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导游词[5篇材料]

时间:2022-05-31 01:0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同里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同里导游词》。

第一篇:同里导游词

同里导游词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同里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同里导游词1

同里镇区市河总长5.14公里,面积9.37公顷,平均每个市民占有13.9平方米;石驳岸总长6.04公里,临水民居5.46万平方米,占民居总建筑面积的36.9%。市镇布局一切环绕水做文章,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巧妙而自然地把水、路、桥、民居、园林等融为一体,构成了古镇同里特有的水乡风貌。

明定同里“前八景”中,不少景观也以水为背景,以水定景,如“九里晴澜”、“莲浦香风”、“水村渔笛”。“后四景”中“罗星听雨”景观,更是以水景为特色,被誉为“蓬莱仙境”。因为有水,同里人喝茶的习惯也比其他古镇浓。抗战前同里有茶楼20余家,为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沿河,河水经矾沉淀后即可沏茶。

同里镇现辖5个社区同里镇、12个行政村。

1929年设区,1985年乡、镇合并为同里镇。1996年,面积62.5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燕浜、潦浜、照浜、栅桥、小桥、文安、浩浪、田浪、俞厍、湖南、双庙、群益、九里、厍浜、仪塔、张塔、后浜、叶明、叶新、彩字、叶泽、叶建、北圩、渔业、蔬菜25个村委会和东溪街、富观街、新镇街、竹行街、南新街、上元街、三元街、鱼行街8个村委会。20xx年,屯村镇并入同里镇。

原屯村镇位于吴江东北部。辖区四周有澄湖、白蚬湖、南星湖、同里湖、九里湖。1950年建屯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6年,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旺塔、韩墅、裴厍、梅湾、斜港、严舍、沭庄、小湘、双溇、夏具浜、谢巷、方港、三友、邱舍、旺东港、三合、横港、张家港、肖甸湖、渔业20个村委会和东关路、屯溪路2个居委会。

同里导游词2

同里退思园,是 苏州园林散落在江南古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或是晴天丽日或是细雨迷濛,带着不同的心境独步于园中,最能启发遐想、撩人情思的莫过于她的旱船和闹红一舸这两艘船了。

栖泊在中庭的一艘有头无尾的船型建筑就是旱 船,船两侧有高大的 白玉兰和 广玉兰各一棵。据说这树是主人任兰生当年造园时亲手所植,其意园主名有“兰”字,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异曲同工。再者是园主当时心境所至,身为 朝廷三品重臣,无数次奔走于黄河水患堤岸、解囊赈灾,遭人弹劾返乡“退思”,为证明自己做官的清白和心地无私的广博,“白”和“广”就不失是园主向 朝廷、向世人隐喻的一种呐喊。

挑一个 晴天丽日的下午,在这旱船里消暑纳凉,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因旱船四周的窗或门都是用活络榫头相配,可启可卸。两棵高大的玉兰树把整个船身蔽护在了绿荫之下,窗门外无处不是绿幽幽、翠莹莹的。特别是船的正前方,配以由假山、小树和奇 花异 草等组成的景致,若伫立船头,给人的是种行舟归岸的踏实感觉。这不正是一位半生仕途、疲惫归乡老人所渴求的安宁与慰藉吗?旱船两侧分别是坐春望月楼男女宾朋的卧室和冬景“松竹梅”岁寒三友茶客室,这印证着园主待客的周全和热忱。

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 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 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退思园因地形所限,更因园主不愿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 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作接客停轿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贵宾来临之时,则开正厅,以示隆重。正厅两侧原有“钦赐 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重门洞开,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

退思园住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三进——轿厅(门厅)、茶厅、正厅,沿轴线布置,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会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礼。内宅建有南北两幢五楼五底的跑 马楼,名日“畹多楼”,楼间由双重廊贯通。廊下设梯,既遮风雨,又主仆分开。内、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紧凑。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 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楼前置一旱 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 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

退思园的花园以 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 园林相比,平添一分动感。“退思草堂”是 花园的主景建筑,草堂朴素淡雅,不求华丽,无论是门窗装饰,还是家具陈设,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在园林建筑中是少见的。退思草堂坐北朝甫,隔池与苑雨生凉、天桥、辛台和闹红一舸相对。与草堂相连的是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此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 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 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水乡 文化的特征。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 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 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

