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锦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石家庄学院
地质地貌野外
实习报告
姓 姓
:
名:
xxx 学 学
号:
0000000000 院 院
系:
资环学院 专 专
:
业:
地理科学 班 班
:
级:
xxx :
指导教师:
宋保平、宋昆仑、张娜
【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等级制):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
习
基
本
情
况
实习地点:
测鱼--苍岩山地区
实习时间:2019 年 7 7 月 2 2--0 20 日 【实习目的】
野外实习是地理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野外考察、观察、描述,验证课堂理论学习内容,并学会在野外辨认和判断不同类型岩石、矿物、断层、节理等地质现象,识别与观察各种地貌类型,并理解其成因,能够将局部地质地貌现象与区域地壳运动史联系起来。此外,通过野外调查,还使学生学会使用地质罗盘、阅读地质图、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描述等野外工作基本技能。
【实习内容】
1、练习区分三大类岩石,学习常见岩石、矿物的野外肉眼鉴定与识别方法。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不同类型地层接触关系的野外表现。
3、练习野外识别断裂构造的实用方法。
4、观察风化、搬运与沉积过程,增加对流水、风力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相关知识的理解。
5、认识并描述各类构造地貌、冲积地貌、风化地貌、黄土地貌、河流阶地、障石岩地貌等地貌类型。
6、练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做野外实习记录、绘制地质素描图、地理摄影等野外工作方法与技能。
7、了解水利建筑设施。
【实习地区介绍】
实习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太行山中段,西邻山西平定县,南与山西昔阳接壤,东部与河北元氏县毗连,北部为苍岩山,地势南高北低,以海拔 500-900 米的低山为主,属北东向延伸的中低山区。区内最大河流为甘陶河,发源于山西昔阳,属常年性河流,至北横口村与绵河汇合,全长 150 公里,流域面积 2564平方公里,1980 年在测鱼附近建设张河湾中型水库,目前库下河流基本断流。
区内地层出露较齐全,层序较完整,由老到新依次有太古界、元古界、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新生界(第四系),整个中生界地层缺失。区内具有典型的障石岩地貌、黄土地貌以及山区河流水文特征,出露岩石普遍偏老,基本为前寒武纪的古老变质岩、变余碎屑岩,除褶皱外,区内地质构造较齐全,沉积岩结构构造类型较丰富。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和垂直性差异均较明显。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好,且有一定分带性,气候普遍凉爽,适合夏天实习。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引言 野外实习是地理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可以通过野外考察、观察、描述,验证课堂理论学习内容,并学会在野外辨认和判断不同类型岩石、矿物、断层、节理等地质现象,识别与观察各种地貌类型,并理解其成因,能够将局部地质地貌现象与区域地壳运动史联系起来。此外,通过野外调查,我们还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描述等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在 2019 年 7 月 2 日——7 月 5 日,我们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在宋保平、宋昆仑和张娜老师的带领下到锦山——测鱼地区实习,这次实习让我们更好得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联系起来,也让我们熟悉了真实的地质地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也展现出我们 18 级地理科学的团结,同时班委们都很负责有序地组织我们 区域地理概况 锦山——张河湾地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甘陶河畔。西邻山西平定县,南与山西省昔阳县接壤,东部和元氏县毗邻,北为苍岩山,距测鱼镇约 2.5 公里。距石家庄市约 75 公里,距井陉县微水镇 40 公里。石太铁路横穿微水镇,石太高速公路在井陉县南部通过,测鱼至井陉县有平涉国道相连,交通是很便利的,从学校到这里马路也是非常平坦的。这个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有苍岩山景区等,还有众多的农家院,我们就住在农家院里,这些使该地区的经济能力提高。
实习区位于太行山中段,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多样,其中以嶂石岩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区内最大河流为甘陶河,1980 年在测鱼附近建设张河湾中型水库,目前库下河流基本断流。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和垂直性差异均较明显。实习区年平均降水量 580-620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多为暴雨,就在我们第一天实习的下午就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大雨。
该区内出露的地层发育齐全,层序较完整,由老到新依次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的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缺失,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在山坡、河谷和低凹地区。
第一天(7 月 2 日)
上午,我们 7 点左右从 2 号楼搬好实习需要的器材,8 点我们上车开始出发前往测鱼镇。在 11 点左右我们到达测鱼镇旅馆,中午进行了修整。下午 3 点,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任务。这天下午我们观察的主要内容是安山岩的各种特征。
一、安山岩 地点:202 省道 安山岩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的代表岩石。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呈深灰、灰绿、暗褐等色,我们实习所看到的安山岩是新鲜的,呈现深灰色和灰绿色(如图 1)。安山岩具有斑状结构。安山岩呈灰﹑黑﹑红﹑紫﹑褐等色﹐蚀变后呈绿色。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其中斜长石以中长石﹑拉长石为主。常见暗色矿物有普通辉石﹑角
闪石和黑云母。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有明显的流纹构造。其中我们也看到了褐色的安山岩(如图 2),这类安山岩是风化和磁铁矿染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被风化了的安山岩表面很碎,虽然看着很破碎,其实岩石还是很硬的。我们用小锤也是砸了半天。图 3 中的第 2 幅和第 3 幅是同一种中岩石,第 2 副的岩石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不断变脆从第 3 副的岩石上掉下来的,而且上面的岩石也有风化成掉落岩石的趋势,所以二者是同一种岩石。
图 1,新鲜的安山岩 图 2,风化后的安山岩 图 3,表面被风化的很碎的安山岩 右图,该地是一个赤铁矿脉,矿脉上也有黑蓝色,黑蓝色代表岩石中含有氧化锰。矿脉成一定规模后形成更大的矿床。通过这个矿脉和之前看到的岩层看出,地层地层向西北倾斜,地层出现重复,可能有断层
二、枕状构造(图 4)
地点:沿庄公路沿线路旁
