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

时间:2019-05-11 21:1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

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

调查目标:了解社会中的留守老人问题 调查时间:2010/8/26 调查对象:京新社区的居民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组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京新社区进行了专门调查。另外,对于调查的结果,我们也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对此问题提出些相关性意见。

首先,在这次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有70%都在30—55岁之间,60%都是农村户口。而就我们所调查的社区了解到,对于留守老人这个概念,大部分人还是有一定认识的,大家都觉得现在社会上“留守老人”现象还是很普遍的。而我们更从所得的调查数据知道,此社区也有不少的留守老人。可以想象现在留守老人的数目正不断加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从问卷中可以看出,约有70%的居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工作变动引起的。当然也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是因为现代青年思想变动,与老人的生活习惯或是观点不同,不太愿意留在家中的关系。如果从深一点的层面来分析,一方面,留守老人面临一些经济性的问题。其实从社区居民居住的环境就可以看到,不少的居民所居住的环境还是比较差的,可见经济状况颇令人堪忧。虽然社区家庭中的劳动力外出,的确为家庭条件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务工人员大多数经济基础不是很好,所以住房也就很简陋。当然,留守老人的住房也就更加的简陋了。而另一方面,从家庭关系来讲,毫无疑问,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对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讲,与子女关系好的留守老人,生活来源、生活照顾有一定的保障,精神上也能得到应有的慰藉。但也有不少因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与子女交流很少,彼此间观念差距大,使得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好,也使得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中。而这些原因也就导致了留守老人大量存在。显然的,随着留守老人数量不断的增加,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在这个方面,有90%以上的人都认为这会极大的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子女外出打工不在家,就只剩下老人在家看守着,老人是弱势群体,由于年纪已经很大的关系,身体往往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染上疾病,而子女不在家,谁来关心老人,保障老人的健康呢?而调查中也有老人表示,自己是很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可以相互有个照应,毕竟自己年纪也大了。但同时又为了不希望给子女带来负担,宁愿选择与子女分开住。

其实,子女外出后,留守老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精神上的问题。本身由于代际关系就已经比较淡薄了,而现在子女又出外打工,想子女的时候可能也仅限于电话交流,并且因为打长途较贵,说不上几句便挂了。所以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认为留守老人是十分孤寂的。他们大多过着寂寞生活,缺乏家庭暖和,使他们倍感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时候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法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高,留守老人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也相应地越来越少。除了看电视、聊天,老人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精神生活异常单调。而另外因经费、场地受限,很多地方缺少老年活动室或老年协会组织。有的地方虽已建起了老年协会,但是资金不足,所以真正组织过活动的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对于留守老人来说,来自于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所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我们将留守老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经济收入不高,生活质量较差。由于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赖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而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的加大,子女贴补缺乏稳定性,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的可怜。因此,老年人生活相当俭朴。(2)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对留守老人而言都成为难题。同时,子女外出打工后,部分老人独居或配偶同居,大部分的老人会与孙辈组成“隔代家庭”。还有不少留守老人的子女全部外出打工,仅留下老年父母及未成年的小孩,留守老人基本上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因此,老年人极害怕生病,害怕没有人照顾。很多老人都谈到“有子女在身边要安心得多,有个照应。”

(3)医疗难问题突出,健康保障亟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人表示要加强社保,这样对于常年患病的老人比较有利。虽然留守老人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留守老人也只是对于一般的小病可以治疗,普遍存在“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情况。而且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忽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对留守老人来说,“小病抗,大病拖”,已成了一种潜意识。留守老人除了存在上述这些主要问题外,留守老人家庭很轻易成为盗贼的目标;而缺少青壮年男子在家中,也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造成利益受损。

(4)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下降和生理的自然老化,决定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并不仅仅需要经济保障,精神慰藉也同等重要。老年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奢求。而实际上,老人最需要的便是精神上的慰藉。而往往他们连很多最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因为不少子女很少与其联络,有的子女甚至一去就是多年,杳无音讯。

