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制药公司简介
生物制药公司简介
一、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风景秀丽的阜阳市颍上工业开发区,占地50000平方米,注册资本3000万元。现有职工258人,其中药学、医学、化工类专业人员110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才55人。金太阳药业系中国生化协会会员企业,安徽四大生化制药骨干企业之一,安徽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3月被安徽省药监局评为全省药品生产、管理效益“双优企业”。
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厂房、车间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现有针剂、片剂、胶囊剂、提取、原料药等五个剂型七条生产线,年产水针剂1.0亿支、片剂30亿片,胶囊3亿粒,中药提取车间年提取量 200吨。公司共有50多个品种,80多种规格,所有产品剂型及其生产车间均通过了国家GMP认证。2008年底新上合成项目,年产—胸苷120吨。公司主要产品有活血通脉胶囊、穿黄清热胶囊、复方麝香注射液、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盐酸曲马多分散片、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眼氨肽注射液、乙酰谷酰氨注射液、红霉素肠溶片等,以及几十个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二、安徽省先锋制药有限公司
安徽省先锋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并在2003年9月通过GSP认证.公司导入现代营销理念,公司发展以人为本,以科研开发为基础,纵向联盟、流通销售、终端经销、生产制造的企业。以诚信、高质、优价的产品构架及营销网络追求长远发展,实现了科研、制造、营销一体化的优质互动发展关系。公司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安徽省先锋制药有限公司,位于国家级的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后将拥有头孢类粉针、普通粉针、冻干粉针、片剂、胶囊、颗粒剂生产线,于2004年底建成,已通过国家GMP认证。
三、安徽东盛制药有限公司
安徽东盛制药有限公司是东盛集团在控股国药集团国怡药业的基础上设立的的综合性制药企业,也是东盛集团的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公司始建于1970年,位于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园,目前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员工近3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人,拥有两个控股的合资企业。公司以生产医药化学原料药为主,同时生产片剂、胶囊剂及大容量注射剂等近百种产品,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所有剂型通过国家GMP认证验收。主要生产原料药、片剂、胶囊剂、农药与化工中间体。
四、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宝鸡高新开发区东区,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发酵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下辖六个分厂,是中国发酵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全国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厂区占地面积480亩,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员工2000余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中高级技术人员1500多人。公司主导产品年产量为:氨基酸15万吨、淀粉30万吨、有机肥20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近3亿元。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清洁生产审核证书,被陕西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宝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就业和加速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公司还先后获得了“宝鸡市重点建设项目优秀成果奖”、“最具成长性工业企业”及“宝鸡工业强市功勋企业”等荣誉称号。
五、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是央企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下辖的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剂、诊断用品等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包括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风疹活疫苗、骨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麻风二联疫苗(MR)、各种诊断试剂等20多个品种,主营产品占有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全部生产车间已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GMP认证,主要生产车间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生产的H1N1流感疫苗获国家收储。
六、芜湖杉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芜湖杉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名芜湖天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由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科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4亿元组建的一家集产品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生物高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占地15.2万平方米,位于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天然产物萃取基地。
公司从德国引进的两套全自动化控制的1500L×3和3500L×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装置、一套天然产物净化、浓缩和结晶装置以及一套当今世界最大的制备型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采用世界先进的菲尼克斯公司InterBus数据总线控制系统,整个工艺全程由计算机控制,安全、稳定、可靠,工艺参数易控制。
公司已开发并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茶叶深加工产品、酒花系列以及植物精油系列等)为主的产品体系,同时正在从事医药原料深加工(茄尼醇、蛋黄卵磷脂、生物农药等)的研发和生产,其中脱咖啡因茶获得安徽省“省级新产品”称号。公司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份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在现有研发产品的基础上,原料药和中药现代化将成为公司未来产品及产业发展方向。
公司拥有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并依据USP、BP、《中国药典》、《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等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建立了科学的产品质保体系,可以确保为食品、保健品及制药等行业提供最优质的原辅料。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及HACCP管理体系认证。
七、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股票代码为000518,简称“四环生物”,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中试、生产和销售,集
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最早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之一。2001年,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2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长为一家大型的医药骨干企业。为了适应公司发展以及和国际接轨的需要,公司于2004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了可达到欧盟GMP标准的现代化药厂,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13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70%以上。