这处岩石有特殊一处(图 4-1),其它的有棱角,它比较光滑圆润,类似于球状风化,它的外表被剥蚀,里面出孔。还有特殊的枕状构造(如图 4-2),他的中间凹进去了,枕头掉了出来,图 4-3 表示的是枕状截面,把枕头截断了。
三、断层 地点:沿庄公路沿线路大桥旁边
断层: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
类型:正断层 断层产状:走向 :188°
倾向 :98°
倾角 :47° 此观测点处断层类型为正断层的判断依据为断裂带两侧断层上盘近地表岩石高度低于下盘,可知上盘相对下移,上面地表凹下来,两侧抬高,上盘下移下盘上移故为正断层。断裂带宽度约 50 60cm,填充物主要是岩石碎屑、泥土及地表碎屑物等(图 5)。
图 4-1
图 4-2
图 4-3 图 4,枕状构造 图 5,断层
(注:测量断层产状方法,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坚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地点:沿庄公路沿线路旁的高地 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 一般呈松散状态.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米.第四纪沉积物分布极广,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外,全球几乎到处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第四纪沉积物形成较晚,大多未胶结,保存比较完整.第四纪沉积主要有冰川沉积、河流沉积、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洞穴沉积和海相沉积等,我们这里看到的是河流沉积。
途中发现由沙砾组成的第四纪松散的堆积物(图 6-1),由于砾石具有磨圆度,是为河流加深下切后形成的河流阶地,具有递变层理。坡积物的碎石是具有棱角的。
该高地分四层(图 6-2),最下层为较厚的碎石层,且这些碎石分选性差,有一定磨圆度,为堆积物;倒数第二层为黄土堆积;再往上一层为很薄的一层碎石块,磨圆度差,为坡积物;最上一层是黄土堆积。该地原是河道,后河水后退,地壳抬升,成为阶地,上覆黄土是马兰黄土。该高地分两层,下层为碎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好,是堆积物,上层为马兰黄土,该地现在是阶地。
第二天 5 月 3 日 一、古河道堆积物 地点:202 省道 古河道是河流他移后被废弃的河道。该地河流改道,以及构造运动使该地河段地面抬升,变成古河道。那些河流堆积物(图 7-1)在河流的右岸,从南向北。
图 6-1,第四纪松散的堆积物
图 6-2,阶地组成
在这个古河道旁边看到了安山岩的流纹结构,熔浆流动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隐晶质或者玻璃质或长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的构造(图 7-2),从中可以看出熔岩当时是东西方向流动。
二、嶂石岩地貌 地点:202 省道 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远远望去,赤壁丹崖,一层红色,一层绿色,一层红色。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图 8)。
地貌的发育阶段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如下表)
幼年期 幼年期,山体呈现红色,地壳快速隆起,从而使山体构造隆升,坚硬的石英砂岩岩层出露,垂直节理开始发育,而且幼年期的岩石比较新,山顶为岩石没有植被发育。
青年期 青年期,以Ω型障谷、垂直裂隙为主。石缝发育形成巷谷,并迅速扩大为障谷,障谷又发展成Ω型障谷。垂直节理发育完成,风化侵蚀变严重。
壮年期 壮年期,石柱、方山形成阶段,一方面障谷向下层侵蚀发育成叠套谷,另一方面更次一级的沟缝或巷谷将方山进一步切割成方山、石柱。山顶岩石被严重风化侵蚀,山顶出现大量植被。
图 7-1 古河道堆积物
图 7-2 安山岩流纹构造 图 8,嶂石岩地貌 图 7-2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嶂石岩地貌特别像丹霞地貌,因为他们都是红色的,比较像。但实际上他们有很大差别,障石岩形成于中元古代的长城系,是石英砂岩,而丹霞地貌中的岩石在白垩纪到第三纪形成,是红色砂砾岩。障石岩地貌的形成以风化为主,而丹霞地貌的形成以冲蚀、溶蚀和崩塌为主。
三、封龙山组和石家栏组分界线 地点:202 省道 因为这个分界线岩石十分破碎,为了防止发生崩塌现象阻塞交通,人为的在这个分界线上涂上了水泥,所以此次实习并没有看到这个分界线的原貌。
分界线的右面为封龙山组 封龙山组主要由变质砂岩和变质砾岩组成。下部为灰红、灰绿色巨厚层变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具有变余碎屑结构和含磁铁矿的交错层理构造;上部为浅灰、灰黄色厚层中粗粒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底部的岩石就是底砾岩,这些岩石没有变质,完全是沉积岩。
底砾岩:无论角度不整合还是平行不整合,底部沉积的大砾岩都叫底砾岩。
分界线左边为石家栏组 石家栏组,花岗岩有轻微的变质现象,岩石变质为板岩,越靠近这个分界线,变质现象越来越明显,岩石变质为千枚状板岩,局部片理化严重的成为片岩,由于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原岩较破碎,有很多的破碎带,这里植物对岩石的根劈作用(图 9)也很明显,这也是岩石破碎的原因。
再靠近分界线,有一小段是石英砂岩,这里石英脉较多,在张节理中科看到石英小晶体,在节理面上海附着了一层赤铁矿膜,继续向前会发现片理化特别严重,可看到片麻岩。
四、破碎带 地点:202 省道 破碎带使岩体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破碎带这处与周围岩层不一样,含有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图 10-1)
老年期 老年期,块状残丘、孤立石柱在该阶段特别发育。方山受到进一步侵蚀、分割而发育为石柱,石柱进一步风化而倒塌,形成块状残丘、孤石,该阶段标志着嶂石岩地貌一个发育过程或演化旋回的结束。
图 9,根劈作用 图 10-1,破碎带
角度不整合(图 10-2)
在破碎带这个地方看到了角度不整合,该地受到地壳运动产生褶皱、断裂。随后地壳下降,沉积之后形成。
五、采石坑(泥岩)
地点:104 乡道锦山自然生态保护区 采石坑(图 11-1)这里是猪肝色泥岩,其中混合着一部分白色砂岩,这里是长城系的最底部地层,地层是平坦的。其中的一些岩石被绿泥石化,并出现泥裂构造。
泥裂构造(图 11-2)就是多边形裂缝构造,泥裂构造由滨海、滨湖或滨河地带泥质沉积物暴露水面后失水变干收缩而成.六、花岗岩和含粒石英砂岩
花岗岩(图 12-1)属于岩浆岩,花岗岩为肉红色或灰色。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石英含量在 20%以上。含粒石英砂岩(图 12-2)属于沉积岩,颜色为灰色。一种已固结的中粒碎屑沉积岩,砂粒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因为花岗岩是岩浆岩,石英等成分是结晶形成的,所以我们肉眼看到的花岗岩晶粒是不规则、有棱角的。而含粒石英砂岩是沉积岩,石英等成分不是结晶而成,这些物质都是沉积磨圆形成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含粒石英砂岩的晶粒大多都是磨圆的。
图 10-2,角度不整合 图 11-1 图 11-2 图 12-1
图 12-2
七、其他典型岩石(或特征现象)
球状风化: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金云母:是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矿物的一种。金云母所在地的云母片岩长达 3 米,片理状特别发育。
波痕:是流水运动在沉积岩表面留下的波浪般痕迹的构造。
断层谷:该断层位于岩层的破碎带,岩石破碎,流水侵蚀形成断层谷,一侧高陡,一侧低缓。
闪长玢岩:安山岩变化形成的岩石,具有斑状结构,主要有角闪石、斜长石为主。
人字形交错层理:斜层理彼此交错形成人字状。
八、4 处断层(下图)
球状风化 金云母
波痕
断层谷
闪长玢岩(斑状结构)
人字形交错层理
第 3 天 7 月 4 日上午 一、黄土剖面 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堆积的风积物,黄土有午城黄土,形成于早更新世;离石黄土,形成于中更新世;马兰黄土,形成于晚更新世。
