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试卷

时间:2019-05-11 20:2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试卷》。

第一篇: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试卷

二、阅读理解(20分)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一、基础知识(72分)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1.文学常识:(25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

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①鲁迅原名,字,是我国伟大的、、,第一篇

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 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

短篇白话小说,第一篇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

散文集。诗集。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②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叫自传;一类

-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

是,称“传”或“评传”。传记要求。自传一般要介绍自己

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的、、、、、、以及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要详细介绍。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

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9分)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

筹办páng huáng学jíduò 落早huì学籍失怙 ...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滂沱miǎn tiǎn孤pìzhuó壮侮涓涓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miè慰藉...

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3.解释词语:(26分)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

相提并论:学力: 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轻举妄动:筹办: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跃跃欲试:侮蔑: 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怡然自得:变故:

5.第一段中“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一句中的“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作

井然有序:失怙:

者“决心回家”的举动,显示了他怎样的人格?(2分)无地自容:奠定:

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 班级姓名分数

不解之缘:川资:

流连忘返:格致: 雄心勃勃:随喜: 完事大吉:生涯: 志学之年:堕落: 怙恶不悛:寄住: 欢声雷动:滂沱: 风雨如磐:神矢: 4.阅读鲁迅的《自题小像》,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灵台无计逃甚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①给加点字注音。(3分)②解释划线词的意思。(3分)

③请说出诗歌大意和其中蕴含的情感。(6分)

6.“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 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破折号起了什么作用?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3分)

7.第二段中,作者叙述了自己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出他在这三个阶段的主要思想。它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3分)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3分)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9.第三段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B.小青在上海。..

C.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把关。..D.我和你一起走。.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老师正和小红谈话”中“和”的词性相同的是()

A.他早点吃的是牛奶和面包。.B.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C.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D.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1.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里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指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2分)12.请分别说说文中两个“不好”的含义。(2分)

A.名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不可以直接受其他名词的修饰。B.动词后必须带宾语、补语。动词有时也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C.形容词不可以做谓语,但后面可以带补语。

D.形容词和动词一样可以做谓语中心,可以带补语,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词和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B.形容词受“很”修饰后不能带宾语,但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C.介词很像动词,后面必须跟上一个类似宾语的成分,组成介宾短语。D.助词不可以表时态。

19.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 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② 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 C.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 ..

D.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②刚才出力摇船的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他在学校里。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三、语法专项练习(8分)

13.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 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 14.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A.名词动词连词B.名词形容词介词 C.代词副词介词D.动词动词介词

15.与“为了祖国,前进!”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人多,屋子里很热。..

第二篇:七年级下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下面句子横线前的注音或加点字写汉字或注音。(4分)

(1)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nuè待 ,我咬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tī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2)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________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________起舞的银龙。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人迹罕至再接再励谈笑风声相得益彰锐不可挡

红装素裹丰功伟绩兴高采烈心烦气燥心旷神怡

3.默写古诗文名句。(1-6题中任选四题,7-9题中任选两题,共8分)

(1),芙蓉向脸两边开。

(2)旋转荷花剥莲子。

(3),寒光照铁衣。

(4)足蒸暑土气。

(5)寻梦?撑一枝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晨兴理荒秽。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名句是:“。”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两句词写出了作者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

(9)崔颢《黄鹤楼》中表达日暮怀归之情的句子是:“。”

4.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温总理针对一日本记者就中日两国关系的问题这样说道:“如果说安倍首相去年10月访问中国是一次破冰之旅,我希望我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我将和安倍首相就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达成共识,并建立两国经济合作的机制,促进科技教育交流和人员的往来,特别是青少年的往来。”请结合具体语境,写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3分)

5.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母亲节短信:“您是春风,为我驱散心头愁云;您是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您是港湾,为我停泊心灵之船。妈妈,衷心地祝您,母亲节快乐!”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内容,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孩子的心意。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比喻),给老师拟写一条教师节短信。(3分)

6.在下面空格处填写人名。(1)《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2)“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3)(歇后语填空)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二、理解.感悟(45分)

(一)阅读《赵普》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11题。(12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1

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7.在画线处补上原文。(2分)

8.下列选项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以天下事为己任普又以其人奏B.之读之竟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为及为相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而跪而拾之以归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9.翻译:(4分)

① 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在写出两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2分).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19分)

国学大师章太炎趣事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国学大师,人谓有王安石之风。然其童年聪慧过人,婚姻充满乐趣,处事笑话颇多„„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六龄童诗

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1875年初春,章太炎才6岁,那天时值下雨,父亲章浚在家邀请了10余位文人、亲友,边饮酒边吟诗词。内有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情趣盎然,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答诵:

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

顿时,震惊四座!章老先生即令人拿来宣纸笔墨,挥毫录下了这首十分珍贵的“六龄童诗”。该诗现珍藏于章太炎纪念馆。

舔“花马甲”

