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暑假务农社会实践报告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前对农村实际情况只是道听途说、知之甚少。通过这次亲身学习和参与了务农后,我们对农村以用务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此次社会考察活动,不仅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关注社会,也给我们一次实践的机会,使我们体察一个真实的农村,真是收获良多。下面是整理的关于2016年暑假务农社会实践报告全文:
20xx年x月1日星期一,由明静、李雨轩、闻雪组成的务农学习小组按照计划到鞍山市城昂堡村进行务农学习实践活动。我们采取学习加实践等方式,在实践中了解了关于务农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认识和学习了黄瓜和圣女果的培育方法以及农业温棚的管理方法。并通过走访与实践进一步体现活动的意义。
早上十点半我和李雨轩坐十五路公交车来到明家所在的鞍山市城昂堡村,到达目的地后,我们迫不及待的跟随明静一起来到她家五十米的蔬菜大棚。一进大棚从未进过温棚的我们就被眼前的冗长的地垄吸引住了,那一道道垄上,齐齐的生长着嫩嫩的秧苗,好奇的我们便向在地里劳作的明静的妈妈询问,这才知道这齐齐的秧苗便是圣女果秧苗。明静的妈妈还为我们讲述了圣女果的种植方法以及培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圣女果的大棚养植及培育方法
1、圣女果生育适温为24~31℃,喜欢在较强光照及土层深厚的土壤种植。圣女果的栽培应选择有机质丰富、耕层深、结构好、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
2、整地时畦宽1.5米,垄高25厘米,垄沟宽40厘米。1.5米宽的畦田可栽4行,株距25~30厘米,每亩可种6000~8000株。定植时,先在畦内或半高垄上开沟,沟深16厘米,开沟后,每亩撒施250公斤腐熟的粪干,增施磷肥,每亩可同时撒施30公斤过磷酸钙。
3、另外由于北方冬季土壤,在秧苗吐果初期还应喷撒适量助长剂帮助秧苗吐果。
4、据明静母亲告诉我们,这批圣女果将于五月采摘出售。
随后我们又跟随明静来到她家种植黄的80米大棚,大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摘种黄秧苗的垄沟棚,另一部分为黄秧苗初期培育棚。大棚在不同时期要保持不同的温度,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为此,明静的父亲每年在秧苗培育期都会住在秧苗培育棚24小时随时控制棚内温度。我们去的时候,她家的黄秧苗还没有从培育棚转种到大棚垄沟里。所以我们看到的大棚只用打眼机打出的一排排待种坑。
明静又耐心的向我们讲述了有关黄种植的相关知识:
二、黄瓜在温棚的管理和栽种过程
早春大棚黄瓜在一些老菜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重茬,使黄瓜枯萎病、疫病大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构成威胁。我们通过黄瓜嫁接育苗、炉火临时加温等措施综合配套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土传病害问题。
1、选用保护地黄瓜品种
山东密刺(黄品种之一)抗低温也耐高温、瓜码密,非常适合早春大棚种植。
2、嫁接育苗
经催芽播种在炉灰加珍珠岩或用热水浸泡过的锯末加一些营养土的木箱或塑料盘内。嫁接后在温室内扣小拱棚并盖草苫遮光管理。
3、乙烯利处理苗及移苗
定植后按畦形扣小拱棚,用地膜进行三膜覆盖,晚上及时点燃装有烟道的土炉子置于棚中央,棚外四周用草苫围盖好。
4、大棚管理
(1)温度管理:黄瓜嫁接苗缓苗期间小拱棚内保持在30℃左右,白天达到35℃时及时掀开小拱棚膜,晚上盖。定植后10天去掉嫁接夹和小拱棚膜,中午可适当打开二膜,白天保持棚温28℃以上,当外界夜间最低温度5℃时去掉二膜,进入常规管理。
(2)水肥管理:一般根瓜坐住浇第二水,到腰瓜时水肥齐攻,稀粪和化肥交替使用(粪稀—清水—化肥),黄瓜全生育期共追施粪稀3~4次。
三、我们的所看所学所感
通过这次务农实践活动,我们想到了很多。
(一)农民的过去和现在
在明静家里学习务农的几天里,每天早晨明静的`父母要将用于温棚保温的草帘卷起,半晚日落西山之时又要将草帘放下用于夜间保温。每当遇到雪天,还要加盖一层半帘。遇到风天雨天雪天明静的父母往往深夜也不能入睡,有时干脆住进温棚里,防止温棚被雪压塌被风吹毁。这一过程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表面看来农民务农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科学务农已经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与此同时,农民也面临些许的问题和无奈,耕地面积过少,销售渠道窄,种植成本高也不容忽视,这使农民的总收入和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希望国家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耕地面积。
(二)科学务农与现代农民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李绅的《悯农》。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过去农民务农的辛苦,他们只能凭借老一辈的经验,面朝黄土背朝天,企盼风调雨顺造丰年。而如今,随着科学走进农村,像明静父母这样的农民已经学会参考书籍去防治虫害,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在这次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科学务农为农民造福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圣女果为例:过去农民们只能春种秋收,过着每年一次播种一次收获的生活。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农民们利用温棚每年可以收获两到三次。另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从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等等。利用科学务农,产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三)务农实践对我们的影响
