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
-
高中人教版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1-4(人教人教版)
《经济生活》复习指南(标示★的为复习的运用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
-
高三政治必修四主观题测试题范文
高三政治测试题(哲学主观题)2014-8-2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
-
高三政治必修2选择题训练
1.2012年1月1是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 -
政治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8.1《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
第八课 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构建生
-
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劝学(人教必修三)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三
《劝学》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3. -
人教必修3检测参考答案
2014届补习中心文言文单元求实检测题参考答案(必修3)
1、C、(A、dì应为tì/揭竿为旗B、藩篱、良将劲弩D、用心躁也度长絜大)
2、答案:C.(爱,吝惜;传,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
3、A、于是, -
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
-
人教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框:体味文化 学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 :文化的概念 ◇理解:文化的内涵能力目标: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
-
政治必修Ⅱ人教新课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级 基础达标1.下列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全
-
附中高三政治随堂测试(必修1-3)
附中高三政治随堂测试(必修1-3)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有些品牌白酒注重窖藏环节,根据窖藏时间的长短制定不同的价格。“白酒按年论价”,说明白酒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
教师寄语:当你还能飞的时候不要放弃飞,当你还有梦的时候不要放弃梦!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1、企业 (1)地位:是市场经济
-
人教必修4模块综合复习教案
嘉兴英语教学网 www.xiexiebang.com 收集整理 欢迎使用 Book 4 Unit 1 1. (跟着简研究大猩猩的路线follow),our group are going to visit them in the forest. 2.She spent ye
-
人教必修三历史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
-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教案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Ⅰ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Goals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Talk about difficulties in la
-
高三政治
政治: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1、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
-
高三政治
2012年秋高三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C.
-
高三政治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必记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通货膨胀 (1)含义: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原因:根本原因:社会总供给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