大凡儿童时代的人,特别喜欢玩耍,而童年章太炎却是个“书迷”,不谙嬉耍。那时,太炎的母亲常与女眷戚在家打牌消遣。而章太炎就坐在旁边看书,尽管环境闹,他总是读得旁若无人,津津有味。

一日,小太炎在天井里专心致志地看书,天色渐暗,气温转低,其长嫂连唤三声,叫他进屋添衣,免得着凉。太炎勉强进屋添衣后,仍回到天井借光读书。殊不知竟穿上其长嫂的一件“花马甲”,众人见状,大笑不止。而太炎却茫然不知,抬起头问家人笑什么?让我知道了也乐一乐„„众人越发乐了。

考“童子试”

章太炎16岁那年,受父命参加“童子试”,当时试卷的试题为:论灿烂之大清国。考场上鸦雀无声,许多考生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大做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而章太炎想起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闯入中国沿海城镇,烧、杀、奸、掠;又想到许多清朝官僚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这怎能证明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挥毫疾书,把满腔积愤洒于字里行间,并呼吁“吾国民众当务之急乃光复中华也”。不到一个钟点,章太炎便第一个交了卷。主考官见其他考生,有的仍在咬文嚼字,有的还在挖耳搔头,有的„„惟独这名考生才思敏捷,不由暗暗称奇。

章太炎正要跨步离开考场,只见主考官拍案而起:“慢,你好大胆!可知罪„„”章太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道:“我之所思,件件合乎当今国人之思;我之所论,桩桩合乎国情之实,何罪之有?”顿时,考场里“哗”地引起一阵骚乱。

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气得脸色铁青,又怕事态扩大,可能会连累自己的乌纱帽,速令两名差役把章太炎挟出考场。章的家人见状,知道小少爷闯下大祸,将殃及老爷仕途,个个吓得

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却若无其事。

12.请你从章太炎的性格特点出发,给文章的三件趣事拟三个小标题。(3分)、、13.考“童子试”时,章太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地说的“何罪之有?”是一个句,这样说是为了强调自己(3分)

14.考场上,章太炎是怎么应考的?又是怎样反驳考官的?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4分)

15.你觉得章太炎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做他这样的人吗?为什么?(3分)

16.章太炎的三件趣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事?为什么?(3分)

17.以这篇文章所讲的故事为依据,说说学好语文应做到哪些,应怎样去学?(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4分)

激情在这里点燃

奥林匹亚3月24日电({扬子晚报》记者汤敏)

在奏奥林匹克会歌、升奥林匹克会旗之后,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古奥林匹克竞技场高高飘扬。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它圆了亿万中国人多年的梦想。

艾东尼斯、罗格、克里亚库和刘淇等先后在仪式上致辞。刘淇说:“今天,代表着人类崇高精神的奥运圣火将再一次点燃。从奥林匹亚飞向万里长城,它将乘着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走遍我们共有家园的山山水水,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把光明与欢乐,和平与友谊,把奥林匹克精神播撒到13亿中国人民和五大洲人民的心中。”

随后,主要嘉宾们穿过古竞技场的拱门,来到赫拉神庙祭坛前,观看奥运圣火火种采集过程。

最高女祭司娜荚普利都取火种是整场活动的高潮之一。11时43分,娜芙普利都身穿白色古希腊传统长裙,在赫拉神庙祭坛前,将火炬置入凹面镜聚焦点上在阳光直射下,过了约2分钟左右火苗从火炬上冒起,从而宣告: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成功。工作人员迅速将圣火保存在火种钵里。

主要嘉宾返回古奥林匹克竞技场后,传统表演开始,主要分舞蹈和接火两部分,包括男祭司舞蹈、女祭司舞蹈、男童献橄榄枝、第一火炬手接棒、放飞白鸽等环节。共有22名女祭司、6名男祭司和1名男童参加。男祭司舞蹈表现的是古代奥运会中五项全能的运动项目,包括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

12时9分,娜芙普利都右手持火炬点燃了“第一火炬乎”、雅典奥运会跆拳道银牌得主尼克拉泽斯手中的火炬,接着将左手中的橄榄枝传递给了他。然后她用古希腊语对他说:“将圣火传递给世界,告诉人们奥运会就要开始了。”12时11分,一名女祭司放飞一只白鸽,随后尼克拉泽斯穿过古奥林匹克竞技场,朝“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墓地跑去,从而正式拉开了奥林匹克圣火希腊境内传递的帷幕。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同时也宣告结束。整个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历时约1个小时7分钟。

在随后的6天里,圣火将在希腊境内传递。3月30 B下午,圣火将抵达位于雅典市中心的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会场。希腊奥委会将在那里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将圣火传递给北京奥组委。