八、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安徽省体改委皖体改函[2000]77号文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府股字[2000]第34号批准证书批准,由安徽安科生物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原有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有限公司截至200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404.38万元按1.0018:1的比例折为2,400万股,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经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9]959 号文核准,本公司于2009年9月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2,100万股,同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九、南京康海药业有限公司
南京康海、思科药业有限公司 是亚洲药业集团成员,是一家集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公司位于国家级开发区 ——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 1.4 万平方米,现有员工 300 余人,大专以上学历占 65 %,其中营销人员有 200 余人。
公司致力于肿瘤等领域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自主研发生产的药品包括“力扑素”(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天地欣”(注射用香菇多糖)、“天地达”(注射用氨磷汀)等。其中,“力扑素”的研发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上唯一一个已上市的脂质体剂型的紫杉醇,获得了国家六部委“优秀新产品”等系列奖项,同时也拥有多项国际及国内发明专利。“ 天地欣 ” 是国内首家生产的 “ 香菇多糖冻干粉针剂 ”,为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获得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优秀项目奖等八种奖项及证书。“天地达”是世界首家上市的氨磷汀粉针剂剂型,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无偿资助。氨磷汀为美国 FDA 批准的第一个广谱细胞保护剂,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公司产品在全国数百家大中型医院得到广泛使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从事血液制品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首家通过血液制品行业的GMP认证。作为国家定点大型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领先的技术水平、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全国同行业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外科用冻干人纤维蛋白胶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华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共同基金及中国科学院的多个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为企业的高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公司稳健管理,规范运作,凭借着技术优势,凸现了公司的核
心竞争实力。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华兰生物拥有二十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总市值超过280亿元,是国内拥有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血浆处理能力居国内乃至亚洲首位,主要财务指标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生物制药企业高速发展的奇迹。伴随着关爱生命和以人为本的文明进程,华兰生物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外科用冻干人纤维蛋白胶等以“华兰”为品牌的血液制品。这些制品的“华兰”商标已成为中国血浆制品行业的著名名牌。近年来,多品种疫苗的陆续上市,使华兰生物成为中国疫苗业的后起之秀,其中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能力,为中国和亚洲之首。2009年春,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华兰生物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优的质量研制生产出世界第一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主要产品有人血白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人纤维蛋白原、人免疫球蛋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冻干人凝血因子VIII。
十一、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诺和诺德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人类健康、以先进的生物技术造福患者、医生和社会的世界领先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公司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8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糖尿病研究和药物开发领域的主导。诺和诺德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现今在全球79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6个国家设有生产厂,截至2008年年底员工超过 27,000名,销售遍及180个国家。
诺和诺德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成为世界糖尿病治疗领域先导,在行业内拥有最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产品,其中包括最先进的胰岛素给药系统产品: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制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除此之外,诺和诺德还在止血管理、生长保健激素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等医疗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第二篇:山东信合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信合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信合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座落于美丽富饶的黄河入海口,是集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科技兽药“GMP”认证企业。拥有粉剂、散剂、预混剂、消毒剂和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五大系列,年生产能力可达1亿元。公司占地面积266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面积12000平方米,科研基地1500平方米,现有员工168人,高级科研人才16人。企业下设基地放养公司、产品研发实验场、年出栏100万只商品肉鸡的标准化养殖基地,是国内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之一。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东营市优秀科技企业”“东营市最具发展潜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企业配套了国际先进的检测、检验设备设施和专业人才,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化验室,为产品研发、实验、检测提供了安全保障。公司严格按照GMP操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已获8项发明专利。合作研发的“信合·舒畅、欣达康、信合精典消毒剂”在国内享有盛名;通过院校教授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药品专家合作研发微生态制剂,信合人致力于改善和提高我国的饲养化水平,为畜牧业的发展引航。产品遍布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以南等25个省、市、自治区,历经几年的经营,信合制药已扎根广大养殖户的心中。其中“信合氨基金维他”远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走出国门为国争光!
公司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产品理念,以科技为龙头,以销售为动力,依靠良好信誉,优质的质量,可靠的疗效、一流的管理服务赢得市场,创造信合制药的美誉度。把“用户的口碑,就是信合制药的丰碑”作为企业发展创业的基石。贯彻“诚信铸就品牌,融合赢得市场”的企业宗旨,怀着产业报国的鸿鹄之志和赤子之心,与广大仁人志士一道,携手共赢,共创伟业!
