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苏教版语文上册练习三
-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会书写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
-
新苏教语文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习题练习
七年级诗词大赛初赛 一、 直接默写; 1. 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 2.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________
-
练习三 教后反思
《练习三》教后反思:“读书做记号”开学时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就学过了,课堂上做了简单回顾后就让学生预习了第15课《说勤奋》,从交流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这些记号掌握的比较
-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一、贴春联。(10分)
贴春联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讲究,上下联的相等,相当,读起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吧!
1、绿柳舒眉辞旧岁,。我 -
苏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Microsoft_Word_文档_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二年级语文大朗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 -
苏教语文八下5.22《散步》同步练习9
《散步》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注音(4分) 霎时( ) 分歧( ) 酷冬( ) 熬过( ) ....2、理解句子含义(4) ①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苏教语文八下4.16《孔乙己》同步练习11
《孔乙己》同步练习【课内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唐( ) 附和( ) 不屑置辩( ) ...阔绰( ) 羼水( ) 戕害(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认为不值得争辩。( ) ②自以为纯洁
-
苏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一、 二单元练习
一 二单元练习姓名:一、听写词语 20个
二、写出以下省份的简称
福建广西广东
浙江河北山东
你还能再写出3个吗?
三、组词
系:露:
组资练
祖姿炼
四、句式训练
1、我轻 -
二年级语文上册 假如练习人教新课标
假如习题精选 一、根据课文内容说话 我给小树画太阳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小鸟画谷粒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西西画双腿是为了____________
-
苏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双桥中心学习二〇一八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罗倩雯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主要工具,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语文是一门思
-
苏教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2006-2007学年语文第九册(苏教版)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 -
苏教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词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婆(婆婆)(外婆)(苦口婆心) 绿(绿色)(绿叶)(绿灯)(绿叶成阴)邻(邻居)(邻里)(邻国)(左邻右舍)居(居住)(居民)(居所)(后来居上)替(替身)(替换)(替代)(包办代替)您(您好)(您早)领(带领)(领带)(头领)(领头)(心
-
苏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集体备课就是年级组内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
-
苏教牌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苏教牌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
苏教《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8
二、 阅读提升 (一)、阅读文字,完成各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
-
关于苏教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 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2、 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3、 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
-
语文上册错题练习
一、选词填空。 闲暇 闲居 悠闲 忙里偷闲 1、待在家里没有工作做。 ( ) 2、闲暇安适。 ( ) 3、在忙碌中抽出一点空闲的时间。 ( ) 4、空闲的时间。 ( ) 分析与措施: 这道题中“忙里
-
苏教7上语文赏析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