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如何让学生能够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送孟浩然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3、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
-
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品赏析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 -
送孟浩然之广陵[精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
-
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送孟浩然之广陵》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合集19篇)
篇1:《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案 执教:张玉琳 教学目标: 1、 能朗读全诗,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 通过联想和练笔,感受诗人与朋友间难分难舍的友情。 3、 能在整体朗读的基础上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 一、 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 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同学们静静的听。(出示课件,配乐)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一、 导入 1、回忆学过的送别诗《赠汪伦》,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赞美了李白和汪伦之间伟大的情谊,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齐读课题。 2、介绍李白——李白是一位热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字,学会写“孟、浩、陵、辞、唯”五个字,掌握字型。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理解、感悟古诗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从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代,交通
-
《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大全]
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阳春三月,到处是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一派春意盎然的热闹景象。这天,我和好朋友孟浩然到郊外踏青。正走着,忽然,我感觉到孟浩然正盯着我发呆,感到奇怪,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安芳小学 黄冬梅 1. 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
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中的一首古诗。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