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赣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工作总结
燃烧生命激情,把幸福给你
——赣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题记:“千百次的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答案总以热血的名义,我真心地告诉你,这就是我守候的唯一。夜深人静时,我放飞思绪,我的辛劳我的梦,常忘了自己。„„来吧,朋友!给你一片绿色,放牧这世界的美丽,把幸福给你。”听着这首旋律悠扬、情感真挚、让人心动的歌曲,总让人想起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同志,也不由得想起我们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群默默奉献的教师、一个个渴望成长的莘莘学子,也不由得想起忙碌的一学期所发生的那些感人的事,那些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市、县教育局的领导、指导下,我校教育集团于今年6月组建成功。由实验小学老校区、原青口镇文化路小学、新城小学组成,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为办学目标,以“和而不同,做最好的自我”为办学理念,注重文化传承,强化内涵建设,以质量树立信誉,以特色铸就品牌,牢记校训“尚德崇真”,以教学为中心,以和谐促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办学品位。在学生成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融汇集团优质资源,共创高品质教育服务,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做最好自我的教育”,真正做到“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打造魅力团队,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享有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充分彰显,让人人都感到自豪,个个都享受和谐与教育幸福。
学生成人,满园桃李争奇斗艳
我校非常重视文化品牌战略的提升,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全面育人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主题教育、国学经典、阳光体育、民族艺术、科普活动”等五大文化品牌逐步形成,并覆盖全体学生,辐射整个校园。五大文化品牌战略的实施,使学校得到空前发展,师生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蟾宫折桂,屡获大奖。一、五大文化品牌,浸润学生心灵
1、主题教育,滋养高尚品格
“主题德育活动”是塑造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举措。一个学期以来,我们恪守“尚德崇真”的校训,不断创新德育形式,拓宽德育思路,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旨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每月一主题。军营、工厂,街道、田野,抗日山、气象台……
都是我们的课堂和教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生命追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实现了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清洁海岛启动仪式”、“植树节里植树忙”、“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等主题活动,相继登上主流媒体。2012年6月,我校获市“安全伴我行”短信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国学经典,涵养高雅气质
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研究院、北京育灵童研究院多位专家来校举行国学经典教育报告会,国学经典教育辐射到社区。晨诵暮吟、“我与经典有约”诵读比赛、“读书节”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净化了心灵,启迪了人生,打造了博雅的书香校园。谦谦君子、儒雅少年正在用激情向社会展示着他们的才华:《长征颂——红色回忆》获得市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佳节诗韵》获市一等奖。在全国各类读写大赛、作文大赛中先后有上千人次获奖,发表习作百余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学教育经典全国风采大赛夏令营活动。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学党史•唱赞歌•树美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香江苏专题读书活动,认真指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徐近伟同学荣获全省“百名读书之星”称号,李星宇同学获“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评选一等奖,他们两人是我县小学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
3、阳光体育,给养健康体魄
坚持“阳光体育与健康同行”的理念,本着“群众性、趣味性、健身性”的原则,在“体育与艺术”“传统与现代”“锻炼与休闲”的融合并举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3月,我校荣获全国阳光体育摄影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2012年5月,我校代表队获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子组、女子组第五名的好成绩。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铸就学生品格、激励志向、丰富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县被评为“国学经典教育示范县”。在国学经典教育方面,曾获得市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特等奖的我校,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开拓一直走在前列。为了进一步擦亮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特色,我校再出新招,对阳光体育大课间进行了大胆创新,精心编排了经典华章古诗韵律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健身动作,边按一定的节奏诵读经典古诗名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每次结束时,学生都由衷地喊出:“我们爱祖国,我们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在体育锻炼中诵读经典,这一新探索,让文化与健身完美结合,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阳光体育大课间的新亮点。
4、民族艺术,牧养独特灵性
民族艺术,博大精深。在全面推进“艺术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打破“行政班级”限制,二、三年级曲艺进课堂,四年级京剧进课堂,五六年级竹笛进课堂,排进校本课程表,聘请专家、民间艺人为学生指导。还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京剧、快板、二胡、竹笛、声乐、民族歌舞、太极、书法等选修课程,给学生充分创设“师从名家”、自由发展的时空。孩子们字正腔圆的唱段、有板有眼的表演,赢得了姜昆、黄孝慈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称赞。千人竞写、千人快板、千人器乐齐奏、千人京歌齐唱等活动气势壮观,规模宏大。2012年6月9日晚,赣榆县文化艺术中心内,灯光璀璨,歌舞激情,省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演出“走进赣榆”暨纪念徐福东渡2222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我校京剧社团同学与省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范以程同台演出,同学们精湛投入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同时也获得了省艺术专家的啧啧赞叹。我校京剧社团的同学经过几年的锤炼,唱念坐打,一招一式,已颇为娴熟,演出风采令观众折服。著名笑星、国家一级演员——杨晓苇先生对同学们的表现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当听闻同学们不是出自艺术学校时,更是大加赞赏。2012年3月,我校获市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奖。
5、科普活动,习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注重科技教育活动与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层面、立体式历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的国际数棋课,是最智慧的课堂,“科技节”活动,是孩子们最活跃、最聪慧、最具成就感的日子,科普讲座、科学考察、科幻绘画,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机器人比赛、计算机输入竞赛、国际数棋大赛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营造了“生活无处不科学,科学人人都参与”的课程场。学生生存意识、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省市组织的机器人大赛、计算机录入比赛、奥林匹克信息技术竞赛、名校电视对抗赛、金钥匙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捷报频传。2012年3月,我校获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奖。4月20日至4月21日,江苏省第六届“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第二赛区比赛,在省城南京举行。我校代表队的三名同学从62支代表队18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直接晋级决赛。
二、教育成果展演,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结合“六一”节庆祝活动的开展,每年均举办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果展演活动,去年成功举办七彩童年才艺展演系列活动,分为艺术表演类、体育类表演和艺
术作品类展示三部分,共分10个专场展演与展示,活动地点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艺术教育走进了校园的每一寸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了丰盛的艺术大餐,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都能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今年更是做大这一特色,成功地在新城县政府广场举办了“魅力新城,博雅实小”素质教育成果展演,分“百米画卷绘新城、千人快板唱新城、万幅作品颂祖国”三大板块进行了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充分展示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擦亮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特色品牌。
三、注重养成,行为文化知行合一
校园里,很少看到随地乱扔的陋习,却能经常看到师生随手捡起的美德;玩耍的同学间,听不到脏话,却常有向师长的问好声;看不到追逐打闹的孩子,却常见游戏锻炼的身影。这一切,源于学校积极推行榜样教育,注重习惯养成,使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维护优美的校园环境,已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
1、榜样引领,打造特色行为文化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我们非常注重榜样的示范。本学期我校结合升旗仪式,加强学生集会纪律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及时总结学生的表现,公布评选出的“校园环保小卫士、文明好少年、拾金不昧好少年”等,这个总结评比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突出文明习惯养成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养成教育是自身成长和今后成长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他律走向自律。“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实践证明,校园榜样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和魅力效应是非常显著的,既是我校博雅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形象教材。
