个教学目标,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在知识认知方面,做到知法,去除错误认知,避免因不懂法而犯法。
二是在能力提升方面,通过知法,而能够利用法律手段合理处理家庭矛盾问题,促进夫妻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三是在情感塑造方面,强化守法观念,树立较强的家庭观念,以家庭责任约束复吸行为,塑造积极向上、理智理性、自强自律的意志品质。
4.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婚内和离婚后的责任与义务。
教学难点: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的理念,以及男女平权思想的树立。
二、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和模式
教学理念:树立学为主体,用为根本的学习理念。
原因在于如果单纯的介绍婚姻法条,不容易被学员记住并运用,法律条款的语言为避免歧义和误读,其用词的外延较小,内涵可以多样理解。照本宣科不容易如心如脑。而婚姻法又是一部实践性非常强的常用民法,现实意义重大。所以教学要始终以学员为主体,并指向应用性。
教学模式:以启发诱导为主的“问题中心式”教学。
引入6个问题,铺陈典型案例,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充分调动学员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身份代入感,启发学员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辨析,通过讨论互动交流的形式,把问题澄清。
1.所谓“娃娃亲”受不受法律的保护呢?
2.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到底 谁说了算?
3.婚姻法对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作了哪些规定?
4.戒毒学员戒毒期间可以结婚吗?
5.大墙之内,面对离婚问题怎么办?
6.离婚了,是不是就别来找我?
2.教学方法
以问题诱导——开放讨论——条款解读的形式剥丝抽茧,得出结论,从而强化学员对于法律条款的认知,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和行动自觉。
每个问题按照:问题导入——案例介绍——讨论辨析——警官说法——法律依据,五个内容进行安排。问题引入和案例介绍是让学员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场景代入,引发思考。而后就“如果你是当事人,该怎么办?”进行发言讨论,教师及时归纳总结,抛出结论,最后宣讲有关法律条文。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容易引起学员思考,从而强化有关法条的认知。
三、课堂组织实施
1.时间分配
婚姻法介绍共2个学时,每个学时引入和解决3个问题。其中,课题引入和案例介绍5分钟,总共15分钟。中间大量时间交给学员进行讨论发言,三个问题大概20分钟。警官说法5分钟,法律条文宣讲5分钟。如果讨论充分,结论明朗,最后教师的总结梳理和条文解读可以压缩时间,这个要教师根据情况自己灵活把握,既要保证讨论的深入,又不影响对于正确结论的认知。
2.教学预期和要求
通过试讲,个人认为,教学效果明显,教学内容充实,有针对性,能够支撑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预期出现的问题:
(1)讨论出现冷场。教师应进一步调动学员讨论的积极性,可以通过点名来打破冷场,点名对象的年龄、经历要尽量符合案例当事人的身份特征。其次,可以通过进一步解析案例,把问题具象化,把大问题变成若干小问题,一步步导入和铺垫,引发思考和讨论。
(2)讨论过于热烈,且议题逐渐脱离中心。教师应及时进入,将话题引入正题。并及时通过反问防止话题跑偏。也可以适时加入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但是要避免一言堂。
3.学生作业
课后的作业布置三个题目,主要是围绕课上所讲的案列和法律条文,强化学员对重点问题的认知,起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1、简述结婚的基本条件。
2、禁止结婚的情形有哪些?
3、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法律是怎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