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部编版三下第二单元
-
三下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三下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 一、研读教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6分)1.读拼音写词语。(8分)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6分)挨打(āi ái)闲散(sǎn sàn)似的(sì shì)
-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提升练习
第七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一、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细胞(bāo pāo)木雕(dāo diāo)紫檀(dán tán)光芒(máng wáng)
-
三下第二单元学习反馈试卷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学习反馈
班级姓名
一、选择正确的字,划“√”。
洗(澡操)向(住往)(艰坚)难(错措)误 敬(佩配)翅(膀榜)(曲屈)服(据剧)痛
二、比一比,再组词。
组第瓣状盼 阻弟辫壮扮 -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 主题训练卷
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35分)一、奇妙的世界:《我们奇妙的世界》(12分)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描写天空的奇妙。(5分)2.
-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测试A卷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A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7分)1.每组中有一个注音是错的,请找出来打“×”,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6分)(1)惠崇(chóng) 河豚(tún)
-
部编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
三下数学教案(一二)单元
青岛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教案(1、2单元) 姓名: 周村区凤鸣小学 第一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凤鸣小学周艳红 一、教学内容 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
北师大版三下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轴对称 对称是基本的图形变换,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
-
人教部编版版三下语文第八单元27《漏》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漏》单元第八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
-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测试B卷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B卷一、基础达标。(44分)1.下面带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豚(tún)伶俐(línɡ)电杆(ɡǎn)膜翅(mó)B.距离(jù)瞎子(xiā)紧挨(ái)缭绕(liá
-
部编版语文三下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2分)línghúnzhìhuìlùqŭdāndúgōngjiàngōuzhōu二、选择与填空。(选择题
-
部编版三下语文期末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8分)一、下面各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题目后面的“( )”里。(22分,第5题每小题1分,其他每小
-
部编版三下语文期末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29分)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1)“哼,能长(zhǎng cháng)多长(zhǎng cháng)?”小真问。(2)折(zhē
-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相应位置)1.(3分)毛泽东《沁园
-
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记忆”, 单元编排了两篇教读课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两篇自读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和一个写
-
2018年部编道法一下要点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看不见,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 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这是(风)。 2、我们可以和风儿一起玩什么? (玩风车,玩纸飞机,吹泡泡,放风筝) 3、制作一个小风
-
2017(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祖国之恋”,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