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浙江省高考语文背诵
-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附: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
1、《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
(2)《克己复礼》——12.1、3.1、16.2、13.3章
(3 -
2012年浙江省高考古诗文背诵内容(全)
2010年浙江省高考古诗文背诵重点内容 一、《论语》选读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高中部分】 【高一第一学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
山东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2014
2014年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 文言诗文指定背诵篇目 【初中部分】 1. 孔子语录 《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
浙江省高考语文背诵课文全部
浙江省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全文(根据2009年《考试说明》) (一)古文(12篇) 一、《论语》选读背诵基本篇目 1、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材料
201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
2012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2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评析【字体: 最大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 (右键暂停)
发布日期:【2012-7-30】 人气:1423
吴祖万
(浙江省丽水中学浙江 丽水323000)
摘 要:2012年浙江省语 -
2013广东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文言文(11篇) 1.《论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高考背诵(5篇)
泥潭自有洁花开(爱国篇) 英雄每多屠狗辈,侠女自古出风尘。即便出身乐籍,沦落风尘,也丝毫不能阻止她们的梦想在泥潭之中开出圣洁的白花。为国守节和保家卫国的梦想会平等对待每一
-
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附: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红色部分为笔者根据要求而整理的篇目)
1、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
(2)《克己复礼 -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附: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1、寡人之于国也
2、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
3、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而后乃今将图南”)
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 -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附: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 (一)古文(12篇)1.《论语》—— 一、为政以德 2.1 2.3 13.6 16.1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克己复礼 12.1
-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2009 【权威解读】1、“绿叶” 儿子(女儿)、学生、游子、赤子„„ 2、“根” 母亲、老师(教练)、家乡、祖国„„ 3、“绿叶对根的情意” 母子情(亲情)、师生情、桑梓情(热爱家乡、
-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压轴卷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 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倭寇(wō) 甄别(zhēn) 削苹果(xuē) 长吁短叹(x
-
2012年高考经典背诵作文
1.为生命着色生命本来无色无味,淡白如水,但是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都会挥动那神奇的生命画笔,把它描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我佩服徐志摩的才思泉涌,“轻轻的来,轻轻地走,挥一挥
-
高考英语写作背诵
高考英语写作背诵范文10篇
范文(一)
辩论发言稿,你可任意选择正方或反方拟一篇发言稿,词数100左右。
话题:家用小汽车普及问题
正方
反方
1.应大力发展、加速普及。
2.可促进国家 -
高考词汇背诵每日100
高考词汇每日背诵(第一天) 1. abs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solu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bsor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bstract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
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4篇)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前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