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
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
应的原因及对策
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2007-12-16 13:02: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2)作为法律职业,检察官与法官、律师等一样,具有法律职业的共性,应受过专业系统的法律职业教育和训练,同时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当前,检察干警虽具备检察官资格但办案能力较弱,而另一些检察干警虽有较强的办案能力但在短期内却难以具备资格,即检察官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不相适应的现象在各级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阶段性的学历要求,使检察干警的履职资格处于不平等状态。
新《检察官法》颁布实施前后,具备检察官资格的要求各不相同,1994年以前,干部身份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即可任命检察官法律职务。1994年以后,任命检察官法律职务要求学历必须是大专以上文化,检察干部任命法律职务,只要参加高检院统一组织的初任检察官考试就可。《检察官法》出台后,2002年首次确定检察官必须具备本科学历,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被任命为检察官。由于以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使检察干警接受学历教育、钻研法律业务的激情和紧迫性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也使现有的干警具备检察官资格存在结构性落差。
现在,检察机关高学历者多为年轻干警,法律知识理论较强但实践经验较差,多数干警还在为取得检察官资格而在司法考试的独木桥上苦苦探索;年龄
大的干警由于较早就具备了检察官资格,因而学习动力不足,法律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直接限制了履职能力的发挥。
二、岗位锻炼的性质不同,使检察干警履职水平处于高低不均的状况
工作岗位的不同,从事法律业务需求的不同,干警履职能力就会有较大的区别。轮岗、交流到业务科室工作的时间少而短,是部分具备检察官资格的检察干警办案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长期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从事的都是综合性工作,缺少在办案一线的锻炼,一旦轮岗交流到业务部门工作,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同志,适应能力、接受能力与年轻同志相比都要逊色得多,因而短时期内要迅速提高自身办案能力确实有点勉强。加之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轮岗交流到业务科室的机率与业务科室的干警交流到综合科室的机率要低得多,因此在法律履职方面的能力就有差别。
三、检察官准入制的设置过高,使
检察干警跨入“门槛”具备资格的难度加大。
按照《检察官法》的要求,从事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本科学历和检察官资格,而要想取得检察官资格,只能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这个唯一途径,目前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难度,录用率的偏低,严重约束了检察官准入的广度和深度。加之各级检察院对初任检察官的采用,按照德才兼并备的标准,采取严格考核的方法,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并且具备检察官条件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致使大批工作在一线的干警既要为应付大量、繁重的事务而埋头工作,又要抽时间复习钻研法律书籍为早日具备检察官资格而苦学,这批虽不具备资格的干警在工作实践中多数都是各科室的业务骨干,由于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直接限制了他们在办案、出庭等方面的能力,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的差别就不言而喻了。
针对上述问题,检察机关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对检察官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问题加以认真研究,才能弥补当前在检察队伍形成的“代沟”,推动检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笔者建议:
一、建立机制,激发干警学习激情,以资格考试为平台努力提高检察官履职能力
认识是前提,机制是保障。为确保干警尽早地取得检察官资格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各级基层检察院要对参加司法考试的干警在经费、时间、任用上应给予鼓励性的保障措施,形成学习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努力营造有利于学习成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营造尊敬检察职业、尊重检察工作、争当检察人才的良好环境,促使检察干警热爱本职工作,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成为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保持检察工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解决检察机关中存在的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检察机关的竞争上岗时,应把工作实践
作为竞岗的一项必要条件,作为衡量干警履职能力大小的前提,激发全院干警的学习积极性。坚持高起点,鼓励和培养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
二、增强意识,培养检察干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检察官的责任意识不仅要从专业知识中吸取,还要从不断扩大知识面,关心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懂得社会的“大事”“大道理”开始培养。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社会,服务于社会,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检察工作的复杂性,如果检察官没有用广博知识武装起来的“复杂”头脑,就不能对社会形成深刻的认识,如果不具有一定的社会洞察力,就形不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因此,检察官不仅需要掌握职业所要求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综合知识,洞悉社会发展变化,倾心地关注国家和社会命运,承担起一份特殊的社会和历史责任。称职的检察官
必须在履职能力方面,具
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
第二篇: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
作为法律职业,检察官与法官、律师等一样,具有法律职业的共性,应受过专业系统的法律职业教育和训练,同时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当前,检察干警虽具备检察官资格但办案能力较弱,而另一些检察干警虽有较强的办案能力但在短期内却难以具备资格,即检察官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不相适应的现象在各级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阶段性的学历要求,使检察干警的履职资格处于不平等状态。
