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五篇范文]

时间:2020-12-21 01:0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第一篇: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导语:河南是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一游。以下是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介绍的河南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

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据有关资料记载:该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个。全镇人口13万,镇内有72道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余条。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有琉璃照壁、悬镒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左右陪衬建筑相互对称,自南至北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间,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相映生辉。各类建筑物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采用石雕、木刻、火铸或陶瓷塑精美图案作装饰。据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耗白银数百万两。总之,会馆的总体设计追求诗情画意,陈设装饰极尽富贵华丽。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仰慕追念之情。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

照壁陪衬建筑有相互对称的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环抱成会馆前院。我们现在进前院参观。院中立有白玉雕狮一对。狮前立铁旗杆,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束腰部雕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须弥座上立铁狮,旗杆穿狮而过。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争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铁旗杆铸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据传为分节拥土铸造而成。辕门东西相对,筑于高大砖券拱门上,为单檐歇山顶。下有砖护栏围绕,高12.37米,正中分别嵌石刻“升自阶”、“阅其履”匾额。

这是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兴建于嘉庆元年(178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1年),历时25年。楼高18.36米,长20米,宽18米,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对联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楼北面为戏台,上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悬镒楼”匾额。“悬镒”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两侧石柱上分别刻“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对联。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这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匾书“孟氏难言这浩然”,相传是社旗拨贡张玉炎撰写。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诗”,右上雕“李白骑鲸”,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图”,匾书:“履中蹈和优入圣城”。

第二篇: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据有关资料记载:该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个。全镇人口13万,镇内有72道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余条。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有琉璃照壁、悬镒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左右陪衬建筑相互对称,自南至北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间,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相映生辉。各类建筑物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采用石雕、木刻、火铸或陶瓷塑精美图案作装饰。据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耗白银数百万两。总之,会馆的总体设计追求诗情画意,陈设装饰极尽富贵华丽。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仰慕追念之情。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

照壁陪衬建筑有相互对称的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环抱成会馆前院。我们现在进前院参观。院中立有白玉雕狮一对。狮前立铁旗杆,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束腰部雕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须弥座上立铁狮,旗杆穿狮而过。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争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铁旗杆铸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据传为分节拥土铸造而成。辕门东西相对,筑于高大砖券拱门上,为单檐歇山顶。下有砖护栏围绕,高12.37米,正中分别嵌石刻“升自阶”、“阅其履”匾额。

这是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兴建于嘉庆元年(178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1年),历时25年。楼高18.36米,长20米,宽18米,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对联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楼北面为戏台,上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悬镒楼”匾额。“悬镒”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两侧石柱上分别刻“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对联。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这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匾书“孟氏难言这浩然”,相传是社旗拨贡张玉炎撰写。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诗”,右上雕“李白骑鲸”,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图”,匾书:“履中蹈和优入圣城”。

