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语文古诗文常考
-
高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
-
高中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2017-08-08 金考卷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
-
高中语文常考诗句(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
高惭离击筑,荆轲 -
高中语文考试常考成语及解释
高中语文考试常考成语及解释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
-
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技巧
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方法一、主语残缺类类型1:通过(经过)……,使……。修改方法:○1删去“通过、经过”等介词,使前一句动词性短语成为主语;○2删去后面的“使”,让“使”后面
-
108道常考的古诗文情景默写题
这108道常考的古诗文情景默写题,你都会吗?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
-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常考名句)
⑤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孔子语录》 ⑥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理由是:“宫妇左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右莫不
-
小升初常考的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填空大全
小升初常考的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
-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篇目重点常考语句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篇目重点常考语句汇编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Ⅰ.文言文部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
常用常考成语
2017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 目 录 第一章常用常考成语 第二章、《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第四章、常见文言实词120例 第五章、常见文言虚
-
常考词汇表
常考词汇表 A abandon vt. 丢弃;放弃,抛弃 aboard ad. 在船(车)上;上船 abroad ad. (在)国外;到处 absent a. 不在场的;缺乏的 abundant a. 丰富的;大量的 academic
-
常考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莎士比亚的三部传奇剧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仲夏夜之梦 “好来宝”是哪个民族的即兴诗:蒙古族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 “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
-
常考高频成语
高考常考高频成语,还不快背!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
-
常考词语
公务员常考词语辨析大全 1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2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
-
常考文言文
1. 酒以成礼 【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
-
常考歇后语(定稿)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
-
常考名词解释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