第三篇:浅谈生物制药
浅谈生物制药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制药60年的发展,总结了我国生物制药的成就和我国生物制药的现状及我国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做出展望。
关键词:生物制药,生化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空前的进步。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广义的生物制药产业包括与药品(包括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有关的所有集合;狭义的医药产业仅指生物制药工业。目前生物制药主要应用在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上。
1、我国生物制药在过去的成就
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走过了不平凡的、传奇性的60 周年。前30 年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主要是从牲畜原料中提取天然生化药物,并在多肽合成,微生物发酵等方面也获得很大进展;后30 年则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迎来了世界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新势态。1982年我国第一个重组基因药物牛胰岛素上市;1989 年我国自行研制采用中国健康人血白细胞来源的干扰素基因克隆表达IFN A1b 获得成功, 1993 年上市。之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飞快发展,在微生物制药方面,中国己经成为抗生素生产大国。
2、世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世界上生物制药公司数量与日俱增,全世界从事研发工作的生物技术公司已有6000多个,其中以医药产品研究占有三分之二。而世界上生物制药的高新技术比较集中于西欧、美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占据的份额较大。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我国生物制药的进展
我国生物制药的起步和开发较晚,直到国家“863”、“973”高技术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出台,才有了快速发展,在近30 年的时间里逐渐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芯片研究等技术更是已经跨入了国际一流的行列。2006-2010 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25%左右的快速增长趋势。2008 年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768.7 亿元,同比增长了30.60%,高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长率,占全部医药产业产值的8.9%;2009 年总产值达到了887.2 亿元,同比增长29.1%。
我国在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化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细胞工程药物。
3.1生化药物
生化药物是指在生物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基本物质,通过一定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手段研制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结构。目前,我国对于生化药物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进展:在抑制肿瘤生长、抗血栓、脑出血临床应用、抗疲劳、治疗骨关节炎等方面都获得了一些科研成功。
3.2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一般是通过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然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外源基因中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目的基因取出来,再通过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DNA 连接,接着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目的基因最终在宿主细胞内成功表达,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效能,是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也是国际上批准惟一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它是一种常见的基因工程药物,我国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因为只有在发生病毒感染或受到干扰素诱导物的诱导时,人体内的干扰素基因才会表达产生干扰素,而且数量微乎其微。而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大量的生产干扰素,所以基因工程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3.3细胞工程药物
细胞工程药物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定向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得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的一门技术,它是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动物细胞工程生产的已超过80%。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成分和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两个方面,同时植物生物反应器在国外的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开始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功,而国内也正在逐渐被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在细胞融合、核移植、植物药物提取等方面已经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是最被看好的一个细胞工程制药方向。早在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等人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克隆牛和人ɑ-乳清白蛋白转基因克隆牛,该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生物制药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新药研究的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资金投入,增大消费群体,很多大的医药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向发展中国家进军。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了新药研发的热点地区。从相关数据与统计得知,世界500 强的制药公司中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建立了各种类型R&D机构。尤其是近年来,这种趋势正日益增强。
5、我国生物制药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5.1我国生物制药存在的问题
尽管外界的环境很利于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而且我国也在这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用于研究的投入资金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生物制药研究所需的投入是惊人的,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限的生物制药研究投资使得新药开发缓慢,缺乏竞争力;(2)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现在仍然处在模仿阶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3)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不够。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由于不能顺利产业化,无法达到生产刺激科研、科研带动生产的目的;(4)国际合作渠道不畅。虽然我国的生物制药科研水平在一些领域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总体上和美国等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打开国际合作的渠道、学习国外相关领域的经验,全面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必要的。