另外,在本次问卷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些题是关于如何解决“留守老人”这个问题的,涉及到了社区及政府部门该为这些留守老人提供些什么,根据调查,我们得出初步的结论是大家都希望,老人居住的社区能够做到为老人提供低劳动强度的工作,这样子既解决了老人的经济问题,又能够充实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社区里要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文娱活动,方便老人相互交流等。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每个家庭里的子女,当地的社区,以及政府的相互配合。对此,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坚持相关的政策制度,着力为老人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现在,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成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亦如此。因此,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时,都是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站在人性化的角度,从提高生活质量、稳定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立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的。而作为这个社会的大家长,老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我们急需要关注的,我们必须要严肃的审阅和对待留守老人问题。在经济布局上应尽可能考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为年轻人可以就近照顾老人提供一些途径。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吸引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这既缓解了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又可以缓解“留守老人”无人照管的社会问题。另外,大力发展经济,改善老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够为老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健全老人的保障体系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居民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健全的保障体系,能够为老人晚年的生活提供更有利的保障。为此,我们希望政府或是相关部门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积极争取上级放宽条件,扩大低保比例,让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参加进来,力争把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都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也可开展老年人保险试点,让青壮年劳动力每年出一部分钱,各级政府补助一部分,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另外则是完善养老制度,逐步实现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过渡。同时加大推进社区医疗制度,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如果政府财政允许,可以在中央、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切实地解决特别是留守老人“就医难、费用高”的问题,同时可以发展家庭医疗病床,实行定点诊疗,定期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最后则是希望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制度,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市民待遇。在居住权、劳动保障权、子女教育权、医疗、福利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工和城市市民同等待遇,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彻底实现外出务工农民的身份和职业转变,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留守老人的数量,也让尽可能多的外出务工农民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三)夯实经济供养基础 经济上的问题其实是留守老人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应该尽量保证他们的经济来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多方争取资金。老人(包括留守老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家庭关系和大局做出了积极重大的贡献,我们全社会都应当自觉承担他们的养老扶助责任。因此要坚持舆论宣传引导、政策推动、制度促进等方式,要积极引导多方出钱出力,参与解决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养老资金问题,形成家庭、企业、社会、个人、政府等多方共同出力、踊跃分担的局面,确保妥善安排留守老人问题资金需要。

2、发展地区地方经济,加强社区经济“养老”的支持力度。社区是老年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社会支持过程的展演平台。社区对养老的经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一点要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因此社区组应从各自的资源(并非仅指自然资源)状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使那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及经济来源较少、较单一的留守老人们就可以发挥自己所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老年人学会自我保障,增强老人们的自信心,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提高物质保障。

3、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这一方面,政府应立足于实际,积极地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尤其是外来务工的家庭。为他们发家致富创造一定条件,提高其收入,也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四)坚持各方联动,营造社会养老氛围

针对留守老人的家庭照顾,要加大宣传强化子女对老人照顾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充分履行自己在照料、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切实减轻留守老人照看孙辈的负担。

1、巩固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然扮演和发挥养老的重要角色和作用。要继续采取多种方式,稳定家庭养老关系,完善家庭养老模式,使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养老的重要方式。

2、构架集中供养体系。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留守孤寡老人的增多,集中供养已成为养老发展的方向,因此构建健全的集中养老体系成为各地方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对此,有条件的社区街道,可街道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及当地能人投资等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的养老,这样既发挥了部分家庭养老功能,也解决留守老人无人管的问题,所以我们积极鼓励兴办托老院。而如果出现老人不愿意搬入敬老院或托老所的情况,也可以尝试推行留守老人集体生活,利于互助。因为有些老人是族群集聚,邻居都是自己的亲戚、家族,像他们这样集中居住在一起,可以相互之间多些照应。因此,针对留守老人家庭,可以考虑改变其单门独户独居的习惯,实行集体生活。另外,经济条件好的社区可以以区(组)为单位创办老年人休闲中心,为老人提供休闲的地方。白天老人聚在一起学习、娱乐,晚上回家休息。这样既可缓解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又可增加新的就业途径和岗位,还可以把一部分外出人员留在本地,实现多方得利共赢。