第三篇:聊城山陕会馆、水城广场、京杭大运河导游词

聊城山陕会馆、水城广场、京杭大运河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山陕会馆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距今己有26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带动了聊城经济。便利的交通使经济、文化空前的繁荣昌盛,当时的聊城因此享有“江北一都会”的美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使聊城百业兴隆,山陕会馆就是当时由山西和陕西商人为了“祀神明、联桑梓”而建立的。“联桑梓”是联络同乡之间的感情,逢年过节时商人们在会馆集会搞一些活动庆祝节日;“祀神明”呢,商人敬奉的神仙是三国时智勇双全的关羽,所以会馆的俗称就是“关帝庙”。因为关羽是山西运城解州人,作为他的老乡,商人们认为关公可以荫蔽他们平安、发财,所以要拜祭他,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完工于嘉庆十四年,工程耗时66年,费白银60465.69,面积只有五亩七分,3311平方米,但布局紧凑,雕刻精美,堪称古建筑之集大成者。山门,是会馆的大门,三间牌坊式门楼,上方悬挂的竖匾“协天大帝”,是说关公是协助上天统御万众的神。下方的木质浮雕垂花门罩,雕刻着白象、骆驼、麒麟等佛教吉兽和托塔天王李靖等佛教天王。大门高3米,宽2.3米,两侧的对联是歌颂关公的,“本是豪杰作为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何必仙佛功德,唯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至人。”意思是说:关公的所作所为己经是一位豪杰了,而他的思想和品德就算和圣贤相比,也是无愧的,足可以和东方鲁国的孔夫子相媲美;您何必修仙拜佛呢,关公并没有那样做,但他的浩然正气却能够充塞于天地之间,早已成为最完美的人了。对联将关羽的地位放在顶点,以和孔子相匹配,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两边的小门上方各有石刻匾额一方,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履中”是说做人应该行为中正;“蹈和”是讲接人待物应该和气,在这里也可以体现出商人讲究和气生财的处世哲学。小门两边是砖砌八字影壁,刻有“精忠贯日,大义参天”,是对关公一生的高度评价,由此也可以表明会馆是一座关帝庙的宗旨。在戏楼的后山墙上,刻着“岑楼凝霞”四个字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意为戏楼虽然不大,但雕刻和绘画非常精美就像彩霞一样。山墙中央有一条直通庭院的甬道,甬道旁边有两幅大型石刻版画,左为松鹤延年,右为福禄发财,表现了商人对多财多寿的愿望。版画是石刻插屏架的形式,纹饰有小狮子、牡丹、石榴、凤凰、宝瓶和象征春夏秋冬的牡丹、荷花、菊花、腊梅,均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这两幅版画因为正对两个小门,所以同时具有照壁的作用。石刻作品的上方,各有砖雕垂花门罩,刻有麒麟、飞鸟等图案。在戏楼的后山墙和山门之间,有一座承前启后的建筑---遮雨过楼,它的作用是下雨天遮雨用的。有四个木质倒垂莲花座,每个莲花座的花心有一枚铁环,在节日时悬挂宫灯,以显示节日气氛。站在过楼下,向两边可以望到南北夹楼和钟鼓二楼。夹楼是当年演员唱戏时化妆休息的场所,楼下各有门以便于人们通行,门媚上刻有“望海”“对岳”,是以此表达商人们高瞻远瞩,站在这儿可以看到泰山和东海。钟鼓楼均为建于砖石方台上的二重檐歇山十字脊方形楼阁。钟楼门楣上书“振聋”,石柱上刻着“其声大而远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厥意深且长”意思是说:这钟的声音高而且悠远,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呢?鼓楼上刻的“警聩”是和“振聋”相对仗的。对联是“当知听思聪,岂可耳无闻”,意思是:因为这鼓声,人们都己变得耳聪目明了,难倒你还没听到吗?钟鼓楼的设置,体现了神庙的晨钟暮鼓之习。古代的寺院通过早晨的钟声、晚上的鼓声来提醒众生,不要怠聩,不要迷惑来感悟人生的真谛。戏楼是三间台口,两层结构的一座建筑。瞻下的额枋是木质透雕作品,原材料是整一根完整的木料,雕刻、刨光、彩绘之后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刻有花开富贵、龙凤呈祥、三星高照,表现了商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戏楼的四根石质方柱上刻有对联,内侧的是“宫商翕奏,赏心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扮演成文,快意在坦道骏马,高帆顺风。”上联中的“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四大喜事中的头两件。古时候人们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早逢干霖,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他乡遇故知”,而下联中骑着高头骏马在平坦的大道上飞奔,乘坐着挂着高帆的船在河中顺流而下,这是两件人生快事。对联是说:“吹奏着和谐的音乐,人生最赏心的事情是高中状元之时和洞房花烛之夜;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扮演着各种角色,最快意的事情是坦道骏马时和高帆顺风时。外侧的对联是“结五万春花,奏雅宣和,无戾风骚称杰构;谱大千秋色,镂金错彩,有禅世教既奇观。“有两层意思:一是戏楼的雕刻和绘画非常美丽,远望上去象五万朵春天绽放的花朵;二是形容戏楼上演唱的剧目,对于人们是起着劝人向善、健康有益之作用。戏台迎屏大柱上刻有对联“响遏行云,一曲笙簧欣乐利;歌翻白雪,八方舞蹈荷升平。“意思是:响亮的音乐使流云也停住倾听,人们用欢快的乐章庆贺安居乐业的景象;歌唱着高雅的乐曲,百姓们载歌载舞地歌颂着平安的生活。戏楼的二楼是拜神的场所,开戏前拜戏神,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关公单刀赴会和生日的时候拜祭关公,以表示商人的虔诚和敬意。戏楼建筑特点最明显的表现在其顶部,一般的古代建筑顶部多是四个挑角,而戏楼顶部却向东北、东南各伸出两个挑角,向西北、西南各伸出三个挑角,便整个顶部形成十翼角,看去如凤凰展翅,似俊鸟争飞,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势。外观令人叹为观止,而内部的结构复杂具有难度,这一点从全国来讲都是非常少见的。院内的两棵古槐已有四、五百岁的树龄,是明朝的古树。当年建会馆时,山陕商人买下了这块民宅,当时就有这两棵槐树,商人们取其中间位置作会馆的中轴线,所以会馆是明显的左右对称的古代建筑,并且和两棵明槐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位于院落的南北两侧的建筑是南北看楼,各面阔五间,上下两层,是人们听戏的场所。大殿前两头石狮,各高3.25米,由底座、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须弥座、石狮三部分组成。居左的雄狮目视前方,神态威武,脚踏绣球,意味着雄狮掌握至高的权力,俗称“狮子滚绣球”;居右的雌狮目光朝斜下方,神态温顺和气,脚踏子孙昌盛象征的小狮子,俗称“太狮少狮”。狮子下面刻有精美的图案,是佛教八宝:剑、杵、铃、琵、伞、塔、钵、印。须弥座上则刻着花瓶、石榴、瓜果、小鹿、麒麟以及凤凰牡丹、鸬鹚荷花、彩蝶菊花、喜鹊、腊梅等春夏秋冬吉祥图案。用于表现“平平安安、多子多孙、福禄绵绵、四季吉祥”的含意。关帝大殿即正殿,面阔三间,正殿前檐下悬挂着刻有“大义参天”四字的巨幅木匣,前廊有四根石质方柱,刻有楹联两对。内柱的阳文楹联为“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意思是说:关羽的伟大功业震撼着古今,影响着历史,他的浩然正气和赤诚忠贞之心,使他成为汉朝一世品德最高尚的人,而他杰出的文才武略也使关公成了山西一带千古传颂的伟人。外柱的阴文对联是“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俗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意思是:何必空喊杀身成仁的口号,问问我们当今这些人,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谁能像关羽那样做到节义双全呢? 