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地理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一、选一选:本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在服装行业将加エ环节向东南亚转移的背景下,西班牙某品牌时装公司坚持本土加エ。该公司周边约300千米范围内集中了超过20家染色和裁剪研发机构,以及逾500家缝制厂,其时装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全球门店一般没有超过15天。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加工环节转移的服装行业相比,该公司坚持本土集聚生产是为了
A.降低人工成本
B.节省运输费用
C.响应市场
D.提高产品质量
2.该公司将加工环节外包给缝制厂,主要是因为服装缝制
A.劳动力需求多
B.制作工序多
C.设备量大
D.技术要求高
【答案】1.C
2.A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时装公司的时装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全球门店一般没有超过15天,这与该公司坚持本土加工有密切关系,当地研发机构设计的产品,能在当地迅速加工成成品,从而缩短了各环节衔接的时间,因此与加工环节转移的服装行业相比,该公司坚持本土集聚生产是为了响应市场,C符合题意。西班牙为发达国家,工人工资水平较高,因此坚持本土生产没有会降低人工成本,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该时装公司的产品市场为全球市场,坚持本土生产对节省运输费用作用没有大,排除B。服装生产要求的生产技术没有高,与东南亚加工相比,本土生产对提高产品质量影响没有大,排除D。故选C。
【2题详解】
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因此该公司将加工环节外包给缝制厂,主要是因为服装缝制对劳动力需求多,A符合题意。制作工序多少和设备量大,与是否外包加工环节无关,排除B、C。服装加工业对技术要求没有高,技术投入较小,也因如此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排除D。故选A。
【点睛】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或资金)
这两种要素中,单位劳动占用的资本
(或资金)
数量较少的那一类产业。这是按照经济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进行划分的一种经济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质上是指资本
(或资金)
有机构成较低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成本中劳动耗费所占比重较大,而物质资本耗费所占比重较小。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具、纸品包装、电子装配等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下表为某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作息时间表。4月22日起,该中学日落前开始晚自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该中学可能位于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拉萨
D.乌鲁木齐
4.5月初,该中学晚自习开始时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朝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答案】3.D
4.B
【解析】
【3题详解】
我国各地均使用北京时间,表中信息表明,该中学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21:00开始晚自习,材料信息表明,该中学从4月22日起日落前开始晚自习。如果该中学位于哈尔滨(127°E附近),则当地地方时约21:30以后日落,经计算昼长约为19小时,哈尔滨最长白昼也远低于19小时,排除A。如果该中学位于呼和浩特(112°E),则当地地方时约20:30以后日落,经计算昼长约17小时,呼和浩特最小昼长低于17小时,排除B。如果该中学位于拉萨(约91°E),则当地地方时约19:00以后日落,经计算昼长约14小时,拉萨纬度较低,4月22日的昼长没有可能达到14小时,排除C。如果该中学位于乌鲁木齐(约87.5°E),则当地地方时约18:30以后日落,经计算昼长约13小时,乌鲁木齐纬度较高,4月22日的昼长可能达到13小时,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题详解】
5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向。材料信息表明,该中学从4月22日起日落前开始晚自习,因此5月初该中学晚自习开始时应正处于当日日落之前,太阳应在西向,操场上的旗杆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应朝向东南,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部分纬度昼长极值:20°——昼长值约13小时13分,最小值约10小时47分;40°——昼长值约14小时51分,最小值约9小时9分;60°——昼长值约18小时29分,最小值约5小时31分。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ロ的人ロ。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老年人口比重之差(以R值表示)。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
5.图中甲、乙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北京
B.青海、福建