看着那两个冗长的温棚,劳动量之大,再看看明静父母累弯的腰和粗糙的手,留给我们思考的真的有很多。出生在农村的明静立志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为改善家中的生活水平而努力,这不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同明静一样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的希望吗。而在城市长大的我们,思想汇报专题也希望在歇尽全力学习和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就业意向放到农村,毕业后投身发展农民经济的政策中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农村人民争建全国范围内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个“华西村”。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国家经济,为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二:暑假务农社会实践报告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前对农村实际情况只是道听途说、知之甚少。通过这次亲身学习和参与了务农后,我们对农村以用务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此次社会考察活动,不仅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关注社会,也给我们一次实践的机会,使我们体察一个真实的农村,真是收获良多。下面整理的关于2016年暑假务农社会实践报告全文:
2016年x月1日星期一,由明静、李雨轩、闻雪组成的务农学习小组按照计划到鞍山市城昂堡村进行务农学习实践活动。我们采取学习加实践等方式,在实践中了解了关于务农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认识和学习了黄瓜和圣女果的培育方法以及农业温棚的管理方法。并通过走访与实践进一步体现活动的意义。
早上十点半我和李雨轩坐十五路公交车来到明家所在的鞍山市城昂堡村,到达目的地后,我们迫不及待的跟随明静一起来到她家五十米的蔬菜大棚。一进大棚从未进过温棚的我们就被眼前的冗长的地垄吸引住了,那一道道垄上,齐齐的生长着嫩嫩的秧苗,好奇的我们便向在地里劳作的明静的妈妈询问,这才知道这齐齐的秧苗便是圣女果秧苗。明静的妈妈还为我们讲述了圣女果的种植方法以及培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圣女果的大棚养植及培育方法
1、圣女果生育适温为24~31℃,喜欢在较强光照及土层深厚的土壤种植。圣女果的栽培应选择有机质丰富、耕层深、结构好、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
2、整地时畦宽1.5米,垄高25厘米,垄沟宽40厘米。1.5米宽的畦田可栽4行,株距25~30厘米,每亩可种6000~8000株。定植时,先在畦内或半高垄上开沟,沟深16厘米,开沟后,每亩撒施250公斤腐熟的粪干,增施磷肥,每亩可同时撒施30公斤过磷酸钙。
3、另外由于北方冬季土壤,在秧苗吐果初期还应喷撒适量助长剂帮助秧苗吐果。
4、据明静母亲告诉我们,这批圣女果将于五月采摘出售。
随后我们又跟随明静来到她家种植黄的80米大棚,大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摘种黄秧苗的垄沟棚,另一部分为黄秧苗初期培育棚。大棚在不同时期要保持不同的温度,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为此,明静的父亲每年在秧苗培育期都会住在秧苗培育棚24小时随时控制棚内温度。我们去的时候,她家的黄秧苗还没有从培育棚转种到大棚垄沟里。所以我们看到的大棚只用打眼机打出的一排排待种坑。
明静又耐心的向我们讲述了有关黄种植的相关知识:
二、黄瓜在温棚的管理和栽种过程
早春大棚黄瓜在一些老菜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重茬,使黄瓜枯萎病、疫病大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构成威胁。我们通过黄瓜嫁接育苗、炉火临时加温等措施综合配套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土传病害问题。
1、选用保护地黄瓜品种
山东密刺(黄品种之一)抗低温也耐高温、瓜码密,非常适合早春大棚种植。
2、嫁接育苗
经催芽播种在炉灰加珍珠岩或用热水浸泡过的锯末加一些营养土的木箱或塑料盘内。嫁接后在温室内扣小拱棚并盖草苫遮光管理。
3、乙烯利处理苗及移苗 定植后按畦形扣小拱棚,用地膜进行三膜覆盖, 晚上及时点燃装有烟道的土炉子置于棚中央,棚外四周用草苫围盖好。
4、大棚管理
(1)温度管理:黄瓜嫁接苗缓苗期间小拱棚内保持在30℃左右,白天达到35℃时及时掀开小拱棚膜,晚上盖。定植后10 天去掉嫁接夹和小拱棚膜,中午可适当打开二膜,白天保持棚温28℃以上,当外界夜间最低温度5℃时去掉二膜,进入常规管理。(2)水肥管理:一般根瓜坐住浇第二水,到腰瓜时水肥齐攻,稀粪和化肥交替使用(粪稀―清水―化肥),黄瓜全生育期共追施粪稀3~4次。
三、我们的所看所学所感
通过这次务农实践活动,我们想到了很多:
(一)农民的过去和现在