2、劳动技能比赛,引导自我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为了深化和巩固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责任感和掌握打扫校园卫士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积极开展了劳动技能系列比赛,以赛促训、富有创意,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卫生值日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洒扫工具的技能,掌握了各种情况下的卫生打扫的方法和技巧,极大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教师成长,杏坛名家各领风骚
一、唤醒“一种意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举行了“我与学校同发展”活动,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提案奖。共同制定了《学校自主发展五年规划》,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每位教师都成了学校发展的设计师。学校还充分利用文化长廊、橱窗定期展示师德师能风采,展示教师活动剪影、教研成果等;每年都要举办“怀大爱,做小事”教育成果大型图片展,真实记录每位教师一年中的点滴成长。这样,来培育教师对学校的热爱,使学校成为了教师的精神家园,每天,教师沐浴在自己创生的文化氛围中,享受着当家作主的幸福与快乐,唤醒了每位教师“做最好的自我”的专业发展意识。
二、制定“两个规划”,规范教师专业发展
1、整体规划,按科组合
学校出台了《赣榆县实验小学五年总体发展规划》,依据总规划,制定了《赣榆县实验小学星级教师培养方案》,同时完善了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确立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与方向提供了蓝图。为促进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更强、更优的发展,学校采取“化整为零、分进合击”办法,将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按学科将教师组成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团队,每个学科团队均成立一支领导小组:一位校长“挂帅”指挥与组织、一位中层领导“蹲点”参谋与督查、一位名师或专家“坐镇”诊断与指导,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强有力措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个体规划,依需定标
一是摸清每位教师的现状,了解每位教师的个人需求,分析每位教师的能力、兴趣和特长,诊断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二是指导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及需求制定并完善《个人成长规划书》,具体、明确、有梯度地确定每年的成长目标及三年的发展总目标;三是为引导和规范教师不断向着设定目标努力追求,学校实行了《个人成长规划书评价制度》及《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学校依据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书登记的内容和阶段目标,定期评价每位教师的阶段性达标情况,激励每位教师不断克服时艰,不断超越自我,让每位教师在收获成功与享受赏识中不断自觉、自愿、自主地推进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目标”,不断朝着“最好的自我”方向迈进。
三、采取“三项措施”,夯实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学习,增加专业宽度
学校从三个方面入手,撬起教师学习的“支点”。一是为推动教师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和《学习型教师评比条例》;二是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三是采取自主和团体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书、上网、科研等形式,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认真开展“四个一”工程。即要求教师“每人每天阅读一篇教育文章,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进行一次交流评比”。通过“四个一”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水平与专业知识,从而实现教师专业精神的建构、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2、狠抓培训,增加专业厚度
学校按照“统筹规划、自选菜单、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确保日常校本性专题培训的同时,出台“两项措施”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的需要。一是采取“菜单式培训”。每学年开学伊始,学校向全体教师公布外出培训计划,教师对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根据菜单中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向学校提出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单,学校审批后备案并通知本人;对于上级即时性培训通知,学校仍然依据教师已交培训申请单及时通知相关教师参加培训;二是当学校培训指标无法满足所有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专业培训时,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广泛邀请各培训机构及上级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让广大教师同样拥有与名家对话碰撞的机会,同样领会和感受名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样享受大师的精神引领和智慧挑战;三是要求教师外出学习归校后,在一周内填写好《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登记表》及认真整理学习资料,写出5000字以上的学习感悟书面总结上交学校,再由学校安排其在全校或教研组内进行二次培训(根据培训的形式选取“学习专题报告”或“上一次观摩研究课”),确保全体参培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提升。
3、加强研究,增加专业深度
我校根据教师发展需求,创新与重组研究载体,采用项目招募的方式,让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加入到不同的课题研究团队之中,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共同感受困惑与成功,互助促进与提高。在项目招募的过程中,我们采取长短线结合的方法,走教研、科研一体化道路。一是坚持“问题(含案例)即课题”的小课题研究,以“三人行”的方式组成研究小组,即时组织攻关,共克时艰,闪电式解决问题;二是重大课题采取“分项挂牌”的方式,中标项目组成员人人明确实验任务,定期进行交流总结,不断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由于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使得研究不再与教学割裂,形成了“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良好局面。2012年3月,我校获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优秀团队奖。
四、搭建“四大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1、成立名师工作室
我校的一大批市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有20余教师成为市县各学科专家工作室成员,我校把他们作为学校发展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一是带动一支教师队伍,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知名教师;二是抓好一批重点教科研课题,定期汇报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按规定完成结题工作;三是推广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四是依托校园网络搭建教学资源交流平台,实现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共享。以此磨练和锻造教师队伍的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
2、搭建怀仁讲坛
为传承赣榆先贤“怀仁”精神,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在辩论中加强交流合作,增长才干,达成共识,学校开办了“怀仁讲坛”,让成熟起来的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学期初,学校将此项工作列入计划,制订出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报告人及报告主题。要求主讲人要提前一周把讲稿送交校长室审阅,要求主讲内容应来源于学习心得、实践发现、困惑反思,范围包括眼中的学校、班级、课堂、家长、学生等等。讲自己最擅长的、研究最透彻的、大家最需要、具有实际价值意义的专题内容。一年来,“怀仁讲坛”已如期举办5余期,我校名师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借鉴交流的平台,拉动了教师的发展。
3、建立教育博客
博客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推进教师个人博客建设,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建立起自己的博客,学校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将每位教师的博客汇成博客群,一是方便教师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思想与教学行为,提出问题、感受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二是方便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或进行相关课题的联合攻关,或开展主题式论坛活动,或交流教育随笔等,通过自由、开放、互动式交流活动,看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教育教学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从而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鉴、互惠与共赢。
4、建立推介工作组
为了给更多有潜质的年轻寻找最好的自我发展平台,快速迈上成名成家的快车道,我校成立了推介工作室,由一把手校长亲自挂帅任组长,每年投入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千方百计为他们牵线搭桥,一是通过向市县教研推介有潜质的年轻骨干教师,为他们争得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搭建崭露头角的平台,受到更多同行的赏识,得到市县专家的指点;二是积极推荐已经成长起来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学观摩和竞赛活动,鼓励他们著书立说,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尽可能多的得到专家、学者的导引,尽快迈上成名成家的轨道。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特级教师与名师、学科带头人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三支教学梯队,教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五、聚焦“五大策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1、课堂研磨,互惠共赢
一是定期举办名师、能师引领课。为更好地发挥庄小玲、钱珊珊、秦艳等名师、学科带头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示范引领作用,为全校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平台,促进教师间互动成长,学校定期开展名师课堂教学示范课、市县获奖教师展示课、333工程教师优质课等课堂教学研讨课等活动,充分展现名师的教学风采,为年轻教师创造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年轻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思考和认识,引领教师变教学理念为教学行为,迅速适应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是坚持开展“每日好课”展示活动。为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每学期初,以学科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排定教师展示活动一览表,冠名并开展“每日好课”展示活动。为便于教师听课,我们做到了每日研讨地点固定——一楼多功能教室,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固定——每星期二上午第一、二节课为语文学科教师研讨时间,其他学科依次安排,做到每科教师每天有课听、有课评、有课研,活动时学校采取签名制,研讨时要求该科教师悉数参加(学校已将课程表调整好),保障了全员展示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你追我赶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中,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艺。