退思园的 水面较开阔,而园内建筑体量均较小巧,处理不好则有散、乱之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建筑的单体组合、临水立面的变化以及建筑与水的进退关系,都必须处理好。退思园水池甫岸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甫岸的“辛台”是一幢二层小楼,与“菰雨生凉”相隔一段距离,无论从空间比例上,还是立面变化上看,均略显不足,但通过“ 天桥”将两者连接后,即变成一组活泼的建筑群。“天桥”为二层楼廊,与园西北部的“揽胜阁”遥相呼应,两处均为欣赏退思园全景的最佳处。

退思园全国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有序幕,有 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

同里导游词3

旅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古镇游玩。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xx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同里是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也是一个常常被游客遗忘的地方,因名气不大,加之距离西塘、乌镇以及周庄太近,所以它极少的出现在人们的旅行计划里。

同里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至今还是曾经清丽古朴的样子,在同里明清建筑多,小船小桥多,名人志士也多。在古镇之中有明清时期的宅院38处,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这些建筑大多临水而建,老百姓们也都择水而居,家家户户为了方便,在临水的一面也都修建了石阶,甚至一些有钱人家还会搭建伸向河面的小阁楼,在阁楼上有吊桶,可以随时取水,尤其在阁楼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河边的风光,很是惬意。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土’,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土”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在同里,最著名的建筑为:“一园、两堂、三桥”,一园为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两堂为崇本堂和嘉荫堂,其中崇本堂的特色是各种雕刻,嘉荫堂最吸引人的是高大宽敞的建筑设计;三桥为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三座桥相距不足50米,成品字形排列,有桥中一品的美称,是同理古镇的桥中之宝。同里人也有走三桥的风俗,三座桥每一座都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太平桥是主身体的,平平安安就是福;吉利桥是主生意的,大吉大利为祈祷;长庆桥是主青春的,长生不老是愿望。所以,每逢节日的时候,走三桥,就成了同里人的地方特色。如果你来到同里,也不妨在三桥之上走一走,在桥上不仅能看到美景还可以有美好的幸运相伴。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中园林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了。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平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门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

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同里导游词4

今天,我去了位天苏州的同里古镇去旅游。同里是一个朴雅的典型江南水乡,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物色,人文景观的悠久历史而蜚声海内外。有东方威尼斯,明清建筑群,天然摄影棚之美誉。我怀着一颗期盼的心,跨进了同里。

同里是一个水镇,四周环绕着水。碧绿的水像一条绿色的玉带镶嵌在古镇周围。说到水,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桥。没错!同里古镇还有著名的三座桥: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小桥下清澈的河水静静地从每家每户的门前流过。岸边的小船上几只鸬鹚栖息着,看!多么宁静,美丽的画面呀!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珍珠塔”,珍珠塔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塔嘛!可是进去后,别说是塔,连塔的影子也没瞧见。经我一问才知道,原来珍珠塔并不是一座真的塔,而是一座高约10厘米由珍珠雕成的一座塔,因为被盗,所以至今下落不明。而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庭园里。这时,我看到头顶有两根杆,便问导游:“这是什么?”导游说:“这是用来让乌鸦吃食和休息的地方,因为以前乌鸦帮他们打了胜仗,所以把它奉为“神鸟”。再往里面走,是一座高庙寺,正对面坐着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边上放着504个姓氏的牌位,我很快就找到了“王氏”家族的位子,于是,我们对着我们的祖先祈福,心里默默地祝福着家人平安,健康。

然后来到“退思园”,它的建筑格局突破了常规,改纵向为横向。退思园是同里最漂亮的一个庭园。印象最深的是荷花池中间,一个亭子像船头一样停泊着,里面一块巨大的境子前放着一张床,四周都是木窗户。当我还在想它的用途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夏天主人纳凉的地方。我恍然大悟,古人真有诗情画意。夏天,荷花盛开,鱼儿在水间嬉戏,主人躺在床上,木窗子里透进习习凉风,镜子反照着外面的荷花,不真像章睡在荷花上吗?十分惬意。

同里的水,令我陶醉,同里的亭,台,楼,阁,令我神往……

同里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近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1、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建筑格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其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古风园位于公园桥东侧、南濠弄内,南与退思园一弄之隔,设在原晶体管厂里。该馆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区,古风园展示的古玩,种类繁多,包括瓷器、铜器、珠玉、文房四宝、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标注年代和名称。木雕戏文故事由四川戏曲专家还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车前子撰写解说词。

