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专项施工方案(总包)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电梯选型及平面布置
本工程共安装三台人货两用电梯(型号:)及三台货运电梯(型号:SC100/100H)。施工电梯的平面布置情况为:
塔楼共17层,计划布置两台人货电梯,两台电梯分别布置在塔楼的北侧【1#人货梯)】和南侧【2#人货电梯】(具体布置位置以及人货两用电梯与脚手架的关系详见后附“施工平面布置图”),预计人货梯将使用至外立面装饰施工完成。
东侧裙楼共施工4层,计划布置两台货运电梯,一台为单笼电梯【1#货梯】,作为东裙楼地下室拆模运至地面和二结构材料运至地下室的主要临时通道,货梯布置位置如下图所示。东侧裙楼的另一台双笼货梯【2#货梯】布置在A区东侧裙楼的西侧,作为结构完成后楼层物料运输的主要通道,预计将使用至外立面装饰完成,具体布置位置详后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南侧裙楼共施工5层,计划在裙楼北侧布置一台人货两用电梯【人货梯3#】,具体平面布置详后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武警用房计划在单体南侧(建筑物山墙)布置一台双笼货运电梯,具体平面布置详后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电梯安装条件及施工电梯基础
本项目施工电梯的安装条件分为三种情况:
1、电梯安装在基础大底板上
此种情况只有安装东裙楼地下室的1#单笼货梯。本案所有的裙楼地下室基础底板厚度均为10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所以,本方案直接利用大底板作为1#货梯的基础,可免于安全计算。
2、电梯安装在自然地面(或回填土)上的基础处理
根据施工电梯的布置位置本方案塔楼使用的1#、2#人货梯和武警用房使用的3#货梯是安装在自然地面(或回填土)上的。
2.1
人货梯基础
根据SC200/200V人货梯说明书,人货梯基础要求如下图所示
2.2
货梯基础
本方案在自然地面安装的货梯仅有武警用房使用的一台,为双笼货梯,根据说明书,基础要求如下图所示:
3、电梯安装在室外地下室顶板之上
本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电梯需要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的为东侧裙楼的2#货梯和南侧裙楼的3#人货梯。
3.1
2#货梯基础处理
用于东侧裙楼的2#货梯平面位置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双笼货梯的立柱(标准节)正好位于地下室600厚的钢筋混凝土外墙和梁的节点之上,地下室钢筋混凝土顶板厚度达250,因此可以利用顶板直接作为基础,顶板下也无需加固。但是地下室外墙以外的阴影部分需要按货梯基础要求浇捣300厚的配筋混凝土作为补充。
3.2
用于南侧裙楼的3#人货电梯基础处理
3#人货电梯的安装位置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为了保证地下室楼板的安全采取如下加固措施:
3#人货梯基础平面位置
3#人货梯基础加固方法
四、计算书
这里仅就3#人货梯基础加固的安全性进行验算。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D200/200J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m)
标准节长度(m)
1.508
底笼长(m)
4.5
底笼宽(m)
标准节重(kg)
167
对重重量(kg)
1300
单个吊笼重(kg)
1460
吊笼载重(kg)
2000
外笼重(kg)
1480
其他配件总重量(kg)
200
2.楼板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楼板长(m)
楼板宽(m)
楼板厚(m)
0.25
楼板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N/mm2)
16.7
楼板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t(N/mm2)
1.57
梁宽(m)
0.8
梁高(m)
0.25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HRB335
16@15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
HRB335
16@15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HRB335
16@150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HRB335
16@150
梁截面底部纵筋
6×HRB335
梁中箍筋配置
HPB300
10@150
箍筋肢数
施工升降机基础长度l(m)
施工升降机基础宽度d(m)
施工升降机基础厚度h(m)
3.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kN/m2)
施工升降机动力系数n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2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20=334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k=((1460×2+1480+1300×2+200+3340)+2000×2)×10/1000=145.4kN;
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460×2+1480+1300×2+200+3340)+1.4×2000×2)×10/1000=182.48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
Pj=1.2×l×d×h×25=1.2×8×8×1×25=1920KN
P=n×(P+
Pj)=1×(182.48+1920)=2102.48kN
三、梁板下格构柱结构验算
支撑类型
格构式单柱支撑
支撑高度h0(m)
验算方式
两端铰接
格构柱参数
格构柱截面类型
四肢
格构柱缀件形式
缀条
缀件间净距l01(mm)
350
格构柱截面边长a(mm)
450
格构柱分肢参数
格构柱分肢材料
L140X12
分肢材料截面积A0(cm2)
32.51
分肢对最小刚度轴的回转半径iy0(cm)
2.77
分肢平行于对称轴惯性矩I0(cm4)
603.68
分肢形心轴距分肢外边缘距离Z0(cm)
3.9
分肢材料强度设计值fy(N/mm2)
235
分肢材料抗拉、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15
格构柱缀件参数
缀条材料
L20X3
缀条最小回转半径inim(cm)
0.39
缀条截面积Az(cm2)
1.13
设梁板下格构柱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
格构柱受力:N=P
+1.4×q×a×b
=2102.48+1.4×1×3×4.5=2121.38kN
取lo=1.0×h0=1.0×4000=4000mm1、格构式钢柱换算长细比验算
整个格构柱截面对X、Y轴惯性矩:
Ix=4[I0+A0(a/2-Z0)2]=4×[603.68+32.51×(45/2-3.9)2]=47403.358cm4
整个构件长细比:λx=λy=L0/(Ix/(4A0))0.5=400/(47403.358/(4×32.51))0.5=20.95
分肢长细比:λ1=l01/iy0=35/2.77=12.635
构件截面中垂直于X轴的各斜缀条的毛截面积之和:
A1x=2Az=2×113=226mm2
格构式钢柱绕两主轴的换算长细比:
λ0max=(λx2+40A/A1x)0.5=(20.952+40×13004/226)0.5=52.35
各格构柱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λ01max=52.35≤[λ]=150,查规范表得:φ1=0.845
满足要求!
σ1=N1/(φ1A)=2121380/(0.845×13004)=193.057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格构式钢柱分肢的长细比验算
λ1=12.635≤0.7λ01max=0.7×52.35=36.645
满足要求!
采用格构柱时候,梁板下的格构柱满足要求!
支撑如下图所示:
支撑立面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