三是坚持开展校际交流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谊,目的是“借他山之玉,缀我园之景”。我们每学年都要带领一部分骨干教师走出去与市、县的兄弟学校进行交流,搭建了教师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平台,让教师们在交流中成长,交流中提高。
2、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学校制订了“青蓝工程”实施计划,期初启动了“青蓝”结对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确保每位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够与一名年轻教师结对,通过专业及
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指导撰写论文、备课及案例研究、及互相听评课等形式,形成了良好的“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氛围。每学年末,学校组织动态考核,对于完成指导任务、效果好的教师进行奖励。近几年的考核情况显示,每位“师傅”都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完成规定的听课、指导、交流任务,每位“徒弟”能够虚心好学、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达到了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的,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3、案例研究,共谋发展
要求教师将自己发生在教学中的真实事例随机记录下来,在教研组内讲述并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提炼教育教学观点,采用不同的教师以“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和“异课同构”为主要研究形式,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策略,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理解教材,深化研究,使得预设教案更加关注学生需求,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
4、教育沙龙,共享成果
在校本教研中,为营造出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志趣相同的教师自由组成教研“三人行”,每周不定时自由组成研究共同体,以对话为主要形式,每次可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通过交流,教师们找到了可行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把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达到了研究问题,交换信息,经验共享的目的。
5、教育反思,提升自我
一是要求教师“一课一反思”,上课之后即刻将教学得失记录于教案之后,可以写出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写出自己当时教学体验;可以写出自己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及时记录自己对教学的灵感和思考。二是要求教师在每日反思的基础上,做到“每周一心得”,篇篇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三是学校实行“每月一交流”制度,促进教师时常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四是要求教师每学期或每年至少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提升了教师学术水平,锻造了教师的专业品质。
学校发展,吹响集团教育号角
一、管理求“精”,推动学校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动力,加强凝聚力。我们还要求全体教师要严于律纪,敬岗爱业。把握时代的脉搏,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杜绝违
规办班现象的发生。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信任和包容学生。在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全体教师都能把育人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上,对学生尊重、平等、民主、关心,都能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
2、注重学校细节管理
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每周例会,认真梳理班务、德育、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不足,及时整改,规范师生言行,规范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课程意识,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为便于师生监督,班级新课表按学科分发到任课教师手中,张贴在班级教室。领导分工巡视督查,每周听听(随堂课),翻翻(教学设计、学生作业),聊聊(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工作情况),看看(师生状态和校园问题)。要求领导与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领导听课后要及时与任课老师交流,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表和所听课堂教学设计和诊断材料报送教导处备查。2011年12月,我校获得市平台应用与管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抓好班级管理常规。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形成了自主管理、协调发展、诚信互助、亲力亲为的局面。在本学期老师们都能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展工作的,能密切注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好后进生的转化辅导工作。在学校组织开展的清明节群体诵读比赛和新学堂歌比赛中,班主任、任课教师、音乐教师通力合作,为“魅力新城、博雅实小”素质教育成果展演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2年5月4日晚,成功举办全校学生家长会。各班主任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从抓教学、重素质、促管理、保安全等方面向家长汇报了学校近期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随后任课教师分别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的各科的学习重难点、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及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小技巧,家长们也相互交流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会。在家长会上老师们还指导各位家长认真学习并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对他们提出相关要求。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共同探究教育孩子的话题,携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学校和家长,家长与家长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2012年1月,我校还获得了县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称号。
二、内涵求“厚”,促进学校发展
1、引导教师内涵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我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鼓励教师夯实内功。一方面,加强培训的力度,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反思。业务学习上,安排了教研课点评、教学理论学习等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提升自我的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成长前文已经记述很多,此处
不再啰嗦)。2012年4月,我校获市中小学优秀网站评比二等奖。
2、加强师生法纪教育。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贯穿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坚持在学期初、学年结束都开展法纪教育,本学期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开展了励志教育专题研讨会,用浅显的案例,深刻地教育师生,平时我们还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学法、知法、守法等。提高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3、排查和清理安全隐患。把安全的职责意识分解落实到各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的工作中,在各楼道楼层、楼梯拐角处均安排了值日教师,让每一位老师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为每位学生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定期出墙报、班级黑板报、利用国旗下讲话等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教育片和签名活动,开展了遇到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教育工作。
4、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本学期,我校以励志教育活动为契机,要求教师积极准备新课标的实施,确保下学期启用。
未雨绸缪,集团运作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校将积极研究集团化运作模式、机制,为进一步放大优质资源作出更多的探索: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促进德育管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集团内部各个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主题研讨和联合研究活动;积极参加省内外大型主题研讨会或课堂教学研究课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分析教育集团工作的成效,不断完善教育集团的各校工作,提高服务品质,再铸教育辉煌。
第二篇:赣榆实验小学--学校2018年上半年学校工作总结
赣榆实验小学2018年上半年学校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以来,赣榆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工作重心,在“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提升,助学课堂教学改革,“阅读·写字·演讲”三大工程推进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狠抓党建工作 争创党建品牌
我校以党建统领和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发扬“红烛”精神,争做岗位先锋,创生了“铸‘红烛先锋’,创‘和美实小’”党建品牌,引领党员、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时刻听从党召唤,争做教书育人楷模、立德树人先锋,追求“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美美与共、每每向上”的“和合美每”境界,通过“和谐施教、和乐求学、和善育人”,使每一个学生都“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1.筑牢“烛心”强师德
筑牢了“烛心”,才能永葆党员先锋本色。在“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我校党总支切实制订党员学习计划,推行“三个一”学习制度,每年开展1次专题培训、每半年组织1次主题实践、每季度开展1次党课学习,党员日学1小时、月读1本书、年写1篇文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教干到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永葆先锋模范本色。党员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率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亮出党员身份、树立党员形象,践行党员承诺,人人争做师德先锋,在学校和美文化的打造中,党员积极参加校训、三风、校徽、校标、校歌征集评比、内涵阐释,和美文化长廊与文化墙创意,校徽、校旗、校刊设计等活动,为和美文化打造贡献了智慧,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成为了教师的楷模。3名党员被评为市、区师德先进个人,6人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1人荣获区“我是党课主讲人”微党课大赛二等奖及优秀课件奖。
2.修正“烛身”育新人