在明静家里学习务农的几天里,每天早晨明静的父母要将用于温棚保温的草帘卷起,半晚日落西山之时又要将草帘放下用于夜间保温。每当遇到雪天,还要加盖一层半帘。遇到风天雨天雪天明静的父母往往深夜也不能入睡,有时干脆住进温棚里,防止温棚被雪压塌被风吹毁。这一过程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表面看来农民务农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科学务农已经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与此同时,农民也面临些许的问题和无奈,耕地面积过少,销售渠道窄,种植成本高也不容忽视,这使农民的总收入和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希望国家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耕地面积。
(二)科学务农与现代农民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 李绅的《悯农》。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过去农民务农的辛苦,他们只能凭借老一辈的经验,面朝黄土背朝天,企盼风调雨顺造丰年。而如今,随着科学走进农村,像明静父母这样的农民已经学会参考书籍去防治虫害,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在这次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科学务农为农民造福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圣女果为例:过去农民们只能春种秋收,过着每年一次播种一次收获的生活。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农民们利用温棚每年可以收获两到三次。另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从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等等。利用科学务农,产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三)务农实践对我们的影响
看着那两个冗长的温棚,劳动量之大,再看看明静父母累弯的腰和粗糙的手,留给我们思考的真的有很多。出生在农村的明静立志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为改善家中的生活水平而努力,这不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同明静一样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的希望吗。而在城市长大的我们,也希望在歇尽全力学习和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就业意向放到农村,毕业后投身发展农民经济的政策中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农村人民争建全国范围内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个“华西村”。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国家经济,为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相关文章推荐:
1.大学生暑假库房社会实践
2.广告公司暑假实践报告范文
3.2016暑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4.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经历及收获
5.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6.志愿者2016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7.社会实践经历自述
8.暑假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9.暑假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经历
10.大学生暑假汽修厂社会实践经历
篇三:在家务农社会实践报告
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是在家里完成的,主要就是做一些我可以帮得上忙的事情。印象中,爸妈总有做不完的家务,由于从小就上学的原因,自己好像也没有帮上过什么忙。
家务事是很繁琐的。我妈老是说有做不完的、一件接一件的活。每天从早忙到晚。每一件小事情好像都挺简单的,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件数多了,时间自然也就耗费的多了。我妈一早起床,除了扫地、做饭,还要喂鸡、喂兔子、准备狗的食物,一直忙到块晌午才有时间休息一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次社会实践因为是在寒假,“办年”也挺忙得,所以就想帮爸妈一下,也顺便体验了一次许久未感觉到的“年味”,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挺开心的。
扫地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过,这也是最平常的事情了,人人都会做。从上学那天起就每周都要做值日扫地,也没什么技巧可言。
还有洗碗。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其实洗碗是我比较反感的事情了。总觉得洗碗油腻腻的,夏天还好些,手不会怕水。冬天就没有那么好命了,因为天气冷再加上“惯性”的作用,手几乎每年都会生冻疮,碰到冷水更是难忍,用热水有太浪费了,烧开水也不容易啊。所以呢,我几乎都不太怎么去碰这个事情。
家务本来就是一件接一件的是结合起来的,必定是十分繁琐的,过年的时候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可以做。像是做豆腐、炸年货等等,也都是很有趣的,可以算作是家务的一部分。
