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醉白池导游词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l644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建。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而以“醉白”为池、园名。
全园占地80亩,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明、清松江府属各县乡贤名士百余人之画像,刻画甚工。园内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
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第二篇:醉白池导游词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l644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建。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而以“醉白”为池、园名。
全园占地80亩,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明、清松江府属各县乡贤名士百余人之画像,刻画甚工。园内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
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第三篇:醉白池记的杂文随笔
最近我的老电脑终于熬不住岁月的摧残,经过了几次蓝屏之后,大修无益,拿着只有8G的小优盘把硬盘里面的文件一点一点运输出来,其中除了视频文件之外,最大的莫过于我的“出游活动”文件夹里的照片了,每次出去旅行之后,就会把所拍所感一股脑的全部放进文件夹里面。
其实我一直有个顾虑,怕我有一天或多或少的失去记忆,那么我所经历的那些,我所感受到的那一切都变成了转瞬即逝的小雪花,融进了深不可测的记忆深渊之中,那一刻,丧失了这些赖以生存的缓存之后,我怕是将不再是之前的自己了。朋友们听我说起这个顾虑时,总是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但是每次翻出之前的照片,看着照片里的人物和场景,虽然总有些许暖流穿过心头,但是完整的感受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文件夹里的游记数量并不多,我本是一个不太爱旅游的人,或者是压根就不愿踏出家门,我时常将它称之为寂寞圣哲的独自思考,但每次话音未落总是被我的好友大茶嘲笑。大茶是个特别爱旅游的人,她和我正好相反,每年定期的旅行计划让她几乎走完了祖国和东南亚的大江南北,可谓是上刀山——爬雪山,下火海——穿大漠,我一直很佩服她的脚程,虽然看似柔弱小女生,但却每次都能远远把我甩在身后。
我差不多大半的游记都是被她“蛊惑”之下随着出门,一趟下来,对于我这种长久微信步数不过一万,出门总是挑有轮子坐的人来说,筋疲力尽,腰酸背疼,但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乐趣在其中。
醉白池,位于松江,谢天谢地,九号线可以直达这座江南园林,当时和她一起去时,正逢2月暖冬,不贵的门票加上晴朗无云的天气,总是让人心情大好。和众多的园林一样,看似占地面积不大的小院之中,确是五脏齐全,有山有水有古亭,小河边还停着几艘画舫,画舫之中还不时地飘出小曲,若不是自己裹着的棉袄有现代拉链,恍惚间感觉我成了穿越回到了明清时代的贵公子。
走在碎石路上,一旁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盆景,有枝叶枯黄却似垂柳的小盆栽,有如如来大佛手指状的假山石,还有一些难以意会的莫名方物,一旁是零零星星盛开的小梅花,虽然稀稀拉拉,却是别有一种风骨蕴含其中的样子。这等好景色,拿着手机,自然啪啪啪的开始拍起来。
大茶这时却仔细的盯着枝头的小梅花,阳光撒过她的额头,让她眯起了眼睛,不自觉地撅起了嘴巴,好似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我看着既奇怪又好笑,问她在看什么,她依然盯着小梅花:“我在看春天的到来。”
“噗嗤……”我笑出声来。听见我的笑声,她转过头来,义正言辞的对我说,“你别笑,每逢季节变化,出去旅游的时候很能感受这种季节的转换。特别是像你这种常年两点一线的人来说,就是该好好的出去走走,今年六月毕业旅行我准备去戈壁滩骑骆驼,冬天再去北方看雪,到时候你要是也去……”
“别人都是夏天去北方避暑,冬天去南方暖和,你怎么还反着来?”面对我的疑问,她毫不在意地回答到:“那这和空调房里有什么区别,既然好不容易攒够钱出去一趟,当然是要好好享受一下极致。”或许这就是我和她的最大区别,每年的旅行费用仔细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她平时勤工俭学的钱大半都是交代在这里面了,对于这种旅行的强烈愿景,我怕是远远不能及的,我微笑着摇了摇头。
随着文件复制的进度条逐渐填满,醉白池拍的照片的文件夹也成功地传送进了新电脑之中,绿色的进度条撞上了前方的小框,嗖的一下消失了。“是不是少复制了,没有了吗?”我疑惑地重新打开原来的文件,审查过后看来的确这是最后一份了。
回头想想,自从那天之后,也少有时日再聚在一起,虽然两家不足半小时的步程,却总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前去,甚至每次打开微信都不知道该发些什么开启话题,有时我常常觉得,对我而言,最大的顾虑或许不是因为失忆而忘记,而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让我忘记了当初的感觉,“呐,为什么我没有了当初看到一条笑话就随手摇给她的冲动?”