我们所看到的的黄土剖面(图14-1)是马兰黄土,形成于晚更新世,黄土呈现浅灰黄色,该剖面厚度达 5-6米,质地单一以粉砂为主。从整体上看该黄土剖面的形态,可发现它是成层的,其中上面颜色较深的呈暗红色的土壤为古土壤层,以棕壤和褐壤为主。这些个古土壤层之所以呈较深的暗红色,是因为在土壤形成的期间,气候比较暖湿,处于间冰期,其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植物之类的东西,使其中含有很多的有机质,而使颜色加深。在第四纪中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所以看到的黄土一层红色一层黄色。
姜结石:分布在降雨量少的地区,在风化作用下岩石中的钙被分解出来,它们不溶于水,随水介质运移,形成胶体溶液,在沉积作用过程中逐步凝聚形成形似生姜的结核赋存于沉积岩中。因其外形颜色神似生姜,故名“姜结石”。姜结石其实是黄土中的碳酸钙的结核。(图 14-2)
黄土成因 现在关于关于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等,但现在普遍认为的是风成说,黄土物质的物源与我国西部大面积的沙漠有关,黄土物质的搬运主要依靠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高压气流。它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质综合作用,通过物源的形成、搬运、分选及堆积成土这几个阶段形成。
在黄土地貌上最典型的就是窑洞(左图),窑洞是北方有名的房屋建筑,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窑洞是在黄土剖面上修建的,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住着舒适,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图 14-1,黄土剖面 图 14-2,姜结石
匠心。
下午,我们要使用全站仪测河谷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这是全站仪大致的使用方法 1、其中一点设站,架全站仪,另一点放棱镜;2 另一点是所测点,把棱镜放到这个点上;3、仪器寻找要测点的棱镜,并瞄准棱镜中心;4、点击测量按钮,测出想要的数据,记下数据。
全站仪的一些按钮:P1 是第一页
FNC 是翻页
ZA 是竖直角
HAR 是水平角
下面是我们小组根据全站仪测的数据所画的甘陶河河谷纵剖面图
第四天 7 月 5 日苍岩山景区 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这个苍岩山景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南部,距省会石家庄市 70 公里,景区面积 180平方公里。苍岩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称。听老师说这里还是《卧虎藏龙》电影中玉娇龙跳崖拍摄的地方。
首先来到的是一线天
一线天(图 15-1)是一个断层,经过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逐渐加宽形成的一线天。一线天两侧的岩石均为同一种岩石,两侧都有上下位移的现象,两侧岩石都有相同的层理。
钟乳石(图 15-2),在这个岩壁上存在着很多的钟乳石,该地多为石英砂岩曾经这里有流水,水中物质含有碳酸钙,碳酸钙慢慢结晶形成。
台阶上的波痕和泥裂(图 15-3)
铁链桩上的动物爬痕(图 15-4)
来到公主庙门前
公主庙门前的石碑为鲕状石灰岩(图 16),鲕状体是一个原生结核,形如鱼子的结核,形成于温暖湿热的海洋气候环境。
红色泥岩处 红色泥岩(图 17-1),有细小的黏土质点组成,颜色是红色,岩石非常致密不透水,具有泥质结构。
晶体假象(图 17-2):矿物受到改造成为新矿物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原有矿物的晶形也要受到破坏,但有时原来的晶形仍维持不变。这种不能代表已经变化了的矿物晶体形态,称为晶体假象。
景区终点
剪节理(图 18):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剪节理平直光滑,剪节理未被矿物填充时是平直闭合缝。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
图 16 图 15-1,一线天
图 15-2,钟乳石
图 15-3,波痕和泥裂
图 15-4,动物爬痕 图 17-1 图 17-2 图 18
结尾 实习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些累,但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我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地质上我能更好地区分含粒石英砂岩和花岗岩等等。实习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既能巩固老知识,又增加了新的知识,古语有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知识学得再好,没有实践,到得最后也还是纸上谈兵,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透彻的了解岩石和矿物,才可以真真正正的对地质研究的透彻。本次实习令我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并且我还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掌握地质的野外考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而且在这几日考别了课堂的枯燥,来到大山深处,心情更是畅快了许多。
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几天的实习,令我在艰苦和学习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第二篇:地貌实习报告
(1)实习地点:乌当、黄果树、龙宫
(2)实习单位:贵州师范大 11级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班 3)实习时间:2012年12月2日到2012年12月8日(5)指导老师:周德权、陈星
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
(7)实习路线:乌当——黄果树【黄果树水文站—黄果树景区水上石林—黄果树景区天星景区—黄果树大瀑布】——龙宫
实习内容:
关于河流的的概况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
心滩 南门河下游形成的心滩:水流的冲刷力减小,水流向河岸两侧侵蚀,河的中央有着大量泥沙沉积,常年累月,就形成了梭形的心滩,宽几米长十几米。
河漫滩 老师指给我们看了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就是河漫滩,平水期初露。当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旁蚀(测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不断展宽,为河漫滩发育奠定了基础。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叫河漫滩。
黄果树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最早因河床突然出现了一个裂点,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
[4]
经河水长年累月不断的冲刷和溶蚀,便裂点踏隙,形成了一个落差,也就形成了瀑布的基本面貌,后因风雨溶蚀和雨水不断冲刷,又使原先形成的瀑布不断向后撤,据地质学家考证,瀑布形成了今天这种稳定的局面,曾有过三次大的变迁,它后撤距离长达205米,现今的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便是它后撤留下的遗迹,在地质学上,这一现象并称为“向岩后撤”。
瀑布成因
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成因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断陷而成的;有人则认为是喀斯特侵蚀断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是与瀑布所在的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的,故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