C.重庆、山西
D.、辽宁
6.导致上海与江西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平
B.经济水平
C.平均寿命
D.产业结构
7.近年来,上海部分纺织、服装产业向江西等省转移,会导致
A.上海R值下降、江西R值上升
B.上海和江西R值都上升
C.上海R值上升、江西R值下降
D.上海和江西R值都下降
【答案】5.A
6.B
7.C
【解析】
【5题详解】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老年人口比重之差(以R值表示)为正值时,即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大于户籍人口老年人口比重,说明当地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如果R值为负值时,即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小于户籍人口老年人口比重,说明当地有大量表壮年劳动力流入。图中显示,甲的R值为正,当地有大量劳动力流出,为中西部省区的可能性,乙的R值为负,且值大,当地有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入,应为东部发达地区,由此判断排除B、C。辽宁为老工业,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入现象较少,流出现象更多,因此排除D,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题详解】
图中显示,上海R值为负,且值大,说明上海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外来常住人口,而江西R值为正,说明江西有大量青壮年人口向外流出,导致上海与江西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上海比江西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强,B符合题意。水平和平均寿命对两地R值差异影响没有大,排除A、C。产业结构对R值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是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B。
【7题详解】
近年来,上海部分纺织、服装产业向江西等省转移,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移入,江西可以为本地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使得江西流向上海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会导致上海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则上海R值上升,会江西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则江西R值下降,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准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夏玉米生产,流域内水源没有足,水分条件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准河流城蚌埠闸以上地区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实际补充到植物根层土壤水分的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生育期的气象要素中,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正相关的是
A.降水量
B.平均气温
C.日照时数
D.空气湿度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玉米生育期缺水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为保证该地区的夏玉米稳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播种面积
②培育耐旱品种
③增施有机肥料
④修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8.C
9.A
10.D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因夏季风影响和离海远近没有同,我国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负相关,排除A。由于南北纬度差异,平均气温大致从南向北递减,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没有呈正相关,排除B。由于当地降水量向西北递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导致当地日照时数向西北增加,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正相关,C符合题意。因夏季风影响和离海远近没有同,空气湿度向西北减少,与该地区夏玉米需水量呈负相关,排除D。故选C。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有效降水量220~260mm,甲地作物需水量580~595mm,缺水额在320~
375mm之间;读图可知,乙地有效降水量220~260mm,乙地作物需水量550~565mm,缺水额在310~345mm之间;读图可知,丙地有效降水量260~300mm,甲地作物需水量550~