别说你能通晓经典并能尽其功用,实质上和关公相比,你不过是空读经书罢了!两幅对联都给予关羽高度评价。檐柱上方有三块木质透雕额仿。中间一块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人,是道家始祖。他的两侧分别雕刻八仙,南侧为铁拐李、何仙姑、张果老、吕洞宾,北侧为汉钟离、韩湘子、曹国舅和蓝采和。在这里雕刻八仙,表现了商人希望能像八仙过海一样,各显其能,多多发财。左边额枋刻有“神仙传”的故事。“神仙传”中“蓝柯山”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有个柴夫打柴时观看两个老人下棋,并吃下了神仙吃剩的桃核,下山后发现一切都己改变,他的斧头把柄已经腐烂,村里的人他都不认识了,打听之后才知道山下己经过了好几百年的时光,他遇到的是神仙,吃下的是仙丹。这就是“天上一日,人间千年”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短暂的遗憾。右边额枋刻有行孝图,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从左向右为:《哭竹生笋》,其意思是说:晋时有一个叫孟宗的人,少年时就死了父亲,母亲年老而有病,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那年冬天,生病的老母忽然想吃竹笋煮的汤。天寒地冻,哪儿有新生的竹笋呢?孟宗一时无计可使,心里焦急,便跑到竹林里去抱着竹子痛哭流涕。最终孝心感动了天地,一刹时竹笋便从地上破土而出。孟宗万分惊喜,便将竹笋拿回家中,并用竹笋做汤献给母亲。母亲吃过之后,本来很重的病竟然立刻痊愈了。《扇枕温衾》,其意思是说:后汉有个叫黄香的人,九岁时便失去了母亲,为此他哀思绵绵,十分憔悴,同乡邻里都称赞他是个孝子。许多事情都由他亲自去做,从来不怕辛苦。夏天暑热,临睡前他总要拿把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冬天寒冷,每到晚上,他便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床被焐热,而后才让父亲入睡。虽为童子,但却有如此孝心,实非一般童子所能为。相传,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这件事在当时曾得到了太守刘护的表彰,并且刘护曾把他收为门徒,与别人区别对待。《怀桔遗亲》,其意思是说:三国吴人有个叫陆绩的人,才六岁,于九江去见袁术,袁术便拿出桔子来招待他。在吃桔子时,陆绩趁袁术不注意,便悄悄地拿了两个桔子揣入怀中。不料,在回归拜袁术时不小心,双桔从怀中掉落地下,正被袁术看到,袁术便开玩笑说:“小陆郎作宾客,怎么怀藏桔子呢?”陆绩立刻跪在地上答道:“我母亲最喜爱桔子,我想拿回家送给她吃。”袁术听了这些话感到大为惊奇。《为母埋儿》,其意思是说:西汉河内温人郭巨,家境贫穷,生有一个儿子,才三岁,郭巨的母亲十分疼爱他,省下自己的口粮给小孙子吃。郭巨感到很不是滋味,便对妻子说:“家里贫穷,不能很好地供养母亲,现在小儿子又分吃了母亲的口粮,为什么不把这小儿子活埋掉呢?孩子我们可以再有,母亲却不可再有第二位了。”妻子不敢违背郭巨的意愿,郭巨便亲自挖坑,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准备为母埋儿,当坑挖到三尺深时,忽然露出一块很大的黄金,黄金上面还写着红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闻雷泣墓》,其意思是说:三国时魏人王衷,事亲至孝。他的母亲生前最怕天上的雷声,母亲去世以后,埋葬在山林里,因为母亲生性怕雷,每遇风雨天,王衷只要听到天上有雷响之声,就立即跑到母亲的墓旁,并跪在那里对母亲说:“有我王衷在这里,母亲您不要害怕了”。《恣蚊饱血》,其意思是说:晋时有一个叫吴猛的人,八岁,因家中十分贫穷,连蚊帐都买不起。每到夏天蚊虫多时,吴猛为了孝敬父母,都任凭蚊子在自己身上叮咬,让蚊子喝饱了自己的血,蚊虫再多他也不去驱赶,直到蚊虫吃饱不再咬人,然后再请父母安歇,这样蚊子也就不再去咬父母了。《卧冰求鲤》,其意思是说:西晋时临沂有个叫王祥的人,因早年丧母,曾和继母朱氏一同过活,因为朱氏生性不慈,故在王祥的父亲面前常说王祥的坏话,致使父亲的耳朵也软起来,从此朱氏对王祥便耍起歹心。有一年冬天,大雪封门,地冻天寒,朱氏真的病了,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此时父亲便忙里忙外,请医调治,而朱氏却趁此机会,命王祥到河中去取鲤鱼为她暖胃。王祥来到河岸,只见河水冰封,为了暖化坚冰,捕鱼给母治病,他便脱掉衣服赤条条卧在冰上,结果孝心感动了天地,冰冻忽然自解,双鲤跃出。然后,王祥便将鱼拿回家中供给了继母。画面上那个站着的人便是王祥,他正怀着喜悦的心情观看鲤鱼跃出。孝悌观念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二十四孝》最早见于元代,流传版本各有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以孝道来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约束,以现代的教育眼光来看,有精华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进入大殿,便可以看到三尊神像。原有的神像在解放前毁于战火,现在的神像是1990年还原复制而成的泥塑像。中间是头戴十二旒冕,手捧镇圭,身穿龙袍的关圣帝君,两侧分别为周仓和关平。关羽生前以忠义闻名,被封为汉寿亭侯汉前将军。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死后被追封为“壮缪”侯。后来各朝各代的皇帝希望人们学习他的忠义为自己的封建统治王权服务,所以对关公的封号也是非常多的。有对联写得好“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从中我们不难了解,各代王朝、儒、释、道三界对关羽的推祟到了何等高度。所以,这儿关公神像的皇帝打扮是有历史依据的,同时也表现了山陕商人对他的崇拜之情。另外,在我们印象中,关羽是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的美髯公,眼前的神像为什么却是黄脸的呢?这里呢,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关羽本姓冯名贤,出身铁匠之家,一身好武艺,好打不平。后来他打死了解州城恶霸“解州虎”,流亡在外。来到漳关,官府缉拿他的文书画像己张贴在城门上,危难关口,冯贤打破鼻子把血涂了一脸,故作疯颠之状,指关为姓,出关而去。可是当他想洗去脸上的血迹时,却怎么也洗不掉。从此,黄脸的冯贤便变成了红脸的关羽,这里的神像,也算是还他本来面目吧!位于会馆的最后一层院落的建筑是春秋阁,高两层,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嘉庆十四年完工,是会馆最高大的建筑。春秋阁的额枋均为木质透雕,内容主要为三国人物、民间故事、牡丹龙凤、瓜果等图案。造型逼真生动,栩栩如生。阁下原供有木雕神像,阁上有关公挑灯读春秋的神像和其生平连环画,但均毁于战乱。只有阁上墙壁还镶有一幅关羽坐式线雕像,线条流畅精美。春秋阁的兴建正是为纪念关公挑灯读春秋这一典故而建的。会馆的大小石碑共有十八块,完整地纪录了从买地、兴建到历次重建所花费的每一笔银两开支数目、捐银两的商号的名称及捐银数量,对于研究会馆的历史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南碑亭以西的砖墙上依次镶有五块捐金开支碑,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东数第一块是嘉庆十五年四月的“会馆功竣历年进出银两开列碑”,第二块是道光二十五年一月的“重建山门、戏台、左右二门、南北殿、小鼓棚、重修春秋楼及建立旗杆、狮子碑使费开列碑”,第三块是同治六年八月的“重修旗杆大门一切使费与司事之家暨众号乐输银两咸列碑”,第四块是同治十三年立的“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记”,第五块是光绪二十年的“重修建山门外石栏杆序碑”。南碑亭里竖立的四幢石碑,西数第一幢为嘉庆十四年立的“重修关圣帝君大殿、财神大王北殿、文昌火神南殿、戏台、看楼、山门并新建飨亭、钟鼓楼序碑”。第二幢是嘉庆十四年的“春秋阁碑”。第三幢是同治四年立的“山陕众商会馆续拔婪金碑记序”。