过年的时候,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庆贺一年的工作总算到了头,我不经意的问起大茶的夏冬之旅,她还是依然如旧,一边眉飞色舞的讲述着旅行过程中各种奇闻趣事,一边划着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她和我电脑里出游文件夹里的她没有什么不同,总是摆着奇特的造型,似乎又是在想着什么奇怪事情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她的造型的另一边总算有了一个帮衬。
“呐,明年五一放假,我们准备去桂林看山水,你抓紧找个女朋友,这样咱们就可以四个人一起组团去了!我和你说哦,我特别安排了有看溶洞的景点,这个溶洞……”
我微笑着摇摇头,“这么远的地方,我可是跟不上你呀。”
第四篇:盆景池导游词
在“金沙铺地”左侧面,有一组由近百个水池组成的进然有序、错落有致的池群。
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堤联岸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层叠置。池中有池,池外套池。池壁池底呈黄色、白色、褐色、灰色。池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木石花草,千姿百态。岸畔翠柏,苍虬挺拔,给人以刚毅之美;堤上老木悬爪,盘根错节,给人以古朴感觉;池中山花含笑,显示出生机勃勃之美;池间野果缤纷,丰富充实之美举手可得……
整个湖群有的石山矗立,有的茅草拂水,有的杂树丛生,有的水柳倒垂,充满着诗情画意,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盆景,每一个都有独立的灵魂,每一个都有满怀的恋情。他们相互依偎、拥抱,拥抱出的这一片绮丽的景观,使园艺师们也叹为观止。
第五篇:麻池古城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麻池古城遗址。包头有着悠久、厚重、辉煌的历史。麻池古城是目前包头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城遗迹。古城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据专家考证,麻池古城遗址就是《史记·赵世家》中记载的九原。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也就是距今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赵国的武灵王开发建设的军事重镇。秦汉时期行政设置为县,分别为秦九原郡和汉五原郡的郡治所在地。麻池古城城垣残高1.5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古城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相互连接,南城南北660米,东西640米;北城南北690米,东西720米。北城为战国时期赵九原县遗址,南城为秦九原郡郡治和汉五原郡郡治遗址。古城附近墓葬甚多,曾出土“单于和亲”等瓦当。麻池古城内,如今人们称为“大圪旦”、“二圪旦”、“三圪旦”的三个大土台,大约即当年秦直道终点祭台,与起点林光宫遗址的设置相似。古城遗址已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请大家下车走入这座古城,也许您也会发现一些秦汉甚至是战国时期的陶片呢!各位朋友,围绕麻池古城,涌现出许多历史英雄人物,我现在给大家介绍几位吧。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名雍,是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退位后称“主父”4年。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赵国国势较弱,除屡败于秦、魏等大国之外,还常受中山国和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的袭扰。为了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武灵王以超凡的才略,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一改中原正统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变革军制,废弃战车而演习骑射,以骑兵对抗骑兵。这场改革大大增强了赵国的综合实力,武灵王因此被后人誉为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改革家。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率领着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驰骋疆场,疆域不断拓展,先后把林胡、楼烦逐至阴山以北。为了防备阴山以北游牧民族南下袭扰,守住黄河,武灵王修筑了今包头地区最早的赵长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这段长城是历史最久的长城”。武灵王在修筑赵长城的同时,选择了包头地区这片黄河较为稳定的渡口,修建了九原这个军事据点。在城中屯有重兵,并迁徙大量内地官吏、大户的部属,充实边境,屯垦农田,使之逐步成为赵国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地保障了赵国西北部地区的平安。武灵王还以九原为基地,一心想“直南袭秦”,完成他一统天下的雄心。