5.2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意见(1)实现研发和产业化的无缝对接
虽然在我国高校和研究院有着很大一批人从事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成果并不能迅速产业化。而生物制药企业也不能高效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水平相媲美。所以,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合作,企业可以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具有市场价值的知识,高校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2)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核心是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今,很多规模小的企业频频出现基础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和产业整体大而不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速行业整合、兼并和重组,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在医药行业中,产业升级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产品种类的升级、产品标准的升级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为此,监管部门应加快对新药的审批速度,提高新药创新的门槛,使得新药可以获得价格优势,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整个生产体系和行业也应该提高质量保障体系,使得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退出市场,加快产业升级。
(3)制定专利战略
所谓专利战略,是指企业从长远战略目标出发,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制度、专利技术、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以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采取的综合性对策。在生物制药企业中,专利已经取代设备、厂房等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在生物制药知识产权保护中,专利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指标,只有拥有大量高质量的专利技术,才能形成技术、市场优势,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制药企业通过专利战略可以减少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避免重复研制,更可以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作出调整来获得市场的主导权。
6、生物制药的展望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等常用技术,在将一些疾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清楚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制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综合研究是生物制药发展的趋势。同时,和生物技术相关的许多领域也能也对新药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如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这一技术很可能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另外,人类的遗传信息也是医药的宝贵资源,对以后生物制药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总之,通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利用新技术,一定会使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梧桐,王友同,吴文俊.持续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产业[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4):1881-1888 [2] 赵立希,孙晶晶,蒋永平.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9):996-998 [3] 靳珅,李洋,李乾,范一文.我国生物制药研究进展及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370-372 [4]李云静.浅谈生物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34:182 [5] 逢春华,董海霞,包艳玲.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药品生物的测定[J].黑龙江医药,2011,24(5):759-761 [6] 王友同, 吴梧桐,吴文俊.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药物生物技术,2010,17(1):1-14 [7] 陶然, 余正.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药房,2012,23(37):3463-3465
第四篇:生物制药论文
生物制药论文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冯小雨
(陕西理工学院 生物学院 生物科学071班,陕西 汉中 723001)
指导教师:冯自立
[摘要]简要评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药用蛋白种类和表达系统,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基本方法、应用研究等。尽管目前植物作为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优点与问题并存,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药用蛋白;生物反应器
引言
传统的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常利用动物病毒、细菌、酵母等为生物反应器进行药用蛋白的生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细菌细胞不能进行许多病毒蛋白质的转录后的修饰作用,不利于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导致其免疫性通常较弱;酵母菌对有些蛋白质的过分糖基化可能影响针对特定蛋白质的免疫反应,妨碍着酵母菌在一些疫苗生产中的应用;多数动物培养系统表达水平低,需要昂贵的生长培养基,且培养基需要特殊处理,因此疫苗成本很高,限制了其商品化应用。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核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中可以生产出在医学上有生物活性的药用蛋白,且可以克服其他反应系统的缺陷,成为药用蛋白生产的又一新途径。
