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免疫接种查验制度
幼儿园免疫接种查验制度
儿童入园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儿童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以班级为单位,幼儿园开展儿童查验证工作普及率需达 100%,并需要保存好每一位在园幼儿的查验证明单。
二、查验对象
入园的新生、插班生三、查验内容
登记记录漏种、补种情况,对已经全程按计划免疫接种完成的幼儿证件进行整理归档。
四、查验具体操作及要求
1.幼儿园通过《入园告家长书》告知家长,新生、插班生须携带预防接种证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具“预防接种查验证明”,凭证明办理入园手续,无查验证明的要求及时补办,漏种疫苗的要求及时补种,无证明的一律不予入园。同时,保健室收取“预防接种查验证明”存档。
2.按规定严格检查预防接种情况,建立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和疫苗查漏补种登记本。开学初,针对新生、插班生做好预防接种的统计、上报工作,发现未种、漏种儿童认真做好登记,及时整理好资料备查。
3.认真做好全园幼儿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保健医生负责具体指导班主任通过给幼儿家长发放接种通知单等方式督促家长携幼儿,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到所属预防接种门诊按要求进行疫苗补种和强化免疫。同时,按要求汇总情况和数据资料上报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针对适龄儿童完成计划内疫苗接种做好宣传工作,张贴相关文件、通知,将信息及时告知每位家长,宣传相关知识。全力配合所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做好《预防接种通知单》的发放、收缴工作。
幼儿园
2020 年 x 月 x 日
第二篇: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制度
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幼儿园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1、幼儿在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时,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接种证》。
2、幼儿园要把每一位幼儿的接种史登记在册,登记完毕后把《接种证》还交儿童家长保存。
3、对无《接种证》和漏种的幼儿,将其接种信息做好登记并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4、在每年开学之际,配合本地区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接种证》检验工作,并掌握相关接种信息。
5、托幼机构将凭《接种证》入托、入园、入学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督促检查。
长洋淀幼儿园
第三篇:新生入学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
贾 村 小 学
新生入学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发生。制定以下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1、为切实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在新生入学时,要查验新生预防证查验,无证的要及时补办,漏苗的要及时补种,确实疫苗补种工作,学校必须严格把关,并负责协同家长和防保站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2、及时联系镇卫生院防保组直接参与做好所辖范围内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将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报到程序,负责做好查验登记工作,并及时将情况向所在区域的疾病防疫机构反馈。
3、按国家免疫程序判断是否接种合格,有证的以证记录为主,无证的以卡为准。无卡、无证或免疫史不详者按免疫空白处理。补种的疫苗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一类疫苗为主。
4、建立好新生健康档案,将接种证复印件装订存档,及时做学生建康巡检和晨检工作,作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为切实消除托幼儿童和学校学生的免疫空白,预防相应传染病在校园内
第四篇: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
一、接种单位于接种任务完成后5日内将接种情况统计表上报县 级疾控部门。
二、县级疾控部门收到乡镇报表后5日内以乡镇为单位汇总本月 接种情况并上报市级疾控部门。
三、强化免疫实施情况统计报告按方案要求进行。
四、各接种单位于每年1月10日前填写上年报表,上报县级疾控部门。
五、县级疾控部门于每年1月31日前填写上年报表,上报市级疾控部门。
第五篇:猪场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5、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6、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7、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8、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9免疫程序:猪瘟
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猪丹毒 猪肺疫
仔猪 小猪 公、母猪,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口蹄疫
小、中猪 各种年龄,35日龄首次免疫 90日龄第二次用于 每年1月3月各免疫一次
喘气病
10日龄3-4月龄每年接种一次
伪狂犬病
21-28日龄 每年春、秋各一次
链球菌病
28-35日龄 免疫 蓝耳病
群体免疫
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杜绝各类病毒的侵袭,减少疾病的发生,经研究特制定本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执行。
一、防疫时实行区域部长负责制和饲养员确保防疫到位制度,每个防疫程序做完后,必须经部长验收签字。
二、实行病因查源制度,重点对各种传染病查找病源,一旦出现病情,应马上向部长报告,由部长向场长汇报。了解病因并说清病因,不清楚病因的要说明病的症状,以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失职者追究责任,直至赔偿,并同时追究部长的责任。
三、防疫失误或者对猪只漏防,造成传染病的发生,直接发追究防疫人员的责任,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处罚,并追究部长的责任,直至赔偿。
四、周边地区如发生重大疫情,需要加防的防疫人员要及时提出加防建议。如有失误,追究防疫人员的责任。
五、防疫人员根据季节防疫程序及时制订药品购买计划。
六、对传染病必须实行隔离制度,各部应严格按照指定隔离区定点隔离。如有失误造成病猪传染,直接追究部长的责任。
卫生消毒制度
1、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对设备没有破坏性、没有残留毒性,消毒剂的任一成份都不会在猪肉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所用药物要符合NY5040的要求。
2﹑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3)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4)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场区要经过洗澡、更衣和紫外线消毒。
(5)猪舍消毒:进猪舍或转群前,将猪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4%的来苏尔或0.2%过氧乙酸或次氯酸盐、碘附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6)用具消毒:定期对猪喂料器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以上。
(7)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消毒药物选用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等。
(8)、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人员管理制度
1、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
2、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脚踏消毒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
3、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经消毒后在接待室等候,可以借助录像了解情况。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
4、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区窜舍,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5、任何人不准带饭入场,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肉问题由场内宰杀健康猪只供给。
6、外来买猪或送饲料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报领导批准,方可进入猪场大门外等候。
7、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8、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9、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猪群健康状态。
10猪场工作人员应按时完成每日的资料记录
10.1 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
10.2 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10.3 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
10.4 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
10.5 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
10.6 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