他乔装改扮为赵国的使臣,到秦国都城咸阳面见秦王,探听虚实。这件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赵武灵王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活动在我国西北部地区的一位著名改革家,是包头历史上一位熠熠生辉的重要人物。他坚定不移地大胆改革,移风易俗,推动赵国发展壮大的做法,值得今人学习借鉴。秦始皇 秦始皇与包头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前222年,秦始皇将赵九原县升置为九原郡,“郡治九原县”(今包头的麻池古城)。前213年,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开始在北疆修筑长城。秦长城的修建,把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界,由赵国时的阴山以南推到了阴山以北。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因病在沙丘(今河北邯郸广崇县)去世。此时,秦直道的城障和烽火台还没有完全修完。秦始皇的遗体在密不发丧的情况下悄抵九原,一代霸主由包头经秦直道运回咸阳,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途。秦大将蒙恬 是与包头地区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的人物。其祖孙三代均为秦朝名将,战功赫赫、家庭显贵。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向北驱逐匈奴,渡黄河取高阙、陶(阳)山。同年,蒙恬率部占领整个河南地(今乌加河以南的整个鄂尔多斯高原)以后,又控制阴山以南地区。秦在包头及其附近地区设34座县城,归属九原郡。秦长城和秦直道的修筑都是由蒙恬主持的。前213年,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开始在北疆修筑长城。前212年,蒙恬又受命修建北端起于九原,南至秦都咸阳西北的云阳,全程“千八百里”的“秦直道”。那时,蒙恬已声名大振,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兵士不敢弯弓抱怨。蒙恬镇守九原(前214-前210年),边疆安宁了数年。秦始皇死后,严守边关的蒙恬与其弟蒙毅被害。随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诸侯各国的势力亦趁机起兵反秦,匈奴于是趁机南下,包括九原在内的整个漠南地区被冒顿单于控制。五原郡太守崔寔 五原大面积种麻源于东汉桓帝时期的崔寔。151年(元嘉元年),崔寔被汉桓帝委任为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今麻池古城)太守。崔寔,字子真,冀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一带)人。崔寔出身于名门世家,从他的高祖崔朝起,先后有多人任郡太守等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崔寔在桓帝时曾两次被朝廷拜为议郎。曾与边韶、延笃等一同在东观(皇家图书馆)著书写作,杂定《五经》。崔寔任五原郡太守时,五原郡地区在经历了王莽新朝、南北匈奴激战以及东汉时期的汉匈
交战后,包括九原县(今麻池古城)在内的整个五原郡地区社会经济一落千丈、百姓贫苦不堪。崔寔上任后四处走访,探视民情,发现五原郡地处边陲,冬天寒冷而漫长。老百姓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穿,就睡于草窝中,见地方官吏时则“衣草而出”。虽然这里的土壤适宜种植麻等纤维作物,但民间却不知纺织。爱民如子的崔寔变卖了所有财产,将卖得的二十余万两银子,用于购买纺织机器,并邀请中原纺织名师教授百姓纺织技法,同时下令郡内广泛种麻。从此,五原郡地区种麻、纺织蔚然成风,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渐渐改善。后来,在九原县出现了许多专用于沤麻的池塘,民间有了麻池这一地方俗名。飞将吕布 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包头市麻池古城)人。东汉末年董卓部将。素以勇武著称,膂力过人,使一支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飞将”,东汉末年最优秀的武将。吕布勇武非常,但是无谋多猜忌。最早为丁原部下,后杀丁原投靠董卓,认董卓为父。官至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暴虐,曾因一件小事,拔手戟掷向吕布。吕布与董卓一个侍婢私通,怕被董卓发觉,寝食难安。这时司徒王允与人密谋诛杀董卓,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董卓的侍婢。这位侍婢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为貂蝉。王允任吕布为奋威将军,封为温侯,共执朝政。李郭兵变,吕布投袁绍,合攻张燕。后袁绍欲杀吕布,吕布无奈投奔张扬,奔走四方。曾与曹操战于濮阳,兵败投刘备,乘刘备攻袁术,袭取下邳,布自称徐州牧遣刘备屯小沛,又曾辕门射戟解刘备之难。建安三年(198年),再败于曹操,被缢死于白门楼。吕布一生有勇无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是一个优势突出、缺点很大的悲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