新《检察官法》颁布实施前后,具备检察官资格的要求各不相同,1994年以前,干部身份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即可任命检察官法律职务。1994年以后,任命检察官法律职务要求学历必须是大专以上文化,检察干部任命法律职务,只要参加高检院统一组织的初任检察官考试就可。《检察官法》出台后,2002年首次确定检察官必须具备本科学历,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被任命为检察官。由于以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使检察干警接受学历教育、钻研法律业务的激情和紧迫性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也使现有的干警具备检察官资格存在结构性落差。
现在,检察机关高学历者多为年轻干警,法律知识理论较强但实践经验较差,多数干警还在为取得检察官资格而在司法考试的独木桥上苦苦探索;年龄大的干警由于较早就具备了检察官资格,因而学习动力不足,法律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直接限制了履职能力的发挥。
二、岗位锻炼的性质不同,使检察干警履职水平处于高低不均的状况
工作岗位的不同,从事法律业务需求的不同,干警履职能力就会有较大的区别。轮岗、交流到业务科室工作的时间少而短,是部分具备检察官资格的检察干警办案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长期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从事的都是综合性工作,缺少在办案一线的锻炼,一旦轮岗交流到业务部门工作,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同志,适应能力、接受能力与年轻同志相比都要逊色得多,因而短时期内要迅速提高自身办案能力确实有点勉强。加之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轮岗交流到业务科室的机率与业务科室的干警交流到综合科室的机率要低得多,因此在法律履职方面的能力就有差别。
三、检察官准入制的设置过高,使检察干警跨入“门槛”具备资格的难度加大。
按照《检察官法》的要求,从事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本科学历和检察官资格,而要想取得检察官资格,只能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这个唯一途径,目前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难度,录用率的偏低,严重约束了检察官准入的广度和深度。加之各级检察院对初任检察官的采用,按照德才兼并备的标准,采取严格考核的方法,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并且具备检察官条件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致使大批工作在一线的干警既要为应付大量、繁重的事务而埋头工作,又要抽时间复习钻研法律书籍为早日具备检察官资格而苦学,这批虽不具备资格的干警在工作实践中多数都是各科室的业务骨干,由于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直接限制了他们在办案、出庭等方面的能力,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的差别就不言而喻了。
针对上述问题,检察机关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对检察官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问题加以认真研究,才能弥补当前在检察队伍形成的“代沟”,推动检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笔者建议:
一、建立机制,激发干警学习激情,以资格考试为平台努力提高检察官履职能力
认识是前提,机制是保障。为确保干警尽早地取得检察官资格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各级基层检察院要对参加司法考试的干警在经费、时间、任用上应给予鼓励性的保障措施,形成学习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努力营造有利于学习成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营造尊敬检察职业、尊重检察工作、争当检察人才的良好环境,促使检察干警热爱本职工作,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成为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保持检察工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解决检察机关中存在的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检察机关的竞争上岗时,应把工作实践作为竞岗的一项必要条件,作为衡量干警履职能力大小的前提,激发全院干警的学习积极性。坚持高起点,鼓励和培养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
二、增强意识,培养检察干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检察官的责任意识不仅要从专业知识中吸取,还要从不断扩大知识面,关心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懂得社会的“大事”“大道理”开始培养。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社会,服务于社会,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检察工作的复杂性,如果检察官没有用广博知识武装起来的“复杂”头脑,就不能对社会形成深刻的认识,如果不具有一定的社会洞察力,就形不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因此,检察官不仅需要掌握职业所要求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综合知识,洞悉社会发展变化,倾心地关注国家和社会命运,承担起一份特殊的社会和历史责任。称职的检察官必须在履职能力方面,具有政治家的责任和社会精英的见识,唯此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具备公平、正义、人权等基本素质。
三、适时引进、培养各类人才,为充实检察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积极协调理顺地方与系统在人事管理上的双重管理关系,在检察机关人员紧缺的条件下,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着重对基层检察干警工作实践的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如:培养干警速记、审讯技巧、司法务实能力等,拓宽干警知识面;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检察院工作,解决检察队伍
第三篇:检察官履职能力与履职资格不相适应的原因及对策
作为法律职业,检察官与法官、律师等一样,具有法律职业的共性,应受过专业系统的法律职业教育和训练,同时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当前,检察干警虽具备检察官资格但办案能力较弱,而另一些检察干警虽有较强的办案能力但在短期内却难以具备资格,即检察官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不相适应的现象在各级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阶段性的学历要求,使检察干警的履职资格处于不平等状态。
新《检察官法》颁布实施前后,具备检察官资格的要求各不相同,1994年以前,干部身份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即可任命检察官法律职务。1994年以后,任命检察官法律职务要求学历必须是大专以上文化,检察干部任命法律职务,只要参加高检院统一组织的初任检察官考试就可。《检察官法》出台后,2002年首次确定检察官必须具备本科学历,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被任命为检察官。由于以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使检察干警接受学历教育、钻研法律业务的激情和紧迫性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也使现有的干警具备检察官资格存在结构性落差。
现在,检察机关高学历者多为年轻干警,法律知识理论较强但实践经验较差,多数干警还在为取得检察官资格而在司法考试的独木桥上苦苦探索;年龄大的干警由于较早就具备了检察官资格,因而学习动力不足,法律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直接限制了履职能力的发挥。