冬天里,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吃白菜,这是主要的菜色。当然,如果适逢集市,偶尔也会买点别的菜,换换口味。我在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了。我也炒过土豆丝,也是自家的。其实以前也有做过。但是可能是因为不经常做的原因,刀工太差,削皮的时候勉强还可以吧,虽然有一点点厚。但是到了切的时候就犯头痛了。怎么才能切的又细又快呢,是个问题。我看我妈切的时候,议会就搞好了,而且质量也很好,我想这就是经验的力量吧,还是得继续。我硬着头皮切了不知道多久,反正挺久的,但是完成的时候还是蛮高兴的,像是完成了一项大工程。这幸亏不是急等着吃,否则那等的人都得饿死了。想想,我妈一天炒几次菜,我们的吃饭时间又不一样,还真是很大的工程。
过年少不了豆腐,有些人家也会买一些,我家历来都是自己做。买总是会贵一些的,一年仅这一次,当然不能错过。先是把豆子洗好、泡好、淘好,把坏的都捡出来,家里没有磨豆腐的机器,所以用扁担挑到经常做豆腐的人家里去,在那里磨好了,再挑回来。那扁担感觉挺容易的,实际上却是很难的。看我爸挑得那么轻松,我也试试看,结果根本就挑不起来,,哎,不行啊,还真难。后来就把磨好的浆倒进大锅里,开始烧火,烧火还是挺容易的一件事。不像是电视里所看到的那样,经常被呛得咳嗽、流眼泪,变成一个黑面人。等到火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该熄了,让它自己“暖着”。这个也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的,火大了,锅底会焦,火小了,豆腐也不成形。然后我妈往豆浆里加上“卤水”,豆汁就成豆腐脑了,又过了一会,就用水瓢都舀进盆子里,端到豆腐筐里,用石头压平,过几个小时,新鲜的豆腐就做好了。我们美美的吃了一顿。自己做的感觉就是很不一样。
接下来的一天收拾屋子。新年了嘛,家里也要清理一下,新年新气象。我们家挺小,杂乱的东西很多,堆放得到处都是,感觉空间更小了,都没有个转身的地方了似的。所以东西的整齐与否是很关键的事。我和我爸端了几盆水,找了几块抹布,从桌子椅子,到沙发柜子都擦得干干净净的。虽然说都是一些破旧家具,但是干净一些总归是好的。我们把东西整理好,该不要的也收到要卖的废品中,忙了一个下午,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总归是有点成果的,屋子里感觉好很多。。劳动总是会有收获的。
炸年货的时候我是最高兴了,因为可以一边吃一边做。每年我都会帮忙一起做。先是切肉、剁鸡,这是我妈做的,她说我做不了,也做不好。我就弄一下藕合什么的,萝卜之类的比较简单的事情。进进出出的,忙了个不亦乐乎,也吃了个不亦乐乎。
因为我们那里的传统,年后一般不要太动水,洗衣服也最好不要,所以就都在年前洗好。今年的冬天比较冷,水当然也比较凉,,所以也很不好做。我先把要洗的衣服都集中起来,就开始用水井压水,这还是比较容易的。洗的时候就不那么幸福了,好凉的水啊,第一反应,不过,能帮点忙也是应该的,我妈要烙煎饼,只有我闲着。想想我妈,不管春夏秋冬,不是都得整日的洗衣服嘛!父母都不容易,但母亲好像更累一些,既要忙里又要忙外。
年前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贴春联了。当然,我也不是独立完成的,是和我爸一起做的,只有贴上春联才有过年的气氛嘛,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一早起来,把准备好的春联都拿出来跟我爸挨着贴,每个门口,每个窗口都贴。虽然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且就是一个程序下来的,但两个人合作起来明显会省时又省力,我们没多久就做好了。下午又做了一些别的事情。除夕之夜,吃完了团圆饭,包水饺就是最后的程序了。我和我妈一起和面包水饺。擀皮我觉得很难,手太笨拙,不会转动皮,每次都擀成长形的,而不是圆形的。后来我就只包陷了,顺利完成工作。
过了新年,因为没有事情可以做,又快要种花生了,所以就要准备花生的种子。我们就开始剥花生皮准备。一个一个的,还真是很烦人的。坚持就会胜利,最终就会完成。当我拿起簸箕里的最后一颗花生时,那种心情真的事很不错。接着的就是挑出好坏了,。那么多的花生,几乎每一个都要经手,没有一定的忍耐力怕是完成不了的。虽然有点夸张,但真的事很麻烦的。还好,最后都分开了。
我说了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作为寒假家庭角色扮演的事情,虽然都只是一些小事情,但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爸妈的年龄越来越大了,适当分担一些是义不容辞的。他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而且无怨无悔。从小到大,即使生活再不济,也会先保障我们的开销。父母的爱永远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所以多为他们做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他们也会很高兴的,“孩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这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吧。
通过这次参与做家务,我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恒心,才能做好。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做大事的前提,所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忽视细小。
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时光。家是温馨的港湾,给每一个在外的游子温暖。我觉得,在家人面前的我是最自在的。在家人面前,你不用担心我是不是又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们会理解你,谅解你的。在家里,就不用再多在虚伪的外衣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家庭生活是开心的。但是作为儿女的,也应给适时的多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这样才会是更好的。