天星洞景区
天星洞景区在天星景区中段,主要景观天星洞位于冒水潭旁的河岸上。洞内形成若干大厅和侧厅,各厅自有特色。最大一厅高50米,直径15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在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奇峰异石之中,4根雕花大柱直抵天穹,每根石柱高度都在20米以上。柱上石花丛生,如雕龙刻凤,色泽艳丽。洞中的许多奇景是在别的溶洞中无法看到的。其它主要景观还有:天星亭、天星桥、一线天、冒水潭、回望石等。水上石林区在景区的下段,沿天星洞景区往下走1公里的石板石梯小路,即可到达。小路沿河而建,有栈道和跌水可欣赏。小路两旁假苹婆树很多,所以叫苹婆小道。有许多天然的榕树盆景,盆景边有石条、石凳供游人休息。石林间也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丛以及各种花草,终年点缀着绿荫。所谓“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又长树”,若不是亲眼所见,是难以置信的。主要景观有:藤条奇观、三树一身、群榕聚会、根王、天星桥石芽林、水上石林等,其中一处景观是游客必到之处,那就是“美女榕”,“美女榕”乃一棵榕树的分枝缠绕而成,乍一看,就像一个倒立着的裸女刚刚出浴,为了躲避游人的目光,害羞地用手遮住脸,不让别人看到她的真面目。
此为天星洞内部景观水帘洞
水帘洞
水帘洞位于黄果树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米的高度上,全长一百三十四米,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
穿越水帘洞,还有一个绝妙奇景,从各个洞窗中观赏到犀牛潭上的彩虹,这里的彩虹不仅是七彩俱全的双道而且是动态的,只要天晴,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都能看到,并随你的走动而变化和移动。前人:“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题“雪映川霞”。
黄果树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
最新瀑布摄影图集 龙宫
龙宫龙宫水系主要由东、西两支组成,两支流之间在一年中又根据季节不同而通过地表溢流或地下伏流相串通。挽近以来由于新构造强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喀斯特地貌回春发育,由北而南呈现峰林溶原→峰林谷地(盆地)→峰丛谷地(洼地)的系列更替。龙宫地区洞穴成因及发育与地下河系变迁密切相关,上层洞呈潜流型水平穿洞的特点;中下层洞往往相连,洞顶钟乳石发育、底部为现代地下河床,追踪构造薄弱带垂向下蚀,具有明显的裂隙洞特征
龙宫照片
第三篇:地貌实习报告
地貌实习报告
姓名:xx xxx
院系:xxx学学院
班级:09地理科学一班
时间:2010年6月10日
一、地貌学的意义
地貌学是研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固体地球表面及表层的物质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内部结构、空间分布、成因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随着人类社会及科技发展而发生改变,随着人地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地貌学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作为人类对地球家园最基本、最直接的特征——地貌形态的形成规律的探索和解释,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环境管理、灾害预防、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服务。地貌学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预、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管理等方面,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研究地貌方法的叙述,突出野外的现场工作、实验室分析方法和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高新技术,多学科交叉等,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进行野外考察,学习,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类型。
二、花岗岩地貌
红色风化壳花岗岩本是地下深处形成的岩浆岩类,后因构造隆升以及地表受到长期的侵蚀作用而出露地表。花岗岩在地表分布广泛,可占地表火成岩面积的20%~25%。国内外地质、地理学家对花岗岩地貌研究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形成高山峻岭;二是形成雄伟浑圆的山体和低矮的丘陵岗地。前者为构造侵蚀的花岗岩峰林地貌,这种地貌主要发育在高差的山区,多由岩株状的花岗岩体组成,花岗岩岩石祼露,岩体内多组断裂和节理发育,受冰川或流水强烈切割和风化侵蚀后形成了雄伟高耸、峰峦重叠、谷深坡陡的奇峰深壑,往往成为风景旅游胜地,如我国著名的黄同、九华山、天柱山、三清山、华山等风景名山。后者由穹隆状的花岗岩体形成,在气候条件的作用下,岩体上常发育厚层的,形成红土丘陵地貌,如我国华南花岗岩丘陵地区,或经风化剥蚀后也可形成雄伟浑圆状山体,如海南岛的五指山等。花岗岩红土丘陵表层结构松开的风化壳极易发生散流冲刷和暴流侵蚀,成为崩岗侵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高发区,这类花岗岩地貌以我国的华南地区最为典型。以上这两类花岗岩地貌均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了解其特点和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花岗岩地貌旅游资源,以及因地制宜地开展花岗岩风化丘陵地区的土地退化的防治工作。
2010年5月25,上午8点,在学校出发,往南宁的东北方向前进,经过五塘,老师跟我们解释说南宁市正北方向是寒武纪岩,我们往东北方向可以看到寒武纪地层,背斜山。该阶段为邕江及小型支流冲出来的小形盆地,呈现波状地形,台地和河谷,该地区以植水稻、玉米为主,少量的花生,由于雨水较充足,丘陵上的种桉树,这种耗肥需水大的经济树种。公路两侧是寒武纪砂岩、沉积岩,能清楚地看见地层节理。
再往前走地形变化较大了,可以看到花岗岩风化壳,花岗岩是块状结构的岩石,坚硬密致,孔隙率约为1%,因而透水性比页岩还要差,只有页岩的1/5。花岗岩属于不透水的岩石,容易产生地表散流与暴流的冲蚀。岩性结构坚硬,抵抗侵蚀能力很强,所以花岗岩能够形成高峻的山地,然而,花岗岩岩体有丰富的节理,在节理或断裂集中的地方往往出现崖壁,因为那里的地下水活动较强,岩体抗剪力较弱,易于进行重力崩塌作用,加之岩体结构坚硬透水性差,节理交错,因此花岗岩容易风化。土壤相当贫脊,以高岭石为主,矿物机质较少,植被难以生长,且水土易流失。如果植被不好即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崩岗,崩岗地貌是一种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山区的严重水土侵蚀地貌。通常指发育在红土丘陵地区(特别是花岗岩丘陵)的冲沟沟头部分,经不断地崩塌和陷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地貌。因此该地区人烟荒芜,有零星村落分布。
到达昆仑关,看典型的花岗石红色风化壳,沿着节理进行的风化作用,可以向岩体内部深入形成很厚的风化壳。地层在三十米以上。我们来到花岗岩崩岗侵蚀区,用地质捶敲打岩石,判断此处岩石多为白云母。其岩性主要为粗粒或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有局面中粒(斑状)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肉红色黑云母花岗岩。我们用地质捶敲该岩石,易于散裂,说明花岗岩风化壳粘粒含量少出粒较多,胶结性弱,结构疏松。