二、岗位锻炼的性质不同,使检察干警履职水平处于高低不均的状况
工作岗位的不同,从事法律业务需求的不同,干警履职能力就会有较大的区别。轮岗、交流到业务科室工作的时间少而短,是部分具备检察官资格的检察干警办案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长期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从事的都是综合性工作,缺少在办案一线的锻炼,一旦轮岗交流到业务部门工作,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同志,适应能力、接受能力与年轻同志相比都要逊色得多,因而短时期内要迅速提高自身办案能力确实有点勉强。加之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干警,轮岗交流到业务科室的机率与业务科室的干警交流到综合科室的机率要低得多,因此在法律履职方面的能力就有差别。
三、检察官准入制的设置过高,使检察干警跨入“门槛”具备资格的难度加大。
按照《检察官法》的要求,从事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本科学历和检察官资格,而要想取得检察官资格,只能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这个唯一途径,目前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难度,录用率的偏低,严重约束了检察官准入的广度和深度。加之各级检察院对初任检察官的采用,按照德才兼并备的标准,采取严格考核的方法,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并且具备检察官条件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致使大批工作在一线的干警既要为应付大量、繁重的事务而埋头工作,又要抽时间复习钻研法律书籍为早日具备检察官资格而苦学,这批虽不具备资格的干警在工作实践中多数都是各科室的业务骨干,由于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直接限制了他们在办案、出庭等方面的能力,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的差别就不言而喻了。
针对上述问题,检察机关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对检察官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问题加以认真研究,才能弥补当前在检察队伍形成的“代沟”,推动检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笔者建议:
一、建立机制,激发干警学习激情,以资格考试为平台努力提高检察官履职能力
认识是前提,机制是保障。为确保干警尽早地取得检察官资格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各级基层检察院要对参加司法考试的干警在经费、时间、任用上应给予鼓励性的保障措施,形成学习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努力营造有利于学习成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营造尊敬检察职业、尊重检察工作、争当检察人才的良好环境,促使检察干警热爱本职工作,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成为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保持检察工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解决检察机关中存在的履职资格与履职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检察机关的竞争上岗时,应把工作实践作为竞岗的一项必要条件,作为衡量干警履职能力大小的前提,激发全院干警的学习积极性。坚持高起点,鼓励和培养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检察机关的要求。
二、增强意识,培养检察干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检察官的责任意识不仅要从专业知识中吸取,还要从不断扩大知识面,关心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懂得社会的“大事”“大道理”开始培养。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社会,服务于社会,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检察工作的复杂性,如果检察官没有用广博知识武装起来的“复杂”头脑,就不能对社会形成深刻的认识,如果不具有一定的社会洞察力,就形不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因此,检察官不仅需要掌握职业所要求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综合知识,洞悉社会发展变化,倾心地关注国家和社会命运,承担起一份特殊的社会和历史责任。称职的检察官必须在履职能力方面,具有
政治家的责任和社会精英的见识,唯此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具备公平、正义、人权等基本素质。
三、适时引进、培养各类人才,为充实检察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积极协调理顺地方与系统在人事管理上的双重管理关系,在检察机关人员紧缺的条件下,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着重对基层检察干警工作实践的技能培
训上下功夫,如:培养干警速记、审讯技巧、司法务实能力等,拓宽干警知识面;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检察院工作,解决检察队伍高素质人才匮乏,扩大检察官的有效来源;采取政法机关内部交流、向社会公开招录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等方式补充进检察机关,解决检察官资格问题;加大检察官内部人员交流的范围,使检察机关的人员始终保持进出平衡,在人员上不发生大的“断层”;继续保持检察机关“师傅制”“搭档制”等光荣传统,并形成一种人事管理制度,新同志到检察机关安排在独立的工作岗位后,要指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搭档,在工作实践中言传身教、互助、互补,真正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
第四篇:履职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校辅导员的履职能力来自何处
履职能力指履行岗位职责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包括承担某职位的资格与能力,即担当某职位工作的最基本(最起码)要求,其中,任职资格一般包括:工作行为、经验、关键知识、关键技能等内容。一般在学习中孕育,在思考中萌发,在实践中产生!2011年9月,我来到学校,成为了一名辅导员。半年多的工作经历与历练,使我不但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使我对今后的辅导员工作充满了信心。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团体,既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更需履行专业导师和辅导员的双重职责,如何明晰双重身份、发挥多元效能,使得自身工作能够得心应手是衡量辅导员履职能力的重要指标。我觉得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需要做好一下几点工作:
一、准确定位角色
对于一名年轻教师,辅导员工作最能历练人,最能使我们快速成长、尽早成熟。尽管在高校而言,辅导员是个小角色,但是小角色也有大舞台,关键就在于怎样定位角色、怎样看待学生、怎样展开工作。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更是他们生活道路上的领路人。尤其是当今90后的大学生优越感比较突出,这就要求辅导员能在认识上、生活状态上和行为习惯上,给他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记得在一次工作交流会上,与会者在谈到《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的时候就讲到,大学辅导员在面临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抓好“三个环节”、具备“三种意识”、培养“三心”,从艺术层面处理好周边事物。即辅导员首先要明白干什么、靠谁干、怎样干,在工作中时刻牢记专业与学科意识、规划与发展意识、问题与成就意识,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信心、恒心、平心。过去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同其他职业相比较,具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只有把握方向、准确定位才能干好这一行。