3、重视社会、社区的助老作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目前留守老人们存在着对家庭服务的巨大需求,老年服务业存在较大市场。子女外出带来的经济支持增加了部分条件较好老人的支付能力。因此,我们建议:一是政府应加大为老服务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让地方各设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部门,并且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经费开展工作,从源头上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的优待优惠政策。二是要建立留守老人关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亲属、邻里、社区和社会组成的为老服务网络。如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洗衣、打扫卫生服务等最基本的生活照料的有偿服务队或者志愿者。积极鼓励中青年人、健康的低龄老人、邻居等参与作为志愿者,并且可以在志愿者与需要照料的留守老人、留守老人的外流子女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形成助老养老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畅通渠道,搭建精神慰藉平台

要注重留守老人的精神扶持。孤独寂寞情绪是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对于留守老人,关注他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兼顾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社会、社区、家庭都应当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

1、积极推进通讯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的联系搭建平台,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积极联系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部门,开发创建适合留守老人的资费服务产品,便于老人们沟通。

2、加强活动场所建设。支持居委会集体建设,并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的作用。政府社区对此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以保障其正常开展活动。老年协会作为基层社团组织,应该组织起老人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艺活动、身体锤炼、育儿讲座等,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大力发挥居委会在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重要作用,居委会可以充分整合利用闲置资产、闲置土地改建、建立公共事业服务阵地,为有托管需求留守老人困难人群提供托管服务。

3、不断加强孝道宣传,提高敬老、养老意识。各地区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宣传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人物,谴责不尽孝道的行为,使“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理念深入人心。另外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大事与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看法;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更好地敬老爱老。也可以开展一些评优树模活动,树立和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事迹,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4、引导留守老人自我调节。要充分发挥留守老人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如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区里的文化活动,参与邻里纠纷调节,担任经济发展参谋等,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留守老人逐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生活理念,充分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其实,留守老人的问题在某些地区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而在物质文明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留守老人”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表现为经济上的低收人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上述养老问题,需要政府关心和社会的关注。作为年轻的一辈,我们更应该投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老人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安享晚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都在努力地为老人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并且也都表示很愿意积极参加帮助留守老人的活动。相信,在政府的关注下,社会的广泛帮助下,子女的爱心与孝道下,邻里的亲情之下,留守老人们一定会有一个舒适而安乐的晚年!

第二篇:关于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老人的调研报告

摘要:留守老人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值得关心,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如何解决,也是当今社会应该着重思考的。

关键词:留守老人,生活状况,存在困难,解决方法。

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农村的青壮年纷纷走出大山,前往东部沿海地区打工以获得主要生活收入。由于青壮年远离家乡,就使得农村只剩下老人儿童及妇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386199,。由此也就产生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说法,这些弱势群体值得全社会深入关注,了解其生活状况。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江西省瑞昌市白杨镇毛坪村,实地走访该村的留守老人,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留守老人生活基本情况

毛坪村原来是独立的一个村,现在归属于郭桥村。毛坪村属小村,是当地最贫困的一个村。该村交通不便,通往该村的道路也是近两年才修建完毕,并且该道路只是修到了村入口不远处,也就是说该村有大部分并未修路,甚至有些村户门前的泥路只能走摩托车,再大一点的车不能通行。

村中不通水。村民只能在半山腰处的一个取水处取水。村里许多的房屋早已废弃,只剩下残垣断壁,村中居住条件较差。毛坪村现有150多人,但是常住人口只有30多人,并且基本上是老人与儿童。

