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
诸葛亮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Dan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
-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的原文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
诸葛亮《诫子书》心得(最终定稿)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启示 工商147班 0140952 于师蕊 无古不成今,观今宣鉴古。大凡管理有成者,无不精于以史为鉴。而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
-
诸葛亮诫子书与曾国藩诫子书比较(最终定稿)
诸葛亮《戒子书》解读: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 -
诸葛亮诫子书(5篇范例)
诫子书(诸葛亮作品) 诸葛亮诫子书即诫子书(诸葛亮作品)。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
-
诸葛亮诫子书译文及分析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的《诫子书》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本内容由小编跟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学习与借鉴!诫子书原文:两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
六年级传统《诸葛亮诫子书》教案
基于小组合作的自主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诸葛亮》之《诫子书》教学设计 郭宜敬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借助预习案,读通“人物剪影”和《诫子
-
诫子书诸葛亮原文与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
诫子书 翻译 和解词
诫子书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 ,号 。 时期蜀汉 、 。二、注解 1.诫: 2.书: 3.夫(fú): 4.静: 5.淡泊: 6.无以: 7.明志: 8.明: 9.致远: 10.致: 11.广才: 12.淫慢: 13.励精: 14.险躁: 15.
-
诫子书文言文翻译(精选五篇)
导语: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诫子书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诫子书文言文翻译诫子书两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
-
诫子书原文以及翻译(推荐5篇)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以及翻译,欢迎阅读。诫子书两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
-
周公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周公诫子》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
诫子书
诫子书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其问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成为后代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二、学情分析
-
诫子书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
-
诫子书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
诫子书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会划分停顿,读出文言的韵味。2.精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说出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的条件。 3.研读课文,能说出“静”的含义. 4.背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