党员时刻注意提高党性修养,始终明确肩上育人重任,奉行教育就是爱与陪伴,修正了“烛身”,成为学生的榜样,人人争做育人先锋,培育和美少年。在“和美少年”心灵驿站建设、书香团队组建、德育课程开发、德育模型构建、德育社团建立、德育机制完善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四进四培养”活动中,在校园读书节、体艺节、科技节举办中,党员身先士卒,争做育人先锋,积极开设教学观摩课、组织班队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排练情景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红领巾金声快板中队、雏鹰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省仿生机器人创意大赛创意特等奖、综合特等奖;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特等奖;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七彩语文杯”省硬笔·软笔展示赛软笔组一等奖;省“红领巾寻访红色基因”展示活动二等奖;市红色小讲解员大赛一等奖;学生作文《我是党的一朵小红花》获省主题教育读书和征文活动一等奖;学校足球队今年又第三次获得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冠军等。
3.拨亮“烛光”潜教学
在“红烛先锋”创建过程中,通过比能力、比作风、比业绩,拨亮“烛光”,激发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党员个个争做教学先锋,形成了党员领雁的“特级教师与名师、学科带头人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雁阵型和美教师梯队,推进了助学改革的探索实施。在学校承办的省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会活动中,党员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开设观摩课和讲座活动,做好后勤保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4.燃旺“烛火”有担当
我校在“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党员争做服务先锋,讲奉献、有作为,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燃旺了“烛火”,满足了社会和家长的需求。争当文明志愿者、交通志愿者,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与区城管局联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为学生安全护航。带动农村学校发展,与海头小学共建省“做数学”特色文化项目,与城头小学共建省“尚艺”课程基地,与徐山小学共建省“行知德育”特色文化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到塔山小学支教,并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前住石桥、九里、班庄、夹山、塔山等学校开展送教活动,促进了教育均衡。
二、持抓德育工作 提升品格素养
我校充分利用各类德育载体,立德树人,以和美特色品牌形象打造学校德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1.于无声处润童心
本学期,我校将新建的教学楼分钟别命名为尚德楼、尚真楼、尚美楼、尚善楼,并进行了创意布置,引领师生尚德崇真,追求真善美。和美教育理念、学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做成了浮雕,“文明礼仪”“八礼四仪”等内容通过彩绘图画加以表现,各班对教室进行了个性化布置,中队角、书香角、植物角、卫
生角等,生动活泼,催人奋进,各具特色。
2.常规管理重落实
继续实行每周常规管理达标班级评选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八礼四仪教育、争创文明城市教育,在升旗仪式上为达标班级颁发流动红旗。班级也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积分细则、班级奋斗目标、班干部名单及值日表等布置在教室内,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利于各科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实行“小蜜蜂值周”红领巾监督岗制度,由少先大队委担任,经少先大队辅导员培训后上岗,对各年级各班学生活动进行检查与反馈,对校园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与督促,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维持校园环境整洁。
3.德育队伍体系化
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以德育处为核心、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德育核心组,参与完成“感恩母校 放飞梦想”毕业礼等大型仪式活动的策划与排演,选派教师参加区“夹谷山”班主任论坛,组织开展班级管理论文评比,利用每周例会开展班主任大家谈。德育处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总结德育工作,剖析问题,研讨改进措施和应对策略。
4.体验教育促成长
开展以体验式主题教育为主的德育活动,内容鲜活、形式多样。2月,开展了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活动;3月,“学雷锋,争做文明小学生”活动月里,开展了“走近雷锋”主题队会、读雷锋故事、发现身边的当代“小雷锋”、“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4月,开展了“步行日低碳行”、设立“环保曝光台”、签订环保承诺书、科普大篷车进校宣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队会等活动;5月,开展了“我是小报童”体验,艺术展演节目排练、选拔,赛事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庆“六一”文艺演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传统文化进校园,古诗文教学研讨会,身边好人好事评选等活动;6月,组织开展了优秀童谣征集,知识网络竞赛,“了不得好”好人好事推荐评选,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推荐活动,承办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感恩母校放飞梦想”毕业典礼,班级文化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5月30日,由区学生资助中心组织、我校仲崇华老师根据龙河小学马传玉老师执教20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事迹为主线创编导演、由我校学生尚舒倾情演绎的节目《爱的接力》受邀参加了“春满新时代——江苏省第四届学生资助成效汇报演出”,江苏教育频道进
行了现场直播。2018年3月,我校被评为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5月,我校被评为区“少年号角杯·我最喜爱的少先队活动”优秀组织奖。在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刘侠、孙艳蕾辅导的合唱《四季的问候》、《小龙舟》获一等奖,苏清、董红、徐明娟辅导的朗诵《诗意中国》获二等奖。雏鹰中队和金声快板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三、恒抓课程改革 推进助学课堂
作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迈入新的学期以来,我校在和美助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又有了新的收获。
1.规范管理立规矩
本学期,根据区教研室统一要求,我校建立了“周查月报双视导”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到位。强化“备课、作业”管理,开展培训、展评、督查、反馈等系列活动。双周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备课、作业检查不仅数清次数、打上等第,还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做好相关记录。周查工作涉及每个学科、每位教师,保证教学检查无漏洞,通过周查工作杜绝补备课、补作业现象发生。周查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每月教导处汇总本校教学工作情况向教研室汇报。“周查月报”的方法督促教师完善作业备课,定期开展作业展评、备课评比活动,对不理想的班级、教师进行单项交流,整体提高备课作业质量,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学校加强日常巡课检查力度,保证课程开足开齐,各学科按课程表上课。采用定期全面巡查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反馈,督促其改进方式方法,并以教学简报的形式定期反馈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测驱动提质量
开学伊始,学校就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成绩做横向和纵向分析,就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三方面提出相应的目标,引导教师确立目标意识,争取本学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接着,教导处组织相关领导进行了单项抽测,3月就语文书写、英语书写、数学计算三方面进行调研检测,调研结束后针对薄弱班级采取“1+1”的帮扶措施,让优秀班级和薄弱班级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帮互助后,5月底,教导处再次组织调研,各班级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实现了教学的共赢。学校还坚持定期进行学科调研,依据学期初的计划,有序开展薄弱学科的检测工作,本学期进行了五、六年
级不同学科调研2次,着重考察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提升幅度,争取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一定提高,从而缩小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距,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校本教研助推进
学校围绕“助学课堂”教学改革主张,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期初,学科主任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助学课堂主张的落实与学科教学范式的构建、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集体备课的研讨等方面,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方案和学科具体活动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定责任人,内容具体充实,活动安排科学合理。
各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及校本教研活动根据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备活动,如:书法培训、课例观摩(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英语学科)、送教下乡(九里小学、徐山小学)、基本功集训(综合实践学科)、课外阅读录像课评比(语文、英语学科)、备课作业展评等。
语文组开学初开展了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活动,主题是“‘助学课堂’理念下‘语用’教学环节的设计”,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语用”教学的设计:一是关注不同学段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二是关注不同体裁课文“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特点;三是关注语文“助学课堂”中突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模块。数学组组织了以“助学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上一节研究课,大力推进“课例式集体备课”,推行“四有”式(有问题讨论、有课例展示、有首席引领、有研讨主题)集体备课的教学管理模式。其他各科校本教研活动参与率均较高,活动记录详实,活动后及时整理过程性材料,将活动图片和活动简报上传到赣榆区小学校本教研群,与各校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4.助学课堂“演武场”
《小学语文“助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于去年6月立项,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通知》(苏教办基〔2017〕9号)文件要求,学校根据校本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了系列活动。
一是承办省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5月18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江苏省“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做主题报告《“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的模型建构与课外延展》,阐述