565mm,缺水额在250~305mm之间;读图可知,丁地有效降水量340~380mm,甲地作物需水量535~550mm,缺水额在155~310mm之间。由此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玉米生育期缺水最严重的是甲,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减少播种面积,容易造成当地夏玉米减产,①没有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当地有效降水量远低于作物需水量,缺水现象明显,因此培育耐旱品种,有利于防减旱灾,从而保证该地区的夏玉米稳产,②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水分条件是影响当地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增施有机肥料并没有能保证该地区的夏玉米稳产,③没有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水分条件是影响当地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当地缺水情况严重,因此兴修水利工程可以缓解当地缺水情况,从而保证该地区的夏玉米稳产,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利设施(水库、灌溉设施、跨流域调水);保护和恢复植被和湿地;节水用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社会;防治水污染;种植耐旱作物等。
2004年,法国L公司与云南西双版纳居民合作,将西双版纳特种普洱茶运回巴黎,利用原有生产线小批量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瑞护肤品,并以中国茶文化为卖点,搭配普洱茶品共同。2017年,该护肤品首家品牌专卖店在上海开业。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公司未选择就地生产,而是将原料运至巴黎生产,主要是因为该高端护肤品
A.生产规模小
B.技术要求高
C
环境影响大
D.原料运量小
12.该高端护肤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
A.人口数量较多
B.距离生产地较近
C.进口关税较低
D.市场认同度较高
13.上海成为该高端护肤品品牌专卖店在中国市场地的主要原因是上海
A.距原料地近
B.市场购买力强
C.基础设施好
D.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11.A
12.D
13.B
【解析】
【1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法国L公司利用原有生产线小批量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瑞护肤品,由于生产规模小,利用原有生产线可以节省建设,没有必要再新建生产线,因此公司未选择就地生产,而是将原料运至巴黎生产,A符合题意。该高端护肤品技术要求高、原料运量小也是将原料运至巴黎生产的原因,但没有是主要原因,排除B、D。该高端护肤品属于小批量生产,对环境影响没有大,排除C。故选A。
【1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高端护肤品以中国苶文化为卖点,并搭配普洱苶品共同,能够接受该产品和方式的人群应以中国人为主,因此主要面向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对该高端护肤品市场认同度较高,市场广阔,D符合题意。该高端护肤品面向高端消费人群,没有是面向大众,因此人口数量较多没有是主要原因,排除A。巴黎为该高端护肤品的生产地,离中国遥远,排除B。我国对高端护肤品的进口关税没有低,世界许多国家的进口关税低于中国,因此进口关税较低没有是该高端护肤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选D。
【13题详解】
为了扩大,取得良好的业绩,该高端护肤品品牌专卖店应选在市场接受度高、对应顾客多的地点,该护肤品为高端产品,面向高端顾客,上海是我国的城市,经济发达,高收入者比重较大,具有高端购买力的顾客相对较多,因此上海成为该高端护肤品品牌专卖店在中国市场地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场购买力强,B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该高端护肤品的原料在云南西双版纳,上海距该高端护肤品的原料地较远,排除A。上海基础设施好和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专买店设置,但没有是该高端护肤品品牌专卖店在中国市场地的主要原因,排除C、D。故选B。
荷兰人口密集,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20世纪30年代,荷兰在下图所示地区修筑拦海大坝,将湖中的海水抽取置换淡水,并在湖边部分低地开垦发展农业,形成圩田区。随后,在坝顶上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随人口增长圩田区建立起新的城市。70年代,荷兰取消农业自治,加大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该地拦海大坝的修建,使沿海地区
A.泥沙淤积减少
B.湿地面积扩大
C.岸线长度变长
D.海水侵袭减弱
15.拦海大坝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有利于
A.缓解圩田区内交通压力
B.促进圩田区农产品出口
C.加强荷兰东西部的经济联系
D.提高艾瑟尔湖水路运输地位
16.20世纪70年代,荷兰取消农业自治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加剧
B.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C.农产品竞争力弱
D.生态保护意识增强
【答案】14.D
15.C
16.B
【解析】
【14题详解】
