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12浙江卷文言文
-
2012浙江卷 文言文
2012浙江卷 文言文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
2012江苏卷 文言文
2012江苏卷 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伯父墓表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 -
2012四川卷 文言文
2012四川卷 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 -
2012湖北卷 文言文
2012湖北卷 文言文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 -
2018年高考浙江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
-
2018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2018高考作文浙江卷解析(带范文) 一.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8高考浙江卷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
-
文言文短文阅读专题卷
文言文短文阅读专题卷 (一)宴子教太卜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
-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课外文言文译文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课外文言文译文
【甲】晋魏郡亢阳,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 -
2021浙江卷高考作文(最终5篇)
2021浙江卷高考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
-
语文(浙江卷)2008答案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一、作文 ( 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60 分)
1、(60分) 【提示写作重点:无论选择触摸都巿还是感受乡村,都需要揭示各自的环境的特点,各 -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点评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点评
李小勇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题型来开考。材料作文,是考生根据命题者给出材料和要求,来写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 -
英语(浙江卷)答案解析201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英语(浙江卷)
一、单项填空 ( 本大题 共 1 题, 共计 20 分)
1、(.5分) C 考查连词。根据题意可知,这里在讨论度周末的方式,且答语中谓语动词 -
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浙江卷)
LIFE OF A FANCY WORLDBiographyEarly life and career
E. B. White graduate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with a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in 1921. He picked up the nickn -
四川卷2012年文言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
江苏卷2012年文言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伯父墓表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 -
2013高考天津卷文言文翻译
姚敬恒先生事略
《李二曲集》中另外辑录前代讲学的各位士人,有的出于农工商贾之中,共编为一卷,用来勉励后学之人。以我最近所听到的一些事情来看,近来应潜斋的高才弟子有叫凌嘉 -
文言文复习卷(初二下)(合集)
文言文复习卷
21《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散尽),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流飘荡,任意东西。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多)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
2013江苏卷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
5、C
解析
制度
6、D
解析(1)体现的是清白(2)体现的是做事圆滑世故
7、A
解析
已经远远传播到了东吴一代。
8、
(1)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2)李丰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