篇四:在家务农社会实践报告
一、圣女果的大棚养植及培育方法
1、圣女果生育适温为24~31℃,喜欢在较强光照及土层深厚的土壤种植。圣女果的栽培应选择有机质丰富、耕层深、结构好、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
2、整地时畦宽1。5米,垄高25厘米,垄沟宽40厘米。1。5米宽的畦田可栽4行,株距25~30厘米,每亩可种6000~8000株。定植时,先在畦内或半高垄上开沟,沟深16厘米,开沟后,每亩撒施250公斤腐熟的粪干,增施磷肥,每亩可同时撒施30公斤过磷酸钙。
3、另外由于北方冬季土壤,在秧苗吐果初期还应喷撒适量助长剂帮助秧苗吐果。
4、据明静母亲告诉我们,这批圣女果将于五月采摘出售。
随后我们又跟随明静来到她家种植黄的80米大棚,大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摘种黄秧苗的垄沟棚,另一部分为黄秧苗初期培育棚。大棚在不同时期要保持不同的温度,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为此,明静的父亲每年在秧苗培育期都会住在秧苗培育棚24小时随时控制棚内温度。我们去的时候,她家的黄秧苗还没有从培育棚转种到大棚垄沟里。所以我们看到的大棚只用打眼机打出的一排排待种坑。
明静又耐心的向我们讲述了有关黄种植的相关知识:
二、黄瓜在温棚的管理和栽种过程
早春大棚黄瓜在一些老菜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重茬,使黄瓜枯萎病、疫病大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构成威胁。我们通过黄瓜嫁接育苗、炉火临时加温等措施综合配套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土传病害问题。
1、选用保护地黄瓜品种
山东密刺(黄品种之一)抗低温也耐高温、瓜码密,非常适合早春大棚种植。
2、嫁接育苗
经催芽播种在炉灰加珍珠岩或用热水浸泡过的锯末加一些营养土的木箱或塑料盘内。嫁接后在温室内扣小拱棚并盖草苫遮光管理。
3、乙烯利处理苗及移苗定植后按畦形扣小拱棚,用地膜进行三膜覆盖,晚上及时点燃装有烟道的土炉子置于棚中央,棚外四周用草苫围盖好。
4、大棚管理
(1)温度管理:黄瓜嫁接苗缓苗期间小拱棚内保持在30℃左右,白天达到35℃时及时掀开小拱棚膜,晚上盖。定植后10天去掉嫁接夹和小拱棚膜,中午可适当打开二膜,白天保持棚温28℃以上,当外界夜间最低温度5℃时去掉二膜,进入常规管理。
(2)水肥管理:一般根瓜坐住浇第二水,到腰瓜时水肥齐攻,稀粪和化肥交替使用(粪稀—清水—化肥),黄瓜全生育期共追施粪稀3~4次。
三、我们的所看所学所感
通过这次务农实践活动,我们想到了很多:
(一)农民的过去和现在
在明静家里学习务农的几天里,每天早晨明静的父母要将用于温棚保温的草帘卷起,半晚日落西山之时又要将草帘放下用于夜间保温。每当遇到雪天,还要加盖一层半帘。遇到风天雨天雪天明静的父母往往深夜也不能入睡,有时干脆住进温棚里,防止温棚被雪压塌被风吹毁。这一过程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表面看来农民务农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科学务农已经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与此同时,农民也面临些许的问题和无奈,耕地面积过少,销售渠道窄,种植成本高也不容忽视,这使农民的总收入和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希望国家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耕地面积。
(二)科学务农与现代农民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李绅的《悯农》。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过去农民务农的辛苦,他们只能凭借老一辈的经验,面朝黄土背朝天,企盼风调雨顺造丰年。而如今,随着科学走进农村,像明静父母这样的农民已经学会参考书籍去防治虫害,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在这次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科学务农为农民造福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圣女果为例:过去农民们只能春种秋收,过着每年一次播种一次收获的生活。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农民们利用温棚每年可以收获两到三次。另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从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等等。利用科学务农,产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三)务农实践对我们的影响