1问题的提出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最初是建立在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的基础之上的,最初都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表达外源蛋白,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思路出自偶然。八十年代末,比利时PGS公司的科学家将一个神经肽(enkephalin,脑啡肽)编码基因转入烟草中表达,用意在于让瘾君子们不用抽烟,只需拿烟叶闻一闻或放在口中嚼一嚼即可过烟瘾,以此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及减少空气污染。他们把这个小肽基因两端设计了两个蛋白酶的酶切位点,将改造后的基因串联导入烟草细胞并成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小肽以多聚体的形式表达存在,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作用后获得了神经肽,每粒种子在200nmol,然而,他们的目的最终没能达到,因为神经肽要经血液运输而起作用,在口腔及消化道内会被降解掉,但他们却意外地找到了一条转基植物生产神经肽的途径,引起人们对此领域的关注。运用相同的思路,美国Scripps研究所分别克隆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并转入烟草中,然后使两种转基因烟草杂交,在子代烟草叶片中产生了大量的抗体蛋白,表达水平占叶片总蛋白含量的1.3%,从而开创了用植物生产人、畜用疫苗的新时代,用此法生产抗 体可大大降低成本,生产规模大,可缓解目前疫苗紧缺的局面[1]。
2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药用蛋白种类的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和开发的药用蛋白、酶等已达100种以上,其中在植物中成功表达的药用蛋白质和多肽有:人的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干扰素、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等。
2.1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药用蛋白种类
2.1.1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动物口服疫苗
动物口服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编码基因进行克隆重组,导入植物受体细胞进行表达,其表达产物无需纯化,连同植物组织一起口服后可激发动物粘膜免疫,机体产生对该重组蛋白的保护性中和抗体。1992年Mason HS等首次报道了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入烟草中获得0.01%表达。1995年Mason HS又将HbsAg基因转入马铃薯中,并使其在块茎中专一性表达,用薯块饲喂小鼠,在小鼠体内检测到保护性抗体[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等在马铃薯和番茄中成功地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将转基因马铃薯饲喂小鼠后,在小鼠血液中检测到乙肝病毒保护型抗体,滴度达10mV以上,该技术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到目前为止,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成功的动物口服疫苗有:人的乙肝病毒疫苗、霍乱弧菌疫苗、肺结核疫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Norwalk病毒疫苗、狂犬病毒疫苗、涎腺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麻疹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和牙龋疫苗等。
2.1.2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动物保护性抗体
近几年,在植物中表达人和动物的抗体又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焦点,并出现了“植物抗体”这一新概念。它是指动物抗体基因或基因片段在植物中表达的免疫性产物。目前,已有几种转基因植物抗体具备潜在的商业价值:(1)在烟草中表达的抗链球菌表面抗原的分泌型IgG-IgA抗体(预防龋齿),临床实验证明该抗体预防链球菌腐蚀牙齿的效果与鼠淋巴瘤产生的单抗IgG类似。(2)在小麦和水稻中表达的抗癌胚抗原的抗体。癌胚抗原是细胞表面糖蛋白,也是肿瘤相关的特征抗原之一,该抗体在体内造像及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3)治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在大豆中表达的抗体Anti-HSV-2能有效的防止单纯疱疹病毒HSV-2在鼠阴道的存活,其活性与细胞培养得到的抗体相仿。(4)利用植物病毒载体表达的治疗淋巴瘤的抗体(ScFv),抗体基因来源于鼠B淋巴细胞瘤,利用该抗体免疫小鼠能使小鼠抵抗淋巴瘤的侵染。
2.1.3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和多肽
药用蛋白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如纯化的血清白蛋白(HAS),全世界的年需求量为550t,传统的生产方法是从人的血液中分离提取,这样提取不仅价格较高而且还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危险。而今人们可以利用转基因植物进行生产。类似的植物性来源的药用蛋白质还有人的白介素、干扰素、脑啡肽、以及两种价格十分昂贵的药物: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葡糖脑苷脂酶等。另外在近期的系列研究中,植物悬浮培养细胞也被用作药用蛋白的表达载体,如人白介素IF-2和IF-
4、核糖体抑活蛋白以及人抗胰蛋白酶等的表达生产。在上述研究中,烟草的悬浮细胞是人们的首选培养细胞,水稻细胞也曾被试验过。转基因植物疫苗和药用蛋白的表达系统
3.1农杆菌介导的核转化系统
目前,研究成功的转基因植物药用蛋白中,有80%是由农杆菌介导形成的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生产。1989、1990年Hi-att等巧妙地利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获得分别表达重链和轻链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再通过杂交的方法解决了重链和轻链同时表达并组装成抗体。从杂交植物中产生的抗体占整个可溶性蛋白的1%。可以引起流行性急性肠胃炎的诺沃克病毒,抗原诺沃克病毒衣壳蛋白(NVCP)在转基因烟草叶片和马铃薯块茎中表达,其病毒抗原产率分别为总可溶性蛋白的0.23%和0.37%,饲喂小鼠均引起免疫反应[2]。
3.2植物病毒瞬时高效表达载体
常用的植物病毒载体有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TMV)、番茄丛矮病毒(Tomato bushy stunt virus,TMV)、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IMV)和豇豆花叶病毒(Cowpeamosaic virus,CpMV)。1992年英国的Agricultural Genetics CorpanyAGC)报道他们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和艾滋病病毒(HIV-1)表面抗原基因导入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CpMV)基因组中,成功地在植物中获得动物疫苗。1998年,Modelska等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克隆到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IMV)外壳蛋白的开放阅读框中,分别在烟草和菠菜
中得到表达。
3.3植物叶绿体高效表达系统
近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可以在叶绿体中得到高效稳定表达。美国Stawb J等人利用烟草叶绿体成功地表达了有生物学活性的人生长激素,而且表达量占可溶性蛋白7.0%。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叶绿体遗传工程室已分别将甲肝、乙肝抗原融合基因导入烟草和衣藻叶绿体中并达到表达。其中甲肝、丙肝抗原融合基因在衣藻中的表达量占可溶性蛋白的5.1%[5]。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医药蛋白的优点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具有常规的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和转基因动物等生产系统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微生物系统缺乏真核生物的加工修饰系统,在发酵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不溶性聚合物,发酵常需要庞大的设备投资;动物细胞培养存在成本高、产量低以及对动物细胞生长干扰等缺点;以转基因动物作为生产系统较之利用植物将会成为更多公众或伦理关注的焦点,而且还有可能含有潜在的人类病原。而植物细胞培养、组织培养、植株再生较容易,且植物基因工程疫苗不需严格的纯化程序。利用转基因植物大规模生产治疗和诊断用的医用抗体,生产成本比任何来源的抗体都要低;转基因植物能对真核蛋白质疫苗进行准确的翻译后加工修饰,保持了自然状态的免疫原性;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使用方便,植物抗体易保藏,不需提取便可直接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且可直接口服免疫,易于生产、运输、推广和普及。利用植物表达系统已成功地表达了多种药用蛋白,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方面也已取得了重要进展。[6]