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两岸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平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平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同里导游词6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平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教育救国,20岁时(1906年)以退思园为校舍,出巨资,聘名师,创办私立丽则女学。受聘的教师中有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近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平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同里导游词7

同里镇三元河畔,有一条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远处,便是陈去病故居。大门面街临河,罩墙高耸,环静幽静。陈去病故居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居名,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四点平方米,门楣上方原有“孝友旧业”匾额,进门见有半亭、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历经风雨沧桑,垣几近残危房。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额“绿玉青瑶馆”五字,已是青苔微绿。据载,绿玉青瑶馆初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

故居原占?地二亩二分半,共有房屋42间,大门面西,房屋临河而立,故居内原有楣额“孝友旧业”四字,进门原有半亭,现已不存。宅内主要建筑有浩歌堂、百尺楼、绿玉青瑶馆、书记及家庙等。故居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浩歌堂是陈去病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百尺楼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绿玉青瑶馆又称堂楼,坐西面东,五楼五底二厢房,共有13间。进堂楼首先扑入眼中的是由近代书法家杨千里先生手书的“绿玉青瑶馆”五个大字镶嵌在楣额中。堂楼北侧及北厢楼系陈去病的卧室和又一个写作的地方。

同里导游词8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平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近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平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近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近,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平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平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同里导游词9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同里古镇吧。

同里,位于苏州东南18公里,地处江苏、浙江、上海;省交界处,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文化、教育气氛,同里古镇素有“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美誉。七世纪开始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由北往南自古以来一直是发达的水上货运干线,同里正处于苏州、杭州之间,以往舟楫来往的盛景是“富土”同里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在苏州一吴江一同里省道大致与古运河相平行,路上满载货物、乘客满座的车流与水上驳船争流、汽笛鸣响的船队形成了两道最鲜活、最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的物流。建国后,318国道、205省道为主的公路交通网十分 便利繁忙,马—亡就要建成的常熟—苏州—嘉兴、上海—吴江的高速公路将连接原有的嘉兴—杭州高速公路,这一切直接地带来了外商的投资兴厂,一路上吴江电子工业园已初见规模。两年前还是稻田飘香、犁地禾苗的农家景象,现在是标准厂房、欣欣向荣的工业景象。只有在近同里古镇的路上还能稍见到桑田新绿、莲塘井然、橘树小片、农舍新翻的安静恬然的场面。

[同里入口牌坊前]

同里古镇[995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而同里镇上百年历史的退思园与“苏州古典园林”同宗同源,更被列为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治园宝典《园冶》的作者—计成正是水乡泽国同里人。同里的文化特质不但表现在古代科举场上折桂的这批状元举人们,还表现在众多古建筑中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上—官宦人家退思园、商贾大户崇本堂、书香门第嘉荫堂,更多地表现在同里古镇在五湖环抱的地理环境中、在水乡灵动的清越气氛里、用儒家的坦然和从容规范了古镇的工整和恬淡。

也许同里本身的名字由原来的“富土”拆字为“同里”,已经说明了宋以来小镇的质朴却殷实的书卷气。小小乡镇农耕渔织,里人勤奋攻渎,一向知书达理、平和而温良,不但培养出了一个状元、百位举人进士,还有无数文化人南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中庸的国度寻求真理的伸张。据说解放前富饶的同里90%以上的居民是地主身份,殷实的生活、养花养草的生活小情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正是旧时江南的正宗。

在整体上,同里布局井然,居住区与商业区错开。如今我们看到的“明清街”一带正是以前的新填地商业中心,招牌飘扬,热闹而不嘈杂;各行业因水聚集成市,鱼行、竹行现已成了地名,安安静静的,让今人因揣摩而向往古时文雅的市民生活。同里镇内7条河流连着外围众多湖泊,如同莲叶脉络舒展;49座古桥下输送着袅袅的小船,自古而今;保留着大量的沿河明清建筑,一律深宅大院,沉默如智慧的老者,任由你去猜测过往它都淡然一笑;而街巷深处门前倚坐的老婆婆还在熟练地剥着水产—鸡头米,在暗黑的外壳里抖落出精白的圆润的珠粒,好象经过她的双手同里的精髓就这么不经意地层漏了出来,不经由任何文字。同里双棋盘的格局区别与用直的乡野,这里的水道更开阔而生出不凡的气度,水码头工整而优雅;区别于周庄商业化的世故,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把“醇正扛南”的韵味勾兑了出来:文化千年的润泽、乐天知命的坦然、繁华而不张扬的平常心态。

