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钱塘江潮的诗
-
钱塘江潮的诗句[五篇模版]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 ——唐·王维 ★ 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 ——范仲淹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廊《忆钱塘》 ★ 海阔天
-
钱塘诗会策划
钱塘诗会 ——钱塘江风韵,万里送诗来。策划书 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扬帆文学社 活动时间:2011年3月 一. 活动主题:诗歌在身边 二. 活动目的:为了给激情四溢的我们一个展示青春
-
《浙江潮》(大全)
《浙江潮》 教材简析: “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课文带领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
-
浙江潮(教案)
《浙江潮》 教材简析: “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课文带领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
-
钱塘 诗词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
-
《浙江潮》 教学设计
浙江潮 主备人:秦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
-
《浙江潮》教学设计
《浙江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6个生字,主动积累“吞天沃日、若隐若现、人山人海”等词语。 2、背诵《浙江潮》,熟读《观潮》。 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结构严谨、
-
《浙江潮》教学反思
篇一、《浙江潮》教学反思范文在教学《浙江潮》一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认为本课的亮点之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
《浙江潮》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浙江潮》教学设计 酒泉市康盛小学殷玉芹 教学目标: 1、朗读《浙江之潮》,积累“雷霆、震撼、吞天沃日”等词语。 2、理解古文的意思,试与《观潮》对比
-
争联即景诗是《钱塘观潮》的和对
《红楼梦》争联即景诗的原唱是林亚清的《钱塘观潮》 文古清 2016-11-30 内容提要:本文论证了《红楼梦》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是清初蕉园诗社女诗人林亚清的《钱塘观潮》诗的集体
-
《浙江潮》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教材分析 《浙江潮》这篇课文的编排形式比较新颖,它的主体课文《浙江潮》是南宋文学家周密创作的《观潮》节选,不足80字。在这短短80字的文章中描写了潮来之时的形、色、声、
-
浙江潮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篇1:《浙江潮》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造美的精神素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素质
-
课文浙江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浙江潮》是一篇古文,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观潮》,文章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色。多场面描写,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原文还有水军
-
《浙江潮》教学反思(推荐5篇)
《浙江潮》教学反思 《浙江潮》有两篇课文——《浙江之潮》和《观潮》。前一篇是文言文,后一篇是现代散文。在教学《浙江之潮》时,我先让学生自读,然后找出中心句。这对于五年
-
钱塘社区妇联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大全
钱塘社区妇联工作汇报材料一、社区概况
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钱塘社区,东至三堡船闸,南至钱塘江,西至庆春东路,北至钱江路,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是一个纯商品房住宅社区,已建有 -
汉江潮文学社2010年春蕾活动计划书
汉江潮文学社2010年春蕾活动计划书汉江潮文学社今年下半年由于纳新、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大型活动仅仅进行了第十五次会员大会、歌词赏析会、中华文学发展史讲座等活动,但是
-
钱塘湖春行复习题
一、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二、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
-
钱塘湖春行中考题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