5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医药蛋白的缺点及改进措施
虽然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要发展成为一个廉价、高效、大规模的成熟的生物反应系统,还需解决一系列问题,同时植物生物反应器引起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也需要认真对待。
5.1蛋白表达量低
蛋白表达量低,一方面无法达到商业化生产剂量。这可以考虑使用强启动子、前导序列和增强子,优化选择密码子,mRNA去稳定序列的去除,整合性表达,通过协同表达二硫键异构酶或伴侣蛋白促进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使外源基因在叶绿体中实现稳定高效表达,将外源蛋白定位于植物某一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内来提高表达水平,这也可简化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过程;蛋白表达量低,另一方面转基因植物疫苗的有效成份含量转低,口服这种疫苗不但会诱发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相反会引起免疫耐受性,这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反面效果。
5.2选择合适的目标植物
目前烟草被广泛用于转基因疫苗的研制,主要是因为烟草的遗传背景研究得较清楚,而且易于操作,但烟草含有尼古丁等生物碱或毒素,需纯化后才能食用。对于某些必须加工方可食用的植物,烹调过程会使疫苗蛋白变性,降低或消除诱导免疫能力。目前正在通过研制转基因香蕉和番茄等可直接生食的植物来克服这一困难。研究发现采用口感较好的香蕉和西红柿来表达任一口服疫苗、用苜蓿、大豆和谷类植物来表达动物用口服疫苗效果较好。另外,玉米作为体中主要的饲料来源,在其中表达抗原基因以后,成本低,使用方便.5.3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植物引起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后引发植物致病的可能性,基因漂流至相关物种的可能性,演变成杂草的可能性以及对非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另外,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是否含有过敏源,是否会发生转移,非目的基因如启动子,载体骨架序列和基因标记等方面引起的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8]。
5.4用植物系统生产疫苗及功能蛋白,[7]
从生产上来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转基因植物“种子库”的建立(种子繁殖或种苗无性繁殖)或重组病毒“种库”的建立;(2)转基因植物或重组病毒的大规模生产;(3)功能蛋白的分离、提取、鉴定及制成人用制品。究竟是由一家单位包揽所有的生产阶段,还是由几家单位协作,共同完成其全过程,又将面临管理上的问。
5.5其他方面
从植物细胞中提纯特定大蛋白质比较困难,可能混杂的植物碱和植物毒素难以清除,相应的纯化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
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必须有酶的耐受性,足以通过粘膜进入内脏而不被酶消化,并能在那里激发免疫反应。这可采取在抗原基因附近加上一些修饰或吸附基因序列,保护口服疫苗不易被迅速消化,促进其进入机体内。尽管目前在植物医药蛋白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利用转基因植物开发新型医药蛋白必将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新途径,它将控制甚至彻底根除人类和动物某些疾病,造福人类。[9]国内外该领域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植物作为生产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和廉价的生产体系。与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和转基因动物等生产系统相比,它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如微生物系统不能对真核生物蛋白进行准确的翻译后加工和蛋白糖基化;细菌在发酵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不溶性聚合物,而将这些聚合物重新溶解并折叠成天然蛋白质,则需要很高的成本,此外,发酵常需要庞大的设备投资;而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生长培养基相当昂贵;以转基因动物作为生产系统较之利用植物将会成为更多公众或伦理关注的焦点,况且更重要的是,植物中绝对不会含有潜在的人类病原。
尽管植物生产体系具有许多优点,植物上游生产成本也比其它系统都低,但勿用置疑,植物生物产品的下游加工通常被认为是极其困难而又非常昂贵的,原因就在于重组蛋白质占植物总生物量的比值很低。鉴于上述情况,该领域生物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侧重于以下3个方面:1.提高植物中外源蛋白表达量;2.改变表达策略,降低下游生产成本;3.减少或避免纯化过程。
虽然外源蛋白质在植物中的表达水平现在还比较低,但却存在很多改进的可能性。为了在植物中获得蛋白质的高水平表达,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1.适当的启动子、增强子和前导序列的选择;2.密码子的优化;3.mRNA不稳定序列的去除;4.选用其它植物种(大多数工作都在烟草中进行);5.整合非依赖性表达;6.通过修饰外源蛋白基因将其定靶于细胞的不同空间(如叶绿体、液胞或内质网);7.以及通过协同表达二硫键异构酶或伴侣蛋白促进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然而,一些单一的方法虽然已有介绍,但旨在提高具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在整个生物量中表达水平的综合方法尚未见报道,而这些是为降低下游加工成本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可避免或至少减免部分纯化过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负担不起目前流行疫苗的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人口来说,植物口服疫苗便宜的就象“食品添加剂”。而且,口服疫苗又是极其安全的。从长远的观点出发,植物将在未来的疫苗市场具有一席之地[10]。7 利用植物生产药用蛋白前景展望
用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有医疗价值的抗体、疫苗及一些重要药用蛋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渐深入,人们将会发现更多的有医疗作用的蛋白质,进而需要生产和使用这些重要的重组产物。转基因植物将会成为主要的生产系统之一,不断为人类健康提供充足的药物来源,大片的“分子药田”将会成为现实.参考文献
[1]刘常金,吴定.植物基因工程生产药用蛋白[A].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1):51~53
[2]王新国.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1):51-54·
[3]刘德虎.表达乙肝病毒包膜中蛋白转基因植物的生产方法及产品[P]·中国·00109799·7,1999,7· [11]
[4]王凌健,倪迪安,陈永宁,等·利用转基因胡萝卜表达肺结核疫苗[J]·植物学报,2001,43(2):132-137·
[5]范国昌,苏宁,张中林,等·衣藻叶绿体表达体系的建立[J].科学通报,1999,44(12):1301-1306·
[6] 高书颖,郭蔼光,金伟波,范三红.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研究进展[A].西北植物学报2003,23(6):1044—1048.[7]于祖华,王红宁·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2004,14(4):78-80·
[8]康杰,康铭之.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A].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9):73-76.[9].用植物系统生产重组疫苗和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1994,17(4):145-148.[10]刘德虎.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J].生物技术通报.1999(4).[11]陈玉辉,赵凌侠,崔丽洁,唐克轩.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研究进展[A].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9(5): 36-44.The development in studying the transgenic plants