在车辆行驶的路上,我们看到一闪过的灰色岩石。老师说那是火山凝灰岩,三叠纪喷发出来。这主要由粒径<2mm的火山灰(炭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碎屑等(含量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分选性差,碎屑多具有棱角。岩石外貌有粗糙感,可以清楚看见层理。我们近距离地观察看了风化不够彻底的红色风化壳,其碎屑较多,是三叠纪形成的,层面较薄,长期发展下去最终形成高岭石、氧化铁、氧化锰等氧化物。人为破坏植被会形成坡面细流。不过,我们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雨水冲刷的坡面细流而是挖土机挖出的爪痕。
三、峰林洼地地貌
在前往上林的途中,可以看到峰林地型。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可总称为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的主要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热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的碳酸盐岩地区地表水的侵蚀、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缝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峰丛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山区的中部,或靠近高原、山地的边缘部分。峰丛顶部为尖锐的或圆锥状的山峰,而基部相连结簇状。在峰林地形中代表发育较早阶段的地形,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峰林、洼地地形形成之后,地壳抬升,岩溶进一步发展改变而成。广西西部,西北部,靠近云南,贵州高原的边缘部分都是发育了峰丛。而峰林主要发育在湿润热带、亚热带(年均温)>20℃,年降水量>1500毫米)老师说这是发育不成型的峰林,成分不纯,杂质较多,叫锥状峰林,桂林地区的峰林叫塔状峰林。这里的下边地层为不可熔岩,上边是可熔岩。
到了上林,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饭。
从金龙洞出来我们往西北方向前进,坐着车上,我们看见一些没有水的坑,老师说,那是干谷。干谷为岩溶区特有的景观。岩溶地区发育了古河谷,当地壳上升,地表河流不是随之下切,而是沿着后期在谷底上发育的岩溶孔道(漏斗、落水洞等),将水吸干,谷底干涸遂形成干谷。有些干谷在暴雨季节尚排泄部分洪水,则称半干谷。干谷的形成也可以由于河流发生地下截弯取直现象,使原来的地表弯曲河流段变为干谷。因此在干谷地段常保留昔日河流冲积物的残余。在岩溶地区,由于地表河流常发生遇落水洞或溶洞而转为地下伏流的现象,这种河谷遇石灰岩而突然截断,当这种河谷变为干谷时就称盲谷。
来到古零乡,该地区属于峰从洼地,地层漏水严重,以种植玉米为主。在高大宏伟的灵阳寺下面,老师说这是典型的白云岩(18)我们用地质锤敲打和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区别。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成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虽与石灰岩相似,但硬度略大,较坚韧,滴稀盐酸(5%)不起泡或微弱起泡,而石灰岩是起很多的气泡。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容物。途径古寨路口,老师给我们介绍该地区为浅洼地,地表水出不去,只能从地下水出去,形成喀斯特干谷。串株状洼地,土层薄,植物难以生长,当地居民饮水质量很差,经济落后。
傍晚,我们在周围都是山的马山县住宿。
四、岩溶地貌
岩溶(或称喀斯特),是一种发育以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地区的特殊自然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其区域地貌发育形成一系列与岩石的可溶性相关的独特地貌和水文特征。包括各种封闭洼地、漏斗及地下水系,地表岩石表面可以形成特殊的溶蚀形态,地下可以形成洞穴及相应的洞穴堆积物,其外在表现为区域特殊地貌和水文现象,形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奇峰异洞,如峰林、峰丛、石林、石芽、暗河、天生桥、盲谷、竖井、天坑以及形态各异的岩溶洞穴等。我国岩溶地区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山西、西藏等地。岩溶发育的主要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约137多万平方千米,如果再加上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溶,则总面积可达300多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3.岩溶地貌常常形成特殊的风景资源,成为旅游胜地,如我国世办自然遗产中的九寨沟、黄龙寺、桂林山水,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石林,以及众多的旅游洞穴。
影响岩溶地貌的因素
作为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岩石主其可溶性特征,实际上属于地质条件范畴。从沉积学的角度分析,不同沉积相的碳酸盐岩可以形成不同的碳酸岩结晶状况、岩石结构和岩石构造,并导致了溶蚀作用的差异,进而对地貌发育产生影响。不同沉积相碳酸盐岩之间的裂隙也同样是岩溶发育的重要基础。不同类型地层的组合,如砂岩等非岩溶岩层与岩深岩层的组合方式,可以影响到区域或小范围地下水活动,造成不类型的岩溶地貌发育,如半岩溶、全岩溶。岩溶地区水文现象具有地表分水岭与地下水岭不重合的现象,地下河的存在则是岩溶地区特殊水文现象。岩溶地区的地貌与水文是相互作用的。地表、地下水流的流体力学性质、流动性及流量对于侵蚀或沉积地貌的形成均有较大的影响。经常流动的水体,通过多种化学过程(如混合溶蚀)和机械过程,能较大地提高水的溶蚀力。岩溶地区不同地下水动力带的地下水不同运动方式,具有不同的岩溶溶蚀特征并直接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洞穴系统的发育。此外,岩溶地区土下存在一个特殊水文带——壤下带(subcutaneous zone),是土下可溶岩体顶部次生裂隙发育的地带,此处溶蚀作用活跃并对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影响巨大,是直接与特殊地下水动力相关的表层岩溶对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影响巨大,是直接与特殊地下水动力相关的表层岩溶(epikarst)地貌带。
到了大龙湖水库,我们下车沿着公路走,观看了两边的岩性,是二元结构,泥盆纪和石炭纪交结而成,形成峰丛洼地,这里水库漏水严重,在这里修建的水库都要进行多处的人工修补。岩性以石炭纪方解石为主,植被较少,其表层风化程度较深,可以看见多处的沿着节理风化的方解石似乎要崩塌下来。还看见与灰质岩相似 藻类苔藓系岩。
我们来到了水库边上的岩溶洞,这里主要成分是常湿钙质淋溶土。溶洞的形成是早期的地下河崩塌溶蚀,以化学沉积为主,形成的自然拱。在岩溶地区,溶洞是指由于岩溶侵蚀作用及后期的沉积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洞穴。溶洞是岩溶作用形成的各种洞穴的总称,而洞穴则是指可以容纳人们进入的地下空间。广义上包括地下大小不同的各种类型的洞穴,包括落水洞,竖井和复杂洞 穴系流等。狭义的溶洞是指发育在潜流带或季节变动带内形成的水平延伸为主,通常有地下河作用的曲折分布的洞穴。溶洞是喀斯特地貌区别于其他地貌类型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地貌类型。地下河是岩溶地区沿大型岩溶管道或洞穴廊道集中排泄,具有较稳定流量的地下常年径流,也称暗河或伏流。地下河对地下水运动而言,从分散层流运动形式或发展为线性集中紊流运动。从地貌作用上,从简单的化学过程(溶蚀,淀积)发展为兼有化学溶蚀淀积,流水冲蚀机械侵蚀和堆积,崩塌等复合过程。地貌营力大大加强,地下河可以有河床卵石及两侧漫滩卵石沙粒堆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洞壁上有很多的鹅卵石。