随着圣火传递活动的开始,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北京将向世人奉献一后出色的奥运会。

刘淇在奥运圣火取火仪式上表示:“我们将在奥林匹克圣火的引领下,在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举办一后‘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实现13亿中国人民真诚的希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8.请你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导语。(3分)

19.北京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可分为五个环节,请你依次概括出来。(3分)

20.请你用两个字概括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仪式,并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理由。(3分)

21.从文中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所说的两段话中,请你搜寻出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及火炬接力口号。(2分)

奥运会主题口号:火炬接力口号:

22.在最高女祭司用圣火点燃祥云火炬的一刻,相信你一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心声。(3分)

三、表达·交流(30分)

有人收藏亲情,有人收藏友情,有人收藏时光,有人收藏礼品,有人收藏祖国的荣誉,有人收藏家园的美景,有人收藏他人的眼泪,有人收藏自己的心情„„

请以“我的收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人。(3分)

七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5分)

1.虐踢yíngxiān

2.错别字励声挡燥

改正厉生当躁

3.(1)荷叶罗裙一色裁(2)露为风味月为香(3)朔气传金柝(4)背灼炎天光(5)向青草更青处漫溯(6)带月荷锄归(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9)日薯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安倍首相访华打破了两国关系僵化的局面,“我”4月份的访问日本会使中日两国的关系 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5.示例: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老师,衷心地祝您,教师节快乐!6.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二、理解.感悟(45分)

(一)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8.A9.①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②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10.废寝忘食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孜孜不倦等11.赵普是一个执着、正直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人

(二)12.聪慧专注正直。13.反问;实事求是,没有过错。14.考场上,把满腔积愤洒于字里行间,并呼吁“吾国民众当务之急乃光复中华也”;面对主考官的斥责,他不亢不卑,辩驳自己所思“件件合乎当今国人之思”,所论,“桩桩合乎国情之实”;少年章太炎敢说敢为,忧国忧民,满腔热忱,一心报国。15.章太炎聪敏,学习专注,为人正直。喜欢这样的孩子,因为他的好学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令人敬佩。16.言之成理即可。17.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勤奋投入,要专心致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三)18.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24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用阳光取火的方式成功点燃。奥运圣火取火仪式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5分在古奥林匹亚竞技场开始。(只要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19.奏歌升旗、嘉宾致辞、最高女祭司取火种、传统表演、祭拜顾拜旦。(意思对即可)

20.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和平,最高女祭司左手所拿的橄榄枝、一名女祭司放飞的白鸽。(意思对即可)

21.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火炬传递口号: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22.圣火点燃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奥运期盼,身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符合情境即可)

三、表达·交流(30分)略

第三篇: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德育点: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

知识点:了解“小传”的文体的基本特征,学写“小传”。

能力点: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教学难点】

解读鲁迅精神;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

设疑激趣,重读适讲;讨论总结,学练结合。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最杰出的文坛巨匠,同学们肯定知道他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也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大家想更好地了解他吗?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感知课文

1、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识记文章中自己难以掌握的字词。

2.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了解文中牵涉的一些历史事件。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

1881-1930年鲁迅主要活动一览表

时间事件(主要活动)原因

1881年出生

13岁时辍学回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

18岁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

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知道了新的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

两年后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汁划,提倡新文艺电影上看见中国人被斩,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动

29岁回**亲和几个别的人希望有经济上的帮助

(刚)回国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教化学和生理学

第二年(1911)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绍兴光复后(1912)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成立后做部员、兼做北大师大女大的国文系讲师

1926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1926年12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4月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9月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191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三、理清思路。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历,4段写著述概况。

2、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所学的词语抄在词浯积累本上。

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要饭。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到图书馆查找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在1881-1930年的生活、思想状况和经历。

第二课时

一、温习巩固

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情况。

2.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复述1881-1930年间鲁迅的经历。

二、探讨分析

引导、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

1.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

――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20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5.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以求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

6.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

――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7.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对鲁迅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稍作讲解。

(1)要求:记住本段介绍的文集名。

(2)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参考: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

三、理解人物

1、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了解了鲁迅从出生到作传前的主要经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些经历能表明作者是怎样的人。

要求:①以课后练习二和练习三第1小题引路,参照课文注释,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两个片断,即写不肯做幕友和商人与弃医从文经过的片断,思考习题中提出的问题。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练习二及练习三第1小题,求大同。存小异,形成答案,并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③请一个小组的代表口头回答,让其他有异议的小组代表发言(没有则罢)。

2、学生自读揣摩及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堂,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就事情的背景、过程及细节等方面作一些补充介绍。待小组代表答题结束,教师给予简评,纠偏救失。

3、师述:我们从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认识了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又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鲁迅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两件事真令人感动。事实上,鲁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本文而言,其中记录的每段经历都很不寻常。如文中写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写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了他与反动派誓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革命精神。不过这些内容都写得很简约,同学们一时还看不出究竟,有待今后不断丰富阅历,逐渐了解。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第三课时

一、关于传记

1.由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鲁迅无论其经历还是思想,都是极为丰富的,复杂的,我们完全可以把鲁迅的传记写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事实上人们研究鲁迅的书文成百上千,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众多的其他材料,复活一个比本文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形象。请同学们据此思考人物小传的特点是什么?