二、讲求工作策略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面对的是一批有别于本科层次的学生,虽然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生在成绩上与本科生的距离,但却绝不能因此默认他们在人格上有差异。在工作中我发现,成绩的不理想常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有期待的学生心理上已经烙下自卑的印记,以往的经历使他们不愿也不敢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的亮点;另一种是确有顽劣倾向的学生自进校起便或盲目或荒唐的度日,要么浪费父母的钱来掩饰自己在精神上的空虚,要么用触犯校纪校规的肢体语言来宣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基于这些现象,我们辅导员该如何面对,这是很棘手的问题。在本校举办的一次工作交流会上,一名心理学教授做了《基于我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报告,其中指出:对待我校的学生应当讲求“认真对待,放心工作”的策略,即要对学生既有严肃的一面又要有宽容的一面。在具体的方法中提到可以在班级干部选配时考虑选择与个性互补的同学担任主要负责人,在班级干部协作中要讲求“去中心、多元化、反权威”,从而建设一个积极向上和凝聚团结的班级。
三、不断充实自我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全面细致的育人工程,具体的工作除了思想教育和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外,还要与各方面人员沟通协调,并且要有扎实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职业规划指导技巧,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在辅导员工作交流会上,两位来自兄弟院校的辅导员老师就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与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其中潘老师强调了建设班风班规问题。一个班级的内务直接反应了班级风气又直接联系到同学的自制力,所以每当新班级第一次整顿内务时,辅导员老师都会亲手把床面为他们整理好,每天都要勤查宿舍内务卫生,一连坚持几个月,以至培养习惯。杨老师强调了辅导员要用尽量多的时间去尽快熟悉每一个人,特别是孤僻、纪律差和个性张扬的学生,解决了这些学生的问题就把班级里百分之八九十的问题都解决了。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性和面对学生群体的复杂性,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是根本不存在的。做学生工作,需要用心学习、不断思考,选择当了辅导员,就是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生活。面对一群既懂事又不懂事的学生,我们需要时刻有所心理准备,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勤奋学习、逐渐成长,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履职能力
我的履职能力从哪里来
履职能力是履职岗位职责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履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我们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自己所承载的工作或任务,作为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履职能力应该从爱岗敬业、不断学习、脚踏实地三个方面来提高。
一、爱岗敬业。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体现了对本职岗位的珍惜,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做到敬业,首先要“干一行,爱一行”。一个人只要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他的身心才会融于工作中,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李素丽是公交车售票员,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在总编室审片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要做到合格的审查好片子,要与时俱进,要随时了解播出政策。因为是教育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要符合教育的宗旨,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国家的教育方针,什么样的内容是可播的,什么样的内容是不可播的,必须要严格审查,严格把关,这样才不出纰漏、不出差错。一旦禁播的节目没有审查,拨出去,损失将无法挽回。这样的风险每天都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每天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而细致的审查好每一期节目、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只有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才会使自己自己真正的做到爱岗敬业。我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增长经验,细致的审查好每一期节目,严把质量关,力争在工作中不出差错。
二、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学习是事业的基础,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节目播出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我台的形象和声誉,因此我的履职能力应该体现在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善于从审片中不断地查找问题,并及时纠正。如果要达到不出差错,做到准、快、好,要达到这个能力,就必须学习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学习和跟踪先进的教育理念,熟练掌握设备。通过审查节目两年以来,使自己的思想意识提高了,眼界变得开阔了,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用心做事。认真,体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做人最怕应付,做事最怕敷衍了事。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一个人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会随时保持紧迫感,会经常思考、改进、完善工作方法。总编室的审片工作,天天和各种节目打交道,要确保每部片子的质量,就必须认真的做到脚到、眼到、手到、心到,做到每一部片子都一样对待,有领导检查和没有领导检查都一样。审片工作不能凑合,不马虎、不敷衍,严谨细致严把关,才能为教育电视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履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和先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创新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下一步打算自觉寻标达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为教育电视台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