茅坪村留守老人生活困难人数较多。他们的儿子在外打工,女儿嫁给外地,家中只有老两口,有些留守老人配偶去世,只能自己单独生活。由于村中不通水70多岁老人仍然需要自己挑水食用,他们的生活收入主要是种植农作物,如果身体允许,便到瑞昌市做些简单的零工,留守老人能依靠自己生活便不依靠自己的子女。当问及不依靠子女的原因,他们回答是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由于是依靠自己,从而生活来源甚微,总体生活水平较低,在调研的过程中遇到一位76岁老人,由于患有疾病,每顿饭只能吃稀饭,疾病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现实生活水平也是不满意的,但是他们却只能是无奈,子女要生活,子女也要顾及自己的小家,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只能过这样的生活。

子女在外,老人留守农村,使老人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但是老人的劳动力有限,使大批土地放荒。

目前农村留守老人存在问题

留守老人面临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留守老人年岁都已较高,身体状况不好,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存在突发疾病的安全隐患。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患高血压,儿子都很有出息,但是都是在外工作,老人的老伴儿已去世,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的话,老人在生活中便存在安全问题,若遇到疾病突发,身边无人,很危险。

除以上疾病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如独自行动不慎引发的安全问题。

留守老人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中他们较孤独,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并且村里人少,生活中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局限于自己的家庭。而对于一个人生活的老人,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他们唯一的娱乐也许是身边的宠物或是电视机。在调研的过程中,老人和我们交流时,表现出他们渴望交流的心情。

由以上精神孤独问题,也便得出留守老人生活娱乐问题,由于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只能四季劳作,加之农村缺少娱乐设施,因此生活单调,缺少乐趣。

两辈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也是留守老人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有些留守老人与儿子关系不好,有些与儿媳关系不好,关系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问题,也不乏孝心缺失的原因。

问题解决方案

1、针对留守老人生活单调,精神上孤独,应该着重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建立农村老年人休闲中心,老年人互助协会,老年人交流中心,让留守老人重新找到幸福感,不再感到孤独。在老年人组织内部,可以实施老年人互助机制,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等将来自己需要这方面时,可以免费享用所积累的义务服务。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资,使其搬进托养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看管的问题的解决。

2、针对尽孝问题,应该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农村年轻人孝道的教育,对在敬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应该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年轻人应该给予批评指责。在外子女要经常和自己的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送物品,架起亲情的桥梁,家中大事要征求父母的建议加强彼此的沟通。

3、针对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应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并尽快在全国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证范围,提高就医报销比例,根据留守老人不同的家庭情况来制定报销标准。

4、建立农村老人志愿服务队,诸如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老人做些日常琐事,陪他们聊天谈心,保持经常的联系。

留守老人的问题很多,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关注老人也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如果留守老人的难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与身体健康。要想真正解决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努力。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来关心留守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

第三篇:关爱留守老人

“爱心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少年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南昌某乡村调查结果显示,全乡有留守儿童231人,其中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50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6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81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35%,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临时监护或隔代监护,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足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思想偏激的占40%,思想道德方面有问题的占30%,积极进步的占30%

二.活动目的:

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为了培养我们同学的服务意识和积极贯彻,我们将开展主题为“走进乡村,关心需要关爱的人,用我们的爱铺出一条通往彩虹的路”的活动。我们身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是感染社会的最强力量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爱心,给老人与儿童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的同时,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活动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爱心,给他人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的同时,树立榜样,造全社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

四.活动名称:爱心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五.活动时间:2011年4 月

六.活动地点:

七.活动主题:走进乡村,关心需要关爱的人,用我们的爱铺出一条通往彩虹的路

八.活动道具:相机,一些医药物品。院旗(等)

九.活动对象:

十.服务内容:

1.对乡村进行调研,与当地部门联系,选定帮助对象,召开小组成员全体会

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和项目分工。

2.取得学院团委的批准,并开出本次活动的许可证明

3.组织相关人员熟悉路线、地形和环境,准备活动设备(相机、我院院旗等)

4.确定参加活动的同学人数,积极动员同学们通力协作,圆满完成既定服务项目。

5.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屋,修理小物件,帮忙完成一些生活琐事(劈材,挑水等)如果需要,利用手头资源自己动手制作些简单家具等

