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护理信息公示制度
医院护理 信息公示制度
1.护理院信息公示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管理,应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护理院重要信息,并做到信息内容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2.向社会和服务对象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指南、服务流程、服务价格、便民措施、服务承诺、岗位内容、医疗与管理规范,以及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公开或社会普遍关心、认为有必要向社会公开的事项。
3.根据公示的内容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包括:护理院网站、电子显示屏、各种公开栏、印制和发放宣传单、设立征求意见箱和投诉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各种文件、公告、简报、通知、院报等。
4.护理院要在显著位置和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5.护理院信息公示实行责任制,对各项公示的内容涉及相关部门的,由该部门具体负责,并指定专人负责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相关信息公示工作,及时更新公示的服务信息。
第二篇: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1.医院信息公示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公示的信息应当做到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2.医院信息公示工作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管理,设置医院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医院重要信息。
3.利用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如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绩效等。
4.医院要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5.医院要指定专人负责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相关信息公示工作,做到定期更新。
第三篇: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1.医院信息公示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公示的信息做到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2.医院信息公示工作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管理,设置医院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医院重要信息。
3.利用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如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绩效等。
4.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5.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相关信息,做到由专人负责和定期更新。
第四篇:4.3 医院-内部公示制度
xxxx医院
医疗服务内部公示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增加医疗工作透明度,促进医院内部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切实解决“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等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1、医疗服务内部公示按照简单易行、客观公正、分级公示的原则进行。
2、日常公示内容: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诊室配置及批准开展的诊疗科目等。
采用电子屏的方式进行公示,每半年更新一次。
3、推荐公示内容:本院新引进的诊疗项目、诊疗技术的推广等,以及科室学科带头人业务专长的推介等。
采用电子屏、平板纸媒的方式进行公示,每季度更新一次。
4、医生工作量公示内容,按诊室统计,对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总费用、耗材使用总费用、辅助检查总费用等三项指标进行统计。
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个人排名并在全院公示,督促医务人员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检查、用药和治疗。
采用科室内公告栏的方式进行公示,每季度更新一次。
5、医院以多种方式,定期、定向采集医疗服务信息。各有关科室要密切配合,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6、医院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公示信息后如有不当或错误信息的,应当及时更正或撤销。
2017年4月6日
第五篇:医院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特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2.3.4.5.6.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3.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6.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2.3.4.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2.体征;
3.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对患者实施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2.3.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护理要点: 1.2.体征; 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
3.4.5.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2.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 生活完全自理,处于恢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点: 1.2.体征;
3.4.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