producing medical protein
Feng Xiaoyu
(Grade4,Class1, Major biological scienc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 Shaanxi)”
Tutor: Feng Zili
Abstract:It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tudy situation,development tendency with the transgenic plants pro-ducing medical protein and the basic method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home and abroad.Although there area lot of facts that limited the plants acting as bioreactor of the medical protein,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exist at present,it is a new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using transgenic plants to produce medicalprotein in plant gene engineering study.Key words:transgenic plants;medical protein;bioreactor
第五篇:生物制药技术
08药学***3陈省委
组合生物合成药物进展
摘 要50年来抗生素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的几十年里它们也将是关键的治疗剂。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靶向筛选发现了一些微生物药物,但是这种筛选方法很难发现新类型药物。组合生物合成可以弥补这种不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微生物基因和酶,产生新的抗生素,发现那些在自然界中不能发现的药物。
关键词 基因工程合生物合成新抗生素
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产物化学结构丰富多彩,生物活性十分广泛,是开发各种新产品的丰富资源,但是传统的筛选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有了显著进展,已经阐明了许多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生物合成基因,为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背景
自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和1942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以来,微生物药物在疾病防治和拯救人类生命中起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抗生素被国外科学家誉为20世纪医学领域的皇冠宝石。微生物药物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在西方发达国家,抗生素占临床处方药物的20%以上,在中国约占处方药物的30%。但自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脊髓灰质炎、天花、麻风等传染性疾病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国家对微生物药物研究的支持逐渐下降,抗传染病药物研究进入了困难时期。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在已有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础上,又出现了100万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2002年末以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的出现使我国的传病控制告急,不得不重新思考微生物药物的研究策略在新的时期里,微生物药物研究再度升温,原因
①新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如SARS、艾滋病(AIDS)疯牛病等;②生物武器的使用,如炭疽等;③各种耐菌株在世界范围的传播;④许多传染性疾病,如肺核、血吸虫病等的死灰复燃。目前国内外侧重研究的生物药物,主要有抗新病原微生物,抗耐药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生素以及微生物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微物药物的研究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①抗新病原微生药物的寻找与开发;②细菌耐药机制及其抗耐药细药物研究;③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研究;④组生物合成微生物药物研究。其中组合生物合成微生药物是近年发展较快的研究领域,将在创新药物研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组合生物合成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生物医药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得到的药物也在临床治疗某些疑难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义,基因工程产品分为两类
①单基因直接产物。通常是指单个基因编码序列的翻译产物(蛋白质),它们一般是生物大分子如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目前生物医药领域中开发的多数产品均属于此类,其中包含有效地用于临床治疗的如重组人胰岛素、干扰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我国在此领域独创的药物不多,而且这类药物的一个突出缺点是它们比较容易被仿制,只要有了相应的细胞系即可利用基本设备进行生产。
②多基因间接产物。是指由多基因编码的多酶体系介导而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多肽,包括自然界由微生物和植物产生的天然产物,如抗生素、生理活性物质或萜类化合物等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们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仅就目前研究得比较深入的聚酮体和萜类化合物,就包括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阿霉素、紫杉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FK506、西莫罗司,具有降血酯作用的洛伐他汀、银杏内酯,具有抗结核杆菌作用的利福霉素,抗疟药物青蒿素等。
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是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和酶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组合生物合成的概念是结构不同但生物合成途径相似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之间可以进行重组、组合或互补产生新结构的化合物。尽管微生物药物的结构多样,但形成这些产物的主要生化反应机制却基本相同,它们通常是由非常简单的化学物质,如小分子羧酸和某些氨基酸作为合成起始单位和延伸单位,通过由一系列基因编码的多酶体系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构成一个合成途径)而形成的,参与这些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多酶体系是由多个结构明显分开的功能区域所组成。研究表明,参与这类小分子生物合成的基因通常是连锁或邻接而构成一个基因簇(cluster),这为基因的克隆和操作提供了方便,同时由于参与
次级代谢生物合成酶系对底物的特异性,专一性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对结构相类似的底物均可识别,这一特点为不同基因组合产生新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因此,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基因进行操作,如替换、阻断、重组以及添加、减少组件等,均有可能改变其生物合成途径而产生新的代谢旁路(metabolic pathway),继而形成新的化合物,这就为组合生物合成提供了基础,国际上已有通过这些手段得到多个化合物的报道。