6.陪孤寡老人聊天。尽可能帮助老人,让老人度过难忘的一天,也让我们自己有一段值得回味的记忆

7.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可以陪他们游戏,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缝补衣服,做家务等)

8.在学习上,我们要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他们感受到解答题目的成就感而对学习感兴趣。

十一.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做好乡村调查工作,选定帮助对象,对帮助对象有一定了解后制定方案~

2出发前集中同学,清点人数,交代细节。

3.活动当天由青协会长带队下乡帮助服务对象,分派人手,安排工作,让事先的安排顺利有序的进行

4.相关人员负责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大家与老人们渡过的分分秒秒。便于后期宣传及存档。让爱心传递。

5.组织同学与老人儿童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向院方负责人表示感谢,并对活动的不当之处请求谅解。

6.活动结束后,在指定地点集合,清点人数,返回学校

十二.后备预案:

1如有不愿接受帮助的老人或儿童,我们应耐心的与之交谈,防止帮扶对象以为我们是出于同情才对其帮助,从而伤害他人自尊心,我们应是出于关心爱护对方的心态去服务。遇到棘手的问题,视情况而定

十三.注意事项:

1、参加人员要注意安全,要有团队意识,遇到突发问题要及时上报负责组织带头人。

2、同学要秉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的原则,以平等亲善的态度对待每位老人儿童,不得与任何老人儿童发生争执。且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3、和老人接触时,需要小心翼翼,切忌碰到老年人,且不允许对老年人有任何危险动作,以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5、同学要自觉遵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工作,切不可不听指挥,蛮干乱干,扰乱工作计划,一切均需按照既定计划严格执行。不要改变物品的原来布局。

6、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下雨、刮风等不利天气的应对方案。

7、全体同学行动践行作为一个合格而优秀的青少年光荣使命。

8、尽量避免穿着过于时尚、鲜亮的服装。

9、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要严格依照计划履行好各自职责,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文明从我做起 以实际的去倾听他们。

第四篇: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个年轻人告别山村,“流动”到城市去“淘金”。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守望着家园的孤独身影,人们称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为“留守老人”。他们一边佝偻着身躯劳作于阡陌之间,一边还要隔代抚养孙子孙女。他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生活的各种压力以及孤独和寂寞的煎熬。和村里的很多老人一样,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依旧需要下田劳作,辛苦地维持着生活。

调查问题

1、这么多活一个人能干完吗?

“干不动也得干啊,一天一天慢慢熬呗,总不能眼看着让庄稼倒在地里没人管,家里就靠这些过日子呢。

2、身体怎么样,能负担得了这么大的劳动强?

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干活就腰酸背痛。最怕的是生病,病了既没有那么多钱治,更没有人照料。我们不想让孩子担心,只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孙子,孩子们就不用担心了。

3、靠什么维持生活?

除了地里的收成和每年20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款,政府每月还给每人发55元的养老金,加上儿子们给的一些零花钱,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依然需要精打细算,平常在吃穿方面根本舍不得花钱,买药看病是主要开销。

4、经常见不到儿子和孙子,你们想他们吗?

当然想啊,尤其是身体不舒服时,打电话时就偷偷掉泪,但没办法,孩子不出去打工就没法生活,我们不习惯也得习惯。

5、外出的孩子会时常打电话回来吗?还是你打电话过去?

有时实在心里发慌,会主动给孩子们打个电话,但是为了节省话费,常常将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6、过年的时候,孩子们都回来吗?

每年过春节孩子们回来,我们都很高兴,人也会精神很多,都忘记了累了。当孩子离去时,总要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汽车在山沟里消逝,才转身慢慢向家里走,会忍不住流泪。

7、平常除了劳作,都做些什么?

平常除了村里的几个老伙伴偶尔来串串门陪着聊聊天外,大多数时间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偶尔听听广播。白天还好过,晚上可就难熬了

8、家里有电视吗?

有是有,但是天一黑就躺下了,看电视也就是坐着,里面演啥也不知道。

9、平常闲下来时,会去村里其他人家串串门吗?