该地拦海大坝的修建,河流带入海湾的泥沙很难泄入北海,使海湾沿海地区泥沙淤积增多,A错误。该地拦海大坝的修建,大坝内泥沙淤积加重,许多水域被淤积成陆地和围退,从而使湿地面积缩小,B错误。该地拦海大坝的修建,大坝以内许多水域被淤积成陆地和围退,导致岸线长度变短,C错误。该地拦海大坝的修建,海水很难进入到海湾,从而使得海水侵袭减弱,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图中显示,图中拦海大坝直接连接了荷兰东西部,拦海大坝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利于加强荷兰东西部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C符合题意。拦海大坝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由于这些交通没有是圩田区内部交通线路,因此没有会缓解圩田区内交通压力,排除A。拦海大坝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属于荷兰内部交通,没有是对外交通,因此对促进圩田区农产品出口影响没有大,排除B。拦海大坝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会对艾瑟尔湖水路运输产生分流作用,没有会提高艾瑟尔湖水路运输地位,排除D。故选C。
【16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随着荷兰的经济发展,城市、工业、交通等建设用地增加,材料显示,随人口增长圩田区建立起新的城市,而荷兰土地资源紧张,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必然占用部分农业用地,从而影响荷兰农产品的自给率,需要加大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因此荷兰取消农业自治,B符合题意。自然灾害加剧可能会影响荷兰农业生产,但当地抗灾能力加强,因此自然灾害加剧没有是主要原因,排除A。在欧洲,荷兰农业发达,农产品竞争力较强,排除C。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可能会有部分耕地生态退耕,但这种现象并没有普遍,因此生态保护意识增强没有是荷兰取消农业自治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
【点睛】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6%,从业人员17.3万,常年位居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2017年,农产品出口总额917亿欧元,占出口总额的20%。农业构成中,畜牧业占52.6%,园艺业占33.4%,农田作物占14%。花卉产业发达,世界上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2016年,出口花卉57亿欧元。
陕北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起,该地区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0-2010期间,该地区年降水量增加了95.94毫米。下表为2000-2010年陕北地区退耕区和未退耕区(采取其他修复措施)的土壤侵蚀情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据表中可推断,陕北地区
A.坡耕地面积较小
B.梯田土壤较紧实
C.退耕区坡度较大
D.未退耕区降水多
18.2000~2010年间陕北地区未退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情况,反映该地区
A.极端暴雨频率降低
B.地形破碎程度减小
C.植被破坏程度减轻
D.雨季坡面径流减小
19.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综合效益最明显的是
A.梯田退耕还林
B.坡耕地退耕还林
C.梯田退耕还草
D.坡耕地退耕还草
【答案】17.C
18.D
19.B
【解析】
【17题详解】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平均年土壤侵蚀强度与坡耕地侵蚀强度相近,与梯田侵蚀强度相差大,因此可推断,陕北地区坡耕地面积较大,A错误。梯田侵蚀强度远低于坡耕地主要是因为坡面径流速度的大小,与土壤紧实度有关系没有大,因此据表中信息没有能推断梯田土壤较紧实,B错误。表中数据显示,2000年时未退耕区坡耕地年土壤侵蚀强度为41.57吨/公顷,而退耕区原坡耕地年土壤侵蚀强度为50.66吨/公顷,退耕区土壤更强,因此退耕区坡度较大,C正确。表中信息无法推断未退耕区降水多,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0~2010年间陕北地区未退耕区坡耕地年土壤侵蚀强度由41.57吨/公顷降至29.12吨/公顷,土壤侵蚀明显下降,当地的土壤侵蚀主要是坡面径流引起的,材料信息表明,未退耕区采取了其他修复措施,因此雨季坡面径流减小是导致土壤侵蚀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陕北地区极端暴雨频率降低的可能性没有大,排除A。陕北地区流水侵蚀形成的沟壑地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因此地形破碎程度减小的可能性没有大,排除B。未退耕区还在继续耕种,因此植被破坏程度没有会有多大变化,排除C。故选D。
【19题详解】
从表中信息可知,陕北地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比梯田大,即水土流失程度坡耕地远大于梯田,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坡耕地退耕生态效益最明显,因此排除A、C。坡耕地退耕还林,还可以防风沙,对风力的削减效应好于草地,同时退耕还林可以获得丰富的林产品,因此综合效益最明显的是坡耕地退耕还林,B符合题意,排除A。故选B。
我国K冰川沿山谷分布。某科考队在2003年7月1日至9月13日对该冰川末端进行考察,发现:该时段山谷风显著,主要风频为西北风和南风(下图);以夜雨为主,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该时段,K冰川末端谷风最强通常出现在A.2时前后
B.8时前后
C.13时前后
D.15时前后
21.K冰川
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南高,东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22.该时段,K冰川末端7月10日降水量。该日