三、研究的科学意义
开展微生物基因工程组合生物合成创制新型药物研究,具有如下意义。
1、利用组合生物合成体系,完成化学方法不能完或难以完成的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如抗癌药物紫杉(taxol)等;这类活性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含量少、需要大、医学价值高,而且通常化学合成困难(成本高,难大,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确保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用,除正在开展的苗圃栽培,并以苗圃作为紫杉醇提的原料之外,通过生物合成来使它们具最终的商业值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手段。例如,与抗癌药物紫杉醇用相似的埃波霉素(epothilone)已在链霉菌中通过合生物合成方法获得表达,现已进入开发研究阶段。、对一些现有的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如青蒿素银杏内酯等有效组分进行定向合成,对临床用抗生品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饰和改造,如对红霉素进行造产生酮内酯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获得对临床药菌具有活性的抗生素衍生物;或者通过对现有天产物或抗生素的结构改造,获得具有全新活性的或化性能有明显改善的天然产物或新抗生素。、组合生物合成产生新化合物的潜力很大,化合数是以可操作基因的指数方式形成,如设R为可利的基因数,n是每个基因的不同等位形式(即不同天产物来源的数目),从理论上讲经过基因组合可得Rn种排列组合,即得到Rn个化合物。通过组合生合成,获得一大批新化合物,作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样库的来源之一。、由于多基因组合操作的平台是以易于大规模产的微生物体系为基础,使创制新型药物的研究便产业化。、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必将推动我国在基因水对天然资源的利用,更好地利用植物代谢产物,挖掘前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进行培养的生物体,包括海洋的生物体。随着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植物和海洋生物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生物学研究,也将蓬勃
发展起来。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5年,Hopwood教授[4]在世界首次报道用遗工程的手段合成“非天然”的天然产物isochromanequinone,该工作为后来的组合生物合成奠定了础。在以后的十几年里,这一领域成为天然产物代工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许多微生物次级代谢研的专家都加入这一领域的工作,因为组合生物合成潜力制造出很多先导化合物。目前的发展趋势由最初的基础研究逐步演变为基础与应用兼顾,有的地向产业化迈进。该领域的研究也同样得到工界的重视,美国加州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研制的埃波素(epothilone D)已进入III期临床评价阶段。埃霉素原来由纤维堆囊黏细菌产生,其产量低,繁殖时间长,产品无法进行产业化生产。该公司利用基因组合技术使纤维堆囊黏细菌的埃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在链霉菌中得到表达,并通过酰基转移酶域替换及羟基化酶基因的阻断,获得了主要产生埃波霉素中抗肿瘤活性最好组分的epothilone D的基因工程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以多基因组合工程技术研制新药的研究,在聚酮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霉素、安莎霉素及抗生素产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的基因工程必特螺旋霉素己进入临床研究,基因工程必特螺旋霉素的研制为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创制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经验。我国微生物代谢产品研究历史悠久,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合作的体系,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该体系已得到一定的发展,加强了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资源的开发。我们已逐步建立难培养极端微生物和未培养微生物资源及海洋微生物的挖掘工作,建立并完善从土壤或其他来源直接分离DNA技术。我国有很强的有机化学合成能力,可以合成进行组合合成的起始单元,开展前体介导的组合生物合成(precursor-directed biosynthesis)研究。我们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多种生物活性筛选模型,有天然产物化学分离鉴定及药理、药效、毒理评估的配套学科。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单基因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在多基因操作层次上虽然技术难度相对比较大,但近年来在此研究领域已有了迅猛的发展,已积累了较好的研究基础,许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已得到克隆,基因结构与功能已得到阐明,并且发展了一系列大容量载体和合适的宿主表达系统。组合生物合成已形成国际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五、研究方向与前景
我国天然微生物及植物资源丰富,以微生物作为平台的药物生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利用这一宝库开展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建立新型化合物库,作为新型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组合生物合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热点,我国也有一定工作基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加深对次级代谢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生物技术新药研制中的作用,对发展我国新药有重要意义,并推动新药研究中高通量筛选技术与方法的建立与善,筛选出有价值的新药。
我们要重点加强难培养微生物及海洋生物资源挖掘工作,建立并完善从土壤或其他来源直接分DNA技术,以丰富组合生物合成基因资源;加强微物天然化学研究,建立微量、快速、高效鉴定天然产化学结构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我们已经建立的种生物活性筛选模型,通过广泛地联合与协作,扩展合生物合成技术在创新药物中的应用,建立我国基工程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创制新型药物或先导化合研究的技术平台。该研究将有助于开拓和促进我国新技术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对创制具有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将会有积极推动作用。
对本课程的意见:
1、可能是因为选课人太少的问题,上课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听课气氛,不过主要
还可能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不能集中精神听讲。
2、以后只要选课的人比较多了,应该会好一些,上课的人少了,总是觉得就像
这门课不重要,老师讲的很清晰,主要是我们上课时常开小差。自从上了大学,就没太有人管了,有时听起课来就爱听不听,这倒是对每门课都差不多的。
3、课堂上可以稍微提问一下,因为提问往往可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这样走神的情况可能会少一些。
4、课堂中还可以穿插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历史、说一下那些地方比较适合做研究、考研究生去哪里比较好啊什么的,这样既可以对现在的科研大环境有所了解,课堂内容也不至于太单调。
最后谢谢老师兢兢业业地为我们把课上完,尽管上课人数少,你还是把课完整地给我们讲完,谢谢老师为我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