村里没组织啥老年人的活动,家里没有说话的人,闷得慌了,就到村里走走转转,遇到人就说上几句。相邻的都是些老人,每次聊的话题也是围着儿女转。要是谁的儿子女儿来电话说哪天要回来,周围的老人都很高兴和羡慕,大家就掐着手指头倒计时。

第五篇:留守老人访谈录

“百人访谈”

留守老人访谈录

四月七日,在北港镇贯青村党支部书记胡一枝的带领下,我来到了该村七组留守老人李连荣家,问候了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热情的倒了茶水,就坐下与我们交谈起来了。

我:您老人家多大年纪了,家里有哪些人。

李:我今年66岁,就我一个人在家,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孙子在外婆家读书。

我:你儿子、儿媳在哪打工,做些什么?

李:我儿子、儿媳都在江苏打工,卖谷酒。

我:他们多久回来一次?

李:只在过年的时候回来。

我:他们经常打电话回家吗?

李:一般不打电话。

我:你们的关系和睦吗?

李:关系是好啊,就是他们太困难。

我:您的身体状况如何?

李:就是身不好啊,脑袋年轻时摔成重伤,留下了后遗症(并要笔者用手摸,确实有明显凹处),腰也有损伤,平时很疼。

我:这么严重,咋不去医院治疗?

李:哪来的钱哟。

我:您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吗?

李:参加了,就是没有钱啊,平常只能吃止痛片。我:你儿子、女儿不寄钱给您吗?

李:儿子身体也不好,做房子欠了十几万的帐,在外面生意做得不好,基本上没汇过钱,女儿是出了嫁的人,条件也差,也就是过年回来的时候把千把元钱给我。我:政府对你有没有照顾?

李:政府给我办了低保,去年我老脚(丈夫)死了,不晓得还有没有?

我:您老人家本人的低保补助不会取消,请放心。对你这样的状况,您的邻居、亲戚朋友帮过您吗?

李:病重不能起床的时候,住在附近的侄孙照顾一下,今年姨崽把了300元,姨姐把了200元,二个侄女一个把了100元。

我:您感觉到生活困难吗?

李:非常困难啊,我自己又不能养猪、种菜,更谈不上作田。

我:您的生活有规律吗?

李:哪有个么规律啊,饿了吃一餐,反正一餐又吃不了多少。

我:您信教吗?

李:10多年前信过,现在没信了。

我:怎么不信了呢?

李:过去听说信教可以整病,就信起来了,结果信也是病,不信也是病,干脆就没信了。

我:您平时的活动是看电视还是打牌?

李:有线电视要300多元(指数字电视),没钱交,没电视看,平时就是到左右隔壁串串门,聊聊天,偶尔打次把牌,也是打一元的。

我:您认为幸福的生活是怎样的?

李:不受气,有饭吃,身体好。

我:您需要政府给你什么样的帮助?

李:要是能帮我整病,给我多一点照顾就好啊。

我:您老人家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我会向上认真反映的,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您老人家也要和你的儿子、女儿多沟通,要他们多关照一点。

李:感谢你啊,是啊。

小结:

1、老人病痛缠身,生活艰难,精神孤戚。

2、子女经济条件很差,但也没有尽义务。

3、政府、社会应给予更多更周的关照。

通城县住建局:吴水平

二○一一年四月七日晚

下载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

    农村留守老人5篇

    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在何方? 一个个年轻人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城市“寻梦”;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守望。这些孤独身影,就是他们留守家园年迈体弱的双亲。留守老人们......

    关爱留守老人儿童

    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共度“三·八”国际妇女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旧州镇乐源乐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老......

    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龚兴虎樊城区青泥湾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不断增多,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出现了许多 “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留守孩......

    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对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东坪中学1010班王诗怡 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目前媒体与政府、学者大多在关注民工的生存状态,而对于更多的滞留在农村的民工家......

    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1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调研 ——以xx村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现在在农村仅凭耕种所得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