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我会填(20)1.100.0103读作()。
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3.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 72度,∠2= 48度,∠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按角分类)。
4.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就扩大到它的()倍。6.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
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7.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8、70.672中整数部分的7表示(),小数部分的7表示()。
9、用4、3、0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
12、用字母表示出乘法交换律()=()。13、0.930、0.39、0.903、0.309四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二、“神机妙算”对又快:(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每小题0.5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4l×40= ⑨ ⑩
2.用竖式计算。4分(每小题2分)①7.28.544.86 ⑥ 19 × 36 –36 × 9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8分
1、两个锐角均为600的三角形是()。
A、一般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2、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是()
A、(125+90)×8 B、52×25×4 C、7.6十1.25+2.4 D、(258十45)十55
3、下列()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25×(200+4)和25×200+25×4 B、36×201和36×200+36 C、265×105—265×5和265×(105十5)
4、下面各数中不要读出“零”的数是()A、807.17 B、400.61 C、301009
5、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A、7.550 B、7.05 C、70.55 6、1.1到l.3之间有个()小数。A、11 B、18 C、无数
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在下面的三个量 中选出,只能选()。
A.50厘米 B.70厘米 C.80厘米
北 100米 学校
8.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A.10.01 B.9.998 C.9.9
9.用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8分
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下图上标出少年宫和书店的位置。(4)⑪ 少年宫在学校西方约200米处。⑫书店在学校东偏北40o方向约300米处。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4分(每小题6分)
1.冬冬体重38千克,表弟体重是他的一半,而爸爸体重是表弟的4倍。爸爸体重是多少 千克?
2、小红每天骑车要7分钟到校,她每分钟骑155米,小明每天从学校到家往返2个来回共走2800米的路程,小红和小明谁家距离学校路程近?近多少米?
3.某工厂积极开展植树活动。第一车间45人共植树315棵;第二车间42人,平均每人植
树8棵。两个车间一共植树多少棵?
4.春芽饲养场星期一收的鸡蛋和鸭蛋共重480千克,每15千克装一箱,鸡蛋装了20箱。再准备10个箱子装鸭蛋够吗?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四年级数学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1.形式: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八个大题(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计算共计 24 分,填空题共 28 分,判断分;选择题共
5分,操作题12
分,应用题 26 分.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张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整个教材。
二、试卷分析
参加这次四年级数学考试的共22名同学,我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平均分73.66分,及格率 67 %,最高分 89 分,最低分46分.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不太理想,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填空题的第5小题和选择题的4小题,学生均有失分。
2、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3、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垂足,数的改写,商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等方面都还有问题.4、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的得分率虽然相对最高,但也只有不到92%。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学生估算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表现在答题习惯)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规范学生书写格式,检查习惯、培养读题能力的。
2、加强概念教学,避免学生的认知错误。教学中努力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二是“吃透学生”。狠抓教学内容的本质,在本质属性的揭示和掌握上下功夫。
3、培优辅差和学困生的转化仍需加强。教学中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基础题型和能力拓展题型并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前辅导、课堂观察和课后“跟踪”,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
4、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班级计算正确率较高,但极个别同学的计算还需要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课前计算天天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第三篇:四年级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四年级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数学试题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但有少数题目对中下等学生来说稍微难了些。
二、总体情况
本期,全班共有38名学生参加检测。试卷满分为100分,全班考生总分为3097分,平均分为81.5分,及格率为97%,优秀率为71%。为了能进一步准确科学地对学生的做答情况做出科学分析,我们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整体进行分析:
三、答卷分析:
①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理想。
②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③本次试卷有些题目比较灵活,与平时的练习形式有些差异,而学生由于学得不够灵活,不能了解题目的要求,使分数丢掉。另外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部分学生得分率偏底。考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值
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具体分析失分较多的题目:
1、填空第12题,学生失分较多。学生表现忘写“万”,第16题
度数不写“°”。
2、动手能力差。如:第五大题的26、27小题失分率较高。
3、我会解决问题第29、30、32题失分较多。应用题第29、30、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读题及不认真答卷造成的。32题,这道题不是用基础知识的简单拓展就能解决的,对学生来说出难了,只有极个别学生做出来。
三、打算及措施
1、立足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
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
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
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
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给学生解
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
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
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
4、“双基”引路,探究创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甸完小 段志江
一、卷面分析:全班参加考试的18人。及格人数为18人,优生人数为12人,大部分同学考的都不错。第一部分前六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七、八题检测学生关联词的运用、扩句、缩句和古诗句的积累情况,九、十检测学生的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理解情况和实践内容。第二部分是阅读积累与运用,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三部分,快乐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围绕中心写具体。
二、试题分析: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基本上是十个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照样子写词语、把成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句子、默写古诗、按原文填空。第二部分是阅读积累与运用,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快乐作文:描写一种小动物。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按要求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积累少、记得不牢靠,加上写错别字扣分。
2、实践内容丢分严重
3、按课文内容填空,出错较多,一是课文没背熟,二是写错别字,这很不应该。
4、阅读题比较复杂,虽然平时训练过,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
5、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不具体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3、学生平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习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四、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对缩句、改比喻句、拟人句除多读懂的方法,还要多练习,多巩固。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平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平时还要多练习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第五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期末考试
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由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四种题型组成,题型较广泛,试题大部分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个别的拓展创新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本试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注重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题型全面,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检验。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
2、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积极参加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如在第四大题简答题中: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说说,农民伯伯晒粮食时,怎样晒干的更快一些?在我们的课本第二单元的时候,学习了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试卷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考虑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空气流动有关.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3、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四年级科学学习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行长期保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本试题全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旨,题目及内容都比较新颖,既注
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习惯,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合理正确的解释,又能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二)试题质量评价
本份试题是2014—2015学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四年级科学试题,时值40分钟,该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标精神,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题型全面,覆盖面广,基本遵循了科学学习和生活的有机结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认知规律,难易程度适中,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培养、提高。
(三)今后命题建议:
1、本着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所出试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
2、试题类型进一步灵活多样,体现命题的科学性。
3、试题难度应减小,试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科学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四年级共有32人参加考试,其中A有10人,B有15人C,有5人,D有2人,从以上等级分析来看,学生的成绩基本符合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成绩比较理想。从试卷来看,学生审题比较认真,能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反映的问题与分析
1、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有自己的独特见
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取得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2、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有些学生将相近问题的答案混淆,还有学生知道某些题目的答案,但是在书写时写错别字或漏字,造成失分。从这些现象来看,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地按照平时积累的知识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
(2)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回答内容不够完整详细,句子意思含混不清,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
(3)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判断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判断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四)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中,大部分学生错的不多,这是由于学生平时知识掌握的熟练。个别学生不认真,造成了错误。
第二大题判断题:
2、自然界的生物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但学生用到科学中就不理解了,不知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造成了错误。
第三大题选择:
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部分学生认识问题不全面所造成的错误。
第四大题简答题:第一小题大部分学生做的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造成出错,第二小题同学们基本没有失分。
(五)今后教学建议
1、教师应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
2、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善于探索钻研,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3、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充分用于科学学习。
4、在平时的学习和测试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5、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学习相联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6、加强小组间的合作,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帮助。
7、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可适当参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引导学生参加科学活动,进行科学小制作,将理论用于实际。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