第四幢为嘉庆十四年立的“会馆大工告竣碑记序”。在碑亭的西墙上镶着一块乾隆八年的“山陕会馆置买园地阔步数目,四至及买价画字税契碑”,内容是这样的:其地东西长四十三步,南北阔三十步,东至河涯,西至官街,南至大王庙,北至魏宅,四至分明。又后门南角园基一段东西长十二步,南北阔十一步,零三小尺,东至庙后,西至宫街,南至小街,北至本馆,四至分明亦载于契内。共买价,白银812两整,外画字银24两,其园基自来无粮。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于乾隆元年七月二十六日税契粘尾。将红契存于秋会匣内,年深日久,恐有遗失,因此立石。大清乾隆八年岁次癸亥中秋,吉旦。山陕众商公立。从这篇碑文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山陕商人是做事严谨和善于保护自我权益的,所以会馆建立至今二百多年,从未因土地产权和周围的居民发生过任何纠纷。而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碑亭中四块大碑的背面记载的商号捐赠的银两和其工程开支的总数是相等的,会馆所花费白银60465.69两的数字就是从这里得出的,对于了解明清时的经济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南大殿是拜祭文昌神和火神的地方,有四根方形石柱,柱身刻有祥云仙鹤和花卉图案,正面刻有对联“气本似珠,看午夜光分奎壁;功源济水,居离宫位按两丁。”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午夜时遥望光芒四射的奎壁二星时,那就是文昌星所在;只要您保持好的商业道德,就可以功德无量,而使大神安居在离宫中,这也能水火相济而生财。“位南天以居尊神焰荧荧临斗柄;领北极而宰化星精朗朗俯魁垣”。光芒四射的大星位于斗柄所指的南天;文昌神所处的东方和北方相邻。檐柱上方额枋均为木质浮雕,中间刻有首尾相接,神态各异的七只芦雁和菊花,两侧刻梅花、荷花瓶、大香炉和茶壶。北大殿,是商人祈求发财的地方。殿前有方形檐柱四根,和南大殿相同的是也以狮子、大象作柱基。柱身刻有花卉、图案、对联。“德兆阜财,奉万国物华天宝;行以利涉,庆一时海晏河清。”商人有好的商业道德,会预示着发财,可以把天下珍宝都聚集过来;靠好的行为和太平盛世获得利益,因此应该庆贺一世的天下太平。“位津要而掌财源,万里腰缠毕至;感钱神以成砥柱,千秋宝载无虞。”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处在水陆要冲又掌握生财之道,万里之外的财富也可以全部随身携带而来;感动了财神就可以扭亏为盈,千秋世代都可以有充足的财产毫无忧虑了。山陕会馆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布局紧凑,雕刻精美,所以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虽然建在山东,但原材料和五大工匠均来自山西、陕西,因此会馆具有浓郁的山陕两省的建筑雕刻风格,也就使当时的商人们有了“如处秦山晋水之间”的感叹!山陕会馆不但反映了古代匠师们的高超技艺,而且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称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古代建筑。