A
冰川消融量较少
B.西北风风速较大
C.太阳辐射量较弱
D.气温日较差较小
【答案】20.D
21.A
22.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风速变化曲线判断,该时段(2003年7月1日至9月13日),K冰川末端谷风最强通常出现在15时前后,风速可达2.8米/秒,D正确。读图可知,2时前后风速约2.0~2.2米/秒,8时前后风速约2.4~2.6米/秒,13时前后的风速约2.4~2.6米/秒,都没有是最强的,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图中显示,K冰川末端夜晚的山谷风以西北风为主,按照山谷风环流原理可知,夜晚谷地散热没有畅,气温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即形成山风,该地夜晚盛行西北风,即山风为西北风,因此当地地势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2题详解】
该时段,K冰川末端7月10日降水量。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说明该日当地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因此白天气温较高,冰川消融量可能较多,而没有是较少,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该谷地以夜雨为主,该日降水量,说明夜雨至多,表明谷地上升气流最强,近地面气压,山坡与山谷之间的气压梯度力较大,山风较强,当地山风以西北风为主,因此西北风风速较大,B正确。材料信息表明,该谷地以夜雨为主,对太阳辐射影响没有大,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白天气温较高,说明太阳辐射量较强,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当地该日降水量,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在白天,山坡受太阳辐射加热后升温更快且气温更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山谷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谷沿坡面向山上运动,形成谷风。谷风在山坡和谷地温差时达到最强,通常为午后至日落前。在黑夜,山坡的冷却速度要快于山谷(地形封闭)且气温更低,此时山坡与谷地间的气压梯度和白天正好相反,山坡近地面产生高气压,谷地产生低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坡向谷地形成山风。山坡和谷地在进入午夜后温差变大,因此午夜至日出前后是中山风最强的时刻。
二、非选一选:本题共4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盛行西北风,多大风天气。海森楚鲁怪石城,分布着众多由花岗岩构成的低丘。丘体的南坡发育有密密麻麻的岩穴,而西北坡却少有出现。岩穴的内壁上有成分没有同于花岗岩基岩的盐类物质。岩穴曾一度被认为是由风力侵蚀而成(即“风蚀说”)。随着科考的深入,发现该地岩穴的形成过程为: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即“盐风化说”)。
(1)推断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季节性湖泊或季节性河流),并说明理由。
(2)与西北坡相比,分析该地花岗岩丘体东南坡岩穴发育较多的原因。
(3)列举该地岩穴“盐风化说”较“风蚀说”合理的依据。
(4)根据盐风化说,归纳形成花岗岩岩穴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1)季节性湖泊。理由:该地季节性湖泊封闭,盐度高,枯水期裸露的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物质。
(2)东南坡光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裂隙多发育。
(3)该地盛行西北风,而西北坡岩穴较东南少;岩穴内壁上有与花岗岩成分没有同的盐类物质。
(4)周围存在含盐量高的水体;岩体裂隙发育;干湿季交替明显;蒸发旺盛。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河西走廊地区海森楚鲁怪石城的岩穴地貌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盐类物质来源、岩穴分布的成因、岩穴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题中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题意提示,比较季节性湖泊和季节性河流的水体性质即可推断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根据经纬度度位置判断,该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该地季节性湖泊封闭,水体盐份没有能排泄,长期积累,因此盐度高,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物质,枯水期时湖床裸露,在风力作用下盐类物质可以到达岩穴地区;而季节性河流每年有淡水流经,盐类物质很难积累,产生盐类物质结晶体的可能性没有大,因此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季节性湖泊。
(2)与西北坡相比,该地花岗岩丘体东南坡岩穴发育较多原因应从裂隙和盐类物质沉积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北坡为阴坡,东南坡为阳坡,东南坡比西北坡光照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因此东南坡白天温度更高,导致东南坡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东南坡比西北坡较强,出现的裂隙东南坡较多,容易形成岩穴;当地西北风强劲,携带盐类物质的西北风在东南坡风力减小,盐类物质容易在东南坡沉积,从而促进岩穴形成。