这个洞很大,我们下去后可以看见洞顶往下有很多的石钟乳,表明水有波动,蒸发出来,溅水沉积而成。确切的说,石钟乳是洞穴沉积中常见的类型,是由于洞顶裂缝出渗出富含碳酸钙水流发生淀积,从洞顶向下垂直悬挂生长的碳酸钙沉积体,由方解石成层结晶构成,悬挂如古钟,外形如乳,下端常有短鹅管凸起,故得名。石钟乳内部呈层状结构,垂直剖面中心常有鹅管。石钟乳的生长速度快慢不一,而且有阶段性,大多每30-50年生长一厘米。在破损的石钟乳上,我们可以看到雪白的晶粒岩石,是方解石。在洞顶上,我们还发现了旋窝脚洞,这是地下河小型支流冲出来的。脚洞是溶蚀作用在岩溶石山基部水面附近形成的浅洞,其成因一般认为是与池沼静水环境或静水滴水环境下水面溶蚀作用相关。脚洞发育后期可以成为地表水转入地下通道,故脚洞可以成群分布并相互贯通,成因上仍然是与地表,地下水的溶蚀侵蚀作用相关。也常与河流冲蚀或差异溶蚀有关,也有的是溶洞崩塌破坏的残余。我们深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洞里,听见一些滴水声,是从岩洞顶部滴落下来的。洞里还弥漫着泥土的味道夹杂着腥味,仔细一看是蝙蝠屎,用电筒往上照,发现黑黑乎乎的一片蝙蝠,说明洞里是非常潮湿阴暗的。
5月26日,8点40分,我们往马山县的东北方向前进,地势逐渐陡峻,是典型的峰丛洼地也叫溶蚀洼地,岩性以石炭系的碳酸盐岩为主,石多,土少,水缺。溶蚀洼地是岩溶地区的负地形,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常沿构造线而发育,面积约数几到数十平方公里。洼地底部呈线凹形,有时因漏斗及落水洞的分布而略有不平。表层堆积有厚度不等的残余红土及水流冲刷来的红土堆积。洼地与峰林地形同步形成,开始在峰丛之间可能形成一些由岩溶漏斗、落水洞集中的小凹地;而后小凹地水流集中,使地表及地下的岩溶作用均强烈发展,漏斗落水洞逐步扩大,遂形成今天看到的洼地。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洼地面积越大。在地壳间歇上升区,可以形成不同标高的洼地,或在溶蚀洼地之中形成类似“谷中谷”现象。该地区的浅洼地方种植玉米,山坡上种植根系发达的竹子。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政府出资在山坡上修建了很多小型的蓄水柜。
我们到达了里当乡民乐村,下车观察了此处的洼地。老师说洼地至少有一个排水口。这地区易旱易涝。旱是因为地下漏水,储存不住水。易涝是因为地下河有的地方管道过小,泥沙进入管道造成拥塞,来水太猛就无法消去,洪水一涨就淹没了洼地。我们仔细观看了白云母灰质岩。老师说由于冲蚀风化,生物作用如苔藓类植物作用,使岩层上逐渐形成土壤。我们还真看到岩层上面的小涡有一层薄细粒。不过我怀疑是风把周围的土吹上去的。老师拨开岩石下面的土壤,发现土壤掩盖的岩石部分很光滑。用手触摸感觉凉丝丝的,很湿滑。老师说这是土下溶蚀。我们还去看了传说中的地下河,感觉很平常,不像想象中那样急流、汹涌,倒像地沟水。用手触摸,没发现与平常水有什么不同。
五、流域地貌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过程
冲刷会使河床减低,扩大过水断面;而淤积引起河床抬高,缩小过水断面。由于过水断面的扩大或缩小,流速减小,输沙力降低,冲刷就逐渐停止。断面缩小,流速加大,输沙力加强,不再发生堆积。这种自反馈机制,称为河流的自动调节作用。它反映了水动力、泥沙与河床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水与岩石(包括松散沉积物)相互作用,塑造河流地貌的过程。
2、弯曲型河床
弯曲型河床是最常见的河床。河床曲率等于或大于1。5,平面上河床蜿蜓曲折,河漫滩宽广,深槽紧靠凹岸,最深点位于凹岸顶点偏下游处,河弯的曲率半径愈小,水深愈小,水深愈大。河床横断面不对称,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位于两个反向河弯之间转折点,通常称其为过渡段浅滩,故纵剖面亦具有阶梯状坡折。
弯曲河床的生成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单向环流作用。当水流经过微弯河床凸岸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水流射向凹岸,使凹岸水位抬高,由此产生了水面横比降和横向压力,该力作用方向凸岸,力的大小由水面到水底相同。由于离心力在水面大,水底小,它与黄压力相加产生的合力方向是:表层向着凹岸,底层向着凸岸。水流也随着合力方向而运动,即表流流向凹岸,这样就构成了单向环流,由于它发生在弯道,故又称为弯道环流。这种环流与河流的纵向流水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形的环流。单向环流与河流中射向凹岸的表面及其下降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结果使凹岸后退,其河道形成深槽。底流是从深槽流向凸岸的上升流,流速慢,搬运能力减弱,造成堆积,形成边滩。上、下两个深槽之间的过渡河段,也因上升流而堆积出河心浅滩。在凹岸不断侵蚀后退,凸岸不断堆积前移之下,原来微弯的河床也就变成弯曲河床了。
再往北东东方向前往宾阳不一会地形骤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阔无垠,绿油油的水稻。这是河流(红水河)扫出的的平坦地面,以弯曲河流扫荡为主。由于弯曲河流凹岸不断侵蚀后退,凸岸不断堆积乔移,日长月久就形成了平原。由于该地区水水份充足,光照条件好,因此可以大规模的种植水稻。冲击平原是人类文明发源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深厚。
我们前往大龙湖人工水库,途中我们下车观看了一条季节性河流冲出的河谷。现在河流已干涸,能看见许多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大多是没有被磨圆的,说明河水冲刷不够。河周围生长着矮灌木丛,其中稔子树很多,正值花开时期,很漂亮。
我们原路返回马山县,在白沙镇观看了摆在路边的观赏石。由于此类观赏石在大化最为典型,因此也称为大化石。这类观赏石在红水河形成,成分主要是碳酸盐岩,经地热形成变质岩。由于形状怪异,自然构造美,因此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接着,我们继续往东南方向前进,这是二叠纪石灰岩形成的峰丛,地势较平坦,种植水稻,坡上种植桉树。到达两江,我们沿河流上游走,真切看到河流的侧向侵蚀,凸岸露出一些鹅卵石。
老师指给我们看了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就是河漫滩,平水期初露。当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旁蚀(测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不断展宽,为河漫滩发育奠定了基础。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滩。
通常情况下,V型谷的谷底几乎为河床所占据。粗粒沉积物一部分在河床上堆积,另外在河流凹岸地段,由于流速较缓也有堆积,形成滨河床浅滩。随着曲流的发展,浅滩不断展宽加高,以致在平水期大片露出水面形成雏形河漫滩,并与谷坡的坡积裙相连。这时因河谷还是比较狭窄,洪水期与平水期流速相差不大,所以雏形河漫滩上主要沉积了粗粒河床相的推移质沉积物,较细的悬移物质被带往河流下游。河谷再继续展宽,浅宽的滩上水流速度更加变小,即使在洪水期时粗粒碎屑物已不能被带上滩地,只有较细的悬移质能沉积在这里。这样,便形成了具有二元结构的河漫滩沉积。
而河漫滩沉积的表层往往为细粒的粘土和沙粉,而其下往往是粗粒的河床沉积物,这就是典型的二元相沉积结构。平原河流河漫滩具有二元沉积结构,下部是粗粒的河床相沉积,而且越近底部颗粒越粗,越到上部颗粒越细。河漫滩上层的细粒沉积物是洪水泛滥时悬移质沉积,多为粉砂淤泥。随距河床距离的增加,沉积物有逐渐变细和变薄的趋势。
河里和河岸的鹅卵石都是从大明山冲刷下来的。鹅卵石成分多种多样。有含有晶粒的石英,有易敲碎的泥岩和砂岩,有花斑洞的花岗岩,有较硬的变质岩,有黄铜矿、锡矿,花岗岩寒武纪轻变体,变质程度较深的铅变岩等。同学们拿着地质锤敲打各种岩石,辨别其成分,玩得不亦乐乎。
此次地貌野外实习课完满结束,我们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描述不是很清楚的东西。通过实践,我们收获了很多。
参考资料:
高抒、张捷·《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杜恒俭、陈华彗·《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9年
宋春青、邱维理 张振春·《地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四篇:地貌实习报告
地貌实习报告
地貌实习报告
李洺宇地理科学学院师范二班李洺宇 *** 班级:指导老师:徐刚姓名:学号:
白虎咀---庙咀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
北碚区白虎咀----庙咀,嘉陵江沿岸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2月2日
三、实习过程:
(1)白虎咀---水塔处
此处岩层性质为新田沟组泥岩,岩石硬度较小。此处以旁边的小路为分界线,可以明显观察到小路西面与该处的岩石性质有所不同。
(2)水塔处---煤矿工人疗养院
此处的岩性与上一层岩石性质不同,为下沙溪庙组砂岩。在该处我们利用罗盘分别测量了岩石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倾角约为60度,走向为135度,经过测量,可以大致了解该地的产状特点。
(3)煤炭工人疗养院---李家院
经过观测此处的岩性为泥岩,靠近李家院处,岩石性质多为砂岩,或为泥沙互混岩,此处地貌为向斜槽部,槽部有河流流过。
(4)李家院---海拔246.2米处
此处岩性多为泥沙互混岩,地处背斜中心处。
(5)海拔246.2米处---齐家湾
此处岩石性质为泥岩,岩性较软,地貌则表现为东面为背斜翼部,西部则表现为
背斜核部。
(6)齐家湾---郭家沱
此处的岩石性质为泥岩,地貌类型表现为背斜,在嘉陵江沿岸,清晰可见河流阶地,有两级。(河流阶地:过去的河谷底部因为河流的下切作用而相对抬升,并高出洪水位高度,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
(7)郭家沱---张家沱
此处岩性为砂岩,在岩石产状中,倾向不变,倾角约为57度,地貌表现为向斜翼部。
(8)张家沱---白鱼石
此处岩石岩性也为砂岩,地貌则表现为背斜翼部,在河流沿岸,亦可清晰可见河流阶地。但是在接近白鱼石附近岩石性质则多表现为泥岩,岩性较软。
(9)水塔---金刚碑
此处岩石性质为砂岩,泥岩互混层,地貌则表现为背斜翼部。
四、实习总结
本次地貌野外实习路程为白虎咀---庙咀,在此段路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观测到河流阶地,向斜,背斜,河流作用形成的河漫滩等河流地貌。在这次地貌实习过程中,利用到了在上学期《地质学》学习到的岩石产状测量方法,了解岩层产状,对该地区的地貌类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就是河流阶地地貌。
在这次的地貌实习中不仅学到了地貌知识,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与实际,而且也在野外的环境中和徐老师,同学们亲密的接触,受益颇多。
2012年12月10日 +
第五篇:宜昌地貌实习报告
前言
2011年11月4日至2011年11月6日,我们系10届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6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宜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习,实习地点分别为宜昌水文站、三峡大坝和三游洞。
一、宜昌地理概况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底,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宜昌全区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18亿年前的元古界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引起世界地质学界深厚兴趣的保持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市内的西陵峡。地层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区之一,出露的许多典型地质剖面在中外地质领域享有盛名。宜昌市城区无大断层通过,地壳相对稳定,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城区地震烈度未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扬子江淮地台的西部,地质构造总的轮廓是,地域内中、北部为黄陵背斜,东边有当阳盆地,西边为秭归盆地,南边为长阳背斜、仁和坪向斜,西南边为五峰向斜,西北边为神农架背斜,北侧为台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看,为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宜昌市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的西部,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千米左右。不少山脉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427米,为全市最高峰。山区有许多峡谷,有的雄奇险峻,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有的幽深秀丽,曲折迂回。全市岩溶地形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山地、丘陵。岩溶地形多种多样,有不少地方山奇、石美、洞异、水秀,是旅游的好地方。
二、实习目的及意义
实地观察及听老师的讲解,比较系统地了解实习地宜昌三峡地区的河流地貌、岩溶地貌,对河流地貌、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原因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部配合地貌学的教学,巩固、验证并加深同学们对地貌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专业性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三、实习要求
本次实习是配合专业课的学习而进行的实习,不是简单的出去欣赏风景,所以要仔细观察,认真听老师及专业人员的讲解,做好笔记,不要只想着玩,忙着拍照。要有集体意识,听从集体的安排,遵守实习纪律,不私自行动,牢记那些是该做的、那些是不该做的,确保实习期间安全,无意外事情发生。
四、实习时间安排:
2011年11月4日下午:宜昌水文站 2011年11月5日上午:三峡大坝 2011年11月5日下午;三游洞
五、实习概况
(一)三峡库区地貌
1、三峡大坝概述
三峡是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于2006年5月20日,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185米,是世界
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2、三峡库区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大地貌单元第二级阶梯中间的枢纽地段,长江上游向中游的过渡地带,是中国中、西部山地(第二级阶梯)与东部平原(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三峡库区地貌明显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以奉节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貌单元。峡谷之间为向斜和构造盆地所隔开,在江水的作用下,形成较为开阔的宽谷。由于剧烈的造山运动和水的侵蚀,形成了山高峡窄、地势险峻的峡谷特征。峡谷段基本上为石灰岩区,宽谷段则主要由砂岩、泥岩夹灰岩、火成岩等构成。库区常见的地表岩溶地貌有峰丛、峰林、孤峰、落水洞、岩溶漏斗、坡立谷、岩溶洼地、干谷、溶沟、石芽等。
3、三峡大坝地修建对流域地貌的影响
三峡大坝就是一种大规模的人造地形地貌,它对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不可避免发生着新的叠加作用,这些叠加作用既有对人类生存有利的方面,也有对人类生存不利的方面。而且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对不同地区也是不同的,对某些地区可能是有利的,对另一些地区则可能是不利的。