[退思园—茶厅内,面对影壁]

现在我们来到了江南名园—退思园。退思园建成寸:1887年光绪年间,由著名画师袁龙设计。作为晚清园林艺术日益被浮夸的装饰风格所占据,人文化因素日渐式微的时代,退思园不愧是当时难得的佳构,还保留着苏州古典园林一贯的退隐作风、朴素格调与步步诗文。整个园子占地9亩日分,分为四部分:外宅接待部分、内宅居住部分、中庭宴居部分和内园退闲吟游部分。伞园风格一致,平和而安谧,虽是朱门显示主人身份和生活的富足,但空间组织疏朗有秩,全然没有一般清末园林的空间逼涩感;虽然只有内园的一泓池水,却在红花绿叶间弥漫着柔和婉丽的气息;虽然在组织上庭院部分占了全园的四分之三,却因为在各部分的细节处理上多处引入自然景致,以框景的形式作点睛之笔,使得庭、园的过渡自然而婉转,并且把占四分之一面积的东园作为构园的高潮和收笔,好象金戈铁马后的一曲鸟投林,把园主且退且思、且退且闲、且退且隐

同里导游词10

江南曾经有许多古老的集镇,它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岁月的烟尘和现代文明的浪潮,逐渐将这些富有特色的古镇从人们眼中抹去,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也就是同里、周庄这样几个不可多得的地方了。

古老的集镇都有自己喜爱的形式,它们常常依河而筑、依河建市,但同里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卫民居前开店的格局。同里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街缘水曲,路由桥通,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十多条河流将小镇切割成小岛,而如影随形的古桥又将这些分隔的土地联结起来。河岸错落有致,古桥若隐若现,绿柳迎风拂水,民居古朴淡然,一派“一水东西云窈窕,几家杨柳木芙蓉”的婉约风情。

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同里导游词11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同里明清街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同里导游词12

退思园是古镇同里最有名的私家园林,是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仅占地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有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园内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退思园庭中遍植丛桂,金秋时节,馥郁芬芳,风清月明夜,于园中楼阁品茗赏花,心怡神往,更给人“人行空翠中,秋闻十里香”的享受。

中庭为住宅的结尾,也是住宅向花园的过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楼”为主体,楼的东部延伸至花园部分,设一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名为“揽胜阁”。楼前置一旱船,船头向东,直向“云烟锁钥”月洞门,宛如待航之舟,将游人引向东部花园。庭前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为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退思园的花园以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园林相比,平添一分动感。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船头采用悬山形式,屋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酉。水穿石隙,潺流不绝,仿佛航行于江海之中;船头红鱼游动,点明“闹红”之趣。退思国有两处船肪建筑,一个在池中,另一个在旱院中庭。我国古代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园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这是一种江南地区汉族水乡文化的特征。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

退思园全园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

第二篇:同里导游词

同里导游词

同里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同里原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过招摇,遂改名同里。同里隶属苏州吴江市,位于太湖之畔,宁静朴实,水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退思园】——重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201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光绪年间。园主任兰生,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各项官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墙,建桥梁,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9.8亩,因地形所限,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建筑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各位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有头无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分别种了广玉兰和白玉兰。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留多日,坐春望月楼既可吟诗酬唱,也可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茶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

同里导游词

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腊梅,苍松和翠竹。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尤为珍贵。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虽锈迹斑斑,但质地很好,非常珍贵。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有“健康长寿石之誉”。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是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崇本堂】

这里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如果说同里是一座历史建筑博物馆,那么嘉荫堂就是一座雕刻精致的艺术品。

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商贤遗泽”,即有“德乃安身立命之本”之意和治家立业之志,又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说明原主

同里导游词

人是一位诚实、守信、有文化的商人。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在崇本堂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

而游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具有各种隐意的木雕。如瓶和牡丹称之为“富贵平安”,笔和锭称之为“必定高中”,松鼠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喜鹊和红梅寄意“喜上眉梢”,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日进斗金”等等。