水城广场水城广场位于东昌湖的北岸,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总投资2370万元。这里原是一片棚户区,2003年,市委、市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将住户整体搬迁,按照“凸显水城特色,展示历史文化,方便群众游乐”的设计理念建设了水城广场。广场内河是与东昌湖贯通的,环绕广场一周,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游艇可以由东昌湖直接驶入广场。迤逦千米的广场内河将整个广场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入口广场,中心岛屿和活动娱乐区。入口广场是整个广场的核心部分,设有近2000平方米的下沉式中心广场,中间是一格圆形的龙凤浮雕,这个广场是一个文化广场,南面白色顶棚处可作舞台,看台可容纳3000名观众。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在这里共举办了16场大型演出,每天都吸引上万名游客来这里免费观看。中心小广场出口处是聊城历史名人浮雕墙,和东侧的浮雕墙相对应,墙体外侧雕刻的是聊城历史上33位历代名人志士,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三国时东阿王曹植,唐初明相马周,清代开国状元、康熙皇帝的老师傅以渐,著名学者傅斯年等等,由此可见,聊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走出中心小广场,右侧是藤蔓园,左侧是休闲园林区。这个园林区吸收了南方园林,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曲水流觞,拱桥玲珑,池底清浅,叠石堆云,映衬花月,无不巧夺天工。湖里养着观赏鱼,岸边设置了自然景石,整个设计,巧于布局,妙于借景,疏密有致,耐人寻味,令人百看不厌,与西边原有的公园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前面的长廊称为水榭长廊,长廊凌然水上,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屈曲回旋,全长240米,围栏是用纯木制作,廊顶是现在风格的玻璃制成。长廊深入水中,随形而弯,依势而曲,轻盈自如,倒影入水,别具神韵,凭栏观景,水天一碧,清风徐来,氤氲满怀。岸边杨柳依依,渔舟湖中穿行,低头俯看,游鱼成群,怡然自得,似与游者同乐。长廊还设有夜景灯光,晚上,从对面岸上观看,宛如盘伏的巨龙,蜿蜒腾挪,蓄势待飞。俗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江北,就是东昌”。这里所说的东昌就是指如今的聊城。聊城以水生,因人旺,这水,就是眼前这东昌湖的水。看我们这东昌湖的水,她没有大海的波涛澎湃,也没有溪水的潺潺吟唱,但她这特有的沉稳、静谧和妩媚,却依然能打动人心。人有亲水近水的本性,在这动人的湖水面前,人们更是忍不住想与这水作个亲密的接触。亲水湖岸是专为方便市民戏水而设计的阶梯式亲水湖岸。无论水涨水落,皆为“近水楼台”。有人或捋袖拍水,或褰裳浊足,或泊舟靠岸,或对水而歌,皆随情怀,其乐无穷。从这里,南观水城明珠大剧场,精美独特,现代文明的代表;向东看光岳楼,雄伟挺拔,古代文化的象征;前看世纪桥,如同一条纽带,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构建思想,耐人寻味,寓意深刻。靠近亲水湖岸是一个小型的音乐旱喷广场。音乐喷泉的声、光、色、形俱美,如同舞台上的表演艺术一样。在悠扬动听的音乐声中,喷水可产生十几种变化,时而转动如银伞,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时而飘乎如玉带,时而倩影摇曳,时而轻盈曼舞,时而欢跳雀跃,时而澎湃激昂,绚丽多姿,如梦如幻。右侧矗立湖边的是高20米的观光塔,面积近500平方米。拾级观光塔,俯瞰东昌湖,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走在这里,就如同走进一副流动的画卷,在蔚蓝的天空翱翔着千姿百态的风筝,地面上绿树繁花,生机盎然,人们神清气爽,怡然自得,在这里,天、地、人完美的结合了,这就是太平盛世下的和谐社会,这也正是平安山东里的秀美聊城。玻璃观赏廊全长80米,廊顶和廊壁全部采用进口钢化玻璃制成,极具通透感。雨天在观赏廊内,即可以避风雨,又可以观赏广场雨中美景。水城广场建成后,每天都有上千人前来游玩,星期天、节假日能达上万人。这里,白天游人如织,观湖赏景,晚上霓虹闪烁,色彩斑斓,已经成为市民娱乐休憩,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漫步水城广场,您不仅会身体轻松,心情舒畅,而且还会触摸到聊城浑厚凝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独特的水城风情,感受聊城跨越发展的激昂步伐,以人为本的和谐美景。京杭大运河我国古代有两大人工工程令世界瞩目:一个是万里长城,另一个就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自北京蜿蜒而下,直达杭州,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贯穿北京、通州、天津、河北(沧州)、山东(德州、临清、聊城、济宁)、江苏(徐州、淮安、扬州、镇江、无锡、常州、苏州)、浙江(湖州、杭州)6省市,全长1794公里,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水运航道和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对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京杭大运河是由历史上不同时期开凿的几条人工运河整修、扩建、串通而成的。据其流向分为:京津、津黄、黄淮、淮江、淮杭等5段。流经山东的部分成为山东运河,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全长560公里,约占运河总长的1/3。因为在元、明、清三代,皆以向京城运输漕粮为主,古史称“漕河”,俗称“运粮河”。据史籍记载,京杭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而大规模创见性的开凿有3次。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与齐、晋争霸,遂凿由瓜州至淮安的邗沟,这是关于大运河的最早记载。山东运河,开凿于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与河(指黄河),北通涿郡。”(《隋书》)这就是目前流经聊城地区西境的卫河,历史上称为“御河”,此河道,在唐代稍有变动,但变化不大。京杭大运河最初并不流经聊城。后来,元代定都北京,为调运南方粮米绸缎之便,才于至元26年(公元1289年),由礼部尚书孔孙、兵部尚书理出登仁主持,征夫3万多人,用工250万,开挖了南起东平,中经聊城,北至临清的“会通河”。元朝至元29年(公元1292年),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又有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亲自勘察设计,动用2万民工,修通了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至此,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始告完成。此后,会通河又历经多次疏浚,使“八百斛之舟迅速无滞”,年运输能力达400万石,至此,京杭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聊城以扼运河咽喉而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 ”。穿越聊城城区的这段运河,南起龙湾,北至北坝,全长5公里。在东关大街东首设有一闸,叫通济闸,本地人成之为“闸口”,是运河之水流经聊城的咽喉要地。明清两代,不仅南北货运必经聊城,“达官富商皆取道于此”,因此,闸口一天要过好多船。由于船多,时常发生堵塞,为疏通船只,在闸口东又开凿了一条长约1公里 “越河”,取跨越大河之意。越河两岸,很快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闹市区,为便于两岸往来,又在越河上先后架起了12座形状各异的小桥,人们称之为“十二连桥”。当年,东关运河和越河一代,船只如梭,人涌如潮,店铺鳞次栉比,作坊星罗棋布,整个聊城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物换星移,时代变迁。由于漕运的废弃,今日的运河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荣与喧闹,但今天我们置身于京杭大运河之上,仍然可以想象出昔日运河上的繁华景象。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聊城是运河的骄子,聊城人民对这条为聊城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古运河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直把她作为“历史功臣”加以保护,并继续利用她为人民服务。随着聊城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聊城人民将把古运河开发成为风光秀丽的游览区。古运河风景区与东昌湖相连,沿河规划建设了仁义广场、市民广场、音乐广场、时光广场等五个广场,规划建设了古树新风、江南水乡、护国隆兴寺和怀荫园等四个园区;沿河两岸规划建设了主体两层、局部三层的仿古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按照既定规划,古运河的水与东昌湖的碧波已经会通,开辟了我们今天的这条水上游览线,让游客得以饱览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交织、湖河相连”的独特风貌。