根据估算,三峡大坝建成后的百年内,长江年平均输沙量减至2 × 108t 左右。这一数值与长江三角洲形成和发育时期的长江年均输沙量接近,大大低于近50年来的观测值。因此,未来的百年内长江泥沙的减少不会引起长江三角洲大规模的侵蚀 ,更不会使之走向衰退和消亡。然后,依据数十年观测到的长江年平均输沙量来规划三角洲的围垦和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建设是要慎重对待的,因为过去数十年观测到的长江泥沙量是极为丰富、“非常时期”的记录。依据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泥沙逐渐减少的趋势 ,规划三角洲围垦和生态环境建设 ,既要保持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又要不给由长江供沙的相邻海岸地区带来环境问题。三峡库区原本就是一个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大坝建成后水位的抬高以及移民城镇迁建的大量建筑活动,使危机四伏的地质环境更加不堪重负。大坝明显的弊端,使下游出现了一些沼泽地,下游河水变清,使海水淘刷入海口,海岸线后移。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可以使荆江地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约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临时分蓄洪水和其它防汛措施,可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和防止毁灭性灾害的发生。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减轻洪水对武汉市和洞庭湖区的威胁,并可延缓洞庭湖的淤积。三峡解决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是蓄清排浑,而有学者认为这无法解决长江上游河床的鹅卵石问题。
(二)三游洞
1、三游洞简介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今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这里巧遇另一位大诗人元稹三人遂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徘徊其间,“爱不能去”,三人赋诗刻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北宋年间,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称为“后三游”。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
三游洞风景奇异、山水秀丽,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楼、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有栈道可通。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称为“地鼓”。
2、三游洞岩溶地貌概况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我国是一个岩溶遍布很广的国家。我国各个地质时代的碳酸盐岩裸露面积约有9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十分之一,加上已知的隐伏于不同深度的碳酸盐岩,总的分布面积可达340万平方公里以上。在这些碳酸盐岩分布地区中,发育有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与洞穴,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的三游洞就是一个典型地区。
三游洞的岩溶地貌主要表现在三游洞内典型的岩溶景观。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从天而降,将三游洞自然分隔为前后2个石室。前室与后室之间这两根并列垂下的钟乳石,宛如门楹,浑然天成。在见习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三游洞的整个巨大洞体,由许许多多的钟乳石柱矗立其中,看起来就像是由钟乳石柱支撑起来的一样。石柱上,通常都是一层一层的石灰岩覆盖在上面,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三游洞区的石灰岩岩壁上,处处可见其所渗漏的水珠以及细小的水流。在三游洞外,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石灰岩明显的层理构造。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4、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
(1)岩石的岩性。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岩石的岩性是可溶性岩石。
(2)地质作用。断裂破碎带一般为岩溶地貌发育比较强烈的地 带。如裂隙发育、延伸较远且开口较大的地带,有利于岩溶作用进行。在两组断层相交地段,溶斗、溶洞最易发育。裂隙向深处逐渐消失岩石透水性降低,岩溶作用便也随之减弱。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3)流水的作用。岩溶地区的地貌与水文是相互作用的。地表、地下水流的流体力学性质、流动性及流量对于侵蚀或沉积地貌的形成均有较大的影响。经常流动的水体,通过多种化学过程(如混合溶蚀)和机械过程,能较大地提高水的溶蚀力。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岩溶地区不同地下水动力带的地下水不同运动方式,具有不同的岩溶溶蚀特征并直接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洞穴系统的发育。
(4)气候条件。宜昌地区去后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这个因素有利于岩溶作用持续进行。
六、实习体会
这次宜昌实习我期待了好久,一直想亲临一睹三峡大坝这个伟大工程的风采。去宜昌坐车的五六个小时,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又有玩的,时间过得很快,比平时更能感觉到集体的温暖。这一次野外实习,我感觉自己体会颇多,受益匪浅。宜昌是一座很美的城市,很多同学都这么说。
在去宜昌之前,老师给我们放了关于三峡的纪录片,对三峡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水文站、三峡大坝和三游洞后,在老师的讲解与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做好笔记,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喀斯特地貌,本次实习亲眼看到,对岩溶地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培养专业性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更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学好
这次实习中我又能其他的收获。在实习中,要有严明的纪律,要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不去危险的地方,晚上自由活动时间要把握好时间;同学有困难大家积极帮助,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实习期间老师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更多了,老师在多个方面位学生考虑,师生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当然,这次实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实习之前,虽看到一些纪录片,对实习地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但缺乏具体的了解,准备不够用充分。在工作人员讲解时,有些不理解,且记笔记的速度跟不上说话的速度,导致一些信息的空缺。有时候没有特别认真听讲解,忙着看沿途的风景去了。以后实习时要注意这些问题,力图使实习更充实。
三天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在我们的不舍中我们全部安全返校。宜昌之行是一个美好的记忆,我将永远珍藏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