另外还有八仙图、琴棋书画图、福禄寿禧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请大家随我一起到后楼寻找,看谁先找全。

【三桥】——重点

各位游客,刚才向大家介绍了商贾人家崇本堂,下面我把对同里人民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座桥介绍给大家。我们现在站的是长庆桥,正前方的梁式石桥为太平桥,左前方的拱形石桥是吉利桥。同里人每逢婚嫁、生日等喜庆事,一定要约亲朋好友来太平、吉利、长庆三桥走一圈,以桥名求平安,图吉祥,保幸福。如今,走三桥又有了新的含义: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常驻永不老。今天各位作客同里,就请一起走三桥吧。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

【嘉荫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明国初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穿过后门,便来到了嘉荫堂的内宅衍庆楼。衍庆楼内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名人轶事的木雕。西北角是水秀阁,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诚恳和宽

同里导游词

容待人。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

我们现在来到正厅,厅内高大宽敞。因为梁头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讨个好口彩。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第三篇:同里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平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平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教育救国,20岁时(1906年)以退思园为校舍,出巨资,聘名师,创办私立丽则女学。受聘的教师中有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近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平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这里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商贤遗泽”,即有“德乃安身立命之本”之意和治家立业之志,又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说明原主人是一位诚实、守信、有文化的商人。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在崇本堂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

而游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具有各种隐意的木雕。如瓶和牡丹称之为“富贵平安”,笔和锭称之为“必定高中”,松鼠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喜鹊和红梅寄意“喜上眉梢”,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日进斗金”等等。

另外还有八仙图、渔樵耕读图、琴棋书画图、福禄寿禧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请大家随我一起到后楼寻找,看谁先找全。

各位游客,刚才向大家介绍了商贾人家崇本堂,下面我把对同里人民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座桥介绍给大家。我们现在站的是长庆桥,正前方的梁式石桥为太平桥,左前方的拱形石桥是吉利桥。三桥小巧玲珑,构筑典雅,因呈“品”字形横跨河面,又有“桥中一品”的美称。同里人每逢婚嫁、生日等喜庆事,一定要约亲朋好友来太平、吉利、长庆三桥走一圈,以桥名求平安,图吉祥,保幸福。今天各位作客同里,就请一起走三桥吧。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近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第四篇:同里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平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平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苏州同里导游词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距苏州城18公里,离上海80公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清丽古朴的同里有三多: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下面整理了苏州同里导游词,欢迎阅读。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近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1、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建筑格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其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古风园位于公园桥东侧、南濠弄内,南与退思园一弄之隔,设在原晶体管厂里。该馆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区,古风园展示的古玩,种类繁多,包括瓷器、铜器、珠玉、文房四宝、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标注年代和名称。木雕戏文故事由四川戏曲专家还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车前子撰写解说词。

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两岸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平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平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下载同里导游词[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同里导游词[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同里退思园导游词

    导语: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它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同里退思园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同里退思园导游词范文1同里退思园,是 苏州园林......

    锦里导游词

    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游玩的地方是传说中“离浪漫最近的地方——锦里”。游览时间为2小时左右,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人身财物安全。现在呢,请大家再次核对一下旅游车牌照和小张的......

    梅里雪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今天由我带领各位去领略梅里雪山的魅力。 梅里雪山概况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中心地带,全州面积23......

    黑里河导游词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宁城县西部。这里森林覆盖面积达3000多公顷,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旅游区内峰峦叠翠,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探险、狩猎和旅游的胜地。在1万多......

    同里报告(五篇模版)

    城市与资源学院城乡规划系 2013年户外教学报告 同里镇建筑调查研究 姓名: 学号: 方向: 2013年9月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同里镇概况 2.1 地理环境 2.2发展沿革 2.......

    达里诺尔湖导游词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位于贡格尔草原西南部,距离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90公里。达里诺尔汉译“象大海一样宽阔美丽的湖”,古称“鱼......

    达里诺尔湖导游词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位于贡格尔草原西南部,距离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90公里。达里诺尔汉译“象大海一样宽阔美丽的湖”,古称“......

    成都锦里导游词原创

    锦里导游词原创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民俗一条街。这条街与三国文化圣地武侯祠相连,武侯祠英雄众多、高手云集,旁边的这一位也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