了“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助言意的深度转换”“助能力的高度形成”“助思维的适度发展”“助审美的再度提升”,介绍了“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的模型建构与课外延展。师生进行了“传承中华文化,涵养和美人生”诵读表演,我校10位优秀青年教师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观摩课,展示了我校在“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二是开展项目研究实施论证活动。邀请市、区有关专家进行方案论证,改掉了一些好高骛远的目标与内容,变得更加理性与可操作性。三是开展项目专题研究活动。本学期重点围绕“自主”“互助”“师助”学习方式、“助言意转换”“助能力形成”“助思维发展”“助审美提升”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专题研讨,将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要点进行了专题研究,初步构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范式,初步建构了不同课型的“助学课堂”教学范式,初步形成了语文“助学课堂”的实施策略。组织教师、学生参与了书香江苏、省网络读书、连云港市校园网站评比、一师一优课竞赛、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电脑制作活动等各类国家、省、市区电教类竞赛活动,其中,多名教师优课获国家部级奖励,徐玲老师辅导的电脑绘画作品获省一等奖。
四、重抓三大工程 提升核心素养
根据《关于印发〈赣榆区中小学“阅读·写字·演讲”三项工程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赣教字[2017]70号)文件要求,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扎实而又具体的系列推进活动,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夯基垒台促落地
我校将三项工程的实施纳入课程计划,将三项工程以课程形态进行实施。书法课已经成为国家课程,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书法课,专门指导学生学习软笔书法。我校在书法课的实施中采用“专兼职协同发展”的模式,书法课均为语文教师兼职。“阅读”课程采用“校本阅读课+阅读活动课+网络阅读”的模式进行实施,将课外阅读课程化,纳入语文的课时计划,开设“校本阅读课”与“阅读活动课”,每周保证学生2课时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阅读”活动。“演讲”课程采用课前“微型演讲课”活动,即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选定主题,让1—2名学生进行课前演讲活动。将三项课程与学校“和美课程”进行结合,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如“我爱诵童谣”“数学童话”“我爱读绘本”“我
爱小古文”“名著导读”“经典诵读”等拓展性课程。
2.强化语文突重点
阅读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课程化。把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在语文课程中进行落实,结合“真阅读工程”推荐的书目,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形成“课内指导、课外阅读”的基本阅读模型。写字方面,重视提高学生软笔书写的水平,语文教师加强学生的硬笔书写指导,坚持每节语文课不少于10分钟的书写时间。加强对《习字册》的使用与检查。演讲方面。重视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演讲能力,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3.长线活动见成效
期初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写字教学主题月”活动,学生全员参加。各班对检测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制定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有效措施。还举行了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的学生书写和作业展评活动。5月底,组织对各班级进行写字抽测,开展了学生写字比赛和校级“小小书法家”评选活动。6月,开展了写字专题月活动并进行了总结。启动的“阅读主题月”活动,从2018年3月底启动,至9月30日结束。
3月初至5月18日,筹备江苏省“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的演出节目,精心打造了一场无与伦比的 “传承中华文化,涵养和美人生”的诵读表演:百人快板《春天的期待》震撼开场,情景朗诵《秦风楚韵》展现了思古之韵和文化渊源,古诗词歌舞《纯真烂漫稚子情》快意童趣,诗意童真。情景剧《月是故乡明》,恋不够的故乡,咏不尽的乡愁,融合了书法、国画、诵读、吟唱等形式的表演《诗词歌赋颂千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雄风浩荡。京剧《沁园春·雪》、朗诵《江山如此多娇》再现了江山如画,万物生辉,师生集体朗诵的《与古诗文深情对话》,歌舞表演《神路》诠释了我校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古诗文情结和扬帆远航、再写辉煌的教育情怀。另外,4月,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学生自带课外书籍,开展了读书交流会;5月,开展读书系列活动,组织3000余名学生参加了“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6月,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童心里的诗篇”活动;7至8月,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撰写征文。
4.短线活动展风采
“区小学语文、英语阅读指导录像课评比”活动,语文、英语两科教师全员
参与,学校进行了选拔,择优参赛。苏西云、孙虹、张丽、朱静静、王丽荣、涂英娜等教师获区一等奖;祁丽朵老师获市语文课文诵读大赛二等奖;学生李音乐荣获连云港市十佳红色小讲解员称号;数学学科组织学生参加了江苏省小数报比赛;综合学科王艳老师的《保护生态公园》获区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一等奖;在区综合实践基本功大赛中,4位教师获区综合实践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毛庆艳老师获市一等奖,并参加省赛集训;李晓明老师被选送参加道德与法治优秀课评选。我校悦动足球队第三次荣获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冠军。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不断提升。
五、潜心教育科研 促进高质发展
我校教科室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发展规划培训、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了教师科研素养的整体提升。
1.课题研究有质量
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分析教学现象,从问题入手,结合我校“和美教育”、“助学课堂”以及当前教育研究热点,提炼研究课题。在初步申报课题名称后,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初步论证,邀请教科研专家陈建先进行二次论证,填写申报评审书后,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第三次论证,推荐申报15项区级研究课题,另有2项省级规划课题、1项市级、2项区级课题今年结题。向“人人有科研课题,个个是科研教师”的格局推进。
2.成果评价多元化
课题评价方面,坚持以激励为主,注意多元化,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提倡教师以案例、论文等形式提炼经验。认真梳理课题论文、案例、实验报告等,参加各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2项成果被评为区教育教学成果奖,徐玲、李秀平等3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另有3项区级课题结题材料已送审。
3.根植课堂做研究
课堂是科研课题的发现场,也是科研工作的实验场。我校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
通过学校领导与主研人员的随机听课、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建立研究个案,进行跟踪调查汇总、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优秀研究课教案展评活动,评出优秀教案供大家学习、借鉴。课题主
持人承担区教科研培训活动示范教学,结合研究课题认真思考、交流传达。组织指导本校骨干教师在校内上课题研究示范课;与城头小学、华杰双语等五所兄弟学校成立“新干线”教研写联合体,进行说课、上课、互动研讨。
开展周期性的全员课题研究公开课,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体现课题研究经验,并把落实到说课、上课和课后教研组的评课等环节。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第二届教研写能力大赛,提高科研能力。
4.夯实培训促科研
通过组织校级培训,外出参加区级及以上级别培训,拓宽教师教研视野,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利用“夹谷讲坛”让名师、学科带头人以身说教,引领教师投身教科研;组建教科研课题研究共同体,以先进带后进;以“区第三届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为契机,提升论文写作修改、课题研究等专业研究能力;与兄弟学校组建教科研共同体,开展互动研讨活动;校内开展教科研讲座、课题研讨会、读书沙龙、专题论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了“教海探航”、“师陶杯”和“五四杯”等论文竞赛活动,共上交参赛论文115篇。
六、强化后勤工作 保障优质服务
总务处同志的工作出发点处处坚持为教育工作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强化内部管理,做到腿勤、手勤、眼勤,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认真做好开学筹备工作,进行节约水电宣传,加强安全防范,增强师生安全卫生意识,定期检查各室及公共场所中的电器线路、装置、设备,发现问题隐患及时妥善解决。按时检查楼房、围墙及其它固定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进一步完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尤其是强化赔偿制度,严禁乱拿、乱用、乱丢、乱放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发生。加强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物品出入库管理规定,做到物品入库登记清楚,领取物品逐一登记,做到物尽其用。
按规定收费,严禁乱收乱付,任何班级、个人不得擅自收费。制定财务预算,坚持计划、合理使用经费。加强对学生的绿化管理认识教育,在花园中放置了保护花草等内容的警示牌,教育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绿化。
本学期,完成的工程有:(1)阅读广场装修,图书添置10000册及阅读广场阅读桌总计投资30余万元;(2)假山、喷泉、水池建设完成共计投资50余万元;(3)长廊花架、花圃,投入30元万元;(4)操场体育看台装修贴瓷砖,投入
15万元;(5)乒乓球馆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投入10万元;(6)报告厅装修,添置电子大屏灯光设施,投入30余万元;(7)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文化宣传牌及大型浮雕,投入10万元;(8)新建功能室四口,分别是党员活动室、会议室、阅览室两口,共计投资4万余元;(9)木质学生课桌凳200套,网纹椅子120把,投入5万元。以上投入资金建设和添置的设备资料等,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发展。
七、关心职工生活 推进民主管理
我校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权益,使教师心向之,拥护之,眷恋之,工会真正成为了教师心灵栖息的港湾。
1.暖心工程送温暖
学校工会始终把送温暧工程作为工会的常规性工作来抓,把真诚服务职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春节开展慰问退休老教师活动,学校及时把慰问金汇到教师账户,送去党组织的关心、送去学校的温暖。每年组织全体教职工免费进行一次体检。教职工有困难时,准确上报情况,争取困难补助。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的申请、审核和发放工作,把政府的关心、温暖送到贫困生的心坎上。
2.健康活动有益多
开展文体竞赛活动,展现教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教职工身体素质。本学期,组织开展了庆元旦、庆三八活动;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关爱生命安全我做主”主题演讲比赛,教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比赛,《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竞赛和区工会征文活动,李海燕、苏清、李加勇分别获区工会征文一等奖。
3.行使民主管理权
多渠道多形式公开校务,讨论研究学校工作,有关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宜,评优评先、竟聘职称、定岗定编等都要通过教师大会,有关重大制度如教师请假制度奖惩制度都要通过教代会,讨论通过开始执行。
八、守护学生健康 打造平安校园
学校的安全,最主要的是还是学生的安全。而学生的安全意识一般都比较淡薄,安全隐患随时存在,只有提高每一个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加强安全教育,是搞好安全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安全教育天天抓