(3)该地岩穴“盐风化说”较“风蚀说”合理的依据可以从“盐风化说”合理依据和“风蚀说”没有合理依据两方面进行列举。从“风蚀说”没有合理依据来看,如果“风蚀说”合理,当地盛行西北风,应该西北坡受到侵蚀的强度更大,而实际情况是西北坡岩穴较东南少;岩穴内壁上有与花岗岩成分没有同的盐类物质,说明当地没有是以侵蚀为主,应有沉积作用存在,说明“风蚀说”没有合理。从“盐风化说”合理依据来看,西北有大量盐湖盐滩,盐类物质容易在东南坡沉积,形成盐风化;当地日温差大,容易出现岩石裂隙,从而促进盐风化作用。
(4)形成花岗岩岩穴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信息表明的岩穴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材料信息表明,“盐风化说”认为,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因此该地区周围应存在含盐量高的水体,提供盐风化作用的盐类物质;当地岩体应有裂隙发育,有利于含盐液体渗入裂隙;当地应干湿季交替明显,湿季表层盐类物质随雨水溶解渗入裂隙,干季水分蒸发导致裂隙中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同时也容易导致产生季节性湖泊,提供盐类物质;当地蒸发旺盛,一是有利于当地湖泊形成盐类物质,二是有利于裂隙中水分蒸发盐类物质结晶。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柑桔属亚热带水果,生长期易受高温干早天气威胁,冬季气温低于
-7℃遭受冻害会造成次年减产。湖南省洞口县(下图)雪峰蜜桔皮薄汁多,畅销全国,但曾一度出现滞销。近年来,该县通过引进和改良品种,搭配种植没有同时期成熟的蜜桔。
(1)从地形角度,分析洞口县有利于柑桔生长的气候条件。
(2)与乙地相比,评价甲地种植柑桔的有利和没有利条件。
(3)说明没有同成熟期蜜桔搭配种植对洞口县蜜桔产业的有利影响。
【答案】(1)山脉横亘西北,削弱冬季南下冷空气,没有易出现低温天气;利于夏季湿润气流抬升,降水较丰富。
(2)有利:临近河流,便于灌溉。没有利;位于冷空气通道,冬季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3)延长上市时间,提高销量;避开集中上市(或滞销)造成的价格下跌和成本上升,增加利润。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湖南洞口县柑桔生产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自然区位、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种植方式的有利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题意表明,洞口县有利于柑桔生长的气候条件应从地形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当地海拔较高地区位于当地西北部,大致沿东北—西南延伸,因此当地西北部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可能阻挡当地冬季风,削弱冬季南下冷空气,使洞口县没有易出现低温天气,当地遭受低温冻害的可能性较小,有利于柑桔生长;当地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会抬升夏季东南湿润气流,导致当地降水较丰富,利于柑桔生长。
(2)与乙地相比,甲地种植柑桔的有利和没有利条件应图中信息从水源、气温、地形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从有利条件来看,甲地临近河流,便于灌溉,而乙地远离河流,离水源较远。从没有利方面来看,甲地位于东南—西北走向的峡谷,冬季冷空气容易从此处进入该地,受冬季寒冷气流影响较大,冬季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乙地位于东南坡,受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冻害的可能性较小;甲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大,面积小,而乙地相对和缓开阔等。
(3)没有同成熟期蜜桔搭配种植对河口县蜜桔产业的有利影响应从市场角度进行说明。没有同成熟期蜜桔搭配种植,使得在较长时间内都有新鲜柑桔上市,从而延长上市时间,提高销量,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同成熟期蜜桔搭配种植,可以避开集中上市,避免造成滞销、导致价格下跌,可以降低保鲜成本,从偏信从而提高柑桔产业的效益。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江干流在演变过程中河道摆荡剧烈,形成长江故道(已改道的旧河道)。每年汛期,长江水会通过连接通道流入故道。麋鹿多生活在暖湿的湿地中。湖北省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下图),由水域和洲滩湿地组成,植物类型多样,既有适合麋鹿食用的湿生、水生植物,又有生长迅速的旱生杂草。
(1)从地形角度,分析长江在该河段发生改道的原因。
(2)分析长江洪水对保护区湿生、水生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3)该地麋鹿生存受持续干旱、持续强降水和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巨大。请在三种极端天气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对麋鹿的影响。
【答案】(1)该河段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慢,侧蚀明显,使河道没有断弯曲,被洪水冲决而裁弯取直形成新河道。
(2)长江洪水含沙量大,带来肥沃的土壤;洪水会淹死部分旱生杂草,为湿生、水生植物提供生存空间。