第四篇:南阳武侯祠导游词

导语: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阳武侯祠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

据清康熙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习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和,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各位团友,这就是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正门悬挂着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阳知府廖文锦行书“隐居求志”匾额,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纶巾羽扇,风度庄严,正是东汉末年隐居儒士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匾额,这些碑额和对联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请看这副:“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这副对联歌颂了吕尚、伊尹、管仲、诸葛亮这些能够帮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又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士的伯乐,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请看这副:“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这里,品指的是等级、品位。

莘野渭滨,代指隐居时的伊尹、吕尚。两朝指的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惊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用木像就使得司马懿丧胆落魄。下联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阳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咏,写的是齐相曼婴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副对联充分赞颂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他当年躬耕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完全可与前贤伊尹、吕尚出仕前的高尚行为相比美;他把茅庐建在紫山脚下,白河之滨,自比管仲、乐毅,人比为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正恰似卧虎藏龙;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平生我自知,“草庐对”纵论天下风云,战略决策成竹在胸,显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旷世奇才;他的前后是多么的壮怀激烈,感人泪下!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呕心沥血,辅佐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伟业。

试想正是有了刘、关、张到此地三顾茅庐,才有了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战争风云历史。尽管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变幻,世事沧桑,但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国佳话天下扬,诸葛亮留下来的政治、军事、治国方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远值得人们怀念。此时此刻,站在武侯祠里,缅怀孔明一生伟业,怎不使我们神游往古,浮想联翩?想当初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头,苦读史书,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关心社会民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一旦时来运转,皇叔三顾,草庐一对,卧龙腾飞,火烧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汉末年,摊上个扶不起的阿斗,又加上国力不济,诸葛亮虽壮心不已,为统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难鸣,更可叹积劳成疾,5丈原病死在军旅之中。后人思之,无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的诗中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这是清人顾嘉衡写下的著名对联。上联是说,诸葛亮一心为国,并不分君主是贤明的刘备还是昏庸的阿半斗;下联说诸葛亮名垂千古,为天下传诵赞扬,又何必分辨什么襄阳、南阳呢?这是说的一桩历史”公案”。原来,诸葛亮在中回忆自己未出茅庐时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上又有一个“隆中对”,隆中在湖北襄阳境内。