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等都把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校园广播、黑板报、文化长廊、安全图片展等多途径宣传安全,六月份根据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开展“校园安全月”活动。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作为教职员工考核内容,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增强育人意识、安全意识,时时、事事安全第一。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月活动,举行“安全伴我进校园”主题班会,开设防溺水、防雷电等讲座,举行防地震、防火灾等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卫生保健和晨检,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蔓延。加强消毒、通风,切断传播途径。加大教室空气的流通,降低病菌的存活时间和密度,切断传播途径。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传染病的预防常识,提高自身预防意识,降低人为发病率。
2.安全隐患时时查
对学校每个角落定期进行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检查教室的门窗、学校围墙、电路的布置、学校重点部位(电脑室,实验室,运动场,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等定期检查,对较旧的电气设备、电线、灭火设施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在教学楼楼梯、田径场石阶、校门口等人员出入拥挤的地方,加高了防护栏,张贴了安全提示标语或安全警示牌。
3.安全防控处处有
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加强门卫管理,每天均有一名学校领导和值班教师、保卫人员在校值班,不准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或车辆随便进入校园,如确需进入校园的要征得相关处室领导的同意,同时还要及时登记。非放学时间不准学生私自出校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出校门的一定要有班主任以及有关老师的同意方可放行。另外,始终安排校领导及专职人员课间值班。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学生不乘坐超载车、农用车、三轮车等不合格车辆,严禁学生骑自行车上学,提倡学生步行上学或家长接送,强化交通安全,最大限度避免伤害。
总之,一个学期以来,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相信,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下一步,必将续写我校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赣榆实验小学典型经验、亮点工作和显著成果
※赣榆实验小学创生了“铸‘红烛先锋’,创‘和美实小’”党建品牌,引领党员和教师筑牢“烛心”强师德、修正“烛身”育新人、拨亮“烛光”潜教学、燃旺“烛火”有担当,争做“红烛先锋”。
※5月18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江苏省“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研讨会在赣榆实验小学召开。赣榆实验小学的主题报告《“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的模型建构与课外延展》阐述了“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助言意的深度转换”“助能力的高度形成”“助思维的适度发展”“助审美的再度提升”,介绍了“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的模型建构与课外延展。师生进行了“传承中华文化,涵养和美人生”诵读表演,10位优秀青年教师执教“助学课堂”理念下古诗词教学观摩课。
※5月30日,由区学生资助中心组织、赣榆实验小学教师仲崇华根据龙河小学马传玉老师执教20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事迹为主线创编导演、由我校学生尚舒倾情演绎的节目《爱的接力》受邀参加了“春满新时代——江苏省第四届学生资助成效汇报演出”,江苏教育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
※赣榆实验小学带动农村学校发展,与海头小学共建省“做数学”特色文化项目,与城头小学共建省“尚艺”课程基地,与徐山小学共建省“行知德育”特色文化项目。
※赣榆实验小学与区城管局联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为学生安全护航。
※赣榆实验小学实行“小蜜蜂值周”红领巾监督岗制度,由少先大队委担任,对各年级各班学生活动进行检查与反馈,对校园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与督促,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赣榆实验小学举行“感恩母校放飞梦想”毕业典礼,仪式中见证学生成长。※赣榆实验小学围绕“助学课堂”教学改革主张,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赣榆实验小学徐玲老师辅导的学生电脑绘画作品获省一等奖。
※赣榆实验小学将三项课程与学校“和美课程”进行结合,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如“我爱诵童谣”“数学童话”“我爱读绘本”“我爱小古文”“名著导读”“经典诵读”等拓展性课程。
※赣榆实验小学学生李音乐荣获连云港市十佳红色小讲解员称号。※赣榆实验小学悦动足球队第三次荣获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冠军。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在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刘侠、孙艳蕾辅导的合唱《四季的问候》、《小龙舟》获一等奖,苏清、董红、徐明娟辅导的朗诵《诗意中国》获二等奖。
※赣榆实验小学雏鹰中队和金声快板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赣榆实验小学被评为区2018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赣榆实验小学组织党员、教干到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永葆先锋模范本色。
※赣榆实验小学教师争当文明志愿者、交通志愿者,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赣榆实验小学通过比能力、比作风、比业绩,拨亮“烛光”,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党员个个争做教学先锋,形成了党员领雁的“特级教师与名师、学科带头人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雁阵型和美教师梯队,推进了助学改革的探索实施。
※赣榆实验小学于无声处润童心,将新建的教学楼分钟别命名为尚真楼、尚美楼、尚善楼,并进行了创意布置。和美教育理念、学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做成了浮雕,“文明礼仪”“八礼四仪”等内容通过彩绘图画加以表现。
※赣榆实验小学体验教育促成长,相继开展了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学雷锋,争做文明小学生”,“走近雷锋”主题队会,发现身边的当代“小雷锋”,“学雷锋做好事”,“步行日低碳行”,“环保曝光台”,科普大篷车,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队会,“我是小报童”,艺术展演节目排练赛事会,“六一”文艺演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传统文化进校园,身边好人好事评选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赣榆实验小学规范管理立规矩,采用定期全面巡查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反馈,督促改进,并以教学简报的形式定期反馈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赣榆实验小学夯基垒台促三项工程落地,将三项工程的实施纳入课程计划,以课程形态进行实施。书法课实施采用“专兼职协同发展”的模式,“阅读”课程采用“校本阅读课+阅读活动课+网络阅读”的模式进行实施,开设“校本阅
读课”与“阅读活动课”,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阅读”活动。“演讲”课程采用课前“微型演讲课”活动,即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选定主题,让1—2名学生进行课前演讲活动。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如“我爱诵童谣”“数学童话”“我爱读绘本”“我爱小古文”“名著导读”“经典诵读”等拓展性课程。
※赣榆实验小学选派党员到塔山小学支教,组织骨干教师到塔山小学、九里小学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带动乡村教育发展。
※在区综合实践基本功大赛中,赣榆实验小学4位教师获区综合实践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毛庆艳老师获市一等奖,并参加省赛集训;李晓明老师被选送参加省道德与法治优秀课评选。
※赣榆实验小学教师从问题入手,结合学校“和美教育”、“助学课堂”以及当前教育研究热点,提炼研究课题。
※赣榆实验小学根植课堂做研究,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
※赣榆实验小学通过随机听课、访问等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建立研究个案,进行跟踪调查汇总、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赣榆实验小学,本学期完成的较大工程有:(1)阅读广场装修,图书添置10000册及阅读广场阅读桌总计投资30余万元;(2)假山、喷泉、水池建设完成共计投资50余万元;(3)长廊花架、花圃,投入30元万元;(5)乒乓球馆改建为青少年校外辅导站,投入10万元;(6)报告厅装修,添置电子大屏灯光设施,投入30余万元;(7)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文化宣传牌及大型浮雕,投入10万元;(8)新建功能室四口,分别是党员活动室、会议室、阅览室两口,共计投资4万余元。
※赣榆实验小学春节开展慰问退休老教师活动,及时把慰问金汇到教师账户,送去党组织的关心、送去学校的温暖。
※赣榆实验小学做到安全教育天天抓,安全隐患时时查,安全防控处处有,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篇: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章程
****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章程
(修订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部署,经***教育局批准,组建***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
第二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省市区相关政策和规定,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集团内部的统筹协调,规范教育集团内部的办学行为,特制定本章程。
第三条 教育集团名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集团龙头学校:***实验小学 集团成员学校:***小学
第四条 集团性质:全日制公办小学
第五条 集团的管理指导思想:秉承统一理念、分享共同智慧、追求统一目标、个性多元发展
第六条 集团办学目标:感恩之情生报国之志,积极之思促有效之行,拓展精彩个体,建构魅力集体,创天府名校
第七条 集团的办学理念:融合多元文化,坚持特色办学,打造奋进团队,提升办学品位。
第八条 集团校训:爱人 人爱 好学 学好
第九条 集团校风:骨气 志气 大气 第十条 集团教风:光采博学 德艺双馨 第十一条 集团学风:勤问 善思 乐学 活用
第十二条 集团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第十三条 集团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第十四条 ***市教育局是***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的行政主管部门。集团校务委员会是集团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教育集团全面管理工作,集团总部设在***实验小学校。
第十五条 教育集团内部以***实验小学校为龙头学校,***小学为成员学校,龙头学校与成员学校均为独立法人。
第十六条 根据不同的校情,***实验小学校与成员学校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通过不同的机制和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工作。
第二章 集团运作模式
第十七条 集团采用松散型管理运作模式。集团内各学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师资独立,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第十八条 集团设立校务委员会。集团校务委员会由龙头学校和成员学校校级干部组成。***实验小学校校长任总校长,成员学校法定代表人任副总校长。集团校务委员会组成应上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
第十九条 校务委员会的职责:
(一)遵照集团章程,对集团发展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规范和协调集团的办学行为。