(3)持续干旱:保护区湿地面积减少,早生杂草扩张,湿生、水生植物减少,麋鹿的生存空间和食物减少。麋鹿数量减少。持续强降水:长江洪水大量流入保护区,淹没麋鹿觅食空间,水体变质易暴发疫情,麋鹿数量减少。冰冻雨雪:植物遭受冻害或冰雪覆盖地面,使麋鹿觅食困难,且降温导致麋鹿死亡率升高,麋鹿数量减少。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湖北省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河流改道的原因、洪水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气象灾害对生物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题意表明,长江在该河段发生改道的原因从地形角度进行分析。该河段位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附近,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由于侧蚀没有均匀,导致河道弯曲,一旦弯曲,由于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会使得河流越来越弯曲,弯曲达到一定程度,会被洪水冲破决口,自然裁弯取直而改道,形成新河道。
(2)长江洪水对保护区湿生、水生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应从土壤、竞争、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长江洪水所携带泥沙中营养元素丰富,给保护区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湿生、水生植物生长;长江洪水会淹没部分陆地,会湿生和水生植物扩大生存空间;长江洪水在淹沿陆地时抑制部分旱生杂草生长,有利于湿生、水生植物生长。
(3)题意要求在持续干旱、持续强降水和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选择一种天气分析对该地麋鹿生存的影响。考生应先做好选择,再分析其影响。如果选择持续干旱对麋鹿的影响,应从食物、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适合麋鹿食用的主要湿生、水生植物,持续干旱会导致当地保护区湿地面积减少,早生杂草扩张,湿生、水生植物减少,导致麋鹿的生存空间和食物减少,对麋鹿生长繁殖危害较大,从而导致麋鹿数量减少。如果选择持续强降水对麋鹿的影响,应从食物、水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持续强降水,会导致长江洪水大量流入保护区,淹没麋鹿原有的觅食空间,旱生杂草被淹,会大量腐烂,导致水体变质变差,易暴发疫情,从而影响麋鹿生长繁殖,导致麋鹿数量减少。如果选择冰冻雨雪对麋鹿的影响,应从食物和温度方面进行分析,冰冻雨雪天气会使植物遭受冻害或冰雪覆盖地面,使麋鹿很难寻找到食物,冰冻雨雪天气会使当地降温导致麋鹿冻伤、冻死,从而影响麋鹿生长繁殖,导致麋鹿数量减少。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岛(下图)人口约5.69万人,经济收入主要依赖海洋捕捞业,西南部海域是捕捞的主要场所。每年7-8月是格陵兰岛海洋捕捞最主要的时期。近年来,格陵兰岛海产品走俏中国市场,售价昂贵。
(1)分析格陵兰岛海洋捕捞主要集中在西南海域的原因。
(2)分析格陵兰岛海洋捕捞主要在7-8月进行的原因。
(3)分析格陵兰海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较高的原因。
【答案】(1)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西南海域纬度较低,(位于极地东风的背风地带,)且有暖流流经,适合捕捞的时间较长;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渔业资源较丰富。
(2)该时段白较长,气温较高,适合捕捞的开展;水温较高,(沿海海域封冻面积较少)适合捕捞的水域较广。
(3)纬度较高,海洋生物生长缓慢,产量较低;人类少,海水洁净、污染少,海产品品质优;远离中国市场,运输成本高。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格陵兰岛海洋捕捞业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捕捞业发展的空间和捕捞的时间分析、海产品售价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格陵兰岛海洋捕捞主要集中在西南海域的原因应劳动力、市场、捕捞期长短、渔业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当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相对暖和的西南沿海地区,在此附近海域捕捞临近市场、劳动力较充足;西南海域纬度较低,处于寒冷极地东风的背风地带,图中显示,西南部有暖流流经,因此西南海域封冻时间短,适合捕捞的时间较长;图中显示,西南部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鱼的饵料丰富,渔业资源较丰富,在此捕捞收获较大。
(2)格陵兰岛海洋捕捞主要在7-8月进行的原因应从气温和水温方面进行分析。7~8月,直射点在北半球,该时段白昼较长,气温较高,捕捞环境相好,适合捕捞的开展;由于气温较高,当地海域的水温较高,海域封冻面积较少,适合捕捞的水域面积较广,从而渔获量较多。
(3)格陵兰海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较高的原因应从产量、质量、运输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当地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水温低,海洋生物生长缓慢,海产品产量较低;当地及附近人口稀疏,经济开发程度低,因此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少,海水洁净、污染少,水质好,海产品有机环保,品质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价格高;当地位于西半球,远离中国市场,海产品的运输成本高,导致在中国市场售价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