于是,南阳人和襄阳人都说诸葛亮是隐居在自己的家乡,文人学者是纷纷引经据典,互不相让,明清时期即打起了笔墨官司。顾嘉衡是湖北人,当时又任河南南阳知府,为了既不得罪故乡人,又不刺伤为官地,只好来个“和稀泥”,写下了这副骑墙的折中对联,要大家不再分南阳襄阳,从而缓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因此这副对联名噪一时,为人们竞相传诵。1959年,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来南阳视察工作,对这副对联颇为欣赏,还据此联改了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国家,何必争多得少得。”借古人名联的旧形式而赋予革命的新内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胡耀同志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

看来直到现在,顾嘉衡这副对联还在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另外,武候祠还有很多名联,其内容大都是歌颂诸葛亮的才华与德政,若把这些对联拼凑起来,加以纵横分析,可以说是一部三国史诗。如这一副: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还有一副妙联: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恩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封,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巧用了

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lo个数字,下联灵活运用了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10个字,全联共54个字,简练地阐述了诸葛亮出茅庐后辅佐刘备父子戎马倥偬的战斗一生,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笔笔传神。

请大家随我到这边来,参观岳飞手书的前后。这一共由2l块石碑组成,刻工精良,十分壮观,不可不看。《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建兴五年(227年)给后主刘禅上的奏章,畅述了自已为复兴汉室要“鞠躬尽瘁”的忠贞思想,成为“字字中间有涕零”的千古名篇,感染力极强。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抗金途中路过南阳,“遇雨,随宿于词内”,观看了《出师表》之后,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夜不成眠,坐以待旦,感慨万千,后经道人请求,挥涕走笔,把1300余字的前后《出师表》一气呵成,背诵写出,以抒胸臆。其字铁画银勾,龙飞凤舞,潇洒飘逸,奔放淋漓,表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我们今天游武侯祠,观《出师表》,远相撰词,名将手书,既能见孔明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实为今生一大幸事。

现在我们绕过大殿拾阶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秀丽的院落,院内古木交错,花卉盈庭,翠柏丛中簇拥着这座八角攒尖式建筑,就是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草庐为砖木结构,茅草盖顶,回廊相通,古朴简陋。庐内竖立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石碑一通,正面刻有“汉诸葛孔明旧庐”七个大字,庐内及门额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及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的匾额。草庐八角挑起,悬挂八只风铃,以八封阵势别具风格。每当清风轻吹,风铃叮当作响,好像在娓娓叙说着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我们坐庐中小憩,可近观四周景致,古人曾有“身居一庐八面景”之说,卧龙岗十景中的八景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古柏亭、野云底、半月台、躬耕亭、小虹桥、抱膝石、老龙洞等绕庐而建,成众星拱月之势。这些景点虽同置一院,但毫无拥塞局促之感,碑廊相连,错落相间,互为对景,形成绩丽恬静的园林风光,步移则景导,表现出古人高超的造园艺术。

于茅庐右后侧,为台式建筑砖石结构,平面为正方形,高约数丈,沿梯道可盘旋而上,上有砖墙花样平台,凭栏可望远观天。半月台上诸葛亮在此隐居时夜观星象的地方,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善于利用风、雨、雾等自然现象为战争服务,草船借箭、祭东风等民间故事,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清人有诗赞之:“汉月镂空昭碧天,凭高一望尽寒烟,1U围水匝林梢见,待酌流霞候月圆。”台正面为半圆形砖券门,上嵌顾嘉衡所书“半月台”三字,旁饰半月图案,两侧刻有联“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盖由唐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中演化而来。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宁远楼,又名清风楼。它坐在中轴线的末端,为整个祠庙的最高建筑,传为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书斋旧址,楼名由“宁静致远”而来。“万古云霄”匾额,源自杜甫《咏怀古迹》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高,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门柱上悬挂清四川盐茶使赵藩在成都武侯祠书写的一副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从来治蜀要深思。”

这里的“攻心”的是诸葛亮在南征时,马设曾建议“用兵之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了这一建议,七擒七放孟获,以攻心收到了安抚的效果。宽严,是诸葛亮《答法正书》论述的中心。诸葛亮帮助刘备在蜀建立政权后,根据“刘璋暗弱,威刑不肃”,“使蜀土人士-,专权自态”的局面,实行了严峻的法治,进行了种种改革。时的四川太守法正认为诸葛亮“刑法峻急”并以刘邦进川时的宽刑,来建议诸葛亮“刑弛禁”诸葛亮剖析历史,针形势,写出了《答法正书》,指出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照搬邦人川时的宽刑,主张针对当时益州的状况,厉行法治。联文在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同时,又强调了审时度势的重要性。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治国安邦的经验,极富哲理性和生命力,这副炙人口、言简意赅的楹联耐人寻味,充溢着深刻而生动的正与反、宽与严、和与战、文治与武功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因而,毛泽东极力推崇这副对联,誉为发人深思的“施政篇”和“治安策”。