(二)校务委员会应充分发挥龙头学校在集团内的示范作用,保证龙头学校乃至整个集团在区域内义务教育的领先地位。
(三)统一指导引领集团成员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
(四)统一负责集团的对外形象宣传,不断提升集团的品牌效应。
(五)统一协调集团内成员学校之间的各类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学生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十条 校务委员会会议
集团校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学期举行一次,会议由总校长或其委托的副总校长主持。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和讨论集团整体及成员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总校长或校务委员会半数以上成员提议,校务委员会也可以举行临时会议,讨论提议之议题。临时会议与定期会议通过的决议具有同等效力。
校务委员会会议应保留会议记录,并由与会成员签字确认。会议记录保存在集团总部,供成员学校和区教育局查阅。
第二十一条 校务委员会表决
对于影响集团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校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一般事项,应通过校务委员会表决决定。
对于一般事项的表决应遵循多数通过原则。如果出现平票,由总校长或其委托的副总校长最终裁定。对于重大事项的表决应遵循三分之二通过原则。具有表决权的成员如因故缺席校务委员会会议,可书
面委托其他成员表决。
第二十二条 校务委员会拥有对集团内各学校进行监督、管理、考核的责任和权力。
第三章 龙头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 龙头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一)龙头学校应履行向成员学校输出品牌、管理和干部、教师的义务。根据不同成员学校的具体情况,龙头学校与具体对应成员学校在学校品牌、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及干部、教师交流等方面依具体协议共享资源。
(二)龙头学校依据具体协议有共享其他成员学校可利用资源的权利。
(三)对集团工作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促进校际间均衡发展。
第四章 成员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四条 成员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一)成员学校拥有共享集团及龙头学校品牌、管理及人力资源的权利。根据具体情况,成员学校与龙头学校在学校品牌、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及干部、教师交流等方面依具体协议共享资源。
(二)成员学校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前提下,应接受集团校务委员会的指导,并积极接受龙头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将龙头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式在本校加以融合。
(三)成员学校应主动维护集团及龙头学校的形象及其他利益。
(四)成员学校应承担集团根据集团整体利益所指派的具体工作和任务。
(五)对集团工作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第二十五条会。
第二十六条
第五章 附则
本章程解释权归**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校务委员本章程经***市教育局批准后生效。二○一二年二月
第四篇: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总校与石塘镇中心小学、朱村乡中心小学、紧水滩镇中心小学、安溪乡中心小学等四所分校组成。集团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在职教师160多人,其中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名、省教改之星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县学科带头人11名,市、县教坛新秀11名。四所分校属于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均,城乡差距比较大,为了使集团各分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上都能全面优化和提升,一年来在集团里开展了支教、诊断听课、集团主题相约教研、集团年级学科组(城乡结对)活动、集团联谊、集团会议、集团质量监控、集团国防军事夏令营、集团心理健康主题等活动。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校积极按照云和县教育局关于组建城乡小学教育集团的工作思路要求,以“资源共享、相对独立”为管理原则,采取“统筹管理、师资共享、文化融合、互促互进”的举措,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求真务实、和谐进取,教育集团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统筹集团管理,形成优势互补
1、设立集团管理机构
在遵循集团总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成立集团校务机构,下设集团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内部的事务联络)、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集团的教科研管理),集团校务机构不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集团重大活动事项。成立集团教育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总校及各分校校长、教导主任组成,全面负责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2、加强集团教学管理
(1)引导教师对备课质量进行自我监控。集团在规范教学常规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已能做到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2)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监控。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同上一堂课”、“跟进式上课”的校本教研活动(人人参加)和集团相约教研活动,集团相约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4次(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积极邀请县各学科教研员参与到活动中作专题指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3)注重对教学效果的监控。不定期对学科教学进行质量抽测,及时掌握各学科教学动态,对学科教学成绩作出质量分析,通过教学质量分析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3、重视集团科研管理
一是以课题为抓手,加强集团科研建设。以省教研类重点立项课题《加强常规管理,提高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为平台,邀请分校老师参与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提高集团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帮助分校教师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二是加强科研过程的指导。充分发挥集团本部“土专家”的作用,与分校教师结成科研对子,对分校教师的科研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指导,做好科研引领工作。
(二)师资共享,打造集团优质师资队伍
1、分层培训,任务驱动促发展
构建了5年集团教师共成长培训工程体系,根据集团教师的年龄结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因素,分成“潜质教师培育班、骨干教师成长班、中老年教师发展班”。并给不同班级的教师布置不同的任务要求,组织不同的培训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青蓝工程,师徒双方共发展
集团每月组织一次“师傅”与“徒弟”共成长的专题教研活动,针对某一教学专题“师傅”与“徒弟”共同进行上课、评课,互促互进,参加了集团青蓝工程教学研讨。积极开展下乡支教,每学期安排总校优秀教师到各分校支教一周、一两天。有效帮助和推进了分校教师与学科教学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融合,丰富集团教育内涵
一年来集团以开展市级重点类立项课题《发挥享受教育办学优势,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的研究为载体,将“享受教育、回归本真”的办学理念贯穿到分校的教育管理中,使之成为集团总的一个办学思想,丰富了集团教育的内涵。该课题研究成果获丽水市重点课题类一等奖。
1、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一是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在总校举行的系列学生活动中,邀请分校的学生参与进来。如总校举办的讲故事比赛、心理健康演讲比赛等活动,都将安排分校学生前来同台竞技,在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相互认识,增加友谊。二是开展结对互助活动。总校择优秀学生与各分校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进行一加一帮扶活动,目前集团共有20位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国防教育夏令营活动。暑期国防教育夏令营是我集团的一项重大活动,集团分校的部分学生参与到该项活动中,与总部的学生同吃住,共同完成所有训练项目,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们在推进教育集团向前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经过集团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暴露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校际分散,教学研讨组织困难
由于各分校间地理位置比较分散,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集团总部落实在分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困难,从而造成集团总部教师“走下去”教学容易,分校教师参加难的局面。加上分校属于寄宿制学校,很多时候教师时间调配上会有许多冲突,一些活动教师的出勤率势必会受到影响。
2、集团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加强
缺乏学科权威性教师。现有的师资水平与集团的发展还不相适应,特别是缺乏有权威性的学科领军人物,名师效应不足。
3、集团活动经费投资机制有待完善
每一次活动都要涉及到车旅费、食宿费,没有政府部门的经费保障,将对我们集团里开展的一切活动有着致命的影响。
四、今后工作思路
根据云和县建设城乡小学教育集团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的“十一五”教育规划总体目标,在集团总体办学思路已初步定型的背景下,将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下一阶段将着重加强以下四大方面建设:
1、建立和完善集团管理与评价机制
一是继续按照“资源共享、相对独立”的集团管理原则,统筹集团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享受教育”办学优势,使总校的优质资源辐射各分校,形成优势互补。二是建立一套适合集团发展的管理评价体系,做到有章可循,实现集团管理行为的优质化。
2、建立和完善集团教育监控体系
一是继续推行集团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总校班级与分校平行班实行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期终监测。二是继续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监控管理。三是要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对特长学生的评价机制要进行逐步完善,要建立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综合评价体系。
3、建立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继续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舞台。把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以及国防教育夏令营等“五节一营”活动推向深层次发展。
4、继续加强集团教师“共成长”工程的培训力度
集团学术委员会在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同时,多考虑分校教师参加的可能性,使共成长工程做出实效。
第五篇: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走均衡之路
淮安市实验小学