――①短小精悍;②不铺陈细节;③语言简捷严谨。

2.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也简称“传”。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就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

――《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即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二、揣味语言

简述:常言道,文如其人。这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像他的人生一样精彩。本文堪称自传的典范:区区千字文,涉及了他大半生的主要活动,篇幅虽小,容量很大;语言简省,又略中有详,恰到好处。此外,本文的语言平实中又不乏含蓄幽默。

要求:阅读课后练习三中的第3、4题,结合语境,体会第3题中“学者”“说我不好”等词句的味道,再比较一下第4题中的“不好”与第3题中的“不好”有什么不同,相互交流体会。

明确:a.第3题:将那种欲置我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能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也体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不无调侃嘲弄之味。b.第4题:不同。上句中的“不好”是“坏”,用在句中有轻蔑的语气;本句中的“不好”则是自谦之辞。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和著作概况,进一步认识了鲁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贡献的伟大,这将会使我们终生受益。再则,课文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小传范例,从中,同学们了解了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对今后的写作应该有所帮助。

四、学以致用

仿写一篇自传,不少于400字。

五、布置作业

《鲁迅自传》是1930年写的,他要是在去逝前不久又为自己写小传,可能还要写到哪些内容?试代写一篇交流。

【板书设计】

鲁迅自传

鲁迅,原名周樟寿,本名周树人

文章内容:

一、由盛转衰的家世

二、出国求学、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选择

三、工作上的辗转奔波,在旧中国的左冲右突

四、做小说、写短论的思想启蒙活动

文章体裁:

人物传记——历史性传记——小传——自传

【教学后记】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巨人,通过本文可以了解鲁迅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本文是一篇小传,写得较为简略,教学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学过的鲁迅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来了解更为详细一点的鲁迅的经历,从而复活—个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的形象。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教师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知识点,需要讲解。将“小传”“自传”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多增加点语文知识储备。“题解”中不必详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不然就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比较恰当的办法是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循序渐进,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认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

第四篇: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经典习题 下面这两句话分别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②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狂人日记》,它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本回忆记”指《朝花夕拾》。(4分)

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在文中分别用摘出。(4分)学医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弃医从文的原因: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文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这句话说明了他学医的目的是为了振兴祖国。“决意”一词表明作者改变专业是经过反复考虑的。

选文写了鲁迅的哪几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是什么?(4分)

一共是三次职业的选择。最终选择了文艺救国道路。

文中提到的“小计划”是(B)(3分)

A、准备成立一个共产主义小组。B、开始提倡文艺运动,计划创办一个文艺杂志。

C、准备发起针对清朝的起义。D、准备开设一所专治中国人病的医院。

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

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

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第五篇: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练习题

1.鲁迅原名,是我国伟大的、、,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2.本文以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到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5.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⑵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7.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一点:

8.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9.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10.《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

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⑴⑵⑶

12.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3.“四月辞职”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是什么事件?作者为什么辞职?

参考答案:

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2.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3.新文化运动

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5.⑴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⑵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6.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7.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8.⑴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⑵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⑶写“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⑷介绍了“我”的主要著述。

9.《狂人日记》

10.⑴比喻;夸张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⑶略

11.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

12.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1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

阅读理解

(一)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

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一)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下载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下阶段性测试《鲁迅自传》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自传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

    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 鲁迅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

    七年级下科学试卷

    七年级科学(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1.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1牛的是()A.一袋方便面B.中学生的体重C.一根头发D.一张学生桌子 2 . 在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

    七年级下英语测试试题

    七年级下英语测试试题Ⅳ.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共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16. —Can Tim play _________ chess?—Yes. And he can pl......

    鲁迅自传读后感

    鲁迅自传读后感 篇一:鲁迅自传>读后感前不久,我刚听完了《鲁迅传》这本书,书中主要介绍了鲁迅一生的经历和生活。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好。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鲁迅。他原名周樟寿,字......

    鲁迅自传习题

    鲁迅自传 一. 基础知识: 1、传记是文章,也简称“传”。从创作方法来说,它 大体可分为两类:传记、传记。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筹办__________ 衰落__________ 学籍__________ 彷徨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能否换成......

    《鲁迅自传》(合集五篇)

    16《鲁迅自传》 教学目的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 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 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2.解读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