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必修1至必修5默写训练
-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训练
一、《蜀道难》
1、西当太白有鸟道,。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枯松倒挂倚绝壁。
二、《杜甫诗三首》
5、,孤舟一系故园心。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默写训练
2021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必上册理解性默写押宝卷(高二语文)《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孔子在《论语·
-
必修五诗歌散文默写
必修五默写
《归去来兮辞》
1、归去来兮,_________?既自心为形役,__________?悟已往之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2、_____________ -
必修1-5名句默写(精选)
必修二 (1)《诗经》两首 氓 1、《诗经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要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诗经 氓》中两次写车,一次喜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必修三默写3(大全)
必修三默写 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 , 。 2、穷饿无聊, ,, 。 3、死而死矣, ,层见错出, 。 , ! 4、所谓誓不与贼俱生, , 。 5、生无以救国难, 。(《指南录后序》) 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2、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必修四名句默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填空默写大全——必修四 1、夫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社稷之臣也。2、“______ ,______ 。”危而不持,______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_____
-
必修2默写测试(答案)
语文必修二默写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评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 -
必修四诗词名句默写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望海潮》 柳永 全文默写 ① 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万人家。 ② 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③ 运用数量词写景的
-
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
-
苏教版必修五名句默写范文合集
《必修五》名句默写 1、长安回望绣成堆 。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 。(苏轼)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陈情表》
-
必修二情境式默写
《氓》理解性默写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5
-
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默写(合集)
专题四字词、文学常识听写 《江南的冬景》:蛰居、槎桠、远阜、直截了当、(间或)jiàn/(间不容发)jiān、能饮一杯无、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雕像》等等 《西地平线上》:诳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二复习——默写练习 班级 姓名 《沁园春· 长沙》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2.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3. ,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 4.携来百侣曾游。
-
必修四默写 答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苏教版必修五背诵默写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必修5背诵默写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2.引壶觞以自酌,。,审容
-
语文必修二情景默写
必修二情景默写练习《氓》 1、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 。 , 。 2、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是 , 。 , 。 3、运用比兴手法描写女子年长色衰的诗句是 , 。 4、女
-
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精)
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姓名成绩 1、悟以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 2、渔阳鼙鼓动地来,。 3、酌酒以自宽,。心非木石岂无感?。 4、,访风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