看着那两个冗长的温棚,劳动量之大,再看看明静父母累弯的腰和粗糙的手,留给我们思考的真的有很多。出生在农村的.明静立志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为改善家中的生活水平而努力,这不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同明静一样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的希望吗。而在城市长大的我们,也希望在歇尽全力学习和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就业意向放到农村,毕业后投身发展农民经济的政策中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农村人民争建全国范围内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个“华西村”。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国家经济,为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五:在家务农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莘莘学子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学生们锻炼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每年的暑假,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广大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我们教育学院的社会实践点是以革命老区、状元之乡而著称的会宁,在“追忆红色记忆,服务农村教育” 活动主题的号召下,我们一行十三人并肩合作,团结一致。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开展了系统有序的课堂教学,种类繁多的艺术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得到了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艰苦的执教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一、隆重感人的欢迎场面
考试刚刚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就急不可待的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开往会宁的大巴车。曾经的革命圣地,现如今有是全国出名的高考状元县,这给我们一个费解的问题,对于如此贫穷的地方为什么会造就教育上的奇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经过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会宁县柴家门村鸡儿咀鸡儿小学。鸡儿小学坐落在311国道旁,始建于1915年,附属于鸡儿中学,后来由会宁县、乡政府拨款建设,在2003年九月搬入新址,成为独立的小学,占地13162平方米,校舍面积775平方米。鸡儿小学——很特别的名字,一眼看去就让人心生怜爱。 透过车窗就看到一群孩子站在学校门口等候我们,还没有下车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兴奋和喜悦挂在他们稚嫩的笑脸上,但又流露出羞涩,互相推搡着,想凑上前看看他们新来的老师却又把身旁的同学推到前面。在他们崇拜目光的注视下,我突然感觉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下了车,校长热情的接待的和我们打招呼,并安排学生帮我们抬行李,孩子们惶恐羞涩的神情一扫而空继而一哄而上的来帮我们提行李包,看着这些稚气纯朴而又身材弱小的孩子,真的让人既心疼又心酸。
二、日常生活,苦中作乐
初到学校,情景要比我们想象的好,整齐的校舍,校园内也有些绿色,更可喜的是还种着花草。可是等到我们口渴时不得不喝窖水时才发觉条件的艰苦,这儿长年不下雨,政府每半年给他们送一次水,可想而知放半年的水都成了什么模样,打上来的水还有好多的枯枝败叶和小虫子,队员们都不喝,还不到一天就口干舌燥,鼻孔冒烟了。没办法也就放些茶叶和冰糖捏着鼻子喝下了。我真怕这“内容丰富”的水会让我们拉肚子,可奇怪的是大家还都没有事。因为水这么珍贵,在兰州三两天就洗头的习惯也不得不改,下乡十几天一共洗了两次头,脏的都打了卷。刚见到孩子们时老觉得他们太不讲究卫生,一个个蓬头垢面,现在看看自己,会心一笑自己也可以这么邋遢的。衣服就更“舍不得”洗了,是穿上几天觉得恶心的不行,实在是穿不下去就放上两天再穿上,突然觉得不是那么脏了。一日三餐也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早上就吃饼子和咸菜,中午和下午老是炒拉条和炒面片,不明真相的或许以为我们的生活都到小康水平了呢,我们一天两顿的以拉条充饥,以致于到了兰州还不能听到“拉条”这字呢。可是这些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可就是天壤之别了,他们大都离学校很远,早上五点多就要翻山越岭的往学校赶。中午只有两个小时根本来不及回家吃饭,饿了就吃早上带来的馒头,渴了就打窖里的水。看到这些我们心里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中午吃完饭,我们几个都要到教室去看望在校同学,分给他们些我们带去以改善生活的零食。条件虽艰苦可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饭桌上都是抢着吃。说说笑笑像一个家庭那样温馨。每天下午吃过饭,石教练(石双燕)都会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排练舞蹈,时间紧迫,舞蹈又比较复杂,对我们这些没有一点舞蹈基本功的人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却过得特开心,跳舞时大家更是丑态百出,要是有哪个倒霉蛋做错了动作就会被石教练拉出来单独训练,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这种毫无挖苦发自内心的笑把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充分践行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甜”这句话,每天两个多小时的勤学苦练终于使我们能跟上了音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了。
三、心得体会
大学是个小社会,而社会却是个大学堂,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含义。