淮安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百年老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以“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而享誉社会。目前,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小学部拥有四个校区166个班级8200余名学生,幼儿园有四个园区65个班级2700余名幼儿,教职工700余人。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大力倡导幸福教育,积极建设幸福学校,在办学机制、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特色打造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努力培植优质资源,积极推进教育均衡
实现教育均衡与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办学的难点。学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努力促进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提升,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实施集团办学,促进教育均衡
教育是~种责任,是一种情怀。为更好地发挥优质资源效应,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享受相对优质的基础教育,在淮安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自加压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于2007年组建了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现正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努力做好淮安新城实小分校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形成了清浦区、淮阴区、高教园区、开发区等区域都建立集团校区,整体实现“四区布点、幼小联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实践中,根据集团成员学校的实际情况,宏观上统一要求、整体推进,微观上机制有别、各具特色。通过科学调配财物资源、合理安排管理团队、按需配置师资队伍、规范自身办学行为等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实小文化浸润大家,实小精神激励大家,实小理念引领大家,实小制度规范大家,实小资源造福大家。教育集团积极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既有整体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校区间又相对独立、大胆创新、彰显个性、特色发展,实现了弘扬传统、个性发展和文化共享的有机统一。几年来,实小“星火”在集团成员学校尽情“燎原”,形成了价值追求统一、办学特色各异的理想局面,学生的素质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成员学校都成为所在区域较好的学校,而且还对其区域内的同类学校产生积极的影响,共同提高,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2.建设发展联盟,拉动城乡共进
城乡教育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最大难题,作为当地的一所“窗口”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积极和相对薄弱学校(幼儿园)结对共建,每年都安排名师到盱眙县、楚州区、淮阴区偏远乡镇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无偿接纳县(区)幼儿园、部分县(区)小学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来校(园)跟岗考察,小学和幼儿园每年都组织百余人次的优课或讲座,组织名师到农村学校研讨。学校本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相互合作交流、促进自身和谐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均衡”的宗旨,与和平中心小学、西宋集中心小学和刘老庄中心小学等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共同体制定章程和活动规划,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与班队建设、教学管理与高效课堂、教科研管理与课题研究、特色建设与个性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专题研讨活动,派出优秀教师长期驻点支教,接受对方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来校挂职锻炼,共同探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理念、规范的管理,实现“联盟共谋、优势互补、文化融合、共同提升”的目标,帮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相对优质的基础教育。
3.坚持开放办学,实现共同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学校如百花齐放,各具个性、特色鲜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只有不断拓展教育视野,坚持以校为本、开放办学,才能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近几年来,该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先后和全国20余个省的知名小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对方考察、学习,邀请对方来校进行交流、研讨。作为苏北唯一的省级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该校先后接待了广东、新疆、安徽、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校长来校学习培训,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同时,该校还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先后派出50名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国外学习、考察,组织300多名学生参加境外修学旅行,和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小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十余次接待国外的政府和教育代表团来访,扩大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学校的合作互动,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策略,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工作,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另外,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承办省级、市级高规格的主题论坛和教学研讨活动,为本校、本地区的教师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几年来,学校先后承办省“名校发展论坛”、“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送教周总理故乡”活动、省“教海探航”“师陶杯”“杏坛杯”等研讨活动、省“学科教学评比活动”等十余次省级活动,主办和承办了十多次市级教学研讨与现场观摩活动,接待近万人次的同行来校交流研讨,有效促进学校和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大力倡导幸福教育,积极建设幸福学校
该校实施“幸福教育”,要把“幸福”作为学校教育最核心、最终极的价值追求,坚持以成就学生、教师及他人的终身幸福为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发掘、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或影响更多的能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
1.挖掘本土资源,开发幸福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中,以儿童精神得以彰显,童年生活得以丰盈,童年的内涵得以延展为主旨,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办学特色的“童化课程”之路,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经过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和课程专家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已经开发完成了一套儿童喜闻乐见的兴趣类校本教材,共分为三类:一是根据实小传统的特色文化,培植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开发“文化艺术篇”;二是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优势,发挥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开发“科技教育篇”;三是根据淮安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开发“地方人文篇”。2008年,该校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并出版了《爱我淮安》校本教材,一经发行,便在淮安市内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根据市委宣传部的指示,该校又把《爱我淮安》改编成市民读本,市委宣传部举行了首发式,向社会市民推介。
2.开展个性活动,培养幸福学生
学校着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强化教学研究,倾力打造“轻负高质”的教育品牌;在弘扬学校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培植创新特色资源,通过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文化节、数学文化节、英语节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连续多年荣获淮安市小学生“四棋比赛”、“艺术大赛”、“读写大赛”和“演讲比赛”团体第一名,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亚军及多项一等奖,小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先后获得省、华东地区、全国比赛的一等奖和香港国际机器人大赛的冠军,作为“江苏省优秀少年科学院”,学校有多名学生被评为“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3.加强教育科研,成就幸福教师
该校把“科研强师”、“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目标,以教育教学研究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为平台,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各类专题学习指导活动、注重实效的“学科教学研究中心”及“半日听课”活动、青年教师学科素养竞赛活动、学科教学评比活动、读书交流及汇报活动等,强化了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通过主办富有研究价值的专题活动或承办高规格的省、市教育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为大家创造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近几年来,学校有多个省市级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取得较理想的研究成果,有2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优课评比”中获奖,有1000余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2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专业报刊发表,学校连续四年在省“教海探航”和“师陶杯”征文活动中成绩位列全省学校最前列。
4.润泽管理文化,建设幸福学校
文化是学校最重要的竞争力,也是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标志。该校把强化文化内涵建设,彰显学校精神品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高度认可的制度环境,愉悦和谐的心理环境,做到制度与人文相结合,替教师着想、为教师服务、助教师成长。通过举办青年教师集体婚礼、按月组织教师集体生日聚会或观光考察、为教师免费提供丰盛午餐与水果、午休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文体活动,达成团队情感共鸣、心理相容、情理相通,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团队规范,共享职业的幸福和快乐。努力完善和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实行“条块结合管理”,降低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能,形成了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提升了学校管理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发展力,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创造力,为促进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