现在,让我们到三顾祠看一看。三顾祠门柱悬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对联,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四周围墙嵌满碑刻,有“碑墙”之称。祠内有关张殿,殿内立关羽、张飞贴金塑像。关羽赤面凤眼,美髯垂胸,神安气闲,雄姿威风,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急不可耐。要说起这个张飞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没象刘备这样有政治家的远见,看不到诸葛亮这个人才的价值。一顾茅庐时没有见到孔明,他说“既不见,自归去便了。”也没有发什么牢骚,表现还算一般,说得过去。到刘备准备二顾时,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遭到刘备的呵斥,差点不让他去。没想到第二次哥仁又吃了闭门羹,到第三次刘备还要去时,他再也忍不住了,说“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要是依他的主意,用麻绳把诸葛亮绑来见刘备,那会是什么结果!

“三顾堂”.位于关张殿后,相传达里就是刘备三次求访孔明的地方。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备亮当时纵论天下时的情景。你看那神机妙算的谙葛亮,面目清秀,衣着古雅,含而不露的面孔上略带有几分笑意,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谋略在胸,稳操胜券的感觉,他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再看刘备,正在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如饥似渴,谦逊恭敬的内心世界。

当时的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后裔,打着正统的旗号,请求国家统一,他四海飘零,奔走了二十多年,先后投曹操,奔袁绍,附刘表,终因势单力薄,一事无成,败居新野,难筹大志,但仍雄心勃勃,四处访贤。后来,经徐庶举荐,得知诸葛亮的大名之后,就冒着严寒,词谦礼恭,亲自由新野到南阳支产三次恭请,大有商汤请伊尹、文王栽太公的诚心与胸怀,迫切而又热情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见他求贤若渴,志向远大,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正如唐代李白诗中写的那样:“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眠蜀,壮志吞咸京。”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三顾晤对真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能够建立西蜀霸业,关键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智囊人物。大家看三顾堂里的这组雕塑,不正是“智能之土,思得名君”,“名君圣主,求贤用能”的赞歌吗?我们今天参观的诸葛草庐,不仅是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也是诸葛亮政治、军事思想形成的地方,是“三分天下”的策源之地,是刘备、诸葛亮三顾而合,如鱼得水的场所,因此历朝历代,这里也就成了人们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场所。武侯祠里的人物塑像,个个性格鲜明,惟妙惟肖,内心世界,各具其妙。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有廊壁间镶嵌的300余通碑刻和殿堂上数不清的匾额楹联,这些碑刻刀法细腻,很多匠额楹联在书法上也有相当深的造诣。像岳少保书写的《出师表》、“还我河山”,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等,笔体苍劲,洒脱俊逸,历来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称赞和推祟。楹联中还有不少佳作耐人寻味。所有这些,使南阳武侯祠成为全国现存祠庙中规模较大,文物价值较高、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一处人文景观,处处都闪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龙岗之游,若仅流连于松柏奇花之间,陶醉于亭台楼阁之中,而忘了欣赏武侯祠中的碑、联、匠,那就像入宝山空手而归,真是一大憾事。风和日丽,漫步武侯词中,“从容细看平沙处,可有先生旧马蹄”,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构成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在这长河中出现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然而,大浪淘沙,淹没在历史河床中的,也同样数不清,道不尽,而极少有像诸葛亮这样不仅能沿着历史的长河从中古走到现代,而且还能走向千家万户,走进千千万万人的心里。

各位团友,诸葛亮淡泊明志,正直廉洁的美德千古传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感天动地,化作了历史的永恒。他是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心目中智慧、忠诚、仁勇的化身,史学家称他为政治、军事、经济的三绝,在中华文明史上独领风骚,被后世誉作“千古第一完人”。

让人仰慕不已的诸葛亮,叫人说不完道不尽的武侯传奇……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第五篇:重庆湖广会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重庆湖广会馆了,它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现在就请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的讲解,请往这边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

请大家看,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湖广会馆的封火墙也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字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了连续不断的特点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很有特色。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字形,一字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很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乏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属于南式。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现在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点,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这正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重庆湖广会馆的建筑特色的确与众不同。

湖广会馆曾经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今天的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下载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晋商遗迹—山西会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县老城区的西南角。 说起山西会馆,必然要谈到旅蒙商。 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

    晋商遗迹—山西会馆导游词

    明与胆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靠这种精明与胆识,从乾隆后期到清末,山西商人一直是多伦商业城最主要的经营队伍。他们靠着诚实勤奋的精神,用牛车、骆驼将内地的大量日用百货运......

    晋商遗迹—山西会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县老城区的西南角。 说起山西会馆,必然要谈到旅蒙商。 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在......

    导游词原创——南阳概况

    ————————————————————————————————————————————————————————— 河南南阳概况: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我......

    河南南阳武侯祠导游词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

    南阳内乡县衙导游词

    南阳内乡县衙 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的到来,我是大家是导游,我的右手边是为咱们保驾护航的司机。衷心的祝愿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也预祝本......

    陕历博 导游词

    陕历博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游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的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世界上最美的博物馆,系统的文物陈列,巨大的文物储备,同......

    聊城山陕会馆调查研究报告[最终定稿]

    聊城山陕会馆调查研究报告 1、选题背景 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