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咏物诗鉴赏导学案
-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1、,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
咏物诗鉴赏教案(范文模版)
“咏物诗鉴赏”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
-
咏物诗鉴赏专题——一草一物皆有情(教学案)
一草一物皆有情 ——咏物诗鉴赏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技巧。 一、猜猜诗中所咏为何物?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
-
11咏物诗四首学案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2013届高二年级语文学案唐诗宋词选读之咏物诗(共6页)
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诗”(1)
◆课前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诗的一般特征。 2.了解咏物诗 -
咏物诗的鉴赏(共5篇)
咏物诗的鉴赏
一、定义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二、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 -
咏物诗鉴赏2011.11.19(共五篇)
咏物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一、什么是咏物诗 咏物诗指那些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某
-
(教师)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导学案
古诗表现手法鉴赏导学案 表现手法分类 1.衬托(正衬、反衬) 2.用典 3.对比 4.象征 5.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点面结合 6.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7.借景抒情 、借事
-
咏物诗教学案(教师用)
27中高三语文备课组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系列四咏物诗
咏物诗鉴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一、名句填空 -
送别怀人类诗歌鉴赏导学案
送别怀人类诗歌导学案 一、 送别诗基本知识 1、送别习俗: , , 。 2、送别诗标题常含“ ”、“ ”、“ ”、“ ”等字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括景物特征。 2.品味景象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3.了解鉴赏景物形象的常见题型并掌握其答题方法。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1.景
-
(教师)古诗鉴赏 描写手法导学案★
古诗描写手法鉴赏导学案 答题步骤: 1.找准描写的手法(细节描写、白描与工笔、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2.结合相关诗句简要
-
咏物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侧重于托物言志)
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对春天的喜 -
咏物诗
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1、求其“形似”
-
咏物诗
咏物诗 教学目标 :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内容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 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
-
咏物诗
万水千山总是情——咏物诗鉴赏 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
-
咏物诗
选修一第一单元 11、咏物诗四首 教学设计 广州市八十六中 宋玲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3、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
-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